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146.00 KB
- 文档页数:30
A.生理欲求 B.衣着和相貌 C.财富和地位 D.道德和精神16.良好的个人品德体现为对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自觉遵守。
个人的言行合乎社会的要求和礼节的规定,尊老爱幼,孝亲敬长,说话和气,以礼待人,服饰整洁大方,举止端庄文雅。
这是良好个人品德中( B)A.勇于进取的表现 B.文明礼貌的表现 C.正直无私的表现 D.敬业好学的表现17.个人进行道德修养有多种途径和方法。
通过反复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并将其坚决克服和整治掉,使自己的品德高尚、人格完善。
这是完善个人道德品质中( B)A.陶冶情操的修养方法 B.省察克治的修养方法 C.慎独自律的修养方法 D.学思明理的修养方法18.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是( D)A.依法治国 B.服务大局 C.公平正义 D.执法为民19.法律思维是按照法律原理、原则和立法精神,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思想取向。
下列选项中,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思维的是( B) A.重权利轻义务 B.重证据讲程序 C.重实体轻程序 D.重程序轻实体20.作为国家安全的基础,经济安全是指国民经济能够抗御国内外各种经济风险而保持平稳有序运行的态势。
下列选项中属于经济安全的是( A) A.粮食安全 B.文化安全 C.科技安全 D.生态安全2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在维护公平正义,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方面的作用可归属于( D)A.法在政治建设方面的作用 B.法在经济建设方面的作用 C.法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 D.法在社会建设方面的作用22.法在满足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需要以及维护全体社会成员公共利益方面的作用,属于法的( C)A.指引作用 B.教育作用 C.社会作用 D.制裁作用23.一个国家的全部法律规范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在此基础上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为( C)A.法律汇编 B.法律编纂 C.法律体系 D.法律渊源24.司法权是司法机关的一项专有权力,其他任何国家机关、团体和个人都不享有此项权力。
兰州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试卷____学院____系____年级____专业__班姓名___学号____主考教师:____试卷类型:(A卷)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题10分)1.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目标是要恢复中国传统文化,并通过传统道德的复兴来衍生出现代的科学和民主。
()3.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是理想。
()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说明要实现崇高的理想,需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
()5.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勤俭自强。
()6.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为人民服务。
()8.道德修养的实质是在不同的道德观念的冲突中,进行选择。
()9.婚姻家庭的本质是其社会属性。
()10.“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符合当前大学生恋爱的道德观。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题15分)1、信念2、慎独自律3、社会公德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2题 20分)1、认识和把握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2、简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四、案例分析题(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2题,每题15分共30分)1、2008年年初,广电总局下发通知称:“从2008年1月31日起,所有在网上提供视频服务的公司,都必须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同时必须是国有独资或者被国资控股的公司。
”2009年9月,《广电总局关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许可证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又重申了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网站须持证运营的相关规定。
2009 年11月4日,不少网友发现国内知名影视下载网站BTChina (),“BT中国联盟”无法正常访问。
该网站发布了一则公告,公告指出,BTChina接到广电总局通知,因没有视听许可证,所以被工信部删除备案号。
BTChina并不是唯一一家受到影响的BT网站,几天前,国内另一家知名BT影视下载论坛“悠悠鸟影视论坛”也宣布整改转型。
全国2012年7月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0370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人们的理想信念遍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类型。
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的是()A.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B.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C.希望选择一种理想的职业,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D.使自己成为一个为社会所需要、为他人所喜欢的人难度:较易;参考答案:B,分析:理想信念四种类型:生活领域;职业领域;道德领域;社会领域—具有阶级性;2.古今中外无数英雄豪杰之所以能在充满困难的条件下最终成就伟业,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胸怀崇高的理想信念,因而具有锲而不舍、披荆斩棘的精神。
与此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就有可能浑浑噩噩,庸庸碌碌,虚度一生,甚至腐化堕落,走上邪路。
这说明,理想信念是()A.人们的主观意志B.人们的丰富想象C.人生的现实境遇D.人生的前进动力P12页难度:较易;参考答案:D 分析:科学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前进动力和精神支柱。
3.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仍有其现实意义。
这是因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A.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B.非科学理想与科学理想的关系C.最终理想与阶段性理想的关系D.纯粹主观想象与有实现可能性的理想的关系27页答案:C 分析:邓小平“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不同阶段又有那个阶段4.通往理想的路是遥远的,但起点就在脚下,在一切平凡的岗位上,在扎实的学习和工作中。
