新民市农户大棚果蔬种植农药施用行为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56 MB
- 文档页数:3
TURANG FEILIAO YU NONGTIAN JIESHUI间作套种技术是一种通过合理的植物搭配和轮作,实现土壤养分的平衡和有效利用的种植方式,是当前提高农业种植生产效率、增加农户经济收入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多个农业种植地区当中,通过合理的套种搭配,不仅可以减少土壤病虫害的发生,提高果蔬的抗病虫害能力,还能增加土壤肥力,为第二年的主要经济作物种植营造良好的种植条件。
套种从某种程度来看,是增加土壤的农业种植率、满足农产品需求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较于大棚种植来说,此种种植方式不仅在自然环境当中进行,不需要投入较多经营和管理成本,还能增加额外的农业种植收入,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的种植方式。
此外,间作套种技术还可以控制杂草的生长,减少对养分的竞争,提高果蔬的生长环境和品质。
因此,有机肥和间作套种技术在果蔬种植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技术可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果蔬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然而,目前对有机肥和间作套种技术在果蔬种植中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践。
相关部门旨在探索有机肥和间作套种技术在果蔬种植中的应用效果,并为果蔬种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果蔬种植作为重要的农业产业,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食品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果蔬种植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传统的化肥使用方式带来了土壤质量下降、环境污染等问题,而单一种植方式容易导致病虫害的暴发和土壤养分的不平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机肥和间作套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果蔬种植中。
有机肥是一种以有机物质为基础,通过微生物分解和转化产生的肥料。
与传统化肥相比,有机肥具有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的优势。
同时,有机肥还可以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提高果蔬的抗病虫害能力和品质。
一、有机肥在果蔬种植中的应用研究(一)有机肥对果蔬生长和产量的影响1.有机肥中的有机物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提高养分的利用效率。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蔬生产上的安全使用作者:王桂珍来源:《吉林农业·下半月》2013年第09期摘要: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低毒的有机化合物,在果蔬生产上使用相当频繁,而使用不当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微量残留会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如何正确安全地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果蔬;植物生长调节剂;农药中图分类号: S4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8-53-1在果蔬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有一些物质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这些物质就是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目前已确认的植物体内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五大类。
而大部分植物自主产生的这些激素容易分解,因而在生产上经常使用的就是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就是指人工合成的,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化学物质。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人们生活质量的需求与提高,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果蔬生产上。
对果蔬的生长发育、成熟期的缩短、产量的提高、品质的改良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植物生长调节剂一般有微毒或低毒,还是属于农药类。
由于一些菜农、果农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提前采收,乱用滥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导致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蔬产品中残留和超标,特别是在一些反季节的果蔬生产中显得尤为突出,使得人们对这样的果蔬不敢使用或拒绝使用。
