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地理学》期末试卷卷植物地理学
- 格式:docx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5
《植物地理学》习题集第一章绪论一、解释下列名词植物地理学生物圈二、问答题1.阐明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植物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什么?它研究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3.阐明植物地理学与植物学和生态学的关系?4.植物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第二章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基本类群一、解释下列名词物种双名法孢子植物种子植物高等植物低等植物颈卵器植物维管植物茎叶体植物叶状体植物世代交替同形世代交替异形世代交替无性世代有性世代孢子体配子体无性生殖有性生殖个体发育系统发育原核植物真核植物裂生多胚现象简单多胚现象显花植物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二、填空题1. 蓝藻细胞由()和()组成,在电镜下观察前者分为()层,后者分化为()和()两部分。
2.葫芦藓的蒴帽前身是(),属于()部分,具有()作用。
3. 葫芦藓的配子体可分成()、()和()三部分,孢子体可分成()、()和()三部分,孢蒴可分为()、()和()等结构。
4. 苔藓植物在其生活史中是以()发达,()处于劣势,()寄生在()上为显著特征,另一个特征是孢子萌发先形成()。
5. 地钱的营养繁殖主要是(),其生于叶状体背面中肋上的()中。
6. 地钱雄生殖托的托盘呈(),雌生殖托的托盘呈()。
葫芦藓植株上产生精子器的枝形如(),产生颈卵器的枝形如()。
7. 从蕨类植物开始,植物体已经有了真正的()、()和()的分化和()的分化,生活史中()体和()体都能独立生活,但()体占优势。
8. 蕨类植物的有性生殖器官为()和(),无性生殖器官为()。
9. 大多数真蕨植物的每个孢子囊群还有一种膜质的保护结构,叫做()。
10.蕨类植物的主要营养体属于()体。
11.裸子植物在植物界的地位介于()和()之间,其主要特为()、()、()()和()。
14. 裸子植物通常可分为()、()、()、()和()等五纲。
18. 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进化,这主要体现在被子植物具有如下五个方面的特征∶()、()、()、()和()。
2012至2013学年下学期植物地理学复习范围一、填空题1.光合作用包括那两个过程:光反应和暗反应p832.热带雨林植物的特征:p259 植株高大、多具板状根支柱根、多攀援植物、绞杀植物、附生寄生植物、老茎生花3.按照其分布范围,中国的常绿阔叶林分为哪三类p274东部大陆湿润常绿阔叶林、台湾山地、西部大陆湿润常绿阔叶林4.自然种群三个特征:①空间特征,: ②数量特征,③遗传特征5.热带雨林气候特点:p257 温度高、温差小、雨量充沛且分布均匀6.低等植物包括那三大类:藻类、菌类、地衣7.高等植物包括那三大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8.根据环境水分的多少,陆生植物可分为哪三类:旱生植物、中生植物、湿生植物9. 常绿阔叶林的气候类型及该气候的特征: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炎热而潮湿、冬季稍为干寒、春秋温和、雨热同期、降雨量≥1000mm二、解释术语1.物种及种群p6物种是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单位,包含若干起源于共同祖先、形态和生物学特征极为相似的植物个体种群:植物种内的个体(植株)常分成若干群,每个群成片地分布在某个地段内,即各群在空间上互有间断,称为种群。
2.生物入侵及垂直带谱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地经过自然或人为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环境,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损害或生态灾难的过程。
垂直带谱是指山地自下而上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的垂直自然带系列。
垂直带谱的结构类型主要取决于山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山体本身的特点3.环境和植物分布区p27环境:某个特定主体周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总和。
植物分布区:一个地区或一个群落所有植物种类的总称一个种系或任何分类单位(科属种)在地表分布的区域。
4.植物内稳态及生境植物内稳态指植物控制小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机制。
生境:植物个体或群体栖息地上的小环境称为植物的生境。
5.生态幅:每个种对生态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称为生态幅。
