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绿色荧光裸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分析

绿色荧光裸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分析

绿色荧光裸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分析
绿色荧光裸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分析

绿色荧光裸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分析尤金炜,张立波,方天,田小芸,刘彪,周森妹,梁磊,董敏,

胡文娟,赵志刚,恽时锋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比较医学科,全军实验动物科普与伦理教育基地,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江苏南京,210002)

摘要:目的:检测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简称GFP)转基因裸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为将来的研究提供基础参考值。方法:实验选用6~8周GFP转基因裸鼠及对照组BABL/C裸鼠雌

雄各30只,取血测定血生化和血常规指标。结果:①GFP转基因裸鼠与对照组BABL/C裸鼠比较,白

细胞总数(WBC)、尿素(URE)、平均血红蛋浓度(MCHC)、葡萄糖(GLU)差异极显著(P <0.01);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计数(PLT)、尿酸(UA)差异显著(P <0.05),其它指标差异不显著。

②GFP转基因裸鼠雌雄间比较,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浓度(MCHC)、血小板计数(PLT)、球蛋白(G)、胆固醇(TC)、HDL-胆固醇(HDL-TC)差异极显著(P <0.01),白蛋白(ALB)、葡萄糖(GLU)差异显著( P <0.05),其它指标差异不显著。结论:转基因GFP转基因裸鼠的生理生化指标值在雄雌间有一定的差异,为相关的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关键词:GFP转基因裸鼠;血常规;血生化

引言

转基因动物是指将外源重组基因转染并整合到动物受体细胞基因组中,从而形成在体表达外源基因的动物[1]。来源于水母(Aequorea Victoria)的绿色荧光蛋白(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现已成为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中应用最广泛的分子标记之一,在制作转基因动物过程中更是如此[2]。GFP转基因裸鼠是本科室工作人员通过多年的杂交回交选育而成[3],选育方法:选择自带GFP转基因的C57BL/6小鼠与BALB/c裸鼠杂交,并与BALB/c裸鼠回交并经逐代选育,选育至第六代,产生了GFP基因表达较为稳定的BALB/c绿色荧光裸鼠。C57BL/6中插入的GFP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序列号为:GenBank L29345.1,同时转入鸡β-actin启动子序列,转入巨细胞病毒的增强子,增强GFP基因表达。

增强的绿色荧光蛋白常常是作为示踪标记,大部分脏器都表达绿色荧光,包括心脏,肺

脏,脾脏,胰腺,食管,胃,十二指肠,皮肤、血细胞和肌肉等,可见细胞与间质都呈绿色,[基金项目]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院管课题(2012052)

[作者简介]尤金炜(1983-),男,本科,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比较医学科技师。

[通讯作者]恽时锋(1965-),男,主任技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医学实验动物学工作。

但颜色深浅的程度不同[4]。GFP转基因裸鼠在心血管研究、遗传研究及生殖生物学研究中应用普遍。由于血液学指标是许多实验中重要的参考值,因此对该鼠的血常规、血生化进行了测定,为该转基因鼠的健康评价、疾病诊断、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生理、药理、毒理实验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外源基因的整合对宿主的影响积累资料。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GFP转基因裸鼠及BALB/c裸鼠均由本科选育,选取6~8周龄雄雌小鼠各30只进行

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号为SYXK(军)2012-0047;动物生产许可证号为SCXK(军)2012-0014。

1.2 饲养管理及环境

实验小鼠均饲养在屏障环境中,室内的温湿度均由中央空调控制,温度为20℃-26℃,相对湿度为50%-70%,光照明暗交替12h /天。

小鼠所食饲料为江苏协同医药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提供60Co辐射饲料,营养成份为:水分9.4%,粗蛋白21.90%,粗脂肪为6.73%,粗灰份为6.3%,粗纤维2.54%,钙1.34%,磷0.96%,饲料生产企业审查合格证号为:苏饲审(2008)01008,另每周加喂一次葵花籽。

饮水为消毒的酸化水,使用的垫料、笼盒等一切用具均进行131℃ 5min高压预真空灭菌。1.3 仪器与试剂

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Sysmex Xs-800i血常规自动检测仪(日本)。

1.4 方法

摘眼球采血后,EDTA-K2抗凝,Sysmex Xs-800i血常规自动检测仪检测。测定指标包括:白细胞总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级(HCT),平均红

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浓度(MCHC),血小板计数(PLT)。余下的全血以40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分离血清后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测定指标包括: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谷

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URE),肌酐(CRE),尿酸(UA),葡萄糖(GLU),

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HDL-胆固醇(HDL-TC)。

1.5 统计学分析

X 表示。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采用t检验对数据进行显著性检验,统计结果以s

2 结果

2.1 GFP转基因裸鼠与BALB/c裸鼠间比较

从表1-2可知,GFP转基因裸鼠与对照组BALB/c裸鼠间比较,WBC、URE、MCHC、GLU差异极显著(P <0.01);HGB、RDW、PLT、UA差异显著(P <0.05),其它指标差异不显著。

2.2 GFP转基因裸鼠雄雌生理生化间比较

从表3-4可知,BALB/c裸鼠雌雄间比较,TC、TG、HDL-TC差异极显著(P<0.01),WBC、AST、GLU差异显著(P <0.05),其它指标差异不显著。GFP转基因裸鼠雌雄间比较,RDW、MCH、MCHC、PLT、G、TC、HDL-TC差异极显著(P <0.01),ALB、GLU差异显著(P <0.05),其它指标差异不显著。

3 讨论

实验动物作为现代科学技术中“活的试剂”、“活的精密仪器”,血液学生理生化常数是鉴定其遗传品质的重要依据[5]。本实验选择BALB/c裸鼠作为对照组,虽然GFP转基因裸鼠是在BALB/c裸鼠的基础上构建成功的,但在生理、生化等指标上确实存在差异,9项生理指标有5项差异显著,其中WBC、MCHC差异极显著,而WBC也通常被称为免疫细胞,是监测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现已成为免疫力低下动物模型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检测结果显示两者虽然差异极显著,但是两者远低于小鼠的正常值[1],这与本实验室方天[6]等报道的结果相一致。12项生化指标中UA差异显著,URE、GLU差异极显著,整体差异性不大。本实验选择的GFP转基因裸鼠与贺晓玉[7]等报道的GFP转基因小鼠在生理生化在数值上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在与同样条件的对照组的差异性结果基本是一致的。GFP 转基因裸鼠在免疫指标WBC、肾功能指标URE和UA以及血糖指标GLU上与对照组的差异性十分明显,但是影响此结果的因素是否为外源基因GFP的导入及其发生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本次检测结果发现,GFP转基因裸鼠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在雌雄性别间均存在差异,对照组BALB/c裸鼠雌雄性别间也存在差异。这种雌雄间的差异性与田小芸[8]等报道的转基因小鼠及王冬平[9]等报道的近交系与远交群小鼠所得出的结果是一致的。但是GFP转基因裸鼠在雌雄间差异较对照组更为明显,统计结果显示,除了GLU、TC、HDL-TC等血糖和血脂指标,GFP转基因裸鼠与对照组在雌雄间共同存在差异,GFP转基因裸鼠在ALB、

G、RDW、MCH、MCHC、PLT等指标在雌雄间也存在差异。可见品种、性别因素对部分的血液学指标是有影响的,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要考虑雌雄间的差异。

有关实验动物的血液生化指标在国内已有很多研究报道,本实验选择的GFP转基因裸鼠与贺晓玉[7]等报道的GFP转基因小鼠、练有文[10]等报道的BALB/cA裸鼠及田小芸[8]等报道的转基因EGFP小鼠相比较,各数值有一定的差异,可能是实验动物的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值易受实验动物的品种、性别、微生物等级、饲养环境、检测方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是这些条件很难完全统一,因此建立各实验室自己的实验动物生理生化指标数据背景资料就显得非常的重要[11]。

GFP转基因裸鼠因自身含有标记蛋白与其他实验小鼠相比而具有明显的优势,本实验对GFP转基因裸鼠的血常规、血生化等方面的检测,积累了本品系鼠丰富的原始数据,为GFP转基因裸鼠的深入研究及应用推广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原始资料。

参考文献

[1] 施新猷,王四旺,顾为望,等. 比较医学[M]. 陕西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4-105.

