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点穴疗法传人亲传人体的15个“止痛开关”-原来有些疼痛一按就好
- 格式:doc
- 大小:800.05 KB
- 文档页数:6
点穴复位手法点穴复位手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身体的功能,以实现病症的缓解和康复。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用的点穴复位手法,供大家参考。
一、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当拇指和食指合拢时,位于虎口的凹陷处。
合谷穴被认为是全身穴位之首,具有调和全身气血、缓解疼痛的作用。
操作方法:用食指和大拇指捏住合谷穴,以适度的力度轻轻按压,每次约持续1-2分钟。
按压时顺时针和逆时针轻轻转动手指,增加刺激效果。
二、太渊穴太渊穴位于足底,当人从足跟向前推进四个指节时,位于第二个指节凹陷处。
太渊穴具有消散热毒、镇痛止痒的作用。
操作方法:用拇指或中指按压太渊穴,以适度的力度稳定按压,每次持续1-2分钟。
可以用旋转、上下推、左右推的方式,增加刺激效果。
三、地机穴地机穴位于小腿,当腿部伸直时,外踝尖时往前方约四横指的位置。
地机穴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作用。
操作方法:用拇指或中指按压地机穴,以适度的力度稳定按压,每次持续1-2分钟。
可以用旋转、上下推、左右推的方式,增加刺激效果。
四、风池穴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当头部稍仰时,位于两侧颈椎大椎骨外侧的凹陷处。
风池穴具有舒肩颈、活血化瘀的作用。
操作方法:用食指和中指按压风池穴,以适度的力度稳定按压,每次持续1-2分钟。
可以用旋转、上下推、左右推的方式,增加刺激效果。
五、百会穴百会穴位于头部顶部,当头发向后梳理,位于正中线的最高处。
百会穴具有舒肩颈、头晕眩晕的作用。
操作方法:用食指和中指按压百会穴,以适度的力度稳定按压,每次持续1-2分钟。
可以用旋转、上下推、左右推的方式,增加刺激效果。
请注意,点穴复位手法应该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穴位和方法,并且避免过度用力造成不适。
如果您有严重的疾病或者不确定的情况,建议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以上介绍的点穴复位手法是简单易学且基本安全的,但仍然建议在尝试之前先向医生咨询,以确保您的安全和健康。
参考文献无。
打开人体8个总开关百病都逃开?在古典中医治疗中,人体有8个“总开关”,也称8个“总穴”,在临床中,很多疾病,只要打开它们,疾病就逃走了,因此很多中医针灸、按摩推拿等经络师都喜欢应用这8个“总穴”,而且古人还把它们归纳成治病的口诀: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坐骨刺环跳,腿疼阳陵透。
下面让我们来详细了解这8个穴位吧!第一个穴位:肚腹三里留凡是在“肚腹”这个部位发生的疾病,像胃弱、胃寒、胃痛、胃痛风,西医讲的,胃下垂、胃痉挛等问题都可以用足三里这个穴。
为什么足三里会有这样的效果呢?首先足三里为胃经的合穴,调整足三里就是在调整脾胃,脾胃功能好了,不仅能够让食物在体内正常的传输,保证胃肠道的通畅;还能够很好的生化气血,增强自身的自愈能力。
此外,足三里穴中的“三”是指我们上、中、下三焦的意思,也就是说五脏六腑的问题,足三里都是可以调的,所以自然肚腹的所有问题可以得到治疗。
足三里穴: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
主治: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疏风化湿,通经活络,益气健脑等。
适用于肠胃功能低下、久病体弱、胃痛腹痛、消化不良、便秘腹泻、呕吐、肠鸣、高血压、失眠、半身不遂等病症。
为养生长寿抗衰老的中药穴位,对美容、减肥亦有一定作用。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麻感,有时可向下肢和足背发散。
第二个穴位:腰背委中求腰背这个部位的疾病,治疗者首先要考虑到委中穴,因为整个背部仅有督脉和膀胱经,而膀胱就有四条循行,委中穴是膀胱经的合穴,能够有效疏通膀胱经从而缓解腰背问题。
还有膀胱与肾互为表里,以及腰为肾之府,调整膀胱经对肾也有助益,再加之�N窝为八虚之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N”,所以疏通委中穴时,肾的功能得到提升,自然腰背的问题就可以很好缓解,像腰痛、腰间盘突出,肌肉拉伤,腰肌劳损,甚至是肾亏、肾虚寒,虚火或者是一些由内脏器官引起来的腰背方面的疼痛都有很好的疗效。
委中穴:位置:�N窝横纹正中线处。
中医点穴疗法传人亲传人体的15个“止痛开关”,原来有些疼痛一按就好武侠小说中玄妙的“葵花点穴手”、“一指禅”和“一阳指”真的存在吗?我们还可以通过“点穴”来解决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疼痛?其实我们的身体上的确有很多“止痛开关”,只要按压这些止痛穴位,就能将疼痛感“关掉”,“止痛开关”真的有那么神奇吗?我们按压什么穴位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呢?让小编来告诉你。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李林点穴疗法传人林敏医师一、人体真有止痛开关吗?止痛开关其实就是人体上的一些针灸和推拿的穴位,“止痛开关”可以直接作用在神经上,因此传感较强;而徒手按压针灸穴位,刺激相对小很多,有些的确能起到一定的止痛效果,有些效果则不太好。
中医学上常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点穴是疏通气血,将“不通”打通,气血充盈顺畅了。
