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抽样检验工作指引
- 格式:doc
- 大小:487.00 KB
- 文档页数:5
抽样检查方案1. 引言抽样检查是一种常用的质量检验方法,旨在通过对样本进行检测来推断总体的情况。
抽样检查方案是指在进行抽样检查时需要制定的一系列计划和步骤,以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并能够产生可靠的结果。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本的抽样检查方案。
2. 抽样目标在制定抽样检查方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抽样的目标。
抽样的目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检查产品质量:抽样检查可以用于评估产品的合格率、疵品率等指标,以便了解产品的质量状况。
•检查生产过程:抽样检查可以用于评估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是否符合要求,以便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检查供应商质量:抽样检查可以用于评估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以便确保供应链的可靠性。
根据不同的抽样目标,制定的方案可能会有所不同。
3. 抽样方法在制定抽样检查方案时,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非常重要。
常见的抽样方法包括以下几种:3.1 随机抽样随机抽样是指每个样本被选择的可能性相等且相互独立的抽样方法。
在进行随机抽样时,可以使用随机数表、随机数生成器或随机数软件来生成随机样本。
3.2 系统抽样系统抽样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从总体中选择样本的抽样方法。
例如,每隔一定间隔选择一个样本,或者按照某种规则选择特定的样本。
分层抽样是指将总体分成不同的层次,然后从每个层次中选择样本的抽样方法。
这种抽样方法可以增加样本的多样性,提高代表性。
3.4 整群抽样整群抽样是指将总体分成若干个互不相交的群体,然后从每个群体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样本的抽样方法。
这种抽样方法适用于总体内部群体之间差异较小的情况。
3.5 判断抽样判断抽样是指根据预先设定的判断标准来选择样本的抽样方法。
这种抽样方法适用于需要评估某个特定特征是否存在的情况。
在选择抽样方法时,需要考虑抽样的目标、样本的数量、可行性以及对结果的可靠性要求等因素。
根据抽样目标和抽样方法,制定具体的抽样方案。
抽样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4.1 抽样框架抽样框架是指样本的定义和抽取范围。
抽检员岗位职责抽检员是企业质量管理部门中的重要角色,负责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和质量评估。
他们在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的同时,也承担着促进生产流程改进和质量控制的重要责任。
以下是抽检员的职责描述:一、抽样检验工作作为抽检员,首要任务是进行产品的抽样检验。
他们根据工作指引和规范,选择样本,并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评估。
具体工作包括:1. 根据质量管理程序和标准要求,按照抽样方案从生产线上随机抽取样本。
2. 对所选样本进行外观检查,验证产品的完整性、颜色、尺寸和表面质量等特征。
3. 运用各种测试方法和仪器,对样本进行物理、化学和功能性检测,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4. 记录和汇总检测结果,准确记录样品信息、数据和评估意见。
二、质量控制和问题解决除了抽样检验工作,抽检员还要负责质量控制和问题解决。
他们需要与生产部门和供应商密切合作,确保产品质量持续稳定。
具体工作包括:1. 分析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如产品缺陷、工艺不良和原材料异常等。
2. 协助制定和改进质量控制计划,确保产品符合客户要求和标准,提高产品质量。
3. 定期监测产品质量指标,并提供报告和建议,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4. 进行不良品的分类、登记和处理,跟踪不良品处置进度,确保及时处理和追溯。
三、沟通与合作作为抽检员,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对于有效履行职责至关重要。
他们需要与多个部门和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具体工作包括:1. 与生产线负责人和产品经理沟通,了解产品质量要求、特征和变更信息等。
2. 与供应商进行有效的合作,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并加强供应链中的质量管理。
3. 向质量管理部门、工艺改进团队等相关部门提供产品质量的数据和分析结果。
4. 参与内部培训和会议,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并与团队成员分享经验和知识。
总结:抽检员在企业质量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通过抽样检验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和客户要求。
他们还积极解决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并积极与各个部门和供应商合作,共同推动质量改进。
