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桕的药用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162.94 KB
- 文档页数:3
乌桕树是可以入药的,它的根可以起到消肿、解毒的功效,还能促进身体内的水分排出。
它还具有润肠和利尿的作用。
而且,它也是观赏价值较高的树木,所以会被用于园林景观中。
它的叶子还是天然的染料,上面的蜡质层经过加工也能用来制作肥皂。
一、功效
1、消肿解毒:这种树的根是可以入药的,能够起到消肿以及解毒的作用,它能促进人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
其实乌桕树是带有毒性的,不过在入药之后就能起到解毒的效果,能解蛇毒,但必须有专业的指导,不要擅自使用。
2、止痒驱虫:它有着很不错的止痒效果,而且具有良好的驱虫作用。
它在被人体吸收后,是可以使寄生虫尽快从人体排出的。
3、润肠通便:乌桕树在入药后可以起到润肠的效果,还能起到利尿通便的作用。
二、作用
1、园林:它是生长很挺拔的树木,不仅叶子很有观赏性,而且在冬天的时候还不会凋谢,因此会被应用于园林景观。
2、染料:这种树木的叶子可以被制作成十分天然的染料。
并且,
它上面附着的蜡质层也会被用来制作肥,有很高的经济作用。
乌桕的化学成分研究
乌桕(Synsepalum dulcificum)原产于西非,也被称为“变味果”。
它是一
种奇妙的植物,吃它的人会发现很多东西变甜,它的口感中带有芒果口感和有机物的酸味。
最近,研究人员探究了乌桕的化学成分。
乌桕中包含有一种传神的蛋白质,名为DMY,可以改变氨基酸的含量。
研究发现,乌桕中的所有主要氨基酸都可以通过DMY改变而变得甜而不苦。
此外,研究人员发现,乌桕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以及大量的另外几种微量元素,如锌、硒、钙、镁、钾、铁、钠等。
除了上述植物营养素,乌桕中还含有芭蕉花素,它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的作用。
此外,早在19世纪,医学家已经发现乌桕中还含有抗痉挛药物,可以缓解和减轻
多种疼痛,其中包括头痛、偏头痛、痛风病和慢性疼痛等。
另外,一些实验室研究表明,乌桕中还含有色素和植物激素,如草酸,这会在
植物开花繁殖过程中起作用。
总之,乌桕是一种很有趣的水果,其化学成分多种多样,不仅有营养价值,而
且还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痉挛等多重功效。
乌桕叶的功效与作用乌桕叶,又称乌桕子、乌桕、乌桕木、乌桕树、乌桕豆、乌实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它是乌桕的叶片,是一味具有丰富药用价值的天然植物。
乌桕叶在中药学中被归类为“清热解毒”类药材,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和保健养生。
乌桕是一种常见的落叶小乔木,高达8米左右,树皮为灰色,尤为光滑。
树叶为偶数羽状复叶,长10-16cm,羽片6-14枚,鲜嫩时为绿色,干燥后为褐绿色,具有特殊的香气。
乌桕叶在夏季采摘晾干后,可作为中药材使用。
乌桕叶主要成分包括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单萜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苯丙素类化合物等。
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乌桕叶的主要药效成分,包括桕素、乌桕素、乌桕黄酮等。
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解毒等药理作用,使乌桕叶在中药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乌桕叶具有以下主要的功效与作用:1. 清热解毒:乌桕叶寒凉性,味苦,性寒,能够清热解毒。
它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真菌等作用,可用于治疗热毒病症、感冒、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症状。
此外,乌桕叶还能够促进体内内毒素的排出,减轻肝脏负担,保护肝脏健康。
2. 抗菌消炎:乌桕叶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皮肤炎症、湿疹、痤疮等症状。
乌桕叶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可抑制多种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3. 抗肿瘤:乌桕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乌桕叶还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酶,可诱导癌细胞凋亡,并具有较好的抗癌作用。
研究表明,乌桕叶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能够减少肿瘤的恶性程度。
4. 改善血液循环:乌桕叶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血液流速,改善微循环,增强血管弹性,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和改善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5. 抗氧化:乌桕叶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和其他抗氧化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可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害,抑制衰老过程,保护心脑血管、肝脏等重要器官的健康。
乌桕的药用功能主治是1. 乌桕的概述乌桕是一种生长在中国南方的常绿树木,属于桑科植物。
乌桕的叶子呈椭圆形,花小而黄绿色,果实呈椭圆形或近球形,成熟时呈红色。
乌桕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2. 乌桕的药用功能2.1 消炎、抗菌作用乌桕具有显著的消炎和抗菌作用。
乌桕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抑制细菌和病毒的能力,能有效地缓解感染引起的疼痛和炎症反应。
2.2 抗氧化作用乌桕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E、花青素等。
