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高三语文 63第四单元测试(自主阅读) 新人教版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 格式:doc
- 大小:160.00 KB
- 文档页数:4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选修语文《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寻找文字的炼金术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三十第1题【单选题】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刍议/踌躇诞生/涎水蒙蔽/蒙昧B、彻夜/掣肘绯闻/悱恻叨扰/叨咕C、效仿/发酵沙砾/闪烁曝晒/曝光D、菁华/矜持觊觎/瑜伽溃退/溃脓【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朱光潜是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
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诗论》。
B、沈从文的大部分小说以湘西生活为背景,作品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牧歌情调。
C、C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截取平凡的日常生活片段,凭借精巧的艺术手法,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不动声色地展示重要的社会内容。
D、《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作品概括了农民起义发展、发生直至失败的过程。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寒暄打烊鼓噪犄角之势孤身只影B、妍媸饿莩鬼秘杯盘狼藉涡角虚名C、怂恿乘张错戡插科打诨窗名几净D、愁怅陶冶咂摸向隅而泣前合后偃【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歆(xīnɡ)享憎(zènɡ)恶胆怯(qiè)面面相觑(qù)B、埋(mán)怨涎(xián)皮应和(hé) 冠(ɡuàn)冕堂皇C、拗(ào)开攫(jué)取惬(qiè)意投机倒(dào)把D、癖(pǐ) 好忖(cǔn)度愆(qiān)期诲(huì)人不倦【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傍晚时分,一叶叶小渔船飘荡在鄱阳湖的水面上,船歌相互应和,悠长而辽远。
此情此景正应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两句:“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第6题【语言表达】仿照下面句子的句式和所用修辞格,再写一个句子。
第五单元让故事本身说话测试(自主阅读)(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岿.()然不动虔.()诚深湛.()贪婪.()蹂.()躏干涸.()沙砾.()葳.()蕤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àn 淡挑tìáo 翔zhǎo 泽青lài 怒不可è3.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
(1)他知道:这种援助意味着对官方的依赖,意味着受控制,意味着吹毛求疵....的干涉,意味着把纯粹人道主义的思想转变成政治。
吹毛求疵:(2)你想想像不出,孩子的眼里燃烧着怎样的惊喜。
我告诉她,这些东西都是地精..藏在那里的。
地精:4.文学常识填空。
(1)《难忘的经历》的作者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家、作家和家。
代表作有小说、、传记等。
(2)康·巴乌斯托夫斯基,(国别)作家。
1911年,他写了第一篇小说,发表在基辅的文学杂志《火光》上。
从此他便立志当一名作家。
1932年,他的中篇小说问世。
5.阅读“去年我在日德兰半岛一个熟悉的林务官家里度夏”至“我可不会像那些没有经历过这则童话的人那样容易变得冷酷无情”。
是什么使安徒生如此坚信自己的虚构绝非虚构,而是一桩可以使人一辈子感受爱和温暖的事实呢?6.阅读“只有一回,他把插在钮孔里的一朵红玫瑰拿下来”至“不再说废话,我还可以多付给您一点。
”作者通过对安徒生地细致描写,试着分析一下他的形象,看体现了他的怎样的品质?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10题。
回望昨日的感伤①茨威格是奥地利犹太人,在很大程度上,他视欧洲为自己的国家,然而,他所亲身经历的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那些岁月,实际上却是令他一日日失去祖国乃至失去欧洲的过程。
他有一种体无完肤的沧桑之感。
他在流亡的日子里怀着伤感和悲观创作这本回忆录《昨日的世界》,这无疑成了他生命的绝唱。
不久,他在远出欧洲大陆的巴西自杀身亡,因为他无法承受时代加在他身上的重负,无法忍受没有祖国、没有文化温馨的现实。
第四单元寻找文字的炼金术自主阅读部分测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泄露.()微颤.()忏.()悔穿梭.()眸.()子眼睑.()2.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
(1)天体和天使们穿越其间的静默..静默:(2)在大海的黑夜里,/穿梭..的游鱼便是闪电。
