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容灾备份中心建设方案书.
- 格式:doc
- 大小:2.42 MB
- 文档页数:147
数据中心容灾备份方案数据中心容灾备份方案一、引言1.1 背景介绍本文档旨在为数据中心容灾备份方案提供详细的指导和建议。
容灾备份是确保在各种意外事件发生时,数据中心能够快速恢复正常运营的关键措施。
二、目标和范围2.1 目标确保数据中心在遭受自然灾害、硬件故障、安全事件等意外事件影响时能够尽快恢复,并保证业务连续性。
2.2 范围本方案涉及数据中心的灾备备份设施、容灾策略、备份周期、故障恢复流程等方面。
三、关键术语和定义3.1 数据中心指负责存储、处理和管理大量数据的专用设施。
3.2 容灾备份指为避免数据中心意外损失,通过备份数据、设备和架构来保证业务的连续进行。
四、容灾备份方案设计4.1 灾备备份设施选择- 选取两个地理位置不同的数据中心作为主备站点,以确保容灾备份的可靠性;- 需要具备相同的硬件设备、网络环境和安全措施。
4.2 容灾策略- 采用冷备份和热备份相结合的策略,确保数据中心的快速恢复和业务的连续运行;- 定期进行数据同步和备份,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4.3 备份周期- 制定合理的备份周期,根据业务的重要性和数据更新频率来确定备份频率;- 应保证数据中心备份设施的实时性和恢复能力。
4.4 故障恢复流程- 制定完善的故障恢复流程,包括检测故障、启动备份设施、数据同步和恢复等;- 提前进行演练和测试,保证方案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五、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 数据中心容灾备份方案流程图- 数据中心设备清单- 数据中心备份策略表六、法律名词及注释- 数据隐私法:保护和管理个人和组织的数据隐私的法律法规。
- 商业秘密保护法:保护商业秘密不被非法获取、使用和披露的法律法规。
数据保护系统医院备份、容灾及归档数据容灾解决方案1、前言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HIS、PACS、RIS、LIS 等临床信息系统得到广泛应用。
医院信息化HIS、LIS 和PACS 等系统是目前各个医院的核心业务系统,承担了病人诊疗信息、行政管理信息、检验信息的录入、查询及监控等工作,任何的系统停机或数据丢失轻则降低患者的满意度、医院的信誉丢失,重则引起医患纠纷、法律问题或社会问题。
为了保证各业务系统的高可用性,必须针对核心系统建立数据安全保护,做到“不停、不丢、可追查”,以确保核心业务系统得到全面保护。
随着电子病历新规在4 月1 日的正式施行,《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试行)》要求电子病历的书写、存储、使用和封存等均需按相关规定进行,根据规范,门(急)诊电子病历由医疗机构保管的,保存时间自患者最后一次就诊之日起不少于15 年;住院电子病历保存时间自患者最后一次出院之日起不少于30 年。
2、医院备份、容灾及归档解决方案针对医疗卫生行业的特点和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应用,包括:HIS、PACS、RIS、LIS 等,本公司推出基于数据保护系统的多种解决方案,以达到对医院信息化系统提供全面的保护以及核心应用系统的异地备份容灾2.1 数据备份解决方案针对于医院的HIS、PACS、LIS 等服务器进行数据备份时,数据保护系统的备份架构采用三层构架。
备份软件主控层(内置一体机):负责管理制定全域内的备份策略和跟踪客户端的备份,能够管理磁盘空间和磁带库库及光盘库,实现多个客户端的数据备份。
备份软件主服务器是备份域内集中管理的核心。
客户端层(数据库和操作系统客户端):其他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安装备份软件标准客户端,通过这个客户端完成每台服务器的LAN 或LAN-FREE 备份工作。
另外,为包含数据库的客户端安装数据库代理程序,从而保证数据库的在线热备份。
备份介质层(内置虚拟带库):主流备份介质有备份存储或虚拟带库等磁盘介质、物理磁带库等,一般建议将备份存储或虚拟带库等磁盘介质作为一级备份介质,用于近期的备份数据存放,将物理磁带库或者光盘库作为二级备份介质,用于长期的备份数据存放。