质量抽检与抽样检验操作规程一、引言质量抽检与抽样检验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制定并执行一套科学、规范的质量抽检与抽样检验操作规程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介绍质量抽检与抽样检验的操作规程、方法和流程。
二、概述1. 目的质量抽检与抽样检验的目的是通过对产品的抽样检验,获取代表性样本,并根据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检测,以确定产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2. 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各个生产环节和产品类型的质量抽检与抽样检验。
三、操作规程1. 抽样方案的制定(1)根据产品特性、生产工艺以及相关标准,制定适当的抽样方案。
(2)确定抽样数量和频次,并在抽样方案中明确规定。
(3)确保抽样过程中的随机性,避免人为干预。
2. 抽样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从产品批次中随机选择样本,确保每个样本有相同的被抽中概率。
(2)系统抽样:按照一定的间隔或序列,选择样本。
(3)分层抽样:按照产品的不同属性或特征,将产品划分为若干层次,再从每个层次中抽取样本。
3. 抽样过程(1)根据抽样方案,确定抽样时间、地点、抽样人员等。
(2)在抽样过程中,确保样本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避免样本的损坏或被篡改。
(3)记录抽样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如抽样时间、地点、抽样员等。
4. 检验方法(1)根据产品类型和所需检验指标,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和设备。
(2)执行检验过程中,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遵守检验操作规程,准确记录检验结果。
5. 检验结果的判定与处理(1)根据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要求,对检验结果进行判定。
(2)判定结果为合格的产品,可继续生产和销售;判定结果为不合格的产品,需做出相应处理,如退货、召回等。
6. 报告和记录(1)根据抽检与抽样检验的结果,生成相应的报告,包括样本信息、检验结果、判定等内容。
(2)所有抽检与抽样检验的记录要确保准确、完整,并保存一定的时间,以备查证。
四、质量抽检与抽样检验的要求1. 抽样过程中要保证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
01抽样操作规程抽样操作规程一、引言抽样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在科学研究、质量控制、市场调查等领域中进行抽样时能够准确、可靠地获取样本,并保证抽样过程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抽样操作的步骤、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抽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抽样目的抽样操作的目的是从总体中选择一部分样本,以代表总体的特征和属性。
通过对样本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推断总体的特征和属性,并作出相应的结论。
抽样是科学研究和实践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对于提高研究效率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三、抽样步骤1. 确定抽样目标:明确研究或调查的目的,确定所需的样本数量和特征。
2. 确定抽样框架: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研究目标,确定抽样的范围和边界。
3. 制定抽样方案: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如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等,并确定每个抽样单元的抽样概率。
4. 实施抽样:按照抽样方案进行实际抽样操作,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5. 收集样本数据:采集抽样得到的样本数据,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整理。
6. 数据分析和推断: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根据样本结果推断总体的特征和属性。
7. 结果报告和应用:根据抽样结果撰写报告,并根据研究目的和需求进行相应的应用。
四、抽样方法1. 简单随机抽样:从总体中按照相同的概率随机选择样本,适用于总体分布均匀、各个样本之间相互独立的情况。
2. 系统抽样:按照一定的间隔从总体中选择样本,适用于总体有一定的规律和周期性的情况。
3. 分层抽样:将总体按照某些特征或属性划分为若干层,然后从每一层中进行抽样,适用于总体具有明显的层次结构的情况。
4. 整群抽样: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互不重叠的群组,然后从每个群组中选择样本,适用于总体群组间差异较大的情况。
5. 分配抽样:根据总体的不同特征和属性,分别采用不同的抽样方法进行抽样,适用于总体具有多个子总体的情况。
五、抽样注意事项1. 样本容量的确定:根据总体的大小、分布和研究目的,合理确定样本容量,以保证抽样结果的可靠性和推广性。
