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电子科技大学911交通工程理论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 格式:pdf
- 大小:96.52 KB
- 文档页数:2
基本的分析计算,占25%;2.电力系统的对称及不对称短路分析计算占30%;3.电力系统的潮流分析、电压与无功、频率与有功等稳态分析计算占30%;4.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占15%。
具体命题内容根据上述安排进行适当组合,并在小范围内可对具体分值结构适当调整。
(三)试卷题型结构及分值比例主要题型包括:填空题(30分)、简答与分析题(30分)、计算与综合应用题(90分)五、考查内容(一)电力系统基本概念理解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额定频率,电气设备额定参数和变压器分接头相关概念,掌握电气设备额定电压的判定方法。
(二)电力系统元件的等值电路和参数计算1.架空线路的参数、等值电路,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和参数;2.标幺制;3.同步发电机的原始方程、PARK变换,同步电机的对称稳态运行。
理解电力系统中电力线路、变压器的等值电路、模型及其等值参数的含义和计算公式;掌握标幺制的运用;掌握理想同步电机的建模原理、PARK变换;理解同步电机对称稳态运行特点。
(三)电力系统暂态过程1.恒定电势源电路三相短路;2.同步电机短路物理分析,无阻尼同步电机短路电流计算;3.电力系统各元件的序阻抗和等值电路,对称分量法的应用,电力系统各序网络制定;4.电力系统不对称故障分析和计算。
掌握恒定电势源三相短路和无阻尼同步电机短路暂态过程的计算;掌握对称分量法的运用;掌握电力系统各序网络的制定方法;掌握电力系统不对称故障分析和计算方法。
(四) 电力系统的稳态分析1.元件的电压降和功率损耗,开式网络及简单闭式网功率分布;2.复杂系统潮流计算;3.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平衡及电压调整基本原理,电压调整的措施;4.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平衡与频率调整。
掌握线路电压降落和功率损耗的计算方法;掌握简单开式网络及闭式网潮流计算方法;理解复杂系统潮流计算原理和过程;掌握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平衡及电压调整措施和特点;掌握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平衡与频率调整方式和特点。
(五)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1.功角概念;2.静态稳定基本原理,暂态稳定基本原理。
法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19考试科目:法学综合一、考试性质该科目是为我校招收法学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自主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科目考试,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法学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考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我校择优选拔,从而确保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二、考查目标要求考生具有民法学、刑法学的基本法律专业素养,具备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具体包括:(一)对民法、刑法的体系有较全面的把握,理解民法、刑法的各项制度在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及其联系。
(二)准确掌握民法学、刑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能够运用这些概念和理论对各类法律行为的性质及其所形成的关系进行准确的分析。
(三)学会综合运用民法学、刑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具体法律规定对案例进行分析并能够得出有依据的结论。
三、适用范围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我校009法学院的0301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试卷内容结构概念内容约占10%,原理内容约占20%,知识运用内容约占70%。
(三)试卷题型结构及分值比例1.简答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案例分析题: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3.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20分,共55分。
命题可根据考核需要,对试卷内容结构、题型结构及分值比例做适当调整。
五、考查内容(一)民法学民法总则;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
(二)刑法学总论刑法概说;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效力范围;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正当行为;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共同犯罪;罪数形态;刑事责任;刑罚概说;刑罚的体系和种类;刑罚的裁量;刑罚裁量制度;刑罚执行制度;刑罚的消灭。
商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 810 考试科目:经济学一、考试性质经济学(宏、微观)是我校理论经济学所有专业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的专业基础课,属于我校自命题科目。
其考试要求达到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的水平,以保证录取者具有比较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二、考查目标该科目为选拔理论经济学的学术硕士研究生而设置,要求考生对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思想具有较好的理解程度,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宏微观经济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三、适用范围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我校005商学院的020100理论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二)试卷内容结构原则上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学各占50%。
(三)试卷题型结构及分值比例概念解释约为30分,计算题约为60分,辨析、简答、论述、材料分析总共约为60分。
命题可根据考核需要,对试卷内容结构、题型结构及分值比例做适当调整。
五、考查内容第一章西方经济学概论一、西方经济学说的历史与发展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方法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一、需求、需求函数、需求定理二、供给、供给函数、供给定理三、均衡、均衡价格、供求曲线变动四、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及其分析五、弹性及影响因素六、价格限制分析七、蛛网模型第三章效用论一、效用理论、消费者剩余及均衡分析二、偏好、无差异曲线与边际替代率三、预算线四、消费者均衡分析五、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均衡影响六、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七、不确定性、期望效用与风险第四章生产论一、厂商的概念及目标二、生产函数及形式三、一种可变要素生产函数四、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含义与关系五、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六、短期生产三个阶段七、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八、等产量曲线九、边际技术替代率十、等成本线十一、最优生产要素组合十二、规模报酬第五章成本论一、各种成本的概念、相互关系二、各种短期成本曲线随产量变化的关系三、各种