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I项目管理开发过程
- 格式:ppt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10
软件开发流程软件项目生命周期模型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流程图过程描述1、由部门经理组建临时项目组,并指定PM、开发人员、测试人员、QA,人数根据项目规模确定。
2、PM制定需求阶段日程表,该表须通过研发经理审核。
3、PM指示配置管理员建立配置库。
4、由PM与测试负责人提出裁剪申请,QA指导临时项目组人员对项目进行裁剪,形成项目裁剪表。
5、EPG和部门经理对裁剪结果进行审批,审批通过项目裁剪表正式生效。
6、PM与测试负责人确定项目管理机制,内容包括组织结构、沟通、跟踪、报告、风险管理、问题管理、QA、CM等。
7、项目组人员与客户进行沟通,编写需求清单列表。
8、PM组织临时项目组成员确定系统架构,编写架构设计书和需求规格书。
架构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的技术方案选择、开发/采购/复用分析等内容要明确体现在架构设计书中。
对技术方案选择(例如,系统结构、开发平台、数据库等的选择),要事先建立评价准则(例如,满足系统需求的能力(例如,功能、性能、可靠性等)、技术的发展前景、供应商资质与实力等)及相对优先级,采用讨论表决的方法选择并确定最终的技术方案。
关于自行开发和采购复用的分析,如果公司有基本满足系统需要的可复用组件(包括其分析、设计、代码、测试用例等),一般应进行复用;本公司没有能力开发或没有必要开发的非核心技术部分,如果采购成本在项目可接受范围内,可考虑采购;否则,由项目组自行开发。
架构设计的总体候选方案选择和供应商选择要使用正式的方法做决策。
9、PM召集临时项目组、测试负责人等技术骨干评审架构设计书和需求规格书。
10、PM组织临时项目组与客户沟通、说明需求,必要时编制系统原型向客户展示,直到临时项目组、客户就需求的真实含义达成共识、客户书面确认需求规格书为止。
11、临时项目组确定项目目标的范围,明确系统边界,建立系统的模块分解结构。
12、PM与测试负责人遵循《项目估算流程》组织人员进行项目估算。
13、PM、测试负责人与临时项目组确定项目关键参数。
CMMI级过程域讲解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是一种用于评估和改进软件开发过程的框架。
它通过对软件开发组织的过程进行评估,为组织提供了一个逐步改进过程的路径,从而提高组织的能力和成熟度。
CMMI框架包括五个过程域,它们是:项目管理、项目支持、要素工程、项目环境和组织过程。
每个过程域都有一组特定的目标和实践,用于评估和改进相关的软件开发过程。
首先是项目管理过程域,它关注的是项目的计划、执行和监控。
它包括了项目管理的三个关键方面:计划制定、项目监控和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过程域的目标包括项目计划的制定、项目资源的分配和控制、项目风险的管理和项目进展的监控。
其次是项目支持过程域,它提供了支持项目管理过程的各种资源和服务。
项目支持过程域包括配置管理、度量和分析、决策分析和解决方案评价等方面。
其目标包括配置管理的实施、度量和分析的开展、决策分析和解决方案评价的应用。
第三个是要素工程过程域,它关注的是软件开发中所使用的各种工具和技术。
要素工程过程域包括需求开发、技术解决方案、产品集成和验证、产品交付等方面。
其目标包括需求开发的实施、技术解决方案的应用、产品集成和验证的实施、产品交付的管理。
第四个是项目环境过程域,它关注的是项目所处的环境因素对项目成功的影响。
项目环境过程域包括了风险管理、分析过程和产品市场分析等方面。
其目标包括风险管理的实施、分析过程的开展、产品市场分析的应用。
最后是组织过程过程域,它关注的是软件开发组织的过程管理。
组织过程过程域包括组织过程的定义、组织过程管理的实施和过程改进等方面。
其目标包括组织过程的定义和实施、组织过程管理的应用、过程改进的管理。
总而言之,CMMI级过程域是一个用于评估和改进软件开发过程的框架。
它包括了五个过程域,分别是项目管理、项目支持、要素工程、项目环境和组织过程。
每个过程域都包含了一系列的目标和实践,用于评估和改进相关的软件开发过程。
cmmi项目流程CMMI项目流程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是一种用于评估和改进组织软件和系统工程能力的国际标准。
CMMI项目流程是指按照CMMI模型的要求进行软件和系统工程项目管理的具体过程。
本文将介绍CMMI项目流程的主要内容。
一、项目立项项目立项是指确定项目的目标、范围和约束条件,制定项目计划和资源分配的过程。
