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技术毕业设计题目汇总2010101
- 格式:doc
- 大小:247.50 KB
- 文档页数:4
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题目第一类:通信工程设计1、通信网工程设计2、程控室工程设计3、传输室工程设计第二类:通信论文4、光城域网研究与组网5、光波分复用技术的研究与分析6、光同步数字体系的研究与分析7、论述移动通信的应用及发展8、铁通XX分公司宽带业务现状与发展9、铁通XX分公司发展策略10、提速铁路专用通信业务及发展11、自拟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通信工程专业课题第一类:通信工程设计题目要求《通信网设计》一、设计要求:1、作某一范围长途干线网设计;2、绘出新设计通信网图并作相应阐述。
二、主要内容:1、对通信网种类及构成要素作概括性阐述;2、拟定长途网业务节点数量及选用相应设备;3、对新设计通信网的信道构成特点、网型、保护方式等作相应阐述。
《程控交换工程设计》一.设计要求:1.对原有设备情况的调查,收集各种资料2.根据调查结果设计交换网图3.根据交换网图提出中继方式,其中包括信令方式,接口方式及传输方式等内容4.画出工程所需各部分图纸5.写出设计规范书及设计说明书二.完成图纸名称:1.交换网图2.中继方式3.设备平面布置图4.总配线架,数字配线架端子分配图5.电缆径路图6.电源系统图7.工程数量表《传输室工程设计》一、设计要求:1、结合本单位条件或者处自拟条件作传输室施工设计,规模不限;2、采用光纤传输设备或者数字微波设备及相关附属设备(如中配架、数配架、引入架、试验架等);3、对各项设计作重点说明。
二、主要内容:1、传输室设备平面布置图;2、通信网图;3、室内信道直线径路图;4、中配架运用及分配图;5、布线计划图改工程数量表。
第二类:通信论文题目要求1、根据所选题目进行现场调研及收集资料;2、根据题目说明论文主要包括哪些部分;3、对每一部分作详细论述;4、论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及结论;5、所涉及的数据、图表要准确;6、论述过程中要有自己独创的观点;。
移动通信的毕业论文题目
(正文)
移动通信的毕业论文题目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一种便捷的通讯方式,移动通信在许多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移动通信的相关主题,包括其技术发展、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1. 移动通信的技术发展
A. 无线通信技术的演进
B. 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历程
C. 移动通信标准的更新与进化
2. 移动通信的应用领域
A. 移动通信在商业领域的应用
B. 移动通信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
C. 移动通信在社交媒体和娱乐领域的应用
3. 移动通信的未来发展趋势
A. 5G技术的应用与影响
B. 物联网与移动通信的结合
C. 移动通信在智能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4. 移动通信的挑战与机遇
A.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的问题
B. 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更新
C. 移动通信产业的竞争与合作
5. 结语
通过对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分析,我们认识到移动通信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移动通信必将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便利和机遇。
(字数:206)。
毕业设计参考题目(通信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类专业学生可选)1.××地区××局光纤接入网规划设计方案2.××局域网的规划设计(××校园网的规划设计)3.××宽带IP城域网的规划设计4.××宽带接入网的规划设计5.××市SDH传输网的设计(或扩容)方案6.×××市GSM无线基站×年扩容设计7.×××市GSM无线网络优化8.×××市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无线基站××年扩容设计9.×××市区无线市话PHS网络优化10.××综合楼GSM网络的室内分布设计及优化11.××本地网全网智能化改造及××业务的实现12.××地区××公司关口局的设计13.××县V5接口的实现方案14.××智能业务在××本地网的实现15.ΧΧ市ΧΧ公司NGN(软交换)实验网设计方案16.××无线市话网络优化17.×××地区DWDM传输网络设计方案18.×××地区SDH传输网络设计(优化)方案19.×××地区宽带城域网设计方案20.流媒体技术及其在×××地区中的应用21.××SDH传输网的规划设计22.××地区ADSL宽带接入网规划与设计23.×××小区宽带接入网设计24.×××地区接入网规划设计25.×××多媒体技术(如视频会议、VOIP、VOD等)在**地区通信网中的应用26.×××无线接入网(如LDMS、WiMax)的规划设计27.ASON技术在×××本地通信网中的应用28.本地(或城域)传输网设计(或优化)29.网络电视(IPTV)技术在**地区通信网中的应用30.××本地网智能化改造及××业务的实现31.ΧΧ市ΧΧ公司NGN(软交换)实验网设计方案32.××智能业务在××本地网的实现33.××GSM网扩容工程基站建设的规划设计34.××室内覆盖系统设计方案35.××地区双向HFC接入网络的设计方案36.