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成品生产成本计算表(订单法
- 格式:xls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3
提升实施能力,保障项目交付成本管理模拟案例--按订单核算成本管理一、总体目标:1.掌握成本管理与财务、供应链、生产制造接口流程,熟悉按订单法核算及分项成本基本方法2.展示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常规问题,解析处理的基本原则。
二、具体目标:1.练习计划成本的制定流程2.练习分项参考成本主要制定流程3.掌握分项成本检查工具4.熟练使用设置导航与日常导航三、预备知识:物料清单、生产订单、存货核算及成本管理知识四、账套建立:1.参照品种法账套(不选择”结转期初”)2.启用日期:2018-4-13.启用模块: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存货管理、销售管理、总账、物料清单、生产订单、成本管理五、其他业务:(一)基础档案:增加存货二级分类(主料、辅料、包装物)模拟案例31.补充材料编码(0103、0104、0110)、修改类属存货分类(主料、辅料、包装物)2.输入参考成本、最新采购成本(二)采购管理:采购期初记账(三)物料清单(修改0301、0302,并全部做审核)(四)生产订单1.下达生产订单,审核,注意与成本管理相关的三要素(生产部门、审核日期、关闭日期)(五)库存管理:1.格式设置:材料出库单、产成品入库单,不显示“项目大类编码、项目大类名称、项目编码、项目名称”2.采购入库单模拟案例53.材料出库单(参照生产订单出库)4.产成品入库单(参照蓝字生产订单入库)模拟案例75.材料出库单(共用材料)(六)销售管理1.发货单2.销售发票模拟案例9(七)存货核算1.选项2.期初余额:录入两个仓库的结存数量,“记账”。
3.暂估成本录入:略4.结算成本处理:略5.正常单据记账:除了特殊情况,一般不需要此操作,卷积计算可以自动对所有单据进行记账、期末处理:材料需要费用化处理的(例如,机物料消耗作为制造费用),做采购入库记账及对应出库类别的出库单记账、期末处理、凭证记账处理6.凭证处理:略六、成本管理:(一)启用模拟案例11(二)设置1.初次应用,最好根据【成本管理-设置-日常设置导航】操作。
成本会计——品种法一、资料:中华制笔工业有限公司是生产笔类文具产品的小型工业企业。
该企业主要生产圆珠笔和中性笔两种产品。
公司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另设有维修车间和恒温供暖车间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为生产提供劳务,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的劳务进行交互式分配。
原材料均为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
1、本月产量资料:2011年12月单位:盒产品名称月初在产品本月投入数量本月完工产品月末在产品数量圆珠笔56 1400 1380 76中性笔32 2000 2011 21该厂产品圆珠笔、中性笔的单只成本较小,产品以100支封盒后外销,为了简化核算同时提高产品成本核算精度,我们将以盒(100支)作为产品基本单位来核算。
2、月初在产品成本:2011年12月单位:元产品名称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圆珠笔1120 547 1136 2803中性笔1600 440 920 29603、本月发生生产费用领用原材料领料部门:基本生产车间 2011年12月31日规格单位数量成本请领实发单价金额圆珠笔管百支1400 1400 3000中性笔管百支2000 2000 5000圆珠笔头百支1400 1400 4300中性笔头百支2000 2000 20000圆珠笔填充墨百支1400 1400 6000中性笔填充墨百支2000 2000 23000防溢出保护油☆千克270 270 10 2700金额合计:64000☆:圆珠笔的防溢出保护油定额耗用量为:70千克;☆:中性笔的防溢出保护油定额耗用量为:200千克。
中华公司本月工资费用表员工类别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合计产品生产工人18000 2520 20520维修车间3000 420 3420恒温供暖车间2000 280 2280 基本生产车间一般耗用2000 280 2280合计25000 3500 28500中性笔的累计生产工时为4000小时,圆珠笔的累计生产工时为2000小时。
中华公司折旧费用表2011年12月金额单位:元车间名称折旧金额基本生产车间16000维修车间4000恒温供暖车间3000合计23000中华公司外购动力费用表车间名称电费发生额水费燃煤合计基本生产车间2500 100 2600维修车间500 500恒温供暖车间1000 1500 1000 3500合计4000 1600 1000 6600中华公司其他费用表2011年12月金额单位:元车间名称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保险费合计基本生产车间600 1200 600 1000 3400维修车间200 500 200 300 1200恒温供暖车间200 400 100 500 1200合计1000 2100 900 1800 58003、辅助生产车间当月劳务量汇总表受益对象修理小时供暖空间(平米)维修车间200恒温供暖车间50基本生产车间870 4600合计920 48004、主要的费用分配方法:1)产品的共同材料费用按定额耗用量进行分配。
制造行业的成本核算过程首先必须明白精确的成本核算是一种建立在进销存、生产和财务都准确的基础之上的企业活动,任何一个不准确的进销存、生产和财务信息都可能造成成本的计算不准确,但有一点是必须做到的,那就是财务的账面价值必须和仓库、生产线的库存价值保持一致。
存货核算的方法有很多,有月加权平均、移动加权平均、先进先出等多种方法,首先明白构成产品成本的几大要素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委外工缴费。