[2] Yang M, Baranov E, Moossa AR, et al. Visualizing gene expression by whole-body fluorescence

imaging [J].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0, 97 :12278-12282.

[3] 张立波,刘彪,田小芸等. 绿色荧光裸小鼠的选育初报[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13,33:

306-309.

[4] Yang M, Reynoso J, Jing P, et al. Transgenic nude mice with ubiquitous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

expression as a host for human tumors[J]. Cancer Res, 2004, 64 :8651-8656.

[5]恽时锋,朱虹,等.在生命科学中影响动物实验结果的多因素分析[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3,16:

372-375,378.

[6] 方天,尤金炜,张立波等.GFP转基因裸鼠脾脏组织学观察[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2,22:

6-9

[7] 贺晓玉,何君,徐艳峰,等. 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的生理生化常数[J].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11,19: 146-149.

[8] 田小芸,恽时锋,胡玉红,等.转基因EGFP小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J].实验动物科学,2008,

25:56-58.

[9] 王冬平,李善如,张敏,等.三种小鼠血液生理生化正常值的测定[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2000,

17:24-28.

[10] 练有文,王晖,倪少凯,等. 不同饲养密度对SPF级BALB/cA裸鼠血生化指标的影响[J]. 广

东医学院学报,2010,28: 120-122.

[11] 闫寒,贺晓玉,秦超,等.绿色荧光裸鼠的建立和验证[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2,22:62-64.

Measurement of The Blood Biochemical Parameters in

GFP Transgenic Nude Mice

YOU Jin-Wei,ZHANG Li-Bo,FANG Tian,TIAN Xiao-Yun,LIU Biao,ZHOU Sen-Mei,LIANG Lei,DONG Min,HU Wen-Juan,ZHAO Zhi-Gang,YUN Shi-Feng (Department of Comparative Medicine, Nanjing General Hospital of Nanjing Military Command, Army Education Base of Science and Ethics of Experimental Animal,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Base,

Nanjing, 21000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measurement normal range of the blood routine values and blood biochemical parameters of the GFP Transgenic Nude Mice. To provide a basis for future research.

Methods6~8 weeks male and female 30 mice in each, were used in this experiment. Blood samples were measured using an automatic biochemical analyzer. Compare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FP Transgenic Nude Mice with BALB/c Nude Mic eand sexes. Results①The comparison between GFP Transgenic Nude Mice and BALB/c Nude Mice revealed the values of WBC、URE、MCHC、GLU showed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1); HGB、RDW、PLT、UA difference ( P<0.05).②Making a comparison of the male and female of GFP Transgenic Nude Mice, the values of RDW、MCH、MCHC、PLT、G、TC、HDL-TC showed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1); ALB、GLU showed difference ( P<0.05). Conclusion There were some differences to some blood indicators between the male and female GFP Transgenic Nude Mice, the above data could be useful in the biomedical researches.

Keywords GFP Transgenic Nude Mice; Blood routine; Blood biochemical parameters

表1 GFP转基因裸鼠和BABL/C裸鼠雄雌血常规间比较

Tab.1 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of the GFP Transgenic Nude Mice and BABL/C Nude Mice

组别Group

只数

Number

白细胞总数

WBC(10^9/L)

红细胞计数

RBC(10^12/L)

血红蛋白

HGB(g/L)

红细胞

压级HCT

平均红细胞

体积MCV(fl)

红细胞分布

宽度RDW(%)

平均血红蛋白

含量MCH(pg)

平均血红蛋浓

度MCHC(g/L)

血小板计数

PLT(10^9/L)

GFP 60

3.5883±

2.1330**11.5897±

0.5781

169.9167±

8.3955*

0.5089±

0.0249

43.9983±

1.8886

25.7017±

1.8188*

14.6783±

0.5450

333.4000±

6.9896**

1008.0667±

224.0279*

B/C 60

4.8633±

2.2640 11.2163±

1.0317

161.0667±

13.7162

0.4983±

0.0369

44.4967±

2.0011

27.9133±

3.5585

14.3400±

0.3988

322.4333±

12.2522

920.4333±

263.6635

注:* P<0.05 ** P<0.01 表示GFP与B/C之间比较

Note: * P<0.05 ** P<0.01 GFP vs B/C

表2 GFP转基因裸鼠和BABL/C裸鼠雄雌血生化间比较Tab.4 The values of blood biochemistry of the GFP Transgenic Nude Mice and BABL/C Nude Mice

组别Group

只数

Number

总蛋白

TP(g/L)

白蛋白

ALB(g/L)

球蛋白

G(g/L)

谷丙转氨酶

ALT(U/L)

谷草转氨酶

AST(U/L)

尿素URE

(mmol/L)

肌酐CRE

(mol/L)

尿酸UA

(μmol/L)

葡萄糖

GLU(mmol/L)

胆固醇TC

(mmol/L)

甘油三酯TG

(mmol/L)

HDL-胆固醇

HDL-TC(mmol/L)

GFP 60

64.5967±

6.0171 33.6533±

3.2293

30.9433±

5.1670

87.5000±

31.0114

177.3667±

54.8644

7.4933±

2.3836**

29.8333±

9.8439

154.2333±

44.5674*

2.6667±

1.0918**

2.8637±

0.6476

1.4457±

0.5595

1.9280±

0.3921

B/C 60

62.1500±

4.3441

33.6033±

3.1167

28.5467±

4.4975

94.0333±

33.7787

179.6667±

49.5165

9.5133±

3.0389

28.5200±

10.2743

182.9667±

57.2192

4.1467±

1.5007

2.6893±

0.6001

1.1933±

0.4618

1.8380±

0.3705 注:* P<0.05 ** P<0.01 表示GFP与B/C之间比较

Note: * P<0.05 ** P<0.01 GFP vs B/C

表3 GFP转基因裸鼠和BABL/C裸鼠雄雌血常规间比较

Tab.3 Comparison of 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between male and femal

组别Group

只数

Number

白细胞总数

WBC(10^9/L)

红细胞计数

RBC(10^12/L)

血红蛋白

HGB(g/L)

红细胞

压级HCT

平均红细胞

体积MCV(fl)

红细胞分布

宽度RDW(%)

平均血红蛋白

含量MCH(pg)

平均血红蛋浓

度MCHC(g/L)

血小板计数

PLT(10^9/L)