实现崇高的理想,必须()P30页试题难度:较易;参考答案:AA.积极投身于实践当中B.大胆地畅想美好未来C.对社会现实全盘否定D.不加分析地接受当下现实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012思修试卷B及参考答案第一篇:2012思修试卷B及参考答案11.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
A.文明礼貌B.助人为乐C.遵纪守法D.保护环境 12.科学高尚的人生观的核心内容是()。
A.集体主义B.为人民服务C.以国家利益为重D.以社会利益为重 1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归根到底是()。
A.个人与他人的关系B.社会与社会整体责任的关系C.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D.人与自然的关系14.被称为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的是()。
A.团结B.友爱C.互助D.诚信15.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
A.团结友爱B.文明礼貌C.社会公德D.法律法规16.丁丁今年15岁,但从8岁开始就作为演员参加系列电视情景剧的拍摄,至今累计获得片酬20万元,衣食无忧。
依法,丁丁为()。
A.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B.无民事行为能力人C.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D.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7.《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中,主要目的在于明确环境污染和破坏者责任的是()。
A.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C.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D.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 18.在“网络世界”,若有人故意制造计算机病毒传播扩散,将会破坏许多单位或个人网络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电脑系统的崩溃等。
这说明的是当代社会公共生活中()。
A.活动结果密切相关的特点B.交往关系极为简单的特点C.活动范围相对有限的特点D.公共秩序难以形成的特点19.从业人员,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干一行爱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
这是职业道德中()。
A.诚实守信B.奉献社会C.办事公道D.爱岗敬业20.“爱之酒,甜而苦。
两人喝是甘露,三人喝是酸醋,随便喝,要中毒。
”这表明了爱情的()。
A.专一排他性B.强烈持久性C.平等互爱性D.纯洁严肃性 21.《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行人()。
A.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右边行走B.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要快速行走C.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左边行走D.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22.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依照《集会游行示威法》的规定()。
全国2012年10月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
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中,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的是(A)A.社会主义荣辱观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理想信念”是由理想和信念两个概念结合而成,包含了理想和信念各自的含义。
其中,信念是指( D)A.人们对未来发展状况的随心所欲的想象B.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D.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态度3.人们的理想信念遍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类型。
其中,追求高尚的理想人格,使自己富有人格魅力,做一个为他人所喜欢、为社会所推崇的人,属于( C)A.生活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B.职业领域中的理想信念C.道德领域中的理想信念D.社会领域中的理想信念4.在人类历史上,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源远流长。
共产党人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B)A.实现工业化 B.实现共产主义C.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D.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5.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A)A.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热爱上B.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热爱上C.对世界各国一切文明成果的热爱上D.对祖国壮丽河山、秀美风景的热爱上6.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C)A.社会主义 B.集体主义C.爱国主义D.人道主义7.实践一再证明,在当代中国,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国家的统一,都要靠(A)A.共产党的领导 B.弘扬时代精神C.学习科学文化知识D.参与经济全球化8.“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1.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千差万别、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无外乎两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消极无为的人生态度。
下列选项中,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是()。
A.勇于开拓B.知足常乐C.怨天尤人D.玩世不恭12.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源远流长,内涵极为丰富。
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体现出的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是()。
A.热爱祖国、矢志不渝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维护统一、反对分裂D.同仇敌忾、抗御外侮13.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 )。
A.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B.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C.对祖国同胞的热爱D.对人民政府的热爱14.下列选项中,正确运用了人际交往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是()。