6.三向地带性三向地带性是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三者的结合,它们是陆地植被类型分布和分区的综合作用结果,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基本特点。
植物地理学复习题第1大题:单项选题(请在下面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1、热带雨林的土壤类型为()。
A.黄壤 B.红壤 C.砖红壤 D.灰化土2、()的乔木层植物叶片排列方向与入射光线垂直。
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热带雨林3、胎生植物是()的一个特殊现象。
A.热带雨林 B.红树林 C.常绿硬叶林 D.常绿阔叶林4、在自然界,()是最为广泛的种群分布格局。
A.均匀分布 B.成群分布 C.随机分布 D.规则分布5、当一个种群中幼龄个体数占的比例较大,老龄个体所占比例较小时,该种群属于()。
A.稳定种群 B.增长种群 C.衰退种群D.发展种群6、海南岛,杭州和大兴安岭的地带性植被分别是:()。
A.雨林,黄山松和针叶落叶松林; B.雨林,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C.雨林,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 D.雨林,常绿阔叶林和针叶落叶松林.7、形成"赤潮"的种群动态是 ( )。
A.不规则波动 B.周期性波动 C.种群爆发 (r-选择) D.生态入侵8、赤潮的形成主要与下列哪种因素的关系最为密切?()A.CO2浓度升高B.水体温度变化C.水体富营养化 D.水体重金属污染物9、从以下答案中选择拉丁文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 var. majior N.E.B.所表示的命名内容.()A .变型; B.变种; C.亚种; D.品种.10、物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单位是: ()。
A .群丛; B.种群; C.种; D.群系.11、选择生长在高光强环境中的C4植物光合特点. ()A.光补偿点较高,光饱和点高; B.光补偿点较高,光饱和点低;C.光补偿点较低,光饱和点低; D.光补偿点较低,光饱和点高.12、在自然界,有一部分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分别在细胞的不同部位进行二氧化碳吸收,固定和有机物的合成, 请从下面的植物光合作用类型中选择出来. ()A.C3植物; B.CAM植物; C.C4植物; D.B和C.13仙人掌,霸王鞭分属仙人掌科和大戟科,但它们都以小叶,肉质化的茎来适应干旱生境,这种现象为()。
《植物地理学》习题集第一章绪论一、解释下列名词植物地理学生物圈二、问答题1.阐明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植物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什么?它研究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3.阐明植物地理学与植物学和生态学的关系?4.植物地理学的发展, 经历了哪些阶段?第二章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基本类群一、解释下列名词物种双名法孢子植物种子植物高等植物低等植物颈卵器植物维管植物茎叶体植物叶状体植物世代交替同形世代交替异形世代交替无性世代有性世代孢子体配子体无性生殖有性生殖个体发育系统发育原核植物真核植物裂生多胚现象简单多胚现象显花植物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二、填空题1.蓝藻细胞由.... )和.... )组成, 在电镜下观察前者分为.... )层, 后者分化为.... )和.... )两部分。
2.葫芦藓的蒴帽前身是(), 属于()部分, 具有()作用。
3.葫芦藓的配子体可分成.... )、.... )和.... )三部分, 孢子体可分成.... )、.... )和.... )三部分, 孢蒴可分为.... )、.... )..... )等结构。
4.苔藓植物在其生活史中是以.... )发达,.... )处于劣势,.... )寄生在.... )上为显著特征,另一个特征是孢子萌发先形成.... )。
5.地钱的营养繁殖主要是.... ), 其生于叶状体背面中肋上的.... )中。
6.地钱雄生殖托的托盘呈.... ), 雌生殖托的托盘呈.... )。
葫芦藓植株上产生精子器的枝形如.... ), 产生颈卵器的枝形如.... ).7.从蕨类植物开始, 植物体已经有了真正的.... )、.... )和.... )的分化和.... )的分化, 生活史中.... )体和.... )体都能独立生活, 但.... )体占优势.8.蕨类植物的有性生殖器官为.... )和.... ),无性生殖器官为.... )。
9.大多数真蕨植物的每个孢子囊群还有一种膜质的保护结构,叫做.... )。
2017级地理科学专业《植物地理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一、名词解释1.种2.生态位3.冷害4.群落的最小面积5.地带群落交错区二、判断题1.种群是生物存在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2.岛屿面积相同,距离近者较快达到平衡,保留种数也多。
3.起源于沈阳的植物移植到北京种植,会提前开花。
4.光补偿点是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候的点。
