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套类零件的认识
- 格式:doc
- 大小:282.00 KB
- 文档页数:8
轴套的名词解释轴套,即轴承套圈,是一种用于支撑和保护轴的零件。
它通常由金属、塑料或涂层材料制成,其内部通过润滑剂的润滑,可以降低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和磨损,从而减少能量损失和噪音。
1. 轴套的功能轴套主要具有以下几个功能:1.1 支撑轴:轴套作为一种固定在机械中心轴上的套圈,可以稳定地承受轴的重量和压力,确保轴的正常运转。
1.2 减少摩擦:轴套内涂抹润滑剂,可以在轴与轴套之间形成一层润滑膜,减少轴与轴套之间的摩擦,提高机械的运转效率。
1.3 减小磨损:轴套能够对轴进行有效的保护,避免轴与外界环境中的尘土、杂质接触,减少轴的磨损,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
1.4 吸收冲击:在机械运转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振动和冲击力,轴套能够起到缓冲和吸收冲击的作用,保护轴和其他机械零件免受损坏。
1.5 降低噪音:由于轴套能够减少摩擦和磨损,进而降低机械的噪音,提供更加安静和舒适的工作环境。
2. 轴套的种类轴套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机械要求,可以分为不同种类:2.1 平滑轴套:平滑轴套是最常见的类型,主要用于减少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提高机械的运转效率。
2.2 自润滑轴套:自润滑轴套内置润滑剂,能够在轴与轴套之间形成润滑膜,减少润滑障碍,延长轴的使用寿命。
2.3 装配式轴套:装配式轴套通常由两个或多个组件构成,便于安装和维修,适用于需要频繁更换轴套的设备。
2.4 定制轴套:根据特定的工程需求和设计要求,定制轴套可以根据尺寸、形状、材料等方面进行个性化制造,满足特定机械的要求。
3. 轴套的制造材料轴套的制造材料是影响其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
常见的轴套材料包括:3.1 金属材料:如黄铜、铜、钢等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适合用于高负荷和高速度的机械。
3.2 塑料材料:如聚四氟乙烯(PTFE)、尼龙、聚酰胺等,具有自润滑性和较低的摩擦系数,适合用于小型和低负荷的机械。
3.3 涂层材料:如聚三氟乙烯(PTFE)涂层、氧化铝涂层等,能够提供更好的润滑和耐磨性能,适合用于高温和高速度的机械。
1,轴套类零件这类零件一般有轴、衬套等零件,在视图表达时,只要画出一个基本视图再加上适当的断面图和尺寸标注,就可以把它的主要形状特征以及局部结构表达出来了。
为了便于加工时看图,轴线一般按水平放置进行投影,最好选择轴线为侧垂线的位置。
在标注轴套类零件的尺寸时,常以它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
由此注出图中所示的Ф14 、Ф11(见A-A断面)等。
这样就把设计上的要求和加工时的工艺基准(轴类零件在车床上加工时,两端用顶针顶住轴的中心孔)统一起来了。
而长度方向的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接触面(轴肩)或加工面等。
如图中所示的表面粗糙度为Ra6.3的右轴肩,被选为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由此注出13、28、1.5和26.5等尺寸;再以右轴端为长度方向的辅助基,从而标注出轴的总长96。
2.盘盖类零件这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扁平的盘状,一般有端盖、阀盖、齿轮等零件,它们的主要结构大体上有回转体,通常还带有各种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局部结构。
在视图选择时,一般选择过对称面或回转轴线的剖视图作主视图,同时还需增加适当的其它视图(如左视图、右视图或俯视图)把零件的外形和均布结构表达出来。
如图中所示就增加了一个左视图,以表达带圆角的方形凸缘和四个均布的通孔。