区块链云存储服务数据中心容灾备份方案第1章引言 (3)1.1 背景与意义 (3)1.2 目标与范围 (3)1.3 参考文献 (4)第2章区块链技术概述 (4)2.1 区块链基础原理 (4)2.2 区块链类型与特点 (5)2.3 区块链在云存储中的应用 (5)第3章云存储服务数据中心架构 (6)3.1 数据中心概述 (6)3.1.1 数据中心基本构成 (6)3.1.2 数据中心功能 (6)3.1.3 数据中心特点 (7)3.2 云存储服务架构设计 (7)3.2.1 总体架构 (7)3.2.2 存储架构 (7)3.2.3 数据访问控制 (7)3.3 区块链在云存储服务中的应用 (7)3.3.1 数据安全 (8)3.3.2 数据完整性 (8)3.3.3 数据共享与溯源 (8)3.3.4 智能合约 (8)第4章容灾备份需求分析 (8)4.1 风险识别与评估 (8)4.1.1 自然灾害风险 (8)4.1.2 系统故障风险 (8)4.1.3 人为操作风险 (8)4.1.4 数据安全风险 (8)4.2 容灾备份目标与策略 (8)4.2.1 容灾备份目标 (8)4.2.2 容灾备份策略 (9)4.3 容灾备份体系结构设计 (9)4.3.1 数据备份设计 (9)4.3.2 数据中心布局 (9)4.3.3 网络架构设计 (9)4.3.4 容灾备份设备选型 (9)4.3.5 监控与管理 (9)第5章区块链云存储容灾备份技术 (9)5.1 数据备份技术 (9)5.1.1 全量备份技术 (9)5.1.2 增量备份技术 (10)5.2 数据恢复技术 (10)5.2.1 快照恢复技术 (10)5.2.2 分片恢复技术 (10)5.2.3 多版本恢复技术 (10)5.3 区块链在容灾备份中的作用 (10)5.3.1 数据一致性保证 (10)5.3.2 数据安全性提升 (11)5.3.3 数据恢复可信度 (11)5.3.4 故障自愈能力 (11)第6章数据中心网络设计与优化 (11)6.1 网络架构设计 (11)6.1.1 架构概述 (11)6.1.2 核心层设计 (11)6.1.3 接入层设计 (11)6.1.4 网络虚拟化 (11)6.2 跨数据中心网络互联 (11)6.2.1 跨数据中心互联需求 (11)6.2.2 互联架构设计 (12)6.2.3 路由策略 (12)6.3 网络安全与优化 (12)6.3.1 安全策略 (12)6.3.2 网络优化 (12)第7章数据一致性保障机制 (12)7.1 数据一致性概述 (12)7.2 分布式一致性算法 (13)7.2.1 Paxos算法 (13)7.2.2 Raft算法 (13)7.2.3 Zab协议 (13)7.3 区块链在数据一致性保障中的作用 (13)7.3.1 去中心化存储 (13)7.3.2 共识算法 (13)7.3.3 不可篡改性 (14)7.3.4 智能合约 (14)第8章容灾备份关键技术研究 (14)8.1 数据加密与隐私保护 (14)8.1.1 加密算法选择 (14)8.1.2 密钥管理机制 (14)8.1.3 访问控制策略 (14)8.2 数据冗余与去重技术 (14)8.2.1 数据冗余策略 (14)8.2.2 数据去重技术 (15)8.2.3 冗余与去重的平衡策略 (15)8.3 数据同步与更新策略 (15)8.3.2 数据更新策略 (15)8.3.3 故障切换与恢复策略 (15)第9章容灾备份方案实施与评估 (15)9.1 实施步骤与方法 (15)9.1.1 预备工作 (15)9.1.2 实施步骤 (15)9.2 容灾备份效果评估 (16)9.2.1 评估指标 (16)9.2.2 评估方法 (16)9.3 风险应对与预案 (16)9.3.1 风险识别 (16)9.3.2 风险应对 (16)9.3.3 预案 (16)第10章总结与展望 (17)10.1 工作总结 (17)10.1.1 技术成果 (17)10.1.2 实施效果 (17)10.2 未来发展趋势 (17)10.2.1 技术融合 (17)10.2.2 应用拓展 (17)10.3 潜在挑战与应对策略 (17)10.3.1 潜在挑战 (17)10.3.2 应对策略 (18)第1章引言1.1 背景与意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
数据容灾备份中心建设方案V2数据容灾备份中心建设方案V2是保障企业数据安全的一项必要举措。
为了减少数据丢失,降低企业的损失,建设数据容灾备份中心成为了许多企业的首要任务。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介绍数据容灾备份中心建设方案V2的步骤。
一、需求分析建设数据容灾备份中心的前提是进行需求分析。
