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方法1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4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自然观察法:这种方法是在自然环境中观察和记录个体或群体的行为。
研究者不会对环境进行干预,而只是观察并记录行为。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研究行为的频率、持续时间和环境影响。
2.实验研究法:实验方法是心理学研究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研究者通过操纵自变量来观察和测量因变量的变化。
实验可以在实验室内进行,也可以在现实生活中进行。
通过实验能够确定因果关系,并控制其他变量对结果的影响。
3.问卷调查法:这是一种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通过给被调查者提供一系列问题,要求他们回答问题来获取信息。
问卷调查方法可以用于收集关于个人态度、信念、行为和经验的数据。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能够收集大量的数据,但是存在自备偏见和回答者主观性的问题。
4.采访法:采访法是一种通过与个体直接交谈来收集信息的方法。
通过面对面的问答,研究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个体的经历、行为和观点。
采访法能够提供详细的数据,但是因为依赖于被调查者的回忆和描述,存在回忆偏差和主观性的问题。
5.实验室观察法:这种方法将实验和自然观察相结合。
研究者在实验室内创建一个模拟的自然环境,然后观察和记录个体或群体的行为。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能够更好地控制环境条件,消除自然观察法无法控制的变量。
6.病例研究法:这种方法通过深入研究个体或群体中的个别案例来获取详细的信息。
研究者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如观察、采访、测试,来收集关于个案的多种类型的信息。
病例研究法在探索个体经历和行为的复杂性方面非常有用,但是由于样本量较小,研究结果的一般化能力有限。
7.长期追踪研究法:这种方法通过在一段时间内跟踪观察个体或群体来获取信息。
长期追踪研究可以用于研究个体发展、变化和适应的过程。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能够观察到行为的变化和演变,但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除了这些基本方法,心理学研究还可以使用脑成像技术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和电脑化的认知测试来获取生理和认知方面的数据。
当然,不同的研究问题和目标可能需要结合使用不同的方法。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领域。
为了获得准确和可靠的研究结果,心理学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观察法是心理学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研究者通过直接观察人类行为、环境或其他可见的因素来获得数据。
观察法可以分为自然观察和实验室观察两种形式。
1. 自然观察自然观察是指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和记录人类行为。
研究者通过观察个体或群体在真实环境中的行为,来获得数据。
自然观察的优点是能够捕捉到真实生活中的行为,缺点是可能受到观察者主观偏见的影响。
2. 实验室观察实验室观察是指在受控环境中观察和记录人类行为。
研究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控制实验室中的条件,以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实验室观察的优点是能够控制干扰变量,缺点是可能受到实验室环境对被试行为的影响。
二、实验法实验法是心理学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研究者通过操纵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变化,来确定二者之间的关系。
实验法的目的是找出因果关系。
1.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
实验组接受特定的处理,对照组不接受处理。
通过观察两组之间的差异,可以确定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2. 随机分配为了控制干扰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中需要进行随机分配。
通过随机分配,可以确保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起始条件上的一致性。
3. 双盲实验双盲实验是一种特殊的实验设计。
在双盲实验中,既有实验组和对照组,又有知情者和不知情者。
知情者不向被试透露实验假设和条件,以减少主观偏见的影响。