从中医的角度,按压穴位有多个用途,由于穴位分布在经络之上,因此按压某个穴位,除了可以缓解该穴位附近位置的不适,减轻该穴位所在经络其他位置的疼痛,还有益于该经络所代表的脏腑。
二、【点穴止痛】1在平常中医号脉的地方,有一块高起的小骨头———桡骨茎突。
受风感冒而突发剧烈头痛,可以用指腹点按桡骨茎突下的凹陷,要有疼痛酸胀的感觉,点按3分钟左右。
2两眉间有个“印堂穴”,按摩这个位置有助于缓解头痛、鼻部不适等症状。
头疼时可以用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揪揉这个部位2分钟左右,动作宜慢不宜快,稍微用点力,以感觉微麻、发胀为宜。
3受风感冒引起的头痛,林敏医师建议按压位于颈后的、督脉上的风府穴和属于足少阳胆经的风池穴,效果更好。
4中医讲印堂与情志有关,揪揉眉心可以消除因紧张、工作压力大、熬夜引起的头痛。
此外,还可以按压鱼腰穴,即眉毛内侧三分之一、外侧三分之二部位的一个凹陷或小孔。
5头顶痛,应按压百会穴。
林敏医师提醒,高血压患者不适宜艾灸百会穴,建议多按压涌泉穴。
而少阳头痛可按压太冲穴,能使阳气往下行,有助于泄肝火。
6指尖对准虎口部位肌肉隆起的最高点,从侧面对着骨头垂直用力掐按,维持力度3分钟。
教你点穴大法,哪里疼痛点哪里,一准有用我们看武侠片时,发现大侠们都会点穴大法,点一点穴位对方就不能动,点一点穴位,对方就大笑不止。
其实,真存在点穴这些事儿,不过现代的点穴大法是用来给人止痛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4个“止痛穴”吧!1.脚背上的穴位我身边很多女孩纸都有宫寒痛经之类的毛病,每个月都要忍受这要的折磨。
在我们的脚背上有个叫太冲的穴位,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相邻的位置在往上比划大概一个手指距离的位置上,你注意看,会有一个凹陷,这就是太冲穴。
你可以轻轻揉按这个穴位,感觉微微发酸,会减轻你的痛经。
2.额头上的穴位我们口里经常会说:哎呀,头痛哇!有些时候是指有烦恼,可有些时候是真的头痛!这个时候,请你找到额头上的“开关”——印堂穴。
也就是在你两根眉毛之间,就是藏在你一皱眉的皱纹里。
你可以揪起这几条皱纹,按这个穴位2分钟,你会感到有点发麻发胀,然后头痛也会缓解。
3.肩上的穴位每次我们感到脖子或肩膀酸疼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揉揉肩膀,酸胀也会有所缓解。
要是你再按对穴位的话,恐怕效果会更棒。
有个叫肩井的穴位专门对付肩膀疼。
它藏在哪里呢,你按住乳头,手指垂直像肩膀移动,当手指移到肩膀时,会碰到一根软骨,这就是我们要找的穴位啦。
按摩双肩的这个穴位会特别舒服,现在你就可以试一试。
4.手上的穴位牙疼是个很棘手的疼痛,你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去缓解它。
其实,有个穴位会助我们一臂之力。
那就是鼎鼎大名的虎口,在我们大拇指和食指的连接处叫虎口,户口上有个叫合谷的穴位。
牙疼的时候可以试着按一按。
人体真是个神奇的存在,每个地方都暗藏着玄机,牵一发而动全身。
不如你们也试着点一点。
12个点穴急救法(041600)山西省洪洞县中医医院针灸科蔡晓刚你是否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某些急症或者常见病突然发作时,往往因为不能及时赶到医院接受治疗,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甚至发生意外。
这里介绍12个点穴急救法能为患者赢得送往医院接受治疗的宝贵时间,值得收藏。
1、止头痛:头痛发作时,患者自己可用双手食指分别按压头部双侧太阳穴(位于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一寸凹陷处),压至有胀痛感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约1分钟,头痛便可减轻。
2、治休克:刺激人中穴(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具有升高血压、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
当遇到中风、中暑、中毒、过敏的病人突然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情况时,可用大拇指尖按压其人中穴往往能够起到急救的效果。
3、降血压:高血压患者因生气、暴怒、激动、劳累等原因往往导致血压会急剧上升,这对患者生命有极大的威胁。
此时按压劳宫穴(位于人体的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的中指尖处),常常可使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4、治便秘:便秘者在大便时倘若用左手中指点压左侧天枢穴(位于肚脐左侧2寸处),至有明显酸胀感即按住不动,坚持1分钟左右,就会有便感;然后屏气,增加腹内压,一会儿即可顺利排便。
5、治晕厥:中暑、中风、虚脱时,病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大汗淋漓。
这时家人可用大拇指捏压患者合谷穴(位于人体的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持续2~3分钟,一般会缓解。
6、止呕吐:呕吐时,患者可用中指压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处)来止呕,应压至有酸胀感为宜,约1分钟即止呕吐。
7、止鼻血:鼻子出血时,马上用拇指和食指捏自己的脚后跟穴(位于踝关节及足跟骨之间的凹陷处),左鼻出血捏右脚跟,右鼻出血捏左脚跟,即可止血。
8、止胃痛:胃痛时,用双手拇指按揉双腿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待有酸麻胀感后坚持3至5分钟,胃痛便可明显减轻。
9、止心绞痛:心绞痛发作时常常伴有胸部压迫感、窒息感等。
头痛胃痛肩颈痛的按摩穴位
头痛、胃痛、肩颈痛?按按这里,轻松缓解!