所以,首先要清楚具体的需求,有何要求是当前数据备份方案难以满足的。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可以深入了解自己业务的特点和对数据的需求。
然后,再结合目前的资源情况和技术实力等方面,进一步确定建设数据容灾备份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架构设计数据容灾备份中心的架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这个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数据量、网络环境、硬件情况等方面。
首先,要对备份数据进行分类,将其按照重要性划分,确保重要数据的备份更加安全、稳定。
然后,需要考虑如何合理配置网络设备、存储设备、服务器等硬件,结合数据备份的目的和要求制定出最优的容灾方案。
三、备份软件选型数据容灾备份中心的建设不可缺少的是数据备份软件,因此在设计方案前需要进行软件选型工作。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选择对应的数据备份软件。
一定要选择稳定、安全、易用、操作便捷且有灵活可调的数据备份软件,确保数据的安全。
四、联网转型为了确保数据能够成功备份到数据容灾备份中心,企业需要考虑联网转型。
首先,建设企业内部数据的联网环境,为数据备份做好准备。
其次,确保数据容灾备份中心与本企业的数据传输畅通、稳定,保证数据成功存储到备份中心。
五、逐个流程实施实现数据容灾备份中心需要逐个流程实施。
具体包括:设备及软件采购,数据备份方案设计,设备网络环境及电力设计,数据备份软件及风机制冷、安防设备选型,设备安装及联网调试等。
整个方案的实施,需要企业按照流程进行实施,确保每个步骤安全、稳定、可靠。
六、规模扩建及优化数据容灾备份中心需要随时按照业务需求进行规模扩建及优化。
由此,企业需要不断调整数据容灾备份中心的构造、规模、设备及联网条件,以达到更好的数据备份效果。
数据容灾备份中心建设方案V2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数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已经变得越来越频繁。
然而,网络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意外情况,如:服务器故障、电力故障、人为错误等等,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重要数据的丢失。
因此,一个完备的数据容灾备份中心建设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整体规划数据容灾备份中心建设需要由专业的技术团队进行规划和设计,首先需要考虑中心的位置、容纳能力、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因素,全面确定技术要求。
二、硬件选型数据容灾备份中心需要的硬件设备有: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系统等。
在硬件选型时,需要根据业务系统和数据量的大小来选择配置,以保证性能和可靠性。
三、软件选型在数据容灾备份中心建设中,软件选型也非常关键,合适的软件能够有效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我们需要选择一款性能稳定、功能全面的备份软件,如Commvault,能够支持多种备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以应对各种需求。
四、网络架构设计数据容灾备份中心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是网络构建,只有合理的网络架构才能确保数据的流通与安全。
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建立虚拟专用网络(VPN)和安全连接等技术,确保数据的传输安全。
五、备份策略数据备份策略也是数据容灾备份中心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需要根据业务需求和数据量大小来确定备份策略,定期进行数据备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六、应急预案不可忽视的,当意外发生时,针对性应急方案也是必备的,我们需要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演练,避免影响业务运行,确保数据安全。
