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居住建筑节能的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对建筑节能设计的思考摘要:如今我国正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节能减排是党中央一再倡导的发展经济的目标,节能型建筑已成为今后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现阶段建筑用能已接近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3。
建筑节能迫在眉睫,如今建筑节能的口号提得特别响亮,但从建筑节能设计的实际情况分析,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设计师的进一步深入思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节能降耗建设节能型建筑的观念,在相关的指引、标准和法规相继出台之后,已被建设部纳入今后城市建设的重点发展方向。
比如建筑规划、建筑通风、建筑外遮阳和建筑热桥等方面的节能设计,是当今节能设计的重点内容。
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建筑的节能设计思考,以加深共识、完善设计。
1 建筑节能的提出建筑节能在国外已经不是新课题了,但我国却是在上个世纪末期提出的概念,建筑节能是建筑基础学科中建筑热工学的一个部分。
我国的节能建筑设计理念早在1993年颁布的《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中就有提到和规定,2001年我国又颁布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一步强调了节能建筑设计的必需性,同时也表明了建筑节能的紧迫性和社会性,体现了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历程。
但由于未提高到法律的高度,所以没有被强制执行,力度也未达到应有的效果。
但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性,使得国家重新在2005年7月1日颁布实施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在这个标准中有许多条款被列入国家的强制性条文内,强迫有关部门执行。
至此我国新建筑必须强化节能设计。
从此建筑的节能设计进入了一个逐步强化的新阶段。
2 建筑节能的涵义建筑一般分两个部分,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所谓建筑节能是指建筑的节能设计和节能施工。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和使用过程中,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建筑节能标准,进行现代建筑的节能设计。
比如对于建筑项目设计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节能新技术、新工艺,通过新的科技元素的运用,实现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效率提高的目的,对于室内的供热需求,首先要保证建筑物室内热环境质量,在此基础上减少供热采暖、热水供应的能耗问题,大量采用可再生能源,切实保护好地域的生态平衡,利用一切科技手段改善人居环境。
夏热冬暖(南区)地区居住建筑墙体节能设计的思索摘要:夏热冬暖(南区)地区居住建筑墙体保温节能措施是官方热,民间冷。
专家过分夸大其节能的效果。
南方地区建筑节能和北方地区大不相同,南方地区节能受北方地区的影响效大。
细致探讨岭南建筑特点,扬长避短,提出传统方法和现代技术融合的节能措施,才可以扭转目前的局面。
关键词:住宅建筑;墙体节能设计;技术措施夏热冬暖(南区)地区指的是现在广东、海南两省和广西的大部分地区。
依据《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12的划分,夏热冬暖地区分为北区和南区。
夏热冬暖(南区)包括广州、厦门、梧州、百色等以南的地区。
1.夏热冬暖(南区)地区的气候条件夏热冬暖(南区)地区属于我国的亚热带地区,该地区位于我国南部,北回来线横贯其中,属地理学中南亚热带至热带气候。
该区长夏无冬,温高温重,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均小,该区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高于10℃,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5~29℃,极端最高气温一般低于40℃,年日平均气温≥25℃的日数为100~200d,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
该地区雨量足够,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区,多热带风暴和台风攻击,易有大风暴雨天气;太阳高度角大,日照较少,太阳辐射猛烈。
该地区基本上是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南方和沿海地区。
生活热水、空调、照明等是该地区建筑的主要能耗。
广州地区是典型的夏热冬暖(南区)气候,夏季时间长,高温高湿气候许久,湿负荷大,最热月14时的平均气温?32-330C,而室内温度一般又高于室外1-20C,再加上这些地区水网地带多,特殊潮湿,湿度常保持在80%左右,由于人体汗难以挥发,普遍感到闷热难受,人体热反应认为,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的最高值如不超过人体皮肤平均温度,约33-350C较为合理,高于此值,人们感到明显的热辐射,尢其在360C 以上,身体的热感极其明显。
夏热冬暖(南区)地区主要城市的夏季气象参数夏热冬暖(南区)的气候区要求建筑物要充分满足夏季防热、通风和防雨,冬季则可不考虑防寒和保温。
基于建筑节能相关问题的思考【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能耗逐年大幅度上升,庞大的建筑能耗,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
