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 写作《说明的顺序》
- 格式:pptx
- 大小:570.71 KB
- 文档页数:24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教学设计《说明的顺序》教学方案1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学习过的说明文了解说明顺序的种类。
2.在写作中能够根据说明对象的特征,确定说明内容,安排适合的说明顺序。
3.学会仔细观察生活,查找相关资料,整合相关信息,培养科学严谨的表达习惯和负责任的写作态度。
【教学重点】结合学习过的说明文了解说明顺序的种类。
【教学难点】在写作中能够根据说明对象的特征,确定说明内容,安排适合的说明顺序。
【课前准备】学生提前做好对某一处景物(场景)的观察,对重点事物做好观察记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谈话导入:一位去北京参加了夏令营的同学,一回到班上,就兴致勃勃地向同学们介绍他参观故宫的情景。
东路、西路、外东路、外西路……怎么拐弯怎么走,路上的一些建筑……说了许多,越说越乱,急得出汗,同学们还是不明白故宫是什么样子。
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对,没有掌握好说明的顺序。
教师点拨:合理的说明顺序,有助于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的特征,也符合人们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规律。
作过程等。
比如法布尔的《蝉》介绍蝉卵孵化为幼虫到蜕皮再到钻入土中的过程,就采用了时间顺序。
②空间顺序。
即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
空间顺序适用于说明静止的事物的形状和构造。
例如,介绍一座建筑物、一处园林、一幅图面、一件工艺品等。
比如《梦回繁华》对《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的介绍,就采用了空间顺序。
③逻辑顺序。
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部分等一一介绍说明。
逻辑顺序适用于说明事物内部各方面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特别是说明事理和具有较多较复杂特性的事物,运用逻辑顺序,更能说清事物的性质特征,揭示各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逻辑顺序可以说明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器物等,也可以说明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说明的顺序教材研读:1、下面课文都是我们学习过的说明文,请具体说说每篇课文的说明顺序。
《活板》——(时间顺序:从主体说明内容看,作者是按照从刻字到印刷的顺序说明的,具体的过程顺序是刻字、制版、印刷、拆版。
这个过程顺序是按照时间的先后进行的。
)《中国石拱桥》——(逻辑顺序:整体上看,本文遵循从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再具体的顺序。
从石拱桥的基本特点(概括),说到它在世界桥梁史上的地位和主要特点(概括),然后说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概括),接下来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具体解说(具体)。
文章的主体部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总体上遵循的是由先到后的时间顺序。
说明“古代石拱桥”与“当代石拱桥”的区别,则遵循了从现象到原因的逻辑顺序。
)《苏州园林》——(逻辑顺序:先总说苏州园林特点,再从四个角度加以分说。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空间顺序。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是间到两边。
课文中有相当多的表明了空间位置的改变词语。
)《蝉》——(时间顺序。
从介绍蝉卵孵化为幼虫到蜕皮再到钻入土下中的过程。
)《梦回繁华》——(从全文看是逻辑顺序。
从画作的时代背景、作者情况写起,再详细说明画作本身,最后介绍画作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说明画作本身,采用了空间顺序,从画的开卷处写起,依次介绍画的中段、后段。
)《大自然的语言》——(逻辑顺序。
先引出什么是物候与物候学,然后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再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最后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逻辑顺序。
先说发现的具体事实,再从事实出发佐证“板块构造”理论或恐龙灭绝的“撞击说”。
这是从现象说到本质,是对事理的说明。
)2、说明顺序种类。
(1)时间顺序。
多用于介绍事物发展的变化过程、制作工序等。
(2)空间顺序。
一般有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中间到两边等顺序,多用于介绍建筑物或物品。
(3)逻辑顺序。
有总说后分说、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主到次等逻辑顺序的形式。
《说明的顺序》习作指导+习作范文+习作点评习作指导:一、题目分析1.理解说明顺序的重要性:说明顺序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结构和功能。
合理的说明顺序能够使文章条理清晰,易于阅读和理解。
2. 常见的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是常见的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适用于讲述事物的发展过程;空间顺序适用于描述物体的结构或布局;逻辑顺序则适用于解释事物的原理、关系等。
3. 根据说明对象选择顺序:不同的说明对象可能适合不同的说明顺序。
例如,介绍一个历史建筑可以采用时间顺序,而介绍一个机械装置则可能更适合逻辑顺序。
4. 明确主题和中心思想:在写作之前,明确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确保整个说明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避免内容散乱。
5. 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在使用不同的说明顺序时,要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使文章的结构更加连贯。
6. 实例支持:通过具体的实例来支持说明,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说明对象的特点和规律。
