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亲情乡情与离情别意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4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2.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3.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5.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7.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8.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9.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10.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11.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1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13.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14.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渡汉江》15.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王湾《次北固山下》诗之友情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响必应之于同声,到固从至于同类------唐.骆宾王《萤火赋》3.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汉.无名氏《别十四首》4.采葵莫伤根,伤根葵不生。
结交莫羞贫,羞贫友不成------汉.无名氏《古诗源·古诗》5.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徒步归行》6.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唐.杜甫《羌村三首》7.人生结交在始终,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8.君子忌苟合,择交如求师------唐.贾岛《送沈秀才下第东归》9.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三国.曹植《怨歌行》10.肝胆一古剑,波涛两浮萍------唐.韩愈《答张彻》11.落日见秋草,暮年逢故人------唐.李端《江上喜逢司空文明》1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1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汪伦》1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15.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唐.白居易《方言五首》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4.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曹植《七步诗》5.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6.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唐.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7.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谁氏子》8.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唐.杜牧《归家》9.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古诗中的离情别绪古诗词中的离情别绪篇一1、渭城曲王维又名《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送梓州李使君王维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幢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3、送綦毋潜落第还乡王维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4、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5、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6、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7、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8、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9、送陈章甫李颀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沽酒饮我曹,心轻万事皆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10、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1、别董大岑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2、送李端卢纶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
古诗中的离情别绪引言离情别绪是古人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在离别与别离的情感中,古人表达了深情、思念和无奈等复杂的心境。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探索古人如何以离情别绪为主题表达自己的情感。
1.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经典之作。
尽管这首诗没有直接表达离情别绪,但其含义却与离情别绪密切相关。
诗人以壮美的山河景色和雄伟的建筑意象,暗喻了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无奈。
登高望远的动作暗示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他心灵的纠结与不舍。
2.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是唐代李白的名篇。
诗人以寂静的夜晚为背景,表达了他对远方故乡的思念之情。
描绘床前明月光的场景,通过对比和表情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离情别绪。
低头思故乡这句简短而深沉的描述,更是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之情的深度。
3.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的作品。
通过对景色和心境的描写,诗人将离愁和别绪表达得淋漓尽致。
诗中的猿啸、沙白、落木等形象都与离情别绪紧密相连。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常年奔波在外、感慨万分的诗人,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让读者感受到了离别之苦和无奈的心情。
4. 《木兰花慢》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河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儿童生活诗——《村居》【唐】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所见》【唐】袁枚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母爱诗——《十五》【宋】王安石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短歌行》【唐】王建人初生,日初出。