这些物质可以中和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影响,从而延缓细胞的老化过程。
2.3 改善消化功能乌桕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鞣酸,可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体积,帮助排泄体内废物和毒素。
此外,乌桕还具有增加胃液分泌和改善胃肠道消化功能的作用,对消化不良和食欲不振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4 降血脂、保护心脑血管乌桕中的花青素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血脂的作用,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减少血脂沉积在血管壁上的风险。
2.5 抗肿瘤作用乌桕中的一些活性物质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乌桕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多酚类物质可以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同时还能减少放化疗对正常细胞的损伤,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2.6 镇痛作用乌桕中的一些成分具有镇痛作用,可以缓解头痛、牙痛、经痛等各种疼痛症状。
乌桕的镇痛作用主要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症介质的生成来实现。
3. 乌桕的主治适应症根据乌桕的药用功能,乌桕主要适用于以下症状和疾病:•感染引起的发热、咽喉痛等症状;•消化不良、胃痛、腹泻等症状;•高脂血症、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某些肿瘤的辅助治疗;•头痛、牙痛、经痛等疼痛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乌桕作为一种中草药,使用时应遵医嘱,并遵循正确的用药方法和剂量。
4. 乌桕的用法和剂量乌桕可以制成药丸、药粉、饮片等剂型。
乌桕属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引言乌桕属是一种常见的植物,被用于中药中以治疗多种疾病。
近些年来,对乌桕属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本文将对乌桕属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进行综述。
化学成分乌桕属中含有多种成分,包括三萜类、大豆异黄酮、黄酮类、糖类、甾类和酚类成分等。
其中,最常见的成分是三萜类化合物。
研究显示,乌桕的根部和枝叶中含有多种三萜类化合物,如金桔皮素、枸橼酸、环柠檬烯乙醇、乌桕酮和乌桕醇等。
此外,乌桕中的大豆异黄酮、黄酮类和糖类成分也十分丰富。
药理活性乌桕属中的化学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菌、抗炎、抗肿瘤、降血压、降血脂、保肝、保护肝脏和改善免疫功能等。
接下来,将对乌桕属的主要药理活性进行详细介绍。
抗菌作用乌桕属的某些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研究发现,乌桕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对多种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一些抗生素耐药的细菌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抗炎作用乌桕属的化学成分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研究表明,乌桕中的三萜类化合物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并减轻炎症损伤。
此外,乌桕中的黄酮类和糖类成分也能够发挥抗炎作用。
抗肿瘤作用乌桕属的化学成分还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研究显示,乌桕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包括肺癌、胃癌、乳腺癌和结肠癌等。
降血压和降血脂作用乌桕属的化学成分还能够降血压和降血脂。
研究发现,乌桕中的一些成分能够促进血管扩张,从而降低血压。
乌桕中的某些成分还能够抑制胆固醇合成,降低血脂水平。
保肝作用乌桕属的化学成分还能够保肝。
乌桕中的黄酮类和三萜类化合物能够抑制肝脏损伤和肝纤维化,同时还能够促进肝细胞再生,发挥保肝作用。
改善免疫功能乌桕属的化学成分还能够改善免疫功能。
研究表明,乌桕中的一些成分能够促进巨噬细胞吞噬作用和T淋巴细胞增殖,从而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结论乌桕属是一种常见且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植物。
其化学成分以三萜类化合物为主,同时还含有大豆异黄酮、黄酮类、糖类、甾类和酚类成分等。
乌桕树的功效与作用
乌桕树,又称中国红树、红花羊桃木,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
其叶片较大,常绿色,花朵为红色。
乌桕树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包括:
1. 美化环境:乌桕树观赏价值高,能为环境增添美感,提升景观质量。
其独特的红色花朵和大叶片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2. 净化空气:乌桕树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并减少空气中的颗粒物含量。
因此,种植乌桕树可以显著改善周围的空气质量。
3. 调节气候:乌桕树可以有效减少高温时的气温,形成相对凉爽的气候。
在城市中种植乌桕树有助于调节城市的热岛效应,减缓城市气候变暖的趋势。
4. 保护土壤:乌桕树的根系能有效地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壤养分和水源的持续供应。
种植乌桕树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并减少水土资源的浪费。
