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还是全保留复制可用同位素标记
- 格式:ppt
- 大小:589.00 KB
- 文档页数:19
必修2P54【思考·讨论】“证明DNA半保留复制实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基于科学史资料提供的实验证据,运用假说-演绎法,概述DNA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2.引导学生认识“同位素标记法”,提升科学思维与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DNA复制的条件;2.DNA的复制方式(重点)。
三、教学策略及过程(一)基本策略1.创设情景,问题驱动;2.动画辅助,任务驱动。
(二)施教过程。
1.展示模型,推测比较,归纳分析;活动1:展示DNA的结构模式图,呈现科恩伯格的两个实验,推测DNA复制的条件。
DNA的结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DNA复制需要的条件:模板,原料,酶,能量。
活动2:利用教材中的“问题探讨”引出半保留复制的假说,依据结构模型还可以提出什么假说?并介绍德尔布吕克提出的分散复制假说。
展示DNA三种复制模式示意图,指出DNA的复制方式存在争论。
活动3:讲述三种假说的区别,提出问题:实验中区分的关键是什么?如何区分母链和子链?如何测定子代DNA带有同位素标记的情况?2.展示动画,明确实验原理及过程介绍梅塞尔森和斯塔尔的经典实验,用动画展示CsCl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并说明此技术可有效区分质量不同的DNA分子。
3.演绎推理按照DNA复制方式的三种假说进行演绎推理,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交流。
4.实验验证展示紫外线吸收法检测离心管的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5.得出结论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四、“讨论问题”的参考答案1.(题略)细胞分裂一次后,方框中填15N/14N-DNA;细胞再分裂一次后,试管上部的方框中填14N/14N-DNA,试管中部的方框中填15N/14N-DNA。
2.(题略)假如全保留复制是正确的,第一代的结果:一半的细胞中DNA是15N/15N-DNA,另一半的细胞中是14N/14N-DNA;第二代的结果:1/4的细胞是15N/15N-DNA,3/4的细胞中DNA是14N/14N-DNA。
例谈“细胞分裂、DNA分子复制和同位素标记技术”综合题的解题思路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保证遗传信息由亲代细胞遗传给子代细胞。
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在半保留复制方式的阐明过程中,同位素标记技术起到了重要作用。
上述三个方面的知识点是相互联系的,但又分散在必修1和必修2两个模块中,教学中也是单独进行学习的,学生难以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知识网络。
因此,一旦遇到整合了上述知识点的综合题,多数学生便会感到茫然,不知如何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本文通过代表性的例题,对该类综合题的解题思路进行分析。
1例题分析例题1(2006年高考北京市理综卷生物试题)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 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解析:本题对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DNA分子半保留复制和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了综合考查。
因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平均分配,为了简化问题,以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进行图示解析(在图中32P用32代表,●代表着丝粒)。
用放射性的32P标记了DNA分子的双链。
在第一次有丝分裂中,DNA进行半保留复制。
每一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两个DNA分子。
每个DNA分子都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含有放射性32P,结果形成的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被32P标记,但是每条染色体的DNA只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含有32P。
在第二次有丝分裂中,DNA复制后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一条姐妹染色单体的DNA只有一条链含有32P,另一条染色单体的DNA两条链都不含32P。
但就整个染色体来说,仍然具有放射性。
第19讲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阅读必修2课本P47~58完成以下填空(不能独立完成的空用红笔标出)一、DNA的结构巧学助记巧记DNA的分子结构五(种元素)、四(种碱基或脱氧核苷酸)、三(种物质或小分子)、二(条长链)、一(种双螺旋结构)。
思考你还学过几个基本骨架?举例。
提示: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磷脂双分子层。
细胞骨架——蛋白质。