7. 语言简洁准确:说明文中的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复杂的句子。
同时,要确保用词准确,避免产生歧义。
8. 多角度说明:从多个角度对说明对象进行阐述,可以使文章更加全面、深入。
9. 练习与实践:通过实际写作练习,不断提高运用说明顺序的能力,掌握不同类型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通过对“说明的顺序”这一主题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说明文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同时,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和科学素养。
二、习作指导1. 确定说明对象:首先要明确你要说明的物品是什么,了解它的特点和用途,这样才能在写作过程中突出重点。
2. 收集资料:通过查阅书籍、网络搜索等方式,收集关于该物品的相关信息,包括其历史、制造材料、工作原理、使用方法等。
3. 规划说明顺序:说明的顺序直接影响文章的条理性和可读性。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时间顺序适用于介绍物品的发展历程或操作步骤;空间顺序适用于描述物品的外观、结构;逻辑顺序则适用于阐述物品的工作原理、功能等。
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训练目标:1.掌握常见的三种说明顺序,能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2.条理清楚、顺序合理地写一篇说明文。
指导过程:一、温故知新说明文常见的几种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按照发展过程的时间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
2.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从远到近,从外到内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
3.逻辑顺序:按照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或由概括到具体,或由特点到用途,或由整体到局部,逐渐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
二、典范引领: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大自然的语言》这段话是_______顺序,先写_______,再写_______ ,接着写_______ ,最后写_______明确:时间顺序,先写“立春过后”的物候变化,再写“转入炎热的夏季”,接着写到了秋天大自然的变化,最后写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叙述了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与花果的成长和鸟虫的活动现象,就是物候现象。
2.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
疏林薄雾,农舍田畴……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
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后段描写汴梁市区的街道。
——《梦回繁华》作者在介绍《清明上河图》时,从“开卷处”到“中段”再到“后段”,画面内容虽然纷繁复杂,但作者能够条理分明、层次清晰的将画面内容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得益于采用了空间顺序进行说明。
写作说明的顺序说明文旨在介绍事物,解说事理,使人们获得相关知识。
清晰合理的说明顺序,对于清楚、准确地说明事物至关重要。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一、时间顺序多用于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制作工序等。
比如法布尔的《蝉》介绍蝉卵孵化为幼虫到蜕皮再到钻入土中的过程,就采用了时间顺序。
二、空间顺序常用于介绍建筑物类。
建筑物指亭台楼阁、道路桥梁、商厦场馆等。
其说明要点是要把建筑物的形状、结构、布局准确地介绍清楚,一般采用从南到北、由上而下等的空间顺序。
比如《梦回繁华》对《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的介绍,就采用了空间顺序。
三、逻辑顺序是介绍事理时通常采用的顺序,具体地说,有先总说后分说、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主到次等顺序。
比如,《苏州园林》先总说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从四个角度加以分说;《恐龙无处不有》用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实,佐证“板块构造”理论,就采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
逻辑顺序还可以运用在介绍物品类和动植物类的说明文中。
物品包括工艺品、图画、用具等。
写这类说明文时要学会看物品的造型、看图画的布局,要依据物品的造型、图画的布局来选定合理的说明顺序。
动植物类的说明文以动植物为介绍对象,可从其形态、习性、品种、分布、功用、进化等方面进行介绍,适宜采用形式丰富的逻辑顺序说明。
如《大雁归来》就是采用逻辑顺序。
我的小天地我的小天地是一间精致、温馨的卧室,它是我的乐园。
卧室前的棕色木门上,挂着一只可爱的毛绒猴子。
它日夜守护着我的小天地。
小猴子的脖子上挂着一枚铜牌,那是我在学校运动会上获得的。
轻轻地推开那扇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靠窗的书桌,书桌约120厘米长,80厘米宽,85厘米高。
在书桌的左边,有一张小床,床单是海水一般的深蓝色,上面还印着一个个形态各异、笨拙可爱的小熊。
床边的床头柜上摆着一盏台灯,台灯旁还躺着一群“小知识分子”,有童话、散文、小说等。
这些都是我的精神食粮和良师益友。
现在,再把目光转向我的书柜。
初二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说明的顺序作文
《我的小卧室》
小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我的小卧室。
一走进我的小卧室,最先看到的就是我的小床。
它可软啦,每天晚上我都在上面做甜甜的梦。
床上有我最喜欢的蓝色被子,还有一个大大的玩偶,它每天都陪着我睡觉。
床的旁边是我的书桌。
书桌上堆满了我的书和文具,有好看的故事书,有五颜六色的彩笔。
每天放学回家,我就在这张书桌上写作业。
书桌对面是我的衣柜,衣柜里挂着我的衣服。
夏天的时候,我会从里面拿出漂亮的小裙子;冬天的时候,我就穿上厚厚的棉袄。
再往里面走,就是我的窗台啦。
窗台上放着几盆小花,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长得可好了。
我有时候会坐在窗台上看看外面的风景。
这就是我的小卧室,虽然不大,但是很温馨,我可喜欢啦!