通信网(固网或者移动网络)网络管理方面自拟题目37.移动通信方向自选题目毕业设计参考题目(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类专业学生可选)1.××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论坛的设计与实现3.××信息发布平台的设计与实现4.基于数据库技术的××网站设计与实现5.网上文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6.××客户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7.××网络升级方案设计8.××网站的设计与实现9.××公司/学校网络方案规划与设计10.××工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1.××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开发12.××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3.电信计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4.个人网站的设计与实现15.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6.基于C/S架构的xx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17.基于B/S架构的网上xxx系统设计与实现18.××办公自动化(OA)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9.××公司动力与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0.××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21.网上远程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2.某硬件电路(系统)设计23.某单位监控系统方案的规划与设计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移动通信技术试卷及答案(试题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1.陆地移动通信蜂窝网采用的小区形状是( )。
A、正五边形B、正六边形C、圆形D、正方形2.陆地移动通信系统中常用的多址方式不包括()。
A、FDMAB、TDMAC、SDMAD、CDMA3.下列通信采用全双工的是()。
A、对讲机B、电视C、广播D、手机4. 电波传播损耗预测模型被广泛使用的是()。
IRB.LEEC. WIMD.Hata5. 下列信道属于随参信道的是()。
A、电缆信道B、光纤信道C、双绞线信道D、移动信道6. 移动通信中下列干扰最主要的是()。
A、互调干扰B、邻道干扰C、同频干扰D、噪声干扰7. 表示归属位置寄存器的是()。
A.BSSB.MSCC.HLRD.VLR8. 下面属于基站组成的是()。
A 、MSCB 、BTSC 、MSD 、AUC9. GPRS属于第几代移动通信系统()。
A、1B、2C、2.5D、310.基站设计的耐久年限合理的是( ) 。
A、 20B、 30C、 40D、6011.下列属于直放站核心部件的是()。
A 、滤波器B 、电源C 、功放D 、双工器12.下列不属于CDMA优点的是()。
A 、硬切换B 、软容量C 、保密性好D 、低功率13.在GSM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网络接口中最重要的是()。
A 、 AB 、 BC 、CD 、Um14.下列企业在5G通信技术标准中贡献最大的是()。
A 、三星B 、华为C 、中兴D 、高通15.CDMA是()多址通信技术。
A 、时分B 、频分C 、空分D 、码分16.移动蜂窝通信网络的核心是()。
A 、 MSCB 、BSC C 、MSD 、OMS17.基站交流电源可采用单相()引入。
A 、三线制B 、四线制C 、五线制D 、二线制18.下列导致手机信号产生短期快衰落的是()。
A 、运动B 、建筑物C 、山丘D 、树林19.诺基亚是()国家的企业。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一、设计性题目要求:①设计内容②设计依据③具体设计方案及设计步骤④设计参数及具体计算、分析⑤方案比较⑥结论以下题目可供参考1、移动通信基站天馈线安装工程施工与维护2、通信工程施工监理方案3、无线呼叫系统的电路设计(发送端硬件电路)4、无线呼叫系统的电路设计(接收端硬件电路)5、石家庄城市职业学院校园网的规划设计6、无线话筒的电路设计7、移动手机设备的故障处理分析8、程控交换机的维护与管理9、光纤线路故障的定位和监测10、本地SDH传输网组网设计11、光纤通信系统的仿真设计与系统分析12、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仿真设计与系统分析13、基于GSM 