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单人徒手心肺复苏评分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11.71 KB
- 文档页数:8
单人成人徒手心肺复苏术考试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试日期:得分:项目操作流程与标准分值扣分细则扣分判断意识俯身轻拍高声呼叫病人 51. 未判断意识扣2分2. 未俯身扣1分3. 轻拍位置不对扣1分紧急呼叫1.来人协助抢救2.呼叫“120”5 未呼救扣2分判断心跳触摸颈动脉是否有搏动,触摸6秒钟101.未触摸颈动脉扣5分2.手法不对扣1分胸外心脏按压1.摆正体位5分2.解开衣领、松开腰带5分3.按压部位:10分(1)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2)两肋缘交界点、垂直之位4.按压手法:30分(1)两手掌的掌根同方向重叠,十指相扣,手指翘起(2)垂直下压(向脊柱方向)(3)按压的深度不少于5c m(4)按压的频率每分钟不少于100次,且节律相对规律(5)按压放松时,掌根不离开胸壁(6)按压30次后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两次,再进入下一个循环50遗漏一项按该项所得分扣分,动作不准确,每项酌情扣2—3分口对口人工呼吸畅通呼吸道:1.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2.左手食指或小指伸进会咽,清除分泌物3.将患者的头复位4.打开呼吸道(仰头抬颏法)5.托颌捏鼻,口对口吹气2次,以胸廓有隆起为标准201.每漏一步骤扣2分2.手法不对每项扣1分3.动作不到位每项扣1分判断复苏成功指征1.每次循环,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五个循环后。
2.判断复苏成功指征:(1)颈动脉搏动恢复(2)散大的瞳孔缩小(3)口唇、皮肤及甲床颜色变为红润71.未达5个循环结束扣1分2.未判断心肺复苏成功指征扣3分,缺一项扣1分复苏成功后将病人的头偏向一侧,并整理好用物 31.未将病人的头偏向一侧扣2分2.未整理用物扣1分医院质量控制科任选一。
2023版成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评分标准书引言本文档旨在为成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提供2023版评分标准。
通过准确评估操作者的技能水平,评分标准书可帮助培训者和操作者改进技术,并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提供高质量的心肺复苏。
评分标准评分标准遵循简洁、清晰、可操作性的原则,并根据操作者在以下方面的表现给予分数。
1. 定位位置:评估操作者在开始复苏操作前是否正确定位位置。
定位位置:评估操作者在开始复苏操作前是否正确定位位置。
- 5分:操作者准确定位位置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 3分:操作者定位位置基本正确,但可能存在一些偏差。
- 1分:操作者未能准确定位位置。
2. 胸部按压:评估操作者在进行胸部按压时的技术水平。
胸部按压:评估操作者在进行胸部按压时的技术水平。
- 5分:操作者按压位置准确,频率和深度恰当。
- 3分:操作者按压位置基本准确,但可能存在一些频率和深度方面的问题。
- 1分:操作者未能准确进行胸部按压。
3. 通气操作:评估操作者在进行通气操作时的技术水平。
通气操作:评估操作者在进行通气操作时的技术水平。
- 5分:操作者正确进行通气,频率和容量适当。
- 3分:操作者通气基本正确,但可能存在一些频率和容量方面的问题。
- 1分:操作者未能准确进行通气操作。
4. 操作流程:评估操作者在整个复苏操作过程中的流程和协调性。
操作流程:评估操作者在整个复苏操作过程中的流程和协调性。
- 5分:操作者按照正确的流程进行操作,并与团队成员协调良好。
- 3分:操作者基本按照流程进行操作,但可能存在一些协调性问题。
- 1分:操作者未能准确遵循操作流程。
总结本评分标准书提供了成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的2023版评分标准。
通过评估操作者在定位位置、胸部按压、通气操作和操作流程方面的表现,可以帮助培训者和操作者改进技术,并提高心肺复苏操作的质量。
