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英语证书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分析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136.45 KB
- 文档页数:6
英语试卷分析_工作总结绩效分析英语试卷分析根据本学期的英语考试试卷,我对试卷进行了一些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备考。
总的来说,试卷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听力、词汇语法、阅读和写作。
听力部分:该部分占据了整个试卷40%的权重,难度适中。
听力测试难点较多出现在英语的短语和习惯用法,这说明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当中还需要加强听力方面的训练。
而在理解题意方面,学生的表现较好。
词汇语法部分:该部分占据了整个试卷30%的权重,难度一般。
大部分题目都是填空题和选择题,考查了学生的单词掌握情况以及基础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
但在一些高级语法方面的题目上,学生的表现较为一般,这说明学生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学习和掌握高级语法知识。
阅读部分:该部分占据了整个试卷20%的权重,难度适中。
该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了解测试中所提供的信息并且进行简单的判断,但对于一些需要推断的题目,学生的表现较差。
在过去的一个季度里,历经了各种挑战,我们以团队协作,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卓越的表现。
以下是对本季度绩效的分析和总结。
销售部门:在本季度,销售部门的整体销售额比上一个季度有了较大的提升。
部门内部的协作工作得到了很好的发挥,销售团队在创造高水平产品和服务方面做得非常好。
新一批产品的推出效果良好,使我们在市场上表现更加优异,给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技术部门:在本季度,技术部门完成了多个大型项目,同时为其他部门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技术团队在技术研发方面表现得非常出色,他们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开发和优化产品,让公司的产品更具有竞争力。
技术部门还与其他部门密切合作,全力支持公司实现目标。
市场部门:在本季度,市场部门着重于提高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团队在市场营销方面进行大量的分析和研究,这给公司的销售和营销带来了大量的建议和方法。
市场部门还利用社交媒体和其他平台,扩大了公司的网络规模。
人力资源部:在本季度,人力资源部门主要负责招聘和培训新员工。
英语试卷分析报告模板1. 引言本文旨在对一份英语试卷进行分析,并提供一个模板来帮助读者进行类似的试卷分析工作。
通过对试卷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在不同语言技能方面的表现,并从中发现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这样的分析有助于教师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并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指导。
2. 试卷概述本次分析的试卷是一份英语期末考试试卷,共有三个部分:听力、阅读和写作。
试卷总分为100分,每个部分的分值比例分别为听力(20%),阅读(40%)和写作(40%)。
3. 听力部分听力部分主要测试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本部分由三个部分组成:听对话回答问题、听短文选择答案和听长对话选择答案。
分析学生在听力部分的得分情况可以了解到他们对于不同场景下的听力理解能力。
回答问题类型通过分析学生在回答问题类型的得分情况,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是否能够听懂对话中的信息并准确回答问题。
从试卷中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在此类型题目上的表现相对较好,平均得分为80%。
选择答案类型学生在选择答案类型的题目上的得分相对较低,平均得分为60%。
这可能表明学生在听短文或长对话时,对信息的理解能力较弱,导致选择错误的答案。
4. 阅读部分阅读部分主要测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本部分由短文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两个部分组成。
分析学生在阅读部分的得分情况可以了解到他们对于不同类型文章的理解能力。
短文阅读理解学生在短文阅读理解的得分相对较高,平均得分为70%。
从试卷中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学生能够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和一些细节信息。
然而,对于一些涉及推理和推断的问题,学生的得分相对较低。
完形填空学生在完形填空的得分相对较低,平均得分为50%。
这可能表明学生对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理解能力较弱,导致无法正确填写空格。
5. 写作部分写作部分主要测试学生的写作能力。
本部分由句子的改写、文章的写作和短文填空三个部分组成。
分析学生在写作部分的得分情况可以了解到他们对于不同写作任务的应对能力。
一、总体评价2023年高考英语全国卷试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深化基础性考查,突出关键能力考查,发挥高考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
