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无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班级_______ 小组______ 姓名________【学习目标】1 .了解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的概况;2.掌握明朝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的基本情况;3.理解明朝古典小说的思想艺术特点。
重点:李时珍和《本草纲目》;明朝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明朝古典小说的的成就和时代特点。
难点:明朝科技成就的时代特点。
【自主学习】●知识梳理(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一、科技名著1.《本草纲目》:医药学家__________编写的一部药物学著作。
地位: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___________占有重要地位。
2.《天工开物》:___________编写的一部科技巨著,对各地的农业和_________生产技术和经验进行全面的总结。
地位:被誉为“中国17世纪____________________全书”。
3.《农政全书》:农学家___________编著的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
地位:是明末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二、著名建筑1.明长城:目的: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东起_________,西至___________,总长万余里。
2.北京城:明成祖时,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
从1406年开始,到_________年基本建成。
有_______、皇城、__________和外城。
宫城即___________,是北京城的核心。
地位:紫禁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三、文学方面1.小说①《三国演义》:作者__________,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
特点:我国_________________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
②《水浒传》:作者___________,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
特点:运用白话描写故事进程和人物性格,洗练明快,生动传神。
③《西游记》:作者__________,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
部编版:七下历史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学习目标】①了解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的概况。
②掌握明长城和明朝北京城的基本情况。
③了解明朝小说和戏剧的代表作品及主要内容,明确其思想艺术特点。
【自主学习】一、科技名著1.《本草纲目》(1)作者:_____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
(2)内容:书中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详细介绍它们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
(3)地位: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天工开物》(1)作者:______。
(2)内容: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
(3)地位: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_______”。
3.《农政全书》(1)作者:明代科学家_______。
(2)内容: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大类。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_______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3)地位: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_____巨著。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下图是《明长城示意图》,与秦长城相比,明长城有哪些变化?1.明长城(1)修建目的:防御北方____南扰。
(2)起止地点:东起鸭绿江边、西至_______。
(3)历史地位:在长城修筑史上,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_____,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优异。
(4)作用:成为各民族____的纽带。
2.北京城(1)迁都:明朝的北京城是在_______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
明成祖朱棣选定北京为都城,于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
(2)布局:明朝北京城有宫城、_____、内城和_____。
宫城即_____,是北京城的核心。
(3)建筑:北京城的建筑,以宫殿为重点。
_____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三、小说和艺术1.小说小说时间作者内容地位《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末明初______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各种矛盾冲突是我国______小说的开山之作《水浒传》元末明初______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优秀的长篇小说《西游记》明代中期______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富于________色彩的神话小说2.艺术: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______》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2021-2022学年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知识与能力】识记《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三部科技巨著的作者、主要特点及其地位;知道明长城的东西起止点和北京城的布局特点,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归纳明代文学领域的主要成就,知道《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牡丹亭》的作者、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过程与方法】三位科学家成功的原因:设计一张明代三大科技巨著简表;紫禁城建筑特色和明朝北京城布局特点;通过交流、了解各部小说主要内容,明确它们都有反封建的时代特色,知道它们在国内和国际的文学史上都占据重要地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三位科学家事迹的介绍,探究他们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培养刻苦学习、勤于思考、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使学生懂得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学艺术作品,提高个人素养。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北京城和明长城,明朝小说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教学难点:由明朝三部科学巨著,指导学生对课本科技成就的时代特点加以分析和理解。
(多媒体展示图片)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
它以悠久的历史,浩大的工程,雄伟的气魄著称于世。
