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趣味语文
- 格式:docx
- 大小:23.47 KB
- 文档页数:7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语文教案【三篇】(*)教材分析:《青蛙卖泥塘》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童话故事。
它主要讲述了青蛙觉得自己的泥塘不怎么样,就想把它卖掉。
在卖泥塘的过程中,认真听取每一位来买泥塘的顾客的意见,最后把泥塘建设得非常漂亮,连自己都舍不得卖掉泥塘了。
这篇课文内容浅显,语言活泼优美,适合学生积累词句。
故事情节非常有趣,适合学生朗读表演。
要指导学生在读书时抓住课文中的词句展开想象,把课文中的内容同生活联系在一起,明白这些建议和动物们的生活习性密不可分。
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怎样将一个地方或一样东西打扮得更加漂亮,并学习用优美的语言介绍出来。
不仅能感动他人,连自己也被感动了。
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了解青蛙在卖泥塘的过程中将泥塘装扮得越来越漂亮,并向别人介绍。
2、使学生感悟到美好的环境是靠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导入趣味谈话,理解吆喝1.同学们,今天一大早,老师就被一阵吆喝声吵醒了,打开窗户一看,一位卖豆腐的老爷爷正在大声的吆喝:卖豆腐喽,卖豆腐!2.听!还有一只大青蛙也在大声吆喝:卖泥塘喽,卖泥塘!(启发学生想象平时在哪、什么时候见到过吆喝?指导读好青蛙的吆喝。
)探究卖泥塘的原因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了解青蛙为什么要卖自己的泥塘?(烂泥塘这儿不怎么样搬到城里住)青蛙是怎样卖自己的泥塘的?(1)结合图片青蛙竖起来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卖泥塘”。
青蛙大声吆喝“卖泥塘喽,卖泥塘!”顾客来访(学会怎样将一个地方或一样东西打扮得更加漂亮)学习课文第3—9自然段1.自由朗读课文3—9自然段,想一想,谁来看了青蛙的泥塘?他们买了没有?泥塘为什么没有卖出去?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老牛来看过,但是没有买。
因为老牛希望周围有些草。
(2)野鸭来看过,但也没有买,他觉得池塘里的水太少了。
3.分角色朗读课文,把老牛、野鸭的不满意读出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及教案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日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指导学生认识“传”“统”等11个认读字,会写“贴、街”等9个会写字。
能听写课后6个词语。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过程与方法】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11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难点】对传统文化产生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传统节日,分别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评价。
3、自由读一读课文,划着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
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5、(课件出示)填空:本课讲了______种传统节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拍手、齐读小儿歌。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识记生字:(1)(课件出示)tiē jiē sǎo zhōu ài zhuǎn tuán rè nɑo贴街扫舟艾转团热闹(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3)开火车读、齐读。
(4)正音,指导:“舟、转、热”为翘舌音,“扫”为平舌音,“团”是前鼻音。
(5)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们。
部编版二年级下小学语文教案:《传统节日》(通用12篇)部编版二年级下小学语文教案:《传统节日》(通用12篇)部编版二年级下小学语文教案:《传统节日》篇1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及日期,了解人们庆祝传统节日的民间传统习俗。
2、通过收集、整理、研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中华民族,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活动重点: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及具体日期,了解人们庆祝节日的传统习俗。
活动准备:学生:传统节日的代表图片及相关资料,排练舞蹈、绘画、手工、收集古诗、春联等。
老师:1、各个传统节日的场面及传说的相关图片的课件。
2、收集或上网下载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资料,设计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
活动过程:一、从实际生活出发,导入主题。
1、欣赏儿歌《爷爷为我打月饼》。
前几天我们刚刚过完的是什么节?(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2、提示课题——传统节日。