试卷整体难度适中,题型设置合理,考查内容全面,充分体现了高考的核心功能。
二、题型设置1. 听力:注重交际,贴近生活听力部分由短对话、长对话和独白三部分构成,选材贴近生活,难度编排循序渐进。
试题设计注重考查学生的听力理解、口语交际能力,体现了英语学科的工具性和交际性。
2. 阅读理解:内容丰富,话题多样阅读理解部分包括短文阅读和长篇阅读,内容涉及火车信息、反复阅读经典书籍、运动健康、科技生活以及心理健康等。
试题设计考查学生对文章深层意义的理解以及对主题的把握,体现了英语学科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
3. 完形填空:夹叙夹议,重在议论完形填空部分选取的语篇讲述了一位不愿对孩子撒谎的父/母亲的心路历程,属于人与自我主题,发人深思。
试题设计考查学生对语篇的连贯性和逻辑性理解,以及运用英语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翻译:注重文化内涵,考查语言运用翻译部分要求考生将一段英文翻译成中文,内容涉及中国文化、历史、社会等方面。
试题设计考查学生的翻译能力,以及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表达。
5. 写作:贴近生活,考查语言运用能力写作部分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话题写一篇短文,内容贴近生活,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品质。
试题设计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培养良好的价值观。
三、试题特点1. 立德树人,落实核心素养2023年高考英语全国卷试题通过选择特定主题的语篇,落实核心素养考查,引导学生养成喜爱读书、善于求知的学习习惯,培育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思维品质,倡导爱护自然、热衷环保的生态理念。
2. 注重基础,突出能力考查试题设计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关键能力,如阅读理解、写作、翻译等,体现了高考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
3. 关注时代,体现时代精神试题内容丰富,话题多样,涉及社会热点、科技发展、人文关怀等方面,体现了时代精神,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英语试题命题质量分析报告题目:英语试题命题质量分析报告一、引言试题是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要的评价工具,良好的试题设计能够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本报告旨在分析一套英语试题的命题质量,对试题的优点和不足进行评析,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二、试题分析1. 题型选择与分布该套试题题型较为多样,包括选择、填空、简答和阅读理解等。
题型的选择准确反映了英语学科的特点,能够充分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2. 难易度控制试题难度分布较为合理。
选择题容易和难度递增,能够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检验。
填空和简答题的难度适中,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和思考。
阅读理解题则设置了从简单到复杂的不同题型和难度,能够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全面考察。
3. 考查内容的全面性试题设计了不同的知识点和技能,覆盖了英语语法、词汇、听力、口语和写作等方面。
能够考查学生在不同能力层次上的掌握情况,体现了课程的全面性和学科的综合性。
4. 题目应用情景的真实性试题所涉及的题材和语境较为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应用场景。
例如,阅读理解部分选取了有关旅行和日常生活的材料,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理解和运用相关的英语知识。
5. 试题命题技巧和创新试题的命题技巧较为灵活和巧妙,能够考察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例如,填空题设置了同义词和反义词的转换,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词汇功底和语言运用能力。
此外,试题还设置了简答题和口语题,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三、不足之处1. 题目的语言表达不够简洁和准确,可能引起学生的理解困难。
建议在命题过程中,对语言表达进行反复斟酌和修改,确保题目的语言准确、简明易懂。
2. 试题中填空和简答题的题量较多,可能给学生带来较大的答题压力。
建议适当减少填空和简答题的题量,提供更多的选择题,以缓解学生的答题负担。
3. 阅读理解题的篇章选择较为简单,不能全面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建议在阅读理解题中增加一些篇章难度较高的题目,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英语会考质量分析报告Title: Analysis Report on the Quality of the English Proficiency ExaminationIntroduction:The English proficiency examination serves as an essential tool for evaluating individuals' language competency in English. This analysis report aims to assess the quality of the English proficiency examination by examining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the