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预习】2019秋季学期同步积累四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期末真题模拟试卷卷(一)-新版教材8K可打印
- 格式:docx
- 大小:23.62 KB
- 文档页数:3
9. 这学期我们读了《格林童话》,《格林童话》中讲了许多精彩的故事,你觉得最有意思的一个故事是《______》,谈一谈喜欢这个故事的理由是:______。
10. 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好,在句子前面标上序号。
______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
______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
______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杨梅。
______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
______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
11. 爸爸妈妈是你最亲近的人,是最疼爱你的人,请你给爸爸或妈妈写一封信,有什么心里话尽情的给爸爸妈妈说吧!请注意书信的格式。
300字左右。
二、阅读理解(30分)1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1.(1)“喝彩”中“喝”的读音是______(hēhè)。
2.(2)“有志者当效周生”中“效”的意思是 ______。
3.(3)谈谈你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解。
1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智取九龙杯一次,一位外宾访问中国后从上海回国,有关单位在某大饭店为他准备了丰盛的宴席。
宴会使用的精致的九龙杯上雕刻着九条飞龙,姿态各不相同,条条矫健抖擞,鳞(lín)光耀目,口含金珠,酒一入杯,金珠就闪闪滚动。
这个外宾非常惊奇,爱不释手。
酒过三巡,他倚酒三分醉,顺手牵羊——把一只九龙杯塞进了公文包,但被接待人员看见了。
这酒杯是国宝,一套有36只,少一只岂不可惜。
此时,周总理正在上海,有关部门立即向周总理作了汇报。
总理说:“九龙杯是国家的宝贝,一定要追回来,但要礼貌,不伤感情地追回来。
”总理接着问:“今天为这位外宾安排了什么活动?”有关人员回答:“宴会后看杂技表演。
”周总理笑了笑说:“这就好办了。
”说完,一一作了安排。
杂技场里灯火通明,外宾正在兴高采烈地欣赏着精彩的表演。
7.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白鹅》这篇文章,丰子恺先生从鹅的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方面去写鹅的高傲。
②《猫》这篇文章,老舍先生是抓住猫______的性格来写的。
③《颐和园》这篇文章,作者是按照______顺序来写的。
8. 口语交际小明期中考试的成绩不好。
作为他的老师,你应该这样鼓励他:______。
作为他的家长,你应该这样做:______。
作为他的朋友,你应该这样安慰他:______。
9. 我国历史悠久,古迹众多,但由于种种原因,有的文化古迹遭到了破坏,为了保护文物,你可以提出哪些好的建议呢?10. 排列句子。
(______)还没缝几针,手就被扎破了,疼得我流下了眼泪。
(______)我回到家,放下书包,找到针线和扣子,学着缝纽扣。
(______)放学路上,我发现上衣扣子掉了一颗。
(______)我说:“不,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______)奶奶看见了,说:“拿来,我给你缝。
”(______)我坚持自己缝,终于把纽扣缝好了。
11. 爸爸妈妈是你最亲近的人,是最疼爱你的人,请你给爸爸或妈妈写一封信,有什么心里话尽情的给爸爸妈妈说吧!请注意书信的格式。
300字左右。
二、阅读理解(30分)12. 我爱阅读,还会做后面的练习呢!一分钟著名教育家班杰明曾经接到一个青年人的求教电话,并与那个渴望成功的青年人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当那个青年人如约而至时,看到班杰明的房________高大宽敞,________房间里却乱七八糟,狼藉一片。
这景象令青年人颇感意外。
没等青年人开口,班杰明就打招呼道:“你看我这房间太不整洁了,请你在门外等候一分钟,我收拾一下,你再进来吧。
”说着,他轻轻关上了房门。
很快,一分钟过去了,班杰明打开了房门,并热情地把青年人让进了客厅。
青年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出现了另一番景象——房间内的一切________摆放得井然有序,________有两杯刚刚倒好的红酒还漾着微波。
7. 选词填空1.(1)气势气魄这样______雄伟的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宏伟______,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
2.(2)发现发明恐龙飞向蓝天演化成鸟儿,这是科学家们的新______。
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______,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8. 口语交际小明期中考试的成绩不好。
作为他的老师,你应该这样鼓励他:______。
作为他的家长,你应该这样做:______。
作为他的朋友,你应该这样安慰他:______。
9. “一模(mó)一样、空(kòng)隙、勾当(dāng)、风号(háo)浪吼”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
10. 仿写句子。
1.(1)例: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家门口休息一会,头朝着外面,触角摆动。
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角(轻微地)摆动。
