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热和反应焓变
- 格式:pdf
- 大小:2.42 MB
- 文档页数:15
知识点: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考点一反应热和焓变1.反应热的概念化学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或的热量。
通常用符号表示。
2.产生原因3.表示方法当Q>0时,即E1>E2,反应吸热,当Q<0时,即E1<E2,反应放热。
4.焓用来描述物质所具有的能量的物理量。
符号:单位。
5.焓变(1)定义:反应的焓变是指之差。
⑵符号及单位:符号:,单位:⑶焓变与反应类型的关系考点二热化学方程式1.定义: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的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H2(g)+O2(g)===H2O(l)ΔH(298K)=-285.8 kJ·mol-1表示在条件下,和反应生成时放热285.8 kJ。
ΔH单位中的mol-1表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式的系数相同。
3.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⑴.注意标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焓变的数值和符号可能不同,因此必须在方程式中每种物质的化学式后面用括号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s、l、g),不用标“↑”或“↓”,水溶液则用aq表示。
⑵.注意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 焓变与温度有关,所以书写时必须在ΔH后指明反应的温度(298 K可不注明)。
⑶.注意明确系数的含义:系数只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或原子个数,因此热化学方程式中系数也可以是分数。
⑷.注意ΔH的单位及符号:ΔH的单位是kJ·mol-1,ΔH只能写在化学方程式的右边,表示正向反应的焓变。
ΔH为“-”表示为放热反应;ΔH为“+”,则表示为吸热反应。
⑸.注意同一反应中系数与ΔH数值的对应关系:ΔH是指一个化学反应完全进行时的反应热,与反应是否可逆无关。
由于ΔH与反应完成时的物质的量有关,所以方程式前面的系数必须与ΔH相对应,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加倍,则ΔH的数值也加倍;若反应逆向进行,则ΔH改变符号,但绝对值不变。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和焓变化学反应是物质转化的过程,而化学反应中伴随着的热效应和焓变则是研究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探讨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和焓变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其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
一、热效应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热效应指的是在化学反应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化学反应可以是放热反应,即释放热量,也可以是吸热反应,即吸收热量。
放热反应的热效应为负值,吸热反应的热效应为正值。
计算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得到,常用的方法是在恒定压力下进行反应,并利用热量计测定反应产生的热量变化。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恒定的温度和压力,以确保所测定的热效应准确可靠。
除了实验测定外,还可以通过热效应的热力学定义式进行计算。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等于反应物和产物的焓差,即ΔH = H(产物) - H(反应物)。
二、焓变的概念和表达方式焓变是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焓的变化量。
焓变的正负值与反应的放热性质或吸热性质有关。
根据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值,可以将焓变分为三类:放热反应焓变为负,吸热反应焓变为正,无热效应反应焓变为零。
焓变的表示方式多样,常见的有标准焓变(ΔH°)、标准生成焓变(ΔH°f)和标准反应焓变(ΔH°r)等。
标准焓变指的是在标准状态下,即恒定温度和恒定压力下,化学反应的焓变。
标准生成焓变是指在标准状态下,从元素的稳定状态生成该物质的1摩尔产物所伴随的焓变。
标准反应焓变是指在标准状态下,化学反应的焓变与反应物和产物的摩尔数之间的关系。
三、热效应和焓变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热效应和焓变作为衡量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指标,在化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反应热的计算和应用热效应的计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情况,从而预测反应的热效应和安全性。
例如在化学工业生产中,需要对反应的热效应进行计算,以确保反应的顺利进行,并合理设计反应条件。
2. 燃烧热和能源利用燃烧反应是一种放热反应,通过计算燃烧热可以确定各种燃料的能量含量。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第一讲反应热与焓变一、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和反应热1.放热反应: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的总能量时,反应释放能量,ΔH 0(填“>”或“<”)。
2.吸热反应: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的总能量时,反应吸收能量,ΔH 0(填“>”或“<”)。
二、化学反应的焓变1.焓(H)用于描述物质具有的能量的物理量。
2.焓变(ΔH)始、终状态焓的变化表示为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3.反应热的含义: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在恒压条件下,它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变,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反应热随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变化而变化,反应热随反应前后物质的聚集状态变化而变化,一个“可逆的”化学反应,它的正反应和逆反应的焓变(ΔH)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4..