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相互关系四、各种长期成本曲线随产量变化的关系五、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相互关系六、规模经济、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的含义七、最优产出率与最优规模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一、厂商与市场类型的含义与特征二、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三、完全竞争市场的收益曲线四、厂商实现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条件五、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与长期供给曲线六、生产者剩余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一、垄断的特点和成因二、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与收益曲线三、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四、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与价格歧视五、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六、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七、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八、寡头垄断市场的概念与特征九、古诺模型与斯威齐模型第八章博弈论初步知识一、纳什均衡与占优均衡二、囚徒困境三、重复博弈第九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理论一、生产要素及其报酬二、完全竞争厂商与卖方垄断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三、完全竞争厂商与卖方垄断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四、厂商需求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五、买方垄断情况下生产要素的价格与数量决定六、要素供给、原则与无差异分析七、劳动供给曲线、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工资率决定八、土地供给曲线与地租决定九、资本、资本供给与利息决定十、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第十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一、一般均衡及实现过程二、经济效率与判断标准三、埃奇渥斯盒状图四、交换、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五、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六、社会福利函数、不可能性定理与均衡多样性七、效率和公平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一、垄断与低效率二、寻租理论三、政府管制四、外部影响与解决方法五、科斯定理六、排他性与竞争性七、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八、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九、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十、委托代理问题第十二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一、宏观经济学的特点二、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三、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四、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五、名义GDP和实际GDP六、失业和物价水平的衡量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一、均衡产出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三、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四、乘数论五、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六、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七、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第十四章国民收入的决定: IS—LM模型一、投资的决定二、 IS曲线三、利率的决定四、 LM曲线五、 IS-LM分析六、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第十五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总需求曲线二、总供给的一般说明三、两种极端的总供给曲线四、常规总供给曲线五、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六、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数学小结第十六章失业与通货膨胀一、失业的描述二、失业的原因三、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四、通货膨胀的描述五、通货膨胀的原因六、通货膨胀的成本七、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以及经济政策影响二、财政政策及其效果三、货币政策及其效果四、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五、博弈论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应用六、关于总需求管理政策的争论七、供给管理的政策第十八章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一、汇率和对外贸易二、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三、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应用四、南—北关系的一种经济分析第十九章经济增长一、国民收入长期趋势和波动二、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三、增长核算四、构建和分析新古典增长模型五、应用新古典增长模型第二十章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一、消费二、投资三、货币需求第二十一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渊源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三、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四、目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共识六、参考书目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包括宏观、微观部分)》第6版,教育部高教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01科目名称:材料力学适用专业:力学,道路与铁道工程,机械工程,车辆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方式:笔试总分:150分考试范围:一、拉伸,压缩与剪切轴向拉伸或压缩的概念、横截面与斜截面上的应力,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变形,虎克定律,材料受轴向拉压时的力学性能,安全系数,强度条件,简单拉压超静定问题,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二、扭转圆轴扭转概念,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圆轴扭转变形,剪切虎克定律,扭转强度及刚度计算。
三、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1、静矩、惯性矩、惯性积的定义、形心位置2、惯性矩与惯性积的平行移轴公式,形心主轴的概念四、弯曲内力平面弯曲的概念,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剪力图和弯矩图,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微分关系。