[导入部分选用儿歌,并结合学生过中秋节的体验,使学生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与欢乐。
引发学生对节日的向往,激起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研究兴趣。
]二、认识传统节日。
1、问题: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学生汇报课前准备的调查记录卡)2、明确传统节日的具体日期(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及资料汇报)通过课前调查、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记录,学生对传统节日有了较多的了解,能准确说出传统节日的名称及日期,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问题的答案,提高自我学习并概括能力。
三、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1、说一说你最了解哪一个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2、请同学们查阅传统节日习俗的更多资料。
3、学生汇报交流: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演示课件)4、小结:每当节日到来,人们都用不同的方式庆祝,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
[学生自己操作微机,提高了独立学习的能力,而且培养了自信心。
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使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初步印象得到进一步加深。
趣味语文练习题第一周一、绕口令,先读一读,再把绕口令中的拼音改成汉字。
小时有 g ōn (g)夫,可不肯练 g ōn (g)夫,大时没 g ōng ( )夫,练g ōng () )夫,工作无效果。
我们正年少,要下g ōng ( 夫,练成一身好 g ōng ( )夫,长大工作有成果。
二、识字歌。
你能根据下面几个汉字的组字特点,把这首识字儿歌填写完整吗? 小土(尘),,合手() (尘)土飞扬落满身。
手( )鲜花献模范。
),小大( ( ),手分手(一块大饼手(目垂()刀锐利歼敌顽。
),)开。
不正( ( ),)()扭扭不好看,()觉眼皮就要垂。
日月()亮来自日月光。
不用( (),)耍威风胡逞能。
),(三、照样子,写词语。
例:像雪一样白 1、像火一样红 (雪白 ) )(2、像橘子一样黄3、像天一样蓝 ( ) ()4、像小草一样绿()四、减一减,加一加,再组词。
例: 他- 亻+ 土=( 地) =( 地球1、灯-2、吧-3、抄-4、观-+ + + +) ) ) ) =( =( =(五、正确使用“二”与“两”。
1、王小明同学既会弹钢琴,又会画画,真有()下子。
2、明天下午()点在三○()室开中队委员会。
3、县里乒乓球比赛,我们第()小学得了第()名。
4、请说得具体些,不要三言()语的,使人难理解。
5、同学们三三()()地在议论昨天发生的那件事。
6、这样做很好,可以说是一举()得,()全其美。
(第二周)六、词的顺念和倒念。
在我们汉语词汇中,顺念和倒念都可以成立的词是很多的。
如:叫喊——喊叫、代替——替代等。
这些词倒念以后,意思并不改变,但也有些词顺念和倒念的词义完全不同。
如:故事——事故、文盲——盲文。
请按要求写出几个来。
意思差不多的:意思不相同的:七、照样子,用上括号里的词,把句子写具体。
例:同学们在教室里写作业。
(安静地)同学们在教室里安静地写作业。
1、花园里开满了花朵。
(鲜艳的)2、枝头上有只喜鹊叫着。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一匹出色的马》教案优秀8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一匹出色的马》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郊、泛”等14个生字,会写“匹、波”等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想象和游戏带给我们的快乐感受。
3.[教学重点]1.识记字词,朗读课文,体会妹妹的变化。
2.理解课题“一匹出色的马”指的是什么。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过和家人一起散步的经历,散步时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呢?我们来请两位同学来讲一讲吧。
(点名学生回答)2.同学们的故事十分有趣,我们今天也来学习一篇有趣的故事《一匹出色的马》。
(板书课题)3.有哪位同学知道“出色”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回答)请同学们用出色来说一句话。
(点名学生造句)大家想知道这匹出色的马是什么吗?那么们一起来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读课文。
学生轻声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字音。
遇到生字拼读困难时,可以借助拼音朋友的帮忙反复朗读。
2.识记生字。
(1)读准字音。
课文中的生字宝宝想考考你们,看看谁认识它们。
(课件出示词语)(2)指名读,齐读。
注意区分前鼻音、后鼻音和三拼音节。
易读错的字可相机指导拼一拼,然后指名读、开火车读。
(3)交流识字方法:相机指导,“郊、波、纹”等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葱、毯”等可用图片帮助理解记忆,其他生字可以采用组词认读的方法识记。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读通读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2.指名轮读课文。