穿梭:3.文学常识填空。
(1)兰波是十九世纪象征主义诗人,主要作品有《》、《》。
(2)帕斯是诗人,1990年获奖,代表作品是《》《》《》。
(3)艾吕雅是20世纪诗人,代表作品有《》《》。
4.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想象,例如:我们可以把“知识”想象成鸟儿,“知识是栖在粉笔上的鸟儿/老师在传播知识/鸟儿在拍打翅膀。
”我们也可以由误会想象成暴雨,“误会是一片乌云/云层厚了也会暴雨成灾”。
(1)请你尝试着把“教室”想象成“海洋”,拟写一句诗。
(2)请你试着把“时间”做一合理的想象,并拟写一句诗。
5.按拉丁字母的排列顺序,五大元音本来应是AEIOU,兰波把字母O调到最后,有何用意?6.意象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黑人谈河流休斯我了解河流:我了解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
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晨曦中我在幼发拉底河沐浴。
在刚果河畔我盖了一间茅舍,河水潺潺催我入眠。
我瞰望尼罗河,在河畔建造了金字塔。
当林肯去新奥尔良时,我听到密西西比河的歌声,我瞧见它那浑浊的胸膛,在夕阳下闪耀金光。
我了解河流,古老的黝黑的河流。
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7.诗中的“河流”该怎样理解?“黝黑的河流”指什么?8.第一节诗两次提到“我了解河流”,两次描写河流的古老,有何深意?9.第二节和最后一节诗句子完全相同,它们在整首诗中的作用有何不同?10.诗人想通过谈河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序曲[艾略特]冬夜带着牛排味凝固在过道里。
六点钟。
烟腾腾的白天烧剩的烟蒂。
而现在阵雨骤然把萎黄的落叶那污秽的碎片还有从空地吹来的报纸裹卷在自己脚边。
阵雨敲击着破碎的百叶窗和烟囱管,在街道的转弯一匹孤独的马冒着热气刨着蹄,然后路灯一下子亮起。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第3、4单元检测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谬.(niù)种央浼.(měi)付梓.(zǐ) 租赁.(lìn)B.笑靥.(yè) 撷.(xié)取]细胞.(bāo) 船舷.(xuán)C.刹.(shā)车殷.(yān)红岑.(cén)寂恫吓.(hè)D.窠.(kē)臼颓圮.(qī)坍.(tān)缩手帕.(pà)解析A项,“谬”读miù;B项,“舷”读xián;D项,“圮”读pǐ。
答案 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喋血克扣号啕暗厢操作B.琐屑调济匮乏集腋成裘C.膨胀迷雾座落临渊羡鱼D.竣工挑衅蛰居大笔如椽解析A项,暗箱操作;B项,调剂;C项,坐落。
答案 D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1)年轻人对流行歌曲会有更多的兴趣,而老年人在这方面就要________多了。
(2)随着房价不断上涨,“土地财政”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________。
(3)这家企业改革的主要任务,________是裁减职员,更重要的是增加工作效益。
A.淡泊质疑不止B.淡薄置疑不止C.淡薄质疑不只D.淡泊置疑不只解析淡泊:不追求名利。
淡薄:指感情、兴趣等不浓厚。
质疑:提出疑问。
置疑:怀疑,常用于否定句中。
不止:继续不停;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句中一般带有表数量的词。
不只:表递进,不单,不仅。
答案 C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黄金、水红、纯白和深紫的各色野花,热烈绽放,五光十色....,开满路旁、草丛,织成一条条一方方美丽的彩色锦缎。
B.他的第一篇文章发表之后,写作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便一发不可收拾......,以至达数十篇,集编成册。
第四单元测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属于艺术之范畴,其终极旨归应为“诗”。
诗性当是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突出特征。
作家要艺术化地去处置现实,提升小说作为故事性文本的艺术含量,从而使其抵达更高层次的诗性彼岸。
过度地沉迷于故事性,便会遮挡或者丢失其诗性,而堕入通俗性的歧途。
如何合理地掌控故事性和诗性之关系,应当成为小说家的第一要务。
综观中国当代小说的创作现状,诗性的缺失,正使其在背离葆有更高艺术含量的“纯文学”轨道上渐行渐远,而堕入了通俗性、庸俗化的平凡之境。
小说是当下最为旺盛的文学体裁,取得了不俗的成果。
但一些作家似乎过多地沉迷于叙述模式的借鉴和试验,沉醉于魔幻现实的营造,痴心于恢宏历史的呈现,执着于玄妙故事的构思,却忽视或者漠视了小说诗性的构建。
在他们的作品中,难于找寻到诗化的现实、诗意的语言和充溢诗魅的意象,而直露的现实、粗鄙的语言和意象的缺席,却占据了不小的空间。
而且,过度商业化的氛围造成了他们心态的浮躁和对利益的追逐,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小说的通俗性和庸俗化,使其几乎成了“快餐文化”的一分子。
这并不是对中国当代小说的全面否定。
中国当代小说中不乏富有诗性、艺术水准颇高的佳作,但这类作品似乎正在日益被通俗性的潮流冲刷、侵蚀。
(摘编自仕永波《小说亟待提升诗性品质》) 材料二:海德格尔认为,文学是人们在天地之间创建出来的崭新的诗意的世界,是借文字展示的诗意生存的生命。