5. 防风护坡:乌桕树的树干粗壮,根系发达,能够有效地固定土壤,抵御风沙侵蚀,起到防风护坡的作用。
因此,种植乌桕树有助于保护农田、河岸和山坡等易受侵蚀的区域。
6. 视疗作用:乌桕树被认为具有一定的视疗作用,据传统医学认为,乌桕树的叶子和花朵可以用于舒缓眼疲劳、改善视力模糊等眼部问题。
总而言之,乌桕树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有许多重要的功效与作用,如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护土壤、防风护坡和视疗作用等。
因此,在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中,种植乌桕树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措施。
乌桕树的作用与功效乌桕树,学名叫Prunus cerasifera,属于蔷薇科李属的落叶乔木。
乌桕树原产于波斯和中东地区,后来被引种到欧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
乌桕树在中国也颇为常见,尤其是在北方地区。
乌桕树被广泛种植作为庭园和园林的观赏树种,但除此之外,乌桕树还具有一些重要的作用和功效。
在以下的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乌桕树的作用与功效。
1. 观赏价值:乌桕树是一种四季常青的树种,整个树冠以紫红色为主,枝叶宽阔,杆势挺拔,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保持美观。
春天,乌桕树开出白色或粉红色的花朵,使整个树冠显得更加绚丽多彩;夏天,树梢上长满了紫红色的叶子,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秋天,叶子转变成金黄色或红色,与乌桕的果实形成鲜明的对比,景色美不胜收;冬天,尽管树叶脱落,但仍然能保持树冠的紫红色,给庭园增添了一抹亮色。
因此,乌桕树被广泛用于庭园和园林的布置,为人们提供了观赏的乐趣。
2. 食用价值:乌桕树的果实黄色或紫红色,味道酸甜可口。
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纤维素以及苹果酸、琥珀酸等有益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好处。
乌桕果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制成蜜饯、果酱、果干等食品,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口感和营养。
3. 药用价值:乌桕树的果实不仅可以食用,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具有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
果实还含有一种叫做花青素的物质,具有抗癌、抗炎、抗氧化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乌桕果还可以制成果汁或果酒,具有解暑生津、缓解疲劳的功效。
4. 经济价值:乌桕树的木材可以用于制作家具、器物等,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乌桕木质坚硬耐磨,纹理直且美观,是制作高档家具的好材料。
此外,乌桕树的种子含有油脂,可以作为工业润滑油的原料。
乌桕树具有多种作用和功效,但同时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乌桕树的果实虽然可食用,但如果食用过量,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或腹泻等症状。
因此,在食用乌桕果时要适量,不宜过量。
乌桕的药用功能主治1. 乌桕概述乌桕,学名为Elaeagnus ferruginea Thunb.,是一种常见的小乔木植物,属于罗汉松科乌桕属。
乌桕广泛分布在中国南方和亚洲其他地区。
它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被广泛用于中医药和民间草药疗法中。
2. 药用功能乌桕具有多种药用功能,下面将详细介绍它的主要药用功能及主治。
2.1 抗氧化作用乌桕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如多酚类化合物、维生素C、维生素E等,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抗氧化作用可以去除体内的自由基,延缓衰老过程,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乌桕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有益于健康。
2.2 抗炎作用乌桕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缓解炎症症状。
乌桕可以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疾病。
2.3 提高免疫力乌桕含有一些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活性成分,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它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产生和活性,增强抗病能力,预防感冒、流感等疾病的发生。
乌桕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免疫增强剂,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2.4 抗肿瘤作用乌桕含有一些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成分,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
乌桕可以用于辅助治疗肿瘤,缓解化疗和放疗的副作用,并提高疗效。
2.5 改善心血管健康乌桕富含多种抗氧化成分,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它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乌桕可以用于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2.6 改善消化功能乌桕含有一些具有促进消化功能的成分,可以增加胃液分泌,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它还具有抗胃溃疡作用,可以帮助治疗胃溃疡和消化系统疾病。