把各组选派的代表,指定顺序,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选“朗读小能手”。
3.交流阅读收获。
让学生再次自由读全文,想想自己了解了哪些知识,读后让学生从不同方面交流。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在郊外他们看到哪些自然景色?(2)妹妹求抱抱时,爸爸妈妈是怎么做的?(3)“一匹出色的马”指的是什么?(4)妹妹前后有哪些变化?4.提出疑难问题,存疑,让学生再继续细读课文想想、议议。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1. 语文园地四·词语盘点: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课文中出现的新词、短语,丰富词汇量。
2. 语文园地四·句子练习:学会仿写比喻句、拟人句,提高句子表达能力。
3. 语文园地四·阅读理解:通过阅读短文,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语文园地四·口语交际:学会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掌握课文中出现的新词、短语,学会仿写比喻句、拟人句,提高词汇量和句子表达能力。
2. 能力目标:通过阅读短文,学生能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观察、善于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句子仿写,口语交际。
2. 教学重点:新词、短语的学习,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事物,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习词语盘点:学生自读课文,圈画出新词、短语,教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
3. 句子练习:教师给出例句,指导学生仿写比喻句、拟人句,并进行交流分享。
4. 阅读理解:学生阅读短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 口语交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词语盘点:展示新词、短语,用不同颜色标注。
2. 句子练习:例句及学生仿写的句子。
3. 阅读理解:短文及关键问题。
4. 口语交际:情境及交流要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新词、短语,每个写5遍。
(2)仿写两个比喻句、两个拟人句。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 答案:(1)略。
(2)例:太阳像一个大火球,照耀着大地。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一首散文诗,以儿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
用充满童真童趣的幻想、优美的语言,把我们的思绪引向遥远而又神秘的远古时代,去探寻人类祖先生活过的地方。
诗歌共有5小节。
第1小节由爷爷的话引出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的说法,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由此,我产生了丰富的想象,而这些想象又都源于我真实的童年生活。
课文最后,树叶的响声使我的思绪回到现实中来,并与诗歌的开头相照应,将情感充分地表达了出来。
学情分析关于人类祖先和原始森林的话题,孩子们很感兴趣,教学时,可以从此话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学生对于祖先的摇篮的理解有些困难,教师要注意引导和提示。
教学建议1、识字时,可以让学生在读课文的同时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写字时,注意偏旁部首的写法,教师可以结合学过的字,引导学生交流写字的方法。
2、采取以读为主的教学策略,注意诗歌中有的语句比较长,而且排成两行,教师应该通过范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注意语句中的停顿。
3、以画助读,展开想象。
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展开想象,动手画画这美丽的摇篮。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
3、展开想象,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
4、学习准确使用动词,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1、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2、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交流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读好问句,学习准确地使用动词。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难点1、展开想象,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教师: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二年级趣味语文知识竞赛试题
一、弦外有音(同音不同字,真有趣。
我来填一填。
)(8分)lù公()()水迷()()地
kè()苦()桌()人()服
二、千锤百炼(趣味成语填空。
)24分
1、在括号填入动物名,就能构成成语啦!
xx()报晓()不停蹄
()目寸光生()活虎
对()弹琴守株待()
2、在括号里填入人体名称,也能构成成语呀!
()疾()快垂()丧气
()瞪()呆震(