GFP 30 ♂

3.4367±

1.8874 11.6540±

0.6349

168.5333±

8.3902

0.5079±

0.0225

43.7433±

2.0477

26.3267±

1.6398**

14.4833±

0.5528**

330.8000±

7.3457**

1125.5333±

220.1742**

GFP 30 ♀

3.7400±

2.3762 11.5253±

0.5179

171.3000±

8.3093

0.5100±

0.0273

44.2533±

1.7116

25.0767±

1.7980

14.8733±

0.4690

336.0000±

5.6079

890.6000±

158.3746

B/C 30 ♂

3.8400±

2.4130* 11.1147±

1.3212

159.4667±

17.0036

0.4965±

0.0455

44.7600±

2.0656

27.8400±

3.5167

14.2933±

0.3674

319.7333±

15.0545

949.2667±

264.3049

B/C 30 ♀

5.8867±

1.5973 11.3180±

0.6611

162.6667±

9.7517

0.5001±

0.0271

44.2333±

1.9697

27.9867±

3.7217

14.3867±

0.4357

325.1333±

8.2883

891.6000±

269.0055

注:* P<0.05 ** P<0.01 表示雄性与雌性之间比较

Note: * P<0.05 ** P<0.01 ♂vs♀

表4 GFP转基因裸鼠和BABL/C裸鼠雄雌血生化间比较

Tab.4 Comparison of the values of blood biochemistry between male and femal

组别只数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URE 肌酐CRE 尿酸UA 葡萄糖胆固醇TC 甘油三酯TG HDL-胆固醇

Group Number TP(g/L) ALB(g/L) G(g/L) ALT(U/L) AST(U/L) (mmol/L) (mol/L) (μmol/L)GLU(mmol/L) (mmol/L) (mmol/L) HDL-TC(mmol/L)

GFP 30 ♂

66.3200±

5.8716 32.3867±

3.0622*

33.9333±

4.6610**

92.4667±

37.0190

171.4667±

33.3014

8.0867±

3.0724

30.4000±

7.3756

168.9333±

41.1208

3.0867±

0.8331*

3.3573±

0.3918**

1.5447±

0.6045

2.2407±

0.2186**

GFP 30 ♀

62.8733±

5.8445 34.9200±

2.9641

27.9533±

3.7973

82.5333±

23.8503

183.2667±

71.0749

6.9000±

1.2547

29.2667±

12.0681

139.5333±

44.2765

2.2467±

1.189

2.3700±

0.4393

1.3467±

0.5118

1.6153±

0.24475

B/C 30 ♂

62.5333±

5.3819 32.7733±

2.5971

29.7600±

4.7952

98.6000±

44.6347

158.7333±

36.1869*

8.7467±

3.6627

26.8400±

8.8325

174.800±

33.2183

3.5400±

1.3463*

3.0920 ±

0.5679**

1.4833±

0.4649**

2.1327±

0.2507**

B/C 30 ♀

61.7667±

3.1322

34.4333±

3.4498

27.3333±

3.9687

89.4667 ±

18.0708

200.6000±

53.2015

10.2800±

2.1106

30.2000±

11.6017

191.133±

74.4013

4.7533±

1.4367

2.2867±

0.2757

0.9033±

0.2131

1.5433±

0.1882 注:* P<0.05 ** P<0.01 表示雄性与雌性之间比较

Note: * P<0.05 ** P<0.01 ♂vs♀

最新植物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实验一植物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张宪政,1992) 一、原理 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测定其吸光度,即可用公式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与其中溶质浓度C和液层厚度L成正比,即A=αCL式中:α比例常数。当溶液浓度以百分浓度为单位,液层厚度为1cm时,α为该物质的吸光系数。各种有色物质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可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纯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而求得。如果溶液中有数种吸光物质,则此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在相应波长下吸光度的总和。这就是吸光度的加和性。今欲测定叶绿体色素混合提取液中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只需测定该提取液在三个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A,并根据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在该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即可求出其浓度。在测定叶绿素a、b时为了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所用单色光的波长选择叶绿素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高等植物中叶绿素有两种:叶绿素a 和b,两者均易溶于乙醇、乙醚、丙酮和氯仿。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比值反映植物对光能利用效率的大小,比值高则大,则反之。 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 试剂:1)95%乙醇(或80%丙酮) 三、实验步骤 称取剪碎的新鲜样品0.2~0.3g,加乙醇10ml,提取直至无绿色为止。把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倒入光径1cm的比色杯内,以95%乙醇为空白,在波长663nm和645nm下测定吸光度。四、实验结果按计算 丙酮法(Arnon法)【可以用于丙酮乙醇混合法和80%丙酮提取法的计算】 叶绿素a的含量(mg/g)=(12.71?OD663 – 2.59?OD645)V/1000*W 叶绿素b的含量(mg/g)=(22.88OD645 – 4.67OD663) V/1000*W 叶绿素a、b的总含量(mg/g)=(8.04?OD663 +20.29?OD645) V/1000*W 按Inskeep公式 叶绿素a的含量(mg/g)=(12.63?OD663 – 2.52?OD645)V/1000*W 叶绿素b的含量(mg/g)=(20.47OD645 – 4.73OD663) V/1000*W 叶绿素a、b的总含量(mg/g)=(7.90?OD663 + 17.95?OD645) V/1000*W

血液生化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

血液生化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 一、肝功全项 (一)白蛋白/球蛋白的比例 A/G 1—2.5 用于衡量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A/G比值<1提示有慢性肝实质性损害。动态观察A/G比值可提示病情的发展和估计预后,病情恶化时白蛋白逐渐减少,A/G比值下降,A/G比值持续倒置表示预后较差。(二)球蛋白 1、增高 (1)、多发性骨髓瘤及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2)、肝硬化。 (3)、结缔组织病、血吸虫病、疟疾、红斑狼疮。 (4)、慢性感染、黑热病、慢性肾炎等。 2、降低 1、生理性低蛋白血症,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 2、低Y-球蛋白血症或先天性无Y-球蛋白血症。 3、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和使用免疫抑制药等常使免疫球蛋白合成减少,引起球蛋白降低。 (三)间接胆红素IBIL 1.5-18.0umol/L 增高常见于溶血性黄疽、先天性黄疽、肝细胞性(肝炎)或混合性黄疽,也见于阻塞性黄疽。 注: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的辩证关系: 1、三者均高,属肝细胞性黄疽、如急性重症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中毒性肝炎、肝癌等。 2、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属阻塞性黄疽,如胆道结石、胆道阻塞、肝癌、胰头癌等。 3、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升高,属于溶血性黄疸,如溶血性盆血、血型不合输血、恶性症疾、新生儿黄疽等。 (四)总胆红素TBIL 5.1-20.0cmol/2 1、增高见于 (1)肝细胞性疾病:如急性黄疽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坏死等。 (2)阻塞性疾病:如胆石症、胰头癌等。 (3)其他:如新生儿黄疽、败血症、溶血性贫血、严重大面积烧伤、溶血等。 2、减低无临床意义 (五)直接胆红素DBIL 1.7-6.8umol/L 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疽、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减少:无临床意义 (六)丙氨酸转氨酶ALT 0-40u/L 增高: 1、肝胆疾病:传染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胆石症、胆管炎、胆囊炎。 2、心血重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功能不全的肝淤血、脑出血等。 3、骨骼肌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 4、其他:某些药物和毒物引起ALT活性升高,如氨丙嗪、异烟肼、水杨酸制剂、乙醇、铅、汞、四氯化碳或有机磷等。 减少:无临床意义 (七)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0-40u/L 增高:

血液部分生化检查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一)