三、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心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研究者通过编制问题,并将其分发给一定数量的被试,来了解被试的意见、想法或经验。
1. 问卷设计问卷设计是问卷调查的关键。
问卷问题应该具有明确的表达方式,避免歧义和模棱两可的问题。
同时,问卷设计还需要考虑调查对象的特点,以便获取准确的数据。
2. 样本选择在进行问卷调查时,样本的选择也非常重要。
样本需要具有代表性,以保证研究的可靠性和普适性。
心理学家常用的研究方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以及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领域。
为了深入了解人类心理、行为和思维过程,心理学家使用各种研究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数据。
这些研究方法可以帮助心理学家解答各种问题,从而对人类心理有更清晰的认识。
以下是心理学家常用的研究方法:1. 观察方法:观察方法是研究者通过直接观察人类行为来收集数据的一种方法。
观察可以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也可以在自然环境中进行。
使用观察方法,心理学家可以观察并记录人类行为,以了解他们在不同情境下的反应。
观察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获取真实的行为数据,但可能无法掌握背后的心理过程。
2. 实验方法:实验方法是心理学家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其目的是通过操纵自变量并测量因变量来确定因果关系。
在实验中,研究者有严格的控制变量的能力,以便确定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实验方法可以提供高度控制的环境,并可能揭示不同条件下的因果关系。
3. 调查方法:调查方法通过向参与者提出问题,收集他们的回答来收集数据。
调查方法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例如面对面访谈、问卷调查或在线调查。
调查方法可以用来了解人们对特定主题的观点、意见和行为。
心理学家可以通过分析调查数据来推断特定人群的心理状态。
4. 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一种深入研究个体或小组的方法。
在个案研究中,心理学家通过观察个体的行为、访谈和记录来获得详细的数据。
这种方法适用于研究珍稀或曾经未见过的现象,并且可以提供深入、全面的数据,但不能推广到整个人群中去。
5. 认知实验方法:认知实验方法用于研究人类的思维、记忆、学习和感知过程。
心理学家使用各种任务和测试,例如记忆测验、反应时间测试和问题解决任务,来观察和测量认知过程。
这些实验方法允许心理学家精确地测量和比较不同因素如何影响个体的认知能力。
6. 发展研究方法:发展研究方法用于研究人类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发展。
心理学家通过观察和追踪个体在不同年龄段的行为、思维和情感变化,来了解人类的发展过程。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及其应用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学科,其研究内容丰富多彩,涉及个体差异、认知过程、情绪、人格、社会互动等诸多领域。
为了研究这些复杂的心理现象,心理学家们需要使用多种不同的研究方法。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心理学研究的几种主要方法及其应用。
1. 观察法观察法是心理学研究中最早也是最基础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常包括观察和描述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现象。
心理学家可以直接观察参与者或者记录他们的行为和表现并描述它们。
观察法的优点是可以提供非常详细和真实的信息,尤其是当参与者并不意识到自己正在被观察时,这样就能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观察法的缺点是,并不能理解和解释被观察对象的内在动机和心理过程。
观察法常常应用在感知、行为和语言发展等领域的研究中。
例如,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者可能使用观察法记录儿童语言交互表现,然后分析他们的语言能力和个体差异。
2. 实验法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尤其是在认知和行为领域的研究中。
该方法通常包括操纵一个或多个变量,以确定它们如何影响被试的行为或心理过程。
实验法的优点是可以精确地控制和操作变量,从而确定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
此外,实验还可以重复,以验证和检查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实验法的缺点是,可能会受到实验设置和被试特征的限制,实际情况可能与实验室环境不同。
实验法在认知和行为领域的研究中广泛使用。
例如,一个研究者可能通过实验设计来操纵某种认知或行为条件,并测量被试的反应时间或准确度来了解这种条件对认知或行为的影响。