平时生活中,大家难免都会遇到些小病小痛,比如头痛、胃痛、脖子痛,明明不是啥大病,却让人浑身不得劲。
这个时候,身上一些“止痛穴”,就能派上用场啦~
★ 后溪穴——缓解颈椎痛
取穴:手掌尾指关节后,微握拳时,出现折痕褶皱处。
★ 落枕穴——缓解落枕痛
取穴:在手背上食指和中指的骨之间,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触摸,从骨和骨变狭的手指尽头之处起,大约一指宽的距离上,一压,有强烈压痛之处,就是落枕穴。
图源/网络
★ 内关穴——缓解头晕、心痛、晕车
取穴:位于手掌面关节横纹的中央,往上约3指宽的中央凹陷处。
★ 三阴交——缓解痛经
取穴:在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三寸处(自己的手横着放,约四根手指横着的宽度)。
★ 足三里——舒缓胃痛
取穴:于腿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往下约4指宽处。
从中医角度看,按摩到穴位,效果才直接。
所以,大家平时生活中也可以活用身边的小物件,比如笔帽、口红管、指甲油瓶等,辅助按压穴位。
不过也要提醒大家,身上有炎症时不宜按,按压时力度切不可过猛。
(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
•
••
•。
点穴速成,一分钟治百病!1、一分钟止咳用大拇指的指关节压角孙穴一分钟,咳嗽立止。
2、一分钟止喘用力按压太阳穴一分钟可以止喘,如果效果不佳,再按压鱼际穴、太渊穴各一分钟喘即止。
3、一分钟降血压取太阳穴上一指再后一指的地方,按压此点一分钟(用力),血压明显下降,若不降,再顺时针方向按揉百会穴36圈,血压明显下降,这对于血压明显过高的人(血压200mmHg以上),可防止出现脑血管意外。
4、一分钟缓解心绞痛按压左手中冲穴(中指尖)一分钟可缓解心绞痛。
5、一分钟治心慌气短按压左手心的劳宫穴一分钟或按压左手的神门穴一分钟,均可缓解心慌气短。
6、一分钟治打嗝用大拇指的指关节按压攒竹穴一分钟,打嗝即止。
7、一分钟消气按揉太冲穴到行间穴一分钟,可缓解因生气引起的各种症状。
8、一分钟治失眠用按摩棒用力按压风市穴一分钟即可产生睡意。
(若没有按摩棒,可用一截筷子代替)9、一分钟治头痛按压百会、风池穴各一分钟,头痛立止。
10、一分钟治腿抽筋用力按压患侧承山穴一分钟即止。
11、一分钟止鼻出血用按摩棒突然用力按压涌泉穴一分钟,出血即止。
12、一分钟止牙痛按压合谷穴、肩井穴各30秒钟,牙痛即止。
注:取穴要准、适度用力。
13、一分钟治咽喉疼痛咽喉肿痛或者扁桃体发炎,疼痛难忍时,用手使劲掐双手的此穴位,同时配合吞咽动作,可以有立竿见影的效果!14、一分钟治牙疼按压劳宫穴,牙疼可以立即有效!15、一分钟治胃疼胃痛时,用双手拇指按揉双腿足三里穴(膝盖外侧凹陷,位于膝盖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待有酸麻胀感后坚持3至5分钟,胃痛便可明显减轻。
(各种胃病不适都可以治疗,而且此穴也是保健穴,每天按一按,胜过吃补品)16、一分钟治便秘用刮痧板单向推沿标线向尖头方向200下。
无副作用。
非常灵验,大家可以试试哦!小孩子更灵验!17、一分钟止痛经找棉花球蘸医用酒精,塞耳朵里,两个耳朵可都塞(不要太深,否则自行无法取出!也不要太湿,要不然酒精会流进耳朵)此办法十分钟内可以有效止痛经!立竿见影!文章来源于天天基金网,转载请注明。
一穴一针之人体特效穴一穴速治坐骨神经痛凡坐骨神经痛在肩后找一压之特痛点按10-15分钟,左边痛压右边,右边痛压左边。
只要是坐骨神经痛,点到痛止,三至五次痊愈。
取穴方法:以手掌心按肩峰,大指尽处压痛取穴,以痛为穴。
按摩穴位治疗“痒症”湿疹湿疹的痒,不同于麻疹般发作时那种爆发性的痒。
而是一种会感觉到阴湿的刺痒。
这种刺痒也会影响人的心情,就像蚂蚁在爬的感觉。
尤其是身体较柔软及较敏感的部位。
这种病症是越抓越痒且斑疹越多,有时会因痒的睡不着,而造成失眠症。
即使能入睡,也会因无意识的搔抓。
特别是手臂、膝盖、腋下的内侧最容易长出,若不加以治疗,会演变成慢性疾病,皮肤会变得很粗糙。
这种病与麻疹同样,大都是因过敏及肝脏障碍和体质所引起的,但是此病比麻疹更难痊愈,所以变成慢性的可能性很高,如此便越来越难治疗。
还有些人是因气候变化等而长湿疹。
穴道指压发不仅能止痒,治愈湿疹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治疗湿疹的穴位及指压法止痒、祛除湿疹的穴道之一称为“治痒”穴,刺激此穴位,有止痒之效。
治痒穴是在手腕放下时,从肩膀凹洼,以垂直线而下,该线与乳头的水平线相交处寻找方法:取此穴道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取穴姿势,治痒穴的具体找法:在手腕放下时,从肩膀凹洼,以垂直线而下,该线与乳头的水平线相交处。