血液部分生化检查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一) 1.白细胞分类(DC): 化验介绍: 正常血液中含有粒性、单核性和淋巴性三类白细胞,粒细胞又根据胞浆中含有的颗粒性质不同,分为嗜酸性、嗜碱性及中性粒细胞三种。 参考值: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50-70% 嗜酸性粒细胞(E):0.5-5% 嗜碱性粒细胞(B):0-1% 淋巴细胞(L):20-40% 单核细胞(M):3-8% 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N):中性粒细胞具有游走性和吞噬作用。增高见于: a.急性感染和化脓性感染:如肺炎、败血症、脓肿等。 b.组织损伤:大手术后、心肌梗塞、肺梗塞等。 c.恶性肿瘤: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等。 d.各种中毒: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等。减少见于: a.某些传染病:流感、伤寒、付伤寒、麻疹。 b.某些血液病:再障、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症。 c.化疗或放疗后,抗癌药物,X线及镭照射。 d.其它: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高度恶病质。 (2)嗜酸粒细胞(E):嗜酸粒细胞与变态反应有关,并有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的作用。增多见于: a.变态反应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紫癜。 b.寄生虫病:蛔虫病、钩虫病、血吸虫病。 c.某些皮肤病:湿疹、牛皮癣、剥脱性皮炎等。 d.某些血液病:慢粒、恶性淋巴瘤、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何杰金氏病等。减少见于: a.应用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b.伤寒、副伤寒等病患者。 (3)嗜碱性粒细胞(B):嗜碱性粒细胞主要参与特殊的免疫反应。增多见于: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 b.某些转移癌及骨髓纤维化。(4)淋巴细胞(L):淋巴细胞能产生和运载抗体,在防御病毒感染方面有重要作用。增多见于: a.某些病毒或细胞所致的传染病: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病恢复期、结核病、百日咳。 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白血性淋巴肉瘤。减少见于: a.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接触放射线。 b.细胞免疫缺陷病、某些传染病的急性期。 (5)单核细胞(M):单核细胞具有游走性和吞噬作用,除吞噬细胞和异物外,

植物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小黑豆相关生理指标测定 1.表型变化:鲜重、株高、主根长和叶面积 鲜重:取处理好的植株,擦干根和叶表面水分,测量整株植物的重量,每个测6个重复。 株高:取处理好的植株,测量从根和茎分隔处到植株最高点的高度,记录,每个测6个重复。 主根长:取处理好的植株,测量从根和茎分隔处到主根最远点长度,记录,每个测6个重复。 叶面积:取处理好的植株,选择第二节段的叶片,测量叶面积,叶面积测量方法是测每个叶片最宽处长度作为叶的长,测叶片最窄处长度作为叶的宽,叶片长和宽的乘积即为叶表面积。每个测6个重复。 2.总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和H2O2含量测定 样品处理:取0.5g样品(叶片要去除叶脉、根要先用清水清洗干净),速在液氮中冻存,在遇冷的研钵中加液氮研磨,然后加入1.5ml的Tris-HCl(pH7.4)抽提,将抽提液转移到2ml的EP管中,于4℃,12000rpm离心15min,取上清,保存在-20℃下,上清液可用于总蛋白、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和H2O2含量测定。 总蛋白测定(Bradford法):样品反应体系(800ul H2O+200ul Bradford+5ul 样品),空白对照为(800ul H2O+200ul Bradford)。测定后带入标准曲线Y=32.549X-0.224(Y代表蛋白含量,X代表OD595),计算得出蛋白含量。 可溶性糖测定:样品反应体系(1ml蒽酮+180ul ddH2O+20ul样品提取液);空白对照(1ml蒽酮+180ul ddH2O),测定OD625后带入标准曲线:Y=0.0345X+0.0204(Y代表OD625,X代表可溶性糖含量(ug)) 蒽酮配方:称取100mg蒽酮溶于100ml稀硫酸(76ml浓硫酸+30mlH2O).注意:浓硫酸加入水中时,一点一点递加,小心溅出受伤。 丙二醛(MDA)测定:在酸性和高温条件下,丙二醛可与硫代巴比妥(TBA)反应生成红棕色的3,5,5-三甲基恶唑2,4-二酮,在532nm处有最大吸收波长,但该反应受可溶性糖的极大干扰,糖与TBA的反应产物在532nm处也有吸收,但其最大吸收波长在450nm处。采用双组分分光光度法,可计算出MDA含量。MDA的计算公式为:MDA(umol/L)=6.45OD532-0.56OD450. 反应体系为:400ul 0.6%TBA+350ul H2O+50ul样品,80℃水浴10min后,测OD532和OD450。对照用Tris-HCl. 0.6%TBA配方:称取硫代巴比妥0.6g,溶于少量1M NaOH中,待其完全溶解后用10%TCA(称取10gTCA三氯乙酸,溶于100ml蒸馏水中,待其溶解即可)定容至100ml。 H2O2测定(二甲酚橙法):样品反应体系(82ul溶液A+820ul溶液B (A:B=1:10)+150ul样品提取液),30℃水浴30min,测OD560。标准曲线为:Y=0.01734X-0.0555(Y代表OD560,X代表H2O2含量)

肝生化检查指标

脂肪肝生化检查指标及含义 数据来源:《临床肝脏病学》,姚光弼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血液检查生化指标表 肝功检测: ALT即谷丙转氨酶。 AST即谷草转氨酶。 GGT即谷氨酰转肽酶。 这三种酶检测到其中任何一项长期偏高,都预示肝细胞有损伤的情况,检测指标高出正常值越高,预示肝脏损伤的程度就越大。 其中,AST/ALT的比值:(1)估计肝脏损害程度:越大,损害越严重;(2)鉴别肝病:酒精肝>2,慢乙肝>1可能有肝纤维化或肝硬化。 若ALT高于正常值,常可见于各种类型的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变、肝癌以及肝外胆道阻塞性疾病,以及广泛的肌肉损伤等。 ALP即碱性磷酸酶 当ALP持续升高时,预示会有下列情况:肝外胆道阻塞;肝内胆汁淤积;肝内占位性病变;肝内肉芽肿或浸润性病变;实质性肝病等。

TBIL即总胆红素。 DBIL即直接胆红素。 一般认为TBIL超过25.7umol/L(1.5mg/dl)有临床意义。可以帮助测定黄疸。DBIL可以帮助测定黄疸。 血脂检查: TC即总胆固醇。此值升高可见于肥胖症、糖尿病、肾病综合症、甲状腺机能低下、黄色瘤、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肝外胆道阻塞性疾病。胆汁性肝硬变等。若低于正常值,常见于营养不良、甲状腺机能亢进、恶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及某些感染性疾病及癌症等。 TG即甘油三酯。正常值高见于肥胖症、糖尿病、肾腺皮质功能亢进、肾病综合症、原发性高脂血症、酒精中毒以及长期摄人高脂肪、高糖、高热量饮食等。 HDL即高密度脂蛋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LDLP即低密度脂蛋白。其主要成分为胆固醇,约占50%,该值升高容易促发动脉粥样硬化。 VLDLP极低密度脂蛋白:由甘油三酯和载脂蛋白组成,是甘油三酯的运输工具,是低密度脂蛋白的前体。极低密度脂蛋白失去甘油三酯后转变为低密度脂蛋白。正常人的极低密度脂蛋白没有致动脉硬化的作用,但高血脂症病人和糖尿病人的极低密度蛋白代谢功能不正常,可具有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肾功能检查 BuN 即尿素氮。超过正常值则提示肾脏排泄功能发生障碍。 Cr即肌酐。肌酐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主要由肾小球(肾脏的重要组成部分)滤过排出体外。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肢端肥大症、巨人症、糖尿病、感染、甲状腺功能减低、进食肉类、运动、摄入药物(如维生素C、左旋多巴、甲基多巴等)。减低常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肌营养不良、白血病、素食者,以及服用雄激素、噻嗪类药等。 UA即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产物。嘌呤是核酸的代谢产物。正常人体尿液中产物主要为尿素,含少量尿酸。如果体内产生过多来不及排泄或者尿酸排泄机制退化,则体内尿酸潴留过多,当血液尿酸浓度大于7毫克/分升,使人体体液变酸,影响人体细胞的正常功能,长期置之不理将会引发痛风。 ALB即白蛋白。持续高于正常值,可能有肾病综合征的情况。如果长期营养不良或吸收不良,也可能会升高。 FBG 即空腹血糖。若高于正常值,应复查或查餐后2小时血糖及葡萄糖耐量试验等,以便确诊有否糖尿病。