5.植物群落分类的基本单位是植被型。
6.天山的基带植被类型是草原。
7.演替的方向可以预测。
8.适度干扰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9.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与光照强度密切相关。
10.垂直带谱与海拔有关,与经纬度无关。
三、选择题(A、B、C、D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答案,多选、少选、选错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面植物的命名正确的是()A.Populus alba L.B.Populus alba L.C.populus alba L.D.populus alba L.2. 下列选项中,哪些是被子植物所特有的特征()A.种子B.花粉管C.花和果实D.双受精3. 生活型谱组成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地下芽植物﹕一年生植物为1%﹕22%﹕60%﹕15%﹕2%,最可能是哪种植物群落类型()A.草原B.荒漠C.稀树草原D.苔原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高等植物是()A.海带B.银耳C.肾蕨D.毛竹5. 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红树林的特征()A.支柱根B.呼吸根C.胎生D.泌盐6.垂直带谱是间断的,是因为可能缺少()A.夏绿阔叶林带B.常绿阔叶林带C.针叶林带D.灌木林带7. 下列选项中,哪些因素会影响植物分布区的变化()A.气候变化B.板块运动C.地形变化D.人类活动8. 下列选项中,属于温带地带性植被的是()A.夏绿阔叶林B.草原C.寒温性针叶林D.暖性针叶林9. 热带季雨林的土壤类型不包括()A.砖红壤B.赤红壤C.石灰性土D.黄壤10. 下列选项中,属于苔原植被特征的是()A.通常为多年生植物B.花色鲜艳C.植株矮小D.苔藓典型四、辨析题1. 寒温性针叶林与暖性针叶林2. 生态型与生活型五、简答题(任选两题作答)1. 简析极地植物矮小的原因。
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专业《植物地理学》试卷答卷说明:1、本试卷共5页,5个大题,满分100分,120分钟完卷一、名词解释题:(10分,每小题2分)1. 植物内稳态2. 生物入侵3. 环境4. 植物分布区5. 地带性植被二、判断题:(10分,每小题1分;对者“√”,错者“×”)1.()群落季相变化的主要标志是群落主要层的物候变化。
2.()群落内的环境与群落外的环境相吻合。
3.()针茅属植物是草原内的典型植物。
4.()生态环境是许多生态因子的综合体,对植物起着综合的作用。
5.()生活型是植物趋异适应的结果。
6.()草甸和草原都是气候顶极群落。
7.()阳生植物是植物对光照强度的反应类型之一。
8.()森林植被具有促进降水的作用。
9.()南半球由于没有适宜的气候,因此没有落叶阔叶林的分布。
10.()无林现象是苔原的基本特征。
(30分,每小题3分)1.植物的群落成员型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2.学术界对植物群落的性质存在着哪些观点?3. 简述最小因子法则的内容。
4. 按照植物的抗旱方式及形态生理特征,旱生植物分为哪些类型?5.根据不同原则和基本特点可以将植物区系成分分为哪些类型?6.哪些因素决定了陆生植物群落的外貌特征?7.生态位重叠与竞争有何联系?8.植物群落的发育分为哪几个阶段?9.根据群落建群种的生态生物学特征,可将草原分为哪些类型?10 中国植被主要采用了哪些群落分类单位?10分,每空0.5分)1. 自然种群具有()、()和()三大特征。
2. 低温胁迫可以分为()、()、()等类型。
3.群落交错区内环境特点趋于异质复杂化,产生了在交错区内特有的物种,称为()种。
4.群落的形成过程包括()、()、()和()几个步骤。
5.热带雨林的气候特点是()、()、()。
6.群落的三维结构单位称为()、二维结构单元为()。
7根据植物对光周期的不同反应,可将植物分为()()、()及()四大类。
《植物地理学》试卷A卷(含答案)师范学院《植物地理学》试卷 A卷答卷说明:1、本试卷共3页,5个⼤题,满分100分,90分钟完卷。
2、闭卷。
⼀、名词解释题 (9分,每⼩题3分)1.孢⼦植物2.四强雄蕊3.物种⼆、简答题:(30分,每⼩题6分)1.列出以颈卵器作为雌性⽣殖器官的植物类群。
2.什么低等植物?包括哪些类群?3.被⼦植物和裸⼦植物有何区别?4.⽑茛科有哪些特征⽐⽊兰科进化?5.写出三个具有柔荑花序的科。
三、判断题(6分)1 ()双⼦叶植物与单⼦叶植物的根系都是直根系。
2.()⾼等植物依靠导管或管胞来输送⽔分和⽆机盐。
3.()菊科植物的花冠常常变态称为冠⽑。
4 ()⼗字花科植物的典型特征是具有⼗字花冠、⼆强雄蕊、总状花序。
5.()松柏类植物的果实常常成球果状,故称为球果植物。
6.()颈卵器是全部裸⼦植物的雌性⽣殖器官。
四、填空题(10分,每空0.5分)1.国际上制定的植物命名法规为(),其中第⼀个字为(),为名词,第⼀个字母必须⼤写,第⼆个字为(),⼀律⼩写。
2.⾼等植物包括()、()和()三类。
4.杜鹃花科植物的花药开裂形式为()。
5.维管植物包括()、()和()三个类群。
五、问答题(45分,每⼩题15分)为什么说⽊兰科植物是被⼦植物中最原始的类型?单⼦叶植物与双⼦叶植物有何区别?列举菊科植物的进化特征。
师范学院《植物地理学》试卷 A卷评分细则⼀、名词解释题 (9分)1.孢⼦植物以孢⼦进⾏繁殖的植物。