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是何时修筑的,修筑的目的是什么?知识点一:科技名著【新知导学自主学习】【学习目标】【多元导入】1、李时珍: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宋应星:科技巨著《天工开物》,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徐光启:农业著作《农政全书》,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等大类,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知识点二:明长城和北京城1、明长城(1)目的: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导学案一、明确目标1.了解明朝的科技著作和文学、戏剧等作品。
2.了解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特点。
二、前置自学((一)明朝的科技成就 书名作者内容地位本草纲目 ★___________全书190多万字,共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还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
总结了我国古代★___________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天工开物 ★___________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_________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被誉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农政全书 ★___________分为农本、田制、农事、________、农器等大类。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_______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重要的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明朝的建筑成就1.明长城:(1)目的:_________________。
(2)地点:东起____________ 、西至___________。
(3)作用:既是_________________ 体系,又是____________ 的纽带。
(4)地位: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长城,也是保存最完整、最坚固、最雄伟的长城遗迹。
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北京城:(1)修建:_______时,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构成:北京城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组成。
核心是_____,即紫禁城。
小说和戏剧作者内容 地位 《三国志通俗演义》 《水浒传》 吴承恩汤显祖数字助记:一出戏剧(《牡丹亭》)两个城(明长城、北京城)。
三部科技(《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四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题号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1.(2017·山东聊城)右图是某著作中描绘我国古代井火煮盐工艺的一幅插图,该著作应是<无图亦做题>A.《齐民要术》B.《水经注》C.《天工开物》D.《海国图志》2.(2017·四川宜宾)李时珍经过27年研究,写成有药物一千八百多种、医方一万多个的《本草纲目》。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主要内容包括明朝的科技成就、建筑艺术和文学成就。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明朝时期我国科技、建筑和文学的发展状况,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明朝的基本情况,对于科技、建筑和文学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科技成就的具体内容、建筑艺术的特点以及文学成就的内涵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明朝的科技成就,认识明朝建筑艺术的特点,掌握明朝文学成就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明朝的科技成就、建筑艺术特点、文学成就内容。
2.教学难点:科技成就的原理和作用、建筑艺术风格的形成、文学成就的内涵。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演示、图片资料、案例分析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了解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明朝时期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分别介绍明朝的科技成就、建筑艺术特点和文学成就内容,让学生对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方面的内容,分析其特点和内涵。
讨论结束后,各组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和汇报,进行点评和讲解,巩固学生对明朝科技、建筑与文学成就的理解。
史海拾贝宋应星买书的故事宋应星十五岁那年,听说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是一部价值很高的科学著作,于是他就渴望着能读一读。
每见到读书识字的亲友或邻居,他都急切地询问人家是否有这本书。
有一天,他听说镇上的文宝斋书铺刚购进一批新书,就急匆匆赶去买书,可是没有《梦溪笔谈》。
他一边往回走,一边想找本书真难呀!,只听“哎哟”一声,撞到前面一个行人身上,再看地上,已经撒了许多米裸。
他连声道歉,急急忙忙地弯下腰帮那位行人检米裸。
检着检着,眼前一亮,包米裸的废纸上竟有《梦溪笔谈》一行字!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他忙向那人询问米裸是从哪儿买的,之后一口气跑出好几里路,才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地追上了卖米裸的老汉,要出高价买老汉包米课的废纸。
老人见他爱书心切,就拿出一本旧书给了他,原来是部残本的《梦溪笔谈》,书少了后半部。
老汉告诉他这书是清早路过南村纸浆店时向店老板讨来的。
宋应星又一路跑着赶到纸浆店,可那后半部书已经和别的旧书一起拆散泡入水池,正准备打成纸浆。
宋应星拉住店老板的手,急切地说:“求求您,帮忙把《梦溪笔谈》那本书从水池中捞上来吧。
”说着,他摸出了身上所有的钱,摆在老板面前,又脱下衣服抵作酬金。
老板不解地说:“孩子,这一池废书也不值这些钱啊!”宋应星向老板讲述了自己找这本书的经过。
老板被这种求学的精神深深感动了,赶忙让工匠下水池从散乱的湿纸堆中找齐了那半部书。
宋应星捧着湿淋淋的书回到了家,小心翼翼地一页页分开,晾干,装仃好。
他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书!宋应星从《梦溪笔谈》这部科学著作中学到了天文、数学、植物、化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为他以后编写《天工开物》一书莫定了坚实的基拙。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和文学导学案课前准备:1、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有哪些内容?2、宋元时期的科技成绩有哪些?3、阅读教材,自己总结明朝科技、建筑与文学成就。
学习目标1、通过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2、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名著,了解明代科技的成就及影响。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 下-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和文学导学案及答案导学案 年 月年级科目初一历史课题第16课 明朝的科技 建筑与文学编号 016 主备人 李永春 修订人 班级 姓名学 习 目 标 ◆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等重要著作的基本内容和地位。
◆了解明长城、北京城的修建情况和建筑特色。
◆掌握古典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基本内容和思想艺术特色。
◆了解明朝戏剧艺术的发展。
学习重难点 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了解明长城、北京城掌握古典小说内容和思想艺术特色。