短消息的远程监测系统14、单片机常用电路设计及C51仿真15、多路抢答器16、用单片机实现电子钟的设计17、基于数字化校园手机一卡通设计18、用单片机实现跑马灯的设计19、通信系统中调整技术的研究及其matlab仿真实现20、基于单片机的通信控制系统设计二、论证性题目要求:①论文意义②论点③论据④具体论证⑤结论及应用以下题目可供参考21、浅谈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22、WiFi技术及其应用与发展23、物联网技术的现状及应用24、软交换技术综述及探讨25、网络通信安全技术浅析26、TD-SCDMA技术浅析27、移动电子商务及其发展28、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现状及相关技术分析29、浅析蓝牙技术30、3G技术在通信中的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探析31、浅论光纤通信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32、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33、Wi-Fi技术与GPRS技术的比较34、天线与通信网络的优化35、TD-SCDMA与其它CDMA技术的比较36、光纤码分多址通信技术37、移动通信网络的安全问题及对策38、GSM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研究39、光纤通信发展趋势的探讨40、浅谈智能天线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通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优秀3篇通信技术毕业论文题目篇一1、基于OFDM的电力线通信技术研究2、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我国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研究3、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智能电表研制4、基于Android手机摄像头的可见光通信技术研究5、基于激光二极管的可见光通信技术研究和硬件设计6、智能家居系统安全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实现7、基于DVB-S2的宽带卫星通信技术应用研究8、基于近场通信技术的蓝牙配对模块的研发9、多点协作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10、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性能研究11、水下无线通信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研究12、水声扩频通信关键技术研究13、基于协作分集的无线通信技术研究14、数字集群通信网络架构和多天线技术的研究15、通信网络恶意代码及其应急响应关键技术研究16、基于压缩感知的超宽带通信技术研究17、大气激光通信中光强闪烁及其抑制技术的研究18、卫星通信系统跨层带宽分配及多媒体通信技术研究19、星间/星内无线通信技术研究20、量子通信中的精密时间测量技术研究21、无线传感器网络多信道通信技术的研究22、宽带电力线通信技术工程应用研究23、可见光双层成像通信技术研究与应用24、基于可见光与电力载波的无线通信技术研究25、车联网环境下的交通信息采集与通信技术研究26、室内高速可调光VLC通信技术研究27、面向5G通信的射频关键技术研究28、基于AMPSK调制的无线携能通信技术研究29、车联网V2I通信媒体接入控制技术研究30、下一代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31、物联网节点隐匿通信模型及关键技术研究32、高速可见光通信的调制关键技术研究33、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大规模MIMO关键理论及技术研究34、OQAM-OFDM无线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35、基于LED的可见光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研究36、CDMA扩频通信技术多用户检测器的应用37、基于GPRS的嵌入式系统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38、近距离低功耗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39、矿山(☆.)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中无线通信技术研究与开发40、基于信息隐藏的隐蔽通信技术研究铁道信号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篇二1、CTCS应答器信号与报文检测仪-控制主板软硬件设计2、基于ACP方法的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应急疏散若干问题研究3、全电子高压脉冲轨道电路接收器的硬件研究与设计4、实时断轨检测系统中信号采集与通信子系统研究5、基于模型的轨旁仿真子系统验证及代码自动生成6、基于全相位FFT的铁道信号频率检测算法研究7、基于机器视觉的嵌入式道岔缺口检测系统应用8、铁路信号产品的电磁兼容分析与研究9、铁路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研究10、铁道信号电子沙盘系统整体规划及设计11、基于Web的高职院校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2、铁道信号沙盘模拟显示系统研究13、联锁道岔电子控制模块的研制14、基于ARM的故障监测诊断系统设计(前端采集和通信系统)15、客运专线列控车载设备维修技术及标准化研究16、驼峰三部位减速器出口速度计算方法研究17、CTCS-2级列控系统应答器动态检测的研究18、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招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9、铁道信号基础设备智能网络监测器设计20、基于光纤传感的铁道信号监测系统软件设计21、铁道信号基础设备在线监测方法研究22、有轨电车信号系统轨旁控制器三相交流转辙机控制模块的研究23、基于故障树的京广高速铁路信号系统问题分析及对策24、站内轨道电路分路不良计轴检查设备设计与实现25、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