上山迟,下山疾。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
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无乐声。
《墨萱图》【元】王冕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岁末到家》【清】蒋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四季诗——春《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春运》【唐】杜甫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夏《初夏即事》【宋】王安石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西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秋《望秦川》【唐】李颀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冬《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唐】王维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送别诗——《赠汪伦》【唐】李白李白登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思乡诗——《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亲人离别诗句表达离别情感
1."离愁别绪难相赋,又送王孙去梁园。
"。
——元稹《离思五首》。
2."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
——唐婉《唐多令·其一》。
3."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
"。
——王之涣《登鹳雀楼》。
4."从别后,忆相逢。
几回魂梦与君同。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5."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绵绵的青山脚下芳草。
《天涯歌女》"。
6."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
——纳兰性德《长恨歌》。
7."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纳兰性德《木兰花》。
8."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李商隐《锦瑟》。
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李商隐《无题》。
10."离别千里,难抑离情万种,好风子别再来。
"。
八首亲情古诗词,写尽悠悠父母情,每一首都感人肺腑,经典至极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所谓父母子女,既是一场美丽的遇见,也是一场盛大的离别。
曾经天天盼着长大,却不知道长大就意味着分别,最后岁月留给我们的,是刻在心里一个又一个,渐行渐远,苍老又模糊的背影。
又是春节将至,身在远方,心系故乡,想起父母双亲,不禁热泪盈眶。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多么希望岁月能够慢一点,让他们不要再变老,多给自己留一点时间,来回报那份纯粹无私的深爱。
读一读八首亲情古诗词,一起感受这一份千年不变的真挚情怀。
1《别老母》清.黄景仁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诗人因为生计所迫,需要前往河梁谋生,出发前跟自己的老母亲辞行,望着眼前白发苍苍的母亲,不由得悲从心来。
在这样一个风雪弥漫的夜晚,不能在母亲跟前尽孝,反过来还得让母亲为自己担忧,心中无限愧疚,不由得发出感慨,此时此刻还不如没有我这个儿子!2《岁末到家》清.蒋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母爱是深情无限的,最欢喜的莫过于在年关时,看到儿子能回家。
身上御寒的冬衣很是暖和,针线密密麻麻,手中的家信墨迹尚新,字里行间都是母亲的关怀。
一见到儿子清瘦的面容,不禁拉着儿子怜爱地问道,儿啊,在外边是不是很辛苦,你看你又瘦了!想到自己出游在外不能孝顺父母,又怎么敢说自己在外面的辛苦,让母亲再添忧愁呢?3《忆父》清.宋凌云吴树燕云断尺书,迢迢两地恨何如?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
吴燕两地相隔万里,路途迢迢,不能承欢父母膝下,对双亲的思念之情也无从排解。
离开父母,远嫁他乡,生怕自己有一天“子欲养而亲不待”。
可音信隔断让人如此无奈和伤怀,只能将自己满腔的思念,寄托到梦中。
梦境里,我乘着万里长风,来到父母身旁,给他们端茶送水,殷勤伺候。
诗人用梦中的渴望反衬了远嫁之人的无奈,让人倍感伤怀。
与亲人离别的诗句1.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江淹《别赋》。
这话说得太对啦,亲人要离别,那种难受就像心被挖走一块似的。
就像小明送奶奶回老家,看着奶奶上车的背影,那滋味,可不就是黯然销魂嘛。
2.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自古以来,人在离别时就容易伤感,要是赶上清冷的秋天,哎,那感觉就更受不了啦。
想象一下,一个人在秋天的站台送亲人去远方,那得多难过呀。
3.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连故乡的水都舍不得呢,送着远行的船走了万里。
就好像你离开家乡,亲人送你,那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好像在挽留你。
4.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杜牧《赠别二首·其二》。
你看那蜡烛好像都懂得惜别,替人一直流泪到天亮。
就像小红和妈妈分别,小红哭了,那蜡烛就像和小红一起难过。
5.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去年花开的时候和亲人分别了,到今年花开,都已经一年啦。
这就像你和亲人分开好久好久,再看到花开,就想起了分别的日子。
6.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这离别之恨就像那春天的草啊,人走得越远,它长得越茂盛。
就好比小张和爸爸分开后,心里的思念就像那不断生长的草。
7.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走啊走啊不停地走,就这样活生生地和亲人分开了。
就像一个孩子看着亲人去远方打工,那种无奈和不舍。
8.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分开的时候容易,再见面可就难喽,就像那流水落花,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人间呢。
就像老李和兄弟分开后,想见一面都不知道啥时候。
9.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那寒雨连夜洒遍吴地,天亮的时候送客人走,只看到楚山孤零零的。
就像你在下雨天送亲人离开,那环境和心情都特别凄凉。
描写亲情的优美古诗句描写亲情的优美古诗句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司空图《漫书五首》2、悲莫悲兮生别离。
——屈原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4、父之美德,儿之遗产。
——字严5、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三字经》6、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南李煜7、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贺知章8、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杜甫《赠卫八处士》9、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赵瑕《江楼感怀》1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1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1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13、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黄庭坚《寄黄几复》14、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1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16、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17、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