主治疾病:治痒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此穴,对于治疗湿疹等骚痒类疾病很有疗效补充内容:(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百虫窝穴〖标准定位〗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3寸,(血海穴上1寸)。
〖取穴〗患者屈膝取穴。
〖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股内侧肌和大收肌。
分布有股前皮神经。
〖功用〗祛风活血,驱虫止痒。
〖主治疾病〗1、蛔虫病。
2、荨麻疹,风疹,皮肤瘙痒症、湿疹等。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补充内容:(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太白穴〖穴位取穴法〗位于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解剖〗在拇展肌中;有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足跗内侧动脉分支;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
E-mail文化传播网 人体的11个“止疼按钮”身体疼痛人人都会有,人体有11个止痛按钮可以对某些疼痛加以制止,需要注意的是,对这些穴位按摩会有很好的止痛效果,但要想彻底治疗,还需要找专科医生。
手动翻页摄影图片:互联网祝你平安:编辑制作: LJH929 20140211头痛☹(1)印堂(2)太阳印堂穴,在前额,两眉头间的中点。
太阳穴,在眉梢旁。
头痛的时候,用手指从印堂开始,向上沿前额发际推至太阳穴,往返3—4遍;然后用五指拿法,即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在穴位上进行节律性地提捏,从头顶到颈部,往返4—5次。
头被称为“诸阳之会”,是髓海所在,只有经络通畅,气血供应正常,髓海才能得以滋养。
按摩这两个穴位能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因此可以止痛。
牙痛☹(3)合谷、(4)下关合谷位于双手虎口的最高点,下关在面部,耳朵前方,颧骨下方的凹陷处。
感觉牙痛的人,可以用手指或指关节按压脸部的对应部位,并且可以按疼痛一侧的合谷、下关穴,时间约10分钟。
其道理在于,手阳明的脉络入下排牙齿,足阳明的脉络入上排牙齿,合谷、下关都是阳明经穴,按摩即能止痛。
胃痛☹(5)足三里吃得不合适,或者精神压力大了,很多人都有过胃痛的经历。
治疗胃痛,需要理气,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按揉这里能疏通胃气、和络止痛。
足三里在小腿的外侧,膝盖骨斜下方。
心口痛☹(6)内关心脏不好的人突发心绞痛,除了含硝酸甘油,还可以按内关穴。
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络穴,对其进行点、按能够活血通络,起到止痛的作用。
手腕横纹往上约三指宽处,就是内关。
一般需按5分钟。
腹痛☹(7)神阙神阙就是肚脐。
腹痛的病人,自己用掌根揉神阙穴10分钟,能起到一定的止痛作用。
中医认为,神阙位于中下焦之间。
揉、摩神阙穴能温通血脉,调和中下焦,疏通胃肠气,达到止痛的目的。
痛经 八髎穴不少女性常年备受痛经折磨。
中医认为,痛经是胞宫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根据“通则不痛”的原理,需要通调气血、温经化淤。
在人体的骶部,即臀部以上、腰部以下,有8个穴位,分别为左右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合称“八髎穴”。
中医点穴一按即灵:38种病的特效穴!(收藏好)
1.心动过速特效穴——少海穴
2.心动过缓特效穴——通里穴
3.心绞痛特效穴——内关穴
4.低血压特效穴——素髎穴
5.失眠特效穴——安眠穴
6.哮喘特效穴——定喘穴
7.肋间神经痛特效穴——阳陵泉穴
8.胆囊炎、胆石症特效穴——胆囊穴
9.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特效穴——中脘穴
10.贫血特效穴——脾俞穴
11.甲状腺功能亢进特效穴——膏盲穴
12.尿路结石特效穴——下极俞穴
13.高脂血症特效穴——丰隆穴
14.梅核气特效穴——四关穴
15.月经超前特效穴——太冲穴
16.月经延后特效穴——气海穴
17.痛经特效穴——三阴交穴
18.胎位不正特效穴——至阴穴
19.小儿厌食症特效穴——承浆穴
20.小儿疳积特效穴——华佗夹脊穴
21.催乳特效穴——膻中穴
22.更年期综合征特效穴——血海穴
23.小儿流涎特效穴——涌泉穴
28.肩周炎特效穴——照海穴
29.脚腕扭伤特效穴——环跳穴
30..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特效穴——飞扬穴
31.手腕扭伤特效穴——阳池穴
32.颈肩僵硬特效穴——肩井穴