本文就此问题,首先阐述了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影响建筑物耗热量指标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发展建筑节能的主要措施及途径,以利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建筑节能;能源;环境污染;一、建筑节能的重要性问题分析1、建筑节能有利于发展经济。
经济的发展依赖于能源的发展。
从一定意义上讲,能源并非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虽然我国有着丰富的煤炭和水力资源,但采储量和可开发的水电量均低于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能源增长的速度长期滞后于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近年来,随着住宅产业的快速发展,高耗能建筑大量兴起,据统计, 2000年城市新建住宅2 亿 m2,乡镇新建住宅 6 亿 m2,按此推测,目前我国每年新建住宅超过 10 亿 m2,其中采暖建筑达到一半以上,煤炭年消耗量约2 亿 t,占全国煤炭消耗量的13 % 。
由此可见,如果不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势必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甚至贻患子孙。
2、建筑节能可减轻环境污染。
在我国,建筑能耗主要来源是煤炭,而燃煤会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污染悬浮颗粒和有害气体,这不仅直接危害人们的健康,而且还造成了环境的酸化,长此以往,导致地球气候的恶化,如水旱灾害更加频繁猛烈,大量生物物种濒临灭绝,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的危机。
为了减轻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保护居民的身心健康,建筑节能成为当务之急。
3、建筑节能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发展建筑业的需要。
现代居室已不仅是一个遮风蔽雨的场所,同时要为人们生理及心理的需求提供舒适的环境。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千差万别,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对改善建筑室内热环境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节约能源,建筑师势必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另一方面,建筑业的发展与建筑产品的发展息息相关。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节约能源的相关法律法规,由此带动了相关建筑产品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高效保温材料、密封材料、保温管道、节能设备及自动调控元器件层出不穷,给节能工作开创了新局面,同时也使建筑业出现了勃勃生机。
关于建筑节能设计的思考摘要:本文作者阐述了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分析探讨了建筑节能设计的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节能设计;思考经济的增长,带动了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人们对所生活和工作的环境有了更高的需求,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建筑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建成一幢幢建筑以供人们所需,建筑本身不仅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耗,现在建筑中附属设施如空调等使能源消耗的范围在进一步的扩大。
现在对能源的大量消耗已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重要弊病,在此背景下,节能设计被人们提到了重要日程上来,合理的利用能源,在建筑中利用节能设计来减少能源的消耗已成为当前建筑设计中的重要课题。
1 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目前世界范围内石油、煤炭、天然气三种传统能源日趋枯竭,人类将不得不转向成本较高的生物能、水利、地热、风力、太阳能、核能,而我国的能源问题更加严重。
我国能源发展主要存在四大问题:①人均能源拥有量低、储备量低;②能源结构依然以煤为主,约占75%,全国年耗煤量已超过13亿吨;③能源资源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短缺和农村商业能源供应不足,造成北煤南运、西气东送、西电东送;④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终端利用效率仅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能耗逐年大幅度上升,已达全社会能源消耗量的32%,加上每年房屋建筑材料生产能耗约13%,建筑总能耗已达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45%。
我国现有建筑面积为400多亿平方米,绝大部分为高能耗建筑,且每年新建建筑近20亿平方米,其中95%以上仍是高能耗建筑。
如果继续执行节能水平较低的设计标准,将留下很重的能耗负担和治理困难。
庞大的建筑能耗,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
因此建筑行业全面节能势在必行。
建筑的节能首先应为设计者重视。
2 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建筑节能优化设计工作的监控为保证建筑节能优化设计工作的进行,开始可由政府主管部门来强制执行,通过对设计节能成果进行全面审查后方可实施。
关于建筑节能设计现状的思考摘要:随着建筑节能工程的发展,也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
建筑节能不是单一专业的工作,其他专业应予以技术支持,并应发展检测技术作为保障,才能建成具有节能效率的建筑。
