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用法整理
- 格式:pptx
- 大小:477.61 KB
- 文档页数:75
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大全
标点符号是文字表达的重要元素,是文字中的表情符号,是文字表意的有力工具。
准确使用标点符号,可以避免表达攀绕,但同时也可以利用标点符号实现文字表达的流畅衔接和引人注目。
一、逗号“,”
1、用于分隔并列的词或短语。
例如:
这样的做法,不仅对人有好处,而且还能节省能源。
2、用于引出定语从句,表示限定关系。
例如:
研究表明,物质的形成很复杂,不能被单一的解释概念来概括。
3、用于引出表语从句,表示习惯、特征等。
例如:
4、用于分隔不同句之间的条件成分,表示句子的关系。
例如:
如果你努力工作,奖励一定会有的。
5、用于分隔不同句间的列举,表示分项,强调范围。
例如:
他深爱自己的国家,力争进步,建立美好社会。
二、句号“。
”
1、表示结束语句或完成讲一个故事的意思。
例如:
好好学习,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吧!
2、表示一个句子完成的结果,表示强调。
例如:
再也没有人叫你起床了。
3、表示一个思想的深入思考,表示深思。
例如:
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超越自我,但总会遇到困难,这是可以理解的。
4、表示一个强调,一个重要性。
例如:。
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1、逗号:在分隔一句比较长的句子的时候添上;2、句号:在句子该结束的时候添上;3、感叹号:表达强烈的情绪的时候添上;4、问号:表示疑问的时候添上;5、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补充说明、声音延长的时候添上;6、冒号:同破折号;7、省略号:在省略说话断断续续,省略后面发生的事情的时候添上;8、书名号:书的时候添上;9、分号:在排比句的时候添上;10、引号:在表示引用、特殊含义、强调说明的时候添上;11、顿号:和逗号差不多;常用修辞手法:1.比喻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2.比拟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4.排比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7.设问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8.反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和两种;10.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11.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12. 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13.联想也就是想象.描写手法环境描写作用: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二、渲染气氛三、烘托人物心理或烘托人物形象四、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语言描写作用:一、刻画人物性格二、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三、揭示人物的身分与社会地位四、预示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反映作品的主题与时代特点心理描写作用:一、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二、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三、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四、深化作品主题肖像描写作用:一、刻画人物性格二、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三、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动作描写作用:一、显示人物内心世界二、刻画人物性格三、表现变化的姿势、感情或者态度四、创造生动的画面和活跃的场景神态描写作用:一、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二、刻画人物性格,反应人物品质修改病句一. 什么是病句凡是违反客观事理或语言结构规律的句子都是病句;人们通常把违反客观事理的情况叫逻辑错误,把违反语言结构规律的情况叫语法错误;二. 病句的基本类型1.错别字如:深篮的天空中挂着一轮园月;分析:“篮”与“蓝”,“圆”与“园”属于同音、形近字混淆;改为:深蓝圆月2. 用词不当如:我们要虚心地帮助小同学;改为:我们要耐心地帮助小同学;3. 词语搭配不当如:我们要不断地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改为: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4. 逻辑混乱如:你的建议我完全赞成,只有一点不同意;分析:“完全赞成”和“只有一点不同意”相互矛盾;应改为:你的建议我基本上赞成,只有一点不同意;如:农贸市场里有黄瓜、豆角、圆白菜、西瓜、西红柿等蔬菜;改为:农贸市场里有黄瓜、豆角、圆白菜、西红柿等蔬菜;5. 缺少成分如: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分析:缺少主语;改为:我们要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如:我们从小要养成认真思考;分析:缺少宾语;改为:我们从小要养成认真思考的好习惯;6. 重复罗嗦如:任何一切困难都吓不倒我们;分析:“任何”与“一切”词义相同,造成重复罗嗦;改为:任何困难都吓不倒我们;或一切困难都吓不倒我们;7. 词序颠倒如:气象小组的同学,每天早上都记录并收听当天的天气预报;改为:气象小组的同学,每天早上都收听并记录当天的天气预报;8. 