在标注盘盖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通过轴孔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
3.叉架类零件这类零件一般有拨叉、连杆、支座等零件。
由于它们的加工位置多变,在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
对其它视图的选择,常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且还要用适当的局部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来表达零件的局部结构。
踏脚座零件图中所示视图选择表达方案精练、清晰对于表达轴承和肋的宽度来说,右视图是没有必要的,而对于T字形肋,采用剖面比较合适。
在标注叉架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安装基面或零件的对称面作为尺寸基准。
尺寸标注方法参见图。
4.箱体类零件一般来说,这类零件的形状、结构比前面三类零件复杂,而且加工位置的变化更多。
1.轴套类零件这类零件一般有轴、衬套等零件,在视图表达时,只要画出一个基本视图再加上适当的断面图和尺寸标注,就可以把它的主要形状特征以及局部结构表达出来了。
为了便于加工时看图,轴线一般按水平放置进行投影,最好选择轴线为侧垂线的位置。
在标注轴套类零件的尺寸时,常以它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
由此注出图中所示的Ф14 、Ф11(见A-A断面)等。
这样就把设计上的要求和加工时的工艺基准(轴类零件在车床上加工时,两端用顶针顶住轴的中心孔)统一起来了。
而长度方向的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接触面(轴肩)或加工面等。
如图中所示的表面粗糙度为Ra6.3的右轴肩,被选为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由此注出13、28、1.5和26.5等尺寸;再以右轴端为长度方向的辅助基,从而标注出轴的总长96。
2.盘盖类零件这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扁平的盘状,一般有端盖、阀盖、齿轮等零件,它们的主要结构大体上有回转体,通常还带有各种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局部结构。
在视图选择时,一般选择过对称面或回转轴线的剖视图作主视图,同时还需增加适当的其它视图(如左视图、右视图或俯视图)把零件的外形和均布结构表达出来。
如图中所示就增加了一个左视图,以表达带圆角的方形凸缘和四个均布的通孔。
在标注盘盖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通过轴孔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
3.叉架类零件这类零件一般有拨叉、连杆、支座等零件。
由于它们的加工位置多变,在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
对其它视图的选择,常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且还要用适当的局部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来表达零件的局部结构。
踏脚座零件图中所示视图选择表达方案精练、清晰对于表达轴承和肋的宽度来说,右视图是没有必要的,而对于T字形肋,采用剖面比较合适。
在标注叉架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安装基面或零件的对称面作为尺寸基准。
尺寸标注方法参见图。
4.箱体类零件一般来说,这类零件的形状、结构比前面三类零件复杂,而且加工位置的变化更多。
机械设计中尺寸标注类知识,毕业前一定读懂它1.轴套类零件这类零件一般有轴、衬套等零件,在视图表达时,只要画出一个基本视图再加上适当的断面图和尺寸标注,就可以把它的主要形状特征以及局部结构表达出来了。
为了便于加工时看图,轴线一般按水平放置进行投影,最好选择轴线为侧垂线的位置。
在标注轴套类零件的尺寸时,常以它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