在社会环境中,加强各利益相关主体对建筑节能的支持与监督。
关键词:建筑节能设计策略因地制宜缺陷综合学科检测技术节能效率建筑作为人工产品,是人类自身应对自然环境气候的一种有效手段。
建筑发挥着气候“调节器”的角色,通过利用和防御自然界各种气候因素,为人类创造出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
随着现代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有时过分地依赖人工技术设备的力量,以期达到更高的室内冷热舒适度的要求,结果导致高能耗和自然生态的破坏。
建筑节能涉及的学科范围广大,涉及到新型结构体系、外围护结构体系(门窗、玻璃、遮阳)、保温体系、空调采暖体系、新风系统、自然能源应用体系等;涉及到标准、设计、施工、检测、验收;涉及到技术、材料、设备;涉及到既有建筑的改造、新能源的应用;涉及到城市的规划、建筑的设计、材料的选型、设备的优化等等。
作为一名建筑专业的设计人员,对于生产出节能的“建筑”产品所做的工作只是建筑节能的一个环节。
首先,从规划开始:①建筑物尽量采用南北朝向布置;②组织好建筑群间的自然通风; ③按相关设计标准的规定,尽量加大建筑物之间的间距,尽量减少建筑群间的硬化地面,提高绿地率,加强空间立体绿化体系,以降低区域的夏季环境温度,减轻区域的热岛现象。
其次,落实到单体设计:①控制建筑物的体形系数, 尽量减少外墙的凸凹面和架空楼板;②平面布局的合理性,形成房间的自然通风;③控制窗墙比。
最后,采取节能措施,从细部构造设计入手,有效利用外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玻璃门窗的保温隔热与遮阳等被动式节能技术,采暖空间与非采暖空间的保温措施等,以改善建筑室内微环境。
建筑节能设计开展后,产生了许多误区,“高”技术也造成了“高”造价,甚至使用的高成本问题,把建筑节能引入了一个误区。
R I f Of 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原材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这些建筑在建造与使用过程中又消耗全球能源的50%左右;在环境总体污染中,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就占了34%;建筑垃圾则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在发展中国家,剧增的建筑量还造成侵占耕地、破坏生态环境等现象日益严重,推行绿色建筑显得尤其迫切。
节能环保——由绿色建筑引发的思考文/刘玉刚随着石油危机、温室效应的出现,使得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
可持续发展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损害”。
绿色建筑这一概念正是可持续战略在建筑领域的体现,在建筑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并利用了环境因素,将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少,运行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空间,拆除后又对环境危害降到最少的建筑。
“绿色建筑”可以理解为在建筑寿命周期内,通过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各种废物的产生,实现与自然共生的建筑。
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原材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这些建筑在建造与使用过程中又消耗全球能源的50%左右;在环境总体污染中,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就占了34%;建筑垃圾则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在发展中国家,剧增的建筑量还造成侵占耕地、破坏生态环境等现象日益严重,推行绿色建筑显得尤其迫切。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产业迁移,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经济增长方式依然是依靠高能耗、高污染的固定资产地投入来拉动经济的高速增长。
在未来的十年中国要保持G DP 每年8%以上的增速,将面临巨大的环境压力和资源瓶颈。
房地产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改变产品塑造和运营模式,发展绿色节能建筑显得刻不容缓。
绿色建筑的国际化视角绿色建筑的探索和研究始于世纪6年代。
70年代石油危机后,工业发达国家开始注重建筑节能的研究,太阳能、地热、风能、节能围护结构等新技术应运而生,并在掩土建筑研究方面的成果尤为突出。
学习建筑节能规范心得建筑节能是全球范围内非常重要的议题,通过有效的节能措施,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学习建筑节能规范的过程中,我思考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并从中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了解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在全球能源消耗中,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占据了很大比例。
建筑节能不仅可以降低能源利用成本,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学习建筑节能规范,我明白了节能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当前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节能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了解建筑节能的原理和方法。
建筑节能规范中包含了很多节能原理和方法,例如合理的建筑布局、选用高效的建筑材料、科学的建筑隔热设计等等。
通过学习这些原理和方法,我明白了节能的核心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的消耗。