examination format, content validity, reliability, and fairness.1. Examination Format:The format of the English proficiency examination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determining its quality. A well-designed examination format should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all language skills, including reading, writing,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he examination should also include a balance between multiple-choice questions and open-ended responses to measure students' various language abilities effectively.2. Content Validity:The content validity of the examination refers to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questions and tasks on the test accurately represent the language skills and knowledge that individuals are expected to possess. The examination should cover a wide range of language topics, grammar structures, and vocabulary to ensure that it measures a holistic understanding of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3. Reliability:Reliability refers to the consistency and stability of the examination results. A reliable examination should yield consistent scores when students take the test multiple times or when different examiners assess the same responses. To ensure reliability, the examination should include multiple test versions, random item selection, and standard scoring rubrics that allow for objective evaluation.4. Fairness:Fairness is a crucial aspect of any proficiency examination. It ensures that all test takers are assessed on an equal basis, regardless of their background or individual circumstances. To promote fairness, the examination should be free from bias, cultural appropriateness, and any form ofdiscrimination. It should also provide reasonable accommodations for candidates with special needs or disabilities.Conclusion: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various factors, the quality of the English proficiency examination can be deemed as high if it meets the criteria outlined in this report. A well-designed examination format, content validity, reliability, and fairness are essential elements for a successful English proficiency assessment. Continuous evalu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se factors are necessary to ensure the examination's effectiveness in measuring individuals' language competency.。
英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英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引言:此次英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旨在评估考试的质量并从中找出潜在的问题,以便提供改进建议。
该报告基于对参加考试的学生的成绩和反馈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下面将分析考试的整体质量、题目难度、评分标准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考试整体质量根据对考试成绩的分析,整体考试质量较为平均。
考试的平均分为80分,标准差为10分。
这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在此次考试中取得了相对满意的成绩。
然而,我们也发现少数学生的成绩明显低于平均水平,考试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需要关注。