2.四强雄蕊⼗字花科植物的雄蕊群有6枚雄蕊,四枚花丝长,2枚花丝短,称为四强雄蕊。
3. 物种种是起源于共同祖先,具有相同的形态学、⽣理学特征和有⼀定⾃然分布区的⽣物类群。
⼆、简答题:(30分)1.列出以颈卵器作为雌性⽣殖器官的植物类群。
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植物2.什么低等植物?包括哪些类群?植物体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没有组织的分化,⽣活史中没有胚形成的植物称为低等植物。
包括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植物。
《植物地理学》习题集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解释下列名词植物地理学:植物地理学是研究生物圈中各种植物和各种植被的地理分布规律、生物圈各结构单元(各地区)的植物种类组成、植被特征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活领域与范围的总合,称为生物圈。
二、问答题1.阐明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植物是生产者(2)植物参与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3)植物能够影响环境,净化环境(4)植物为地球上其他生物提供了赖以生存和繁衍后代的场所和物质基础2.植物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什么?它研究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植物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植被,研究内容包括植物区系地理和植被地理。
3.阐明植物地理学与植物学和生态学的关系?植被是由植物组成的,因此与植物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及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从1866年海克尔创立生态学以来,生态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包括许多分支学科,植物地理学与其中的群落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植物生态学、陆地生态学等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4.植物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植物地理学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时期:1)植物地理学的开端:古西腊的提奥夫拉斯特(370-285DC)到18世纪(1)古代植物地理学的萌芽:古西腊、我国周代、战国(2)近代植物地理学的前奏:18世纪中期到末期(3)近代植物地理学基础的奠定: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2)植物地理学的巩固时期:1820-19世纪50年代3)植物地理学的发展时期:1855年至现在;19世纪末开始,植物地理学就按照各个分支学科发展。
第二章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基本类群一、解释下列名词物种:种是起源于共同祖先,具有相同的形态学、生理学特征和有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
双名法:双名命名法是指用拉丁文给植物的种起名字,由两个拉丁字组成:属名+种加词+命名人名。
200×-200×学年度第2学期期末考试(A)
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4分)
1.最小面积
对一个特定的群落类型能够提供足够的环境空间,或者能够保证展现出该群落类型的种类组成和结构的真实特征的一定面积。
2.植物环境(群落环境)
在群落内部,由于群落本身作用形成的特殊环境,是群落内部的一个组成成分。
3.植物区系
某一地区或某一时期内所有植物种类的总称。
4.生态位
每个种群与群落中其他种群在时间上与空间上的相对位置及其机能关系。
5.植物群落
某一地段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由一定的植物种群以及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植物组合,称为植物群落。
二、判断题(10分,对着“√”,错者“×”,每题1分)
1.(×)建群种就是群落最高层的优势种。
2.(√)针阔混交林的乔木层具有两个层片。
3.(×)群落演替与群落波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是可以预测的。
4.(√)群落的复生必须具备种源及土壤。
5.(×)生态型是植物趋同适应的结果。
6.(×)光照越低,对阴生植物的生长发育越有利。
7.(×)外来种与入侵种属于同一概念范畴。
8.(×)胎生现象是热带雨林的乔木所特有的现象。
9.(√)环境条件的不均匀性是小群落形成的主要原因。
10.(√)沉水植物是典型的水生植物。
三、简答题(30分)
1.简述Logistic 增长曲线的特点。
曲线变化平缓(1.5分),具有一个上渐近线(1.5分)
2.根据植物对光强的不同反应,可将植物分为哪些类型?