学生自主学习方案课堂同步导案一、课前预习 1.(2018江苏连云港)右图出自“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该书是【D 】 A .《齐民要术》 B .《农政全书》 C .《本草纲目》 D .《天工开物》 2.(2018江苏宿迁)我国医药学的珍贵遗产,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B 】 A .《伤寒杂病论》 B .《本草纲目》 C .《天工开物》 D .《千金方》 3.(2018四川达州)创作于明代,主要研究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状况,被外国人称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科技巨著是【C 】 A .《农政全书》 B .《齐民要术》 C .《天工开物》 D .《九章算术》 二、合作探究、展示 【借图启思】 【李时珍弃举从医】李时珍14岁时考中秀才,后来参加乡试考举人,三次都未考中。
有一年,蕲州一带河水上涨,淹没了田地,肠胃病流行。
蕲州官府举办的“药局”,科技 李时珍《本草纲目》 宋应星《天工开物》 徐光启《农政全书》 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小说 书画 戏剧明长城北京城 建筑汤显祖《牡丹亭》 董其昌徐渭2.右图是小明同学暑假准备阅读的文学名著,你知道该著作取材于哪一史实吗? 【B】A.唐朝晚期的农民起义B.北宋晚期的农民起义C. 元朝晚期的农民起D.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3.一位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下列哪位著名小说家以该僧人取经的故事为素材创作了一部长篇神话小说? 【B】A.罗贯中 B.吴承恩 C.施耐庵 D.曹雪芹4.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一点是【A 】A.介绍并传播西方水利方法 B.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C.被译为多种外文影响广泛 D.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5.某校文学长廊中悬挂着以下一组图片,他们取材于【A 】舌战群儒蒋干盗书单刀赴会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水浒传》 D.《红楼梦》四、拓展延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诏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分遣大臣采木于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
七年级下册_________ 历史科导学案主备人:________________ 审核组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备注集体备课课题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 课型新课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四、合作探究科技名著1. 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明长城和北京城(一)明长城1. 朗读课文(79页“明朝建立以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这段文字)2. 回答问题:长城修筑的目的和起止点?3. 学生读教材回答问题修筑长城的影响(二)北京城1. 朗读课文(80页“明朝北京城……”到“皇家建筑群”两段文字),提问:营建紫禁城的基本情况。
小说和戏剧1.学生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2. 读教材简短的介绍:明代戏剧的代表作的基本概况。
五、检查反馈:(一)选择题1 •中医是中国的国粹。
几千年来,历代医家在传承中华传统医术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的内容。
下列医学成就属于李时珍的是( )A.制成“麻沸散” B.写成《伤寒杂病论》 C .写成《千金方》 D.撰写成《本草纲目》2 .某历史兴趣小组要探究明代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他们应查阅的著作是(3 .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绝大部分是明朝修建的。
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A. 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B. 东起山海关,西到陇西C. 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D. 东起鸭绿江,西到陇西4 .北京建城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初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
请问明朝时期,北京是在 _______ 础上建立的( ) A .辽 B.金上都C .元大都 D.秦咸阳5. (重庆市中考)以曹、刘矛盾为主线, 史小说是( )A .《水浒传》 B.《三国演义》C .《西游记》 D.《红楼梦》6. 施耐庵创作的《水浒传》取材于A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7 .家喻户晓的《西游记》是一部()A .长篇历史小说 B.英雄传奇小说C .长篇神话小说 D.短篇小说选集 8.假如你是一位戏剧迷,想要欣赏著名戏剧《牡丹亭》 ( ) B.元朝 D.清朝(二)非选择题10.材料一所谓“八献”,就是曹操献刀、孙策献玺、王允献貂蝉、黄盖献苦肉计、阚泽 献降书、庞统献连环计、张松献地图、孔明献空城计。
课题:16.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姓名班级时间学习目标:1.了解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的概况;2.掌握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基本情况;3.知道明朝古典小说的思想艺术特点。
学习过程:一、创设学习情境,明确学习目标。
(2分钟)二、指导独立学习,初步达成目标。
(28分钟)1、认真朗读课本P76-83页的内容,边读边思考下面思考题并做好标记。
(9分钟)2、完成自学思考题。
(8分钟)(1)《本草纲目》的作者、主要内容及历史价值是什么 ?(2)《天工开物》的作者、主要内容及历史价值是什么 ?(3)《农政全书》的作者、主要内容及历史价值是什么 ?(4)找出明长城修筑的目的和起止点以及明代北京城的布局和特点。
(5)明朝的三大小说是什么?它们的作者和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6)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谁? 他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3、检查自学效果,读背知识,班内反馈。
(9分钟)三、引导小组学习,落实学习目标(10分钟)明朝时期的科技成就具有什么时代特点?为什么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落后于世界?四、当堂训练反馈,巩固学习目标。
(5分钟)1.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用毕生精力编写、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的著作是()2.2017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一档大型文化真人秀节目。
该节目通过记录现代人重现古代技术与工艺过程,实现现代人对古代匠人的理解。
节目以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综合性科学技术书籍的名字命名。
这部书应该是()A.《天工开物》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D.《齐民要术》3.某出版社将《齐民要术》《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列为同类古籍出版发行。
这类古籍是()A.医学著作B.史学著作C.文学著作D.科技著作4.下列物品出现在中国不同的时期。
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筒车②《窦娥冤》③《农政全书》④“交子”A.②①④③B.②①③④C.①④②③D.②③①④5.小明暑假去北京旅游回来后,爸爸考了他一个问题: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造新的北京城的是()A.明太祖B.明成祖C.雍正帝D.康熙帝6.万里长城自秦始皇修建后,许多朝代不断整修,明朝又大规模修筑,达到完善的地步。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学案