请确保对该标准的准确理解和使用,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提供高水平的抢救服务。
> 请注意,本文档中的评分标准仅供参考。
2023版成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评分准则本文档旨在提供2023版的成人徒手心肺复苏(CPR)操作评分准则。
以下是评分准则的详细内容:简介本评分准则适用于在成人心跳骤停时进行徒手心肺复苏的操作评分。
评分准则包括以下方面的评分标准:胸部按压深度、按压频率、人工呼吸、徒手心肺复苏操作连贯性等。
评分准则1. 胸部按压深度:胸部按压深度:- 评分标准:按压深度应达到至少5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
- 评分等级:- 5厘米或更深:优秀- 4至5厘米:良好- 3至4厘米:合格- 少于3厘米:不合格2. 按压频率:按压频率:- 评分标准:按压频率应为每分钟至少100次,但不超过120次。
- 评分等级:-130次或更多:优秀-110至130次:良好-90至110次:合格-少于90次:不合格3. 人工呼吸:人工呼吸:- 评分标准:每次按压胸部后,应进行2次人工呼吸。
- 评分等级:-2次人工呼吸都完成:优秀-1次人工呼吸完成:良好-1次人工呼吸都未完成:不合格4. 徒手心肺复苏操作连贯性:徒手心肺复苏操作连贯性:- 评分标准:操作者应保持操作的连贯性和流畅性,不中断按压和人工呼吸的进行,并注意正确的手位和姿势。
- 评分等级:-连贯性和流畅性良好:优秀-操作存在中断或不流畅:良好-操作经常中断或不流畅:不合格请注意,在实施徒手心肺复苏时,操作者还应注意以下要点:- 尽量保持操作者双手放置于胸部中央,以保证按压的准确性。
- 确保按压深度达到标准,并保持适当的按压频率。
- 人工呼吸时,要确保每次呼吸时间适当且呼吸气量合理。
- 操作者应在复苏期间保持冷静,并及时呼叫急救人员。
以上是2023版成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评分准则的详细内容。
请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注意操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成人CPR操作评分表(单人徒手)程序规范项目分值评分标准扣分得分操作准备3 分1. 医师着装:仪表端庄,着装整洁, 1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2评估环境:环顾四周,观察周围环境 1 未环顾四周扣1分3.,确定安全,口述“周围环境安全” 1 ;未报告安全扣1分操作流程92 分1. 判断意识:拍患者双肩,分别对双耳呼叫, 1 不符合要求扣1分口述“意识丧失” 1 不符合要求扣1分3. 摆放体位:平卧硬地面或身下放置按压板,与患者体位正确,解病人上衣、腰带2体位不正确扣1分;未松解衣裤扣1分4. 判断呼吸颈动脉搏动,口述“无自主呼吸大动脉搏动”,判断时间5-10S3位置错误扣1分;判断时间错误扣1分,未口述扣1分5.胸外心脏按压(1)定位正确 1 不符合要求扣1分(2)按压姿势正确, 2 不符合要求扣2分(3)有效按压(仅绿灯亮为有效,同时按压的频率为100——120次/分)第一周期12 无效按压一次扣0.4分第二周期12 无效按压一次扣0.4分第三周期12 无效按压一次扣0.4分第四周期12 无效按压一次扣0.4分第五周期12 无效按压一次扣0.4分(6)观察病人的面色 1 未观察扣1分6.开放气道:(1)清理口腔异物:用食指和中指深入口腔清除异物(2)压额抬颏:一手掌小鱼肌按于患者前额,使患者头后仰,另一手中指和食指抬起下颏2未清理扣1分;手法不正确扣1分7.人工通气(1)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病人鼻孔,双唇紧贴部吹气3连续吹气2次,每次不少于1秒,直至患者胸廓抬起吹气完毕,立即与病人的口唇脱离,松开捏鼻的手第一周期 3 无效人工呼吸一次扣1.5分第二周期 3 无效人工呼吸一次扣1.5分第三周期 3 无效人工呼吸一次扣1.5分第四周期 3 无效人工呼吸一次扣1.5分第五周期 3 无效人工呼吸一次扣1.5分(2)观察患者胸廓起伏情况 1 未观察扣1分8.