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劳动合同法讲解及员工关系管理实操电子教案
- 格式:ppt
- 大小:579.50 KB
- 文档页数:47
20XX 标准合同模板范本PERSONAL RESUME甲方:XXX乙方:XXX劳动合同法实操讲解:2024年企业培训指南本合同目录一览第一条:合同主体及定义1.1 甲方(用人单位)1.2 乙方(劳动者)第二条:合同期限2.1 固定期限2.2 无固定期限第三条:工作内容3.1 岗位职责3.2 工作标准和绩效考核第四条:劳动报酬4.1 基本工资4.2 奖金和提成4.3 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第五条: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5.1 工作时间5.2 工作地点第六条:休息休假6.1 法定节假日6.2 年假6.3 病假第七条:培训和发展7.1 培训机会7.2 职业发展规划第八条:保密协议8.1 保密内容8.2 保密期限8.3 违约责任第九条: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9.1 双方协商一致解除9.2 甲方单方面解除9.3 乙方单方面解除9.4 劳动合同到期终止第十条:争议解决10.1 协商解决10.2 调解解决10.3 劳动仲裁10.4 法律途径第十一条:其他约定11.1 通知和送达11.2 合同的修改和补充11.3 合同的效力第十二条: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12.1 适用法律12.2 争议解决方式第十三条:双方签字13.1 甲方签字13.2 乙方签字第十四条:附件14.1 劳动合同附件一:职位说明书14.2 劳动合同附件二:培训计划14.3 劳动合同附件三:保密协议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合同主体及定义1.1 甲方(用人单位)是指依法成立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
1.2 乙方(劳动者)是指与甲方建立劳动合同关系,为甲方提供劳动的员工。
第二条:合同期限2.1 固定期限:本劳动合同期限为____年,自____年__月__日起至____年__月__日止。
2.2 无固定期限:本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自双方签订之日起生效,直至双方协商一致解除或者依法解除。
第三条:工作内容3.1 岗位职责:乙方同意按照甲方的要求,担任____职位,负责____工作。
劳动合同管理实操培训一、培训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劳动合同管理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规避用工风险、维护企业和员工双方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许多企业存在劳动合同管理不规范、用工风险防范意识不足等问题。
为了帮助企业提高劳动合同管理水平,降低用工风险,我们特举办此次劳动合同管理实操培训。
二、培训目标1. 了解劳动合同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法规意识。
2. 掌握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环节的操作要点。
3. 学会如何规避用工风险,保障企业和员工双方的合法权益。
4. 提高劳动合同管理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三、培训内容1. 劳动合同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法律法规(1)劳动合同的定义和特点(2)劳动合同管理的基本原则(3)我国劳动合同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2. 劳动合同的签订与管理(1)劳动合同的订立:要约、承诺、试用期等(2)劳动合同的内容:条款、权利、义务等(3)劳动合同的履行与变更:履行原则、变更条件等(4)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解除条件、终止条件、经济补偿等3. 劳动合同管理的实操技巧与案例分析(1)招聘入职环节的风险防范:审查简历、面试、 Offer 发放等(2)试用期管理:试用期长度、试用期工资、试用期考核等(3)劳动合同的签订与续签:签订注意事项、续签条件等(4)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合法解除、违法解除、经济补偿计算等(5)劳动争议的处理:争议类型、处理程序、证据收集等4. 劳动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与应对策略(1)用工风险的识别与评估(2)劳动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措施(3)劳动争议的预防与化解(4)企业用工风险的应对策略四、培训形式与时间1. 培训形式:线下实操培训,结合理论讲解、案例分析、互动交流等形式进行。
2. 培训时间:共计2天,每天9:00-12:00,13:30-17:00。
五、培训对象1. 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人力资源专员、招聘专员、薪资福利专员等。
劳动合同法培训讲义一、概述劳动合同法是一部保护劳动者权益,规范劳动关系的法律。
本讲义旨在帮助企业和员工更好地了解劳动合同法的内容与要求,以便在劳动关系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双方权益的平衡。
本讲义将重点讲解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签订与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劳动合同中的权益与义务等内容。
二、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1.劳动合同的定义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约定劳动条件的协议。
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应当履行书面形式,若为未签订书面合同而发生劳动关系的,也应当确认存在劳动关系。
2.劳动合同的要素劳动合同应包括以下要素:•双方当事人的个人信息•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与工作期限•工资报酬与支付方式•工作条件与保护措施•劳动合同的解除条件与方式三、签订劳动合同的程序1.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自愿、公平、平等的原则,并确保明确约定劳动关系的内容与履行条件。
企业应在录用员工时明确约定劳动条件,并签署书面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的书面形式劳动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明确约定劳动关系双方的权益与义务。
双方双方应当如实提供个人信息,并在劳动合同上签字确认。
3.劳动合同的备案为确保劳动合同的合法性与合规性,用人单位应将签订的劳动合同备案到相关劳动监察部门。