乌桕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消化功能调节剂,有助于改善消化问题。
2.7 抗菌作用乌桕含有一些具有抗菌作用的活性成分,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起到抗菌作用。
乌桕可以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等疾病,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
药材:乌桕子【中药名】乌桕子 wujiuzi【别名】乌桕种子、乌茶子、桕子、琼子。
【药用部位】大戟科植物乌桕Sapium sebiferum(L.)Roxb.的种子。
【植物形态】落叶乔木,高3~15米。
树皮灰褐色,深纵裂,皮孔细点状;枝细长,灰白色。
叶互生;叶片纸质,菱形至菱状卵形,长宽3~9厘米,顶端骤尖或尾状长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全缘,上面绿色,稍有光泽,下面初时粉白色,后渐变黄色,秋时变红赭色;叶柄长2~7厘米,上部接近叶片基部具2圆形腺体。
花单生,雌雄同株,无花瓣及花盘,穗状花序顶生,初时全部为雄花;后于花序基部生1~4朵雌花;雄花小,萼杯状,3浅裂,雄蕊2,稀3,花丝分离;雌花具短梗,着生处两侧各有近肾形腺体1,花萼3深裂,子房光滑,3室,花柱3。
蒴果木质梨状球形,具尖头。
种子近圆形黑色,外被白色蜡层。
花期6~7月,果期10~11月。
【产地分布】生于郊野、路边、溪边、低山杂木林中;也有栽培。
分布于广东、广西、江苏、山东、安徽、江西等地。
【采收加工】秋末、初冬采摘,鲜用或晒干。
【药材性状】椭圆形或半球形,长5~8毫米,直径4~6毫米,表面具白色或灰白色较厚的蜡层,种脊条形,稍隆起,基部有小种阜。
除去蜡层,种皮黑褐色或棕褐色,坚硬,不易压碎。
胚乳肥厚,类白色,富含脂肪油。
气味均淡。
【性味归经】性凉,味甘。
归肾经、肺经【功效与作用】杀虫、利水、通便。
属杀虫止痒药。
【临床应用】用量3~5克,水煎服,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烂敷患处。
外用可治脓疮、疥癣、湿疹、皮肤皲裂。
内服可与逐水攻下药配伍用于水肿、便秘。
【药理研究】乌桕子有致炎等功效与作用:乌桕种子中佛波酯类在耳部试验中有致炎作用,激活哺乳动物脑部纯化的蛋白激酶C,有一定的促进肿瘤发生作用。
【化学成分】乌桕子油中含有强光学活性的三脂酸甘油酯。
还含3-α-羟基-21αH-何帕-28-烯、21αH-何帕-28-烯-3-酮。
【使用禁忌】老弱体虚、孕妇及胃溃疡病患者忌服。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山乌桕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
导语:对于山乌桕,我想有些人可能听说过,甚至服用过。
没有听说过也没关系,接下来我就来给大家好好介绍一下山乌桕。
【别名】红乌桕、红叶乌桕
对于山乌桕,我想有些人可能听说过,甚至服用过。
没有听说过也没关系,接下来我就来给大家好好介绍一下山乌桕。
【别名】红乌桕、红叶乌桕、山柳乌桕
【来源】大戟科乌桕属植物山乌桕Sapium discolor (Champ. ex Benth.)Muell.-Arg.,以根皮、树皮及叶入药。
根皮、树皮全年可采,叶夏秋采,晒干。
【性味】苦,寒。
有小毒。
【功能主治】泻下逐水,散瘀消肿。
【用法用量】1~3钱;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患处,或煎水外洗。
【注意】孕妇及体虚者忌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可以了解到山乌桕在一些疾病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药山乌桕的食用也要根据各自的身体状况决定,切记不要盲目用药。
乌桕树的功效和作用乌桕树的重要价值“巾子峰头乌桕树,微霜未落已先红。
”讲的就是乌桕这种植物,以乌喜食而得名。
乌桕种植历史悠久,叶子秀丽美观。
本篇小编要给大家分享的是乌桕树的功效和作用,以及乌桕树的重要价值吧。
乌桕树的功效和作用药用来源:乌桕根皮、树皮、叶入药。
根皮及树皮四季可采,切片晒干;叶多鲜用。
功能主治:杀虫,解毒,利尿,通便。
用于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利,毒蛇咬伤;外用治疔疮,鸡眼,乳腺炎,跌打损伤,湿疹,皮炎。
性味归经:苦,微温。
入肺、脾、肾、大肠经。
注意事项:有小毒。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木材、乳汁、叶及果实均有毒。
中毒报道较多,食人中毒,出现腹痛、腹泻、腹鸣、头昏、四肢及口唇麻木、耳鸣、心慌、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等症状。
接触乳汁可引起刺激、糜烂。
叶可作农药及杀虫用。
乌桕副作用为呕吐较剧,溃疡病患者忌服乌桕。
用法用量:根皮1~3钱;叶3~5钱;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患处,或煎水洗。
乌桕树的重要价值渔业价值将1公斤乌桕叶干粉(或鲜叶4公斤)用20公斤2%生石灰水浸泡,并煮沸10分钟,pH应在12以上,全池遍洒,使池水成6.25ppm浓度(乌桕叶的量),可防治烂鳃病、白头白嘴病。
每50公斤或1万尾鱼种,用乌桕叶干粉半斤,混合在饵料中或制成药饵投喂,连喂3~6天,防治烂鳃病。
工业价值乌桕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工业油料树种。
种子外被之蜡质称为“桕蜡”,可提制“皮油”,供制高级香皂、蜡纸、蜡烛等;种仁榨取的油称“桕油”或“青油”,供油漆、油墨等用。
此外木材白色,坚硬,不翘不裂,纹理细致,可作车辆、家具和雕刻等用材。
叶为黑色染料,可染衣物。
根皮治毒蛇咬伤。
白色之蜡质层(假种皮)溶解后可制肥皂、蜡烛;种子油适于涂料,可涂油纸、油伞等。
皮油:用途很广,是制造高级香皂、雪花膏、蜡纸、蜡烛、甘油、润滑油和棕榈酸的重要工业原料,又可以提取硬脂酸。
梓油:用途也很广,适用于调制油漆涂料,涂饰机器,制造油墨,中医熬制膏药,作生发油、擦亮金属、作机轮防锈剂。
乌桕的药用功能主治1. 乌桕的概述乌桕(学名:Elaeagnus pungens)又称为大果乌桕、山桐子等,是一种常见的果树植物。
乌桕是我国传统的药用植物之一,其果实具有多种药用功能,并被广泛用于中医药的治疗。
2. 乌桕的药用功能乌桕的果实富含各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用功能。