——韩愈18、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19、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贺知章20、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22、慈母爱子,非为报也。
——汉〗刘安23、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杜牧24、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王建25、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杜甫26、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南李煜《清平乐》2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28、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黄庭坚29、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汉乐府民歌《悲歌》3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3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32、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3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3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形容思念亲情的诗词形容思念亲情的诗词导语:对于亲情的思念自古就有,那么古人写思念亲情的`诗词也有很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形容思念亲情的诗词,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形容思念亲情的诗词11、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度大庾岭》2、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
——韩愈3、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李清照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7、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
——《劝孝歌》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9、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黄庭坚《寄黄几复》10、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王建形容思念亲情的诗词21、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
2、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5、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6、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8、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0、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1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2、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13、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4、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
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
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15、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6、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写离别、亲情、思乡的古诗词名句写离别、亲情、思乡的古诗词名句(一)有关离别的古诗词名句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白《送友人》)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二)有关亲情的古诗词名句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七步诗》)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木兰诗》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5、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忆舍弟》)6、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自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三)有关思乡的古诗词名句1、君自故乡来。
名家描写亲情的诗词
名家描写亲情的诗词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对亲人无尽的思念。
以下是一些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作品:
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在这首诗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表达了作者在重阳节这一中国传统佳节时,远离家乡,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2. 《秋思》:张籍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家的深深思念:“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透露出作者在秋天看到风起时,心中涌起的家书千言万语。
3. 《别老母》:黄景仁则在诗中写出了母亲的辛劳与牺牲:“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反映了诗人在严寒的冬夜,体会到母亲养育之艰难,以及作为子女的内心愧疚。
4. 《墨萱图·其一》:王冕描绘了游子对母亲深深的思念:“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展现了游子远行时,母亲依门而望的情景,以及游子在外漂泊的艰辛。
5. 《岁暮到家》:蒋士铨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归家时对父母深深的怜爱与感激:“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描述了久别重逢时,父母关切子女的瘦弱和辛劳。
6. 《蓼莪》:佚名作者在这首诗中道出了父母养育之恩:“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这是一首表达
对父母养育之恩感激和哀思的诗歌。
以上诗句都以不同的方式传达了作者对家人的爱与思念,体现了亲情在中国文化中的深远影响。