二、题目难度1.单选题:单选题的整体难度适中,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回答。
然而,有些题目存在一定的歧义,导致学生产生困惑。
建议在设计单选题时更加注重选项的明确性,避免让学生产生误解。
2.填空题:填空题的难度较为均匀,多数学生能够正确完成。
唯一的问题是有些填空题存在多个正确答案的情况,缺乏明确的指导。
为了避免歧义,建议在设计填空题时提供更加具体的上下文信息,以确保学生能够选择最准确的答案。
3.阅读理解题:阅读理解题的难度较大,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要求进行推理和判断。
这对于学生的语言理解和逻辑推理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建议在设计阅读理解题时,适当降低文章的难度,以提高学生的成功率。
三、评分标准对于英语考试来说,评分标准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绩和对自己英语能力的认知。
在本次英语考试中,我们注意到评分标准的一些问题:1.主观性:有些题目的评分标准存在主观性,导致不同批改人员可能会有不同的评分结果。
建议在确定评分标准时,尽量使用客观的指标,以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
2.评分细则:有些题目的评分细则不够明确,给学生造成困惑。
为了避免评分不公正,建议在制定评分细则时,详细说明每个得分点的具体要求,并提供一些示例。
四、改进建议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改进建议,以提高英语考试的质量:1.题目设计:在设计考试题目时,应更注重选项的明确性,避免给学生造成歧义。
法律英语证书(LEC)全国统一考试【简介】【说明】【考试大纲】【评测标准】法律英语证书(LEC)全国统一考试【简介】外语能力一直是衡量法律职业者素质和专业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的新形势对法律工作者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由于法律英语的特殊性,国内一直没有一个科学的考核指标衡量法律从业人员专业英语的掌握程度。
法律英语证书(Legal English Certificate,简称LEC)全国统一考试的推出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法律英语证书(LEC)全国统一考试指导委员会依托中国政法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具体组织考试工作,旨在为从事涉外业务的企业、律师事务所提供招募国际性人才的客观标准,同时督促国内法律从业人员提高专业英语水平。
法律英语证书考试的题型、考察内容与美国的律师资格考试相近,同时又突出了法律英语语言运用的特色,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增加了法律英语翻译测试。
公检法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涉外法务工作人员;从事涉外法务的律师,公司法律部门的从业人员;高等院校法律、英语、经贸等专业学生;愿意从事法律英语教学的教师以及社会上一切法律英语爱好者均可参加法律英语证书(LEC)考试。
该考试证书是从事涉外法律服务工作人员专业英语水平权威证明,通过考试并取得LEC证书也是赴美攻读法学专业及取得美国律师职业资格的可靠保证。
法律英语证书考试每年举行两次,分别在5月份和12月份的最后一个周六举行,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设主考点,法律英语证书(LEC)全国统一考试指导委员会全面负责组考工作。
考试不受年龄、性别、职业、地区、学历等限制,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即可报名参加考试。
法律英语证书(LEC)全国统一考试【说明】一、法律英语证书(LEC)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考试制度。
欲了解考试相关信息,考生可随时登陆法律英语证书(LEC)全国统一考试官方网站.二、法律英语证书(LEC)全国统一考试指导委员会下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指导考试工作,提出理论学术新观点,参加全国统考委主办的学术研讨及座谈会议,负责制定法律英语证书(LEC)全国统一考试的考试大纲、研究开发考题、编写教材及考试辅导资料等。
2019—2021年高考英语全国卷语法填空题型的内容效度分析引言:高考是中国教育系统中最为重要的考试之一,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而英语作为高考的一门重要科目,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高考英语语法填空题一直是考生们备受关注的热点。
本文旨在对2019-2021年高考英语全国卷语法填空题型的内容效度进行分析,明确其对于评估学生语法知识掌握能力的有效性。
一、语法填空题型的定义与特点语法填空题型是英语考试中一种常见的题型,通过补充句子中的空白部分来进行考查。
它能够对考生的英语语法知识应用和运用能力进行全面的测评。
语法填空题目综合性强,需要考生具备较高的语法知识掌握能力。
二、内容效度的概念与评估内容效度是指测量工具或评估工具中的题目是否涵盖了被测对象的所有重要内容领域。
在评估语法填空题型的内容效度时,需要考虑其题目设计是否能够覆盖英语语法的基本要点,如时态、语态、被动语态、主谓一致、名词性从句等。
只有覆盖了英语语法知识的各个方面,才能全面准确地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三、2019-2021年高考英语全国卷语法填空题的分析通过对2019-2021年高考英语全国卷语法填空题目的梳理与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考查内容全面这几年的高考英语全国卷语法填空题目涵盖了英语语法的重要知识点。
题目设计灵活多样,涉及到时态的正确使用、主谓一致、代词的用法、连词与从句的关系等。
这有助于全面评估学生在语法知识掌握方面的实际水平。
2. 题目难度合理这些年的语法填空题难度适中,分布比较均匀。
