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毕业设计(论文、创作)时间安排表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1
2018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安排一、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要求1. 凡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大学和学院关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相关管理文件,强化毕业设计的规范化管理,在选题、开题、教师指导、中期报告与检查、毕业论文定稿、评阅、毕业答辩、推优评优等各环节中,抓落实,严管理,完善质量监控。
组织教师和学生学习《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加强诚信教育,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杜绝弄虚作假和抄袭等不良行为。
2. 选题及要求:①选题: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应来自生产实践第一线或学科前沿,应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符,达到毕业设计(论文)大纲的要求,课题要求应具体,目标应明确,且具有相对独立性及系统性,课题的份量及难度应恰当,避免太大或太小,课题安排应使中等水平的学生经过努力后可以如期完成。
根据因材施教原则,对少数优秀的学生,指导教师可以提出较高的要求。
课题申报分A\B类。
毕业设计原则上要求一人一题。
毕业设计的确需要团队合作方能完成的,可由多人进行共同研究,但每项最多不超过3人,需多人合作完成的选题,必须明确每名学生独立完成的任务,使每名学生都受到较全面的训练。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要求:每年改进题目和新课题比例应在70%以上;论文型课题的更新率应在80%以上;工程类专业应有设计和研究两方面的课题,且工程设计型课题应≥80%,以强化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0万字(或相当1.0万字篇幅),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1.5万字(或相当1.5万字篇幅)。
培优论文课题:毕业设计课题分为A、B两类。
由教师本人申报,各教学单位组织评审,上报学院审定。
A类课题为培优论文课题,其它则为B类课题。
A类课题比例一般为本次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总数的10%。
②首次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师必须填写《教师首次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申请表》。
风景园林学院毕业设计要求毕业设计教学过程是实现本科学生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研究方法和设计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向素质、能力转化,培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风,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毕业设计时间安排毕业设计时间从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18日前完成,各位指导老师协调安排自己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
二、毕业设计对学生的要求1.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勤于实践,勇于创新,虚心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
2.在毕业设计时间内,学生应主动联系和配合指导教师完成设计。
3.独立按时、按量、保质的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不得弄虚作假,不准抄袭他人内容,否则其毕业论文成绩按不及格处理,直接取消当年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
4.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或不按时参加答辩者,其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5.毕业设计原则上必须在校内完成,因外出实习或其它特殊原因不能在校完成的,必须征得指导老师的同意,并及时上交方案给老师检查指导。
6.学生如果在毕业设计期间不按指导教师指导过程进行,擅自采取行动;或毕业设计期间不联系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有权决定该学生不予答辩。
三、毕业设计程序毕业设计工作包括选题、开题、方案设计、查重、评阅、展板展示并评分、答辩和成绩评定等环节。
(一)确定选题方式:教师命题或学生自选后由教师确定。
(二)开题与指导教师一起对课题进行讨论并由指导教师下达设计任务书。
要求完成的工作内容;确定完成毕业设计的时间进度表;提出参考书目及资料。
(三)方案设计设计调查:要求把要设计的对象以及环境等相关内容了解清楚,为后期的设计做好铺垫。
草图阶段:把搜集的资料和自己的具体设计想法用草图形式绘制出来,多角度的分析具体设计的对象。
方案确定:从草图中挑选最佳方案,准备进入图纸阶段。
图纸阶段:设计文本图集一套,完成设计、撰写设计说明。
(四)查重遵照AA学院教务处怀院教发[2018]77号《关于做好2018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创作)工作的通知》文件第5条论文(设计、创作)查重检测执行。
阳光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2018 年 1 月 1 日至 2018 年 6 月 1 日题目:行政办公楼设计(方案二)姓名:学号:院(系)别: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届别: 2018届指导教师:(签名)院(系)主任(或教研室主任):(签名)毕业设计(论文)任务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毕业设计(论文)任务更改记录主要参考文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摘录一)(详勘阶段)一、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一)拟建工程概况受福建xxxxx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司承担了其拟建“福建xxxxx有限公司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
拟建场地位于福州市xxx。