3. 问卷及调查法问卷及调查法是心理学研究中另一种重要的方法。
它通常包括在大量被试中收集信息,如他们的信仰、态度、个性和行为等。
通过对该信息的分析,可以推断并总结人类群体的行为和心理过程。
问卷调查法的优点是它可以快速地收集大量的信息,并且可以用相同的和标准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分析。
此外,由于该方法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并非实验室环境下的、被控制的变量,因此其适用性更广泛。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经验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为了探索和理解这些复杂的现象,心理学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
以下是心理学中常用的一些研究方法:1. 实验法:心理学中最常见的研究方法之一,通过控制变量和观察因果关系来研究心理现象。
实验通常包括随机分组、因变量和自变量的操作和测量,以及统计分析。
实验可以用于研究不同心理现象,包括记忆、学习、注意力等。
2. 问卷调查法:这是心理学中最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之一。
研究者设计一份问卷,通过对被试进行提问来收集数据。
问卷调查可以采用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形式,通过大样本的收集,可以获得大量的数据,以了解人们的态度、信念、价值观和行为。
3. 访谈法:访谈是一种研究者与被试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方法。
通过提出开放性或结构化的问题,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被试的思想、感受和经验。
访谈法特别适用于研究个体的心理过程和体验。
4. 自然观察法:在自然环境中观察被试的行为和经验,而不对其进行任何人为干预。
这种方法旨在获得真实的行为和心理过程。
自然观察通常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并可能涉及对大量的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
5. 病例研究法:病例研究法通过深入研究特定个体或群体的案例来获得详细的资料。
这种方法通常通过面谈、观察和文献回顾来收集数据。
病例研究法适用于研究少见的心理异常或特殊群体,如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
6. 实地实验法:实地实验法是一种将实验环境转移到真实环境中进行的实验方法。
研究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模拟实验条件,以便更好地研究某些心理现象。
例如,研究者可以在交通拥堵中观察被试的情绪和行为。
7. 脑成像技术:随着神经心理学的发展,研究者开始使用脑成像技术来研究大脑活动和心理过程之间的关系。
脑成像技术包括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电脑断层扫描(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
通过这些技术,研究者可以观察到大脑特定区域的活动,并与特定心理过程进行关联。
8. 跨文化研究法:心理学的目标之一是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心理现象和差异。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心理学家使用多种不同的研究方法来了解和解释人类心理和行为。
以下是心理学主要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观察法是最基本和常见的研究方法之一、心理学家通过观察和描述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来获得信息。
观察法可以通过直接观察被研究者来进行,也可以通过观察记录的方式进行。
2.自我报告法:自我报告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或面试的方式,收集被研究者主观的信息和反馈。
自我报告法可以用于了解被研究者的观点、意见、态度等。
3.实验法:实验法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研究方法。
在实验中,研究者可以控制条件和变量,从而推断出因果关系。
实验通常包括一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研究者通过改变实验组的一个或多个变量,来观察其对结果的影响。
4.记录法:记录法包括收集和分析过去的记录和文件,如文献综述、案例研究、采访记录等。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大量的历史数据和详细的描述,用于了解特定事件或人群的心理和行为。
6.实地研究:实地研究是指研究者亲自前往自然或实际环境中观察和记录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
实地研究可以提供真实、精确的信息,但同时也有可能受到研究者主观偏见和环境影响。