仿:我家门前菜园边有几株牵牛花,______蔓顺着______篱笆向上爬,好像给菜园戴上了______花环。
2.(2)例: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仿:______非______不可!11. 诗句“只缘身在此山中”中的“缘”的意思是缘分。
二、阅读理解(30分)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将计就计①一天,一群老鼠在开会,商量当猫出现的时候,怎样才能及时逃走。
结果,它们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趁猫睡觉时,在它脖子上挂一个小铃,________猫一走动,铃声________会响起来,大家可以立刻逃走了。
这时,一只小老鼠哭丧着脸说:“这个办法好是好,可是谁去给猫挂小铃呢?”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了主意……过了好一会儿,一只胆大的老鼠自告奋勇地站出来说:“你们都是些胆小鬼,我去!”②当晚,那只老鼠拿着小铃,________地来到猫睡觉的地方。
这时,猫已经发现了它,却假装熟睡,让老鼠轻易得手——任由它在自己的脖子上挂上了小铃。
老鼠窃喜:我成功了!它十分得意地回去报喜。
②新教学楼启用后,光明小学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的______。
6. 《巨人的花园》这个童话故事让我们明白的道理是()A .快乐应该和大家一起分享。
B .春天是一个鲜花盛开的季节。
C .巨人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深深的悔恨。
7.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白鹅》这篇文章,丰子恺先生从鹅的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方面去写鹅的高傲。
②《猫》这篇文章,老舍先生是抓住猫______的性格来写的。
③《颐和园》这篇文章,作者是按照______顺序来写的。
8. 读一读下面的词语,选两三个词写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出乎意料欣喜若狂得意扬扬热闹非凡突如其来号啕大哭神清气爽扬长而去9.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1)《鸟的天堂》课文中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这“鸟的天堂”是指大榕树。
2.(2)爬山虎的脚就是茎上叶柄反面伸出枝状的细丝。
3.(3)作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是:长廊→佛香阁→万寿山→昆明湖。
4.(4)“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这里的生命之桥是指骨髓移植。
5.(5)科学只能改变人类的物质生活,不能改变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
10. 童话可以分为两类:由作家创作的和在人民群众中口头流传后经人搜集整理的。
11. 诗句“只缘身在此山中”中的“缘”的意思是缘分。
二、阅读理解(30分)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痛苦积累力量有一个女孩,很小的时候就拥有一个梦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滑雪运动员。
然而,她不幸患上了骨癌。
为了保住性命,她被迫锯掉了右脚,后来,癌症蔓延,她先后又失去了乳房和子宫。
一而再,再而三的厄运降临在她的头上,她哭泣过,悲伤过,但却从未放弃过心中的梦想。
她一直都告诫自己:“轻言放弃就是失败,我要对自己的生命贞责。
”最后,她不但没有被病魔打倒,相反,她以顽强的斗志和无比的勇气,排除万难,终于创下了许多项世界纪录。
其中包括1988年冬奥会的冠军,并在美国历届滑雪锦标赛中共赢得29枚金牌。
______4.(4)写一副回文联。
上联:______下联:______5.(5)补充下面的格言。
______,莫以恶小而为之。
业精于勤,荒于嬉;______,______。
6.(6)江苏苏州沧浪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清风明月本无价”,请对出下联“ ______。
”7.(7)用下面的词语各写一句话。
①逐渐……______②不但……而且……______8. 下面有关《爱的教育》说法错误的是()A .是一部日记体儿童小说,原名《心》。
B .记述了发生在四年级学生中的两百个动人的故事。
C .小说写出了主人公对祖国和人民、对父母和兄弟、对老师和同学深厚而真挚的爱。
9. 默写《送元二使安西》并回答问题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
后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
这首诗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 ______。
10. 给下面的这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我听说______湖南张家界地貌奇特______有着泰山之雄______华山之险______黄山之变化______桂林之秀丽______这次来到张家界______我真正领略了这仙境般迷人的景色______11. 连一连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 草色遥看近却无西塞山前白鹭飞______ 桃花流水鳜鱼肥二、阅读理解(30分)12. 先把下列的句子补充完整,再搜索两句关于学习的名人名言。
1.(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______天下事事事关心。
2.(2)______,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3.(3)为学患无疑,______。