《我最爱的水果——草莓》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介绍一种我超级喜欢的水果,那就是草莓。
草莓的样子可好看啦!它小小的,红红的,就像一颗小红心。
草莓的上面还有很多小小的籽,就像一颗颗小芝麻。
草莓闻起来香香甜甜的,只要一闻到它的味道,我的口水就忍不住流出来了。
吃草莓的时候,我总是先把草莓洗干净,然后轻轻咬上一口。
哇,甜甜的汁水立刻充满了我的嘴巴,那感觉真是太棒了!
妈妈有时候会用草莓给我做草莓蛋糕,那味道简直绝了!还有草莓冰淇淋,也是我的最爱。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草莓吗?。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说明的顺序范文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说明的顺序范文篇1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百花争艳,校园里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温暖的春天已经到来。
看融慧园旁,阳光普照。
那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也照亮了玉兰花,那是妈妈般温柔的春风,吹醒了,正在沉睡的玉兰。
我也吹醒了,赶走了春困。
玉兰此时开得正艳,有白的、有粉的。
她粉嫩的花瓣儿都一片一片舒展开来,绽放出它那独特的美。
花瓣是粉白色的,像少女羞红的洁白皮肤光滑又细嫩,使我不禁从心里赞叹:玉兰花真美啊!小鸟也叽叽喳喳叫的,似乎也在赞赏着玉兰花的美。
一树白玉兰,一树粉玉兰交错着种着,艳丽极了!淡淡的香味在玉兰花旁边飘散,让从旁边走过来的人都不禁停下脚步欣赏。
阳光照耀下的玉兰花,使我感觉我就是那美丽的玉兰花,在春姑娘的呵护下快乐成长。
突然一棵樱花树的几片樱花飘了过来,打断了我的幻想,我抬头向左一看,原来是调皮的樱花姑娘。
她在树枝上翩翩起舞,似乎是在告诉我,她要举行一场盛大的舞会。
她粉嫩的花边儿小巧玲珑,是似一滴一滴粉色的水滴。
这棵樱花树栽在一排粉白交错玉兰花的旁边,远看就像没有叶子一般,但是走近一看,它却长了几片嫩绿的叶芽。
樱花树的花朵很茂盛。
上面经常会有蜜蜂舞蹈。
一会儿到这儿,一会儿到哪儿,忙碌极了。
突然一只白色蝴蝶飞了出来,在树中上下舞蹈,将我深深的吸引住了。
它飞呀飞,飞呀飞,忽然一头钻进树丛,将舞会的幕布拉起来后,就飞远了。
蝴蝶的消失,使我打消了看舞会的念头,开始注意起蝴蝶钻过的树丛了。
树丛的叶子一半嫩绿,一半墨绿。
墨绿的叶子在下面,看起来是旧叶;嫩绿的叶子在上面,看起来是新叶,这使我感受到了春天来了。
树丛旁的草丛也有了一点嫩绿,原来是那枯叶中的嫩草,在嫩草生长的土中还有蚯蚓有在扭动,这使我再一次感受到了春天的到来。
这时上课铃响了,我耳边环绕着朗朗的读书声,生机勃勃。
啊,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真的来了,蝴蝶飞舞,蚯蚓钻洞,生机勃勃的春天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