由此注出图中所示的Ф14 、Ф11(见A-A断面)等。
这样就把设计上的要求和加工时的工艺基准(轴类零件在车床上加工时,两端用顶针顶住轴的中心孔)统一起来了。
而长度方向的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接触面(轴肩)或加工面等。
如图中所示的表面粗糙度为Ra6.3的右轴肩,被选为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由此注出13、28、1.5和26.5等尺寸;再以右轴端为长度方向的辅助基,从而标注出轴的总长96。
2.盘盖类零件这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扁平的盘状,一般有端盖、阀盖、齿轮等零件,它们的主要结构大体上有回转体,通常还带有各种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局部结构。
在视图选择时,一般选择过对称面或回转轴线的剖视图作主视图,同时还需增加适当的其它视图(如左视图、右视图或俯视图)把零件的外形和均布结构表达出来。
如图中所示就增加了一个左视图,以表达带圆角的方形凸缘和四个均布的通孔。
在标注盘盖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通过轴孔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
3.叉架类零件这类零件一般有拨叉、连杆、支座等零件。
由于它们的加工位置多变,在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
对其它视图的选择,常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且还要用适当的局部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来表达零件的局部结构。
踏脚座零件图中所示视图选择表达方案精练、清晰对于表达轴承和肋的宽度来说,右视图是没有必要的,而对于T字形肋,采用剖面比较合适。
在标注叉架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安装基面或零件的对称面作为尺寸基准。
复制地址更多1.轴套类零件这类零件一般有轴、衬套等零件,在视图表达时,只要画出一个基本视图再加上适当的断面图和尺寸标注,就可以把它的主要形状特征以及局部结构表达出来了。
为了便于加工时看图,轴线一般按水平放置进行投影,最好选择轴线为侧垂线的位置。
在标注轴套类零件的尺寸时,常以它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
由此注出图中所示的Ф14 、Ф11(见A-A断面)等。
这样就把设计上的要求和加工时的工艺基准(轴类零件在车床上加工时,两端用顶针顶住轴的中心孔)统一起来了。
而长度方向的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接触面(轴肩)或加工面等。
如图中所示的表面粗糙度为Ra6.3的右轴肩,被选为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由此注出13、28、1.5和26.5等尺寸;再以右轴端为长度方向的辅助基,从而标注出轴的总长96。
2.盘盖类零件这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扁平的盘状,一般有端盖、阀盖、齿轮等零件,它们的主要结构大体上有回转体,通常还带有各种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局部结构。
在视图选择时,一般选择过对称面或回转轴线的剖视图作主视图,同时还需增加适当的其它视图(如左视图、右视图或俯视图)把零件的外形和均布结构表达出来。
如图中所示就增加了一个左视图,以表达带圆角的方形凸缘和四个均布的通孔。
在标注盘盖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通过轴孔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
3.叉架类零件这类零件一般有拨叉、连杆、支座等零件。
由于它们的加工位置多变,在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