研究与工程建设26、客运专线信号控制系统设计方案27、铁路信号仿真实验室的硬件系统设计及其信号机程序测试28、基于C语言的离线电弧电磁干扰检测系统数据采集及底层控制的实现研究29、铁路综合演练系统的开发与实现30、大功率LED铁路信号灯光源的研究31、牵引供电系统不平衡牵引回流研究32、CBTC系统中区域控制器和外部联锁功能接口的设计33、城轨控制实验室仿真平台硬件接口研究34、ATP安全错误检测码与运算方法的研究与设计35、LED显示屏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在铁路信号中的应用36、客运专线列控系统临时限速服务器基于3-DES算法安全通信的研究与实现37、基于动态故障树和蒙特卡洛仿真的列控系统风险分析研究38、物联网环境下铁路控制安全传输研究与设计39、轨道交通信号事故再现与分析平台研究与设计40、铁路强电磁干扰对信号系统的影响41、基于LTE的列车无线定位方法研究42、列车定位系统安全性研究43、基于CBTC系统的联锁逻辑研究44、无线闭塞中心仿真软件设计与实现45、职业技能教育的研究与实践46、光纤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数据前端设计47、LED大屏幕在铁路行车监控系统的应用研究48、基于微机监测的故障信号研究与应用49、语域视角下的人物介绍英译50、基于嵌入式系统的高压不对称脉冲轨道信号发生器设计通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篇三1、高移动无线通信抗多普勒效应技术研究进展2、携能通信协作认知网络稳态吞吐量分析和优化3、协作通信中基于链路不平衡的中继激励4、时间反转水声通信系统的优化设计与仿真5、散射通信系统电磁辐射影响分析6、无人机激光通信载荷发展现状与关键技术7、数字通信前馈算法中的最大似然同步算法仿真8、沙尘暴对对流层散射通信的影响分析9、测控通信系统中低延迟视频编码传输方法研究10、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与前瞻11、城市通信灯杆基站建设分析12、电子通信技术中电磁场和电磁波的运用13、关于军事通信抗干扰技术进展与展望14、城轨无线通信系统改造方案研究15、无线通信系统在天津东方海陆集装箱码头中的运用16、分析电力通信电源系统运行维护及注意事项17、无线网络通信系统与新技术应用研究18、基于电力载波通信的机房监控系统设计19、短波天线在人防通信中的选型研究20、机场有线通信系统的设计简析21、关于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见解22、机载认知通信网络架构研究23、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研究24、论无线通信网络中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25、短波天波通信场强估算方法与模型26、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中功率和转发器增益联合优化算法27、HAP通信中环形波束的实现及优化28、扩频通信中FFT捕获算法的改进29、对绿色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思考30、关于数据通信及其应用的分析31、广播传输系统中光纤通信的应用实践略述32、数字通信信号自动调制识别技术33、关于通信设备对接技术的研究分析34、光纤通信网络优化及运行维护研究35、短波通信技术发展与核心分析36、智慧城市中的信息通信技术标准体系37、探究无线通信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情况38、卫星语音通信在空中交通管制中的应用39、通信传输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发展40、通信电源系统安全可靠性分析41、浅谈通信电源的技术发展42、关于电力通信网的可靠性研究43、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性能研究44、数能一体化无线通信网络45、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协同传输技术46、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分析47、实时网络通信系统的分析和设计48、浅析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集成服务49、通信网络中的安全分层及关键技术论述50、电力通信光缆运行外力破坏与预防措施51、电力通信运维体系建设研究52、电力配网通信设备空间信息采集方法的应用与研究53、长途光缆通信线路的防雷及防强电设计54、电网近场无线通信技术研究及实例测试55、气象气球应急通信系统设计56、卫星量子通信的光子偏振误差影响与补偿研究57、基于信道加密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58、量子照明及其在安全通信上的应用59、一款用于4G通信的水平极化全向LTE天线60、面向无线通信的双频带平面缝隙天线设计。
移动通信毕业论文题目移动通信毕业论文题目移动通信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移动通信行业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一些与移动通信相关的议题,包括5G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移动通信安全等方面。
第一部分:5G技术的发展近年来,5G技术已成为移动通信行业的热门话题。
5G技术的到来将为人们带来更快的网速、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容量。