在CMMI项目流程中,项目立项阶段需要明确项目的业务目标、计划和相关要求,形成项目章程和项目计划,并进行项目风险评估和资源分配。
二、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指根据项目的业务需求,明确产品或系统的功能、性能和可靠性要求的过程。
在CMMI项目流程中,需求分析阶段需要收集、分析和确认项目的需求,制定需求规格说明书,并与相关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和协商。
三、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是指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设计产品或系统的结构、组件和接口的过程。
在CMMI项目流程中,系统设计阶段需要制定系统架构和模块设计,编写详细设计文档,并进行设计评审和验证。
四、编码与单元测试编码与单元测试是指根据系统设计文档,进行程序编写和单元测试的过程。
在CMMI项目流程中,编码与单元测试阶段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编码,编写单元测试用例和执行单元测试,并进行代码评审和缺陷修复。
五、集成测试集成测试是指将各个模块或组件集成到整个系统中,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的过程。
在CMMI项目流程中,集成测试阶段需要编制集成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执行集成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对测试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和解决。
六、系统测试与验证系统测试与验证是指对整个系统进行功能、性能和可靠性等方面的综合测试和验证的过程。
在CMMI项目流程中,系统测试与验证阶段需要编制系统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执行系统测试和验证,并记录测试结果,对测试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和解决。
七、系统交付与运维系统交付与运维是指将已经完成的系统交付给用户,并进行系统运维和技术支持的过程。
CMMI过程域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是一种用于评估和改进组织的软件工程能力的模型。
它定义了一组评估标准和最佳实践,包括了五个过程域(process area),分别是需求管理、项目管理、工程(软件)过程、配置管理和产品质量保证。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这五个过程域。
1. 需求管理(Requirements Management)需求管理是指在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对需求的分析、收集、跟踪和变更进行管理。
主要活动包括需求识别、需求分析和建模、需求验证和确认以及需求变更管理。
需求管理的目标是明确项目的需求,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以及及时有效地处理需求变更。
通过有效的需求管理,可以实现项目的高效开发和产品的质量保证。
2. 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项目管理是指对软件开发项目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目标的过程。
主要活动包括项目计划制定、资源分配和调度、进度控制和风险管理。
项目管理的目标是确保项目按时、按质量要求完成,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需求。
通过有效的项目管理,可以提高项目的可预测性和控制性,减少项目风险,并提高项目团队的合作效率。
3. 工程(软件)过程(Engineering Process)工程过程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进行软件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的一系列工作。
主要活动包括软件需求分析、软件构架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以及软件维护。
工程过程的目标是确保软件开发过程高效、规范和可靠,以达到预期的质量和性能要求。
