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微型计算机辅导6
- 格式:ppt
- 大小:383.00 KB
- 文档页数:28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周荷琴第六版课后答案第一章简介1.计算机是什么?它有哪些基本组成部分?计算机是一种能够完成自动计算和处理各种数据和信息的机器。
它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和输入输出设备。
2.什么是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是一种小型的计算机,通常用于个人和小型企业的办公和娱乐等用途。
它体积小、价格低廉,但功能强大。
3.什么是计算机接口?计算机接口是指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和通信协议。
它允许计算机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第二章计算机的数制与编码4.什么是数制?数制是一种表示数值的方式,它是一种进位制。
常见的数制有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
5.什么是位和字节?位是计算机中最小的数据单位,它只能表示0或1。
字节是计算机中常用的数据单位,它包含8个位。
6.什么是ASCII码?ASCII码是一种字符编码标准,它用于表示英文字母、数字、标点符号和控制字符等。
每个字符都对应一个唯一的ASCII码。
第三章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与运算7.什么是补码?补码是一种用于表示有符号整数的方式。
正数的补码和原码相同,负数的补码是其原码取反再加1。
补码具有唯一性。
8.什么是浮点数?浮点数是一种用于表示带有小数的实数。
它由符号位、阶码和尾数三部分组成,使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9.什么是逻辑运算?逻辑运算是一种对逻辑值进行操作的运算。
常见的逻辑运算符包括与、或、非和异或等。
第四章计算机中的程序运行原理10.什么是指令?指令是计算机中最基本的操作单位,用于执行各种计算和处理。
指令由操作码和操作数组成。
11.什么是程序?程序是一系列指令的集合,它描述了计算机要完成的任务和操作流程。
12.什么是存储器层次结构?存储器层次结构是指计算机中不同层次的存储器按照速度和容量的大小排列组成的结构。
它包括寄存器、高速缓存、内存和硬盘等。
第五章输入输出系统13.什么是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输出设备是计算机与外部世界之间的接口,用于实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微机原理第一章1.计算机按其使用的逻辑元件的不同被分为哪几代?微型计算机是哪一代计算机的分支?答: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属于第四代计算机的分支。
2. 简述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思想。
答:冯·诺伊曼基本设计思想为:①以二进制形式表示指令和数据。
②程序和数据事先存放在存储器中,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够高速地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
③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等五大部件组成计算机系统。
3.微型计算机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答: 微机系统分硬件和软件,硬件包括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和输入输出借口,软件包括软件系统和应用软件。
6.何谓总线?有哪几类?作用如何?答:总线是计算机中各功能部件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
根据所传送的信息的内容与作用不同,总线可分为三类: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
这三类总线作用为计算机各功能部件间传送地址、数据、控制信息的。
8.存储器读写操作的不同点?答:①读操作:由CPU发出的读命令控制。
写操作:由CPU发出的写命令控制。
②读操作:把数据从内存中读出来,放到DB上。
写操作:把DB上的内容,写入到存储器中。
第二章计算机中的数值和编码1、将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和十六进制(1) 129.75=1000 0001.11B=81.CH(2) 218.8125=1101 1010.1101B=DA.DH(3) 15.625=1111.101B=F.AH(4) 47.15625=10 1111.0010 1B=2F.28 H2、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和十六进制(1) 111010 B=58 =3A H(2) 1011 1100.111B= 188.875= BC.E H(3) 0.1101 1B=0.84375 =0.D8H(4) 11110.01 B=30.25 =1E.4H3、完成下列二进制数的加减法运算(1) 1001.11+100.01=1110.00(2) 1101010110.1001-01100001.0011=01110101.0110(3) 00111101+10111011=11111000 (4) 01011101.0110-101101.1011=101111.10114、完成下列十六进制数的加减法运算(1) 745CH+56DFH=D14B H (2) ABF.8H-EF6.AH=9C28.E H(3) 12AB.F7+3CD.05=1678 .FC H(4) 6F01H-EFD8H=7F29 H5、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1) 128.8125+10110101.1011B+1F.2H=101010101.1010B(2) 287.68-10101010.11H+8E.EH=103.CEH(3) 18.9+1010.1101B+12.6H-1011.1001=36.5256、选取字长n为8位和16位两种情况,求下列十进制数的补码。