以下是乌桕的主要药用功能:•清热解毒:乌桕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毒病疡、便秘、痔疮等。
•抗菌消炎:乌桕对多种细菌有抗菌作用,可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皮肤感染、咽喉炎等。
•驱虫杀螨:乌桕具有较强的驱虫杀螨作用,可用于治疗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如肠道寄生虫感染、疥疮等。
•活血化瘀:乌桕可活血化瘀,促进伤口愈合,可用于治疗外伤出血、瘀血等问题。
•增强免疫力:乌桕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3. 乌桕的主治疾病基于乌桕的药用功能,乌桕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3.1 热毒病疡乌桕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毒病疡。
方法:将乌桕果实捣烂,外敷患处,每日1-2次,可有效改善疼痛和红肿等症状。
3.2 皮肤感染由于乌桕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皮肤感染,如湿疹、疮疡等。
方法:将乌桕果实煮熟捣烂,外敷患处,每日2-3次,能有效减轻感染症状。
3.3 肠道寄生虫感染乌桕具有驱虫杀螨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肠道寄生虫感染。
方法:将乌桕果实煮熟后捣烂,每日早晨空腹吃一勺,连续三天,可排除体内寄生虫。
3.4 外伤出血乌桕能活血化瘀,可促进伤口愈合,用于治疗外伤出血。
方法:将乌桕叶片煮熟取汁,涂抹在伤口处,每日2-3次,可有效止血和促进伤口愈合。
3.5 免疫力低下乌桕富含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乌桕果实可以直接食用,每日适量摄入,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4. 乌桕的使用注意乌桕虽具有多种药用功能,但仍需注意以下事项:•适量为宜:使用乌桕时,应适量为宜,不宜过量。
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腹泻等不适症状。
•过敏者慎用:个别人群可能对乌桕产生过敏反应,如有皮肤红肿、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
乌柏树的根皮、树叶、树皮均可入药,有着较好的疗效。
另外,树皮和根皮四季皆可以采收。
乌柏的经济价值极高,是中国特有的经济树种。
它是专家国的工业油料重要原料之一。
还可供制高级香皂、蜡纸、蜡烛、油漆、油墨等用。
木材可作车辆、家具和雕刻等用材。
秋天时其叶色红艳夺目,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一、是什么树乌柏树是大戟科、乌桕属落叶乔木。
它是一种色叶树种,春秋两季其叶色艳红夺目。
在专家国种植历史悠久,多生长于专家国黄河以南各省区,北达陕西、甘肃等地都有种植,是中国特有的经济树种。
二、生长习性乌柏树生命力顽强,对土壤的适应能力较强。
在红土、黄土、紫色土等多种土类,土质从沙到粘性不同质地以及酸性、中性、微碱性等不同酸性的土壤均能生长,是抗盐性较强的乔木树木之一。
不过,它对土壤湿度的有一定要求,能耐短期水淹。
它是喜光树种,对光照和温度的要求较高。
适应生长的温度在年平均温度在15度以上的地区。
另外,它对氟化氢毒性气体有较强的抗性。
三、功效和作用1.药用价值:乌柏树的根皮、树叶、树皮均可入药,其树皮和根皮四季皆可以采收,切片晒干后可以煎汤内服,具有杀虫、解毒等多种功效。
乌柏的叶子大多数情况下是使用新鲜的叶片,可煎汤内服或者捣烂外敷,对乳腺炎,跌打损伤,湿疹,皮炎等症状都有不错的效果。
2.经济价值:乌柏的经济价值极高,是中国特有的经济树种。
它是专家国的工业油料重要原料之一。
其种子外被的蜡质,可提制“皮油”,供制高级香皂、蜡纸、蜡烛等;种仁榨取的油,可供油漆、油墨等用。
另外,乌柏树的木材坚硬、纹理细致,可作车辆、家具和雕刻等用材。
它的叶片是染料重要原料,可染衣物等等。
3.观赏价值:它的树冠整齐,树型挺拔,叶形秀丽。
秋天时叶色红艳夺目,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可栽作护堤树、庭荫树及行道树,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乌桕药用部位乌桕药用部位乌桕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运用。
它的药用部位有根皮、果实、叶子和木质部分,下面按照类别逐一介绍。
根皮乌桕的根皮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中药材。
它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挥发油、棕榈酸、芳香醇等,这些成分具有解毒、消肿、抗菌等功效。
据研究发现,乌桕根皮还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因此在治疗癌症方面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
果实乌桕的果实也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
它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类黄酮、抗氧化物质等。
这些成分可以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促进新陈代谢,滋养皮肤和神经系统。
此外,乌桕果实还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等疾病。
叶子乌桕的叶子也是一种重要的中草药。
它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苯丙酸、黄酮类、三萜类、萜烯类等。
这些成分具有滋阴清热、抗炎止痛、调节血糖等作用。
研究还发现,乌桕叶子对于缓解焦虑、改善睡眠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
木质部分乌桕的木质部分也是一种药用部位。