对其它视图的选择,常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且还要用适当的局部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来表达零件的局部结构。
踏脚座零件图中所示视图选择表达方案精练、清晰对于表达轴承和肋的宽度来说,右视图是没有必要的,而对于T字形肋,采用剖面比较合适。
在标注叉架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安装基面或零件的对称面作为尺寸基准。
尺寸标注方法参见图。
4.箱体类零件一般来说,这类零件的形状、结构比前面三类零件复杂,而且加工位置的变化更多。
轴套类零件结构特点
1. 圆柱形结构:轴套类零件通常呈现圆柱形,这种形状有助于减少零件的重量和惯性力,提高零件的旋转精度和稳定性。
2. 中空结构:轴套类零件的内部通常是中空的,这使得轴类零件可以穿过轴套,实现支撑和定位的作用。
3. 精密公差:轴套类零件的内孔和外圆通常具有较高的精度要求,以保证与轴类零件的配合精度。
公差要求通常包括直径公差、圆度公差、圆柱度公差等。
4. 表面处理:为了提高轴套类零件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通常会对其表面进行处理,如电镀、氮化、淬火等。
5. 密封结构:为了防止润滑剂泄漏和灰尘进入,轴套类零件通常具有密封结构,如密封圈、油封等。
6. 材料选择:轴套类零件的材料通常选择具有高耐磨性、高强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的材料,如不锈钢、合金钢、铸铁等。
总之,轴套类零件的结构特点是圆柱形、中空、精密公差、表面处理、密封结构和材料选择等,这些特点使得轴套类零件在机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轴套类零件的认识报告单姓名亮工号123B05 组别B组课程名称轴套类零件编程加工与检测任务编号撰写目的熟悉轴套类零件的加工过程一、轴类零件的认识二、套类零件的认识三、轴套类零件的刀具、量具的准备四、轴套类零件夹具的准备五、轴套类零件的工艺分析六、加工中遇到的问题七、小结教师评语:一、轴类零件的认识1、轴类零件的的特点和功用特点:常见的轴类零件的基本形式是阶梯的回转体,其长度大于直径,主体由多段不同的直径的回转体组成。
轴上一般有轴颈、轴肩、键槽、螺纹、挡圈槽、销孔、孔、螺纹子等,以及中心孔、退刀槽、倒角、圆角等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功用:轴类零件主要用于支承传动零部件,传递扭矩和承受载荷以及保证在轴上零件的回转精度等。
2、轴类零件的分类根据承受载荷的不同,轴类零件可分为心轴(只承受弯矩)、传动轴(传递转矩)、转动轴(既传递转矩又承受弯矩)。
根据轴线形状的不同,轴类零件可分为直轴、曲轴和挠性钢丝轴。
直轴又可分为光轴和曲轴。
3、轴类的尺寸精度轴用轴承支承,与轴承配合的轴段称为轴颈。
轴颈是轴的装配基准,它们的精度和表面质量一般要求较高,其技术要求一般根据轴的主要功用和工作条件制定,通常有以下几项:(一)尺寸精度起支承作用的轴颈为了确定轴的位置,通常对其尺寸精度要求较高(IT5~IT7)。
装配传动件的轴颈尺寸精度一般要求较低(IT6~IT9)。
(二)几何形状精度轴类零件的几何形状精度主要是指轴颈、外锥面、莫氏锥孔等的圆度、圆柱度等,一般应将其公差限制在尺寸公差围。
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外圆表面,应在图纸上标注其允许偏差。
(三)相互位置精度轴类零件的位置精度要求主要是由轴在机械中的位置和功用决定的。
通常应保证装配传动件的轴颈对支承轴颈的同轴度要求,否则会影响传动件(齿轮等)的传动精度,并产生噪声。
普通精度的轴,其配合轴段对支承轴颈的径向跳动一般为0.01~0.03mm ,高精度轴(如主轴)通常为0.001~0.005mm 。
(四)表面粗糙度一般与传动件相配合的轴径表面粗糙度为Ra2.5~0.63μm,与轴承相配合的支承轴径的表面粗糙度为Ra0.63~0.16μm。
4、轴的结构工艺性1)一般轴结构设计成阶梯轴,目的是提供零件定位和固定的轴肩、轴环,区别不同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以及配合的要求,同时也便于零件的装卸和固定。
2)轴上要求磨削的表面,如滚动轴承配合出须在轴肩处留有砂轮越程槽,对于轴上有多个键槽时,为加工方便应使键槽尽量布置在同一母线上,另外键槽尺寸应按标准设计。