欲聋
侧()倾听赞不绝()
3、数字成语,我知道得不少哦!
一__________________二____
三___________四___________
五___________六___________
七___________八___________
九___________十___________
百___________千___________
三、约定俗成。
29分
1、中国是个礼仪之邦,用词造句很讲究,请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请教打扰恭候xx拜托
陪久违留步))里。
失(1)麻烦别人用()(2)等候客人用()
(3)好久不见用()(4)请人帮忙用()
(5)托人办事用()(6)请人不要送用()
(7)中途先走用()
2、我的词汇量丰富,我能在()中填上表示“看”的不同的词。
()xx()荷花
去医院()病人抬头()星空
3、把节日名称和相应的活动用线连起来。
端午节登高、喝菊花酒
元宵节赛龙舟、包粽子
重阳节闹龙灯、猜灯谜
春节赏月,吃团圆饼
清明节春游踏青、放风筝
中秋节守岁、倒贴“xx”字
4、歇后语填空。
xx搬家——()
千里送鹅毛--------()
骑驴看唱本--------()
肉包子打狗-------()
门缝里看人
()
赶鸭子上架-------()
十五个吊桶打水——()
黄鼠狼给鸡拜年——()
四、独具慧眼(我能选择正确的答案。
)
1、比喻粗心大意的人是()
a、马大哈
b、不倒翁
c、糊涂虫-------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这句诗是描写哪种花的?()
a、xx
b、梨花
c、荷花
d、桃花
3、被称为诗仙的诗人是()
a、xx
b、xx
c、xx
4、甲、乙、丙三人都说地上的水多,说得最形象的是()a、甲:地上真湿b、乙:地上的水真多c、丙:哈哈,可以行船了5、“诸葛亮”是我国哪部古典小说中的人物()a、《红楼梦》b、《三国演义》c、《西游记》d、《水浒传》
6、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指的是()风景区。
a、xx
b、xx
c、xx
d、xx
7、“卧薪尝胆”说的是()
a、夫差
b、勾践
c、xx
8、下列词语中,只有()不是指真正地用眼睛看。
a、俯视
b、环视
c、轻视
d、监视
五、博览群书(下面的描述中我就知道相应故事的名称。
)6分
1、她是一个非常可怜的女孩,大年夜还在卖火柴,最后凄惨地冻死在街头。
()
2、他是一位愚蠢的皇帝,不愿相信自己看见的东西,却被骗子摆布得没穿衣服上街,还以为自己是聪明的人。
()
3、幼时的它是孤独、可怜的,常受小动物们的欺负,可是,它经过一次次的磨难,终于有了让人羡慕,让自己惊讶的结果。
()
六、倒背如流(把下面古诗补充完整。
)
1、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___。
2、等闲识得东风面,
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二月春风似剪刀。
4、两个黄鹂鸣翠柳,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春风花草香。
6、路人借问遥招手,________________。
7、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__。
七、指点迷津(来猜一猜下面的谜语。
)
1、驼背公公,力大无穷,爱驮什么?车水马龙。
(打一物)()2、小小诸葛亮,独坐军中帐,摆下八卦阵,专捉飞来将。
(打一动物)()
3、白嫩小宝宝,洗澡吹泡泡,洗洗身体小,再洗不见了。
(打一生活用品)()
4、池中没有水,地上没有泥。
(打一字)()
5、独木造高楼,没瓦没砖头,人在水下走,水在人上流。
(打一生活用具)()
一、诗词知多少(把古诗的前后句用线连起来)。
东边日出xx要留清白在人间
欲穷千里目春风花草xx
粉骨碎身浑不怕天下谁人不识君
春眠不觉xx更上一层楼
竹外桃花三两枝xx水暖鸭先知
随风潜入夜处处闻啼鸟
两个黄鹂鸣xx是无情却有情
迟日xxxx只是近黄昏
xx前路无知己一行xx上青天
xx无限好润物细无声
二、快乐歇后语(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
1、哑巴吃黄连——()
2、肉包子打狗——()
3、铁公鸡——()
4、隔着门缝看人——()
5、小葱拌豆腐——()
6、飞蛾扑火——()
7、黄鼠狼给鸡拜年——()
8、xx屁股——()
9、大姑娘上轿——()
10、外甥打灯笼——()
三、添枝加叶(填上数字使之成成语)。
12
()心()意()刀()断
不()不()()面()方
()xx()色()嘴()舌
()拿()稳()钧()发
()全()xx()方()计
()军()马()上()下
四、xx(照样子写词语)。
例:xx(abb)
绿()红()白()
黑()xx()
例:xx(aabb)
例:商量商量(abab)
五、xx“谜”xx(猜字谜)。
1、两人土上谈心。
————()
2、相见。
————()
3、上面正差一横,下面少去一点。
()
4、林字多一半,不作森字猜。
()
5、一点一横长,一撇向西分。
并排两棵树,栽在石头上。
()六、博览群书。
(请根据你课外读书知识填空。
)
1、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是《》,《》,《》,《》。
2、中国古代所说的文房四宝是:(),(),(),()。
3、我国的四个直辖市是:(),(),(),()。
4、有一个皇帝听信了骗子的话,把自己脱得一丝不挂,还跑到大街上去游行,让别人看个够。
这个故事的题目是:《》。
5、有一位穷人家的少年得到了一盏旧油灯,只要轻轻一擦,油灯里就跳出一个魔怪来,魔怪神通广大,帮他找了个老婆、建了个城堡,后来的日子过得像王子一样。
这个故事的题目是:《》。
6、有个小男孩长了个非常古怪的鼻子,只要一说谎鼻子就会长一寸。
他说了一堆谎话后,小鸟就飞到他的鼻子上歇着。
它们以为那是个树枝呢!这个故事的题目是:《》。
7、有一位美丽的公主,被嫉妒的继母所害,逃到大森林里,与七个善良的小矮人生活在一起。
可是她因为误吃了毒苹果而死去。
幸好一位王子的吻救活了她,他们从此一起快乐地生活。
这个故事的题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