血液生化检查各指标及对应正常值列表

血液生化检查各指标及对应正常值列表 ALT (谷丙转氨酶)0~4O IU/L CO2Cp (二氧化碳结合力)2O~30 mmol/L AST (谷草转氨酶)0~45 IU/L CO (一氧化碳定性)(-) TP (总蛋白)60~80 g/L HBDH (a羟丁酸脱氨酶)90~22O IU/L ALB (白蛋白)35~55 g/L CPK (磷酸肌酶激酶)25~170 mmol/L ALP (碱性磷酸酶)40~160 IU/L LDW (乳酸脱氢酶)40~100 mmol/L GGT (丫.谷氨酪转肽酶)0~50 IU/L CPK-MB (激肌酸激酶同功酶)0~16 TBIL (总胆红素)1.7~17.1μmol/L A/G (血清白/球蛋白)3.5~5.5/2-3g DBIt (直接胆红素)0~6.0 μmol/L HDL (高密度脂蛋白〕1.14~1.91 mmol/L Crea (肌酐)44~133 µmol/L VLDL (低密度低蛋白)0.11~0.34 mmol/L Ua (尿酸)90~360 µmol/L LDL (极低密度脂蛋白)1~3 mmol/L UREA (尿素氮)1.8~7.1 mmol/L CRP (C反应蛋白)(-) GLU (血糖)3.61~6.11 mmol/L IgA (免疫球蛋白)0.9~4.5 mg/ml TG (甘油三脂)0.56~1.7 mmol/L IgG (免疫球蛋白)9~23 mg/ml GHO (胆固醇)2.84~5.68 mmol/L IgM (免疫球蛋白)0.8~2.2 ml Mg (血清镁)0.8~1.2 mmol/L SF (铁蛋白)20~200 ng/ml K (血清钾)3.5~5.5 mmol/L α(蛋白电脉)3~4.9 % Na (血清钠)135~145 mmol/L β(蛋白电脉)3.1~9.6 % Cl(血清氯)96~108 mmol/L γ(蛋白电脉)6.6~13.7 % Ca (血清钙)2.2~2.7 mmol/L δ(蛋白电脉)9.5~20.3 % P (血清磷)0.97~1.61 mmol/L Fdg (纤维蛋白原)2~4g/L

血清标本溶血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血清标本溶血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李大磊1,史文华1,刘志峰1,2 1山东省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烟台大学药学院山东省烟台市 264005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标本溶血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为药物安全性评价的长期毒性试验数据的分析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0份正常大鼠血液标本在溶血前和溶血后血清葡萄糖(GLU)、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肌酐(Cre)、尿素氮(BUN)、胆固醇(CHO)、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钙(Ca++)、镁(Mg++)、钠(Na+)、钾(K+)、氯(Cl-)的值,并进行了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溶血后AST、TBIL、ALT、K+的值比溶血前的值高,具有统计学意义;Cre的值比溶血前的值低,统计差异显著;GLU、TP、ALB、BUN、CHO、ALP 、Ca++、Mg++、Na+、Cl-的值溶血前后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的改变。结论溶血对血清AST、TBIL、ALTK+、Cre 有明显的干扰影响,提请在分析测定结果时注意溶血情况。 关键词:溶血;生化检验; The influence of hemolysis on sericem biochemical tests LI Da-lei1,SHI Wen-hua1,LIU Zhi-feng1,2 1.Shandong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Drugs, Yantai, Shandong 264003 2.School of Pharmacy, Yantai University, Yantai, Shandong 264005 Abstraet:Aim To observe the influence of hemolysis on the results of biochemical tests. Methods The blood collected from the rat divided into 2 samples, one of which is to process hemolysis serum, the other is to process normal serum. The serum biochemical data were detected respectively, which include glucose(GLU),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 total protein(TP), albumin(ALB), creatinine(Cre), Blood uric nitrogen (BUN), cholesterol (CHO), alkaline phosphal ase (ALP), total bilinibin(TBIL ), calcium (Ca++), magnesium (Mg++), natrium(Na+), kalium (K+), chlorin(Cl-). The data were treated with paired-test. Resluts The level of serum AST, TBIL, ALT and K+ increased in hemolysis samples than normal. The level of serum Cre in hemolysis samples is lower than normal.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rum GLU, TP, ALB, BUN, CHO, Ca++, Mg++, Na+ and Cl- . These

植物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精)

小黑豆相关生理指标测定 1. 表型变化:鲜重、株高、主根长和叶面积 鲜重 :取处理好的植株,擦干根和叶表面水分,测量整株植物的重量,每个测 6个重复。 株高 :取处理好的植株,测量从根和茎分隔处到植株最高点的高度,记录,每个测6个重复。 主根长 :取处理好的植株,测量从根和茎分隔处到主根最远点长度,记录,每个测6个重复。 叶面积 :取处理好的植株,选择第二节段的叶片,测量叶面积,叶面积测量方法是测每个叶片最宽处长度作为叶的长, 测叶片最窄处长度作为叶的宽, 叶片长和宽的乘积即为叶表面积。每个测 6个重复。 2. 总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MDA 和 H2O2含量测定 样品处理:取 0.5g 样品(叶片要去除叶脉、根要先用清水清洗干净 ,速在液氮中冻存,在遇冷的研钵中加液氮研磨,然后加入 1.5ml 的 Tris-HCl (pH7.4 抽提, 将抽提液转移到 2ml 的 EP 管中, 于 4℃, 12000rpm 离心 15min , 取上清, 保存在 -20℃下,上清液可用于总蛋白、丙二醛(MDA 、可溶性糖和 H2O2含量测定。 总蛋白测定(Bradford 法 :样品反应体系(800ul H2O+200ul Bradford+5ul样品 , 空白对照为(800ul H2O+200ul Bradford 。测定后带入标准曲线 Y=32.549X-0.224(Y代表蛋白含量, X 代表 OD595 ,计算得出蛋白含量。 可溶性糖测定:样品反应体系(1ml 蒽酮 +180ul ddH2O+20ul样品提取液 ; 空白对照 (1ml 蒽酮 +180ul ddH2O , 测定 OD625后带入标准曲线 : Y=0.0345X+0.0204(Y代表 OD625, X 代表可溶性糖含量(ug