所以如何正确安全地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蔬生产上尤为重要。
1 果蔬中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作用根据功能的不同,可以将植物生长调节剂分为生长促进剂、生长抑制剂、生长延缓剂三类。
1.1 生长促进剂生长促进剂主要有2,4-D、乙烯利、萘乙酸、吲哚丁酸等,可以促进果蔬细胞的分裂、分化和伸长生长,促进营养器官的生长和生殖器官的发育。
2,4-D是2,4-二氯苯氧乙酸的简称,低浓度时可用来浸种、催芽,提高发芽率;中等可防止落花落果,诱导无籽果实的产生。
果蔬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标准化果蔬种植基地建设项目1.1.2建设性质:新建1.1.3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1.1.3.1项目建设单位:某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1.1.3.2法人代表:冯某某1.1.3.3所有制性质:民营1.1.4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1.1.4.1建设地点:某某县某某乡某某村1.1.4.2建设规模:项目占地40亩1.1.4.3建设期限:2015年10月——2016年4月1.1.4.4建设内容:①新建5座标准化蔬菜塑料大棚(每座建筑面积12×63平方米,共3780平方米);②新建3座标准化水果温室大棚(每座建筑面积12×120平方米,共4320平方米)。
1.1.5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1.1.5.1投资规模:本项目总投资112.63万元。
1.1.5.2资金构成:1.1.5.2.1①新建5座标准化蔬菜塑料大棚(每座建筑面积12×63平方米,共3780平方米),需投资53.3万元;②新建3座标准化水果温室大棚(每座建筑面积12×120平方米,共4320平方米),需投资59.33万元。
以上两项共需投资112.63万元。
1.1.6资金筹措:拟申请省财政补助资金50万元,其余62.6万元资金由项目单位自筹解决。
1.1.7效益分析1.1.7.1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年产果蔬57.5吨,其中:水果7.5吨,每吨7万元,销售收入预计可达52.5万元;蔬菜50吨,每吨0.25万元,销售收入预计达到12.5万元。
预计总收入65万元。
减去管理费用、固定资产折旧,种植成本等费用30万元,年销售利润达35万元。
1.1.7.2社会效益:项目建设对于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收意义重大,同时还能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果蔬种植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提供可靠的物质保证。
农产品加工Tel:0351-8235951E-mail:ncpjg@163.com2005・4果蔬是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是人们维持身体健康,增进营养必不可少的主要食品。
我国是果蔬生产大国,水果、蔬菜总产量均居世界第1位,果蔬产品是最具潜力打入国际市场的农产品。
然而近年来,由于化肥农药污染、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人为操作污染等原因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食用受到农药严重污染的水果、蔬菜而造成的急性中毒事件屡有发生,所以果蔬农产品的食品安全问题愈来愈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
1.果蔬农产品的生产现状我国是农业大国,劳动力成本较低,气候条件优越,物种资源丰富,果蔬生产具有独特的传统产品的优势。
目前我国果蔬产业发展迅猛,在农产品出口中占相当大的比例。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2年我国蔬菜种植面积1735万hm2,年产量52900万t;水果种植面积910万hm2,产量6952万t;果蔬出口额达36.15亿美元,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9.9%。
有关专家预测,2005年我国果蔬产量将达到83000万t。
2.果蔬农产品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1)果蔬农药残留严重当前,我国果蔬生产仍以家庭为单元,生产管理的决策主体是农民。
由于受生产者自身知识的限制,农民普遍缺乏科学决策能力,缺乏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违反农药管理、食品安全管理等法规,不科学使用农药、化肥、催熟剂等,导致了果蔬农产品的严重污染;另外,不坚持安全间隔期,喷药后即上市,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如2002年陕西省与外商初定的300t“粉红女士”苹果,因农药残留超标,仅有20t符合供货标准,经济损失惨重。
2002年国家质检部门的一项抽查结果显示:12种韭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的有9种,16种甘蓝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的有10种,其中抽查的甘蓝样品乙酰甲胺磷含量最高为15.8mg/kg,超过国家标准限量值的79倍;在抽查的23个大中城市的181种蔬菜中,有86种蔬菜农药残留超过国家标准限量值,超标率达47.5%。