二、DNA的复制1.假说与证据⎩⎪⎨⎪⎧ 沃森和克里克的假说:半保留复制实验材料及方法⎩⎪⎨⎪⎧ 材料:大肠杆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离心技术结论:DNA 的复制是以半保留方式进行的2.过程概念以亲代DNA 为模板合成子代DNA 的过程 时期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流程 解旋→以母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子链→子链延伸→亲子链复旋条件 ①模板:亲代DNA 的每一条链②原料: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③能量:ATP④酶:解旋酶和DNA 聚合酶等结果1个DNA 复制形成2个完全相同的DNA 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精确复制①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提供模板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意义 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提示:可以。
PCR 技术。
三、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1.基因的实质: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
2.基因与DNA 的关系:一个DNA 分子上有许多基因。
构成基因的碱基数小于DNA 分子的碱基总数。
3.基因与遗传信息: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称为遗传信息;DNA 分子能够储存足够量的遗传信息。
4.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5.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DNA 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高考警示 (1)对于真核细胞来说,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是基因的载体。
(2)对于原核细胞来说,拟核中的DNA 分子或者质粒DNA 均是裸露的,并不与蛋白质一起构成染色体。
第3节DNA的复制[学习目标] 1.运用假说—演绎法探究DNA的复制方式,概述DNA通过半保留的方式进行复制。
2.理解DNA的准确复制是遗传信息稳定传递的基础。
一、对DNA复制的推测及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1.对DNA复制的推测(1)半保留复制①提出者:______________。
②观点:DNA复制方式为____________。
③内容:DNA复制时,DNA双螺旋解开,互补的碱基之间的________断裂,解开的两条单链分别作为复制的模板,游离的____________根据____________原则,通过形成________,结合到作为模板的单链上。
④结果: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________。
(2)全保留复制:指DNA复制以DNA双链为模板,子代DNA的双链都是________的。
2.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1)实验方法:____________技术和____________技术。
(2)实验原理:只含15N的DNA密度____,只含14N的DNA密度____,一条链含14N、一条链含15N的双链DNA密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利用______技术可以在试管中区分含有不同N元素的DNA。
(3)探究DNA的复制方式①提出问题:DNA以什么方式复制?②作出假设:DNA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复制。
③演绎推理(预期实验结果)离心后应出现____条DNA带;a.重带(密度最大):两条链都为______标记的亲代双链DNA。
b.中带(密度居中):一条链为14N标记,另一条链为15N标记的子代双链DNA。
c.轻带(密度最小):两条链都为______标记的子代双链DNA。
④实验验证实验结果条带数量在试管中位置DNA含N情况亲代靠近试管底部15N/15N-DNA 第一代位置居中第二代一条带位置居中,一条带位置靠上⑤实验结论:DNA的复制是以__________的方式进行的。
[dna的半保留复制]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篇一: 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1、假设演绎证明的核心问题:区分母链和子链——同位素标记我们再回头分析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假说。
根据半保留复制的假说,我们可以推知子代DNA分子的两条链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图示中黑色链和黄色链应该是有区别的。
显然证明半保留复制的核心就是要区别这两条链,那么怎么样来区别呢?科学家们想到了一种方法——同位素示踪,怎么来标记呢?我们可以用15N来标记原先DNA分子中的碱基,也就是说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现在都含有15N。
接下来放在14N的环境中,让亲代的DNA分子复制一次,根据半保留复制,子一代的DNA分子中:一条链含有15N,一条链含有14N——这样两条链就被区别开了。