1. 目的:为使进料检验、制程检验、出货检验时有正确之抽样方法及判定依据。
2. 范围:进料检验、制程检验、出货检验均适用本规范。
3. 权责:由品管部iqc、ipqc、fqc、oqc检验员负责实施之。
4. 定义:4. 1 单位产品: 为实施抽样检查的需要而划分的基本单位,称为单位产品。
4. 2 检查批: 为实施抽样检查汇集起来的单位产品称之为检查批,简称为批。
4. 3 批量: 批中所包含的单位产品数,称为批量。
4. 4 样本单位: 从批中抽取用检查的单位产品,称为样本单位。
4. 5 样本: 样本单位的全体,称为样本。
4. 6 样本大小: 样本中所包含的样本单位数,称为样本大小。
4. 7 抽样检验:1.吸盘:依照批量大小,抽出不同数量的样本,将该样本按其规格进行检验,并将检验的结果与预先决定的品质标准比较,以决定个别的样品是否合格。
2.载带:制程检验每次抽5m,成品检验每批抽5盘,每盘抽5米。
4. 8 不良率: 不良品的表示方法。
任何已知数量的制品不良率,为制品中所含的不良品数除以单位产品的总数再乘以100%即得:不良品个数不良率= *100%检验单位产品总数4. 9 检验方法: 用检验、量测、试验或其它方式将单位产品和其规定的要求加以比较的方法。
4. 10 抽样计划: 样本大小和判定数组结合在一起,称为抽样计划。
4. 11 抽样程序: 使用抽样计划判断批合格与否的过程,称为抽样程序。
4. 12 符号:n: 批量n: 样本大小ac: 合格判定数(允收数) re: 不合格判定数(拒收数)il: 检验水准aql: 合格质量水准(允收品质水准)maj: 主要缺点min: 次要缺点4.13 样本代字: 不同的样本大小用不同的英文字母替代。
5 作业内容:5.1 抽样计划的说明:5.1.1 本公司之进料檢验抽样采用gb2828-87正常检查单次抽样计划,一般水平ⅱ级抽样方法抽样,aql 值取min:0.65maj:0.15;尺寸抽检5pcs。
01抽样操作规程抽样操作规程一、引言抽样操作是在统计学和质量控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用于从总体中获取一部分样本进行研究和分析,以便对总体进行推断。
本文旨在制定一份抽样操作规程,以确保抽样过程的准确性、可重复性和可靠性。
二、目的本抽样操作规程的目的是确保抽样过程的标准化,以便获得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并保证样本的质量和可靠性。
通过严格遵守本规程,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抽样误差,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三、适用范围本抽样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抽样操作的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市场调研、产品质量检验、医学研究等。
四、抽样方法1. 确定目标总体:根据研究目的和需求,明确需要进行抽样的总体范围和特征。
2. 确定抽样框架:根据目标总体的特征,构建一个包含所有可能样本的框架,确保每个个体都有机会被抽中。
3. 确定抽样单元:根据抽样框架,确定抽样的基本单位,例如人口普查中的家庭、市场调研中的消费者等。
4. 确定抽样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和抽样框架,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如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等。
5. 确定样本量:根据研究目的、总体大小和抽样方法,确定合适的样本量,以保证结果的统计显著性和可靠性。
6. 执行抽样操作:根据抽样方法和样本量,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抽样操作,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五、抽样过程1. 抽样前准备:在执行抽样操作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抽样人员、准备抽样工具和材料等。
2. 抽样方法执行:根据抽样方法的要求,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抽样操作,包括随机数生成、样本选择、记录样本信息等。
3. 样本标识和存储:对每个抽样得到的样本进行标识,并妥善存储,以防止样本混淆或损坏。
4. 数据收集:根据研究目的,采用合适的方法对样本进行数据收集,可以是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实验等。
5. 数据记录和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记录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6. 数据分析:根据研究目的和数据的特征,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推断统计等。
附件15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指引一、抽查事项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及不合格检验报告核查处置二、检查内容和要点(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检查查看是否制定年度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抽检计划应向社会公开并报上级局备案,年度监督抽检计划应符合上级局要求完成的批次、种类、环节、项目。
(二)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数据录入情况的检查查验是否使用APP抽样方式抽样,抽样数据是否录入规定的抽检管理系统,是否完成目标考核要求完成的批次。