7.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是一种追踪研究方法,通过长期观察同一组人类的行为和心理变化,了解其发展和变化趋势。
纵向研究可以帮助解释特定变量对个体的影响,以及不同生活阶段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特征。
8.横断面研究:横断面研究是通过一次性收集不同人群的数据,比较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横断面研究可以提供跨群体的比较,了解个体间的差异和普遍趋势。
除了上述方法,心理学研究还可以使用统计分析、实验室研究、神经影像学、结构方程模型等专门的方法和技术。
心理学家会根据具体研究的问题和目的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以便获得准确、可靠的研究结果。
1⼼理学研究⽅法约翰·肖内西著绪论知识点整理第⼀章、绪论●科学的背景:历史背景、社会⽂化背景与道德背景、历史背景●⼼理学家对个⼈层⾯,家庭层⾯,社会层⾯对⼈们产⽣影响●历史因素:实证⽅法强调依靠直接观察与⽤实验回答问题,计算机⾰命使研究⼼理学的主旋律从⾏为主义转向认知科学的关键因素社会与⽂化因素:影响到研究课题的选择、⽀持研究的资源、研究结果的接受以及事实研究的地点●当⼈们⽤适合本民族⽂化的标准与眼光去衡量其她⽂化时,会产⽣民族中⼼主义●像研究者⼀样思考,要以怀疑态度瞧待那些关于⾏为与⼼理过程的研究结论●对⼀个结论最有利的证据就是多项研究得出⼀致性的结果,尽管科学家认为研究结论正确与否就是有概率性的●研究假说就是对现象的试探性解释●证据类型:跨研究的发现;对事件的观察;因果关系研究;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做研究的步骤:提出研究问题,产⽣研究假设,形成操作性定义,选择研究设计,评估研究的道德性;收集与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报告研究结果1.描述科学⽅法的两个重要特征实证⽅法,怀疑态度2.为什么早期⼼理学家使⽤实证法作为⼼理研究的⾸选⽅法实证⽅法强调依靠直接观察与⽤实验回答问题,就是科学⽅法最重要的特点。
从这个⾓度出发,⼼理学家将能够直接观察的⾏为与经验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持续推动着科学⼼理学的发展⼼理科学家能在各个层⾯(个⼈家庭社会)对⼈们产⽣影响,然⽽,⼼理学家必须以精⼼设计并实施的研究为基础,才能使这些影响得以实现(易实现)3.指出计算机在20世纪影响⼼理学发展的两个重要⽅式计算机⾰命促成⼼理学从⾏为主义转向认知⼼理学⾏为主义的⿊箱被表征为计算机模拟,测量输⼊(刺激)与输出(反应)之间的信息加⼯、储存与提取;精确测量认知过程,扩展认知加⼯过程的研究视野脑成像技术(fMRI)的发展推动神经科学成为⼼理学与⽣物学领域的重要学科4.社会⽂化因素影响⼼理学课题的选择,社会⽂化因素影响对研究课题的接纳的例⼦选择:对妇⼥问题的关注增多,提出⼀些新的研究课题,升迁的玻璃天花板效应⽅式:双语问题,否定研究存在的问题,肯定研究好处接纳:媒体关注+公众兴趣,⼉童性侵案,媒体暴⼒。
心理学中的研究方法及应用简介: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思维过程的科学。
为了深入了解和解释人类行为和心理,心理学家采用各种研究方法。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一、观察法观察法是心理学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之一。
它涉及观察和记录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
观察法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或记录数据来进行。
这种方法的应用范围广泛,如儿童行为、动物行为和社会交互等。
步骤:1.选择观察对象和环境:选择目标和特定环境进行观察。
2.制定观察计划:明确需要观察的行为和记录方式。
3.进行观察:通过直接观察或记录数据来收集信息。
4.整理和分析数据:整理和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并寻找模式和关联性。
5.得出结论:基于数据分析,得出关于行为和环境之间关联性的结论。
应用:观察法在诸多领域有广泛应用,如教育领域的学生行为观察、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以及社交行为的观察等。
二、实验法实验法是心理学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它可以帮助确定因果关系。
实验法涉及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配不同条件,然后观察和记录他们之间的差异。
步骤:1.设定假设: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所期望的结果。
2.选择样本:从总体中选择代表性的样本。
3.随机分组:将样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4.操作变量:对实验组施加特定的条件或变量。
5.收集数据:收集和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