第六章习题与思考题典型例题解析例6-1 试述PC微机中断系统的分类与特点。
答:PC微机系统中断包括硬件(外部)中断和软件(内部)中断两大类。
硬件中断包括不可屏蔽中断NMI和可屏蔽中断INTR。
它们都由外部硬件产生。
软件中断包括软件中断INT nH和CPU内部特殊中断,它们由内部中断指令或执行程序过程中出现异常产生的。
软件中断又有DOS中断和BIOS中断之分。
硬件中断的特点是:(1)硬中断是外部事件而引起的中断,因此,硬件中断具有随机性和突发性。
(2)在硬件中断响应周期,CPU需要发中断回答信号(非屏蔽硬件中断不发中断回答信号)。
(3)硬件中断的中断号由中断控制器提供(非屏蔽硬件中断的中断号由系统指定为02H)(4)硬件中断一般是可屏蔽的(非屏蔽硬件中断是不可屏蔽的)。
软件中断的特点是:(1)软件中断是执行中断指令而产生的,无需外部施加中断请求信号。
在程序需要调用某个中断服务程序时,只要安排一条相应中断指令,就可转去执行所需要的中断程序,因此,中断的发生不是随机的,而是由程序安排好的。
(2)在软件中断响应周期,CPU不需要发中断回答信号。
(3)软件中断的中断类型号是在指令中直接给出,因此,不需要使用中断控制器。
(4)软件中断是不可屏蔽的。
例6-2 试述可编程控制器8259A的作用。
答:可编程控制器8259A在协助CPU处理中断事务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1)接受和扩充外部设备的中断请求。
外设的中断请求,并非直接送到CPU,而是通过8259A接受进来,再由它向CPU提出中断请求。
一片8259A可授受8个中断请求,经过级联可扩展到8片8259A,能接受64个中断请求。
(2)进行中断优先级排队。
外设的中断优先级排队,并不是CPU安排,而是由8259A安排的。
即由8259A中断请求输入引脚(IR)的编号决定的。
连到IR0上的外设中断优先级最高,连到IR7上的外设中断优先级最低。
(3)向CPU提供中断类型号。
《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复习题6(开卷时间:120分钟)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1.接口的基本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接口中的数据缓冲功能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接口中的信息通常有以下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4.计算机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有以下几种基本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8086/8088系统中,I/O端口的地址采用__________编址方式,访问端口时使用专门的_________________。
6.74LS688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
7.总线根据其用途和应用场合,可以分为以下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SA总线属于__________总线。
8.80X86的CPU有两条外部中断请求线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这两条线上来的中断都属于_____________中断。
9.特殊嵌套方式与一般嵌套方式相比,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某时刻8259A的IRR寄存器中的内容是13H,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时刻8259A的ISR寄存器中的内容是40H,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时刻8259A的IMR寄存器中的内容是40H,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ICW2命令字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如果写入的ICW2为08H,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6章 PC的总线及整体机构6.1 复习笔记一、总线概述1.总线分类按在微机系统的不同层次和位置,总线可分为内部总线与CPU总线、局部总线和输入输出接口总线3类。
(1)内部总线与CPU总线①内部总线是处于微处理器芯片内部的总线,是用来连接片内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等各功能部件的信息通路。
内部总线的对外引线就是CPU总线。
②CPU总线用来实现CPU与主板上的存储器、芯片组、输入输出接口等的信息传输。
③根据使用功能CPU总线又被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