这将极大地推动物联网、智能城市等新兴领域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5G技术的关键特点和应用场景,并分析其对移动通信行业的影响。
第二部分:移动通信对社会的影响移动通信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与他人进行沟通,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
此外,移动通信还为商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本文将探讨移动通信对社会的影响,包括社交媒体的兴起、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移动支付的普及等方面。
第三部分:移动通信安全随着移动通信的普及,移动通信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黑客攻击、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威胁。
本文将探讨移动通信安全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包括加密技术的应用、网络安全意识的提高以及政府和企业的合作等方面。
结论移动通信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5G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行业将进一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然而,移动通信安全问题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只有加强技术创新和合作,才能确保移动通信的安全可靠。
总之,本文主要探讨了移动通信的一些重要议题,包括5G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移动通信安全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议题的讨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移动通信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填空题28、GSM中,每个突发脉冲序列共__156.25___bit,占时___4.615____ms;29、GSM中,BCCH信道是映射到主频的__TS0___时隙;30、GSM中,主频C0上映射的信道包括___6___个TCH;31、IS-95CDMA是属于第__2__代移动通信系统;32、3G主流技术标准包括___CDMA200___、__TD-SCDMA___和__W-CDMA___;33、移动通信采用的常见多址方式有__FDMA__、___TDMA___和__CDMA___;34、以铜线接入为主的ADSL技术称为__非对称性数字用户线______,它支持下行最高速率___8____Mbit/s ,上行最高速率____1___Mbit/s。
35、GSM网络系统有四部分,分别是:___NSS__、__BSS_、__MSS_和__OMS_;36、基站BS是由__BST__和_____BSC____组成的;37、常用的伪随机码有__m序列码___和___gold码___;38、三方切换时,最优先进行的是__软切换____切换;39、BSC和MSC之间采用的接口是___A__接口;40、BTS和MS之间的接口是___Um___接口;41、GSM系统信道编码后得到的数据总比特率是__22.8kbps_____;42、121号频道对应的上行频率为__914.2MHz___,下行频率为___959.2MHz___;43、广播信道BCH包含__FCCH___、___SCH___和____BCCH_____;44、___SCH_____信道用于传送MS的帧同步信号;45、SDCCH指的是_____ ____信道;46、TD-SCDMA采用的是__智能____天线,工作方式是___FDD___模式;47、TD-SCDMA采用的工作方式是___ FDD____模式;48、移动通信中的干扰主要是_同频干扰__、__邻频干扰__和__互调干扰__;49、一般在工程里,要求GSM网络的同频干扰要求是大于___12____dB;50、一般GSM网络中基站采用的跳频方式是___基带____跳频;51、GSM采用的调制方式为__GMSK_____;52、天线分集、跳频能克服___多径____衰落,GSM采用的跳频为___慢跳频____;53、基站识别码BSIC是通过__SCH____逻辑信道来传送的;54、当移动台接入网络时,它首先占用的逻辑信道是___BCCH____;55、中国的移动国家代码为_460_,中国联通移动网的移动网络代码为__01_;56、CDMA系统的信道容量是模拟系统的_4-6___倍,是TDMA系统的_10___倍;57、移动台在空闲状态下的小区选择和重选是由___MS__网络实体来决定的;58、无线参数T3212的作用是________周期位置更新的长度______;59、GSM网络中唯一识别移动台的号码是__ISMI____,而在公共电话交换网中唯一识别移动台的号码是___ISDN___;60、GSM的话音编码中全速率编码的数码率为_9.6kbps__;半速率编码的数码率为_4.8kbps__;61、WCDMA 的频率复用因子是 1 ;62、m序列和其移位后的序列逐位模二和运算序列是___m____序列;63、在CDMA系统中采用语音激活技术可以 _减少干扰______;64、沃尔什码就其正交性而言为___完全正交码____码,其相关性为____0____;65、3G三种主流技术标准为__WCDMA_____、__CDMA2000_____、__TD-SCDMA_____;66. N传输信道可以分为公共信道和专用信道,其中公共信道包括 BCH 、PCH 、 FACH等信道;67. 交织的作用可以减小信道快衰落带来的影响;68. 假设基站天线的发射功率为43dBm,则对应__20__W;69. 