(三)核查处置数据录入情况的检查查看是否制定本单位核查处置工作流程,是否及时在核查处置管理系统内接受不合格检验报告,并在规定的时限内启动核查处置工作,及时将产品控制情况、原因排查、行政处罚、整改复查、通报移送、其他核查处置措施等内容如实录入核查处置系统。
(四)监督抽检信息及核查处置信息公开抽查是否在官网公开监督抽检信息及核查处置信息。
三、检查依据《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5号)第一条为规范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的抽样检验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负责组织开展全国性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监督指导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实施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本级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并按照规定实施上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
第四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科学、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发现和查处食品安全问题为导向,依法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
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应当依法配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的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
第五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与承担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任务的技术机构(以下简称承检机构)签订委托协议,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
抽样检测工作方案一、背景与目的抽样检测是指通过从总体中选择一部分样本,对其进行检测,从而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
在大规模数据处理和评估过程中,抽样检测可以节省时间、资源,并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抽样检测的工作方案。
二、抽样方法选择在选择抽样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总体特点、数据分布情况、可用资源等。
以下列举了几种常见的抽样方法:1. 简单随机抽样:通过完全随机地选择样本,确保每个个体都有相同的概率被选到。
2. 分层抽样: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层次,然后在每个层次中进行简单随机抽样。
3. 系统抽样:按照固定的间隔从总体中选择样本。
4. 整群抽样: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互不相交的群体,然后从随机选择的若干群体中抽取全部个体作为样本。
三、抽样检测流程1. 确定抽样目标:根据具体需求,明确需要检测的总体特征以及检测的目的。
2. 制定抽样计划:根据抽样目标和可用资源,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并确定样本大小。
3. 样本选择:根据抽样方法,使用合适的随机数生成器或者其他方法,选取样本。
4. 数据采集:收集样本数据,可以使用调查问卷、实地观察、实验数据等方式进行。
5. 数据清洗与整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去除异常值、缺失值等不符合要求的数据。
6. 数据分析与推断:根据采集到的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总体特征推断。
7. 结果解释与报告:将抽样检测的结果进行解释,并撰写报告反馈给相关人员。
四、质量控制为保证抽样检测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需要进行质量控制措施:1. 选择合适的样本大小:样本大小是判断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过小的样本可能导致结果不具有代表性。
2. 样本选择的随机性:确保样本选择的随机性,避免选择偏差导致结果的不准确。
3. 数据采集的规范性:统一采集数据的方法和标准,避免数据采集误差对结果产生影响。
4. 数据分析的合理性: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可解释性。
主要建材进场检验的质量要求及抽样规定指引第1页,共14页第3页,共14页第4页,共14页第5页,共14页第6页,共14页第7页,共14页第8页,共14页第9页,共14页第10页,共14页第11页,共14页第12页,共14页说明:(一)建设工程使用的建材产品,必须提供有效的质量检验报告;有生产许可证、电工认证要求的产品必须提供相应的证书.上述检验报告和证书可以是复印件但应加盖生产或经销企业的印章。
进入工地的每批(件、捆、盒)产品应附有合格证。
(二)有效质量检验报告是指:以提供检验报告的时间为限的一年内、省及省会市或有CAL认证的地级市以上的法定检验单位出具的、相应产品品种的质量抽检报告。