既有简单题目,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有较难的题目,考查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题目设计的合理性有助于准确反映学生的英语语法掌握水平。
3. 实用性强语法填空题目涉及到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正确的语法规则,还需要具备合理运用语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种实用性的考查能更好地反映学生所学语法知识的实际运用水平。
法律英语证书(LEC)全国统一考试一、简介外语能力一直是衡量法律职业者素质和专业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的新形势对法律工作者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由于法律英语的特殊性,国内一直没有一个科学的考核指标衡量法律从业人员专业英语的掌握程度。
法律英语证书(Legal English Certificate,简称LEC)全国统一考试的推出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法律英语证书(LEC)全国统一考试指导委员会依托中国政法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具体组织考试工作,旨在为从事涉外业务的企业、律师事务所提供招募国际性人才的客观标准,同时督促国内法律从业人员提高专业英语水平。
法律英语证书考试的题型、考察内容与美国的律师资格考试相近,同时又突出了法律英语语言运用的特色,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增加了法律英语翻译测试。
公检法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涉外法务工作人员;从事涉外法务的律师,公司法律部门的从业人员;高等院校法律、英语、经贸等专业学生;愿意从事法律英语教学的教师以及社会上一切法律英语爱好者均可参加法律英语证书(LEC)考试。
该考试证书是从事涉外法律服务工作人员专业英语水平权威证明,通过考试并取得LEC证书也是赴美攻读法学专业及取得美国律师职业资格的可靠保证。
法律英语证书考试每年举行两次,分别在5月份和12月份的最后一个周六举行,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杭州、济南等城市设考点,法律英语证书(LEC)全国统一考试指导委员会全面负责组考工作。
考试不受年龄、性别、职业、地区、学历等限制,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即可报名参加考试。
二、参考教材《法律英语证书(LEC)全国统一考试真题解析》,法律英语证书全国统考委编,法律出版社。
《法律英语证书(LEC)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修订版),法律英语证书全国统考委编,法律出版社。
《法律英语综合教程》,法律英语证书全国统考委编,中国法制出版社。
《法律英语阅读教程》,法律英语证书全国统考委编,中国法制出版社。
高考英语全国卷试题分析与备考策略一、高考英语全国卷命题总体特征高考共向考生提供了15套英语试卷,全国卷2套,用于18个省份;分省命题卷13套,用于本省份高考。
这些试卷“稳定中求发展”,继续重视语言运用能力考查,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和试卷难度基本稳定,词汇量要求稍有提高,个别省恢复了听力考试,使英语科考试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既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优秀人才,又有利于促进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化。
1、坚持既定命题原则,试题研发语境化全国高考卷经多年实践,形成了以下命题原则:“突出强调应用,注重交际”,在注重交际方面尽管目前高考英语实际上体现有限,但命题人在试题中尽量体现一些交际原则,尽量融合语言的真实性等。
试题设计融汇语境化原则,语境化试题设计在各题型都可体现,主要体现在语法知识测试、完形填空题和书面表达题等。
2、素材贴近生活,贴近时代从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语法填空、短文改错到书面表达等,命题素材与学生生活和学习经验相关,体现时代感,这有利于引导学生积累文化生活知识以及人文和科学素养。
尤其是语篇类试题如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部分的素材,题材多样化。
3、试题体现开放性试题开放性全国课标卷主要体现在书面表达部分,以考查考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提示尽量简洁以避免学生直接翻译提示信息,且给考生留下思维空间,让大部分学生有话可写,较好地检测学生自由表达思想的能力。
二、全国卷高考英语命题历年分析(一)阅读理解英语阅读技能是我国基础英语教育重点培养的语言技能,阅读理解在全国卷中占总分值37%。
阅读理解考查考生对书面英语的理解、推断和鉴赏等综合能力,要求考生读懂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话题的简短文章。
阅读命题选材遵循语言真实、贴近时代和生活的原则,部分语篇融会思想性和教育性,传递正能量。
素材语篇体裁多样化,一般含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等。
两节的阅读量相对稳定,5篇语篇词数合计1000余词。
1、分析(见阅读理解表1)纵观近三年全国卷高考试题,阅读理解的命题趋势如下:一从文章体裁来看:近年高考以说明文为主,应用文、记叙文和议论文为辅。
第二次法律英语证书(LEC)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分析报告第二次法律英语证书(LEC)全国统一考试于2008年12月27日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举行。
该试题分析报告旨在促进法律英语的学习以及LEC试题的研究。