虽然理论上我们这样做似乎就达到区分两条链的目的,但是还要求一定的技术手段来检测出这种区别。
这样的工作并不容易进行。
为了使检验工作更易可行,我们可以对假说继续演绎。
同位素标记后的继续演绎说明:1、将DNA分子置于15N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得到两条链均为的15N标记的DNA分子。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大家可以知道三种DNA分子的差异可以通过离心的方法检出。
根据演绎的结果,我们可以做出如下的预期:说明:假定亲代只有1个DNA分子1、第0代DNA为一个15N / 15N。
2、第1代DNA中两个均为15N / 14N。
3、第2代DNA中:两个为15N / 14N;另外两个为14N / 14N。
4、第n代DNA中:两个为15N / 14N,其余均为15N / 14N。
2、对演绎结果的实验证明1958年Meselson-Stahl利用大肠杆菌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的实验:说明:实验所用的材料是大肠杆菌1.1、将大肠杆菌培养在15NH4Cl的培养液中生长若干代,经过此处理得到的大肠杆菌,其DNA中的两条链均被15N标记。
1.2、将两条链均被N15标记的大肠杆菌取出少量,提取其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得到的条带表明:被标记的DNA密度较高。
高一生物DNA的结构与复制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关于DNA分子复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复制时解旋和配对、聚合过程是分开进行的B.新合成的两条DNA子链中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相同C.两条链同时作模板进行复制D.复制过程中需要解旋酶、RNA聚合酶、DNA连接酶等【答案】C【解析】DNA复制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故A错误;新合成的两条DNA子链与原来的两条母链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因此这两条新链中脱氧核苷酸是互补,而不是相同,故B错误;复制时两条链同时作为模板进行复制,故C正确;复制过程中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不需要RNA聚合酶、DNA连接酶等,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DNA复制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某双链DNA分子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30%,则此DNA分子中,胞嘧啶占全部碱基的A.40%B.30%C.20%D.60%【答案】C【解析】腺嘌呤和胸腺嘧啶是碱基互补配对的,共占60%,而胞嘧啶和鸟嘌呤是碱基互补配对是相等的,应占40%/2=20%,故C正确。
其余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DNA结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3.如图为DNA的复制,请回答有关问题。
(9分)(1)DNA的复制发生在期。
(2)②的过程称(3)指出③中的子链(4)③过程必需遵循原则(5)子代DNA分子中只有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分子,由此说明DNA的复制具有特点。
(6)将一个细胞的DNA用15N标记,放入14N的四种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连续分裂4次,问:含14N的DNA细胞占总细胞数的,含15N的DNA细胞占总细胞数的。
【答案】(1)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2)解旋(3)Ⅱ,Ⅲ(4)碱基互补配对(5)半保留复制(6)100% 1/8【解析】(1)DNA复制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2)②的过程为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变为单链。
高一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导学案(编号: GZSWRJBXE012 )班级,小组名:,姓名DNA分子复制的过程小组评价同位素标记法和离心法,常标记3H 、15N ,通过离心在试管中形成不同位置的DNA 条带。
2.DNA 复制的过程(认真分析下面两幅图)及意义标准图:简化图:【要点阐释】(1)子代DNA 分子中模板链与另一DNA 分子中新合成的子链碱基序列完全相同。
(2)影响细胞呼吸(A TP 供给)的所有因素都可能影响DNA 复制。
(3)体外也可进行,即PCR 扩增技术,除满足上述条件外,还应注意温度、pH 的控制及引物的加入。
3.DNA 复制过程中的数量关系由于DNA 分子的复制是一种半保留复制方式,一个DNA 分子连续进行n 次复制,可形成2n 个子代DNA ,其中只有2个DNA 分子含有最初亲代的母链。
图解如下:(1)一个DNA 不论复制多少次,产生的子代DNA 分子中含母链的DNA 分子数总是2个,含母链也总是2条。
(2)计算比值:n 次复制后,形成的子代DNA 分子中,含亲代DNA 母链的有两个DNA 分子,占子代DNA 总数的22n =12n -1;亲代DNA 分子母链两条,占子代DNA 中脱氧核苷酸链总数的22n +1=12n 。
(3)计算原料用量:复制所需的某脱氧核苷酸数=a ×(2n -1),其中的a 为所求的脱氧核苷酸在原来DNA(即作模板的亲代DNA)分子中的数量,n 为复制次数。