四、劳动合同的权益与义务1.用人单位的权益与义务•向劳动者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按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依法支付劳动者的经济补偿•签订解决劳动争议的协议2.劳动者的权益与义务•忠诚于用人单位,尽职尽责•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完成工作•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维护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稳定五、劳动合同的解除1.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劳动合同的解除可以依据以下情况:•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经济、技术等原因无法继续提供工作岗位•一方违反劳动合同的约定•劳动者罹患疾病、非因工负伤,不能从事原工作,并经鉴定,经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合同2.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都应遵循以下程序:•提前通知对方一定时限,书面通知为最佳•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具体事项•在解除劳动合同后履行相应的义务六、劳动合同法的违约与救济1.劳动合同的违约责任违反劳动合同的一方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劳动合同管理培训讲义pptx 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劳动合同法基本概念与原则•劳动合同的订立与变更•劳动合同的主要条款与内容•劳动合同管理与监督•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建设•劳动合同法案例分析与实战应用目录01劳动合同法基本概念与原则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劳动合同的性质是书面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的定义与性质劳动合同的分类与内容按照劳动合同期限,可以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按照工作内容和性质,可以分为全日制劳动合同和非全日制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和条件、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和程序等。
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与依据订立劳动合同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明确劳动报酬、劳动条件和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条款,确保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得到公平、合理的体现。
02劳动合同的订立与变更1 2 3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订立合法、公平、有效的劳动合同。
订立原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是订立劳动合同的主体,双方应具备相应的主体资格。
订立主体劳动合同应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薪酬待遇等必要条款,同时根据双方协商可以添加其他条款。
订立内容03变更效力变更协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经双方签字或盖章后生效,变更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01变更类型劳动合同变更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薪酬待遇等方面的变更。
02变更程序双方协商一致后,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并签订书面协议予以确认。
续签原则双方协商一致后可以续签劳动合同,续签期限一般不超过五年。
终止程序双方协商一致后可以终止劳动合同,一般应当提前三十日通知对方,并按照约定支付经济补偿金。
人力资源管理电子教案第十章劳动关系管理(精)第十章劳动关系管理[本章学习目标]学习本章内容后,应掌握以下内容:1.劳动关系的含义、类型和处理原则2.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3.集体合同的含义4.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不同5.劳动职业安全卫生风险6.劳动和职业健康、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有关规定7劳动争议处理原则和程序8劳动争议的预防第一节劳动关系管理概述一、劳动关系的含义和内容(一)劳动关系的含义和特点劳动关系又称为劳资关系、雇佣关系,是指社会生产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包括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事业单位等在实现生产劳动过程中所结成的一种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经济利益关系。
劳动关系可以分为广义劳动关系和狭义劳动关系。
从广义上讲,城乡劳动者与任何性质的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属于劳动关系的范畴;在狭义上,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劳动关系是指按照国家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劳动关系,即双方当事人是被一定的劳动法律规范所规定和确认的权利和义务联系在一起的,其权利和义务的实现,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障的。
根据《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主要具有以下法律特征:1.劳动关系是在劳动实现过程中发生的与劳动直接相关的关系。
2.劳动关系双方,一方为劳动者,另一方为提供生产资料的劳动者所在单位。
3.劳动关系的一方劳动者要成为另一方所在单位的成员,并遵守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
(二)劳动关系的内容劳动关系的内容是指劳动关系双方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我国《劳动法》第3条规定劳动者享有的主要权利有:①劳动权;②民主管理权;③休息权;④劳动报酬权;⑤劳动保护权;⑥职业培训权;⑦社会保险权;⑧劳动争议提请处理权利等。
工人承担的主要义务是:① 按质按量完成生产任务和工作任务;② 学习政治、文化、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③ 遵守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④ 保守国家和企业的秘密。
雇主的主要权利包括:① 依法聘用、调动、辞退员工;② 决定企业的组织结构;③ 任免企业管理干部;④ 制定薪酬福利计划;⑤ 依法奖惩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