本文首先将本次考题与第一次考题进行对比分析,其后将重点分析卷一,卷二的命题特点以及试题解析。
一、两次试题比较及命题趋势分析与第一次试题相比,本次试卷一的题型及考查内容基本保持不变,仍为100道单项选择题,考查美国部门法基础知识,试题难度略有提高,各部门法所占比例为:宪法16道题,合同19道题,财产法7道题,侵权法13道题,知识产权法4道题,诉讼程序法11道题,证据法13道题,刑法9道题,商法3道题,还有5道逻辑推理。
考试平均成绩为106分,卷一平均成绩为53分,卷一最高分为82分。
第二卷题型稍有变化,第一次考查了法律文书翻译,包括中译英,英译中,以及follow-up letter,memo和brief 三篇法律文书的写作。
在第一题法律翻译中,英译中部分选取了一段字数为300多个单词的欺诈条例。
中译英部分选取了我国合同法第四百二十四条至四百二十七条的居间合同。
所选的这两段翻译材料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第二题写一封follow-up letter,题目给出双方的邮寄地址及事由——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
要求考生假设作为律所律师,给客户写一封自荐信。
第三题是一个关于解除房屋买卖合同的案例,题目要求考生以律师助理的身份,就此事用英文给高级律师写一封office memo. 本题案例有400多个单词,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英文阅读能力。
第四题要求考生写一篇brief. 题目给出State Law的一个条例,并提供四个小案例对这一条例做出解释。
题目阅读量为400个单词,也对考生阅读英文案例的熟练程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第二次法律英语证书(LEC)考试,卷二的题型稍作调整,法律翻译继续作为考查重点,英译中摘选于美国宪法中关于选举美国总统,副总统的有关规定。
中译英选取中国宪法中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的有关规定。
法律文书写作仅考查了一篇office memo,并对写作字数作了要求——600-800个单词。
与第一次考试不同的是,本次考试出现了一道案例阅读题。
案例长达1200多个单词,尽管在法律实务中很少有这么简短的案例,但考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读懂,并准确回答5个小问题,也有一定难度。
本次卷二平均成绩为53分。
在今后的法律英语证书考试中,卷一考查的内容基本稳定,还将以美国法为载体,主要考查考生对法律英语的掌握程度,而对美国部门法基础知识的考查不会太难。
卷二的翻译将长期作为考试的重点,这是由我国涉外律师业务的特点决定的,从事涉外业务的律师首先要掌握熟练准确的中英文互译技能。
法律文书写作主要包括信件,office memo和brief. 其中office memo和brief尤为重要,因其对写作格式,逻辑结构,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精炼性都有较高的要求,也将作为今后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案例阅读旨在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考生能够对整篇文章综合理解,并找出细节问题,用精确的语言作答,这也是从事涉外法务的需要。
二、单项选择第一卷的单选题,基本可以划分为名词术语解释型选择题和案例阅读理解型选择题。
名词术语解释型选择题侧重于考查考生对基本法律术语的理解,题干给出一个常用法律术语,考生从四个类似的选项中选出最能准确表达这一术语的含义的选项。
通常情况下,如果考生能够准确理解该法律术语的含义,并能读懂四个选项的,便能选出正确答案。
比如,第一题“A testator is…”考查了对testator一词的理解,testator在美国财产法中有“立遗嘱人”的意思,本题并未涉及美国财产法中对testator的相关规定,考生只需知道该单词的含义便能轻而易举选出正确答案。
又如,第四题“Duress is…”,此题的考查方式与上一题相同,该题考查了合同法中“胁迫”一词的含义。
再如“A long-arm statute is…”,如果考生能够理解“long-arm”在此处描述的是有关管辖权的问题,也比较容易作答。
由于此类题的题干所选的法律术语较为常用,对美国法知识涉及较少,此类题得分率均在80%以上。
案例阅读理解型的选择题则侧重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对美国法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
从考查范围来看此种类型的选择题涵盖了美国各主要部门法。
案例长短不一,通常在100到200个单词之间。
考题紧密结合美国法基本知识,考生不但要具备良好的英文阅读能力,还要了解有关美国基本法知识才能正确作答。
此类选择题对考生的法律英语综合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题干阅读量较大,要迅速阅读,准确地找到相关信息,并运用美国法知识,选出正确答案。
以美国宪法为例,试卷中关于美国宪法的题目共有16道,是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美国宪法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成文宪法之一,此后许多国家以美国宪法为模本而制定了本国宪法,美国宪法在世界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宪法作为美国的根本大法,在美国法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考生应当仔细研读,认真体会其精神。
本次考题多处涉及美国宪法和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例如第59题直接考查了美国宪法的目的,第61题考查了美国宪法的批准程序。
第62题直接考查了美国宪法第九次修正案的内容。
此外,确立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违宪审查权的马伯利诉麦迪逊案也出现在第60题中。
这些最能体现美国宪法特点和精神的条款及案例考生都应当熟练掌握。