各拟建建(构)筑物主要特征参数见表1(略)本工程各拟建物的工程重要性等级均为三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标准设防类(以下简称丙类);场地及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均为二级。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二)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1.勘察目的、任务要求:本次勘察为一次性详细勘察,其目的、任务是:(1)查明建筑场地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和变化规律,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着重查明可作为基础持力层的层面埋深、分布范围、厚度变化及工程性能;(2)查明场地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和建议;(3)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评价地下水对地下室基坑开挖、基础设计与施工的影响,判定地下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4)划分建筑场地类别,并对场地地震效应进行综合评价,提供拟建物抗震设计所需的有关参数;(5)分析和评价地基岩土层工程地质性能,对拟建物基础方案、基坑开挖与支护的选择提出合理建议,并提供相关设计与施工所需要的岩土设计计算参数。
(6)评价基础施工及基坑开挖的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本次勘察工作主要依据以下规范和文件进行:(1)住建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2)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3)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4)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5)国标《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6)国标《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50269-2015);(7)国标《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8)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2010);(9)国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206-2015);(10)行标《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11)行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2)行标《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87-2012);(13)行标《地下水质检验方法》(DZ/T0064-1993);(14)福建省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15)福建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J13-07-2006);(16)业主及设计部门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求、建筑总平面图、地形图、合同书。
教育学部2018届研究生毕业事项安排表
学位服着装规范
学位服是学位获得者、攻读学位者及学位授予单位的校(院、所)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及委员(或导师)出席学位论文答辩会、学位授予仪式、名誉博士学位授予仪式、毕业典礼及校(院、所)庆典等活动所穿着的正式礼服。
学位服作为专用服装,着装应符合以下规范:
1.学位帽
学位帽为方型黑色。
戴学位帽时,帽子开口的部位置于脑后正中,帽顶与着装人的视线平行。
2.流苏
校(院、所)长、导师帽流苏为黄色。
博士学位流苏为红色、硕士学位流苏为深蓝色,学士学位流苏为黑色。
流苏系挂在帽顶的帽结上,沿帽檐自然下垂。
未获学位时,流苏垂在着装人所戴学位帽右前侧中部;学位授予仪式上,授予学位后,由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或校、院、所长)把流苏从着装人的帽檐右侧移到左前侧中部,并呈自然下垂状。
3.学位袍
校长袍为全红色,导师袍为红、黑两色,博士学位袍为黑、红两色,硕士学位袍为蓝、深蓝两色,学士学位袍为黑色,
穿着学位袍,应自然得体。
学位袍外不得加套其他服装。
4.垂布
垂布为套头三色兜型,饰边处按文、理、工、农、医、军事六大类分别标为粉、灰、黄、绿、白、红颜色。
垂布佩戴在学位袍外,套头披在肩背处,铺平过肩,扣绊扣在学位袍最上面的纽扣上,三角兜自然垂在背后。
垂布按授予学位的文、理、工、农、医、军事六大类分别佩戴。
5.附属着装
上衣:建议白色或浅色衬衫。
男士系领带,女士可扎领结。
裤子:建议男士着深色裤子,女士着深色裤子或深、素色裙子。
祝各位毕业生顺利毕业,安全离校,前程似锦!。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课件 2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论文名称《动物庄园》的政治启示论文来源自选论文类型A指导教师学生姓名梁xx学号专业一、研究价值此论文以《动物庄园》为出发点,分析小说内容,并对人物角色进行深刻分析,同时联系当今相关社会现象,突破原有的对小说的评价和论点,形成结合时代背景的新的论文视角,阐述历来腐败产生的原因,阐明组织形成和组织灭亡的根本原因。
二、资料准备目前,国内外关于文化以及翻译的研究著作很多,在翻译方面,以奈达的翻译对等理论最为核心,同时纽马克的交际翻译也值得关注。
国内学者对翻译的研究通常在二者翻译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些具体的翻译方法,如直译、意译和借代等。
众学者在研究翻译理论的同时也很关注文化的差异,例如奈达把对等的概念上升至动态对等,纽马克则将语义翻译发展至交际翻译,这种飞跃对跨文化交际具有指导意义。
我们发现中西方学者在探寻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时各自的切入点也不尽相同,西方学者一般从具体某方面进行归纳演绎,如:爱德华·霍尔的“高情境与低情境”以及“时间取向”理论,吉尔特·霍夫斯塔德的“层级型”和“民主型”理论。
中国学者则偏向于从地域、习俗、宗教历史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对比与分析。
本文在对比参考西方学者的研究理论的基础上,以国内学者的思维方式和研究理论为主导,从5种翻译方法入手,对成语中体现的4个方面的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行了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1] Hall, E. and M. Hall. Understanding Cultural Differences. Yarmouth, ME: Intercultural Press, 1990.[2] Hofetede, Geert. “Motivation,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 Doamerican Theories Apply Abroad?”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1980,42-63.[3] Nida, Eugene A. Language and Culture.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1X.[4] Samovar, Larry A .and Richard E .Porter and Lisa A .Stefani.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and Brooks/Cole/Thomson Learning Asia, 201X.[5] 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X.[6] 郭建中. 文化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1X.[7] 李瑞华.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X.[8] 张微. 跨文化沟通指南.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X.三、写作思路。