阳生植物(1分)、阴生植物(1分)、耐荫性植物(1分)
3.草甸和草原有何区别?
草甸为隐域植被,草原为显域植被(1分)
草甸季相变化不明显,草原季相变化明显(1分)
草甸以中生植物为主,草原以旱生植物为主。
(1分)
4.低温对植物的伤害分为哪些类型?
寒害(1分)、冻害(1分)、霜害(1分)
5.在世界范围内,夏绿林主要分布于哪些区域?
北大西洋沿岸(1分);西欧与中欧(1分);亚洲东部(1分) 6.阐明泰加林的基本特点。
暗针叶林(1分);沼泽化(1分);缺乏阔叶成分(1分)
7.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分为哪些类型?
趋同适应(1.5分);趋异适应(1.5分)
8.什么叫物种多样性?群落交错区内物种多样性有什么变化规律?
物种多样性是指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各物种的个体数目及其均匀程度。
(2分)
群落交错区内物种多样性增大。
(1分)
9.沼泽、草甸属于何种顶极群落?
隐域植被(3分)
10.群落的高级单位如何命名?
根据外貌命名(1.5分);按照土名或俗名命名(1.5分)
四、填空题(10分,每空0.5分)
种群的年龄金字塔分为(增长正群)、(稳定种群)和(下降种群或衰退种群)三个类型。
2. 群落分布的三向地带性是指(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
直地带性)。
3.自然界最常见的内分布型为(集群分布)。
4.群落的形成过程包括(侵移)、(定居)、(竞争)和(群落形成)
几个步骤。
5.热带雨林的气候特点是(温度高)、(温差小)、(雨量充沛且分
布均匀)。
6.群落的三维结构单位称为(层片)。
7.生态因子分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
物)因子及(人为)因子。
五、问答题(30分)
1.什么叫顶极群落?说明几个顶级理论的异同。
(10分)
演替系列中发展到最后、不存在物种更替证据的群落。
(2分)
共同点:
都承认顶极群落是经过单向的变化后,已经达到稳定状态的群落,而顶极群落在时间上的变化和空间上的分布,都和生境相适应。
(2分)不同点:
1)单元顶极理论认为,只有气候才是演替的决定因素,其它因素只是第二位的,但可阻止群落发展成为气候顶极;其他二个理论则强调各个因素的综合影响,除气候以外的其他因素,也可以决定顶极的形成;
顶极配置假说认为,顶极的变化,也会因为一个新的种群分布格局而产生新的顶极。
(2分)
2)单元顶极理论认为,在一个气候区域内,所有群落都有趋同性的发展,最终形成气候顶极,而其他两个理论都不认为所有群落最后都趋于一个顶极。
(2分)
3)单元顶极理论与多元顶极理论认为群落是一个独立的不连续的单
位,而顶极配置假说认为群落为一个连续体。
(2分)
2.森林为什么会增加降水量?(10分)
森林群落通过蒸腾与蒸发作用,将其吸收水分的75%送回大气层中,增加了大气水汽的含量。
(2分)
森林林冠层的气温较附近大气层低,含水汽的能力小,容易促使空气湿度达到饱和状态,便于水汽凝结成云而致雨(3分)
森林阻碍气流运动造成气流涡旋(3分)
森林树木的大量放电,引起云块放电,使空气电解,促进水汽凝结而降雨(2分)
3.阐明中国植物区系的特点。
1)植物种类丰富(2分)
2)起源古老(1分)
3)地理成分复杂(4分)
(1)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
(2)具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温带成分
(3)具有一定比例的古地中海和泛地中海成分
(4)特有属丰富
4)各种地理成分联系广泛,分布交错混杂(2分)
5)特有植物丰富(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