再比如美国合同法的考查内容涉及了缔约能力,合同成立,撤销,违约,违约的救济以及争端解决等各个方面的问题。
有些题目较为简单,直接考查美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例如,如何理解Mailbox Rule(投邮生效原则),如何理解wrongful mental state(mens rea). 有些题目比较复杂,需要考生阅读案例选出正确选项。
此外,《法律英语证书(LEC)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中包含的侵权法、财产法、证据法、民事程序法、刑法、刑事程序法、知识产权法和商法的各个考点都在试卷中有所体现。
如果考生在备考中仔细阅读大纲,全面复习,就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三、案例阅读本次考试的案例阅读题选取的是合同法案例。
合同法理论性强,实践性强,与社会经济生活密切相关,尤其是一些典型的合同法问题既是法学专家研究的重点,也是广大法学专业人士经常讨论的课题。
本次法律英语考试的案例阅读题是一个关于要约和要约邀请的判例。
考生对这一问题比较熟悉,尤其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本题难度不大。
该案例大约1200多个单词。
文章虽长,但是问题设计得比较简单。
具体分析如下:第一个问题是本文所述案例的核心问题(issue)是什么?该问题考察的是考生的综合理解能力,即在通读全文之后能否知道本文讨论的问题是什么。
本案例的核心问题是:被告张贴的广告是否构成要约,原告的行为能否构成承诺。
如果考生没有掌握正确阅读判例的方式,只读到案情介绍,没有通读全文,就会断章取义,做出错误的答案。
第二个问题是初审法院持有什么观点?第三个问题是为什么初审法院否定原告有关皮大衣价格的诉讼请求?这两个问题考查考生精读文章、抓住细节、正确理解的能力。
这两个问题都涉及到考生对初审法院观点的理解,然而有些考生根本没有找到哪些语句描述的是初审法院的观点,就草草做了回答。
因此在回答此类问题之前,首先要找到该问题在文章中的位置,然后再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
第四个问题是广告构成要约的条件。
第五个问题是买卖合同中要约邀请的法律后果。
这两个问题考查考生阅读全文后对相关法律问题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要求考生根据对案例的理解得出何种形式的广告可以构成要约以及买卖合同中要约邀请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考生没有在文章中找到第五道题的答案,其实本题答案出现在被告引用的一段判例当中。
因此我们在阅读普通法判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阅读方式,重视文中引用判例以及法官陈述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五个问题简洁明确,环环相扣。
如果考生能通读全文,掌握文章主旨,并能正确理解细节问题,此题并不难。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考生在答题过程中都发现了该五个小问题其实都可以在原文中找出正确答案,无需自己组织语言,大大节省了答题时间。
当然也有很多考生阅读理解能力、英文写作能力以及法学功底都很好,通过自己组织语言也做出了令人满意的回答。
上述五个小问题,总分25分,每题5分,回答情况总体不错,平均成绩17分,部分考生本题得到了满分。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案例阅读技巧。
在阅读案例时,我们不妨思考如下问题:谁是原告,谁是被告?案件的事实是什么?原告的诉讼请求是什么?案件中有哪些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每一个问题可以适用的法律规定是什么?该法律规定又是如何适用该案例的?法院对每一个法律和事实问题的决定是什么?当所有法律问题和事实问题都被讨论后,法院的最终处理方式是什么?如果是初审法院的判决,通常是给出救济方式;如果是上诉法院的判决,通常会对下级法院的判决进行确认或者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该判决书是上诉法院或最高法院做出的,则该判决书中会描述上一级法院对下级法院所做的决定,并给出上一级法院的意见。
因此考生在阅读时,要了解法院处理该案件的程序以及上诉方的上诉原因。
四、翻译中译英:中译英试题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等法律规定。
翻译这段文字要掌握两点:首先,要熟悉中文法律文件中的公文体语言,明白其内在含义,也就是要语内译。
例如,法律文件中常提及的“本法”,即普通语言中的“这部法”,译成this law. 其次,要研究、掌握英语法律文件中的英语语言特点:大量使用法律词汇中的副词,hereto, thereto, thereof, hereby等、同义词连用,以及独特的句子结构等特点。
例如,文中的“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这一句中“它的常设机关”不能简单译成“its permanent body, 这样显得不像英语法律用语,而应译成the permanent body thereof.翻译本文,首先涉及到我国宪法中一些关键名词如何来译的问题。
例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应译为: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应译为: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应译成“deputy”一词。
其次,相关动词的选择也很重要。
例如,“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和“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中“召集”可译成:“be convened”. “选举主席团主持会议”的“主持”可译成“conduct”. 此外,本题多处涉及法律文本中常用词汇的翻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