通过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于亲情的珍视和赞美,以及对家人尤其是父母的无尽感激和怀念。
重新回答
|
|。
唐诗中的离别与思乡意象引言咏史纪实总会涉及到人类感情世界的方方面面。
在中国古代唐代(618年至907年)的文学史上,唐诗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丰碑。
而在许多优美的诗歌作品中,离别与思乡成为了一个常见的主题。
离别与思乡,它们是如何在唐诗作品中被表达出来的?本文将探讨唐诗中离别与思乡意象的深刻内涵。
离别:亲情和友情的背离在唐诗中,离别意象包括了亲人和朋友离别的伤感情感。
这种离别的伤感主要源自于亲情、友情的背离,令人感到无尽的惆怅。
父子之离别在唐诗中,父子之间的离别是一个常见的主题。
这种离别往往是由于儿子才才离开家乡,远赴他乡谋求发展。
刻骨铭心的别离一首让人动情的诗歌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它描述了诗人离开父母和家族的悲伤离别。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中的离别意境使人感受到了诗人对亲人的眷恋之情。
在这里,离别承载了家庭情感的厚重,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又让人们感受到了离别的痛苦。
山水为伴的离别除了父子之间的离别之外,唐诗中还有一种以山水为背景的离别描写。
这些描写往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人们离别时的心情。
杜牧的《泊秦淮客舍》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首诗歌描述了诗人离开家乡,远离亲人和故地的离别。
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环境,诗人表达了他在异乡的寂寞和对家乡的思念。
朋友之离别唐诗中除了亲人的离别,朋友的离别也是一个常见的主题。
友情的背离往往是人们心灵创伤的来源。
别离中的友情《送友人》是一首由王勃创作的著名的唐诗。
这首诗歌是朋友离别的节奏感动的描写。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首诗歌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别离时的哀伤。
正如诗中所述,友情本该长存,而无情的离别却让人倍感痛楚。
壮士之离别在唐代的诗歌中,还有许多关于壮士离别的描写。
壮士的离别往往是为了追求梦想或者捍卫国家。
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离别与思乡之情中国古代诗词作为中国文学的瑰宝,承载了数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其中,离别与思乡是古代诗人们经常表达的情感,不仅反映了个人的离愁别绪,更折射出社会政治的动荡和人民生活的艰辛。
本文将通过探讨不同时期和不同诗人的作品,深入剖析中国古代诗词中离别与思乡之情的内涵和意义。
一、唐诗中的离别与思乡之情1.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绘了登高望远的场景,表达了王之涣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他以黄河入海流的景象,喻示离别的无法挽回,同时以“更上一层楼”的寓意,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暗示着个人苦难中的坚强与希望。
2. 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之一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以牵牛织女星作为背景,表达了杜牧在秋夜思乡的情感。
在热闹的城市里,他望着夜空中的牵牛织女星,忍不住思念家乡的亲人和故土,他内心充满了离愁别绪。
二、宋词中的离别与思乡之情1. 苏轼的《减字木兰花·立春日感怀》盼春心切我怀家,花前月下过春蛱。
又将桃李天涯叶,几度云间问消息。
这首词写的是对春天的期盼与思乡之情。
苏轼以立春为背景,描绘了春日里的花开花落,寄托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词中的“桃李天涯叶”表达了对亲友的牵挂,也反映了离乡背井的无奈和辛酸。
2.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这首词以元宵节为背景,描绘了热闹喜庆的场景,却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辛弃疾通过细腻的描摹,将华丽悲壮的场景与个人的离愁别绪相融合,激发了读者对家乡的向往和思念之情。
三、元曲中的离别与思乡之情1. 关汉卿的《汉宫秋·当时年少春衫薄》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翠樽。
朱阁破堤双飞燕,夜来清梦好,一任群芳摘鱼龙。
这首元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描绘了少年时代的离别与思乡情景。
关于乡思离情的古诗
离别乡园泪满襟,
思念故土情难禁。
望乡台上月华明,
倚栏凭望心悄寂。
故人已去何处寻,
乡音依旧入耳深。
家山如梦在眼前,
犹记童年笑语频。
晨钟暮鼓唤归舟,
风吹故地带愁愁。
往事如烟随风散,
远离家园心如刀。
江畔孤舟映夕阳,
离愁别恨共纷扬。
桃花流水忆归期,
乡思无尽入诗章。
山川河流几度变,
岁月更迭情难违。
但愿归来仍是我,
重逢故人共话辞。
回首故园泪涟涟,
思念亲友心沉甸。
乡音入耳兴欣然,
独自倚栏看星天。
忆往昔,足迹遍天涯,离情别绪总牵挂。
只盼一日归故土,
与亲朋再相聚。
《家庭亲情,父母恩情,游子感恩》导语:1. 古诗词中体现家庭亲情的经典作品在我国古代,家庭亲情、父母恩情、游子感恩等主题是诗人们常常吟唱的题材。
在古诗词中,有许多经典之作,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家庭的深厚感情和对父母的至深思念。
本文将选取10首经典古诗词,深入探讨这些作品背后所蕴含的家庭亲情、父母恩情与游子感恩的内涵。
2. 古诗词中家庭亲情的表达形式古诗词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精华,其表达形式多样,有律诗、绝句、词等。
在描绘家庭亲情、父母恩情、游子感恩这些主题时,诗人们往往采用了不同的艺术手法,通过对情感的抒发、对父母的赞美以及对家的眷恋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3. 深入解读经典古诗词,感悟爱与亲情本文将细致解读选取的10首古诗词,从字里行间品味其中的家庭亲情、父母恩情、游子感恩之情,引发读者对亲情、爱情和感恩的深刻思考。
主体部分:序号1:《春夜喜雨》--杜甫杜甫通过《春夜喜雨》表达了对家庭的眷恋和对父母的深情。
在诗中,他以雨水滋润大地之喜来比拟他远离家乡时对家的怀念,对父母恩情的思念之情。
他将家的温馨和父母的慈爱比作春雨,表现了游子对家的眷恋和对父母的怀念之情。
序号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也表达了深厚的家庭情感。
诗中他通过对杜少府的送别,表达了对亲人离别的心痛和对远方亲人的牵挂之情。
他在诗中表现出游子对家庭的眷恋和对父母的思念。
...结语:文章尾声处,可以再次反复呼应我指定的主题文字,总结全文内容,强调家庭亲情、父母恩情和游子感恩的重要性并共享个人对这一主题的个人观点。
结语篇以及对主题的回顾性展示,可以让读者重新审视全文,对主题有更深刻的理解和灵活的思考。
通过这篇文章的撰写,我相信你能对这一主题的深度和广度有更加全面的体会,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这一主题在古诗词中的表达方式。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和收获。
家庭亲情,父母恩情,游子感恩,这三个主题在古诗词中被深刻地表现出来,贯穿了我国古代诗人们对家庭、父母和故乡的深厚情感。
表示亲情的思乡诗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两汉乐府《悲歌》3、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唐赵瑕《江楼感怀》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南唐李煜《相见欢》5、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唐司空图《漫书五首》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8、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9、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宋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10、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11、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