A.时刻提防、猜疑他人B.冷漠严肃、不苟言笑C.宽容待人、诙谐幽默D.尽量拉近人际空间距离15.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深刻表现为一场世界范围内的“创新力”的竞争。
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 ) 。
A.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B.制度创新C.科技创新能力D.文化创新16.“优秀的竞争者往往是理想的合作者。
”这说明()。
A.竞争的基础在于合作B.竞争是人类社会得以形成的根基C.竞争的成败完全取决于个人的主观努力D.竞争是人们为相互利益而协调一致的行为17.被称为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的是( )。
A.团结B.友爱C.互助D.诚信1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服务者向消费者提供质低价高的服务,是对消费者()。
A.公平交易权的侵犯B.人格尊严权的侵犯C.损害求偿权的侵犯D.选择服务自主权的侵犯19.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
A.文明礼貌B.助人为乐C.爱护公物D.遵纪守法20.马克思指出:“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
”这句话主要是说,在恋爱过程中双方应()。
A.平等履行道德义务B.以财富和地位为交往基础C.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D.追求脱离现实的“纯精神”生活21.《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行人( )。
2012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及详解绝密★考试结束前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课程代码:03706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
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中,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的是()。
A.社会主义荣辱观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答案】A【解析】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对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
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本质要求的反映,是衡量社会道德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
2.“理想信念”是由理想和信念两个概念结合而成,包含了理想和信念各自的含义。
其中,信念是指()。
A.人们对未来发展状况的随心所欲的想象B.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D.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态度【答案】D【解析】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3.人们的理想信念遍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类型。
绝密★启用前2012 年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课程代码03706)、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 分)1 . B2 .C3 .D 4. A 5. C6 .D7 .B8 .C 9. D 10. C11.D 12. A 13 .B 14. C 15. D16.C 17. B 18 .A 19. B 20. B21.D 22. C 23 .A 24. B 25. A26.A 27. C 28 .B 29. D 30. A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分,共 20 分)31. 32. 33BCD 34 . AC 35. ABC36. ABD37.ABD38.BC 39. BC 40. AB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6 分,共30 分)41.(1)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向导。
它能够为人生指明奋斗的方向,向人生提供目的和意义。
( 2 分)(2)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动力。
它能够给人生一种推进的力量,为人生实践提供动力和毅力。
(2 分)(3)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它支撑着人们的精神和意志,使人在逆境中振作起来,战胜艰难险阻。
(2 分)42.(1)生理方面,有强健的体力和体魄,心理功能状态良好,身体发育匀称,能够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抵御各种疾病的侵袭。
(3 分)(2)心理方面,经常保持愉快的心境,适应能力强,自我评价客观,善于与别人相处,适应自身及外界环境的变化,能够较好地完成同龄人一般能够完成的活动。
( 3 分)43.(1)认真学习,提高对道德体系及其要求的认识,{进个人品德修养。
(2 分)(2)勤于实践,加强道德行为训练,形成高尚的品德,成为一个合乎道德的人。
( 2 分)(3)严格要求,完善道德品质,坚守道德信念,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2 分)44.(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2分)(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B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10 B B A C C B C C A D11-20 C D D A B B B A D C二、多项选择题1—5 ABCD ABCD BC ABCD AB6—10 BCD ABC ABD BC AD三、填空题1—5 √√ⅹⅹⅹ6—10 ⅹⅹ√ⅹ√四、材料分析1、(1)你认为什么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有何基本要求?(5分)答: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的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爱我大好河山、爱我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
(2)作为一名大学生,新时期你认为自己为祖国应做些什么?(10分)答: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具有新的内涵和要求。
第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相结合。
第二,经济全球化下更要弘扬爱国主义。
包括:全球化下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经济全球化下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尊严和利益。
第三,爱国主义要大力弘扬时代精神,包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等精神。
其中,改革创新居于核心地位。