我以一个成品A为例子,生产数量为30个,产品BOM和产品Routing(工艺路线)如下:1.直接材料的计算月加权平均单价:P=(上月结存金额+本月购入金额)/(上月结存数量+本月购入数量)该月领用材料的金额:S=P*N (其中S为领用金额,P为加权单价,N为领用数量)现假设:上月B原料的库存数量为10,财务账面价值为100本月B原料的入库数量为40,单价为12,入库金额为480,则财务必须记账为:借:原材料—B原料480贷:应付账款480那么,本月的B材料加权平均单价:P=(100+480)/(10+40)=11.6这也是B原料的该月成本价格如果本月领用B原料数量为35,那么本月的B原料领用金额:S=11.6*35=406上月C原料的库存数量为50,财务账面价值为150,本月没有购入,那么本月C材料加权平均单价:P=150/50=3这也是C原料的该月成本价格如果本月领用C原料的数量为40,那么本月的C原料的领用金额:S=40*3=120当月底计算产品成本时,财务需记账: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526贷:原材料5262.直接人工的计算现假设:组装和包装车间各有甲和乙参加了这个A产品的生产,甲的工资是3000元/月,乙的工资是1500元/月,甲和乙每天都工作10小时,那么甲的工资率为:(3000/30)/10=10元/小时,乙的工资率为:(1500/30)/10=5元/小时在组装车间,生产该30个A产品,耗费了甲3个小时,那么该批产品的组装车间直接人工为:10*3=30在包装车间,生产该30个A产品,耗用了乙2个小时,那么该批产品的包装车间直接人工为:5*2=10那么在月末计算工资和分摊该批30个A产品成本时,财务需记账:借:生产成本—直接人工40贷:应付工资403.制造费用的计算现假设:组装车间本月共计发生制造费用30000元,该车间共20人,每人每天工作10个小时,那么本月该车间共计有效工时为30*20*10=6000小时;则该车间制造费用的费率30000/6000=5元/小时,那么分摊到该批产品时的制造费用为:5*3=15元包装车间本月共计发生制造费用18000元,该车间共10人,每人每天工作10个小时,那么本月该车间共计有效工时为30*10*10=3000小时;则该车间制造费用的费率18000/3000=6元/小时,那么分摊到该批产品时的制造费用为:6*2=12元那么在月末计算制造费用和分摊该批30个A产品成本时,财务需记账: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27贷:固定资产折旧XX厂房折旧XX水电费用XX4.委外工缴费的计算如将这批委外的30个A产品的工缴费为60元,那么委外入库时财务记账:借:委外工缴费60贷:应付账款60月末成本核算时需记账为:借:生产成本—工缴费60贷:委外工缴费60经过上面几个步骤的计算,那么月末在计算A产品生产成本时则为:A产品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委外工缴费单个A产品的生产成本为:(526+40+27+60)/30=21.77成本计算都要遵守以下要求:1.合理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旨在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各项作业的成本进行分析,来更精确地了解产品成本和生产过程的效率。
该方法主要通过以下三个表格来进行实施:
1. 活动清单表:列出生产过程中的所有活动,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间接费用等。
2. 作业成本表:对每个活动所涉及到的作业进行成本核算,以计算每个活动的总成本。
3. 产品成本表:将每个产品的生产成本汇总,以计算总产品成本。
通过这三个表格的实施,企业可以更加精确地了解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结构和效率,从而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
品种法的成本计算方法举例【例6-1】某厂为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
企业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还设有一个辅助生产车间-运输车间。
基本生产车间生产所需材料系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
该厂2004年5月份有关产品成本核算资料如下:月初在产品成本资料表6-1月初在产品成本2、产量资料3(1)生产甲产品耗用A材料44000元,生产乙产品耗用B材料16000元,甲乙产品共同耗用C材料4480千克,实际单位成本15元,共计67200元。
甲产品C材料定额耗用量为5千克,乙产品C材料定额耗用量为3千克。
产品耗用材料均系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运输车间耗用材料800元,基本生产车间一般消耗性材料3650元,厂部管理部门耗用材料1200元。
(2)基本生产车间工人工资30000元,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8900元,运输车间人员工资2600元,厂部管理人员工资15000元。
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
(3)运输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为3500元,水电费为200元,办公费为80元;基本生产车间厂房、机器设备折旧费为15200元,固定资产修理费为1620元,水电费为3900元,办公费为462元;厂部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费为8500元,水电费为1200元,办公费为3800元。
(4)甲产品实际耗用工时为3800小时,乙产品实际耗用工时为2200小时。
(5)本月运输车间共完成21000公里运输工作量,其中:基本生产车间耗用6000公里,企业管理部门耗用15000公里。