日常生活是非诗意的,我们只有通过文学的引领才能到达诗意,感受无限,领悟神圣。
既然日常生活总是被非诗意遮挡着,是庸常的、缺乏艺术质感的,而文学又必需是充溢诗意的,那么,文学活动的第一步就应当是对生活进行异质化处理,也就是把客观生活改造成能够体现人生的普遍阅历的、心灵化和情态化了的主客观相统一的诗意的生活。
天津市高三语文61第三单元测试(自主阅读)新人教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天津市高三语文61第三单元测试(自主阅读)新人教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接踵.〔〕羞愧.〔〕渊.〔〕源利禄.〔〕蕴.〔〕育狄.〔〕金森寻.〔〕思包裹.〔〕2.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
〔1〕上不见渊源..,下不见尽头渊源:〔2〕从来无人能参透个中真谛..真谛:3。
文学常识填空。
〔1〕鲁拜指一种伊朗古老的,即.代表诗人,国诗人。
〔2〕泰戈尔,现代诗人,1913年获奖。
诗集有《》、《》、《》、《》等。
〔3〕狄金森,国女诗人。
她的诗,以见长。
4。
仿照下面句子的句式,再写两个句子。
示例:也许,你站不成巍峨的高山,但你依然可以挺立成一棵青松或一枝秀竹,为生命添一分绿意,增一道风景.〔1〕〔2〕5.在《鲁拜六十六首》中诗人运用什么方式来阐述自己的思考?6、分析《你无法扑灭一种火》的语言形式对诗人情感表达所起的作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10题。
金色花泰戈尔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哈哈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生地树叶上跳舞,妈妈,你不会认识我么?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的香气,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中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的小孩子的小影子么?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地孩子,求你讲个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个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7。
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8。
为什么孩子变成一朵金色花后,却总是不想让妈妈知道?9。
天津市高三语文60第三单元测试(讲读)新人教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天津市高三语文60第三单元测试(讲读)新人教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飞迸.〔〕驻.〔〕脚绮.〔〕丽雪霏.〔〕杳.〔〕无人迹夙.〔〕愿2.区分下列加点的同义词.〔1〕漫游者...的夜歌...的夜歌,流浪者〔2〕你几乎觉察....不到一些生气,心事被人察觉〔3〕一切峰顶的上空静寂..的原野..,寂寞3.文学常识填空。
〔1〕歌德,诗人、家、家,国的代表人物,被恩格斯称为“〞.代表作有诗剧《》,小说《》、《》,自传《》等。
〔2〕保尔·瓦雷里,国诗人,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等。
〔3〕弗罗斯特,国现代诗人,代表作有《》、《》等.4.参照示例,另选择一个事物仿写.要求运用拟人手法,写出该事物的不同特点并寄寓一定的思想感情。
示例:竹肚子里没有货,长不了栋梁材。
每攀登一步,都做一次小结。
5。
在《石榴》一诗中,作者是怎样将石榴与人的头颅联系起来的?人高贵的额头,为什么会“因自己的发现而开裂〞?6。
分析《雪夜林边驻脚》中“小马〞的形象和心理,以及诗人如何通过动与静、“有声〞与“无声〞的搭配,衬托出雪夜无边的静美?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10题。
未选择的路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7.思考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8.全诗共4小节,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意思.9.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
第四单元寻找文字的炼金术讲读:《应和》《刘彻》《窗前晨景》(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应.()和熟稔.()轩.()昂麝.()香窸.()瑟沮丧.()2.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
(1)树林望着他,投以熟稔..的凝视熟稔:(2)绸裙的窸瑟..再不复闻窸瑟:(3)在地下室前的大门口沮丧..地发芽沮丧:3.文学常识填空。
(1)波德莱尔是十九世纪最著名的诗人,象征主义诗歌的先驱,代表作有诗集,散文诗集。
(2)庞德,国现代诗人,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等。
(3)艾略特,世纪英美文学中最有影响的诗人,代表作《》呈现了西方一代人的精神处境,被认为是现代诗歌的。