——宋苏轼《水调歌头》12、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13、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14、望家思献寿,算甲恨长年。
——欧阳詹《除夜长安客舍》15、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杜荀鹤《送人游吴》16、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
——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17、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西江夜行》18、从今后,梦魂千里,夜夜岳阳楼。
——徐君宝妻《满庭芳汉上繁华》19、刷羽同摇漾,一举还故乡。
——沈约《咏湖中雁》20、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
——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亲情的唐诗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2、《游子吟》——唐代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3、《别老母》——清代黄景仁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译文:把帷帐撩起,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故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仃,眼泪也流干了。
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孝敬与母亲团聚,从而开了这凄惨的分离的柴门远去,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4、《岁暮到家》——清代蒋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译文:爱子之心是没有穷尽的,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游子及时归来。
缝制寒衣的针脚密密麻麻地,家书里的字迹墨痕犹如新的一样。
看见儿子瘦了母亲心疼,呼叫着我细问旅途的艰难。
母亲啊,儿子已经愧对您了,不会忍心诉说漂泊在外所受的风尘。
5、《十五》——宋代王安石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译文:王安石携母至邗沟,但家尚留在白紵,母亲在月圆之夜听到杜鹃的声音,就想起离乡在外的儿子,虽然南北相隔,但是仍然深深牵挂。
6、《思母》——宋代舆恭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译文:霜打芦花泪水沾湿了衣襟,柴门处再没有母亲白发苍苍斜倚的身影。
去年五月梅雨时节,我曾典当袈裟,籴米回家,奉养老母。
7、《静夜思》——唐代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导语】离恨恰如春草,更⾏更远还⽣,下⾯⽆忧考就给⼤家分享的是⼀些表达与形容亲⼈离别的诗句,欢迎⼤家阅读! 【篇⼀】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 海内存知⼰,天涯若⽐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送友⼈》)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浥轻尘,客舍青青柳⾊新. 劝君更尽⼀杯酒,西出阳关⽆故⼈.(王维《送元⼆使安西》) 5.寒⾬连江夜⼊吴,平明送客楚⼭孤;(王昌龄《芙蓉楼送⾟渐》) 6.莫愁前路⽆知⼰,天下谁⼈不识君.(⾼适《别董⼤》) 7.桃花潭⽔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黄鹤楼送盂浩然之⼴陵》) 9.⼭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处.(岑参《⽩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阳⼭外⼭. 11、天之涯,海之⾓,知交半零落.⼀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12、离恨恰如春草,更⾏更远还⽣。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1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李⽩《渡荆门送别》 14、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5、昔时⼈已没,今⽇⽔犹寒。
——骆宾王《于易⽔送⼈》 16、⼈⽣如逆旅,我亦是⾏⼈。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 17、此地别燕丹,壮⼠发冲冠。
——骆宾王《于易⽔送⼈》 18、⼭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处。
——岑参《⽩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9、⾥黄云⽩⽇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適《别董⼤⼆⾸》 【篇⼆】 ⽊兰花慢·滁州送范倅(⽼来情味减)(⾟弃疾) ⽼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
况屈指中秋,⼗分好⽉,不照⼈圆。
⽆情⽔、都不管,共西风、只等送归船。
秋晚莼鲈江上,夜深⼉⼥灯前。
征衫。
便好去朝天。
⽟殿正思贤。
想夜半承明。
留教视草,却遣筹边。
长安故⼈问我,道寻常、泥酒只依然。
古诗词中的亲情乡情与离情别意
诗中亲情——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七步诗》)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木兰辞》)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5.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忆舍弟》)
6.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自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9.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冢》)
诗中乡情——
1.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文《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中爱国情——
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南园》)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5.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韩愈《左迁之蓝关示侄孙湘》)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7.以身殉国,何事不为?(陆游)
8.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
9.宁做流浪汉,不做亡国奴。
(丰子恺)
10.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
11.锦绣河山好收拾,万民尽做主人翁。
(朱德)
1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诗中离情别意——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