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咽鼓管周围的肌肉包括腭帆张肌、腭帆提肌、咽上缩肌和 咽鼓管咽肌等,这些肌肉在咽鼓管开闭中起重要作用,
• 腭帆张肌起于翼内板基部、蝶骨嵴角和外耳道软骨外侧 壁,其功能尚可拉前腭使舌有一个坚硬面以对抗压食团进 入咽部。由于是吞咽肌肉,其神经支配为三叉神经的下颌 支。有资料认为腭帆张肌是唯一司咽鼓管开大的肌肉。
• 椎前肌:为头、颈长肌的合称,当其被鼻咽癌 侵犯时,在T2WI 上该肌肉低信号(接近黑色
色)被鼻咽癌的肿瘤中信号(灰色)取代。
• CT增强示鼻咽癌侵及咽后间隙,右侧椎前肌增 大。
T1加权:鼻咽癌向后侵犯,咽后及椎前间隙 弥漫受侵。
咽旁间隙
• 咽旁间隙为咽外侧上颈深部的筋膜间隙,左、右各一,上至颅底,下达舌骨平 面,呈上宽下窄的倒置锥形体。咽筋膜及周围肌肉将咽旁间隙分为茎突前间 隙,茎突后间隙及咽后间隙三部分。
• 建议临床中应尽量采用MRI对于原发病灶进行评价,以 便指导合理的治疗。由于近1/3病例的分期发生了改变, 有必要建立新的基于MRI的鼻咽癌临床分期系统。
孙颖等,中国肿瘤临床2005年第32卷第14期
A
C B
咽颅底筋膜:为 致密结缔组织 膜,横断面上 起源于翼内板 后缘,向后延 伸至颈动脉孔 前方;在咽后 壁行走于颈长 肌前方,与椎 前筋膜形成潜 在的咽后间 隙。
• 头长肌位于颈椎前外方,主要居于第1~6颈椎前外侧沟 内。从第6颈椎横突至枕骨底外面。
• 颈长肌位于颈椎和上3个胸椎前面,主要居于第3~7颈椎 前外侧沟内。第3胸椎与寰椎前结节之间。
• 在椎体前方近中线处有颈长肌,其起自5~6颈椎,1~3胸 椎体侧部及3~6颈椎横突,止于寰椎前弓、2~6颈椎横突 及椎体侧部。在颈长肌前外侧有头长肌,其外侧有交感神 经颈上节,该节后方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