33.小指发麻特效穴——小海穴
34肛周瘙痒症特效穴——长强穴
35.眼角鱼尾纹特效穴——瞳子廖穴
36.黑眼圈特效穴——四白穴
37复发性口腔溃疡特效穴——劳宫穴38.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特效穴——下关穴。
身体的十大止痛开关当我们的身体出现疼痛时,总是习惯性的去打针吃药。
其实,在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些天然的“止痛开关”,可以帮我们止住身体某些部位出现的疼痛。
1、落枕脖子疼吹空调或者开窗睡觉的时候,不小心脖子受了寒,第二天起来脖子就会落枕,脖子僵硬疼痛,疼痛难忍,不能扭头、低头。
开关在哪:后溪穴掐按小指根这个时候,你可以掐按你的小指指根下方内侧和外侧的凹陷处,可以以指甲用力掐按,但是注意不要掐破了。
左边脖子疼,就掐按右侧的小指指根,右边疼掐按左侧的,掐按的同时慢慢的活动颈部,有利于快速缓解落枕。
2、腰扭伤疼痛剧烈运动时、搬东西时,甚至跟人说话猛地扭身的时候,都有可能造成腰扭伤,尤其是长时间伏案工作,较少运动和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更容易出现闪腰等情况。
开关在哪:攒竹穴点按两眉头这时候,可以点按两个眉头处的凹陷,以指尖垂直点按两个眉头,同时慢慢的活动腰部,一般点按一次就会获得明显的好转,可以一天点按2~ 3次。
3、剧烈头痛受风感冒而突发剧烈头痛的时候,我们可以掐按手腕处的凹陷处。
开关在哪:列缺穴掐按桡骨茎突在我们平常看中医号脉的地方,有一块高起的小骨头,这个就是桡骨茎突。
当剧烈头痛的时候,可以用指尖(但不要用指甲)点按桡骨茎突下的凹陷,力度要有疼痛酸胀的感觉,维持点按3分钟左右,可以有效的缓解头痛。
4、胃痛因为吃了冷饮、吹了冷风、吃的不恰当等引起胃疼的时候,可以掐按大腿外侧。
开关在哪:足三里穴掐按大腿掐按点在膝盖向上四指宽的位置,可以用手指或者用梳子背、笔尖等寻找这个位置最痛的点。
找到后用力按压,力度以有酸痛感为宜,维持这个力度3分钟左右,可以快速的缓解胃痛。
也可以用手指适当用力拍打此处,直至出现红色的痧点,同样可以起效。
5、牙疼民间有句俗话,叫做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
牙齿部位的疼痛,有可能是牙齿本身的问题,也有可能是神经性的疼痛。
牙齿本身的问题,我们要尽快寻求牙医的帮助,而如果不是牙齿本身的器质性病变,我们就可以掐按虎口来快速止痛。
快打开身体自带的9个“止痛开关”(少海尺泽合谷后溪阴陵泉足三里胞肓太冲阳陵泉),帮你省下买药钱!很多人一有头疼脑热的小病,首先想到的就是吃药。
其实,我们身体本来就自带了一些“止痛开关”,在没来得及买药时,你不妨试试人体自带的这种“药”——穴位。
按摩对症的穴位,能帮你减轻病情、减轻痛苦、达到保健效果,并且随时随地都可以操作。
我们跟两位专家一起,找找这9大神奇的“止痛开关”都在哪里吧:心经(心包经)病了,找少海穴!如果你有失眠、健忘、胸闷的情况,那可能是心经或者心包经病了。
孙昶晟医师讲到,这时可通过拍打、按摩少海穴,帮助缓解病情、减轻痛苦:位置:屈肘,当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就是少海穴了。
方法:对侧大拇指按压该穴位,时间3~5分钟。
代晓琴提醒:如果夏天中暑,出现胸闷、呕吐的症状,可以拿出家里的汤勺、梳子,涂点油,沿着心经进行刮痧,刮到皮肤表面出现红色痧点,通常就能缓过来了。
刮痧位置:沿着双上肢内侧缘以及正中线的位置,方法由上到下,刮出红色痧点为止,避免损伤皮肤,如下图:肺经病了,找尺泽穴!中医学里讲“肺主皮毛”,如果你平时容易咳嗽、经常感冒、怕风、容易出汗,或是有皮肤干燥、过敏性皮炎、荨麻疹等皮肤问题,那可能是肺经病了。
这时候,可以通过拍打、按摩尺泽穴,帮助缓解病情、减轻痛苦:位置:屈肘仰掌,在肘窝横纹中央,大筋(肱二头肌腱)外侧凹陷中就是尺泽穴了。
方法:可以用大拇指,按压该穴位,一按一揉,每个穴位按揉3~5分钟。
大肠经病了,找合谷穴!中医学里讲“不通则痛”,如果你经常牙痛,容易便秘,或是常感到肩关节周围疼痛,那可能是大肠经病了。
这时候,可以通过拍打、按摩合谷穴,帮助缓解病情、减轻痛苦:位置: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方法:如果按左手,最好用自己的右手握住左手,右手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一按一揉,3秒每次,按压力度适中,每穴按揉3~5分钟。
点穴可以缓解哪些疼痛
生活中很可能突然的就遇到某些意外,很多人这时候会慌乱不晓得如何去处理。
在某些急症或者常见病突然发作时,往往因为不能及时赶到医院接受治疗,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点穴可以缓解伤者的痛苦。
1、点压阳陵泉穴治胆绞痛
胆囊炎、胆结石发作右上腹发生剧烈绞痛,若距医院较远,病人可在右小腿外侧腓骨头下寻找压痛敏感点,此点多在阳陵泉穴上。