4.仿照下面的诗歌首节三、四行的句式,在后两节的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句子。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5.结合《应和》的第三、四两节,分析“通感”的手法。
6.《窗前晨景》主要描写了两个场景,一是地下室的厨房,一是外面的街道,两个场景都被潮湿的雾气笼罩,试感受在这样的“场景”中,诗人寄托了什么情绪?这种“客观对应物”的手法与浪漫主义的直抒胸臆有何不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9题。
黄昏的和谐波德莱尔那时候到了,花儿在枝头颤震,每一朵都似香炉散发着芬芳;声音和香气都在晚风中飘荡;忧郁的圆舞曲,懒洋洋的眩晕!每一朵都似香炉散发着芬芳;小提琴幽幽咽咽如受伤的心;忧郁的圆舞曲,懒洋洋的眩晕!天空又悲又美,像大祭台一样。
小提琴幽幽咽咽如受伤的心;温柔的心,憎恶广而黑的死亡!天空又悲又美,像大祭台一样。
太阳在自己的凝血之中下沉。
温柔的心,憎恶广而黑的死亡!收纳着光辉往昔的一切遗痕!太阳在自己的凝血之中下沉……想起你就仿佛看见圣体发光!7.说说下列几组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A.黄昏、落日、鲜花、小提琴B.眩晕、死亡、下沉、遗痕C.香炉、大祭台、圣体8.这首诗的音乐性是非常著名的,它曾因此被写进德彪西的音乐里。
第四单元单元练测3(人教版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一、基础考查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关隘.妨碍.自怨自艾.关系暧.昧B.玷.辱惦.记颠.沛流离奠.基之作C.践.踏歼.灭艰.难困苦兼.收并蓄D.作祟.碎.步屋宇邃.密时间隧.道解析:选D。
A.隘、碍、暧读ài,艾读yì;B.玷、惦、奠读diàn,颠读diān;C.践读jiàn,歼、艰、兼读jiān;D.都读suì。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教育部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严禁从代收费中牟取利益,严禁为学生统一办理保险、征定和购买教辅材料。
B.中国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在此期间因饥馑而非正常残废的农民达3000多万,因此,所有中国人对粮食都应该是有感情的。
C.人事科的办事员,见我脸色苍白,过来问我那里不舒服,知道我是胃疼后,赶快给我倒了一杯温开水。
D.四周小山丛林环绕,影影憧憧,惟独盆地中央有水光闪砾,走近细看,那里一泓湖水。
解析:选B。
A.定—订;C.那—哪;D.砾—烁。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评话弹词有大书小书之分,即使是说同一部书的先生,也有流派门户之别,所以竞争激烈,因竞争而使艺术蒸蒸日上....。
B.高速路的边沿都有一条不宽的路,那是救援车道,是警车和救护车行走的专用车道,这条路是禁止一般车辆通行的,即使是堵车,即使是步履维艰....。
C.圈内知名度的竞争,受观众的喜爱程度,建功立业....的愿望和剧烈的社会竞争形势之间形成的差异,给艺人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
D.在鲁巴伊等人为联邦制摇唇鼓舌....的同时,数千名伊拉克什叶派宗教领袖萨德尔的支持者当天在巴格达举行反对联邦制的示威游行。
解析:选C。
A.蒸蒸日上:形容日益繁荣,不断发展。
此处谈的是艺术,应该用“精益求精”。
B.步履维艰:指行走困难,一般指老人或有病的人行动不便。
而此句表明高速路的边沿路的重要性,在“即使是堵车”后用“即使是寸步难行”恰当。
第四单元寻找文字的炼金术自主阅读部分测试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泄露.()微颤.()忏.()悔
穿梭.()眸.()子眼睑.()
2.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
(1)天体和天使们穿越其间的静默
..
静默:
(2)在大海的黑夜里,/穿梭
..的游鱼便是闪电。
穿梭:
3.文学常识填空。
(1)兰波是十九世纪象征主义诗人,主要作品有《》、《》。
(2)帕斯是诗人,1990年获奖,代表作品是《》《》《》。
(3)艾吕雅是20世纪诗人,代表作品有《》《》。
4.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想象,例如:我们可以把“知识”想象成鸟儿,“知识是栖在粉笔上的鸟儿/老师在传播知识/鸟儿在拍打翅膀。
”我们也可以由误会想象成暴雨,“误会是一片乌云/云层厚了也会暴雨成灾”。
(1)请你尝试着把“教室”想象成“海洋”,拟写一句诗。
(2)请你试着把“时间”做一合理的想象,并拟写一句诗。
5.按拉丁字母的排列顺序,五大元音本来应是AEIOU,兰波把字母O调到最后,有何用意?
6.意象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
黑人谈河流
休斯
我了解河流:
我了解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
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
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晨曦中我在幼发拉底河沐浴。
在刚果河畔我盖了一间茅舍,
河水潺潺催我入眠。
我瞰望尼罗河,在河畔建造了金字塔。
当林肯去新奥尔良时,
我听到密西西比河的歌声,
我瞧见它那浑浊的胸膛,
在夕阳下闪耀金光。
我了解河流,
古老的黝黑的河流。
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7.诗中的“河流”该怎样理解?“黝黑的河流”指什么?