局部总线和输入输出接口总线都源自CPU内部和外部的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
(2)局部总线局部总线是在印刷电路板上连接主板上各个主要部件的公共通路,微机主板上并排的多个插槽就是局部总线扩展槽。
(3)输入输出接口总线输入输出接口总线又称为通信总线,它用于微型计算机系统与系统之间,微型计算机系统与外部设备,如打印机、磁盘设备或微型计算机系统与仪器仪表之间的通信通道。
2.总线操作(1)Pentium微处理机系统中的各种操作,包括存储器的读操作和写操作以及输入操作和输出操作,本质上都是通过总线进行的信息交换,统称为总线操作。
(2)在同一时刻,总线上只能允许一对主控设备(master)和从属设备(slave)进行信息交换。
一对主控设备和从属设备之间一次完成的信息交换,通常称为一个数据传送周期或一个总线操作周期。
二、局部总线1.ISA局部总线ISA总线是在原PC/XT总线的基础上经过扩充修改而成的,原PC/XT总线的信号线均不改变,在原62线的基础上再增加36根信号线,ISA总线的信号线共98根。
2.PCI局部总线PCI局部总线的时钟频率为系统主板时钟频率的1/2,是ISA总线的4倍。
PCI扩展总线最突出的特点是实现了外部设备自动配置功能,按PCI总线规范设计的设备连入系统后能实现自动配置I/O端口寄存器地址、存储器缓存区、中断资源与自动检测诊断等操作。
全国自考(工业用微型计算机)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填空题 3. 程序分析题 4. 编写程序题 5. 简单应用题6. 综合应用题单项选择题1.若十六进制数为A3.5,则相应的十进制数为( )A.172.5B.1 79.31 25C.1 63.3125D.188.5正确答案:C解析:将十六进制数A3.5转换为相应的十进制数,可采用乘幂相加法完成,即10×161+3×160+5×16-1=163.3125。
2.若[X]补=1 101 1,则[X]原= ( )A.10101B.11011C.00101D.01011正确答案:C3.设当前的CS=8915H,IP=0100H,那么当前取指令的首地址是( ) A.8A150HB.89250HC.18195HD.0100H正确答案:B4.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 )A.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B.主机和外部设备C.主机与应用程序D.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正确答案:D5.当要访问的物理地址为96FF8H的内存单元时,偏移地址允许自己确定,则段地址不可取值为( )A.8600HB.8800HC.9000HD.96FFH正确答案:A6.取CL=0,则下列指令操作后不能使AL=0的是( )A.SAL AL,CLB.SHL AL,CLC.SAR AL,CLD.SHR AL,CL正确答案:C解析:A、B选项每左移一次低位补零,左移八次补八个零,AL=0;C选项为算术右移,保持符号位不变,右移八次,AL=0或AL=FFH;D选项为逻辑右移,每右移一次高位补零,右移八次,AL=0。
7.执行指令OUT、DX,AL时( )A.B.C.D.正确答案:C8.CPU向应中断后,对FLAGS、IP、CS压入堆栈韵顺序为( ) A.FLAGS IP CSB.FLAGS CS IPC.CS FLAGS IPD.CS IP FLAGS正确答案:B解析:保护断点:CPU先将FLAGS压入堆栈,清除其中的IF位和TF位,然后先后将CS和IP压入堆栈。
第六章1. CPU与外设交换数据时,为什么要通过I/O接口进行?I/O接口电路有哪些主要功能?答:CPU和外设之间的信息交换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速度不匹配;信号电平不匹配;信号格式不匹配;时序不匹配。
I/O接口电路是专门为解决CPU与外设之间的不匹配、不能协调工作而设置的,处于总线和外设之间,一般应具有以下基本功能:⑴设置数据缓冲以解决两者速度差异所带来的不协调问题;⑵设置信号电平转换电路,来实现电平转换。
⑶设置信息转换逻辑,如模拟量必须经 A/D变换成数字量后,才能送到计算机去处理,而计算机送出的数字信号也必须经D/A变成模拟信号后,才能驱动某些外设工作。
⑷设置时序控制电路;⑸提供地址译码电路。
2. 在微机系统中,缓冲器和锁存器各起什么作用?答:缓冲器多用在总线上,可提高总线驱动能力、隔离前后级起到缓冲作用,缓冲器多半有三态输出功能。
锁存器具有暂存数据的能力,能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将数据锁住,然后在此后的任何时刻,在输出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将数据传送出去。
3. 什么叫I/O端口?一般的接口电路中可以设置哪些端口?计算机对I/O端口编址时采用哪两种方法?在8086/8088CPU中一般采用哪些编址方法?答:在CPU与外设通信时,传送的信息主要包括数据信息、状态信息和控制信息。
在接口电路中,这些信息分别进入不同的寄存器,通常将这些寄存器和它们的控制逻辑统称为I/O 端口。
一般的接口电路中可以设置数据端口、状态端口和命令端口。
计算机对I/O端口编址时采用两种方法:存储器映像寻址方式、I/O单独编址方式。
在8086/8088CPU中一般采用I/O单独编址方式。
4. CPU与外设间传送数据主要有哪几种方式?答:CPU与外设间的数据传送方式主要有:程序控制方式、中断方式、DMA方式。
程序控制传送方式:CPU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是在程序控制下完成的。
⑴无条件传送方式:也称为同步传送方式,主要用于对简单外设进行操作,或者外设的定时是固定的或已知的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