两手大拇指分别按压此穴,并持续按摩2分钟,可获良好止痛效果。
2、点压三阴交穴治肾绞痛
肾绞痛是泌尿系统结石所引起的外科急症。
由于疼痛剧烈,患者苦不堪言。
此时,可用大拇指点压揉按三阴交穴(在内踝上3寸处),反复按摩35分钟,肾绞痛即可缓解。
3、点压劳宫穴治血压
骤升高血压患者因生气、暴怒或激动,血压会急剧上升,对患者生命有极大威胁。
此时,可按压劳宫穴(握拳中指尖所指处即是),可控制血压并使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方法为:用大拇指从劳宫穴按压始,逐个按压到每个指尖,左右交换按压,按压时保持心平气和、呼吸均匀。
4、点压合谷穴治晕厥
中暑、中风、虚脱等原因所致晕厥,病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大汗。
人体上8个治病“开关”,一分钟降血压、缓解心绞痛,随时
能治病
人体的奥妙是我们永远探索不完的一门学问,人体的穴位中很有着神奇的力量。
我们很多疾病都是可以通过穴位按摩来缓解的,今天给大家带来人体治病开关,一分钟见效,非常值得一试哦。
首先是一分钟降血压
百会穴,就是我们头顶的位置,如果突遇血压升高又没带药这是最简单的降压方式了。
按摩百会穴,让整个头部感受到手指的力度血压会明显的下降。
而且经常按摩百会穴,也能够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出现。
一分钟治头痛
按压百会、风池穴各一分钟,头痛的症状立即减轻。
一分钟缓解心绞痛
中冲穴,也就是我们的中指指尖的部分,如果出现心绞痛的发生,可以用大拇指按摩中冲穴,一般1分钟左右心绞痛的症状能够得到缓解。
一分钟缓解心慌气短
劳宫穴,劳宫穴位于我们的手掌中心位置,出现心慌气短,喘不上气的情况可以通过按摩劳宫穴进行缓解。
一分钟止咳嗽
角孙穴,角孙穴在我们耳尖上面一点点的位置。
用食指按摩角孙穴一分钟,立即止咳。
一分钟治疗胃痛
足三里,这个位置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了。
出现胃痛的情况按摩足三里可明显的减轻,持续按摩之后胃痛就会消失了。
一分钟止牙痛
按压合谷穴和肩井穴各30秒时间牙痛就得到缓解了,按压的力度以穴位感觉到酸痛为准。
一分钟治便秘
天枢穴,天枢穴位于我们的肚脐两边,如果出现便秘的情况可以试着按摩天枢穴,以拇指点、按、揉的方式刺激,一会就有便意了。
人身上有个“开关”,弄一下这里,就舒服了!2016-04-04神医秘方身上有7个“止疼开关”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疼痛,有的与疾病有关,有的与生活习惯有关。
某中医师提醒,其实人身上就有许多“止疼开关”,可以通过按压等方式,将疼痛感“关掉”。
头痛开关——揪揉眉间。
中医师戴奇斌说,两眉间有个“印堂穴”,按摩这个位置有助于缓解头痛、鼻部不适等症状。
背痛开关——搓捂后腰。
背痛时,用双手搓搓后腰,腰酸背痛的症状会有立竿见影的改善。
腰部是中医所指的“带脉”所行之处,特别是脊椎两旁,是肾脏所在位置。
肾喜温恶寒,经常按摩能有助于缓解腰酸背痛。
牙痛开关——按虎口或下关穴。
“牙痛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牙痛总会让人坐卧不安,此时不妨试试身体两个止牙痛的穴位。
一个在“虎口”附近,即拇指、食指合拢时肌肉的最高处。
揉压虎口时,应朝小指方向用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疗效。
另一个在耳朵前方,颧骨与下颌之间的凹陷处,即下关穴。
肩痛开关——提揉“肩峰”。
很多人经常帮父母揉肩,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揉肩止痛的标准动作是什么。
戴奇斌介绍说,揉肩除了能舒活肩部气血,还能按压“肩井穴”,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肩部最高处,有助于缓解肩膀酸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耳鸣、落枕等症状。
心痛开关——点按手腕。
手腕横纹往上约三指宽处,即为心痛开关,此处也是中医所指的内关穴。
若突发心绞痛,除了含服硝酸甘油外,还可以点按此处5分钟,能够活血通络,起到止痛的作用。
需要提醒的是,此法仅作辅助治疗以及急救使用,为了以防万一,发病时务必及时就诊。
痛经开关——揉捻脚背。
痛经开关在脚背上,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的缝隙向上1.5厘米凹陷处。
具体按摩方法如下: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脚,以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用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脚即可。