2018届毕业论文完成时间安排
一、本学期完成工作及时间参考
二、各阶段完成工作及时间参考
1、组织与选题:2017年12月8日前完成,汇总毕业论文选题并确定论文题目及指导老师和所带学生人数,公布毕业论文工作要求,评分标准等有关管理规定。
2、开题:2017年12月28日前,所有学生必须拟出写作提纲,与指导老师交流,开始论文写作。
3、论文初稿:2018年3月16日前,完成初稿并上交,由指导老师签署指导意见,然后按指导老师意见进行修改。
4、论文修改稿:2018年4月20日,上交毕业论文几次修改稿由指导老师签署修改意见,按指导老师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
5、论文定稿:2018年5月18日前,定稿。
6、论文上交:2018年5月25日前,按照论文格式要求打印(一式二份)并网上进行查重,将查重结果打印稿连同纸质论文稿交给指导教师。
逾期上交视作不合格处理。
7、成绩评定:2018年5月26日—5月31日。
指导老师签署评语和成绩。
8、论文归档及总结:2018年6月1日—6月11日。
收齐毕业论文并归档;
1。
关于2018届本科生毕业设计工作安排的通知(使用教务处毕设新系统)注意事项:从本届开始采用学校教务处毕设系统,登录方式-教务处主页-用户登录-毕设管理系统-学生-流程管理。
第一次登陆新毕设系统时务必完善个人信息,熟悉系统。
具体使用方式可以参照《北京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系统快速使用指南-学生》(附后),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教学科孙老师。
一、关于毕业资格和选课1. 认真核对综合教务系统中培养方案完成情况模块中的毕业资格审核结果。
对学分完成情况和绩点有疑问的同学到教学科找张老师(电话)核对。
*注:毕业资格审核严格按照培养方案各个模块课程进行,没有修够该模块课程请务必选课。
2. 请所有同学关注网评和选课时间,如果学分或绩点没有达到要求,一定要按时选课。
必修课和限选课请务必在第1、2选课阶段选课,过时将无法补选。
二、毕业设计工作安排1. 毕业设计的几个阶段:1)选题(原则上,所有保研学生应选“工程设计类”题目。
)2)与导师见面,由教师提交毕业设计任务书(及实习/调研任务书)3)由学生本人提交开题报告(包括5000字的文献综述)4)调研/实习,收集资料5)中期检查6)论文撰写7)论文评阅8)论文答辩2. 时间安排1)2017年12月18日(周一)8:30―2017年12月25日(周一)24:00学生第一轮网上选题,教师学生双选,选题之前会组织一次毕设动员会,时间地点另行通知;2017年12月27日(周三)8:30―2017年12月28日(周四)24:00学生第二轮选题,即选即中;2018年1月3日(周三)公布最终选题结果;2018年1月9日(周二)前各系、所分别组织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会,时间地点见学院网站主页通知(指导教师所属系、所信息在学院网站查询,或询问指导教师)。
2)2018年1月14日(周日)24:00之前,教师将“毕业设计任务书(及实习/调研任务书)”提交到教务处毕设系统。
3)2018年3月7日(周三)24:00之前,学生将“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不得少于5000字)”提交到教务处毕设系统。
毕业设计时间安排表
注意事项
1. 学生必须按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初稿、论文正式稿的规定提交时间提交报告,上述任意一项未提交则视为放弃毕业设计,课程成绩记为零分。
2. 从第7学期第8周开始,学生需在每周周日以前将上一周与指导老师见面的情况写成文档上传至课程中心,任意阶段的资格审查时均会统计前一阶段与指导老师的见面情况,提交次数低于该阶段周数的三分之二者,不能进入下一阶段。
3. 首次毕业答辩时,成绩为不及格及优者自动进入2次答辩,成绩为良、中、及格者可自行申请2次答辩。
4. 进行了第2次答辩的学生,其各项成绩均以第2次答辩为准;其余学生的各项成绩以第1次答辩为准。
5. 毕业设计实行指导教师评阅意见、专家评阅意见及毕业答辩一票否决制,即任何一项未通过,则视为毕业设计未通过,成绩将为不及格。
关于2018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安排的通知阅读次数:219 2017年11月06日 14:19:46各学部:2018届普通本科毕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将继续贯彻学校、学院所制定的有关管理制度,加强指导,严格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切实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现将2018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安排如下:一、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管理学院教务处全面负责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按照有关文件,管理和实施各项工作方案;各学部应加强管理,充分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切实做好2018届毕业生毕业论文的相关工作。
二、严把论文选题关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要求:紧密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充分反映本专业的主要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深度、难度,结合科研任务、生产实际。
三、加强指导1.学部应认真审核指导教师资格,鼓励中高级职称教师参加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及时向学生公布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名单,以便学生选择指导教师。
2.根据双向选择的原则,及时发布选题,指导教师可对报选所指导课题的学生进行了解和考察。
为保证指导质量,应严格限定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人数。
3.指导教师应根据所指导的学生的具体情况,详细制定指导计划。
4.学生收到任务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根据课题要求认真检索查阅相关文献,开展课题论证和方案设计,填写开题报告书,经指导教师同意后,全面进入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5.指导教师在指导论文工作期间要切实履行职责,检查、评价学生论文要做到认真负责、精心指导,对论文(设计)质量严格把关,严禁出现抄袭、整段引用及使用软件整篇翻译外文等不良现象。
指导教师的评语要切实中肯,针对论文(设计)的总体情况具体进行评价。
四、规范毕业论文(设计)的文档各学部要严格要求学生按照规定的撰写规范进行论文创作,详见《2018届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毕业论文(设计)的文档应包括:①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册(封面)②任务书③开题报告④文献综述⑤翻译文章(包括外文原文)⑥毕业论文(设计)正文:包括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封面;目录;论文题目、内容摘要(中文)、关键词(中文);论文正文(含引言、理论分析、实验与计算、结论);相关图表;参考文献;附录(可选);内容摘要(英文)、关键词(英文);⑦毕业论文(设计)评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