6.分析数据:整理和分析收集到的数据,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
7.得出结论:根据数据分析,得出关于所研究的因果关系的结论。
应用:实验法广泛应用于各种心理学研究领域,如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等。
三、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一种常用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它可以收集大量的数据并量化研究对象的意见、信念和行为。
研究者通过编写调查问卷,并将其分发给受试者来进行数据收集。
步骤:1.确定调查目标: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所关心的问题。
2.设计问卷:编写调查问卷,包括开放性问题、封闭性问题和量表等。
3.选择样本:从总体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受试者。
心理学的方法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的科学,其研究方法多样且复杂。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心理学研究方法。
1. 实验法:实验法是心理学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设置实验条件,操纵自变量,观察和测量因变量的变化来研究心理现象。
实验法有助于确定因果关系,并对心理过程进行控制和操作。
2. 调查法:调查法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手段来收集信息和数据的方法。
调查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大量的信息,对人类行为和心理状态进行描述和解释。
3. 观察法:观察法是通过观察个体的行为来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方法。
观察可以进行实地观察或者通过观察录像和图像来进行。
观察法能够提供直接的行为数据,对于研究非语言行为和自然环境中的行为非常有用。
4. 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通过深入研究个体或小组,了解其思维、行为和经验的方法。
个案研究法重视个体的独特性和复杂性,通过详细的调查和分析揭示个体的心理特点。
5. 实地实验法:实地实验法是心理学中一种类似实验的观察方法。
研究者选择现实的环境作为研究场所,进行自然条件下的实验,并观察和分析参与者的行为和反应。
实地实验法可以更好地反映真实环境下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6. 长期追踪法:长期追踪法是通过在一段时间内对个体进行观察和数据收集来研究发展和变化的方法。
研究者通过追踪观察同一个个体或群体,可以了解其行为、认知和情感的演变过程。
这些心理学研究方法各有优势和局限性,研究者根据具体研究问题和研究对象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方法。
同时,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应用需要保证研究伦理和科学性,保护参与者的权益和隐私。
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也为研究者提供了更多的研究工具和方法。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观察法是心理学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之一、观察法通过直接观察人们的行为、言语和表情等,来了解其心理过程和行为模式。
观察法可以是自然观察,即观察人们在自然环境中真实的行为;也可以是人工观察,研究者创造一种特定的环境,观察参与者在该环境下的行为。
观察法的优点是反映现实环境中的行为,结果具有较高的外部有效性;缺点是无法获得被观察者的内部感受和思维过程,结果的内部有效性较低。
实验法是心理学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实验法通过对人们的操作性变量进行系统地操纵,来观察其对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影响。
实验法可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对比两组的结果,确定操作性变量对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影响。
实验法的优点是能够控制其他变量,更精确地推断因果关系;缺点是实验环境无法完全模拟现实环境,结果的外部有效性较低。
问卷调查法是通过向被试者发放调查问卷,让其填写相关问题并提供反馈,来获取大量信息的方法。
问卷调查法可以通过封闭式问题获取定量数据,也可以通过开放式问题获取定性数据。
问卷调查法的优点是可以涵盖大样本量和广泛的研究对象;缺点是受到被试者自觉性和主观性的影响,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一定风险。
临床访谈法是一种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与被试者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以了解其个人经历、情感和意愿的方法。