它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多糖类、生姜黄酮等,这些成分对糖尿病、高血压、肝病等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此外,乌桕的木质部分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黏稠度,预防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总结乌桕的药用部位包括了根皮、果实、叶子和木质部分,每个部位都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对于不同的疾病,可以根据病情的不同选用不同的药用部位进行治疗。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乌桕是一种天然、安全、无毒副作用的中草药,对人体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更受大众的欢迎。
乌桕开放分类:中医中国植物中药各类植物名称乌桕乌桕原产长江流域及珠江流域。
为中国特有的经济树种,已有1400多年的栽培历史。
乌桕属于落叶乔木,高达15米,种子黑色,圆球形,外被白色蜡质假种皮。
种子含油,制油漆,假种皮为制蜡烛和肥皂的原料,经济价值极高。
乌桕是一种色叶树种,春秋季叶色红艳夺目,不下丹枫。
故陆放翁诗中有“乌桕赤于枫”之句。
我国七大秋季观赏红叶景区中,多数是由乌桕树种组成的林相,所谓“庐山秋色红叶,乌桕几占多数”;《长物志》:“秋晚叶红可爱,较枫树耐久,茂林中有一株两株,不减石径寒山也”。
叶落后,满树白色种子覆盖树冠,宛如积雪,亦可观赏。
乌-桕-安徽华美苗木提供名称:乌(wū)桕(jiù)学名: Sapium sebiferum(Linn.)Roxb.别名:桊子树、桕树、木蜡树、木油树、木梓树、虹树、蜡烛树科属:大戟科乌桕属类别:落叶乔木乌桕为中国特有的经济树种,已有1400多年的栽培历史。
落叶乔木,高达15米,树冠圆球形。
体内含乳汁。
树皮暗灰色,纵裂浅。
小枝纤细。
单叶互生,纸质,菱状广卵形,先端尾状,基部广楔形,全缘,两面光滑均无毛,叶柄细长,顶端有2个腺点。
6~7月开花,穗状花序顶生,花小,黄绿色。
蒴果三棱状球形,10~11月成熟,熟时黑色,三裂,种皮脱落。
种子黑色,外被白蜡,固定于中轴上,经冬不落。
乌桕在四川自然分布,北止于龙门山南坡,西北止于邛崃山东南段,西南止于锦屏山、白灵山东坡。
地理位置为北纬32o30′以南,东经101°40′以东,为全国乌桕分布的西北沿。
垂直分布范围,在东部盆地为海拔80-900m,在川西南山地为海拔1000-1800m。
四川的集中分布区是在长江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带,其中以长江河谷巫山-万县段,乌江流域涪陵-酉阳段,金沙江河谷宜宾-雷波段,岷江流域的宜宾-仁寿段最为集中。
这些地段中的巫山、酉阳、彭水、黔江、屏山、犍为、古蔺、荣县、仁寿、井研等10县,桕籽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57.2%,是全省乌桕的主要栽培地区。
乌桕的药用功能主治是啥简介乌桕(学名:Elaeagnus umbellata Thunb.)是一种常见的落叶灌木植物,属于漆树科乌桕属。
乌桕原产于朝鲜、中国东北部和日本等地,后来被引种到世界各地。
乌桕是一种早熟果实树种,具有丰富的药用功能和主治作用。
药用功能和主治乌桕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其药用功能主治如下:1.清热解毒:乌桕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热病引起的口渴、烦躁、腹泻等症状;2.止血生肌:乌桕具有止血和生肌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外伤引起的出血、皮肤糜烂等问题;3.调节血脂:乌桕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高血脂症;4.抗肿瘤:乌桕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对某些肿瘤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5.抗氧化:乌桕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延缓衰老过程;6.生津止渴:乌桕具有生津止渴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口干舌燥、咽喉干痛等症状;7.提高免疫力:乌桕中的有效成分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减少感冒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乌桕作为一种药食兼用的植物,在中医药领域广泛应用。
它不仅可以制成药物,也可以作为保健品和食物进行食用。
使用方法乌桕的使用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煎汤:将乌桕果实捣碎,加水煎煮15-20分钟,可以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蜂蜜或冰糖调味;2.炖煮:将乌桕果实与其他食材一起炖煮,可以增加食物的营养价值;3.制成饮品:将乌桕果实榨汁,可以制成果汁或加入茶中饮用;4.制成膏剂:将乌桕果实煮熟或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的植物油搅拌均匀,可以制成外用膏剂。
不同的使用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需求,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使用。
注意事项在使用乌桕时,需注意以下事项:1.剂量控制:使用乌桕时,应根据医嘱或产品说明书上的建议,合理控制剂量,不宜过量;2.过敏反应:乌桕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对乌桕过敏的人群应避免使用;3.孕妇和儿童慎用:孕妇和儿童在使用乌桕前应咨询医生的意见,避免不良反应发生;4.药物相互作用:乌桕可能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使用时应注意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5.质量保证:购买乌桕产品时,应选择正规厂家或渠道,确保质量安全。
乌桕叶化学成分研究
乌桕叶,又名乌木叶、苋叶、糯子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药材。
现代研究发现,乌桕叶中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如胡萝卜素、植物胆素、尼克酸、多糖类、脂肪类、蛋白质类、氨基酸类、酒精脂类等。
胡萝卜素是乌桕叶中的重要植物类黄酮类化合物,在很多动植物中都能发现这