化学反应热的计算Δ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ΔH=E(反应物的键能总和)—E(生成物的键能总和)例题:1. (07年全国II理综)已知:①1 mol H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 kJ的能量;②1 mol Cl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243 kJ的能量;③由H原子和Cl原子形成1 mol HCl分子时释放431 kJ 的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H2(g)+Cl2(g) = 2HCl(g)B.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 = 183 kJ/molC.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 =-183 kJ/molD.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1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 =-183 kJ/mol解析:ΔH=E(反应物的键能总和)—E(生成物的键能总和)=436 kJ/mol+243 kJ/mol-2×431 kJ/mol= -183 kJ/mol变式练习1.(2011重庆) 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
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热与焓变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转化的过程,而反应热与焓变则是描述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重要概念。
本文将介绍反应热与焓变的概念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以及相关实验方法和计算公式。
一、反应热与焓变的概念1. 反应热反应热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总量之和保持不变。
2. 焓变焓变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伴随的热量变化。
符号ΔH表示焓变,ΔH>0表示吸热反应,ΔH<0表示放热反应。
二、焓变的实验测定方法1. 常压热量计法常压热量计法是用热量计测定反应的热量变化,进而计算焓变。
实验时,将反应物与生成物置于热量计容器中,通过测量温度变化来确定反应的热量。
2. 恒压热量计法恒压热量计法是在恒定压力下进行实验测定。
实验时,将反应物与生成物放置在恒压器中,通过测量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结合恒压条件下气体的物理性质,计算出焓变。
三、焓变的计算公式1. 反应热计算公式反应热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反应热 = 反应物的热量 - 生成物的热量2. 焓变计算公式焓变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ΔH = 反应物的焓 - 生成物的焓四、焓变的应用1. 热力学研究焓变是热力学研究中的基本概念,通过测定焓变可以确定化学反应的放热性质以及反应速率等重要信息,为化学反应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
2. 工业生产焓变的正负值可以判断反应是否放热或吸热。
工业生产中,了解反应热能变化有助于选择适当的反应条件和控制反应过程,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3. 爆炸与燃烧焓变在爆炸和燃烧等有关能量转化的化学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测定反应热能变化,可以预测爆炸释放的能量量级和燃烧物质的热值等关键信息。
五、小结反应热与焓变是描述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重要概念。
实验测定焓变的方法包括常压热量计法和恒压热量计法,计算焓变可以利用反应热计算公式和焓变计算公式。
焓变的正负值可以判断反应的放热性质,应用于热力学研究、工业生产以及爆炸和燃烧等领域。
反应热和焓变反应热和焓变是化学反应中重要的热力学概念,用来描述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反应热和焓变的定义、测定方法以及其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
一、反应热和焓变的定义反应热(ΔH)指的是化学反应在标准条件下所伴随的热量变化。
正值的反应热表示反应吸热,也就是吸收了热量;负值的反应热则表示反应放热,即释放了热量。
反应热的单位通常用焦耳(J)或千焦(kJ)表示。
焓变(ΔH)也是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但它的定义与反应热略有不同。
焓变指的是反应物到生成物之间焓的差异,也就是化学反应中产生的热量变化。
与反应热类似,正值的焓变表示反应吸热,负值的焓变表示反应放热。
二、焓变的测定方法测定反应热和焓变的方法有许多,下面介绍两种常用方法。
1. 热量计法热量计法是通过在一个绝热容器中进行反应,并测量反应过程中容器的温度变化来计算反应热和焓变的方法。
通过测量温度变化,结合热容量的知识,可以推算出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2. 常压下的燃烧法常压下的燃烧法适用于涉及到燃烧反应的焓变测定。
通过将反应物燃烧并与大量水接触,测量水的温度变化,然后利用热容量的知识计算出反应热和焓变。
三、反应热和焓变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反应热和焓变在化学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几个例子。
1. 反应的放热或吸热性质通过测定反应热或焓变的正负值,可以确定一个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这对于了解化学反应的特性和动力学过程非常重要。
2. 化学反应的平衡性质焓变与化学反应的平衡性质密切相关。
根据焓变的正负值可以判断某个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从而对反应的平衡性质进行分析和预测。
3. 反应活性与能量变化的关系焓变也可以用来研究反应的活性和反应速率。
一般来说,焓变越大,反应也越活跃。
因此,通过研究焓变可以对不同反应的活性进行比较和评估。
4. 反应热的工业应用反应热在工业化学反应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测定反应热可以确定不同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从而为工业生产提供相关的设计和控制依据。
反应热与焓变的计算化学反应中的热能变化计算在化学反应中,热能变化(ΔH)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质,在计算中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如何计算化学反应中的热能变化,具体包括反应热和焓变的计算。
1. 反应热的计算反应热是指在常压下,物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化学反应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反应热可以通过燃烧实验或通过实验室反应器测定得到。
在计算反应热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反应热(ΔH)= 反应前的热量 - 反应后的热量其中,反应前的热量是指反应物在初始温度下的热量,反应后的热量是指生成物在最终温度下的热量。