栽培育种ZAIPEIYUZHONG种植管理 50%氯溴异氰尿酸防治番茄茎基腐病、根腐病、 枯萎病的效果研究李 丹(吉林省辉南县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吉林辉南 135100)摘 要 氯溴异氰尿酸是一种被广泛用于自来水公司、游泳池、医疗场所、环卫部门、农业以及畜牧水产等领域的氧化性消毒剂。
农业上一般使用50%氯溴异氰尿酸,本品化学性质稳定,便于贮存运输,具有使用安全、简便、用量少以及杀菌效果良好等特点,喷施在作物表面能逐渐释放次溴酸(HOBr)和次氯酸(HOCL)。
作为一种高效、广谱和新型内吸性杀菌剂,它可杀灭各种细菌、藻类、真菌和病毒,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以及营养四重独特功效,内吸性强,耐雨水冲刷。
通过内吸传导作用,释放次溴酸,形成三嗪二酮(DHT)和三嗪(ADHT),具有强烈的杀灭病毒作用,无交互抗性,对作物安全,环保无公害,是发展绿色农业的首选杀菌剂。
关键词 氯溴异氰尿酸;番茄;茎基腐病;根腐病;枯萎病1 试验目的进一步了解50%氯溴异氰尿酸对番茄茎基腐病、根腐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解决种植户生产难题。
2 试验药剂和用量试验药剂为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河南银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灌根处理:分别稀释400倍液、800倍液进行灌根,同时在浇水时按照2 000 g/667 m2的剂量,对水稀释后穴施1次。
对照药剂:清水空白对照。
3 试验田的选择试验田选择在吉林省辉南县团林镇潘家街村,该村是冬春茬番茄的主要栽培区域。
冬春茬番茄温室以茎基腐病、根腐病为主。
4 处理区设置温室面积700 m2,每棚定植3 800株。
分400倍、800倍和对照3个处理方式,按照稀释倍数分别处理两个区域,每个区域处理100 m2,设3个重复,清水对照一个区域,面积为100 m2,不设重复。
5 施药时间和方法作物定植缓苗后为病害初发期,用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2 000 g/667 m2,分别稀释400倍液、8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100 mL。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现状与建议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背景介绍 (4)1.2 研究意义 (5)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现状 (6)2.1 主要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 (7)2.1.1 含氮化合物 (8)2.1.2 含磷化合物 (10)2.1.3 含钾化合物 (11)2.1.4 多元化合物 (12)2.2 应用领域 (13)2.2.1 农业领域 (15)2.2.2 林业领域 (16)2.3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7)2.3.1 安全性问题 (18)2.3.2 环保性问题 (18)2.3.3 法规限制 (20)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建议 (21)3.1 加强研究与创新 (22)3.1.1 深入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生理机制 (24)3.1.2 开发新型高效环保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25)3.2 规范使用与管理 (26)3.2.1 制定科学合理的使用规范 (26)3.2.2 加强市场监管与执法力度 (28)3.3 强化宣传教育与培训 (29)3.3.1 提高公众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认知水平 (30)3.3.2 加强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 (31)3.4 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 (32)3.4.1 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与修订工作 (33)3.4.2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35)四、结论 (36)4.1 研究成果总结 (37)4.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38)一、内容综述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化学制剂,其通过模拟天然植物激素的作用来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
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涉及到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使用不当可能导致植物生长异常、品质下降等。
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议,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广泛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水果、花卉等各个领域。
农产品安全生产是食品安全的源头,农户农药施用行为是农产品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在我国,农药残留问题普遍存在,特别是在瓜果蔬菜等农产品中较为突出。