4.(4)如果让你上网搜索2句关于学习的名人名言,你会输入哪些关键词呢?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A .学习B .名人名言C .学习名人名言13.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登汇波楼我来到大明湖公园。
一进东门,一座富有民族特色的高大建筑矗立在眼前。
啊,这就是汇波楼!楼面侧上方中央横挂一块巨匾,“汇波楼”三个大字闪闪发光。
5.(5)补充下面的格言。
______,莫以恶小而为之。
业精于勤,荒于嬉;______,______。
6.(6)江苏苏州沧浪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清风明月本无价”,请对出下联“ ______。
”7.(7)用下面的词语各写一句话。
①逐渐……______②不但……而且……______8. 这次考试我没有准备,所以我心里忐忑不安,这种心情用“______”这句歇后语来形容真是恰如其分。
9.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供养不周(环绕)故人西辞黄鹤楼(老朋友)B .年逾古稀(超过)应接不暇(空闲)C .异乡(分开)隆冬腊月(程度深)10. 童话可以分为两类:由作家创作的和在人民群众中口头流传后经人搜集整理的。
11. 连一连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 草色遥看近却无西塞山前白鹭飞______ 桃花流水鳜鱼肥二、阅读理解(30分)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片段叶老先生见了我,像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一下子让我觉得距离缩短不少。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
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chēng chèn)楷模的大作家。
他跟我的谈话,让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mòmú)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
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1.(1)给文中的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堪称______(chēng chèn)模______(mòmú)模糊糊2.(2)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一对近义词。
______——______3.(3)找出一个比喻句。
勇气时,我这样劝告:“______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当有人觉得自己很优秀,看不起别人时,我这样劝告:“尺有所短,______”。
5. 按要求写句子。
①这本书是你的?这本书是他的?(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______②矮小方形的石头房子建筑在山坡的石头路面上。
(缩句)______③小红看了许多课外读物,丰富了自己的文化知识与写作水平。
(修改病句)______6. 按照要求写句子。
①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仿写句子。
)______②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仿照选文,用“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写一句话。
______③给句子换一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
(提示:可加关联词,可用比喻的说法。
)______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7. 根据提供的口语交际情境做题。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大家都希望出去游玩。
可是老师却说:“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我们班不组织秋游活动。
”你准备这样说服李老师:______。
8. 课文精彩内容我知道。
①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______,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______,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②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______,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______。
③丰子恺笔下的白鹅的性格特点是______;叶·诺索夫描写的白公鹅则具有______的派头。
④《送元二使西安》中“______,______”最能表现诗人对“元二”的惜别之情。
⑤一个人在绝处逢生的困境中,忽而出现新的转机,我们常用陆游写的“______,______”一句诗来形容。
材料二:1.(1)材料一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可多项选()A.举例子 B.列数字 C.打比方 D.作比较2.(2)从以上二则材料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并想想解决方法。
3.(3)结合材料一,二,以及你的发现,以下宣传语你认为哪句好?并说说理由。
A .浪费粮食可耻!B .发现浪费粮食者,有关部门将对其进行严肃教育,严重情节的将对其处罚。
C .节约粮食是一种美好的品质,节约粮食就等于爱护我们的家园。
8. 课文精彩内容我知道。