五、弯曲应力梁在纯弯曲和横力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切应力计算公式及强度条件的应用。
六、弯曲变形挠曲线微分方程,用积分法求弯曲变形,叠加法求弯曲变形,简单静不定梁。
七、应力和应变分析强度理论应力状态概念,二向应力状态分析的用解析法求任意斜截面上的应力、主应力及主方向、最大切应力;广义虎克定律及综合应用,四种常用的强度理论。
八、组合变形拉(压)与弯曲组合,扭转与弯曲组合变形强度计算。
九、能量方法杆件变形能的计算,单位载荷法,计算莫尔积分的图乘法。
十、超静定结构超静定概念与次数,用力法解超静定结构,对称及反对称性质的利用。
十一、动载荷和交变应力动荷系数,杆件受冲击时的应力和变形;交变应力的循环特性,应力幅度和平均应力,持久极限和持久极限曲线。
十二、压杆稳定压杆稳定概念,细长压杆、中长杆的临界应力计算,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压杆稳定的校核。
说 明:1、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
2、试题类型所占比例:选择题和填空题(45-50分),计算题(100-105分)样 题:一、填空(每小题6分,共5小题, 共30分)1.变截面直杆ABC 受轴向外力如图示,AB 段横截面面积为4S ,BC 段横截面面积为S ,两段材料相同,弹性模量为E ,图示F 、a 为已知,则杆ABC 的最大拉内力=___________,最大压内力=___________,最大拉应力=___________,最大压应力=___________,轴向总变形量=___________。
2020 年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招生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 821科目名称:《机械设计基础》(含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适用专业:机械工程一、考试要求机械设计基础(含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适用于重庆工商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招生专业课考试。
课程重点要求考生系统深入地掌握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计算方法,并且能灵活运用。
重点考察分析与解决常用机构、通用机械零部件和简单机械装置设计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题型考试为闭卷,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为150分。
试卷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分析题等。
三、考试内容机械设计基础(含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其中机械原理部分占50%,机械设计部分占50%。
机械原理部分:(一)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1. 机构的构成:运动副的概念和运动副的类型;运动链;机构。
2. 机构运动简图:常用机构运动简图符号;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识别与绘制。
3.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机构自由度的概念;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方法。
4. 机构组成原理:基本杆组的概念;机构组成原理;机构的结构分类及结构分析。
(二)平面机构运动分析及力分析1. 速度瞬心法:瞬心的定义;平面机构瞬心位置的确定;瞬心在平面机构速度分析中的应用。
2. 矢量方程图解法II 级机构运动分析:矢量方程图解法的基本原理;应用矢量方程图解法对平面II 级机构进行速度分析。
3. 考虑摩擦时机构受力分析:常见平面运动副(移动副、转动副、高副)中总反力作图分析;考虑摩擦时平面机构的受力分析与平衡力计算。
(三)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1. 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
2.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知识:铰链四杆机构有曲柄的条件;平面四杆机构的急回运动和行程速度变化系数;极位夹角、压力角、传动角、死点位置的概念与求取。
3. 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设计:按连杆给定位置、按连架杆给定对应位置设计铰链四杆机构;机构倒置原理;按行程速比系数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内蒙古科技大学807、918机械设计2020考研专业课初试大
纲
科目机械设计代码807、918
1、总论:
⑴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机器的组成;设计机器的一般程序;对机器的主
要要求;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设计零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零件的设计准则;零件设计的一般步骤;零件的材料及选用;零件设计的标准化;现代机械设计
方法);
⑵机械零件的强度(材料的疲劳强度;零件的疲劳强度;零件的接触强度);
⑶摩擦、磨损及润滑(摩擦;磨损;润滑剂、添加剂和润滑方法;流体润
滑原理)
2、联接:
⑴螺纹连接和螺旋传动(螺纹;螺纹连接的类型和标准连接件;螺纹连接
的预紧;螺纹连接的防松;螺栓组连接的设计;螺纹连接的强度计算;螺纹连
接的材料及许用应力;提高螺纹连接强度的措施;螺旋传动);
⑵键、花键、无键连接和销连接(键连接;花键连接;无键连接;销联接)
3、机械传动:
⑴带传动;
⑵链传动;
⑶齿轮传动;
⑷蜗杆传动
4、轴系零、部件:
⑴滑动轴承;
⑵滚动轴承;
⑶联轴器和离合器;
⑷轴
5、其他零部件:
⑴弹簧;
⑵减速器和变速器
以上述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计算为核心,主要考查学生对机械零件的类型、结构、材料、特点及相关标准的了解程度,重点是对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受
力分析、失效形式、强度计算、摩擦与磨损、寿命与可靠性以及对机械设计原
理和规律的理解和认知。
(三)试卷题型结构及分值比例1.信号与系统分析部分(75分)试卷题型:选择题、计算题,其中选择题约占30%,计算题约占70%。
(命题可根据考核需要,对试卷内容结构、题型结构及分值比例做适当调整。
)2.电路分析基础部分(75分)试卷题型:选择题、计算题,其中选择题约占30%,计算题约占70%。
(命题可根据考核需要,对试卷内容结构、题型结构及分值比例做适当调整。
)五、考查内容(一)信号与系统分析部分1、基本概念(1)了解信号的描述方法和分类情况;(2)了解系统的描述方法和分类情况;(3)掌握系统线性、时不变性、因果性及稳定性的概念及判定。
2、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1)掌握连续信号的基本运算;(2)掌握阶跃信号和冲激信号的定义及性质;(3)了解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的概念、相互关系;(4)掌握卷积积分的定义、图解法及性质;(5)掌握用时域分析法求解连续系统的响应。
3、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1)掌握两种形式傅里叶级数系数的计算、频谱的特点及绘制;(2)熟悉并理解傅里叶变换的定义、频谱的概念和常用的傅里叶变换对;(3)掌握傅里叶变换的性质;(4)掌握周期信号傅里叶变换的求解方法;(5)熟悉无失真传输的概念、条件;熟悉理想滤波器的类型及特性,了解调制解调的概念;(6)掌握频率响应的概念、含义及确定方法;掌握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7)熟悉信号抽样的实现、抽样信号的频谱;(8)掌握时域抽样定理、奈奎斯特频率(间隔)的含义和信号的重建方法。
4、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1)熟悉单、双边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收敛域的概念;熟悉各类信号收敛域的特性;(2)熟悉常用的单边拉普拉斯变换对,了解拉普拉斯变换和傅里叶变换的关系;(3)掌握单边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4)掌握用部分分式展开求单边拉普拉斯逆变换的方法;(5)掌握系统函数的概念、求解及与频率响应的关系;掌握系统函数与系统微分方程的关系;(6)掌握用系统函数判断系统稳定性的方法,掌握由系统函数确定频率响应的方法;(7)掌握系统的复频域分析方法(不含电路网络的复频域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