血生化指标

血液生化检查各指标及对应正常值列表

临床意义正常时,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组织细胞内,以肝细胞含量最多,心肌细胞中含量其次,只有极少量释放血中。所以血清中此酶活力很低。当肝脏、心肌病变、细胞坏死或通透性增加时,细胞内各种酶释放出来,使血清中此酶活性升高。所以测定血清中此酶的含量可作为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观察的依据。 项目尿素 临床意义血中尿素氮主要经肾小球滤过,从小便中排出体外,当肾小球受损时滤过率降低,血中BUN升高。所以BUN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 项目血肌酐 临床意义血中的肌酐由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类组成,主要由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基本不重吸收。内源性肌酐由肌肉代谢产生,每天生成量相当衡定,在外源性肌酐摄入量稳定的情况下,血液中肌酐的浓度取决于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当肾实质受损时血中肌酐浓度升高,这是检测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 项目血尿酸 临床意义 "此项指标有助于较早期的诊断肾脏的病变。 尿酸含量升高: (1)痛风症,尿酸含量可升高。 (2)急慢性肾小球肾炎,一般伴有血清尿酸增高。 (3)血白病,多发性骨髓瘤,红细胞增多症或其它恶性肿瘤也可导致血尿酸升高。 (4)氯仿,四氯化碳及铅中毒等均可使血尿酸增高。 " 项目胆固醇 临床意义总胆固醇包括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肝脏是合成和贮存的主要器官。胆固醇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紊、胆汁酸及维生素D等生理活性物质的重要原料,也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其血清浓度可作为脂代谢的指标。国内外专家推荐成人理想胆固醇值为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水分代谢 1.内聚力 同类分子间的吸引力 2.粘附力 液相与固相间不同类分子间的吸引力 3.表面张力 处于界面的水分子受着垂直向内的拉力,这种作用于单位长度表面上的力,称为表面张力 4.毛细作用 具有细微缝隙的物体或内径很小的细管(≤1mm),称为毛细管。液体沿缝隙或毛细管上升(或下降)的现象,称为毛细作用 5.相对含水量(RWC) 6.水的化学势 当温度、压力及物质数量(除水以外的)一定时,体系中1mol水所具有的自由能,用μw表示 7.水势 在植物生理学中,水势是指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

8.偏摩尔体积 偏摩尔体积是指在恒温、恒压,其他组分浓度不变情况下,混合体系中加入1摩尔物质(水)使体系的体积发生的变化 9.溶质势(ψs) 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体系水势降低的值,为溶质势(ψs) 10.衬质势(ψm) 由于衬质的存在而引起体系水势降低的数值,称为衬质势(ψm),为负值 11.压力势(ψp) 由于压力的存在而使体系水势改变是数值,为压力势(ψp) 12.重力势(ψg) 由于重力的存在而使体系水势改变是数值,为重力势(ψg) 13.集流 指液体中成群的原子或分子在压力梯度作用下共同移动的现象 14.扩散 物质分子由高化学势区域向低化学势区域转移,直到均匀分布的现象。扩散的动力均来自物质的化学势差(浓度差) 15.渗透作用 渗透是扩散的特殊形式,即溶液中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选择透性膜)的扩散 16.渗透吸水 由于溶质势ψs下降而引起的细胞吸水,是含有液泡的细胞吸水的主要方式(以渗透作用为动力) 17.吸胀吸水

依赖于低的衬质势ψm而引起的细胞吸水,是无液泡的分生组织和干种子细胞的主要吸水方式。(以吸胀作用为动力) 18.降压吸水 因压力势ψp的降低而引起的细胞吸水。当蒸腾作用过于旺盛时,可能导致的吸水方式 19.主动吸水 由根系的生理活动而引起的吸水过程。动力是内皮层内外的水势差(产生根压) 20.被动吸水 由枝叶蒸腾作用所引起的吸水过程。动力是蒸腾拉力 21.根压 植物根系的生理活动促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称为根压 22.伤流 如果从植物的茎基部靠近地面的部位切断,不久可看到有液滴从伤口流出。这种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中溢出液体的现象,叫做伤流(bleeding) 23.吐水 没有受伤的植物如处于土壤水分充足、天气潮湿的环境中,从叶片尖端或边缘向外溢出液滴的现象 24.萎蔫(wilting) 植物吸水速度跟不上失水速度,叶片细胞失水,失去紧张度,气孔关闭,叶柄弯曲,叶片下垂,即萎蔫 25.暂时萎蔫(temporary wilting) 是由于蒸腾大于吸水造成的萎蔫。发生萎蔫后,转移到阴湿处或到傍晚,降低蒸腾即可恢复。这种萎蔫称为暂时萎蔫。 26.永久萎蔫(permanent wilting)

血常规生化指标与临床意义

血常规 1.红细胞(RBC或BLC)参考值:3.8~5.1*10^12 生理功能:(附1) 1、运输氧、二氧化碳、电解质、葡萄糖以及人体排出来的废物新陈代谢所必须的物 质;酸碱平衡功能(血红蛋白Fe2+) 2、吞噬细胞样的功能,在其细胞膜表面具有过氧化物酶,该酶是典型的溶酶体酶, 它可起着巨噬细胞样的杀伤作用。 3、免疫粘附功能:抗原-抗体复合物与补体C3b结合后,可粘附于灵长目或非灵长 目的红细胞与血小板上(C3b受体);清除免疫复合物的特性是白细胞和淋巴细胞 所不及的。 4、防御感染:细胞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免疫粘附后,不仅可以通过过氧化物酶对 它们产生直接的杀伤作用,而且还可以促进吞噬细胞对它们的吞噬作用。因此,红细胞的免疫功能可以看作是机体抗感染免疫的因素之一。 5、免疫功能:识别携带抗原;清除循环中免疫复合物;增强T细胞依赖反应;效应 细胞(B/T)样作用 增多:分为相对增多(呕吐、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灼伤等所致绝对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继发性:代偿性增多(缺氧等),非代偿性增多(肝细胞癌、卵巢癌、子宫肌瘤等肿瘤相关及肾盂积水、多囊肾、肾癌等肾脏相关)。 减少:生理性:≤15岁儿童、部分老年人、妊娠中晚期等;病理性:常见于缺铁性、溶血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急、慢性失血等(生成过多、破坏过多、丢失过多)。 2.血红蛋白(HB或HGB)参考值:115~150g/L 生理功能:运输氧、二氧化碳、电解质、葡萄糖以及人体排出来的废物新陈代谢所必须的物质;酸碱平衡功能(血红蛋白Fe2+) 增多:

相对增多(呕吐、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灼伤等所致);绝对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劳动、恐惧等;病理性增多:由于促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多所致,见于严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病和血管畸形,如法洛四联症、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动-静脉瘘以及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等;某些肿瘤或肾脏疾病,如肾癌、肝细胞癌、肾胚胎瘤以及肾盂积水、多囊肾等 减少:轻度:血红蛋白<90g/L、中度:血红蛋白90~60g/L、重度:血红蛋白 60~30g/L、极重度:血红蛋白<30g/L 生理性:≤15岁儿童、部分老年人、妊娠中晚期等;病理性:常见于缺铁性、溶血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急、慢性失血等(生成过多、破坏过多、丢失过多) (1)红细胞压积(HCT):参考值:0.35~0.45L/L一定量的抗凝全血经离心沉淀后,测得下沉的红细胞占全血的容积比。 增多:血液浓缩;其他同红细胞 降低:同红细胞 (2)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参考值:82~100fL (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参考值:27~34pg (4)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参考值:316~354g/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除了使用血红蛋白这个指标判断贫血外,还要参考红细胞数量,如二者比例失调,则需进一步参考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因不同病因引起的贫血,可使红细胞产生形态的变化,检查红细胞形态特点可协助临床寻找病因。 贫血形态学类型MCV(fl) MCH(pg) MCHC 病因举例 正常细胞性贫血82~95 27~31 320~360 急性失血,溶血,造血功能低下,白血病