关联词使用不得当如:如果我们生活富裕了,就不应该浪费; 改为:即使我们生活富裕了,也不应该浪费;资料袋法布尔简介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他迷恋昆虫研究,曾经用自己的积蓄买了一块荒地,专门用来放养昆虫;在这块荒地上,他对昆虫进行了长达三十年的观察,揭开了昆虫世界的好多秘密,创作了著名的昆虫记;昆虫记既是一部严肃的科学著作,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读起来饶有兴趣;童话童话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作家创作的,著名的有丹麦的安徒生童话,德国的豪夫童话,英国的王尔德童话,中国的叶圣陶、张天翼写的童话等;另一类是在人民群众口头流传,后经有心人搜集、整理而成的,著名的有格林童话;格林童话共有210篇,搜集整理者是德国的格林兄弟;格林童话中的许多故事,如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勇敢地小裁缝,不仅在德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早已超过国界,为世界儿童所喜爱;。
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下面跟店铺来看看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
常用标点符号用法(一)问号1.选择问句,问号用在句末,中间用逗号。
如:你是参加电子计算机培训班呢,还是美容美发培训班呢?2.倒装问句,问号用句末。
如:你知道她来干什么吗,老王?3.有疑问词,但非疑问句,表陈述语气,句中用逗号,句末用句号。
如:鲁迅先生为什么写《自嘲》这首诗,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什么,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4.反问句感情强烈,句末改用叹号。
如:这样的人都不法办,难道还有天理吗!5.选择问句为了表示强调,具有相对独立性,每项后面可用问号。
如:是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6.连续问句,各句前后语意连贯,各句后用问号。
如:市长每天都去掏烟囱?他不处理日常政务?市里难道没有比掏烟囱更重要的事?我心里纳闷。
7.肯定和否定连用的正反问句式如不表示疑问语气时,句末不用问号,而用逗号或句号。
如: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生”这八个字,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
8.表疑问的独词句后用问号。
如:“啊!地狱?”我很吃惊,只是支吾着,“地狱?——论理,就该也有。
”常用标点符号用法(二)冒号1.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如下、例如”等词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如: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2.总括性话语前的停顿,用冒号,以总结上文。
如: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3、“××说”,如果只管下面便用冒号,只管上面便用句号,既管上又管下,一般用逗号。
如:①岳军小声解释说:“见识见识嘛,不会起化学反应的。
”(只管下)②“见识见识嘛,”岳军小声解释说,“不会起化学反应的。
16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及写法一、引言标点符号作为书写的辅助工具,在文本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不仅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意义,还能够使句子更加准确、流畅地传达作者的思想。
本篇文章将介绍常见的16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及正确写法,以帮助读者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逗号(,)逗号是最为常见的标点符号,其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用于分隔并列词语或短语:例如,“他带来了水果、蛋糕和鲜花。
”2. 用于分隔相对独立的成分:例如,“我在下午四点等你,如果你有时间。
”3. 用于修饰性插入语之前后:例如,“请注意,这是一个重要问题。
”4. 用于连接并列句子时,需要与连词配合使用:例如,“今天天气晴朗,但温度较低。
”三、句号(。
)句号标志一个完整的句子结束,并表示陈述或断言。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出现在陈述句末尾:例如,“我喜欢你。
”2. 出现在祈使句末尾时,表示命令或请求:例如,“请开灯。
”3. 出现在特殊疑问句中,表示陈述:例如,“你怎么会迟到呢。
”四、问号(?)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句,并传递询问的意义。
以下是相关的用法:1. 出现在一般疑问句末尾:例如,“你明天来吗?”2. 用于反复提问或表达怀疑:例如,“这是什么东西?”五、感叹号(!)感叹号通常用于表示强调、惊讶或喜悦的情感。
以下为其应用场景:1. 用于表示感情强烈的陈述句:例如,“真不敢相信!”2. 在祈使句中,表示命令或请求具有强烈的口气:例如,“快点过来!”六、分号(;)分号一般作为连接具有紧密关系的两个主要分句之间的标点符号。
它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常被使用:1. 用于连接具有递进关系的两个主要分句:例如,“他很努力学习;因此,取得了好成绩。
”2. 用于连接同时包含并列分句的复合句:例如,“我们去了北京;游览了故宫,长城和颐和园。
”七、冒号(:)冒号主要用于引出解释、举例或总结之前的内容。
以下为其主要使用场景:1. 用于引述对话或说明陈述的来源:例如,“他对我说:‘加油吧!’”2. 用于引出解释、说明或详细列举:例如,“有三种动物是羊:山羊、绵羊和骆驼羊。