通过有效的工程过程,可以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减少错误和缺陷,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靠性。
4. 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配置管理是指对软件产品配置项进行识别、控制、记录和审计的过程。
主要活动包括配置项识别和建立配置管理库、配置项控制和跟踪变更、配置项版本管理和配置项审核。
软件开发流程软件项目生命周期模型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流程图过程描述1、由部门经理组建临时项目组,并指定PM、开发人员、测试人员、QA,人数根据项目规模确定。
2、PM制定需求阶段日程表,该表须通过研发经理审核。
3、PM指示配置管理员建立配置库。
4、由PM与测试负责人提出裁剪申请,QA指导临时项目组人员对项目进行裁剪,形成项目裁剪表。
5、EPG和部门经理对裁剪结果进行审批,审批通过项目裁剪表正式生效。
6、PM与测试负责人确定项目管理机制,内容包括组织结构、沟通、跟踪、报告、风险管理、问题管理、QA、CM等。
7、项目组人员与客户进行沟通,编写需求清单列表。
8、PM组织临时项目组成员确定系统架构,编写架构设计书和需求规格书。
架构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的技术方案选择、开发/采购/复用分析等内容要明确体现在架构设计书中。
➢对技术方案选择(例如,系统结构、开发平台、数据库等的选择),要事先建立评价准则(例如,满足系统需求的能力(例如,功能、性能、可靠性等)、技术的发展前景、供应商资质与实力等)及相对优先级,采用讨论表决的方法选择并确定最终的技术方案。
➢关于自行开发和采购复用的分析,如果公司有基本满足系统需要的可复用组件(包括其分析、设计、代码、测试用例等),一般应进行复用;本公司没有能力开发或没有必要开发的非核心技术部分,如果采购成本在项目可接受范围内,可考虑采购;否则,由项目组自行开发。
架构设计的总体候选方案选择和供应商选择要使用正式的方法做决策。
9、PM召集临时项目组、测试负责人等技术骨干评审架构设计书和需求规格书。
10、PM组织临时项目组与客户沟通、说明需求,必要时编制系统原型向客户展示,直到临时项目组、客户就需求的真实含义达成共识、客户书面确认需求规格书为止。
11、临时项目组确定项目目标的范围,明确系统边界,建立系统的模块分解结构。
12、PM与测试负责人遵循《项目估算流程》组织人员进行项目估算。
13、PM、测试负责人与临时项目组确定项目关键参数。
cmmi项目流程CMMI项目流程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是一种用于评估和改进组织过程的框架。
它提供了一套全面的指南和最佳实践,帮助组织提高其软件开发和服务交付能力。
CMMI项目流程是指在实施CMMI的过程中所需遵循的步骤和流程。
本文将介绍CMMI项目流程的主要阶段和关键步骤。
第一阶段:规划和准备在这个阶段,组织需要明确其实施CMMI的目标,并制定详细的计划。
这包括确定项目的范围、资源需求、时间表和风险管理策略。
同时,组织还需要评估其当前的能力水平,以便确定改进的重点和目标。
在准备阶段,组织应该进行培训和沟通,以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理解CMMI的概念和要求。
第二阶段:过程建模和改进在这个阶段,组织需要对其现有的过程进行建模和文档化。
这包括识别关键过程和子过程,描述它们的目标、输入、输出和相关的工作产品。
组织还需要评估现有过程的有效性和一致性,并识别改进的机会。
基于CMMI的要求,组织可以采用各种改进方法,如流程重组、培训和技术工具的引入。
第三阶段:过程部署和执行在这个阶段,组织需要将改进后的过程部署到实际的项目中。
这包括确保所有项目成员都了解并遵循新的过程要求。
组织可以通过培训、指导和持续的监控来支持过程的部署和执行。
同时,组织还需要收集和分析过程执行的数据,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持续改进过程的效能。
第四阶段:过程评估和监控在这个阶段,组织需要定期评估和监控其过程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这包括收集和分析关键的过程绩效指标,以便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组织还需要进行内部和外部的审核,以确保过程的一致性和符合性。
通过评估和监控,组织可以持续改进其过程,并提高其软件开发和服务交付能力。
第五阶段:过程优化在这个阶段,组织需要通过收集和分析过程执行的数据,识别和实施进一步的改进措施。