本考点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
从高考试题来看,考查DNA 的复制主要涉及DNA 复制过程中的变化、特点,与细胞增殖、遗传和变异等的关系,DNA 的复制与其他生理过程(如转录、翻译等)的区别等。
【典例1】(2012·山东理综,5)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 标记的噬菌体DNA 由5 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
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1P 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
实验 同位素示踪法在探究DNA 复制方式中的应用(5年2考)(2013上海卷,2012北京卷)[要点突破]探究DNA 复制是半保留复制还是全保留复制,可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和离心处理技术,根据复制后DNA 分子在试管中的位置即可确定复制方式。
具体过程及结果分析如下: 1.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大肠杆菌(1)若用14N 标记大肠杆菌(普通大肠杆菌无放射性),得到14N/14N 的DNA 分子,将该DNA 分子离心处理,离心后位于试管的上部,即轻带(如下图1)。
(2)若用放射性同位素15N 标记大肠杆菌,得到15N/15N 的DNA 分子,将该DNA 分子离心处理,离心后位于试管的下部,即重带(如下图2)。
(3)若大肠杆菌的DNA 分子中一条链被14N 标记,另一条链被15N 标记,离心处理后将会位于试管的中部,即中带(如下图3)。
2.追踪DNA 的复制方式(1)将亲代含14N 的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5N 的培养基上增殖一代。
(2)将亲代含15N 的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 的培养基上增殖一代。
(3)分别对上述培养得到的大肠杆菌离心处理。
3.结果分析(1)若DNA 的复制方式为全保留复制,则离心后出现如下图4所示,即12重带和12轻带。
(该复制方式实际上是不存在的)(2)若DNA 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则离心后出现如下图5所示,即全部为中带。
[典例透析]【典例1】科学家在研究DNA 分子复制方式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研究(已知培养用的细菌大约每20 min 分裂一次):实验一:细菌――→14N 培养基培养破碎细菌细胞提取DNA 离心,结果A 实验二:细菌――→15N 培养基培养破碎细菌细胞提取DNA 离心,结果B实验三:(1)实验一和实验二的作用是________。
(2)从实验三的结果C、D可以看出DNA分子复制______(是/不是)半保留复制。
(3)如果实验三的结果都为E,则可判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________(是/不是)半保留复制。
第3课时 DNA 的复制课标要求 概述DNA 分子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
1.DNA 复制方式的实验证据(1)实验者:美国生物学家梅塞尔森和斯塔尔。
(2)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3)实验材料:大肠杆菌。
(4)实验技术:同位素标记技术和离心技术。
(5)实验原理:含15N 的双链DNA 密度大,含14N 的双链DNA 密度小,一条链含14N 、一条链含15N 的双链DNA 密度居中。
(6)实验假设:DNA 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
(7)实验预期:离心后应出现3条DNA 带。
重带(密度最大):两条链都为15N 标记的亲代双链DNA ;中带(密度居中):一条链为14N 标记,另一条链为15N 标记的子代双链DNA ;轻带(密度最小):两条链都为14N 标记的子代双链DNA 。
(8)实验过程及分析①实验过程②实验分析a .立即取出:提取DNA →离心→全部重带。
b.细胞分裂一次(即细菌繁殖一代)取出:提取DNA →离心→全部中带。
c.细胞再分裂一次(即细菌繁殖两代)取出:提取DNA →离心→12轻带、12中带。
(9)实验结论:DNA 的复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的。
2.DNA 的复制(1)概念、时间、场所(2)过程(3)结果:一个DNA 分子形成了两个完全相同的DNA 分子。
(4)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5)DNA 准确复制的原因DNA 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能准确地进行。
(6)DNA 复制的意义:DNA 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细胞传递给子代细胞,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热图分析 下列为DNA 复制的有关图示,A →B →C 表示大肠杆菌的DNA 复制,D →E →F 表示哺乳动物的DNA 分子复制。
图中黑点表示复制起点,“→”表示复制方向,“⇨”表示时间顺序。
①若A 中含有48 502个碱基对,而子链延伸速率是105个碱基对/min ,假设DNA 分子从头到尾复制,理论上此DNA 分子复制约需30 s ,而实际上只需约16 s ,根据A →C 过程分析,这是因为复制是双向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