一、学习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的概况;掌
握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基本情况;明朝古典小说的思想艺术特点。
2、过程与方法:三位科学家成功的原因;紫禁城建筑特色和明朝北京城布局特点。
设计一张明代三大科技巨著简表。
通过交流、了解各部小说主要内容,明确它们都有反封建的时代特色,知道它们在国内和国际的文学史上都占据重要地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三位科学家事迹的介绍,探究他们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培养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
使学生懂得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学艺术作品,提高个人素养。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明朝小说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难点:明朝三部科学巨著,指导学生对课本科技成就的时代特点加以分析和理解。
三、预习导引:
(一)科技名著
1.《本草纲目》
(1)内容:李时珍历时27年编写的规模空前的药物学巨著,共记载药物1800多种(其中新增370多种),收人药方多个,附图多幅。
(2)地位: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一上占有重要地位。
(3)17世纪初传入日本和朝鲜,后又陆续被译成世界多国文字。
2.《天工开物》:内容:宋应星在书中把各生产部门分为18类,绘有120多幅插图,对我国古代
的和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3.《农政全书》
农学家在书中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末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二)著名建筑
1.明长城
(1)目的:明朝为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先后18次修筑长城。
(2)概况:东起辽东、西至,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等组成,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3)地位:长城处于北方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其附近有许多农牧贸易场所,在其附近有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长城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2.北京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对北京城扩建改造,自1406年至1420年,历时15年,于1421年迁都北京。
明朝北京城有宫城(即,是全城的核心)、皇城、内城和外城构成。
紫禁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三)小说戏剧:明朝时,文学艺术的发展与结合起来。
1.《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作者是,它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书中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
2.《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作者是,它以官逼民反为主题。
3.《西游记》:成书于明朝中期,作者是,是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
4.《牡丹亭》:作者是明朝后期的 ,作品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四、课堂导学:
(一)知识整理
知识点一科技著作
1.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
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2.《天工开物》是一部科技巨著,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作者宋应星。
3.《农政全书》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作者是农学家徐光启。
知识点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4.明朝多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
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
5.明朝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
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
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
知识点三小说和戏剧
6.明朝时候,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小说、戏曲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
产生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小说,最著名的是长篇章回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
7.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牡丹亭》曲文流丽,人物内心描写细致。
(二)补充例题
明清时期,古典小说为什么会共同出现反抗封建统治的时代特点呢?
提示: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明清统治者为了维护没落的封建统治,进一步加强专制统治,压榨人民,这激起了人民对封建统治的痛恨与反抗;另一方面明清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而商品经济交换中最主要的原则就是平等、公平、等价买卖,这种经济思想慢慢转变成为一种大众共识,转变成为一种社会意识,这进一步激发了人民的反封建意识,因此在这一时期诞生了众多以反封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五、课后达标:
1.明朝科技成果哪些能反映明朝的时代特点?
2.明朝三位科学巨匠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六、检验提高:
1.一位医学爱好者想了解我国古代有关药物学方面的知识,你可以建议他查阅( )
A.《伤寒杂病论》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2.历史上大规模修筑长城的朝代是()
A.战国与明朝
B.秦朝与明朝
C.战国与秦朝
D.明朝与清朝
3.“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上,绵延峭拔的八达岭啊,舞起矫健的巨龙,短兵相接的年月,你是抵御外敌入侵的壁垒,和平建设的年代,你是显示民族气魄的支柱”诗中赞美的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是( )
A.都江堰
B.大运河
C.明清皇宫
D.长城
4.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
明长城的起止点为 ( )
A.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B.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C.东起鸭绿江,西至临洮
D.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5.在我国历史上,北京曾先后做过哪些王朝的都城?()①辽②金③元④明⑤清
A.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6、明朝在中医药研究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
A.张仲景 B.华佗 C.李时珍 D.吴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