血液生化检查各指标及对应正常值列表

血液生化检查各指标及对 应正常值列表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血液生化检查各指标及对应正常值列表 (二氧化碳结合力) 2O~30 mmol/L (一氧化碳定性)(—) (a羟丁酸脱氨酶) 90~22O IU/L (磷酸肌酶激酶) 25~170 mmol/L (乳酸脱氢酶) 40~100 mmol/L (激肌酸激酶同功酶) 0~16 (血清白/球蛋白)~2-3g (高密度脂蛋白〕~ mmol/L (低密度低蛋白)~ mmol/L (极低密度脂蛋白) 1~3 mmol/L (C反应蛋白)(—) (免疫球蛋白)~ mg/ml (免疫球蛋白) 9~23 mg/ml (免疫球蛋白)~ ml (铁蛋白) 20~200 ng/ml (蛋白电脉) 3~ % (蛋白电脉)~ % (蛋白电脉)~ % (蛋白电脉)~ % (纤维蛋白原) 2~4g/L () 44~133 µmol/L

(肌酐清除率) 80~120 ml/分 (血糖)~ mmol/L (血淀粉酶) 40~160 U (补体)~L (抗链O) 1:400以下 (类风湿因子)(—) (肥达氏反应)(—) (外裴氏反应)(—) (癌胚抗原)<5mg 血生化 项目结果 ----------参考值---------- 谷丙转氨酶-ALT 0 ~ 40 U 尿素~ 7 mmol/L 血肌酐 40 ~ 130 umol/L 血尿酸 180 ~ 410 umol/L 胆固醇~ mmol/L 甘油三脂~ mmol/L 葡萄糖~ mmol/L 总胆红素 3 ~ 24 umol/L 项目谷丙转氨酶-ALT 临床意义正常时,谷-丙主要存在于组织细胞内,以肝细胞含量最多,心肌细胞中含量其次,只有极少量释放血中。所以血清中此酶活力很低。当、心肌病变、

干旱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干旱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任何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并且,很多生物在出现缺水时都表现出一系列相应的症状,特别是植物最明显。植物常常遭受的有害影响因素之一就是缺水,当植物消耗的水分无法从外界得到补充时,就会使植物体内的一些生理生化指标发生变化,如脯氨酸(Pro)、丙二醛(MDA)、过氧化氢 (H 2O 2 )、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GSH)等的含量。实验通 过分光光度计分别在不同的波长中测出吸光率,间接计算出其含量,我们通过测定这些指标含量的变化就可以知道干旱对植物的损伤有多严重。植物经常遭受干旱胁迫的危害,全世界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面积占总面积的43%,而中国更为严重,约占51.9%,因而研究植物的抗旱性尤为重要。由实验数据可知,当小麦受 到干旱胁迫时,小麦幼苗的脯氨酸(Pro)、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 2O 2 )、多酚 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均升高。 关键词:干旱、脯氨酸(Pro)、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 2O 2 )、多酚氧化酶(PPO)、 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GSH) 1.引言 1.1干旱及干旱对植物的影响 干旱化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为256.6×104km2,占国土面积的26.73%。在我国各干旱省份中,云南又属于干旱的省份之一。对植物影响的诸多自然因素中,干旱占首位。因此研究干旱对植物的影响就尤为重要,以利于应用于农作物上。在农业上可以采取植物的各种抗旱机制来抵抗干旱对农作物的损伤,才不致使庄稼减产,利于丰收。那么,究竟什么算干旱呢?就让我们来看看它的定义吧! 当植物耗水大于吸水时,就会使组织内水分亏损,简而言之,过度水分亏缺的现象,称为干旱。干旱可分为大气干旱和土壤干旱。土壤干旱时,植物生长困难或完全停止,受害情况比大气严重。我国农业每年受旱灾面积达2500多万km2。[1] 水分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起着极大的作用,全世界由于水分亏缺导致的减产

血液生化检验参考范围及意义

1. 血液生化检验参考范围及意义 项目名称参考范围检验意义 肝功能 血清总蛋白TP62.0-85.0g/L 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泄、沤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症,烧伤,失血。 血清白蛋白ALB35.00-55.00g/L 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而导致血浆浓缩,使白蛋白浓度上升。降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特别是肝脏,肾脏疾病更为明显, 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肾炎等。如白蛋白30g/L,则预后较差。 血清球蛋白GLO15-35g/L 增高:常见于肝脏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肾炎等),网状内皮系统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感染,如化脓性感染、梅毒、麻风、结缔组织病。 白蛋白/球蛋白A/G1.00-2.50 减低:增高:常见于肝脏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肾炎等)。如治疗后白蛋白提高至正常或接近正常,A/G比值接近正常,表示肝功能有改善。故检测血清白蛋白、球蛋白及其比值,可估计肝脏疾病的病情核预后。 总胆红素T_BIL 5.11-17.1umol/L 增高:原发生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期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等。 谷丙转氨酶ALT 0.0-40.0U/L 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肝硬化,心梗,胆道疾病等。 谷草转氨酶AST 0.0-37.0U/L 增高:常见于心梗,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肾功能 尿酸UA 143.0-416.0umol/L 增高:见于痛风,子痫,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

血液生化检查各指标及对应正常值列表之欧阳歌谷创作

血液生化检查各指标及对应正常值列表 (二氧化碳结合力) 2O~30 mmol/L (一氧化碳定性)(—) (a羟丁酸脱氨酶) 90~22O IU/L (磷酸肌酶激酶) 25~170 mmol/L (乳酸脱氢酶) 40~100 mmol/L (激肌酸激酶同功酶) 0~16 (血清白/球蛋白) 3.5~5.5/23g (高密度脂蛋白〕 1.14~1.91 mmol/L (低密度低蛋白) 0.11~0.34 mmol/L (极低密度脂蛋白) 1~3 mmol/L (C反应蛋白)(—) (免疫球蛋白) 0.9~4.5 mg/ml (免疫球蛋白) 9~23 mg/ml (免疫球蛋白) 0.8~2.2 ml (铁蛋白) 20~200 ng/ml (蛋白电脉) 3~4.9 % (蛋白电脉) 3.1~9.6 % (蛋白电脉) 6.6~13.7 % (蛋白电脉) 9.5~20.3 % (纤维蛋白原) 2~4g/L

(血肌酐) 44~133 µmol/L (肌酐清除率) 80~120 ml/分 (血糖) 3.9~6.1 mmol/L Y (血淀粉酶) 40~160 U (补体) 0.65~1.5/L (抗链O) 1:400以下 (类风湿因子)(—) (肥达氏反应)(—) (外裴氏反应)(—) (癌胚抗原)<5mg 编辑本段血生化 项目结果参考值 谷丙转氨酶ALT 0 ~ 40 U 尿素 2.5 ~ 7 mmol/L 血肌酐 40 ~ 130 umol/L 血尿酸 180 ~ 410 umol/L 胆固醇 2.8 ~ 5.85 mmol/L 甘油三脂 0.34 ~ 2.03 mmol/L 葡萄糖 4.4 ~ 6.6 mmol/L 总胆红素 3 ~ 24 umol/L 项目谷丙转氨酶ALT 临床意义正常时,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组织细胞内,以肝细胞含量最多,心肌细胞中含量其次,只有极少量释放血中。所