有效规范农业生产者的农药施用行为从而降低农药残留是防控农产品安全风险、实现农产品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
本研究将从果蔬直接生产者行为(农户行为)角度,从内在控制因素和外在影响因素全面分析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关键因素,并提出引导和规范农户行为、提高果蔬质量安全的政策建议,为果蔬质量安全生产提供有益借鉴。
1 研究对象与方法新民市的果蔬种植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在辽宁省果蔬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研究选取新民市的柳河沟镇、新柳街道作为调研地点,柳河沟镇主要生产西瓜、甜瓜作为经济作物,新柳街道主要生产菠菜、白菜、香菜、茼蒿等蔬菜。
采取随机抽样的原则对样本区域进行了调研。
采用问卷调查与重点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农户120份,最后形成有效问卷106份,问卷有效率为88.3%。
调查对象是2017年种植过大棚蔬菜或水果的农户家庭。
样本情况如下表所示:表1 蔬菜种植户基本特征分布表特征项目样本数(人)比例(%)性别男6359.62女4340.38年龄35岁及以下87.54 35-45岁2624.53 45-55岁4643.40 55岁以上2624.53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3835.85初中6056.60高中及以上87.55家庭人口规模21816.9833432.0841816.9853432.0862 1.892 农户大棚果蔬种植农药施用行为现状2.1 农户生产过程中农药施用情况2.1.1 农药施用依据大棚果蔬种植的生产虫害比大地蔬菜严重,同时由于当地农户安全技术采用率较低,农药的使用成为农户保障蔬菜产量增长的重要手段。
经过调查,绝大多数村民都会按照说明书施用农药,占比58.62%,还有29.31%的样本凭借个人经验施用农药,仅少部分人会有科技人员指导,占比12.07%,被调查农户中,没有人按政府和组织指导施用农药。
2.1.2 农药施用间隔期在被调查的106个农户中,大多数果蔬农户都会每半个月以内就会施用一次农药,分别占比78.79%、76.31%。
种植蔬菜的农户中,还有15.79%的人会半个月到一个月施用一次农药,种植水果的农户中这一比例为15.15%,农药间隔期超过一个月的仅占极少数的一部分。
2.1.3 参与农药安全施用培训情况通过对106个农户样本的调查,其中79.25%的农户未接受过农药安全施用培训,仅有20.75%的农户接受过培训,接受培训比例较低,不利于农户的安全生产。
2.2 农户农药施用安全认知度2.2.1 农户对禁用农药的了解62.26%的被调研农户了解一些禁用农药,并进行了举例,仍有37.74%的农户表示并不了解哪些农药是禁用农药。
2.2.2 农户病虫害相关信息的获取43.59%的农户对于病虫害的防治都是通过自身的种植经验获取的,33.33%的农户通过销售人员获取,14.10%通过村里的告示或媒体了解,仅有3.85%的人通过农技部门了解病虫害相关信息,说明农户对病虫害防治的信息存在着很大的潜在需求,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
2.2.3 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及法规的认知通过调查显示,在出售果蔬产品时,80.77%的农户都会考虑农产品的质量安全,11.54%的农户只有相关机构认证时才会考虑,7.69%的农户不会考虑。
表明目前农户自身生产农产品的素质水平普遍提高,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调查发现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的了解程度不同,41.51%的农户都表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听说过但不了解,26.42%的农户表示不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24.53%的农户了解一些,只有7.55%的人表示新民市农户大棚果蔬种植农药施用行为研究初建香,杨 欣(沈阳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866)[摘 要]农产品的安全供给是我国面临的最为重要的问题。
本研究通过对新民市种植果蔬农户的实地调研,从农户的个人及家庭特征、农户的生产特征、农药施用安全认知特征来分析影响农户农药施用行为的因素,有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药施用行为;影响因素;大棚果蔬种植[中图分类号]C81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8-12-29[作者简介]初建香(1998—),女,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
[通讯作者]杨欣(1977—),女,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非常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
3 农户大棚果蔬种植农药施用行为影响因素3.1 变量选取及说明因变量:本文选择“购买农药时,是否关注其安全性”作为农户果蔬种植农药施用行为影响因素的因变量。
自变量:本文选择农户基本特征、生产特征、农药施用安全认知特征、市场行为特征的10个变量作为因变量。
具体变量选择和说明见表2。
表2 变量选取及说明变量变量说明因变量(Y)是否考虑农药安全性1=是;0=否自变量(X)农户基本特征年龄(X1)性别(X2)受教育程度(X3)按农户实际年龄1=男;0=女按农户实际受教育年限家庭人口数量(X4)按农户家庭实际人口数量家庭果蔬种植人口数量(X5)按农户家庭实际果蔬种植人口数量生产特征果蔬种植面积(X6)亩均农药支出(X7)按农户实际果蔬种植面积按农户实际亩均农药支出是否参与农药施用安全培训(X8)1=是;0=否农药施用安全认知特征是否了解禁用农药(X9)1=是;0=否3.2 模型选取本文主要是关于农户农药施用行为的研究,农户的对农药安全性的考虑包括两种情况:农户考虑农药安全性和农户不考虑农药安全性,符合计量经济学中因变量Y为0-1的情况。