3)轴的直径除了满足强度和刚度,还应注意尽量采用标准直径。
4)为了减少轴径突变处的应力集中,阶梯轴截面尺寸变化处应采用圆倒角。
5、轴类零件的毛坯毛坯形式的选择与轴的结构形状、尺寸和材料有密切关系。
轴的毛坯有以下几种:①冷拉钢:用于制造直径小于75mm的直轴。
②轧制圆钢:用于毛坯直径小于125mm,轴段直径相差不大,不太重要的直轴。
轧制刚又分为冷轧钢和热轧钢。
热轧钢常用于制造小于90mm的轴,冷轧钢轴直径较小一些。
③短剑用材质要求高、重要的或直径变化大的阶梯形直轴或形状复杂的曲轴。
批量大时可采用模锻、精锻。
④焊接件:大型轴、毛坯各段尺寸差异大,要求空心,生产件数少时可采用焊接件。
⑤大型、形状复杂时采用,如曲轴。
常用球墨铸铁或合金铸铁,要求高的轴可采用铸钢。
6、轴类零件的材料碳素钢:工程中常用35、45、50等优质钢,45钢广泛,价格低,应力集中敏感性小。
合金钢:常用于高温高速,重载及结构紧凑轴,较高的力学性能,但价格较贵,对应力集中敏感。
载设计时,必须尽量减少应力集中。
球墨铸铁:耐磨,价格低,吸振性好,应力集中敏感性低但可靠性差。
7、轴类零件的热处理工艺轴的材料主要以渗碳钢和调质钢最为常见。
渗碳钢的常用牌号有20#,20Mn,20CrMnTi等等,主要用于有冲击,高耐磨性的场合,热处理工艺是渗碳高频淬火。
表面硬度高,芯部任性高,耐冲击。
比如汽车和机床变速箱中的齿轮半轴,柴油机摇臂轴。
调质钢的常用牌号有45#,40Cr.45Cr,65#等等。
主要用于较大尺寸,要求较高的整体性能的场合。
热处理工艺是整体调质,或者局部感应淬火。
热处理后得到整体的回火索氏体,强度任性都很高,能承受较大载荷。
比如各种机床的主轴,传动轴,柴油机曲轴等。
在一些不重要的或者轻载荷的连接轴,支撑轴等,锻后不需要热处理或者正火处理就可以使用了。
而一些高速,要求高耐磨性又无重大载荷和冲击的轴类,可以采用高合金或者高碳钢整体淬火。
二、套类零件的认识1、套类零件的特点在机器中起支撑和导向作用,主要由端面、外圆、孔等组成、零件的壁厚较薄,易产生变形,一般零件直径大于其轴向尺寸。
2、套类零件的技术要求套类零件的外圆表面多以过盈或过度配合与机架或箱体孔相配合其支撑作用。
孔主要起导向作用或支撑作用,常与运动轴,主轴,活塞,滑阀相配合,有些套的端面或凸缘端面有定位或支撑载荷的作用。
孔与外圆一般具有较高的同轴度要求;孔表面本身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及表面粗糙度要求;端面与孔轴线的垂直度要求;外圆表面本身的尺寸、形状精度及表面粗糙度要求等。
3、套类零件毛坯与材料的选择套类零件毛坯,要视其结构尺寸与材料而定,孔径较大,一般选用带孔的铸件或无缝钢管。
孔径较小时,可选用棒料或实心铸件。
在大批量生产情况下,为节省材料,提高生产率,也可以挤压,粉末冶金,工艺制造精度较高的毛坯。
套类材料一般选用钢,铸件,青铜或黄铜材料。
滑动轴承宜选用铜料,有些要求较高的滑动轴承,为节省贵重材料而采用金属结构,即用离心铸造法,在钢或铸件的壁上浇铸一层巴氏合金等材料,用来提高轴承的寿命。
有些强度要求较高的套(如伺服阀的阀套、镗床主轴套等)则选用优质合金钢。
三、轴套类零件的刀具、量具的准备1、刀具的准备1)刀具的分类按刀具所用材料分类:高速钢刀具、硬质合金刀具、瓷刀具、立方碳化硼刀具、聚晶金刚石刀具按刀具切削工艺分类:外圆车刀、端面车刀、孔车刀、切断和切槽刀、螺纹车刀2)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1)高硬度和耐磨性(2)足够的强度和韧性(3)良好的耐热性和导热性(4)良好的工艺性3)本次加工中用到的刀具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外圆车刀(根据加工精度要求选择粗车和精车用同一把车刀,可以选择焊接刀具或者硬质合金刀具)车槽和车断刀(选择2mm切槽刀和5.5mm切断刀)、镗刀、砂轮(磨床)、φ10铣刀(铣床铣削加工用到)、φ6、φ4铣刀、φ3钻头、φ6球头铣刀。
2、量具的准备1)游标卡尺(一)、使用前的检查1、卡尺的刻度线和数字清晰。
2、不应有锈蚀、磕碰、断裂、划伤或者其他影响使用性能的缺陷。
3、用手轻轻拉或推尺框,尺框在尺身上移动应平稳,不应有阻滞或松动现象,紧固螺钉的作用应可靠。
4、用手摸测量面,检查是否有毛刺,并凭手感觉测量面的粗糙度是否符合要求。
5、经上述检验并均符合要求后,用干净的布或纸檫净测量爪的测量面,然后推动尺框,使两测量面接触,观察两测量面之间的间隙是否符合要求。