这包括修订和更新过程文档,引入新的工具和技术,以及提供持续的培训和指导。
软件开发过程CMMI着重于软件项目的质量管理,强调过程控制,确保产品在软件开发的每一个阶段的质量都要达到客户的要求,这里我们就按项目的开发阶段详细讲述CMMI是如何在项目中监控并把握项目质量的。
(按照软件工程理论,项目一般划分为立项阶段、需求分析阶段、概要设计阶段、详细设计阶段、编码阶段、集成测试阶段、产品形成&验收测试阶段)。
1项目立项阶段项目立项阶段CMMI主要管理工作有:1、建立项目组:同时为了确保项目能够如期完成,在立项阶段,将由高层管理者(总经理室成员)召开正式的项目启动会议,共同商讨确定项目组成员,主要包括项目经理、产品管理、程序管理、开发人员、技术支持人员;为了确保项目的质量,还要确定相关独立于项目组之外的成员(其活动不受项目组约束,便于监督项目质量),主要包括独立测试人员、SQA(质量保证人员)、SCCB配置管理委员会成员,这些组织成员将按照CMMI要求形成正式项目文档(立项书),立项书将向所有项目组相关人员及客户公布。
2、制定SOW :已经和客户签定了合同,为了确保客户的利益,CMMI要求项目组建立SOW(目标范围定义说明书),确定客户的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以及需要的技术目标和业务目标(比如项目工期、成本、功能需求等等),客户有权利和项目组技术管理委员会一起评审SOW。
3、项目初期计划制定:项目经理确定后,根据CMMI软件项目策划要求,项目经理将根据合同需求、合同工期等内容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目前采用国际上知名的Delphi法)估计项目的规模、工作量、进度、风险、关键计算机资源,并依据集团本身的历史项目数据计算生产率,根据以上数据计算项目的进度及人员安排,最后才制定出符合项目实际情况的计划。
所有的这些规程,在CMMI软件项目策划中有明确规范的定义。
4、项目跟踪及监督计划制定:为了确保制定的项目计划能够反映项目的实际情况,CMMI要求项目经理有责任制定项目的跟踪监督计划,根据本计划,项目所有活动都能够得到合理的监控,及时发现项目组出现的各类偏差。
cmmi流程CMMI流程是一种用于评估、改进和管理组织软件开发过程的框架。
它是由美国国防部软件工程研究所所开发的,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CMMI流程适用于各种规模和类型的企业,可以帮助其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效率。
CMMI流程包括五个层次,分别是初始级、被管理级、被定义级、被量化级和优化级。
每个级别都有其特定的目标和要求,组织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级别进行评估和改进。
首先是初始级,该级别表示组织尚未建立成熟的软件开发过程。
在这个级别,组织可能缺乏标准化的过程和规范,且项目的成功主要依赖于个人技能和经验。
为了进入下一个级别,组织需要建立起适合自身需求和目标的软件开发过程。
被管理级是CMMI流程的第二个级别。
在该级别,组织已经建立了一些基本的软件开发过程,并且能够对其进行管理和监控。
组织需要确保过程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以提高项目的可管理性和稳定性。
被定义级是CMMI流程的第三个级别。
在该级别,组织需要进一步明确定义和记录软件开发过程的各个环节。
这样可以确保项目团队的清晰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从而提高项目的协同性和效率。
被量化级是CMMI流程的第四个级别。
在该级别,组织需要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度量方法,以评估和监控软件开发过程的性能和效果。
通过定期收集和分析关键的度量数据,组织可以更好地了解其软件开发过程的强弱项,从而进行相应的改进和优化。
最后是优化级,该级别是CMMI流程的顶级级别。
在这个级别,组织已经建立了一套成熟和稳定的软件开发过程,并且能够持续改进和优化。
组织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创新来提高自身的软件开发能力,以应对日益变化的市场和技术需求。
总之,CMMI流程是一种标准化的软件开发过程评估和改进框架。
它可以帮助组织建立起稳定和高效的软件开发过程,提高软件质量和项目管理能力。
通过逐步实现不同的级别,组织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软件开发能力,并与其他企业保持竞争优势。