标点符号的用法整理及正确使用方法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语气。
以下是常见的标点符号及其用法整理:1.句号(.):用于陈述句的末尾,表示句子的结束。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
”2.问号(?):用于疑问句的末尾,表示提问。
例如:“你喜欢吃苹果吗?”3.感叹号(!):用于感叹句的末尾,表示强烈的感情或情绪。
例如:“我多么希望能吃到一个美味的苹果啊!”4.逗号(,):用于分隔句子中的不同部分,使句子更加清晰易懂。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尤其是红富士。
”5.分号(;):用于分隔两个独立的句子,它们之间有某种联系。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你也喜欢吗?”6.冒号(:):用于引出下文或总结上文,常用于列举、解释等。
例如:“我喜欢吃的水果有:苹果、香蕉、橙子。
”7.引号(“”):用于引用他人的话或文章中的句子,也可以用于强调某个词语。
例如:“他说:‘我喜欢吃苹果。
’”或“‘苹果’是我最喜欢的水果。
”8.括号(()):用于补充说明或注释,也可以用于插入语、插入句子等。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尤其是红富士)。
”9.破折号(——):用于表示语气的转折或强调,也可以用于连接两个相关的词语或句子。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尤其是那种脆甜可口的红富士。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方法:1.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和用法,根据句子的语气和意思选择合适的标点符号。
2.注意标点符号与其他字符的间距和位置,避免出现排版错误或误解。
3.在写作时,可以先写下主要内容和意思,再根据需要用标点符号进行修正和调整。
4.多读多写,逐渐熟悉和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总之,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对于提高书面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程度都非常重要。
希望以上整理的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
标点符号的用法归纳及记忆口诀一、标点符号的用法归纳1. 逗号(,):常用于列举事物和并列词语之间,起到分隔的作用。
例如:“他喜欢看电影、听音乐、旅游。
”还可以用来分割长句,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
例如:“昨天下午,我在公园里见到了那位老师。
”此外,在直接引语前后也要使用逗号。
例如:“他说:‘我想吃个苹果。
’”2. 顿号(、):在列举多个意义相同或类似的名词时使用顿号,表明词语之间的关联性。
例如:“学校提倡爱护环境、保护动植物。
”3. 分号(;):与逗号不同,分号分隔的是较大的语篇成分,如句子或句子成分之间的组合。
例如:“我们去了北京;上午参观了故宫,下午游览了长城。
”分号还可以连接两个独立但相关的句子。
例如:“她努力学习;她最终考上了理想大学。
”4. 冒号(:):冒号用于引出例证、解释或强调前面所说内容。
例如:“有一件事很重要:我们必须保护环境。
”冒号还可以用于提问句之后,表示期待答案。
例如:“你认为他会来吗:”5. 省略号(……):省略号用于表达暂停、犹豫或隐含的意思。
例如:“我……我不知道该怎么说。
”此外,在引文中如果删除掉部分内容,则使用省略号。
例如:“Yesterday, all my troubles seemed so far away...”6. 感叹号(!):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的感情、愤怒、惊讶等。
例如:“多么美丽的花园!”在写作中,需要注意不要滥用感叹号,以免削弱其效果。
7. 问号(?):问号用于反问、疑虑或提出问题。
例如:“你明天能来吗?”与感叹号类似,问号也需要适度使用,以免降低其影响力。
二、标点符号记忆口诀为了更好地记忆标点符号的用法,我们可以借助以下简单易记的口诀:逗号条子悬海台,顿点一度高相对,分号断句旁寸身,冒号引出显我歪,省略准予连续赘,感叹疑问强愿常。
这个口诀通过形象生动的描述,将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串联起来,帮助我们记忆起来更加轻松。
总结:标点符号在写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帮助我们表达准确、清晰的意思。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知识点总结大全标点符号在书写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表达清晰准确的意思,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文章更具有节奏感和表达力。
下面是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知识点总结大全,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一、逗号(,)逗号是使用最频繁的标点符号,它用来分隔并列成分、修饰性成分,以及在长句中断句。
1. 分隔并列成分:当句子中有两个或更多并列成分时,逗号用来分隔这些成分,使句子更加清晰明了。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梨,香蕉和橙子。
2. 分隔修饰性成分:逗号用于将修饰性成分与句子其他部分分隔开来,使句子的结构更加清晰。
例如:李明,一个勤奋学习的学生,获得了全班第一名。
3. 中断长句:当句子过长时,逗号可以用来将其分割成较短的几个部分,使文章更易阅读。
例如:大雨倾盆,雷声轰鸣,我不得不关上窗户。
二、句号(。
)句号用来结束陈述句、命令句、感叹句等句子。
它表示句子的完整性和结束。
1. 陈述句:句号用于结束陈述句,陈述句是最常见的句子类型。