在3G系统里面,主流的基站配置是___三____扇区;70. WCDMA R99 协议版本中,上行链路采用 BPSK 调制方式;下行链路采用标准 QPSK调制方式;71. 我国GSM系统采用频段为_900/1800MHz__,可分为_124__个频道,__收发双工间隔_为45MHZ,__载频间隔__间隔为20KHZ,跳频速率为__217跳/s___;72. GPRS以__ GSM ___为基础,引入了___SGSN ___和__ GGSN __节点;73. 第三代移动通信采用___IMT-2000___系统,工作在__2000MHZ __频段;其三大技术体制为___ W-CDMA __、 CDMA2000___和__ TD-SCDMA ___;74. WAP称为___无线应用协议___,其业务成功的关键是____ GPRS ;75. 按无线设备工作方式的不同,移动通信可分为_ 单工、半双工全双工三种方式;76. 无线通信的三种常见“效应”是:阴影效应、远近效应、多普勒效应;77. 忙时话务量是指__单位小时内呼叫次数与每次呼叫的平均时间的积,其单位是_ 厄兰_____;78. 移动通信可采用的多址技术有__FDMA____、__TDMA____、___CDMA____和____SDMA____等;79. 在 FDD 模式下,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分别使用两个独立的载波进行传输。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论文(设计)题目: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及其应用探讨班级:2010级通信技术一班姓名:卢映双学号:2010030858指导教师:陈俊秀时间:2013 年5月20日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及其应用探讨卢映双内容摘要:纵观全球迅猛发展的高科技, 电信业必将成为21 世纪世界经济的火车头,通信技术正发生着百年未遇的巨大变化。
伴随着移动通信市场的快速发展,用户对更高性能的移动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享受更为丰富和高速的通信业务。
第二代移动通信运营商发展速度趋于缓和而竞争越加激烈,为寻找新的增长点,通过发展数据业务来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和业务类型,需要3G 的支持。
同时由于第二代移动通信无线频率资源日趋紧张,已不能满足长期的通信需求发展需要。
本文介绍了现代移动通信的各种技术主要对CDMA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进行了系统概述,包括其特点、演进历程、关键技术和网络机构。
接着阐述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的概况及特点。
而刚出来的4G技术还不够成熟,但是它是不可忽视的,有可能在不久的未来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又一次的革新。
本文重点分析了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和应用现状,应用现状主要是对CDMA中MS→PSTN 呼叫流程的阐述,最后展望了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移动通信;3G;CDMA;发展;展望目录第一章引言 (1)第二章现代移动通信技术概述 (2)第一节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概况 (2)1.1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概念 (2)1.2现代移动通信的特点 (2)第二节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工作方式 (3)2.1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3)2.2移动通信技术的工作方式 (6)第三章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之CDMA (8)第一节 CDMA技术的概况 (8)1.1 CDMA技术的概述 (8)1.2 CDMA技术的特点 (8)1.3 CDMA技术的演进历程 (9)第二节 CDMA技术 (10)2.1 CDMA的关键技术 (10)2.2 CDMA网络结构 (14)2.3 CDMA的应用之呼叫流程 (16)第四章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20)第一节多层无线技术有效互补 (20)第二节核心网络一体化、接入层面多样化 (20)第三节移动通信业务应用综合化 (21)第五章总结 (22)致谢 (23)参考文献 (24)第一章引言在过去发展的30年中,移动通信技术得到迅猛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随着21世纪的新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共同作用下,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大发展势不可挡。
西京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及学生选题汇总表
系别:工程技术系年级、专业:移动通信技术2008级填表时间:
指导教师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所指导的学生
序号
姓名职称姓名学号
GSM无线接口的关键技术分析1
移动通信中的切换技术的分析研究及探讨2
移动通信无线定位技术研究3
移动通信基站的安全与防护方案设计4