临床访谈法常用于临床心理学领域,用于诊断和治疗心理问题。
临床访谈法的优点是能够获取被试者的主观经验和内心感受;缺点是受到访谈师的主观解释和判断的影响,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有一定挑战。
个案研究法是通过深入地研究一个案例,来揭示特定个体的心理特征和过程的方法。
个案研究法通常结合多种数据收集方法,如观察、访谈、问卷等,来获取全面和深入的信息。
个案研究法的优点是可以研究特定个体的个别特征和经历;缺点是结果的普遍性和可推广性较低。
综上所述,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研究者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从而有效地开展心理学的研究工作。
[06059]心理学研究方法自学考试大纲自学用书:《心理学研究方法》,王重鸣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第2版第一章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特点与发展(一)识记1.科学研究的特点2.科学研究的目的3.定性研究方法(1)个案分析法(2)文献综合法4.信息论的定义5.控制论的定义6.系统和系统方法7.早期心理学的主要学派和研究方法(二)领会1.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2.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分类3.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式(1)大样本范式(2)小样本范式4.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新特点5.计算机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基本用途(三)应用1.举例说明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2.举例说明大样本范式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3.举例说明小样本范式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4.举例说明系统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实际应用第二章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思路(一)识记1.传统心理学研究中主要采取的三种理论思路2.项目反应理论3.理论的两种功能4.外源变量5.一般递归系统6.自抑式函数方程7.理论边界(二)领会1.有关因果关系分析的5种理论2.心理学研究中因果关系分析的基本原则3.相互作用心理学的基本观点4.心理学理论构建的类型与方式(1)归纳理论(2)演绎理论(3)机能理论(4)模型5.心理学理论评价中采用的标准6.因果模型的条件7.构建因果模型的基本步骤(三)应用1.举例说明因果关系分析的意义。
2.举例说明理论思路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3.举例说明如何构建因果模型。
第三章研究设计与评价(一)识记1.自然观察2.个案研究3.抽样调查4.相关研究5.实验和准实验6.发展研究的三种类型7.心理学研究中常见的变(1)自变量(2)因变量(3)中介变量(4)干涉变量8.变量的操作定义9.元分析的特点(二)领会1.对个案研究和抽样调查的评价2.进行相关分析应注意的事项3.实验的主要特点4.发展研究的三种类型及其特点5.研究的方法和过程6.作出研究结论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7.元分析的步骤(三)应用1.举例说明纵向研究。
2.举例说明横切面研究。
3.举例说明趋势研究。
4.举例说明元分析结果的解释和评价。
(一)第四章研究的取样(一)识记1.总体2.样本的代表性3.置换取样和非置换取样4.样本空间5.随机化6.样本均值的分布7.均值的标准差误(二)领会1.几种主要的取样方法(1)简单随机取样法(2)分层随机取样法(3)系统取样法(4)聚类取样法(5)非随机取样(6)方便取样2.取样的一般程序3.样本的大小与影响因素(三)应用1.说明几种主要取样方法的特点和缺点。
2.如何减少均值的标准差误。
3.如何推算所需样本的大小。
第五章研究的效度(一)识记1.研究效度的概念2.内部效度的定义和条件3.外部效度的定义和条件4.统计结论效度的定义和条件5.构思效度的定义和条件(二)领会1.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2.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3.影响统计结论效度的因素4.影响构思效度的因素5.四种研究效度之间的关系(三)应用1.说明所罗门四组设计的特点。
在这一设计中的A、B、C、D四个组分别起什么作用?2.提高统计结论效度的关键是什么?3.说明研究的构思效度和外部效度的关系。