为了达到节能的目标,我们需要在建筑的各个方面都进行细致入微的设计和施工,从而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再次,了解建筑节能的实践案例。
学习建筑节能规范不仅需要理论知识,还需要了解实际的应用情况。
通过学习节能的实践案例,我了解到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建筑节能的成功案例,这些案例可以给我提供很多启发和借鉴。
通过学习这些实践经验,我也明白了很多节能规范中的具体要求是如何在实际工程中得以实施的。
最后,了解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筑节能的规范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学习建筑节能规范的过程中,我不断关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了解建筑节能的最新趋势。
例如,近年来太阳能、地源热泵等新能源技术的广泛应用,再生能源建筑的兴起等等。
通过了解这些新的技术和趋势,我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建筑节能挑战。
学习建筑节能规范让我深刻认识到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并且从中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心得体会。
在未来的实践中,我将努力将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为推动建筑节能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时,我也会继续学习和关注建筑节能领域的最新进展,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多的努力。
关于居住建筑节能的思考
1 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建筑耗能约占全国总耗能的30% ~ 40%左右,我国人均可开采资源不足,建筑用能大。
随着建筑业房地产的快速发展,对建筑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建筑节能也是减轻污染的需要,由于建筑耗能而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约占总气体排放量的四分之一。
建筑节能作为全国节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节能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
加快建筑节能的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环境,将是建筑节能和环境保护工作发展的重要任务。
2 节能设计方法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应用两条途径来进行建筑节能设计: 一种是规定性方法,如果建筑设计符合标准中对墙窗比,体形系数等参数的规定,可以方便的按所设计建筑的所在城市查取标准中的相应表格,得到维护结构节能设计的参数值;另一种为性能化方法,如果建筑设计不能满足标准中对墙窗比参数的要求,需使用权衡标准法来权衡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是否符合节能设计要求。
2.1 规定性方法
应用规定性方法的建筑需满足一定的要求,包括建筑体系系数、热工性能参数、每个朝向窗的窗墙比、可见光和屋面透明部分的面积。
对北方寒冷地区,供热符合是建筑物的主要负荷,所以加强外围结构的保温是主要的节能措施,体系系数越大对保温的要求越严。
对南方地区来说,空调负荷成为建筑物主要负荷,窗户的遮阳系数成为主要的参数。
2.2 性能化方法
不满足规定性方法要求的建筑就只能通过性能化方法的计算来计算体系系数和热工参数。
对于寒冷地区建筑节能标准采用了稳态计算法,因为北方冬季供暖时建筑内外传热方向单一,只要计算热量标准负荷规定值就行。
对于南方,因为空调供暖是非稳定传热过程,必须经过动态模拟计算,设计标准也给出了空调的年耗电量限值。
这些只是相对标准,对于高层、多层、底层建筑有不同的单位面积耗能,但保持相同的节能率。
3 保证节能设计的措施
建筑节能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设计、厂家、建筑开发商、施工單位,每一个环节都将影响到建筑节能的成功实施。
在设计的各个阶段、部位都有影响到节能效果的因素。
3.1 规划阶段的节能设计
建筑规划方案阶段是节能设计的重要环节,首先,降低建筑物的体型系数,尽量小于0.3,在用地面积受到限制时可采取措施提高用地容积率。
其次,尽量将单元合并,单元式建筑集中布置,减少外墙面积,使大多数单体建筑的体形系数小于0.3,即节约土地又节能。
第三,尽量减少东西向住宅,增加南北向住宅。
适当减少东西向房间的窗洞,南北向房间在满足采光的前提下,不要用大玻璃窗或幕墙。
3.2 围护结构设计
围护结构的设计包括保温和隔热设计,保温是指: 外墙、屋面、门窗等外围围护结构在寒冷季节阻止室内外传热保持室内在一个合适的温度。
隔热是指:建筑物的外围结构在炎热季节隔离屋外的高温和太阳辐射,使室内保持在一个适合人们居住的温度。
在选择保温材料时应注意一下几点:
3.2.1 选择导热系数小的材料,较少热损失。
3.2.2 选择门窗材料时,要有较强的气密性,防止渗透散热。
3.2.3 这些材料能吸收利用外部太阳能的热量,起到节约采暖供热量的目的。
3.3 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
居住建筑在寒冷地区,冬季采暖设施的建设应有严格的规定,锅炉房的总装机容量应与供暖计算热负荷相符;管网系统要有水力平衡设备;建筑物室内温度能有用户自行调节,供暖实行分户计量;控制水、空气输送系统的耗能。
4 结论
建筑耗能的比例是一个国家经济结构合理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
建筑节能的目的不是降低这个比例或抑制建筑用能的要求,而是推进合理用能,节约能源。
我国建筑节能的量值,应以未来我国能源供应的限额和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的比例为依据,进而研究不同气候区的各类建筑的节能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