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三代更替共42页
- 格式:ppt
- 大小:6.96 MB
- 文档页数:42
【高中历史】夏商周三代更替年表经过众多学者多年的努力,夏商周断代工程组终于在2000年11月9日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这是我国考古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为研究我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给出了一个时间上的标尺,解决了我国争论达两千余年的古代王朝年代问题,使它有了一个清晰明确的答案。
它定夏代约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夏商以公元前1600年为界,商周(武王伐纣之年)以公元前1046年分界。
同时又根据依据武王伐纣之年和懿王的元年的确立,建立了商王武丁以来的年表和西周诸王年表。
据断定夏朝:公元前2070――前1600年,共经历了470年,16个君王;商朝:以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共经历了554年,前期19位,盘庚是第20位君王,后期13位(包括盘庚);周朝:从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共经历271年,13位君王。
下面是较清晰的年代表,仅供参考:夏代年表: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孔甲、皋、发、癸商前期年表: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迁殷前)商后期年表:盘庚(迁殷后)公元前1300年小辛 | 在位50年小乙前1251年武丁前1250年――前1192年在位59年祖庚前1191年祖甲 |廪辛 | 在位44年康丁前1148年武乙前1147年――前1113年在位35年文丁前1112年――前1102年在位11年帝乙前1101年――前1076年在位26年帝辛(纣)前1075年――前1046年在位30年西周年表:武王公元前1046年――前1043年在位4年成王前1042年――前1021年在位22年康王前1020年――前996年在位25年昭王前995年――前997年在位19年穆王前976年――前992年在位55年(共王当年改元)共王前922年――前900年在位23年懿王前899年――前892年在位8年孝王前892年――前886年在位6年夷王前885年――前878年在位8年厉王前877年――前841年在位37年(共和当年改元)共和前841年――前828年在位14年宣王前827年――前782年在位46年幽王前781年――前771年在位11年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夏商周三代更替年表经过众多学者多年的努力,夏商周断代工程组终于在2000年11月9日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这是我国考古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为研究我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给出了一个时间上的标尺,解决了我国争论达两千余年的古代王朝年代问题,使它有了一个清晰明确的答案。
它定夏代约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夏商以公元前1600年为界,商周(武王伐纣之年)以公元前1046年分界。
同时又根据依据武王伐纣之年和懿王的元年的确立,建立了商王武丁以来的年表和西周诸王年表。
据断定夏朝:公元前2070——前1600年,共经历了470年,16个君王;商朝:以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共经历了554年,前期19位,盘庚是第20位君王,后期13位(包括盘庚);周朝:从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共经历271年,13位君王。
下面是较清晰的年代表,仅供参考:夏代年表: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孔甲、皋、发、癸商前期年表: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迁殷前)1商后期年表:盘庚(迁殷后)公元前1300年小辛|在位50年小乙前1251年武丁前1250年——前1192年在位59年祖庚前1191年祖甲|廪辛|在位44年康丁前1148年武乙前1147年——前1113年在位35年文丁前1112年——前1102年在位11年帝乙前1101年——前1076年在位26年帝辛(纣)前1075年——前1046年在位30年西周年表:武王公元前1046年——前1043年在位4年成王前1042年——前1021年在位22年康王前1020年——前996年在位25年昭王前995年——前997年在位19年穆王前976年——前992年在位55年(共王当年改元)共王前922年——前900年在位23年懿王前899年——前892年在位8年孝王前892年——前886年在位6年夷王前885年——前878年在位8年厉王前877年——前841年在位37年(共和当年改元)共和前841年——前828年在位14年宣王前827年——前782年在位46年幽王前781年——前771年在位11年。
【高中历史】夏商周三代更替年表经过众多学者多年的努力,夏商周断代工程组终于在2000年11月9日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这是我国考古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为研究我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给出了一个时间上的标尺,解决了我国争论达两千余年的古代王朝年代问题,使它有了一个清晰明确的答案。
它定夏代约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夏商以公元前1600年为界,商周(武王伐纣之年)以公元前1046年分界。
同时又根据依据武王伐纣之年和懿王的元年的确立,建立了商王武丁以来的年表和西周诸王年表。
据断定夏朝:公元前2070――前1600年,共经历了470年,16个君王;商朝:以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共经历了554年,前期19位,盘庚是第20位君王,后期13位(包括盘庚);周朝:从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共经历271年,13位君王。
下面是较清晰的年代表,仅供参考:夏代年表: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孔甲、皋、发、癸商前期年表: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迁殷前)商后期年表:盘庚(迁殷后)公元前1300年小辛 | 在位50年小乙前1251年武丁前1250年――前1192年在位59年祖庚前1191年祖甲 |廪辛 | 在位44年康丁前1148年武乙前1147年――前1113年在位35年文丁前1112年――前1102年在位11年帝乙前1101年――前1076年在位26年帝辛(纣)前1075年――前1046年在位30年西周年表:武王公元前1046年――前1043年在位4年成王前1042年――前1021年在位22年康王前1020年――前996年在位25年昭王前995年――前997年在位19年穆王前976年――前992年在位55年(共王当年改元)共王前922年――前900年在位23年懿王前899年――前892年在位8年孝王前892年――前886年在位6年夷王前885年――前878年在位8年厉王前877年――前841年在位37年(共和当年改元)共和前841年――前828年在位14年宣王前827年――前782年在位46年幽王前781年――前771年在位11年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夏商周三代更替年表经过众多学者多年的努力,夏商周断代工程组终于在2000年11月9日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这是我国考古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为研究我国古代的起源和发展给出了一个上的标尺,解决了我国争论达两千余年的古代王朝年代问题,使它有了一个清晰明确的答案。
它定夏代约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夏商以公元前1600年为界,商周(武王伐纣之年)以公元前1046年分界。
同时又根据依据武王伐纣之年和懿王的元年的确立,建立了商王武丁以来的年表和西周诸王年表。
据断定夏朝:公元前2070——前1600年,共经历了470年,16个君王;商朝:以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共经历了554年,前期19位,盘庚是第20位君王,后期13位(包括盘庚);周朝:从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共经历271年,13位君王。
下面是较清晰的年代表,仅供参考:夏代年表: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孔甲、皋、发、癸商前期年表: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迁殷前)商后期年表:盘庚(迁殷后)公元前1300年小辛 | 在位50年小乙前1251年武丁前1250年——前1192年在位59年祖庚前1191年祖甲 |廪辛 | 在位44年康丁前1148年武乙前1147年——前1113年在位35年文丁前1112年——前1102年在位11年帝乙前1101年——前1076年在位26年帝辛(纣)前1075年——前1046年在位30年西周年表:武王公元前1046年——前1043年在位4年成王前1042年——前1021年在位22年康王前1020年——前996年在位25年昭王前995年——前997年在位19年穆王前976年——前992年在位55年(共王当年改元)共王前922年——前900年在位23年懿王前899年——前892年在位8年孝王前892年——前886年在位6年夷王前885年——前878年在位8年厉王前877年——前841年在位37年(共和当年改元)共和前841年——前828年在位14年宣王前827年——前782年在位46年幽王前781年——前771年在位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