要求:甲乙产品共同耗用材料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生产工人工资按甲乙产品实际耗用工时比例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按运输公里比例直接分配;制造费用按甲乙产品实际耗用工时比例分配;按约当产量法分配计算甲、乙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材料系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材料费用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数量分配,其他费用按约当产量法分配) 采用品种法计算甲、乙产品成本。
成本核算与控制--订单法与分步法一、定单法(一)定单法的意义定单法,又称分批法,是以产品订单为成本对象归集和分配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并计算出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的企业.订单法的主要特点包括:(1)成本计算对象是产品订单。
订单是成本计算的行话,有时确实指一份订单,但有时也指一项合同、一个产品批次等等.(2)成本计算与生产任务通知单的签发和结束紧密配合,因此,产品成本计算是不定期的,它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但与会计期间并不一致。
(3)会计期间末没有在制品存货,因而不存在本期成本在完工产品与未完工产品之间分配问题。
(二)案例【案例1】北京天法机械加工公司铣磨车间生产若干种零部件,2003年3月2日又新承接了两架机车专用连接器,编号为2W47,3月8日完成。
生产期间直接材料领料3次,金额(元)分别为660、506、238;参与的职工4名,为连接器耗用的工时(小时)分别为5、8、4、10,工资额(元)分别为45、60、21、54。
制造费用按预定分摊率和实际直接人工工时进行分配,铣磨车间预计的制造费用总额320,000元,正常产能下直接人工工时为40,000小时。
根据这个案例,我们说明如何使用订单法计算产品的总本和单位成本。
(三)计算过程在订单法下成本计算是从签发生产任务通知单开始(签发生产任务通知单的依据是销售订单)。
会计人员使用一张预先设计的“成本计算单”(图表14-6),紧紧跟随着产品生产的进度归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并计算出总成本单位成本。
一个成本对象(产品、批次或订单)一张成本计算单。
1.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单(图表10-8)包括4个主要部分:(1)基本情况,包括产品订单编号、生产部门、开工和完工日期、完工数量等等.这部分在表头的下方,具有编码的功效.(2)用来归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这部分在整个表的中间。
(3)用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成本計算基本方法舉例一、品种法举例(一)资料:某厂为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
企业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还设有一个辅助生产车间-运输车间。
该厂200×年5月份有关产品成本核算资料如下:1、产量资料见下表(单位:件):2、月初在产品成本见下表:3、该月发生生产费用:(1)材料费用。
生产甲产品耗用材料4410元,生产乙产品耗用材料3704元,生产甲乙产品共同耗用材料9000元(甲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3000千克,乙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1500千克)。
运输车间耗用材料900元,基本生产车间耗用消耗性材料1938元。
(2)工资费用。
生产工人工资10000元,运输车间人员工资800元,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600元。
(3)其他费用。
运输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为200元,水电费为160元,办公费为40元。
基本生产车间厂房、机器设备折旧费为5800元,水电费为260元,办公费为402元。
4、工时记录。
甲产品耗用实际工时为1800小时,乙产品耗用实际工时为2200小时。
5、本月运输车间共完成2100公里运输工作量,其中:基本生产车间耗用2000公里,企业管理部门耗用100公里。
6、该厂有关费用分配方法:(1)甲乙产品共同耗用材料按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2)生产工人工资按甲乙产品工时比例分配;(3)辅助生产费用按运输公里比例分配;(4)制造费用按甲乙产品工时比例分配;(5)按约当产量法分配计算甲、乙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甲产品耗用的材料随加工程度陆续投入,乙产品耗用的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要求:采用品种法计算甲、乙产品成本。