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理学 一章 水孔蛋白:是指细胞膜或液泡膜上具有选择性、高效转运水分的通道蛋白。活性受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调节。 水势:在植物生理学中,水势(ψw )就是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即水溶液的化学势(μw )与同温、同压、同一系统中的纯水的化学势(μ0 w )之差(△μ w ),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Vw)所得的商。 水势ψw 可用下式表示:ψw= (μw –μ0w )/ = △μw / 水粉临界期 : 是指植物对水分不足最敏感,最易受害的时期。需水量不一定多。 大题: 一细胞吸水过程中,体积和水势各组分的变化 1、强烈蒸腾下的细胞Ψp为负值 2、初始质壁分离细胞Ψp=0, Ψw=Ψs 3、细胞吸水Ψw=Ψp+Ψs;Ψp ,Ψs ,Ψw 4、充分吸水细胞Ψw=0,Ψp=-Ψs 二蒸腾作用的影响 A外界条件对蒸腾作用的影响 1)光照:光照↑,蒸腾速率↑。气孔开度↑,气孔阻力↓;气温和叶温↑,叶内外的蒸汽压差↑。 (2)温度:一定范围,温度↑,蒸腾↑。温度过低过高,蒸腾↓。 (3)湿度(RH):RH↓,蒸腾↑;RH太低,气孔关闭,蒸腾反而又下降。 (4)风速:微风促进蒸腾。强风可能会引起气孔关闭或开度减小,内部阻力加大,蒸腾减弱。 (5)昼夜变化 B内部因素对蒸腾作用的影响 (1)气孔频度 (2)气孔大小(3)气孔下腔(4)气孔开度 (5)气孔构造 三根系吸水的动力:根压主动吸水;蒸腾拉力被动吸水 四影响根系吸水的土壤条件 1.土壤可利用水是指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水。与土粒粗细和胶体数量有关。砂质土壤大于粘重土壤。 2.土壤通气状况 CO2浓度过高、缺乏O2 ,吸水量降低;供O2 ,吸水量增加 3.土壤温度低温:水和原生质粘度增加,水扩散速率下降;呼吸作用减弱,影响吸水;根系生长缓慢,有碍吸水表面的增加。“午不浇园”高温:根易木质化,导水性下降。 4.土壤溶液浓度根系细胞水势必须低于土壤溶液的水势,才能从土壤中吸水化肥施用过量或过于集中时,产生"烧苗"现象 五植物叶片的气孔为什么在光照条件下会张开,在黑暗条件下会关闭? 答:保卫细胞细胞壁具有伸缩性,细胞的体积能可逆性地增大40~100%。保卫细胞细胞壁的厚度不同,分布不均匀。双子叶植物保卫细胞是肾形,内壁厚、外壁薄,外壁易于伸长,吸水时向外扩展,拉开气孔;禾本科植物的保卫细胞是哑铃形,中间厚、两头薄,吸水时,横向膨大,使气孔张开。保卫细胞的叶绿体在光下会形成蔗糖,累积在液泡中,降低渗透势,于是吸水膨胀,气孔张开;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升高了渗透势,于是失水,气孔关闭。 六气孔张开机理: 五.气孔运动调节蒸腾:

血液生化检查各指标及对应正常列表

ALT (谷丙转氨酶)0~4O IU/L AST (谷草转氨酶)0~45 IU/L TP (总蛋白)60~80 g/L ALB (白蛋白)35~55 g/L ALP (碱性磷酸酶)40~160 IU/L GGT (丫。谷氨酪转肽酶)0~50 IU/L TBIL (总胆红素)1.7~17.1μmol/L DBIt (直接胆红素)0~6.0 μmol/L Crea (肌酐)44~133 µmol/L Ua (尿酸)90~360 µmol/L BUN(尿素氮)1.8~7.1 mmol/L GLU (血糖)3.61~6.11 mmol/L TG (甘油三脂)0.56~1.7 mmol/L GHO (胆固醇)2.84~5.68 mmol/L Mg (血清镁)0.8~1.2 mmol/L K (血清钾)3.5~5.5 mmol/L Na (血清钠)135~145 mmol/L Cl(血清氯)96~108 mmol/L Ca (血清钙)2.2~2.7 mmol/L P (血清磷)0.97~1.61 mmol/L Fe (血清铁)10.7~27 µmol/L NH (血清氨)0~58 µmol/L CO2 (二氧化碳)21~31 mmol/L CO2Cp (二氧化碳结合力)2O~30 mmol/L CO (一氧化碳定性)(—) HBDH (a羟丁酸脱氨酶)90~22O IU/L CPK (磷酸肌酶激酶)25~170 mmol/L LDW (乳酸脱氢酶)40~100 mmol/L CPK-MB (激肌酸激酶同功酶)0~16 A/G (血清白/球蛋白)3.5~5.5/2-3g HDL (高密度脂蛋白〕1.14~1.91 mmol/L VLDL (低密度低蛋白)0.11~0.34 mmol/L LDL (极低密度脂蛋白)1~3 mmol/L CRP (C反应蛋白)(—) IgA (免疫球蛋白)0.9~4.5 mg/ml IgG (免疫球蛋白)9~23 mg/ml IgM (免疫球蛋白)0.8~2.2 ml SF (铁蛋白)20~200 ng/ml α(蛋白电脉)3~4.9 % β(蛋白电脉)3.1~9.6 % γ(蛋白电脉)6.6~13.7 % δ(蛋白电脉)9.5~20.3 %

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

绪论 生长发育:生长发育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生长是指增加细胞数目和扩大细胞体积而导致植物体积和质量的增加。发育是指细胞不断分化,形成新组织、新器官,即形态建成,具体表现为种子萌发,根、茎、叶生长,开花,结实,衰老死亡等过程。 信号转导:信号转导是指单个细胞水平上,信号与受体结合后,通过信号转导系统,产生生理反应。 农业生产实践原理:“多粪肥田”、“积力于田畴,必且粪灌”——施肥与灌溉 “种,伤湿、郁,热则生虫也”——种子安全贮藏的基本原则 “曝使极燥”——降低种子含水量 “日曝令干,及热埋之”——热进仓窑麦法 “正月一日日出时,反斧斑驳驳椎之”——嫁接技术/使树干韧皮部受轻伤,有机物质向下 运输减少,地上枝条有机营养相应增多,促使花 芽分化,有利于开花结实。 第一章 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的状态 束缚水(bound water):靠近胶粒而被胶粒吸附束缚不易自由流动的水分 自由水(free water):距离胶粒较远而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分。 自由水/束缚水比值高,植物代谢强度大 自由水/束缚水比值低,植物抗逆性强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理解水分跨膜运输的途径 渗透作用(osmosis):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细胞吸水情况取决于细胞水势:典型细胞水势=溶质势+压力势+重力势+衬质势 相邻两细胞间的水分移动方向,取决于两细胞间的水势差异,水势高的细胞中的水分向水势低的细胞流动。 根系吸水和水分向上运输 根系吸水的途径有三条:质外体途径、跨膜途径、共质体途径 根压(root pressure):因根部细胞生理活动导致皮层细胞和中柱细胞之间产生水势梯度,从而引起水分进入中柱产生的压力,称为根压。 根压的证明;伤流、吐水 蒸腾拉力(transpiration pull):因叶片蒸腾作用导致叶片和根部之间的组织、细胞产生水势梯度而引起根部吸水的动力称为蒸腾拉力。 蒸腾作用(transpiration):水分以气态形式通过植物体表(主要是叶片)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1.植物对水分吸收和运输的主要动力 2.植物对矿物质盐类吸收和运输的主要动力 3.降低叶片温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