复检(1)判断大动脉是否恢复 1 判断不对扣1分(2)判断呼吸是否恢复:听有无呼吸音;看胸部有无起伏;1 不符合要求扣1分(3)判断时间5-10S 1 不符合要求扣1分程序规范项目分值评分标准扣分得分操作后评价5 分操作规范流畅、顺序无颠倒3有爱伤观念2。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评分标准及计分细则一、准备质量(10分)1、仪表端庄,衣帽整齐(5分)2、备用物品齐全(5分)纱布两块1分弯盘两个1分操作过程中纱布弯盘放置合理3分二、判断意识并疏通气道(20分) 1、判断意识(3分)拍肩,呼唤“喂,你怎么了,”1分若无反应,观察瞳孔,口述判断结果1分动作流畅1分2、触摸颈动脉(2分)手法及位置正确1分口述结果1分3、听、视呼吸(4分)姿势正确3分口述结果1分4、体位(6分)去枕2分体位及硬板床(口述)3分呼叫1分5、畅通气道(5分)污物、假牙2分衣领、裤带2分站位1分6、打开气道(仰头举颌法)5分方法正确3分气道打开2分三、建立人工呼吸(10分)(为第一个循环扣分)维持打开气道2分纱布置放1分捏、放鼻腔1分口不漏气1分均匀吹气1分姿势正确1分通气有效3分四、胸外心脏按压(15分)(为第一个循环扣分)1、部位定位手法正确5分2、方法掌根部作为着力点2分两手重叠,指交叉上撬2分双臂伸直、双肩内收与胸部垂直2分按压方法、力度正确2分频率30次(18+-“)2分五、心脏按压与人工通气的配合30分(为后4个循环的扣分) 1、四次循环评判维持打开气道2分(每次不符合要求扣0.5分)捏、放鼻腔2分(每次不符合要求扣0.5分)口不漏气2分(每次不符合要求扣0.25分)均匀吹气2分(每次不符合要求扣0.25分)姿势正确2分(每次不符合要求扣0.25分)通气有效4分(每次不符合要求扣0.5分)定位手法正确2分(每次不符合要求扣0.5分)掌根部作为着力点2分(每次不符合要求扣0.5分)两手重叠、指交叉上撬2分(每次不符合要求扣0.5分)双臂伸直、双肩内收与胸部垂直2分(每次不符合要求扣0.5分) 频率30次(18+-“)2分(每次不符合要求扣0.5分) 2、判断评判检查自主呼吸是否恢复1分检查颈动脉1分检查瞳孔1分口述复苏成功1分六、终末质量标准10分1、操作熟练1分2、沉着冷静1分3、手法正确1分4、操作完后衣裤、被褥整理2分5、复苏有效指正口述心音及大动脉波动恢复1分收缩压?60mmHg1分肤色及口唇转红润1分瞳孔缩小光反应恢复1分自主呼吸恢复1分6、延迟1秒从总分中扣除0.1分。
成人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得分:
项目分值评分细则扣分原因扣分得分
操作前准备15分5 人员准备:着装整洁、态度庄重、
反应敏捷
一项不符合扣2分5 用物准备:硬板床、纱布两块缺一项扣2分
5 环境准备:脱离危险环境或使用
隔帘,清除与抢救无关人员
缺一项扣2分
操作过程
65分5 判断病人意识,轻拍双肩,呼唤
病人,看开始复苏时间
未判断意识扣4分,
未看时间扣1分
5 呼救120,带AED 一项不符合扣2分
5 判断大动脉搏动,时间﹤10秒未判断大动脉搏动扣3分,时间
不够扣2分
35 定位,胸外按压
按压部位:两乳连线中点;
按压深度:>5cm
按压频率:>100次/分
未定位扣2分,
未观察患者面色扣3分,按压部
位不当扣3分,
按压姿势不正确扣5分,单次按
压深度不当扣0.1分,共15分,
按压频率不当扣5分,
按压与放松时间不当扣2分
5 开放气道开放气道手法不正确扣5分,
5 人工呼吸,按压与通气之比30:2,人工呼吸方法不当扣3分,按压
与呼吸比例不当2分
5 判断心肺复苏是否有效未判断扣5分,判断不准确扣3分,
操作后处理10分5 操作熟练、正确。
有急救意识。
操作不熟练扣2分,无急救意识
扣3分
5 关心爱护病人,体现救死扶伤精
神,无并发症。
未关心爱护病人扣2分
有并发症扣3分
理论考核10分5 心肺复苏有效指征、按压部位、
频率
一处回答错误扣1分5 应答切题流畅回答不流畅扣2-5分。
成人(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评分标准选手号:裁判员:得分:心肺复苏术提问(2015版)1、心肺复苏适应证: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循环及呼吸骤停,包括心跳骤停、室颤及心搏极弱、呼吸骤停。
2、胸外按压深度:在成人胸外按压时,按压深度5-6厘米。
对于婴儿、儿童,按压深度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大约相当于婴儿4厘米,儿童5厘米。
青少年5~6厘米。
3.按压频率:规定为100~120次/分,同时尽可能减少胸部按压中断的次数和持续时间,胸部按压在整个心肺复苏中的目标比例为至少60%。
