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病人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264.00 KB
- 文档页数:27
首先,脑出血病人的护理要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减少不必要的搬运,以防出出血加重。
大量脑出血昏迷病人,24-48小时内禁食,以防呕吐物返流至气管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通畅,防止脑缺氧。
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口腔细菌感染并发症。
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褥疮发生。
尿潴留者应置留置导尿管定时放尿。
吸氧可改善脑缺氧,减轻脑水肿。
头冰袋可降低头部温度,增加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力甘露醇等脱水剂可快速有效降低颅内压。
应注意甘露醇快速静脉滴入速度,以保证降颅压效果。
脑出血病人的护理问题1、进食:脑出血是脑血管破裂所致,往往跟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动脉瘤、情绪激动等息息相关。
在饮食方面要低盐低脂饮食,减少血管情况的进一步恶化。
脑出血后部分脑组织存在再灌注损伤,这时会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进一步损伤其余的脑细胞。
因此在饮食中要添加抗氧化食物,比如:茶多酚、维生素C、维生素E等。
脑出血患者少吃辛辣食物,一来辛辣食物易引起血压升高,二来这类食物往往有活血功效,导致容易出血,三来辛辣食物易致大便秘结。
部分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昏迷不醒,这时需要留置胃管,鼻饲流质。
在流质食物中要注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的搭配,避免营养不均衡。
2、排泄:脑出血患者往往行动不便,可能将长期卧床,这对于胃肠运动非常不利,因此要防止便秘。
饮食中要适量增加膳食纤维,定期要疏通大便。
行动困难的患者必要时可留置导尿,同时注意维持会阴部的干洁,防止湿疹。
3、运动:脑出血后部分脑组织功能丧失,引起对应的肢体活动功能丧失,这时要给予辅助运动,避免患肢肌肉萎缩、关节强直、血管栓塞等的发生4、冰枕:脑出血患者往往需要头置冰枕,这能促使脑血管收缩,防止病情加重。
5、情绪:要给予积极的心理护理。
鼓励他,使他配合治疗。
研究证明积极的心态能加速疾病的痊愈。
压疮如何护理护理应做到:(1)定时翻身,一般每两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要抬起病人身体,避免拖、拉、拽等动作,以免造成局部组织破损。
脑出血护理【一般护理】1.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床头抬高l50~300,保持环境安静。
避免各种刺激。
2.翻身时动作轻柔,尽量避免移动,必须更换体位及治疗,护理时,动作要轻,翻身角度不宜太大。
3.病情危重者发病24~48小时内禁食,72小时仍不能自口进食者,可行鼻饲流质饮食。
4.急性期每小时测体温1次,如有高热,可于头、腋窝、腹股沟等处放置冰袋进行物理降温。
5.观察呕吐物及大便的颜色及性质,及时留取标本,以防消化道出血。
6.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气管、口腔分泌物及呕吐物,如呼吸道分泌物量多、不易吸出时,准备气管切开用品。
如有肺炎时,及时做痰培养及抗生素敏感试验。
7.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准确记录入量,及时留取血标本,查钾、钠、氯、二氧化碳结合力、尿素氮等,了解结果,及时提供医师参考。
8.昏迷者按昏迷护理常规。
【心理护理】1.有些脑出血病人经过治疗,虽脱离了危险,但却留下了偏瘫、失语等后遗症,心理上也会发生变化。
有的害怕病治不好,死神会随时降临;有的悲观失望,认为自己成了残废人,人生的意义也就到此结束;还有的认为自己的衣、食、住、行都不能自理,已成为社会及家庭中多余的人和包袱。
凡此心理障碍,不仅会影响药物治疗效果,也不利于康复训练的实施,因此,应积极进行心理护理。
2.稳定病人的情绪,避免一切忧愁、悲伤、烦恼等不良刺激,护士及家属应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主动地帮助病人洗脸、喂饭、洗澡、处理大小便等。
事事处处关心爱护,不得有任何不耐烦的表现,不讲任何伤情感的话,使病人心情舒畅,不孤独,树立继续生活的勇气。
3.要积极进行心理疏导,脑出血的病人神志清醒后,即可给病人讲解脑出血的有关知识,让病人了解本病多由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引起,故不能急躁,不要坐起,要安心养病,按时用药,不要屏气用力,很好配合医师治疗。
通过心理疏导,多数病人都会面对现实,看到希望,争取好的结局,大大加速病情恢复。
4.应注意保持安静、整洁、采光照明充足、布置合理、良好舒适的治疗环境,这样可有助于稳定情绪,促进心理康复。
脑出血的护理措施
一、脑出血的护理措施1. 脑出血的护理措施之心理调节2. 脑出血的护理措施之饮食保健 3. 脑出血的护理措施之卧床休息 4. 脑出血的护理措施之病情观察二、脑出血的预防方法三、脑出血的常见后遗症
脑出血的护理措施
1、脑出血的护理措施之心理调节首先脑出血的病人一定要尽早的采取治疗的手段,对于比较严重的瘫痪患者,生活不能够自理,甚至未来的生活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这个时候患者容易出现忧郁沮丧悲伤失望的心理,家属应该从心理上关心体贴患者应该与他们经常交流给他们安慰和鼓励下他们,尽快的接受医生的治疗工作,恢复健康。