①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______,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______,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②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______,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______。
③丰子恺笔下的白鹅的性格特点是______;叶·诺索夫描写的白公鹅则具有______的派头。
④《送元二使西安》中“______,______”最能表现诗人对“元二”的惜别之情。
⑤一个人在绝处逢生的困境中,忽而出现新的转机,我们常用陆游写的“______,______”一句诗来形容。
⑥苏轼在《题西林壁》中赞美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9. 名言警句。
1.(1)爷爷经常告诫我,“业______ ,荒于______;行______ ,毁于______。
”2.(2)科学需要我们不断地创新、勇敢地实践,才能创造奇迹。
著名物理学家牛顿曾说过:“没有______就______。
”10. 童话可以分为两类:由作家创作的和在人民群众中口头流传后经人搜集整理的。
11.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你最喜欢本册书的哪一篇课文?为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收获。
二、阅读理解(30分)12. 课文内容综合理解。
《菊花》的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______”这一句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菊花的喜爱;《观潮》一文按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记叙了钱塘江的一次涨潮过程,表达了作者______;我们认识了______的小兵张嘎;《蒲公英的梦》告诉我们要______;《麻雀》中老麻雀以伟大的______战胜了猎狗,保护了小麻雀。
3.(3)本学期第八单元的单元主题是______。
《______》讲述了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______》则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科学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指的是______。
8. 把句子补充完整。
1.(1)清风明月本无价,______。
2.(2)莫以善小而不为,______。
3.(3)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______。
9. 选用合适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1.(1)叔叔会开拖拉机。
叔叔会修拖拉机。
______2.(2)我们下一番苦功。
我们能得到优异的成绩。
______3.(3)伽利略是位年轻的数学家。
伽利略敢于向亚利士多德这位权威挑战。
______10. 童话可以分为两类:由作家创作的和在人民群众中口头流传后经人搜集整理的。
11. 连一连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 草色遥看近却无西塞山前白鹭飞______ 桃花流水鳜鱼肥二、阅读理解(30分)12. 课内阅读。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
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会儿吧。
”小鬼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1.(1)小红军为什么要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2.(2)小红军这时的体力真的比陈赓强多了吗?你是通过哪些词语体会到的?请用写下来。
这些词语能够说明什么?3.(3)通过阅读选文,你感受到小红军是一个什么样的战士?1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困境即是机遇一天,狮子来到了天神面前:“我很感激你赐给我如此雄壮威武的体魄,如此强盛无比的力量,让我有足够的能力统治整座森林。
”天神听了,微笑地问:“但是这不是你今天来找我的目的吧?看起来你似乎为了某事而困扰呢!”狮子轻轻吼了一声,说:“天神真是懂得我啊!我今天来的(dí dì)确是有事相求。
②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______,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______。
③丰子恺笔下的白鹅的性格特点是______;叶·诺索夫描写的白公鹅则具有______的派头。
④《送元二使西安》中“______,______”最能表现诗人对“元二”的惜别之情。
⑤一个人在绝处逢生的困境中,忽而出现新的转机,我们常用陆游写的“______,______”一句诗来形容。
⑥苏轼在《题西林壁》中赞美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9. “一模(mó)一样、空(kòng)隙、勾当(dāng)、风号(háo)浪吼”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
10. 仿写句子。
1.(1)例: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家门口休息一会,头朝着外面,触角摆动。
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角(轻微地)摆动。
仿:我家门前菜园边有几株牵牛花,______蔓顺着______篱笆向上爬,好像给菜园戴上了______花环。
