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公派留学推荐名单
- 格式:xls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2
人大国际关系学院考研复试-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5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考号姓名3081刘云舟3082赵亚萍10051房若男3084刘兴成3090白新磊3092张志鹏3094叶晨阳3095张璇3098刘亦凡3099成书婧3101陈永沛3103应华森7326裴越7492肖静7946释启鹏9735彭行昊9896胡云10331胡猛10547杨梦琪10947万敏11162王嘉伟11692赵伟12686海涵13911杨惠竹13937刘辉14655黄乐3105黄一男3106何明禹3108武子杰3109郭馨怡3110李嘉伟7072杨新天8816潘思同3115刘新吾3122黄冰璐3129赵川3131王兴3132崔屹鸣7192左锦涛8091王欢11165李享13745巴布尔·吐尔洪江14589史迎文15456林立15836郭权锋3147何娟3150文强3151唐嘉楠7496薛琳8922刘江锐10332王飞飞10452陶夏楠12388于淼3160王子乙3164罗雪芳3165谷广越3173陈子越9970孙克实9981丁天笑10053李昭颖10162黄智春12544贾卫杰14346扶蔚14616林文国14752戴欣9897陈力12789肖遥3185张睿3186刘雨兰3188陈星雨3189黄瑶3190蒋志怀7626罗震15940杨艺9965朱诗席1555聂郢1400舒琼1731李俊良1493杨晋铭。
中国人民大学专业前十排行榜第四轮学科评估王牌专业A+等级:理论经济学(共两所,与复旦大学并列)应用经济学(共三所,与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并列)法学(共两所,与中国政法大学并列)社会学(共两所,与北京大学并列)马克思主义理论(共四所,与清华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并列) 新闻传播学(共两所,与中国传媒大学并列)统计学(共两所,与北京大学并列)工商管理(共四所,与清华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并列)公共管理(共两所,和清华大学并列)A等级:哲学(A+等级共有两所)政治学(A+等级共有两所)A-等级:中国语言文学(A+等级两所,A等级六所)中国史(A+等级两所,A等级两所)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A+等级两所)B+等级:外国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林经济管理B等级:世界史数学物理学B-等级:考古学软件工程艺术学理论美术学C+等级: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C等级:生态学音乐与舞蹈学C-等级:设计学中国人民大学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物理学、考古学、世界史、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国际政治、文艺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农业经济管理、行政管理、档案学中国人民大学介绍中国人民大学,简称“人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位列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211工程”、“985工程”,入选“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为世界大学联盟、亚太国际教育协会、京港大学联盟成员,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学校办公室文件2014-2015学年校办字20号关于印发《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校际交换生项目选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各学院(系),机关各部、处及直(附)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校际交换生项目选派管理办法(试行)》经2014-2015学年第2次校长办公会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学校办公室2014年10月30日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校际交换生项目选派管理办法(试行)一、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研究生校际交换生项目选派与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性,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校际交换生项目”指:依照我校与国外或港澳台地区院校签署的校际学生交换合作协议,双方互相派学生到对方学校进行时间不超过一年的学习(包括教学实习、课程学习、合作研究等)的项目。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校际交换研究生”是指通过我校校际交换生项目选派到国外或港澳台地区院校进行交换学习的研究生。
第四条我校研究生校际交换生项目派出人员的选派和管理由研究生院、国际交流处和港澳台办公室负责。
二、选拔程序第五条基本原则研究生校际交换生项目选拔程序以“个人申请、导师推荐、学院审核、综合评选、择优录取”为基本原则。
第六条申请条件申请研究生校际交换生项目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一)我校非委托培养、非定向培养和非在职培养的全日制在读研究生。