第六章实验和准实验(一)识记1.准实验的特点2.交叉滞后组相关设计需要满足的基本假设3.实验室实验的特点4.实验室实验的形式5.实验室实验的程序6.因子式实验设计应注意的问题(1)因子与水平的组合(2)随机化7.小N实验设计的三种类型(1)反转型设计(2)扩展式反转设计(3)多重基线设计(二)领会1.现场背景的特点(1)边界特点(2)结构特点2.现场研究的条件和局限(1)现场研究的情景效应(2)研究的代表性(3)现场研究中的因果关系3.交叉滞后组相关设计4.回归间断点设计5.不等同对照组设计6.间歇时间序列设计7.被试间设计8.被试内设计9.因子式实验设计(1)被试间因子式实验设计(2)被试内因子式实验设计10.小N实验设计11.平衡式拉丁方设计12.希腊拉丁方设计(三)应用1.设计一项因子式实验。
2.举例说明被试间设计。
3.举例说明被试内设计。
第七章心理测验理论与测量方法(一)识记1.斯皮尔曼的分数模型2.潜特征测验理论的三个重要概3.测量信度的概念4.测量效度的概念5.心理测验的几种主要类型(1)一般智力测验和能力倾向测验(2)标准成就测验(3)兴趣测验(4)个性测验(5)情感和态度测验6.项目分析的概念7.经典心理物理法的三种方法(1)最小变化法的特点(2)恒定刺激法的特点(3)平均差误法的特点8.比较判断定律9.幂函数定律10.接受者操作特点曲线(二)领会1.项目反应理论的主要特征2.评定测量信度的四种方法(1)重测信度(2)等同信度(3)折半信度(4)内部一致信度3.评定测量效度的五种方法(1)内容效度(2)预测效度(3)同时效度(4)构思效度(5)聚合效度和辨别效度4.影响测量信度的因素5.影响测量效度的因素6.项目分析的基本步骤7.信号检测法的两个指标(β和d’)(三)应用1.举例说明心理测量常用的四种量表。
2.举例说明心理测验的应用。
3.如何用最小变化法测量感觉阈限。
4.举例说明恒定刺激法。
5.如何用平均差误法测量感觉阈限。
第八章访谈法、问卷法和观察法(一)识记1.访谈法的定义2.访谈法的优缺点3.问卷法的性质4.访谈的信度及其计算公式5.访谈设计中经常采用的问题形式6.访谈问题设计时应注意的组织与编排方面的问题7.问卷量表设计包含的四个层次8.问卷测量的准确性包括的五个方面的特点9.观察法的类型(二)领会1.访谈法的类型2.问卷法的类型3.问卷法一般采用的五种项目方式4.成功访谈的条件5.访谈人的特征和行为方面的因素对访谈效果的影响6.影响问卷效果的因素7.问卷设计的一般步骤8.常用问卷量表的设计(1)总加量表法(2)累积量表法(3)一致定位量表法(4)语义区分量表法9.观察的特点10.观察评级中的反应偏向11.混合标准评级量表的设计12.行为评定量表的设计程序(三)应用1.如何提高访谈的信度和效度2.举例说明总加量表法3.举例说明累积量表法4.举例说明一致定位量表法第九章口语报告法、社会测量和Q分类法(一)识记1.口语报告法的概念2.社会测量法的概念3.Q技术的性质4.Q技术的优缺点(二)领会1.口语报告法的理论假设2.口语报告法的基本程序3.口语报告法与传统内省法的区别4.口语报告的编码和结果处理5.口语报告数据的运用6.社会测量的标准7.社会测量法的几种常用形式(1)社会测量图(2)靶式社会图(3)“猜测”技术8.社会测量结果的分析(1)社会测量矩阵分析(2)社会测量的图解分析(3)社会测量指数分析9.社会测量法的评价10.Q技术的程序11.Q技术的类型12.Q技术的评价(三)应用1.如何对口语报告进行编码。
2.如何设计和实施社会测量法。
3.举例说明社会测量的矩阵分析法。
4.举例说明社会测量的图解分析法。
第十章研究数据的分析和结果的报告(一)识记1.度量分数集中趋势的常用指标2.度量分数离散程度的常用指标3.标准分数4.标准九分数5.统计功效6.相关的概念7.偏相关的概念8.决定性系数(一)领会1.相关的统计度量2.相关类型与变量性质3.回归效应和回归分析的假设4.回归方程5.最佳直线拟合和预测差误6.回归和相关的比较7.方差分析和它的基本成分8.因子方差分析的基本特点(二)应用1.如何运用标准九分数2.如何提高统计功效?3.回归分析对心理学研究有何意义4.在回归分析中如何决定预测误差?第十一章非参数统计、贝叶斯统计和统计决策理论(一)识记1.非参数统计的一般概念2.单一样本情况下常用的非参数统计检验法3.对两个相关样本的非参数统计检验常用的方法4.对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统计检验常用的方法5.在包含多个相关或独立样本的研究中常用的非参数相关指标6.决策的损失和效用(二)领会1.非参数统计检验的假设2.条件概率3.贝叶斯定理4.对策论(三)应用1.举例说明在心理学研究中如何运用贝叶斯定理2.说明统计决策理论对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第十二章多元分析方法(二)识记1.多元分析的基本概念(1)连续数据(2)离散数据(3)正交性(4)标准分析(5)层次分析2.因素分析的基本概念(1)因素与因素荷重(2)变异(3)因素的数目(4)因素分析的三种基本类型(5)因素分析的主要方法(6)多元回归的一般概念(二)领会1.多元分析技术的分类2.多元分析的基本方法(1)多元回归(2)典型相关(3)多元方差分析(4)判别函数分析(5)主成分分析和因素分析(6)聚类分析3.因素分析方法发展中的重要研究与理论4.因素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5.因素分析的基本步骤6.重心法因素分析7.多元回归运算与方法8.因径分析(三)应用1.因素分析对心理学研究有何意义2.如何用重心法进行因素分析3.回归系数的计算(对两个自变量的情况)第十三章计算机统计分析和研究报告的撰写(一)识记1.SPSS软件包2.SAS软件包3.推论法4.演绎法5.归纳法(二)领会1.统计软件包的使用2.结果解释的原则与方法3.研究报告和论文的要求4.研究报告和论文的组织(三)应用1.在进行计算机统计分析时应重视的主要问题。
2.说明评价研究报告和论文的八个标准。
3.说明研究报告和论文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