赶紧记下5个“止疼开关”,下次痛时马上按!。
18个痛点的准确位置图,寻找全身痛点并消除疼痛看这几张图就够了痛点是指身体的某个部位出现剧烈的疼痛,也可能是没有自觉症状,只有在戳到、按压的时候才会疼。
有的时候痛点还会放射,将疼痛传到身体的其他部位,这就非常有迷惑性,这里整理了人体18个痛点的准确位置图,帮助大家找到自身的痛点。
1、脾经常见的11个痛点脾经,全名足太阴脾经,共有20个穴位,脾经常见的有11个痛点,大多与穴位是相对应的,像腹股沟痛,就可以按摩冲门穴。
平时按摩脾经的穴位,还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对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等有改善作用。
2、肝经常见的9个痛点肝经,全名足厥阴肝经。
左右共28个穴位,图中有常见的9个痛点。
对于肝病、肝区疼痛、妇科病、胸闷、腰疼、小便不利等有保健效果。
3、胆经常见的9个痛点胆经便是足少阳胆经,一共44个穴位,像头疼、偏头疼,眼睛疼,等。
惊恐、失眠等。
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白带异常等,经常按揉这些穴位有保健功效。
4、膀胱经常见的11个痛点全名足太阳膀胱经,左右共67穴,是人体排毒的主要经络,经常按揉对脏腑、头部等病有保健功效。
这里有常见的11个痛点。
5、肾经常见的10个痛点足少阴肾经。
左右共54穴,其中有常见的10个痛点,对于泌尿生殖疾病、神经精神疾病、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等,都有保健功效,肾好,身体才能强壮长寿。
6、胃经常见的10个痛点足阳明胃经,共90穴,一般对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口鼻喉牙等疾病,有保健功效。
18个痛点的准确位置图大家都知道了,下面教大家如何消除这些痛点。
以敲、点揉、掌揉三种手法为主。
怎么疏通经络消除疼痛1、敲法:握空拳,用小指掌指关节,从上到下沿着经络循行的线路有节奏的轻轻敲打,大概90次/分钟,一般用于四肢部分的经络疏理。
2、点揉法:用大拇指,固定一个点,用旋转点揉的方法,进行打圈按压,大概120圈/分钟,适合手、足、腕、踝皮肤较薄的部位。
3、掌揉法:用手掌根,固定一个点,旋转按揉对穴位进行刺激,大概90圈/分钟,这种方法使用于四肢肌肉比较发达的部位。
李氏点穴止痛法
李氏点穴止痛法
2010-10-30 22:15
李氏点穴止痛法
这是在多年的治病实践中,总结出点穴止痛法,屡用屡效。
其方法是:以拇指端,点按相应的穴位,每日点按1-2次,每次每穴各点按5-15分钟。
本法是显著特点是:方法简便,见效较快,不分时间地点,随时随地都可为患者解除疼痛之苦。
头痛:点按百会、膈俞穴。
牙痛:点按合谷、颊车穴。
胸痛:点按中府、膻中穴。
肋痛:点按内关、日月穴。
胃痛:点按少商、中脘穴。
腹痛:点按劳宫、至阳穴。
经痛:点按外陵、中极穴。
疝痛:点按腹结、关元穴。
肩痛:点按巨骨、天宗穴。
肘痛:点按内关、曲池穴。
腰痛:点按肾俞、中极穴。
腰胯痛:点按五枢、环跳穴。
尾骶痛:点按百会、长强穴。
足跟痛:点按大陵、阿是穴。
心绞痛:点按膻中、至阳穴。
髋关节痛:点按髀关、腰俞穴。
膝胫酸痛:点近膝眼、犊鼻穴。
肩凝酸痛:点按肩贞、条口穴。
颈项酸痛:点按列缺、气舍穴。
乳房肿痛:点按鱼际、乳根穴。
目赤肿痛:点按承泣、骨空穴。
腹股沟肿痛:点按血海、箕门穴。
四肢扭伤痛:点按内关、涌泉穴。
坐骨神经痛:点按秩边、环跳穴。
风湿性关节炎:点按中脘、涌泉穴。
持续头痛——点此穴一分钟见效
遇到一患者,头顶中央痛,
摇头时伴随头晕
在患者的劳宫穴点按一分钟左右,
让其感受变化,
其说:这么神奇,减轻啦,真的管用
我笑笑不说话,继续点按。
头痛位置如图
头顶中央痛,在传统医学中有个专有名词:巅顶痛,厥阴经在此与督脉交会,又称此为厥阴经头痛,可从厥阴经治疗。
我点按的劳宫穴,属于手厥阴经的荥穴,这里属于同名经取穴治疗。
此穴位于掌心,握拳屈指时中指尖下即是。
此类头疼,使用劳宫穴十之八九都可见效,特别是出门在外时,取穴容易,使用方便,上月在会议活动中,遇到一位头顶痛的患者,当时也是点按此穴,并在其掌心画出位置,方便她自己点按。
此类头疼患者,多数因熬夜,作息不规律造成,或者工作压力大,精神情绪紧张引起,部分为烟酒等刺激,也有部分中老年人血压血脂的原因。
点穴只能说“急则治其标”,真正治疗还是要找出根源,或调整作息,或舒缓情绪等。
中医点穴疗法传人亲传人体的15个“止痛开关”,原来有些
疼痛一按就好
?武侠小说中玄妙的“葵花点穴手”、“一指禅”和“一阳指”真的存在吗?我们还可以通过“点穴”来解决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疼痛?其实我们的身体上的确有很多“止痛开关”,只要按压这些止痛穴位,就能将疼痛感“关掉”,“止痛开关”真的有那么神奇吗?我们按压什么穴位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呢?让小编来告诉你。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李林点穴疗法传人林敏医师