2.(2)例: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仿:______非______不可!11.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你最喜欢本册书的哪一篇课文?为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收获。
二、阅读理解(30分)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________长城上,________脚下的方砖,________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________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1.(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扶着站在想起踏着______长城上,______脚下的方砖,______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______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2.(2)划线词语“自然”一词在句子中的正确理解是______(A.自然界;B.不勉强;C.表示理所当然)“数不清”说明条石______,“一块有三千斤重”说明条石______,“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说明搬运______。
国和人民、对父母和兄弟、对老师和同学深厚而真挚的爱。
9. “一模(mó)一样、空(kòng)隙、勾当(dāng)、风号(háo)浪吼”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
10. 排列句子。
(______)还没缝几针,手就被扎破了,疼得我流下了眼泪。
(______)我回到家,放下书包,找到针线和扣子,学着缝纽扣。
(______)放学路上,我发现上衣扣子掉了一颗。
(______)我说:“不,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
(______)奶奶看见了,说:“拿来,我给你缝。
”
(______)我坚持自己缝,终于把纽扣缝好了。
11.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你最喜欢本册书的哪一篇课文?为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收获。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颐和园》片段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拦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影),几千幅画没有那两(幅副)是相同的。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情)气爽。
1.(1)选择文中括号内正确的汉字。
(拦栏)______杆风______(景影)
两______(幅副)神______(清情)气爽
2.(2)根据提示,请用“//”给短文分层。
第一层:总体介绍长廊的“长”。
第二层:写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花的特点。
第三层:写长廊两旁风景宜人。
3.(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神清气爽”指:______。
4.(4)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 ,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
______之情。
1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困境即是机遇
一天,狮子来到了天神面前:“我很感激你赐给我如此雄壮威武的体魄,如此强盛无比的力量,让我有足够的能力统治整座森林。
”
天神听了,微笑地问:“但是这不是你今天来找我的目的吧?看起来你似乎为了某事而困扰呢!”
狮子轻轻吼了一声,说:“天神真是懂得我啊!我今天来的(dí dì)确是有事相求。
因为尽(jìn jǐn)管我的能力再好,但是每天天亮的时候,我总是会被鸡叫声给吵醒。
神啊!祈求您,不要让鸡在天亮时叫了!”
天神笑道:“你去找大象吧,它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的。
”
狮子跑到湖边找到大象,看到大象正在气呼呼地直跺脚。
狮子问大象:“你干嘛发这么大的脾气?”
大象拼命摇晃着大耳朵,吼着:“有只讨厌的小蚊子,钻进我的耳朵里,我快痒死了。
”
狮子离开了大象,心里暗自想着:“原来体型这么(宏大巨大)
2 / 3
的大象,还会怕那么瘦小的蚊子,那我还有什么好抱怨呢?(究
竟毕竟)鸡叫也不过每天一次,而蚊子却是无时无刻地骚扰着大
象。
这样想来,我可比他幸运多了。
”
狮子一边走,一边回头看着仍在跺脚的大象,心想:“天神要我
来看看大象的情形。
应当就是想告知我。
___________________
既然如此,那我只好靠自己了!反正以后只要鸡叫时,就当作鸡
是在提醒我该起床了,如此一想,对我还算是有些益处。
”
1.(1)选择文中括号内正确的拼音或者词语。
的______(dí dì)确尽______(jìn jǐn)管
(宏大巨大)______的大象(究竟毕竟)______
2.(2)天神想告诉狮子什么道理呢?请根据语境,在最后
一段的横线上写出来。
3.(3)每个人都有烦恼,狮子的烦恼是______ ,大象的
烦恼是______ ,你的烦恼是______。
4.(4)读了这个故事,请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会怎样对
待烦恼?
三、写作(30分)
15. 这次习作,让我们大胆畅想一下:未来,我们的生活还将发
生怎样神奇的变化?还会有怎样的高科技来改变和方便我们的生
活?请以“未来的一天”为题,通过未来的某一天你的所见所闻,
来展示令人惊讶的未来世界。
想象要丰富,内容要具体,语句要
通顺,写好要细细读一读,改一改。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