2、脑出血的护理措施之饮食保健其次脑出血的患者饮食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都是家庭护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患者的恢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病人应该多吃一些富含高蛋白高纤维低脂肪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吃鱼类豆制品五谷黄豆等等,平时要忌食辛辣油腻食物,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和水果,保持大小便通畅。
家属的护理工作非常的重要,能够减少感染病情的出现,减轻患者的痛苦。
3、脑出血的护理措施之卧床休息绝对卧床休息2周,头部可轻轻向左右转动,应避免过度搬动或抬高头部,四肢可在床上进行小幅度翻动,每2小时一次,不必过分紧张。
大小便须在床上进行,不可自行下床解便,以防再次出血的意外发生。
脑出血患者需要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特别是发病2周内,应尽量减少探望,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避免各种不良情绪影响。
4、脑出血的护理措施之病情观察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患者病程中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疼,例如头部胀痛、针刺样痛、剧烈疼痛等,这是最常见。
脑出血病人的护理查房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需长期接受护理。
为了提供有效的护理,护士在查房时应详细了解病人的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同时也需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
本文将分为四个部分介绍脑出血病人的护理查房。
一、护理查房前的准备:在进行护理查房前,护士需要准备相关的资料,包括患者的病历、药物清单、医嘱等,以便能够准确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进展。
此外,护士还应检查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并对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行评估。
二、查房过程:1.与患者交流:在查房开始前,护士应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变化以及任何不适或疼痛。
同时,护士也应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了解患者家族史、过去的健康状况以及家庭支持情况等。
2.观察病情变化:护士应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神经系统状况、意识状态等。
护士需要检查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并及时记录以监测患者的病情。
3.评估神经系统功能:护士应详细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包括瞳孔反射、肌力、平衡和感觉等。
护士需要检查患者的瞳孔大小、光反射、肌力等,以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4.防治并发症:脑出血病人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脑水肿、颅内感染、癫痫发作等。
在查房过程中,护士应仔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这些并发症的症状,并及时向医生汇报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5.监测药物及输液:护士需要仔细核对患者的药物清单和输液记录,并监测患者药物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
护士需要确认患者是否按时服药、药物是否有副作用,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调整。
6.营养与体位护理:在查房过程中,护士还要注意患者的营养和体位护理。
护士需要确保患者的饮食合理,包括提供各类食物的搭配和及时与医生协商调整。
此外,护士也要帮助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避免长时间压迫到一侧血液循环不畅,同时也要避免意外摔伤等。
三、查房中的注意事项:1.尊重患者隐私:在查房过程中,护士应尽量避免在其他患者或外人面前讨论患者的隐私问题。
危重病人观察、护理交接要点
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意识、瞳孔、GCS评分。
2、严密监测:监测生命体征、出入量变化。
测量各引流管长度、
观察引流液颜色、量(胃液成咖啡色或出现黑便,通知医生,暂停鼻饲,制定鼻饲计划单)。
3、饮食和治疗(清楚用药名称和作用、副作用)。
4、实施基础护理:给予患者晨晚间护理3次/日,保持患者六洁
(皮肤、手足、头发、口腔、会阴、床单位),敷料整洁
5、安全管理:实施坠床、跌倒、压创的评估及管路滑脱的预防,
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6、卧位管理:绝对卧床,根据病情抬高床头30-45°。
7、专科护理:
a、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雾化到位。
b、使用呼吸机病人做好呼吸机管理。
c、完成病人气道管理。
脑出血家庭护理牢记的护理要点!脑出血又称之为脑溢血,是一种非外伤性的脑实质破裂出血,具有致死、致残的恐怖后果。
发生原因多见于长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未得到明显控制诱发脑出血。
此外还和经常性熬夜、精神压力过大,运动量过少,喜好烟酒,情绪波动明显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当发生脑出血,患者往往遗留下各种认知障碍、语言障碍和运动障碍,所以大部分患者都会处于长期卧床,生活无法自理的状态,需要家人的协助才能进行日常生活。