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分配算法设计5
单片机串行通信的设计6
IS-95移动通信系统研究与反向传输电路的仿
真
7调幅通信系统数字仿真8
FSK通信系统设计9
移动通信的电波衰落与抗衰落技术分析10
通信软交换技术研究1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软件无线电技术12
AM调制电路与解调电路的设计与模拟13
无线通信系统传输的模拟分析14
USB接口与RS232串口转换的设计15
软件无线电在TD-SCDMA中的应用16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17
CDMA2000中的软切换技术18
智能天线在TD-SCDMA中的应用19
移动号码携带方案探讨20
TD-SCDMA无线网络规划方法研究21
无线电遥控发射机与接收机系统设计22
射频电子标签识别系统23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调制与解调24
WCDMA —空中接口技术的研究25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序号姓名职称姓名学号
病房无线呼叫系统设计26
3G移动通信网IP技术——切换技术研究27
论述移动通信的应用及发展28
3G网络的业务提供方法及实现29
移动通信向信息经营方向发展的探讨30
智能小区网络通信系统技术31
GPS与GSM系统整合应用设计32
移动增值业务分析33
移动IPv6的安全性研究34
如何提高GSM网络的呼叫接通率35
软件无线电在移动通信中应用的研究36
基于GSM网络汽车防盗报警装置设计37
USB 接口芯片应用研究38
基于以太网的远程抄表系统设计39
数字温度计的设计与制作40
IPv4向IPv6过渡技术研究41
感应防盗报警系统设计42
DDS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研究43
蓝牙技术及其安全性研究44
多功能数字计数器的设计与实现45
移动通信中抗干扰问题的研究与分析46
数字电子时钟的设计与实现47
3G网络安全策略研究48
基于WinSock的网络通信软件的设计与实现49
基于MCS-51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50
多用途定时器设计51
频率计的设计52
测量放大器的设计53
基于MCS-51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54
数字电压表的设计55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56
数控直流稳压器的设计57
智能充电器的设计58
仓库温度检测及通风控制设计59
单片机与微机通信研究60
GPRS通信技术分析61
宽带直流放大器的设计62
交通灯智能控制系统63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序号姓名职称姓名学号
Voip网络电话协议探究64
第四代移动通信关键技术初探65
安全自动报警系统66
基于无线数据传输的呼叫系统设计67
基于8051单片机的简易电子琴的设计68
网络路由选择算法研究与实现69
无线链路传播模型研究70
网络并行处理技术初探71
智能光网络技术及其应用研究72
光交换技术及其应用研究73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及其解决方案的研究74
IPTV网络系统的承载技术浅析75
移动软交换及其工程解决方案的探讨76
TD-SCDMA系统容量分析77
密集波分复用技术及其应用78
GPRS无线网络优化流程及问题分析79
GSM网掉话及拥塞分析80
WCDMA软切换与TD-SCDMA接力切换的比较研究81
WCDMA无线网络优化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82
移动IP无缝切换技术的研究83
下一代网络移动性管理技术研究84
TD-SCDMA无线网络规划的研究85
基于公用电话网的自动抄表系统的设计86
移动Adhoc网络路由协议研究87
扩频技术在CDMA中的应用研究88
无线多路遥控发射、接收系统研究89
无线TCP拥塞控制技术的研究90
无线TCP协议传输机制优化研究91
移动通信系统安全性研究92
移动IP技术研究93
移动因特网技术分析94
IPTV系统架构的分析与设计95
GPRS移动通信技术研究96
网络路由协议的研究分析97
数字通信系统数据纠检错方法研究98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探讨及平滑过渡99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覆盖问题研究100
无线网络优化研究101
移动GSM网络核心网话务分析及网络优化102
移动GSM网络核心网话务分析及网络优化103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序号姓名职称姓名学号
程控音频功率放大器104
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建设技术探讨105
移动通信中的切换技术的分析研究及探讨106
防火墙技术研究107
Vpn技术及应用研究108
WCDMA的网络规划及优化109
第四代移动通信关键技术初探110
移动通信的切换技术的研究111
基于GSM 短消息的远程监测系统112
基于WiMAX技术的宽带无线网络的研究113
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智能天线技术114
移动电子商务技术探讨115
3G时代的通信行业人才需求趋势分析116
合计指导教师人数学生人数
课题、题目数
(课题、题目名相同的只
计一个)
116
系意见:
领导签名(加盖系公章):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