本文引用二元Logistic模型,能较好地解决自变量非正态分布的问题。
二元选择模型的形式形如:其中,表示被调查农户考虑农药安全性的概率,为影响因素即自变量,表示自变量的回归系数,m表示自变量的个数,表示截距,为随机扰动项。
根据本文的研究农户生产行为的Logit回归模型可以表述为:其中,P表示农户考虑农药安全性的概率,表示影响农户购买农药时,考虑农药安全性的各个影响因素,即年龄(X1)、性别(X2)、受教育程度(X3)、家庭人口数量(X4)、家庭果蔬种植人口数量(X5)、果蔬种植面积(X6)、亩均农药支出(X7)、是否参与农药施用安全培训(X8)、是否了解禁用农药(X9)等。
3.3 回归结果本研究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相关样本数据进行了二元logistic回归处理,回归结果如表3。
表3 回归结果分析变量Coef S.E.农户基本特征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0.2671**3.2942***0.7515*0.11391.19660.4061家庭人口数量0.0252 1.5086家庭果蔬种植人口数量-2.6168***0.8256生产特征种植面积亩均农药支出0.4323***-0.00040.11560.0014是否参与农药施用安全培训 1.0691 1.4926农药施用安全认知特征是否了解禁用农药0.6054 1.9397Pseudo R2=0.4333Prob>chi2=0.0000White检验:Prob>F=0.6631注:***为1%显著水平,**为5%显著水平,*为10%显著水平从回归结果来看,农户基本特征中,除了农户家庭人口数量不显著外,农户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果蔬种植人口数量都对农户购买农药时是否考虑其安全性有着显著影响,但各因素影响程度不同。
其中,农户性别和家庭果蔬种植人口数量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男性在购买农药时更注重农药的安全性;家庭果蔬种植人口越少,越不重视农药安全性。
年龄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且符号为正,说明年龄越大购买农药时越重视安全性。
受教育程度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与其是否考虑农药安全性有关,表明教育程度越高,购买农药时越关注农药的安全性;而农户家庭人口数与在购买农药时是否考虑其安全性无关。
农户生产特征中,农户果蔬的种植面积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果蔬种植面积越多,农户在购买农药时越关注农药的安全性。
4 农户大棚果蔬种植农药使用对策4.1 加大宣传教育,加大农产品安全知识的普及加大宣传力度及农产品安全知识的普及,定期请农业技术员为农户提供相应的农药施用知识或技能培训,以提高农户对不同施药方式可能对农产品安全造成的风险的理解。
4.2 建立规范施用农药激励机制首先,应建立一个规范的农药施用标准,政府应该加强对于安全农药施用的行为规范的宣传,通过宣传册、公告及现代媒体技术等,向农户宣传农药使用技术,生产安全果蔬。
其次,政府也应该加强农药残留检测水平,设定适合本地的农药使用标准、残留检验方法。
加大农药残留监测体系的建立和监测力度。
4.3 规范农药使用行为增加农户合理用药的知识和技术,应该尽量降(下转155页) 进入新世纪以来,长沙和岳阳作为湖南经济最重要的两极,均根据自身的基础条件和发展策略取得了长足发展,重要成果之一就是两市均争取到了一系列高级别、有特色、有潜力的政策平台,在“长-岳”经济协同引领湖南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大背景下,有必要将两地的优势平台资源互相延伸,实现政策共享,优势互补。
2.4.1 把湖南湘江新区功能延伸到岳阳。
借鉴陕西“西咸新区”、江西“赣江新区”经验,以连绵区和飞地相结合的方式建设新区拓展区,将湖南湘江新区的功能延伸到岳阳,使之成为打造“长-岳经济走廊”的支撑平台,推动岳阳与长沙相向发展。
可按照市域联动和区域联动相结合、必要性和可行性相结合、远景规划和近期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将湖南湘江新区的连绵区往北涵盖望城区和岳阳市湘阴县、往南连接湘潭九华;对湘阴、汨罗结合区域进行合理控规。
2.4.2 把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功能延伸到岳阳机场。
在岳阳荷花机场周围规划建设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飞地园区或临空小镇,与长沙临空经济实现产业互补、政策互通、招商互促,将岳阳临空小镇打造成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后备支线机场、机务后台服务平台和机务保障基地。
2.4.3 把岳阳“一区一港四口岸”功能延伸到长沙。
发挥岳阳口岸作用,支持岳阳对接长沙,重点发展仓储物流产业,推进外向型临港产业向岳阳集中,将“一区一港四口岸”建设融入长株潭2小时经济圈,在战略互补上寻找定位。
推动岳阳“一区一港四口岸”高效运营,加快推进白杨湖总部经济港,中欧班列国际货运班列站点、跨境电商等开放平台建设。
以长沙先导控股公司为主发起单位,以长沙、岳阳的口岸为支撑,组建湖南外贸服务公司。
以“长-岳”经济协同为突破口创建湖南自贸区。
2.5 加强制度创新,把构建灵活高效的体制机制作为“长-岳”经济协同的制度保障“长-岳”经济协同属于典型的跨行政区经济协作,能否构建起灵活高效的体制机制是决定协作成败的关键,同时也是对两地党政部门执政能力和执政智慧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