因此,我们今天主要来了解一下,当家人发生脑出血疾病后,应当怎样做家庭护理?护理要点又是什么?让我一起来看看吧!(1)按时吃药:每日为患者测量血压和心率,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服药,每次服药后要注意观察是否存在不良反应。
当患者抗拒服药时候,家人一定要保持良好的耐心,鼓励患者按时进行服药,可缩短疾病恢复时间。
(2)预防并发症:长期卧床的脑出血患者需每日定时为患者进行翻身和擦洗,尤其是骨隆突出的背部、骶尾部等位置,要保持干燥和清洁,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同时对患者的衣物要每2日一次更换,躺卧的被褥要保持柔软舒适,一般为3天更换1次。
如果护理不当,压力性损伤还是发生,需要为患者购买气垫床,进行空置已经产生损伤的皮肤,同时将患者的贴身衣物要及时的清洗和晾晒,减少细菌加重感染。
长期卧床,气道咳嗽能力减弱,应当同时白天每隔2小时为患者进行一次拍背辅助其咳嗽,防止出现吸入性肺炎。
拍背方法为用空心掌从下到上,依次缓慢的沿着气管进行叩背,鼓励患者多进行自我咳嗽,咳痰完成后,对患者进行口腔的清洁,可用盐水进行漱口,保证口腔卫生。
每日饮水量要在1500以上,防止出现尿路感染,护理患者大小便时,应当观察患者的尿液颜色,如果出现浑浊可能存在感染,要及时的进行诊治,同时大便后要清洗消毒会阴部和肛门皮肤,防止出现失禁性皮炎。
(3)饮食护理:脑出血患者多数存在偏瘫,肠道能力减弱,早期无法进食。
需要采用鼻饲喂养的方式,将所需的营养做成食物匀浆进行鼻饲。
脑出血病人的护理查房脑出血是指脑内血管破裂,引起脑内突然性出血,通常会导致颅内压力增高和神经递质紊乱。
脑出血病人需要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护理,以保证其生命安全和康复。
在护理查房中,医护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意识状态和神经症状的观察脑出血病人常出现意识障碍和神经系统症状,医护人员需要检查病人的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应、肢体动作、语言表达能力等。
如出现意识障碍、瞳孔不等大、肢体瘫痪等情况,应及时记录并向医生报告。
二、生命体征的监测脑出血病人需要进行常规生命体征的检查,包括血压、呼吸、心率等指标的监测。
医护人员需要确认病人的生命体征是否稳定,如出现体温升高、血压升高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口腔护理脑出血病人常需长期卧床休息,容易出现口干口臭等情况,需要进行口腔护理。
医护人员需要清洁病人的口腔、牙齿和舌头,定时给予水、口腔清洁液等液体,以保持口腔干净舒适。
四、皮肤护理脑出血病人不能自主活动,容易出现压疮和皮肤病变,需要进行皮肤护理。
医护人员需要定期翻身、换床位,确保病人的身体各部位受到充分的血液灌注。
对于出现压疮的部位,应及时进行处理,避免感染和恶化。
五、营养支持脑出血病人需要进行营养支持,以促进康复。
医护人员需要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提供高蛋白、低脂、丰富维生素的饮食,避免长时间禁食和营养不良。
六、药物治疗的合理使用脑出血病人需要接受药物治疗,医护人员需要密切注视病人的用药情况。
在查房中,需要确认病人是否按医嘱进行用药,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
如需要调整用药方案,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协商。
脑出血病人需要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护理,医护人员需要密切配合,进行有效的协作,以为病人提供最为优质的护理服务。
脑出血患者恢复期的康复护理(原创)一、心理护理脑出血患者经过系统的临床治疗后,其肢体、语言功能障碍,容貌形态改变在短时期内难以恢复,会使患者产生苦闷、抑郁、悲观心理。
表现出烦躁,羞于见人等行为特征。
护士应尽量体贴、关心病人,多给予安慰、开导和鼓励,并介绍一些功能恢复较好的病例,激发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同时,根据病情安排一些适宜的活动。
如看电视、下棋、听广播使患者感到生活充实,消除寂寞感,从而坚定战胜伤残的信心,使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
二、饮食护理脑出血患者恢复期的饮食应予以清淡、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食物,少食多餐,不可食用动物内脏,动物油类,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多吃蔬菜、水果。
对于面瘫病人、咀嚼功能失调、舌活动不利,应协助进食稀软饮食,动作宜慢,量要适当减少,避免发生呛咳或食物阻塞呼吸道而窒息。
三、功能锻炼1、面瘫的功能锻炼用拇指自两眉之间经眉弓,经太阳穴到目内眦,再下经鼻翼旁、鼻唇沟、嘴角至下颌角,缓缓按揉,直到发热发酸为止。
2、语言功能训练要耐心细致地一字一句进行练习,练习时,注意力要集中,情绪要稳定,说话节奏宜慢,先从简单的单字、单词练习。
鼓励病人大胆与人交谈,也是一种语言锻炼的方法。
3、半身不遂功能锻炼坐卧练习:由家属扶病人反复作起坐、躺下动作;或在床的脚端拴一根绳子,让病人健康的手抓住绳子自行作起卧训练。
上肢锻炼:经常按揉患肢,再作外展内收及肘关节伸屈,内外旋转运动。
下肢锻炼:病人俯卧,家属用手背在脊柱两侧自上而下按揉,如此反复数次。
也可让病人坐在凳子上,肢踩竹筒来回滚动或进行行走,搀扶病人上下楼梯练习也可促进功能改善。
四、控制血压,预防再次出血脑出血患者恢复期要定期检查血压,使血压保持在18/11.5Kpa左右,坚持正确服用降压药,不可骤停和自行更换,亦不宜同时服用多种降压药,避免血压骤降或过低致脑供血不足,戒除烟酒,勿过度劳累,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以免使血压骤升骤降而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