8.第一节诗两次提到“我了解河流”,两次描写河流的古老,有何深意?
9.第二节和最后一节诗句子完全相同,它们在整首诗中的作用有何不同?
10.诗人想通过谈河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序曲
[艾略特]
冬夜带着牛排味
凝固在过道里。
六点钟。
烟腾腾的白天烧剩的烟蒂。
而现在阵雨骤然
把萎黄的落叶那污秽的碎片
还有从空地吹来的报纸
裹卷在自己脚边。
阵雨敲击着
破碎的百叶窗和烟囱管,
在街道的转弯
一匹孤独的马冒着热气刨着蹄,
然后路灯一下子亮起。
[鉴赏]
这首诗选自艾略特的组诗《序曲》,是四首中的第一首,写于1917年,是诗人早期的佳作之一。
它的写作年代比《荒原》(1920年)还要早。
从这首诗中,我们能看出艾略特思想
的发展轨迹。
可以说,这首诗是他思想历程的一个见证,展示了“荒原”的一角。
诗歌以几个独特的意象的巧妙组结,表现了一个黄昏时的西方现代城市的影像,一个有典型意义的时刻和场景。
在一个清冷的冬夜,城市内飘散着牛排的味道,最后在人们要经过的过道里凝固,久久不散。
这样的夜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缩影,这样的过道就是人类路程的象征。
“六点钟”,简单三个字点明了时间。
白昼很快就消逝了,如同一支烟的工夫,只剩下一个苍白的、冒着青烟的烟蒂。
黄昏降临,阵雨骤然,风挟裹着雨吹扫着残败的枯叶、污秽的碎片和破烂不堪的报纸。
那阵雨是要冲刷什么吗?那敲击百叶窗和烟囱的声音是不是也在诉说着什么?那混合着碎片和污秽的雨水是一股汹涌的暗流吗?是不是要突然汇为一场洪水,冲刷出一个崭新的世界?马浑身冒着热气,不安地刨着蹄。
这时路灯亮起来了,但那昏黄的灯光在这样的世界里也于事无补,世界仍然充满着死寂的忧愁和暗淡。
这首诗可以说是《荒原》的缩微。
这首诗在诗体、韵律和语言上颇具特色,形体自由,语言灵活,节奏和谐。
诗人一方面受象征主义的影响,采用象征手法来表现诗人对现代都市的独特感受和深刻认识;另一方面,明显受意象主义的启发,不用浓重的个人色彩而是用独特的意象来描摹现实,让读者自己得出结论。
那残破的落叶、报纸,还有那破碎的百叶窗和高高的烟囱都象征着现代都市文明的没落和匮乏;那“孤独的马不安地刨着蹄”是诗人内心的一种生动写照,还有那灯光也是一种暗示,暗示着希望或者诗人内心的一种信仰。
参考答案
1.lòu chàn chàn suō móu jiǎn
2.(1)不出声;肃立不语,表示哀悼。
(2)织布机的梭子往复不停。
形容频繁往来。
3.(1)法国《地狱的一季》《灵光集》
(2)墨西哥诺贝尔文学《太阳石》《回》《向里生长的树》
(3)法国《诗与真理》《活得问心无愧》
4.(1)一片知识的海洋,年轻的船队在这儿起航。
(2)汹涌的波涛挽留不住,时间一去不返的脚步。
5.兰波把字母O调到最后,是袭用了希腊字母表,将字母O排在最后,常用于象征“终极”。
兰波以此达到全诗的高潮,同时也借此加浓了诗的神秘意味。
6.在诗歌之中,意象的作用不仅是审美的,而且也是呈现世界、呈现思考的一种方式。
《朦胧中所见的生活》这首诗充分体现了这种特征,在意象的呈现中包含了对世界的发现,让眼睛
直接遭遇人生的哲理。
7.诗中“河流”是一个高度凝练的意象,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历史的象征。
“黝黑的河流”指黑人的历史。
8.前者是为了反复强调黑人对“河流”(历史)的见证;两次描写河流的古老,是为了说明黑人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种族。
9.第二节诗的作用是承上启下,表明“我”已经深入地用“灵魂”去感受河流,由此引出下一节对历史的回顾。
最后一节重复第二节,意在强化突出主题:黑人种族见证了人类的发展历史,黑人的“灵魂”里容纳着人类的文明,历史的积淀,因而显得“深邃”。
(意思对亦可)
10.诗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历史的寻根。
从中显示了黑人对自己种族的自豪感。
(意对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