为保证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施救者在按压间隙,必须避免在按压间隙倚靠在患者胸上。
4、关于先除颤,还是先胸外按压的问题,新指南建议,当可以立即取得体外自动除颤器(AED)时,应尽快使用除颤器。
当不能立即取得AED时,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并同时让人获取AED,视情况尽快尝试进行除颤。
5.当患者的心律不适合电除颤时,应尽早给予肾上腺素。
及早给予肾上腺素可以增加存活出院率和神经功能完好存活率。
6、高质量心肺复苏术的五个评价指标:①用力按压:深度5-6cm,患者应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按压时应随时注意有无肋骨或胸骨骨折。
②快速按压:频率100-120次/分。
③使胸廓充分回弹。
④尽量减少中断按压时间:不超过5-10s,胸部按压在整个心肺复苏中的目标比例为至少60%。
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仍为30:2,气管插管后,因按压与通气可能不同步,可用10次/分钟(6秒1次)。
⑤避免过度通气7、人工呼吸的并发症:①胃扩张和胃内容物返流,②肺部气压伤如:肺大泡破裂、气胸,③呼吸道异物、消化道菌群异位、肺部感染8、胸外心脏按压的并发症:①胸骨骨折、肋骨骨折、心包积血,②肋软骨骨折,③气胸,④血胸,⑤肺挫伤,⑥肝脾撕裂,⑦脂肪栓塞9、胸外心肺复苏禁忌证:①胸壁开放性损伤;②多发肋骨骨折;③胸廓畸形或心包填塞;④凡是已经明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可不必进行复苏术,如断头、尸僵等;⑤晚期癌症等;⑥现场环境不安全,危及抢救者生命安全。
2023版成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评分规范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2023年版成人徒手心肺复苏(CPR)操作评分规范,以帮助医护人员在急救场景中进行准确有效的心脏复苏操作。
本规范基于最新的研究和实践经验,旨在提高复苏质量,提升患者生存率。
操作评分规范以下是对成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的评分规范:1. 胸部按压质量:胸部按压质量:- 深度:每次按压应至少达到5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
- 速度:每分钟按压次数应控制在100-120次。
- 得分标准:按压深度和速度符合上述要求为满分。
2. 胸部回弹和松压:胸部回弹和松压:- 根据压缩回弹的程度,适量松压,以确保心脏有充分时间充盈。
- 得分标准:松压与回弹的协调度符合要求为满分。
3. 透气操作:透气操作:- 单次透气操作应完成于10秒内,包括颈部抬起、垫垫口鼻、吹气。
- 呼气应使胸廓下陷,以促进气体排出。
- 得分标准:透气操作完成时间和呼气质量符合要求为满分。
4. 操作连贯性:操作连贯性:- 按压和透气的协调性和连贯性很重要,无明显中断。
- 为便于操作和评分,可设定每隔2分钟交换CPR提供者。
- 得分标准:操作连贯性和协调性符合要求为满分。
5. 附加措施:附加措施:- 心电监护和自动体外除颤应根据需要进行。
- 寻找专业医护人员参与尽早的复苏措施。
- 得分标准:附加措施的采取与时机恰当为满分。
请注意:以上评分规范仅为参考,实际操作中医护人员应全面考虑患者实际情况,并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总结本文档介绍了2023年版成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评分规范,包括胸部按压质量、胸部回弹和松压、透气操作、操作连贯性以及附加措施等方面的要点。
了解和遵守这些规范将有助于提高心脏复苏操作的准确性和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在实际操作中,请始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并在专业指导下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