例如:我明天要去旅行。
2. 命令句:当一个句子是表示命令、请求或建议时,句号用于结束该句子。
例如:请给我一杯水。
3. 感叹句:感叹句是用来表达情感或强调的句子,句号用于结束这种句子。
例如:多么美丽的风景啊!三、问号(?)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句,即用于句末的直接疑问句。
1. 一般疑问句:问号用于表示一般疑问句,这种句子通常以动词、助动词或情态动词开头。
例如:你明天要来吗?2. 特殊疑问句:当句子是特殊疑问句时,问号仍然用于句末。
特殊疑问句是以特殊疑问词(如什么、谁、哪儿等)引导的问句。
例如:你喜欢什么颜色?四、感叹号(!)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的感情或感叹意味。
1. 感叹句:感叹号常用于表示强烈的情感或表达强烈的感叹。
例如:多么美丽的花园啊!2. 警句:感叹号有时也用于一些警句或警告的句子,以增强语气。
例如:不可思议的成绩!五、冒号(:)冒号用来引出解释、举例、总结等。
1. 引出解释:冒号常用于引出解释或解答问题,前后句子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或解释关系。
标点符号的大全及用法一、停顿符号:1.顿号(、):用于对列举的词或句子进行分隔,使句子更加清晰。
例:我喜欢吃苹果、梨、香蕉和橙子。
2.逗号(,):用于分隔句子中的成分,表示停顿,达到分清意思和减轻长句子的目的。
例:他昨天去图书馆,看了一整天的书。
3.句号(。
):用于句子的结束,表示陈述或命令的句子。
例:今天天气很好。
4.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句的结束,表示提出问题的句子。
例:你在干什么?5.感叹号(!):用于表示感叹、惊讶、赞叹等情感的句子的结束。
例:多么美丽的风景啊!二、连接符号:1.顿号(、):用于列举词语或短语之间的分隔,连接各项。
例:这个班级的学生有小明、小华、小红等。
2.连字符(-):表示连写的词或词组,多用于复合词。
例:高中生3.破折号(—):用于相同或相似的词语或句子之间的连接,表示强调、补充或解释。
例:我,一个人背着行李,坐上了火车。
4.斜线(/):常用于表示或、和、或者等关系。
例:请将姓名/学号/班级填写在表格中。
三、引号符号:1.引号(“”):用于标示“引用”的词语、句子或段落。
例:他说:“我很喜欢这本书。
”2.书名号(《》):用于标示书名、报纸名、文章名等。
例: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本《红楼梦》。
四、分界符号:1.冒号(:):用于引出话题、补充解释、总结或举例等。
例: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作业:写一篇关于环保的短文。
2.分号(;):用于分隔意义上有关系的独立分句。
例:他跑得很快;他很快就赶上了我们。
3.感叹号加问号(?!):用于表示兼具疑问和感叹的语气。
例:你怎么这么厉害?!4.省略号(……):用于表示语句未完成或有省略部分。
例:他走进房间,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
五、省略符号:省略号(…):用于表示接下来还有一部分未完成或未写出。
例:在那遥远的地方……六、括号符号:1.括号(():用于插入说明、解释、补充或注释等。
例:我(张三)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
2.方括号([]):用于表示注释、在引用中表示意思的修改或改正。
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大全三、标点符号的使用(一)句号句号是最常用的符号,小学一年级就要认识它。
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用句号的句子语调平缓。
例如:1.太阳暖烘烘的。
(小学《语文》第四册《丑小鸭》)2.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
(小学《语文》第七册《五彩池》)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桂林山水》)4.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金色的鱼钩》)例1非常简单,讲太阳给人们的感觉,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用句号。
例2是一个较长的句子,它用四个“有的”把几种池底石笋的形象连在一块,句末用句号标示。
例3是个长句子,实际是并列的三句话,讲了漓江水的三个特点:静、清、绿。
因为三个句子作用相同、形式一样,联系紧密,放在一个大的句子中,中间用分号隔开。
例4是一个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只要……就……”是连接构句的纽带,所以仍算为一个句子。
在阅读过程中,句号标志着停顿较大,即停顿的时间较长,例2例4中的逗号和例3中的分号,它们所标志的停顿时间都不能超过句号。
我们再看:5.今天星期三。
6.昨天晴天。
7.随手关门。
这三个例句乍看上去都不像是个完整的句子,不符合我们平常认识的“谁(或什么)干什么(或怎么样)”的构句模式,但仔细一想,它们都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它们是句子的特殊形式,所以都使用句号。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用不用句号,关键不是看语言的长短,而是要看语言有没有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能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有的虽然只是一个词,但却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个词就构成了一个句子。
例如:8.走。
9.没有。
有的虽然由多个词构成,但并没有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按句子结构的要求,它只是句子的一个部件(又叫成分),那就不能算一个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