cmmi3流程CMMI3流程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是一种软件开发过程的评估与改进模型,通过帮助组织改进其软件开发过程,以实现更高的质量和效率。
CMMI3是CMMI模型的一个级别,代表了相对成熟的软件开发过程。
CMMI3流程是指在实施CMMI3级别的软件开发过程中所需遵循的一系列流程和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CMMI3流程的主要内容。
1. 需求管理流程需求管理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CMMI3要求对需求进行全面的管理和跟踪。
首先,需求应该明确、完整,并且能够准确地反映用户的期望。
其次,需求应该进行适当的分析和评审,以确保其可行性和一致性。
最后,需求应该进行有效的变更控制,以应对需求变更带来的影响。
2. 项目计划与控制流程项目计划与控制是确保软件开发项目按时交付和达到预期质量的关键。
CMMI3要求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包括工作分解结构、里程碑和资源分配等。
同时,项目的进度和成本应该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
3. 配置管理流程配置管理是管理软件开发过程中各种配置项的重要环节。
CMMI3要求对软件配置项进行标识、控制和追踪。
配置项应该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版本控制,并且对配置项的变更应该进行适当的评审和批准。
同时,配置项的状态和版本应该进行有效的记录和报告。
4. 产品质量保证流程产品质量保证是确保软件开发过程中交付的产品符合质量要求的关键。
CMMI3要求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策划、质量评审和质量度量等。
同时,应该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以提高产品的质量。
5. 测试管理流程测试是确保软件开发过程中交付的产品符合功能和性能要求的关键环节。
CMMI3要求进行全面的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的编写。
测试应该覆盖各个功能模块和场景,并且应该进行有效的测试执行和问题管理。
同时,测试过程中的结果应该进行准确的记录和报告。
文件修订记录目录1目的 (1)2适用范围 (1)3资源和工具 (1)4定义和缩写 (1)5职责 (1)6过程 (2)6.1项目总计划 (2)6.1.1启动条件 (2)6.1.2输入 (2)6.1.3活动 (2)6.1.4输出 (2)6.1.5关闭标准 (2)6.2项目计划 (3)6.2.1过程流程图 (3)6.2.2启动条件 (3)6.2.3输入 (4)6.2.4活动 (4)6.2.4.1确定项目目标和范围 (4)6.2.4.2确定项目组织 (5)6.2.4.3确定项目的技术方法 (6)6.2.4.4确定项目目标和范围 (6)6.2.4.5确项目生命周期模型 (6)6.2.4.6项目过程及活动的裁剪 (6)6.2.4.7项目估算 (7)6.2.4.8确定项目里程碑 (7)6.2.4.9制定项目进度计划 (8)6.2.4.10制定项目监控计划 (8)6.2.4.11制定项目风险计划 (8)6.2.4.12制定数据管理计划 (8)6.2.4.13制定软硬件资源计划 (9)6.2.4.14制定人力资源计划 (9)6.2.4.15制定干系人介入计划 (10)6.2.4.16制定评审计划 (10)6.2.4.17制定决策计划 (10)6.2.4.18制定培训计划 (10)6.2.4.19制定验收计划 (10)6.2.4.20确定下属计划 (11)6.2.4.21编写项目计划 (11)项目经理汇总上面的信息后整理出《项目计划》并提交评审。
参见《项目计划》模板。
(11)6.2.4.22评审项目计划 (11)6.2.5输出 (11)6.2.6关闭标准 (11)7验证 (11)8度量 (12)9培训 (12)1目的本文件的目的是描述项目计划过程,指导制定合理的项目计划。
2适用范围本过程适用于公司的所有软件开发项目。
3资源和工具引用标准: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 (CMMISM),Version 1.1 工具:Microsoft WordMicrosoft ExcelMicrosoft VisioMicrosoft Visual SourceSafe4定义和缩写表1定义和缩写表5职责表2角色职责表6过程6.1项目总计划6.1.1启动条件《项目立项审批表》审批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