2. 焓变的计算焓变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由于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而引起的热量变化。
焓变可以通过标准反应焓变(ΔH°)来表示,标准反应焓变是指在标准温度(298K)和标准压力(1 atm)下,物质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所伴随的热量变化。
在计算焓变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焓变(ΔH)= ∑(生成物的摩尔数 ×反应焓) - ∑(反应物的摩尔数 ×反应焓)其中,反应焓是指每个物质在反应中产生或吸收的热量,可以通过实验或者化学手册中的标准值来获取。
3. 热能变化的计算热能变化是指化学反应中反应热和焓变的总和。
在计算热能变化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热能变化(ΔE)= 反应热(ΔH)+ 焓变(ΔH)热能变化的值可以表示反应的放热性质或吸热性质。
当热能变化为负值时,表示反应为放热反应,释放热量;当热能变化为正值时,表示反应为吸热反应,吸收热量。
4. 实例分析例如,我们考虑以下反应:2H2(g) + O2(g) → 2H2O(l) ΔH° = -571.6 kJ/mol我们可以计算该反应的反应热和焓变。
首先,计算反应热:反应热(ΔH)= 反应前的热量 - 反应后的热量反应前的热量:2 × 0 kJ/mol (H2的标准热量) + 1 × 0 kJ/mol (O2的标准热量) = 0 kJ/mol反应后的热量:2 × (-285.8 kJ/mol) (H2O的标准热量) = -571.6kJ/mol反应热(ΔH)= 0 kJ/mol - (-571.6 kJ/mol) = 571.6 kJ/mol接下来,计算焓变:焓变(ΔH)= ∑(生成物的摩尔数 ×反应焓) - ∑(反应物的摩尔数 ×反应焓)焓变(ΔH)= 2 × (-285.8 kJ/mol) - (2 × 0 kJ/mol + 1 × 0 kJ/mol) = -571.6 kJ/mol最后,计算热能变化:热能变化(ΔE)= 反应热(ΔH)+ 焓变(ΔH) = 571.6 kJ/mol + (-571.6 kJ/mol) = 0 kJ/mol根据计算结果,可以得出该反应的热能变化为0 kJ/mol,即该反应为热力学平衡反应。
课题: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焓变【学习目标】: 知识点、考点: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常见转化形式。
2.了解反应热、焓、焓变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焓变与反应热、物质能量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反应热、焓、焓变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焓变与反应热、物质能量间的关系【知识网络详解】知识点一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一、反应热及其表示方法1.定义: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
2.表示符号:用Q 表示⎩⎪⎨⎪⎧Q >0,表示反应吸热,E 反应物<E 生成物;Q <0,表示反应放热,E 反应物>E 生成物。
3.单位:kJ·mol -1或J·mol -1。
【核心突破】 反应热(1) 反应热描述的是化学反应前后的热量变化,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
(2)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 燃烧反应;② 中和反应;③ 物质的缓慢氧化反应;④ 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⑤ 大多数化合反应;⑥ 大多数置换反应。
(3)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多数分解反应;②以H 2、CO 、C 等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③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等固态铵盐与碱的反应;④高温下进行的反应。
【典型例题 1】(1)有能量变化的过程都是化学变化。
( )(2) 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吸热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 ) (3) 当反应放热时,Q >0。
( )(4) NaOH 固体溶于水时放出的热量也属于反应热。
( ) 【典型例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物质发生反应时放出的热量来源于对反应的加热 ② 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发生能量变化 ③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都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能量变化的表现 ④ 化学反应总是放出热量 ⑤ 反应热通常用Q 表示,反应放热时,Q 为负值;反应吸热时,Q 为正值A .①②③B .①④⑤C .②③⑤D .①②④ 二、反应热的测定 1.仪器——量热计2.原理:Q =-C (T 2-T 1),其中C 表示溶液及量热计的热容,T 1、T 2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体系的温度。
反应热与焓变热化学是化学中研究化学反应与能量之间关系的分支学科,其中包括了反应热与焓变的研究。
反应热是指在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中释放或吸收的能量的量。
而焓变则是指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焓发生变化的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反应热与焓变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意义。
一、反应热的概念与计算方法反应热是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量,可以用来描述反应的放热性质。
在恒压条件下,反应热可以通过测量反应混合物的温度变化并结合容器的热容量计算得出。
当反应为放热反应时,反应混合物的温度会升高,反之则会降低。
计算反应热的方法有两种:燃烧法和热量计法。
燃烧法是通过将化学反应物燃烧并将释放的热量传导到称量瓶中的水中,通过测量水的温度变化来计算反应热。
热量计法则是利用专门的热量计器,在绝热条件下测量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并以此计算反应热。
二、焓变的概念与计算方法焓变是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焓发生变化的量,可以用来描述反应的放热或吸热性质。
焓是热力学量函数,通常用H表示。
在恒压条件下,焓变可以通过测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焓并作差来计算得出。
计算焓变的方法有两种:标准焓变和反应热表法。
标准焓变是指在标准状态下,物质从一个给定的温度、压强转变为另一温度、压强下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标准焓变可以通过查阅热化学数据手册或反应热表来获得。