(二)热爱祖国,品德优良,具有为祖国建设事业服务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三)学习成绩优秀,无不及格必修课程。
(四)外语水平。
如交换项目对于外语水平有特定要求的,以交换项目的要求为准;如交换项目对外语水平无特定要求,且为英文授课的,申请人须满足以下任一条件:1.托福(IBT)成绩80分以上;2.雅思成绩总分6.0以上;3.大学英语考试六级(CET 6)425分以上。
(五)在本校期间学业及表现优良,未受过违纪处分,无违法记录。
(六)身心健康,具有国外学习、生活的适应能力。
(七)符合具体校际交换生项目对于年级、专业、外语水平、学习成绩等方面的特定要求。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推荐人选类别2:[ ]在校研究生申请出国攻读博士学位 [ ]应届本科毕业生申请出国攻读博士学位 [ ]在读博士生申请联合培养博士生培养单位:______________(盖章)
培养单位负责人签字:日期:年月日
1 本表由申请人所在培养单位填写。
(国家公派硕士研究生项目)
推荐人选类别4:[ ] 应届本科毕业生申请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 ] 在读硕士生申请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培养单位:______________(盖章)
培养单位负责人签字:日期:年月日3 本表由申请人所在院系所填写。
北京师范大学2015年度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培养单位推荐人选一览表5
(艺术类人才特别培养项目)
推荐人选类别6:[ ] 申请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申请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申请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申请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培养单位:______________(盖章)
培养单位负责人签字:日期:年月日5 本表由申请人所在院系所填写。
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拟接收外校推免生名单(学术学位硕士)
说明:1、本拟接收名单分学院按姓名拼音排序;
2、本拟接收名单中含夏令营、赴外和国外中国籍推免生等形式接收的推免生;
3、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推免生(姓名后括号内显示“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必须获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民族教育处负责认定的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报考资格,方可推免;
4、本名单为拟接收名单,我校保留取消接收资格的权力。
哲学院
经济学院
财政金融学院
劳动人事学院
国际关系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
新闻学院
艺术学院
信息学院
信息学院(本科直博)
理学院化学系
理学院物理系
理学院物理系(本科直博)
商学院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汉青研究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学生境外学习项目选拔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本科学生公派境外交换学习项目选拔管理工作,保证学生境外学习项目选拔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基本原则第二条依照“个人申请,学院推荐,专家评审,择优选拔”的原则开展工作。
第三条学生在校期间只有一次参加公派境外交换学习项目(互免学费项目)的机会。
暑期学校等短期项目、毕业后实习项目或其它另有规定的项目不受此派出次数限制。
第四条派出名单公示后因个人原因放弃(含派出后中途退出)的,学生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公派交换学习项目(时间将延伸至在我校读研究生期间)。
第五条项目选拔应尽量考虑学科专业差异,扩大项目覆盖学科专业范围,避免派出学生学院过于集中。
选拔时应适当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实验班倾斜。
第三章项目信息及选拔时间第六条所有项目信息均在校园网上发布。
常规项目于每年春季和秋季开学初集中选拔。
新增项目根据项目时间要求,单独组织选拔。
第四章申请人基本要求第七条申请人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一)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在校期间无违法违纪记录。
(二)身心健康,无不适合在交换项目所在地学习的疾病史,能适应当地的学习和生活。
(三)交换项目学校应有与申请人主修专业(双学位实验班可视为两个专业)相同或相近专业,或项目可提供与学生专业培养方案相近课程。
(四)派出时可为大学二年级到四年级。
具体要求以发布的项目要求为准。
(五)需要承担费用的项目,学生应有足够的经费来源保证在外学习所需费用。
(六)学习成绩要求1、派出学生学习成绩优良。
其中,原则上一般项目要求GPA 3.0以上,校长奖学金项目要求专业排名为前15%(双学位实验班视为一个专业单独排名,以下同)。
若符合要求的项目申请人数少于项目派出名额(含第一志愿和调剂志愿),可适当放宽标准。
2、学生申请时,已修的主修专业必修课程全部及格(含重修及格)。
(七)语言要求1、项目有特定要求的,以发布的项目要求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