(解答如下)1、进行要素费用的分配(1)材料费用分配表单位:元材料费用分配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0410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6704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 900制造费用 1938贷:原材料 19952 (2)工资费用分配表单位:元工资费用分配会计分录如下: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4500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5500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 800制造费用 1600贷:应付工资 12400(3)其他费用汇总表单位:元其他费用分配会计分录如下:借: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 400制造费用 6462贷:累计折旧 6000银行存款等 8622、进行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辅助生产成本明细帐运输车间单位:元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单位:元辅助生产费用分配会计分录如下:借:制造费用 2000管理费用 100贷: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 21003、进行制造费用的分配:制造费用明细帐单位:元制造费用分配表单位:元制造费用分配会计分录如下: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5400-乙产品 6600贷:制造费用 120004、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分配:基本生产成本明细帐产品:甲产品200×年5月单位:元基本生产成本明细帐产品:乙产品200×年5月单位:元产品成本计算单产品:甲产品200×年5月单位:元产品成本计算单产品:乙产品200×年5月单位:元产成品入库会计分录:借:庫存商品-甲产品 36075-乙产品 26464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36075-乙产品 26464分批法举例(一)资料:某厂属小批生产,采用简化的分批法计算成本。
BD成本计算(一)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1、直接成本计算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的计算。
2、间接成本计算法:解决间接费用如何计算成本的方法。
制造费用分配的计算一般以生产工时、机动工时、产值、直接成本为标准。
某种产品应负担的间接费用额= 该种产品分配标准数×间接费用分配率完工成本及未完工成本计算法:(1)约当产量法。
约当产量即月末在产品的实际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
定额耗用量比例法。
即将各种产品成本按完工产品定额耗用量和在产品定额耗用量的比例分别成本项目计算划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方法。
(3)在产品定额成本扣除法。
定额成本是根据消耗定额资料对各加工步骤的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确定的单位定额成本。
(二)成本计算的具体方法品种法。
按产品品种组织成本计算,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
分批法。
按批别产品组织成本计算,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及企业新产品试制、大型设备修造等。
分步法。
按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步骤组织成本计算,适用于大量大批连续式多步骤生产企业。
又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
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指按照产品生产加工的先后顺序,逐步结转产品生产成本,直至最后一个步骤算出产成品成本。
平行结转分步法是指按照各步骤归集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最后从各步骤一起将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结转出来,再汇总计算产成品成本。
分类法。
按照类别产品汇集生产费用,计算出各类产品的总成本,然后将总成本按一定标准在该类产品的各种产品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各种产品成本。
适用于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并且可以按一定标准将产品划分为若干类别的制造企业。
1、制造成本的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2、成本核算的基本账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基本账务处理程序:(1)直接材料的账务处理。
(2)直接人工及福利费的账务处理。
(3)辅助生产成本的账务处理A 直接分配法,不考虑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商品和劳务,将辅助生产成本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对象。
制造行业的成本核算过程(完整)制造行业得成本核算过程首先必须明白精确得成本核算就是一种建立在进销存、生产与财务都准确得基础之上得企业活动,任何一个不准确得进销存、生产与财务息都可能造成成本得计算不准确,但有一点就是必须做到得,那就就是财务得账面价值必须与仓库、生产线得库存价值保持一致。
存货核算得方法有很多,有月加权平均、移动加权平均、先进先出等多种方法,首先明白构成产品成本得几大要素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委外工缴费。