反应热表法则是通过测量反应混合物的反应热来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焓变。
三、反应热与焓变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意义反应热与焓变在化学反应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反应过程中的放热或吸热性质,从而推断反应的热力学性质。
其次,反应热与焓变还可以用来判断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同时也可以预测反应的方向。
若焓变为负值,则反应为放热反应,并且具有较高的熵。
反之,若焓变为正值,则反应为吸热反应,并且具有较低的熵。
最后,反应热与焓变还可以用来计算化学反应的功和能量变化,并进一步研究反应的动力学性质。
四、结语综上所述,反应热与焓变是研究化学反应与能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概念。
化学反应中的焓变和反应热化学反应是物质转化的过程,而焓变和反应热则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热力学参数。
本文将从理论角度分析焓变与反应热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意义。
一、焓变的概念与计算方法焓变是指化学反应发生过程中系统内部能量的变化。
化学反应可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表示系统向外界释放能量,吸热反应则表示系统从外界吸取能量。
焓变可以通过实验测定或计算得出。
焓变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利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生成焓之差来计算。
根据焓变的定义,可以得到以下公式:ΔH = ΣnH(生成物) - ΣmH(反应物)其中,ΔH表示焓变,n和m分别为生成物和反应物的摩尔数,H 为物质的摩尔生成焓。
二、反应热的概念与意义反应热是指化学反应发生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它可以通过实验测定焓变来得到,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直接测定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然后计算出反应热。
反应热有助于了解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情况,它是评价反应物质组成变化及反应条件变化对反应热的影响的重要指标。
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类型、反应物质的性质、反应条件等因素有关。
三、焓变与反应热的关系焓变与反应热是密切相关的热力学参数。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焓变等于系统所吸收的热量与所做的功之和。
即:ΔH = Q - W其中,ΔH表示焓变,Q表示热量,W表示功。
对于常压条件下的化学反应,反应热等于焓变。
反应热为正值时表示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热为负值时表示反应为放热反应。
四、焓变与反应速率的关系焓变还与反应速率密切相关。
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中物质转化的快慢程度。
一般来说,放热反应的活化能较低,分子运动更加剧烈,反应速率较快;而吸热反应则需要克服较高的活化能,反应速率较慢。
由于焓变反映了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因此可以通过调节化学反应的焓变来控制反应速率。
例如,通过加热可以提高反应物的动能,并加快反应速率。
结论本文从理论角度探讨了化学反应中的焓变与反应热。
焓变是化学反应中系统内部能量变化的量度,可以通过实验测定或计算得出;反应热是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与焓变密切相关。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知识点总结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一、化学反应的焓变1.反应热与焓变(1)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相同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2)焓与焓变①焓是与物质内能有关的物理量。
常用单位:,符号:。
②焓变(ΔH):在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焓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符号:,单位:。
1)化学反应的特征:2)化学反应的本质:。
化学键断裂能量,化学键生成能量。
3)某种物质的能量与化学性质的稳定性、键能的关系:物质的能量越高,化学性质越,键能越;反之,能量越低,化学性质越,键能越。
3.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231)所有的 ;练习: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浓硫酸稀释 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A 、①④⑤ B 、①②④ C 、②③ D 、②④二、反应热大小的比较(1)同一反应,生成物状态不同——生成能量高的产物时反应热 ;(2)同一反应,反应物状态不同——能量低的反应物参加反应的反应热 ;(3)晶体类型不同,产物相同——能量低的反应物参加反应的反应热 ;(4)两个有联系的不同反应相比较时——完全反应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多,相应的反应热更 或更 。
(5)对于可逆反应,因反应不能进行完全,实际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要小于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的数值。
练习: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Q 1 〉Q 2的是 ( )A .2H 2(g)+O 2(g)=2H 2O(l) △H= Q 1 2H 2(g)+O 2(g)=2H 2O(g) △H= Q 2B .S(g)+O 2(g)=SO 2(g) △H= Q 1 S(s)+O 2(g)=SO 2(g) △H= Q 2C .C(s)+0.5O 2(g)=CO (g) △H= Q 1 C(s)+O 2(g)=CO 2(g) △H= Q 2D .H 2(g)+Cl 2(g)=2HCl(g);△H= Q 1 0.5H 2(g)+0.5 Cl 2(g)=HCl(g);△H= Q 2练习:已知299 K 时,合成氨反应 N 2 (g ) + 3H 2 ( g )3 ( g ) △H = —92.0 kJ/mol ,将此温度下的1 mol N 2 和3 mol H 2 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忽略能量损失)()A、一定大于92.0 kJ B、一定等于92.0 kJ C、一定小于92.0 kJ D、不能确定三、热化学方程式1.定义:能够表示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