种化合物,可以抑制人体皮肤色素沉着。
多糖类主要为甜菊糖、棉糖、枸桔糖、玉米芽糖和蔗糖,它们可降低血糖,有益于抗糖尿病。
脂肪类成分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E,有利于血液循环、促进免疫力
和抗氧化。
另外,乌桕叶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氨基酸,如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等,这些氨基酸可增强人体细胞的代谢能力,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总而言之,乌桕叶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可以抑制色素沉着、降血糖、增强免
疫力等作用,用于抗糖尿病,抗氧化、增强体质等方面效果很好,是中医常用药材之一。
收稿日期:2007-07-15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6JJ5138)作者简介:彭小列(1966-),女,湖南永顺人,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动物生理,E -mail:pengxiaolie2005@ 。
乌桕的药用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彭小列1,2,易 能1,程天印2(1.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吉首416000;2.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摘 要 乌桕为大戟科乌桕属植物,简要介绍了近年来乌桕主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并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乌桕;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S79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90(2008)03-0001-02Research Advances i n Chem i ca l Con stituen ts and Pharmacolog i ca lEffects of Sapium sebiferumPeng Xiaolie 1,Yi Neng 1,Cheng Tianyin2(1.College of B i ol ogy and Envir on mental Sciences ,J ishou University,J ishou 416000,China;2.Veterinary Faculty,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410128,China )Abstract:Sapium sebiferum (L.)Roxb .is a p lant of Euphorbiaceae .This paper briefly intr oduced the recent p r ogress in the study of main che m 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 macol ogical effects of Sapium sebife 2rum .The p r oble m s in the study were als o discussed .Key words:Sapium sebiferum ;che m ical constituents;phar macol ogic effecti on;research advance 乌桕Sapium sebiferum (L.)Roxb .,别名木蜡树、乌桕籽、木梓、桕子柴等,为大戟科乌桕属落叶乔木。
乌桕为亚热带树种,分布范围广泛,在华东、中南、西南、华南及西北部分省市均有分布,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
乌桕具有多种应用价值,可用作木材、提取乌桕油作为化工原料、乌桕脂制作巧克力等。
乌桕还具有药用价值,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其性凉、味苦、具小毒,叶、根、皮入药能清热解毒、消肿、利水通便、疗毒等,主治头痛、牙疼、水肿、湿疮、疥癣、蛇伤和肝硬化等病症。
现代药理实验表明,乌桕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如体外抑菌作用、抗炎作用、降压作用、降胆固醇作用及促癌作用等[1-2]。
乌桕在国外作为外来种,近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当地植食动物的协同进化关系方面[3-4]。
本文对近年来乌桕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方面的成果进行总结,为乌桕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基本资料。
1 化学成分分析表明,乌桕叶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灰分含量占总干重的6.13%~10.43%,蛋白质5.13%~11.45%,脂肪3.82%~7.24%,膳食纤维18.64%~31.34%,水溶性总糖13.21%~26.72%,水溶性多糖1.24%~4.37%;总黄酮1.41%~5.81%,总酸0.0004%~0.005%。
微量元素含量(μg/g 干重)为:锌32.21~157.15,铜18.81~230.94,铁95.71~256.05,锰287.55~1412.69,为富锰植物;常量元素含量(mg/g 干重)为:氮10.48~23.41,磷0.93~2.04,钾3.75~10.06,钙7.68~16.56,镁1.63~6.56[5]。
氨基酸是乌桕叶营养成分的重要组成部分。
乌桕叶中含量较高的氨基酸有异亮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和精氨酸,它们合计占总氨基酸含量的60%以上。
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有7种,其含量占总—1—第27卷第3期2008年6月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Chinese W ild Plant Resources Vol .27No .3June 2008氨基酸含量的46.03%[6]。