(二)、使用方法1、无论测量外尺寸还是测量尺寸,只要测量条件允许,都不要只用量爪的部分测量面进行测量,否则不仅会加速量爪的磨损,而且还会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
2、测量外尺寸时,应先将两个外侧爪之间的距离调整的大于被测尺寸,待推入被测部位后再轻推游框,使两个外侧爪接触到测量面。
3、使用大型卡尺进行测量时,为了防止卡尺因自身重力造成变形给测量带来误差,应用双手操作,有必要时还要在卡尺的适当部位进行支撑。
2)外径千分尺。
量具的维护与保养1、不使用的量具应妥善放置在专用的量具盒中,并加以固定。
2、搬运量具时要轻拿轻放,要放置在平整的物面上,并防止受压变形。
3、不允许把量具和其他工具、刀具等放置在一起以免受到伤害。
4、不允许测量正在旋转的工件。
5、在测量前,要将被测工件的测量部位清理干净,不准附着油污、粉末等杂物。
6、测量粗糙的表面时不应使用贵重和精密的量具。
7、不要用手檫摸量具的测量面,以免手上的汗水、油污污染测量面,使之受到腐蚀生锈。
8、量具使用完毕后,要及时用干净的布料、棉丝等檫拭干净,并放置在专用的量具盒。
9、不允许把量具当作扳手、划针、锤子等工具使用。
10、要妥善保管量具的使用说明书,鉴定证书等资料。
四、轴套类零件夹具的准备1、夹具的概念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加工精度,固定工件,使之占有确定位置以接受加工或检测的工艺装备统称为机床夹具,简称夹具。
2、对夹紧装置的要求1)夹紧过程不得破坏工件在夹具中占有的定位位置。
2)夹紧力要适当,既要保证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定位的稳定性,又要防止因夹紧力过大损伤工件表面或使工件产生过大的夹紧变形。
3)操作安全、省力。
3、夹具的分类1)按机床类型分为:车床夹具、铣床夹具、钻床夹具、镗床夹具、加工中心夹具、其它机床夹具2)按工作动力源分:手动夹具、气动夹具、液压夹具、电动夹具、磁力夹具、真空夹具、自动夹紧夹具3)按机床夹具的通用化程度分:①通用夹具可加工一定围不同工件的夹具,如车床上的三爪自定心卡盘、四爪单动卡盘。
铣床上平口虎钳、分度头、回转工作台。
使用场合,由于使用通用夹具夹紧工件比较费时、操作复杂、生产效率低、且难装夹。
故通用夹具主要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在产品固定的大批量生产中很少使用通用夹具,而使用效率高的专用夹具。
②专用夹具是针对某种工件的某道工序专门设计的夹具。
定位精度高,用于大批量生产。
③成组夹具根据成组技术原理设计的。
用于成组加工的夹具。
只要对夹具部分元件稍加改变,即可加工组不不同元件。
④组合夹具是由可循环使用的标准夹具零部件组装成易于联结和拆卸的夹具。
用于新产品的试用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⑤随行夹具为自动线上使用的一种夹具。
4、夹具的作用1)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2)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加工成本3)扩大机床工艺围和改变机床用途4)改善劳动条件和保证生产安全。
五、轴套类零件的工艺分析主动齿轮轴、从动轴和轴套为回转体零件,主要加工面为外圆柱面、端面、切槽等,适合采用数控车床加工。
端盖为盘类零件,当加工端面、外圆柱面、密封槽、孔,适合采用数控车床加工,当铣槽、割槽、倒角、钻孔时适合用数控铣床加工。
零件工艺方案的确定轴类零件的加工方案(以主动齿轮轴为例)装夹→手动车右端面进行对刀→留0.5mm的磨损用程序粗车→测量输入磨损量进行精车→手动车槽→调头装夹同样步骤进行加工,在车端面时就要保证总长了注意:要磨削部分要留0.3mm的余量以便在磨床上磨,在精加工时要选择程序跳段,不然就会加工出螺纹。
套类零件的加工方案(以主动轴端盖盲孔为例)在车床上加工:装夹→手动车右端面进行对刀→用程序加工→测量,不合尺寸可以修改→用2mm的车槽刀两次车槽,要保证槽的深度→用5.5mm的车断刀进行车断在铣床上加工:装夹→对刀→先加工腔调用程序加工→铣十字槽调用程序加工→用球头铣刀铣腔的倒角→不合尺寸可以修注意:铣床加工时不能太用力,铝件容易变形,因为工件都一样的,所以采用分步加工以减少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