一、人体真有止痛开关吗?止痛开关其实就是人体上的一些针灸和推拿的穴位,“止痛开关”可以直接作用在神经上,因此传感较强;而徒手按压针灸穴位,刺激相对小很多,有些的确能起到一定的止痛效果,有些效果则不太好。
中医学上常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点穴是疏通气血,将“不通”打通,气血充盈顺畅了。
从中医的角度,按压穴位有多个用途,由于穴位分布在经络之上,因此按压某个穴位,除了可以缓解该穴位附近位置的不适,减轻该穴位所在经络其他位置的疼痛,还有益于该经络所代表的脏腑。
二、【点穴止痛】1、症状:剧烈头痛止痛开关:列缺穴在平常中医号脉的地方,有一块高起的小骨头———桡骨茎突。
受风感冒而突发剧烈头痛,可以用指腹点按桡骨茎
突下的凹陷,要有疼痛酸胀的感觉,点按3分钟左右。
2、症状:头痛、鼻部不适止痛开关:“印堂穴”两眉间有个“印堂穴”,按摩这个位置有助于缓解头痛、鼻部不适等症状。
头疼时可以用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揪揉这个部位2分钟左右,动作宜慢不宜快,稍微用点力,以感觉微麻、发胀为宜。
3、症状:受风感冒止痛开关:风府穴、风池穴受风感冒引起的头痛,林敏医师建议按压位于颈后的、督脉上的风府穴和属于足少阳胆经的风池穴,效果更好。
4、症状:紧张、压力大、熬夜引起的头痛止痛开关:眉心、鱼腰穴中医讲印堂与情志有关,揪揉眉心可以消除因紧张、工作压力大、熬夜引起的头痛。
此外,还可以按压鱼腰穴,即眉毛内侧三分之一、外侧三分之二部位的一个凹陷或小孔。
5、症状:头顶痛止痛开关:百会穴、涌泉穴、太冲穴头顶痛,应按压百会穴。
林敏医师提醒,高血压患者不适宜艾灸百会穴,建议多按压涌泉穴。
而少阳头痛可按压太冲穴,能使阳气往下行,有助于泄肝火。
6、症状:牙疼止痛开关:虎口或下关穴指尖对准虎口部位肌肉隆起的最高点,从侧面对着骨头垂直用力掐按,维持力度3分钟。
揉压虎口时,应朝小指方向用力,才能更好地发挥疗效。
但提醒孕妇不要按摩该位置,以免耗损胎
膝盖伸直,脚掌往上勾。
12、症状:足跟痛止痛开关:太溪穴和昆仑穴专家建议足跟痛可按揉太溪穴和昆仑穴,另外常做拉筋运动,方法是脱下鞋子,赤足抵墙,脚掌与小腿成直角,一次三分钟效果甚佳。
13、症状:心胸痛止痛开关:内关穴、极泉穴内关穴,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的功效,对冠心病、高血压引起的心悸、心绞痛、胸闷、胸痛有缓解作用。
内关穴是心、胃的保健穴位,按揉内关穴还具有降逆止呕的功效。
而腋窝顶点是极泉穴,位于胸大肌的外下缘,有助于促醒。
14、症状:胃痛止痛开关:足三里、内关穴和中脘穴胃痛建议按揉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的足三里,传统中医认为按揉足三里主治胃痛、呕吐、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有调理脾胃的作用。
足三里光用拍打,很难出现痧点。
此外还可以按揉内关穴和中脘穴。
15、症状:痛经止痛开关:三阴交穴、十七椎穴中医认为痛经与肝、脾、肾有关,治疗痛经一般也多取小腿的穴位,如三阴交穴。
三阴交是妇科的主穴,与泌尿生殖系统相关,有助于治疗各种妇科疾病,按揉三阴交穴往胫骨后侧缘推,治疗痛经还可以取腰部骶骨最下方的十七椎穴。
三、专家提醒1、有些穴位特殊人群不能点按摩和点穴适用
于绝大多数人,但某些特定患者的部位,建议不要进行按摩,如孕妇不能随意按揉合谷穴,皮肤病的病变部位及皮肤损伤部位不适宜按摩,严重的骨质疏松症患者也不建议点穴或按摩。
婴幼儿点穴和按摩最好由医生来操作,如果自己给婴幼儿按摩,建议使用按摩油等介质,不易伤及婴幼儿的皮肤。
2、如果感觉刺痛就应停止按摩时刺激量过大,会造成肌肉损伤,产生瘀青,但热敷后问题不大。
按摩和点穴后,应该有舒服的酸胀感,但如果感觉刺痛,就应停止按摩点穴。
感觉不舒服可以做热敷来改善血液循环,并在疼痛部位上、下方进行点按和弹拨。
3、按摩也得循序渐进按摩和点穴要注意循序渐进,开始时用力小一些,按摩次数少一些,以后再逐渐增加。
年老体弱、体质较差者,按摩时手法要轻;为皮肤干燥的人士和皮肤娇嫩的婴幼儿按摩时,最好使用按摩油、按摩膏等介质,以防损伤皮肤。
4、找准根源虽然“止痛开关”或多或少地能帮我们缓解疼痛,但建议在人体出现局部疼痛时,要找出引起疼痛的病症。
造成同一个部位疼痛的病症有许多,止痛之余,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基础疾病。
不能单纯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某些部位的疼痛可能是由其他部位的病症所引起的,因此疼痛严重时要及时就医,否则会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