我以一个成品A为例子,生产数量为30个,产品BOM与产品Routing(工艺路线)如下:1.直接材料得计算月加权平均单价:P=(上月结存金额+本月购入金额)/(上月结存数量+本月购入数量)该月领用材料得金额:S=P*N(其中S为领用金额,P为加权单价,N为领用数量)现假设:上月B原料得库存数量为10,财务账面价值为100 本月B原料得入库数量为40,单价为12,入库金额为480,则财务必须记账为:借:原材料—B原料480贷:应付账款480那么,本月得B材料加权平均单价:P=(100+480)/(10+40)=11、6这也就是B原料得该月成本价格如果本月领用B原料数量为35,那么本月得B原料领用金额:S=11、6*35=406 这也就是C原料得该月成本价格如果本月领用C原料得数量为40,那么本月得C原料得领用金额:S=40*3=120 当月底计算产品成本时,财务需记账: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526贷:原材料5262.直接人工得计算在组装车间,生产该30个A产品,耗费了甲3个小时,那么该批产品得组装车间直接人工为:10*3=30在包装车间,生产该30个A产品,耗用了乙2个小时,那么该批产品得包装车间直接人工为:5*2=10那么在月末计算工资与分摊该批30个A产品成本时,财务需记账:借:生产成本—直接人工40贷:应对工资403.制造费用得计算那么在月末计算制造费用与分摊该批30个A产品成本时,财务需记账: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27贷:固定资产折旧XX厂房折旧XX水电费用XX4.委外工缴费得计算如将这批委外得30个A产品得工缴费为60元,那么委外入库时财务记账:借:委外工缴费60贷:应对账款60月末成本核算时需记账为:借:生产成本—工缴费60贷:委外工缴费60经过上面几个步骤得计算,那么月末在计算A产品生产成本时则为:A产品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委外工缴费单个A产品得生产成本为:(526+40+27+60)/30=21、77成本计算都要遵守以下要求:1.合理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单式小企业成本核算思路订单式小企业要按订单来组织生产,也就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接受预订并组织生产。
小企业规模小、人数少、会计基础薄弱、成本数据不健全等客观因素,制约了小企业难以使用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核算。
根据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的原则,从符合小企业现状出发,笔者建议:订单式生产的企业可以采用分批法和品种法相结合的方法,辅助材料、制造费用分配方法应采用简单比例分配法计入。
生产成本是指生产各种产品或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三个基本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所以订单式小企业成本核算也必须设置这三个基本成本项目。
首先,做好料单数据记录,编制材料分配表。
订单式企业从每一批产品订单开工时就开始记录成本,一定要按订单编号设置领料单、限额领料单、退料单、产品入库单等,尽可能全面、准确地登记领、退料的订单型号、产品类型、用途。
做好基础数据记录财务人员才可以按领料单、限额领料单、退料单的领、退料记录汇总核算出每份订单材料的用量。
需要注意的是每份订单产品的直接用料都有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从小企业实际状况考虑,可以将用料量比例大的几种材料规定为原材料,其余的作为辅助材料。
如果一种辅助材料是几份订单的产品共同享用,采用材料定额消耗量或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分配方法,小企业实在难以操作,所以建议:根据“因果原则”按材料消耗量比例分配辅助材料,即以每种辅助材料量占总辅助材料量比例计算;如果辅助材料金额太小,可以直接计入材料用量大的那份订单,不必再进行分配。
据笔者对小企业管理特点的了解,仓库只登记材料的数量账,也就是说仓库不知道每一种材料的单价,只有出入库材料的数量记录,因此要提高小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在操作过程中有必要要求每批产品完工入库时,所有的料单必须及时反馈到财务部。
财务人员可以运用简单的加权平均法先计算材料单位成本,再根据每份订单的直接材料用量,相乘即得每份订单的直接材料金额。
其次,做好工资分配记录、核算直接人工。
SAP⽣产订单实际成本计算SAP计算产品成本的⽅法有三种,按期间计算成本,按⼯单计算成本,按销售单(sales order)计算成本。
其中,按⼯单计算成本最为常见,很多公司采⽤,我们也以此为例说明SAP产品计算的流程。
⼀、SAP产品成本计算与常规成本计算的不同点:1. 常规成本计算的⽅法是⽉底⼀次性计算,但SAP提供在⼯单建⽴时就可计算出⽬标成本。
公司⽇常业务操作,⽐如发料,报⼯时等,成本会⽴即计⼊⼯单之中,即时性较好,标准术语叫Simultaneous Costing.2. 常规成本计算的⽅法在发料时,将物料从原材料(RM)科⽬转到在产品(WIP),收料时再转到半成品或产成品科⽬。
SAP不同,发料时先计⼊损益科⽬,⽉底结算如果⼯单没有全部收货,或技术上做完成处理,表法⼯单没有完成,WIP被计算出来,否则表⽰⼯单完成,没有WIP, 就只有差异了。
公式如下:WIP = GR of MO – Delivery cost of MO⼆、成本计算流程1. Product cost planning通过成本计划,物料的标准成本被计算出来,以此作为物料价格和存货计价的参照2. 产品成本计算涉及的⽇常操作1) Goods issue to production order 向⼯单发料⼯单发料在FI模块中会产⽣如下凭证:DR: 物料消耗科⽬(P&L)CR: 存货( 如RM)物料消耗科⽬因为属于P&L,因此在CO中属于Primary cost element,发料会产⽣CO凭证,如下所⽰:DR: 物料消耗科⽬ - ⼯单 (⼯单作为成本分配对象 true cost assignment object)注意这⼀规律,如果数据从FI传递到CO,则在CO中只存在单边凭证(one-sided entry). CO凭证可⽤KSB5查看。
2) Activity Confirmation 报⼯时⽣产性成本中⼼(Product cost center)会向⼯单提供作业,⽐如⼈⼯、机器⼯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