植物特殊氨基酸在生理过程中有着复杂的作用,从乌桕中鉴别出δ-2羟基赖氨酸就是乌桕的一种特殊氨基酸[7]。
陈玉[8]等报道,从乌桕叶和茎皮中分离出黄酮类、香豆素类、三萜类和二萜类等33种化合物,其中二萜化合物对皮肤和粘膜珍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红肿、发炎并有促癌作用。
乌桕叶中的黄酮类物质主要有槲皮素、山柰酚及其为甙元组成的甙,其中槲皮素、山柰酚和槲皮素甙含量(占干基的百分率)分别为0.0965、0.1232和0.6975[9]。
从乌桕叶中抽提的类黄酮类物质具有清除羟自由基活性、抑制亚油酸过氧化活性及还原力活性[10],这表明乌桕叶可作为抗氧化剂和健康佐剂加以开发。
柳润辉[11-12]等从乌桕叶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山柰酚、没食子酸乙酯、短叶苏木酚酸乙酯、鞣花酸、没食子酸、异槲皮苷、2″-没食子酰基异槲皮苷,且其中的鞣花酸衍生物有8种,这为乌桕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拓宽了物质基础。
2 药理作用2.1 体外抑菌作用乌桕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民间常用乌桕叶捣碎服用,治疗人畜禽腹泻。
实验表明,乌桕叶中的酸类物质和黄酮类物质是其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要活性物质[13]。
乌桕的水提液和醇提液对西瓜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高于60%和55%[14],是一种很有开发价值的农药植物。
对于由柱状嗜纤维菌引起的鱼类细菌性烂鳃病,每万尾鱼种或100kg 鱼,取乌桕叶干粉0.25kg 或鲜叶0.5kg,煮汁拌饵喂鱼,每天喂2次,3~5天为1疗程,病愈为止[15]。
取乌桕叶干粉,按池水用量6.25g /m 3计算用量(鲜叶量为干粉量的4倍),同时用20倍于乌桕叶干粉量、浓度为2%的生石灰浸泡乌桕叶干粉并煮沸10m in,使pH值达12以上,全池泼洒,可治疗白头白嘴病[16]。
2.2 抗炎作用乌桕具有镇痛抗炎作用,黄斌学[17]等的实验表明,乌桕叶提取物对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58.3%~34.1%;1.0g/kg 给药后1.5h 和2.0g/kg 给药后1h 能明显提高小鼠热板痛阈。
叶提取物对多种致炎剂引起的小鼠耳肿胀、大鼠足趾肿胀及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2.3 杀虫作用植物杀虫剂具有低毒无残留、对天敌昆虫及有益生物安全,而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是农药开发的重要资源。
木荷是一种优质防火和用材树种,但易受锈同心舟蛾幼虫的危害,林同[18]等用乌桕皮的乙醇提取物处理过的木荷叶喂饲锈同心舟蛾的3龄幼虫,3~5d 后,受试昆虫的校正死亡率即达到60%以上,6d 后可达90%以上。
对于蔬菜、果树的蚜虫和金花虫,可取乌桕叶1kg,捣烂后加水5kg 浸泡2d 后过滤,其浸出液施于果蔬可防治虫害[19]。
乌桕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在民间和传统医学上应用颇多,但与其他中草药相比,乌桕的现代药理学研究及民间方子和古方的挖掘利用工作还很有很多工作要做。
比如对乌桕有效药用成分到底是哪些物质,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对其药理活性和药理机制尚缺乏深层次的阐明,因而影响了对其有效单体的研究和提取;乌桕具有微毒,如何合理利用其杀灭害虫而又不对人体或有益动物产生毒副作用,以有效发挥其在农林渔牧业等生产中的作用;乌桕的临床应用明显缺乏和滞后,部分试验成果未能及时转化也是摆在研究者面前的一个课题;而最重要的是,从文献检索情况看,全国从事乌桕成相关药理工作的研究力量明显不足,这是造成研究开发这一重要资源尚未形成规模的主要原因,应引起相关研究机构和研究工作者的关注。
参考文献[1] 郭晓庄.有毒中药大辞典[M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1.[2] H su F L,Lee Y Y,Cheng J T .Antihypertensive activity of 6-gall oyl -D -glucose,a phenolic glycoside fr om Sapium sebiferum [J ].Nat Prid,1994,57(2):308-312.[3] RogersW ,Sie mann E .I nvasive ecoty pes t olerate herbiv orymore ef 2fectively than native ecoty pes of the Chinese tall o w tree Sapium seb 2iferum [J ].Journal of App lied Ecol ogy,2004,41:561-570.[4] Lankau R A,RogersW ,Siemann E .Constraints on the utilisati onof the invasive Chinese tall ow tree Sapium sebiferum by generalist(下转第11页)—2—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第27卷(2)中耕除草:油莎豆生育前期生长缓慢,杂草易生,要及时锄草,锄草时要浅锄,以免伤害地下茎,影响分枝、分蘖。
出苗至封垄期间,需中耕除草3~4次,疏松土壤,防旱保墒,消除杂草危害。
生育后期枝叶覆盖地面,杂草不易生存,耕作不方便。
如有杂草仍需拔草1~2次。
(3)追肥、灌水:在旋足底肥的基础上,分蘖期要趁下雨或灌水后追肥,一般每667m2可施尿素10~15kg、过磷酸钙25kg、草木灰10~15kg。
在块茎形成时期每667m2再追施尿素5~10kg、草木灰10~15kg。
油莎豆比较耐旱,生育前期地面覆盖小,土壤水分蒸发量大,在有灌水条件的,可根据墒情灌水2~3次。
在生育后期因株丛叶茂,地面覆盖大,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可少灌,一般灌1~2次就行了。
(4)防治病、虫害:油莎豆抗病力强,极少发生病害。
仅广西报道有叶枯病。
在发病初期,可试用托布津800~1000倍液喷洒植株。
主要的虫害,是地下害虫,以蝼蛄、蚂蚁、田鼠危害较大,可用毒饵诱杀,及时捕捉。
(5)适时收获与产量:油莎豆块茎成熟时应及时收获。
油莎豆植株由青绿色变为淡黄色,块茎由白色变为褐黄色时即可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