综上所述,数据容灾备份中心建设方案V2需要摆脱以往的传统方式,更体现现代技术的应用,从选型的硬件到网络结构上的策略策略应对,从软件安装到备份策略等细节都要得到切实的规划,给数据的安全提供更全方位的保障。
数据中心容灾备份方案正文:1.引言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中心的运行对于企业的稳定运营至关重要。
然而,自然灾害、硬件故障或人为失误等因素可能导致数据中心发生故障,造成数据丢失和业务中断。
为了保障数据中心运行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安全性,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完备的数据中心容灾备份方案。
2.容灾和备份概述2.1 容灾容灾是指在遭受出现业务中断的情况时,能够实现无缝切换到备用数据中心或备用设备以保持业务连续性的一种措施。
容灾方案需要考虑数据备份、冗余设备、网络传输和系统恢复等方面。
2.2 备份备份是指定期间将数据从原始数据中心复制到备用数据中心的过程。
备份方案应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可恢复性。
定期的备份操作能够保障数据中心在发生故障时可迅速恢复。
3.容灾备份需求分析3.1 业务连续性需求分析数据中心运行业务的重要性和对连续性的需求,筛选出关键业务和重要数据的备份和容灾需求。
3.2 数据关键性和灾难恢复时间目标(RTO/RPO)对数据进行分类,确定每个数据类别的关键性,以及数据中心发生灾难时需恢复的时间目标。
3.3 容灾备份预算进行容灾备份所需投入的成本预估,包括硬件设备、软件授权、网络带宽和人力资源等方面。
4.系统级容灾备份方案4.1 容灾备份策略选择根据业务需求和预算限制,选择适合的容灾备份策略,如冷备份、热备份、实时复制等。
4.2 备份周期和频率设定备份的周期和频率,保证数据的定期备份以及备份数据的有效性和可恢复性。
4.3 数据传输和同步机制针对数据备份过程中的传输和同步机制进行设计和实施,确保数据在备份和恢复过程中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4.4 容灾测试计划制定容灾测试计划,定期对容灾备份方案进行测试和验证,保证方案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5.设备级容灾备份方案5.1 冗余设备选择和部署根据业务需求和预算限制,选择合适的冗余设备,并在数据中心合理部署以保证系统高可用性。
5.2 主备设备切换策略设定主备设备切换策略,实现在发生故障时的无缝切换,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安全性。
- 国内第一医疗信息化网站,为业内人士提供最强大的交流共享平台×××单位数据容灾备份中心建设方案书(DSG-Realsync数据复制容灾技术)迪思杰(北京)数码技术有限公司DSGdata Inc.迪思杰(北京)数码技术有限公司目录第一部需求分析 (7)1 容灾项目建设需要注意的几大问题 (9)1.1 为什么要建容灾系统 (9)1.2 容灾不能替换备份 (9)1.3 容灾项目需要多大的投资? (11)1.4 容灾项目如何解决投资回收问题 (12)1.5 容灾项目对生产系统性能的影响 (13)1.6 选择什么容灾技术能保证项目实施成功? (13)2 容灾项目的建设原则“平战结合” (14)2.1 变成本中心为利润中心 (14)2.2 核心业务的灾备平台 (14)2.3 业务负载分担 (14)2.4 容灾技术的推荐“DSG RealSync” (15)DSG-RealSync数据同步复制容灾产品应用案例 (15)DSG-SnapAssure高速备份产品应用案例 (16)2.5 DSG RealSync数据库复制产品的特点 (17)3 容灾技术对比和分析 (20)3.1 容灾产品概述 (20)3.2 基于异地备份技术实现容灾的分析 (20)3.3 基于应用层容灾技术的分析 (21)3.4 基于磁盘阵列复制容灾技术的分析 (21)3.5 基于存储卷复制容灾技术的分析 (23)3.6 基于虚拟化存储技术的分析 (24)3.7 基于Oracle DataGuard容灾技术的分析 (25)3.8 DSG Realsync容灾技术的分析 (27)第二部整体方案设计 (30)4 方案设计(案例:西部证券) (31)4.1 需求分析 (31)4.2 DSG灾备一体化产品线 (31)4.3 Snapassure与Realsync的关系 (31)4.4 容灾技术的推荐 (32)4.5 系统结构 (33)4.6 实时复制软件realsync配置 (33)4.7 定时备份软件snapassure配置 (34)4.8 功能实现 (34)4.9 性能和资源需求估算 (35)4.9.1网络需求 (35)4.9.2日志分析速度 (35)4.9.3每秒钟复制的操作数 (35)4.9.4复制数据延迟 (35)4.9.5CPU资源占用 (36)4.9.6源端的缓存空间 (36)4.9.7业务切换 (36)4.9.8RTO,RPO指标规划 (36)4.10 备份和灾难恢复策略设计 (37)4.10.1本地和异地的数据实时备份 (37)4.10.2本地数据定时备份 (37)4.10.3灾难恢复策略 (38)5 方案设计的要点 (39)5.1 OPS/RAC的支持 (39)5.2 数据完整性保证 (40)5.3 数据初始化装载 (40)5.4 选择性复制支持 (42)5.5 支持的复制结构 (42)5.6 产品规格 (43)5.7 其他关键问题(DSG-RealSync的关键答复) (43)6 DSG-RealSync解决方案的特点 (45)6.1 业务功能实现 (45)6.1.1主备系统数据库处于双活状态 (45)6.1.2以数据保护为中心,侧重于保护业务数据安全 (45)6.1.3数据延迟 (45)6.1.4数据损失 (45)6.2 性能和稳定性 (46)6.2.1对源系统性能的影响 (46)6.2.2对网络资源的使用 (46)6.2.3数据延迟 (46)6.2.4对主中心的影响 (47)6.2.5复制环境的健壮性 (47)6.2.6事物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47)6.3 配置和实施 (48)6.3.1开放性 (48)6.3.2对源系统的修改工作 (48)6.4 可扩展性 (48)6.4.1对系统扩容的影响 (48)6.4.2业务扩展的影响 (48)6.4.3对双机集群的支持 (48)7 DSG-RealSync产品工作原理 (49)7.1 日志抓取(Data Capture) (49)7.2 日志分析(Analyze) (50)7.3 交易合成(Synthesize) (51)7.4 交易传输 (52)7.5 数据装载 (52)7.5.1用DXF数据格式的装载: (53)7.5.2Row mapping实现快速定位 (53)8 DSG SnapAssure备份产品(可选) (55)8.1 DSG SnapAssure备份技术概述 (55)8.1.1选型原则 (55)8.1.2DSG SnapAssure概述 (55)8.1.3DSG SnapAssure特点 (56)8.2 SnapAssure备份产品工作原理 (57)8.2.1数据抽取 (58)8.2.2数据压缩 (58)8.2.3备份数据的组织 (59)8.2.4备份数据的访问 (59)8.2.5恢复功能 (60)8.2.6对非归档日志模式的支持 (61)8.3 SnapAssure的模块组成 (62)8.4 SnapAssure支持的备份策略 (63)8.4.1SnapAssure支持的备份类型 (63)8.4.2备份策略的设计 (64)8.4.3恢复策略 (64)8.5 SnapAssure对Oracle备份系统的特殊优势 (65)8.6 SnapAssure的案例 (67)8.6.1SnapAssure在广东联通的应用: (68)8.6.2SnapAssure在新疆电信IBSS系统中的集中备份应用 (68)第三部项目实施及售后服务 (72)9 项目实施规划 (73)9.1 项目管理 (73)9.2 实施策略规划 (74)9.3 测试 (74)9.4 生产系统实施 (75)9.5 验收支持 (76)9.6 验收方式 (76)9.7 验收小组构成 (77)9.8 验收工作流程图 (78)9.9 培训 (79)9.9.1DSG—RealSync复制容灾系统培训 (79)9.9.2DSG—SnapAssure备份系统培训 (80)9.10 知识转移 (81)9.11 项目文档 (81)9.12 项目小组 (82)10 项目的具体实施步骤 (83)10.1 容灾项目整体实施阶段概述 (83)10.2 数据复制软件本身实施步骤和周期 (83)10.3 容灾系统状态定义 (83)10.4 环境准备 (84)10.5 安装和配置概述 (85)10.6 初始化复制环境、进行初始数据同步 (85)10.6.1首次全同步分析 (85)10.6.2全同步实施步骤 (87)10.6.3时间估算 (87)10.7 开始实时复制 (88)10.8 灾难恢复 (88)10.9 数据一致性检查 (88)10.10 容灾中心的使用 (89)11 容灾演习、容灾切换和回切 (90)11.1 容灾演习 (90)11.2 切换的方式 (90)11.3 数据库的切换过程 (91)11.3.1数据库切换方式: (91)11.3.2数据库切换的步骤 (92)11.4 应用服务器切换 (93)11.5 网络切换 (93)11.6 系统回切 (95)11.7 切换自动化管理工具 (95)12 容灾系统的维护和人员配置需求 (96)12.1 容灾管理规划 (96)12.2 复制软件的日常维护 (96)12.3 人员组织结构规划 (96)12.3.1容灾项目领导小组 (96)12.3.2容灾项目经理 (97)12.3.3系统专家 (97)12.3.4网络专家 (97)13 售后服务内容及承诺 (98)13.1 服务宗旨与策略 (98)13.2 服务体系 (99)13.3 技术服务流程 (99)13.4 行业战略级售后服务计划 (100)13.4.1工程实施阶段的服务 (100)13.4.2系统售后运行期间的服务内容 (101)13.5 服务联系方式 (102)14 附:容灾系统术语与定义 (104)14.1 灾难 (104)14.2 灾备站点 (104)14.3 恢复时间目标(RTO)与恢复点目标(RPO) (104)14.4 业务持续计划(BCP)与灾难恢复计划(DRP) (104)14.5 系统灾难级别定义 (105)14.6 灾难恢复过程 (106)14.7 灾难备份技术 (107)14.8 灾难备份中心 (108)14.9 RPO与RTO (109)第四部DSG公司简介及案例 (111)15 DSG公司简介 (112)15.1 DSG成立和组成 (112)15.2 DSG业务范围 (112)15.3 DSG核心技术 (113)15.4 DSG公司的业务方向 (113)15.5 DSG在国内的主要应用客户 (114)16 附:DSG在类似项目的成功范例和相关经验 (115)16.1 成功案例的列表 (115)16.2 成功案例的概况 (116)16.3 广西移动营业和客服数据库数据复制应急查询平台 (119)16.4 福建电信的计费查询平台应用 (122)16.5 河北地税11地市本地复制和数据集中上收和容灾应用 (124)16.6 长江证券集中交易系统灾备应用 (126)16.7 西北证券灾备一体化方案 (129)16.8 湖北联通的复制应用 (132)16.9 江苏联通业务复制应用 (134)16.10 辽宁网通数据复制应用案例 (136)16.11 上海松江财政容灾系统应用案例 (139)16.12 山东联通计费系统容灾及查询平台应用 (142)16.13 SnapAssure在新疆移动BOSS系统备份的应用 (144)16.14 容灾异构平台的经验 (146)16.15 性能指标占用参考 (146)第一部需求分析1为什么要建容灾系统随着业务的飞速发展使其单位时间内的业务量、相关的资金密度不断提高,因此,业务的间断直接意味着经济上的损失;另一方面,提供高可靠性、高水准的客户服务也是保持良好形象的重要手段;随着IT系统建设的不断发展,我们在享受IT支撑系统带来的高效率、高服务的优势的同时,其业务运作也更加依赖于IT系统的稳定运行,其结果是,一旦发生IT 系统停止运行,那么关键业务系统将受到严重影响,用户信息、征收记录等也随之丢失。
随着应用系统的不断发展完善,信息化对工商系统的业务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为了更好地保护已有的数据资料,保证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一些关键业务的实时保护就变得异常重要,同时对关键数据的保护也变得十分重要。
灾难恢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本方案是根据***单位提出的容灾需求,所设计的方案。
如有欠缺或遗漏之处,敬请谅解!2容灾项目建设需要注意的几大问题2.1为什么要建容灾系统随着业务的飞速发展使其单位时间内的业务量、相关的资金密度不断提高,因此,业务的间断直接意味着经济上的损失;另一方面,提供高可靠性、高水准的客户服务也是保持良好形象的重要手段;随着IT系统建设的不断发展,我们在享受IT支撑系统带来的高效率、高服务的优势的同时,其业务运作也更加依赖于IT系统的稳定运行,其结果是,一旦发生IT 系统停止运行,那么关键业务系统将受到严重影响,用户信息、征收记录等也随之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