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对于丛飞短暂的人生经历,你如何评价?(3分)人生不在长短,丛飞的一生虽然短暂,却是辉煌的一生,他实现了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丛飞的奉献精神,体现了当代青年的时代风貌,值得我们学习。
(2)应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12分)答: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人生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中最重要的内容,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个人对社会的奉献。
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做出的贡献是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重点一、试卷题型及分数分布:1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合计20分)2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4题,合计16分)3 、简答题:(每题8分,共4题,合计32分)4 、论述题:(每题16分,共2题,合计32分)三、教学重点:绪论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P13-14)2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P17-19)第一章名词解释:理想P21 信念P221 、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P36-392 、联系历史与现实,谈谈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
P34-36第二章名词解释:爱国主义P40 民族精神P49 时代精神P521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P40-412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P43-453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P50-514 、时代精神的内涵P53-545 、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P56-61)?第三章名词解释:世界观P63 人生观P63 人生态度P66 人生价值P73 价值观P721 、简述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涵义。
P742 、人生价值的评价方法。
P75-763 、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和个人条件。
P76-784 、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
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P80-825 、良好的人生态度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现实意义?第四章名词解释:道德P90 个人品德P116 道德修养P1161 、简述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要求的三个具体层次。
(P 106)2 、联系我国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谈在大学生中进行诚信道德建设的现实意义。
P114-1153 、简述道德的本质P914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有哪些?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有什么现实意义?P95-98第五章名词解释:公共秩序P122 社会公德P126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P1232 、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P123-1243 、大学生遵守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的现实意义是什么?P131-1334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P1405 、《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基本原则P144第六章名词解释:职业道德P147 爱情P164 婚姻P167 家庭P1671、《劳动法》的基本原则P1522 、面对当今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设计?P156-1633 、结婚的法定条件P1704 、《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第七章名词解释:法律P175-176 宪法P178 法律遵守P180 法律思维方式P1971 、法律的一般含义P 1174-1752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P176-1773 、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P 1994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P182-185第八章名词解释:自然人P219 法人P220 物权P221 犯罪P232 犯罪构成P2331、宪法的特征。
P2042、宪法的基本原则。
P205-2063、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
P2184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P213-2145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P215-216二、不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每题2分,共30分。
)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有( ABE )。
A.爱国守法B.明礼诚信C.文明礼貌D.爱护公物E.敬业奉献2.我国宪法规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 A )。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罢工自由C.人身自由D.宗教信仰自由3、理想具有的基本特征(ABCD )A 时代性B 阶级性C 实践性D 层次性4、从业者步入职业殿堂的“通行证”是。
(ABCD )A 诚实守信B 办事公道C 奉献社会D 服务群众5、划分法的历史类型是按照法律的(ABCD )。
A.适用范围B.制定和实施的主体C.制定和表现的形式D.阶级本质和经济基础6、我国依法治国的客体主要是指(ABE )。
A.国家事务 B.经济事业 C.文化事业 D.中小企业 E.社会事务7、宪法最主要的特征可以归纳为:( ABCDE )A.在规定的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最基本的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运作的原则等B.在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C.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活动的最高法律依据和行为准则D.在规定事项的范围上,包括社会事务的所有内容或情形,成为特别法的母体E.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都要经过区别于普通法律的特别的程序8、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下列选项是指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有(C )A.个人的社会存在 B.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C.个体的人生对于社会和他人的意义 D.作为客体的人满足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的关系 E.个人通过劳动创造对社会和人民所做的贡献9、下列行为符合家庭美德要求的有( BD )A.某父亲长年沉溺于打麻将,从不管教子女B.某丈夫不辞劳苦,20多年精心侍侯卧病在床的妻子C.某夫妇长年热情主动地照顾身边无子女的邻居大妈D.某儿媳每逢周末都去看望没在一起生活的公婆,帮他们洗刷打扫做家务10、道德是( ABD )。