属于进场检验的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应符合附表规定的检验标准和补充的质量要求。
(三)如不能按第(二)条规定提供有效质量检验报告的,可由供货方委托有关的检验单位进行委托抽检.属于进场检验的产品,在工地现场抽样按附表规定的质量要求做的委托抽检可代替该批产品的进场检验。
(四)供货方提交有效的质量检验报告、相关的证书后,监理单位应对证书和质检报告的有效性(检验单位级别、检验时间、检验性质、检验标准、第13页,共14页检验项目及补充的质量要求等)进行确认并签字。
(五)进场检验按穗建筑[1999]387号文规定的施工见证取样和送检程序执行:1、产品进场时,施工单位在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的见证下,按要求对产品见证取样(100%见证取样)并委托有资格的检验单位进行进场检验.进场检验合格者方可使用。
2、进场检验不合格者,按有关规定需重新加倍取样复检的,仍然按见证取样和送检程序进行。
3、对检验结果有争议时,由双方协商确定一家有资格的检验单位进行仲裁检验。
4、进场检验、复检、仲裁检验出现不合格情况时,应立即封存该批不合格产品。
监理应负责对该批不合格产品的封存和善后处理情况进行监督。
(六)建材产品的各种质检报告和见证取样送检的资料统一收存,并存入工程技术档案,作为建设单位组织验收的质量保证资料和竣工验收备案的条件之一。
文件编号:JYD-QW-013版本:A
抽样检验工作指引
1、目的
为检验员提供科学的抽样方法,使其通过合理的抽样检查,以提高检验效率、增强质量保证能力,以降低质量风险。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来料交接检验、制程检验和成品/出货检验。
3、定义
检查:为确定产品或服务的各特性是否合格,而测定、检查、试验或度量产品的一种或多种特性,并且与规定要求进行比
较的活动。
抽样方案:在进行抽样检查时所使用的样本量和有关接收准则的组合。
批:指由同型号、同等级、同类、同尺寸和同成分,在基本相同的时段和一致的条件下制造的产品汇集组成。
检查水平:提交检查批的批量大小与样本大小之间的等级对关系。
接收质量限(AQL):指当一个连续系列批被提交验收抽样时,可允许的最差过程平均质量水平。
合格判定数(Ac):作出批合格判定样本中所允许的最大不合格数。
不合格判定数(Re):作出批不合格判定样本中所允许的最小不合格数。
A类不合格(致命缺陷CR):违反有关安全法规、行业政策,在使用或维修过程中会危及人身安全或对基本使用功能有重大影响的缺陷。
文件编号:JYD-QW-013版本:A
B类不合格(严重缺陷MA):不会危及人身安全,如动作或性能不良使产品使用性能降低,预计未能完全达到理想状态所存在的缺陷。
C类不合格(轻微缺陷):产品上某项指标未能完全达到标准要求,但对有效使用操作几乎无任何影响的缺陷。
4.抽样检验流程
4.1根据送检部门提交的<送检单>,确定需检验产品的批量数.
4.2根据对产品的鉴别力要求和其能允许抽样风险的情形,确定待检
验批的检验水平.
4.3根据产品批量数和其检验水平,在样本量字码表中查取需抽出样
本量的字码.
4.4确定抽样方案的类型和检查严格度,通常情况下以一次正常抽样
来进行检查.
4.5确定需检验产品的接收质量限(AQL),并按照4.3和4.4中已确定
的要素及AQL,在抽样方案检索主表中查出其Ac和Re的数值.
4.6在需检验的批产品中抽取相应的样品量实施检验,并将其不合格品数或不
合格数与抽样方案中要求的Ac和Re数值对比,进行质量判定.
5抽样标准
5.1所有产品抽样检验所执行的标准是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文件编号:JYD-QW-013版本:A
第一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进行。
5.2来料检验、制程检验,成品和出货检验按GB/T2828-2003中的一次正常
抽样II级检查水平进行检查,AQL要求是:CR 0收1退,MA为0.65,
MI为4.0。
(CR为A类不合格;MA为B类不合格;MI为C类不合格);
5.3对存在破坏性的检验项目,如涂层附着力、抗化学溶剂性、耐腐蚀性等,
则按照其指导书上要求应选取规定的样品量、严格度和AQL进行抽样检
验。
5.4对产品指导书上明确要求的重点检验项目,则按其指导书上的要求进行
抽样检测,如全检、加严检验或其它检验方式等。
6抽样表
6.1样本量字码表(见附页1)
6.2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主表(见附页2)
7参考文件
7.1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一部分:按接收质量限
(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7.2其它规定产品具体抽样规则的规范文件
文件编号:JYD-QW-013版本:A
附页1:
样本量字码表
批量特殊检验水平一般检验水平
S-1 S-2 S-3 S-4 ⅠⅡⅢ
2~8
9~15
16~25
26~50
51~90
91~150
151~280
281~500
501~1200 1201~3200 3201~10000 10001~35000 35001~150000 150001~500000 500001及其以上 A
A
A
A
B
B
B
B
C
C
C
C
D
D
D
A
A
A
B
B
B
C
C
C
D
D
D
E
E
E
A
A
B
B
C
C
D
D
E
E
F
F
G
G
H
A
A
B
C
C
D
E
E
F
G
G
H
J
J
K
A
A
B
C
C
D
E
F
G
H
J
K
L
M
N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惠州市骏源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HUIZHOU JUNYUANDA ELECTRICS CO.,LTD
文件编号:JYD-QW-013版本: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