A.人类特有的现象,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B.一定社会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C.靠国家强制力量来维持D.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维持11、法律的规范作用包括有(ACD )。
A.指引作用 B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C.强制起作 D.预测作用E.执行社会公共事务12、特殊侵权的民事责任与一般侵权的民事责任构成要件区别在于,它( D )。
A.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B.不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过失C.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过失 D.不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13、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一般分为法律制定、法律遵守、法律执法、法律适用。
其中法律适用中司法的主体是( D )A.国家行政机关 B.国家权力机关 C.国家监察机关 D.国家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14、根据我国民法有关规定,14岁的人属于( B )。
A.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B.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C. 无民事行为能力D. 相对民事行为能力15、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有( ACDE )A、讲法律B、讲感情C、讲程序D、讲法理E、讲证据四、辨析题:(每题8分,共16分)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是矛盾的这种说法不正确,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同样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所以不是矛盾的2、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爱国主义过时了。
事实上,爱国主义并没有也不会果实。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方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
只要国家继续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其见识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
我们需要坚定地捍卫自己国家的权益,因此更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2分,共24分)1、徐本禹是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2002年暑假前往贵州支教,2003年考取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2005年8月结束贵州支教生涯,回校继续深造。
2006年12月15日徐本禹作为一位国际志愿者离开中国远赴非洲津巴布韦支教。
在徐本禹离开中国之前,动情地说:“贵州,是我永远的牵挂!”问:根据上述材料,运用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关系的理论,谈谈如何创造有价值的人生?(1)人生价值的内容: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人生的自我价值(外在尺度)即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也就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人生的社会价值(内在根据)即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也就是说,衡量人生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2)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构成了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3)我们的人生应该能够为人民服务,让自己得到升华30.1990年10月,辛庆国与任晓兰结婚,他与前妻有一个女儿,名叫辛红,已满8岁。
婚后夫妻感情融洽,母女关系也很好。
辛庆国于2000年不幸身患重病,于2001年1月病故。
此时,辛红已经在某街道工厂上班,能够独立生活。
料理完辛庆国的丧事后,任晓兰便回到娘家居住。
2003年5月,辛红收到其父亲辛庆国生前完成的一部小说的稿酬40000元,私自留作自己用。
而任晓兰于2002年再婚。
直到2003年10月,任晓兰才得知辛庆国稿费一事,于是多次找到辛红,要求分得稿费的一半,但都被辛红拒绝。
辛红认为,任晓兰已不是辛庆国的妻子,不能继承他的遗产,自己作为辛庆国的唯一的子女,当然有权继承全部遗产。
任晓兰于是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依法处理。
请分析应如何处理?31.1972年王世炎与宋巧玲结婚,婚后生一子王英杰,一女王英英。
1990年王世炎患病,从此长期卧床。
兄妹二人与母亲一起照顾生病的父亲。
1993年8月王英英结婚,家中送嫁妆8000元。
婚后,王英英经常回家看望年迈的父母,由于经济条件较好,每年春节还给父母100元钱。
1999年5月和2001年2月,王世炎与宋巧玲相继去世,留下两套两室一厅的住房。
二位老人也没有留下遗嘱,王英杰认为房屋理所当然归自己所有,根本未征求王英英的意见,就到房产部门办理了变更登记,将两套房屋全部登记在自己的名下。
王英英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找到其兄王英杰要求将其中的一套住房重新登记在她的名下,遭到王英杰的拒绝。
王英英又要求继承其他遗产,同样遭到拒绝。
王英杰认为王英英已是出嫁的女儿,没有资格继承父母的遗产。
王英英在多次要求并请人出面调解均无结果的情况下,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依法处理。
请你分析应如何处理?32.杜玉军,农民,1970年结婚,生有两个孩子,儿子叫杜广平,女儿叫杜广梅。
儿子杜广平在县城工作,并已成家。
1992年杜广梅与外村青年于东方结婚,婚后生有一女儿于梅。
2003年杜广梅因患癌症,不久去世。
由于杜广平夫妇居住在县城,离家很远,不能经常回家照顾父母,而杜玉军夫妇年迈多病又的确需要照顾。
为此,于东方留了下来,带着女儿于梅与两位老人一起生活,承担起照顾老人生活的重担。
两位老人曾多次劝他再婚,都被他婉言拒绝。
2007年1月和3月杜玉军夫妇先后去世。
在清理遗产过程中,发现杜玉军夫妇除了留有6间平房外,还有存款18400元。
杜广平认为这是他父母留下的遗产,应当由他全部继承,不过考虑到于东方对他父母的照顾,分给于东方3000元。
于东方则认为自己是上门女婿,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那么他应当继承2间平房和6100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