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开展测量管理体系建设和认证工作的意见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最新一、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意义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对企业或组织在测量方面的管理能力和水平的认可。
通过认证,可以证明企业具备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能够有效地控制生产过程、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增强市场竞争力。
准确的测量数据是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
无论是生产环节中的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控制,还是销售环节中的产品检验、客户满意度调查,都离不开精确的测量。
一个完善的测量管理体系能够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从而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可靠的支持。
同时,测量管理体系认证也是企业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
许多行业和领域都对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严格的要求,只有通过认证的企业才能获得相关的市场准入资格。
二、最新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1、认证机构的资质要求认证机构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拥有专业的审核人员和完善的审核程序。
同时,认证机构应获得国家相关部门的认可和授权,以确保其认证结果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2、认证申请与受理企业或组织在申请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时,应向认证机构提交相关的申请材料,包括企业基本情况、测量管理体系文件、测量设备清单等。
认证机构在收到申请后,将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符合要求的予以受理。
3、审核过程审核过程包括文件审核和现场审核两个阶段。
文件审核主要审查企业提交的测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现场审核则是对企业的实际测量管理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和验证。
审核人员将通过查阅文件、记录,与相关人员交流、观察现场操作等方式,评估企业测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
4、认证决定认证机构根据审核结果做出认证决定。
对于符合认证要求的企业,颁发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企业,提出整改意见,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后重新申请认证。
5、监督与复评获得认证的企业并非一劳永逸,认证机构将对其进行定期监督检查,以确保测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开展认证行政许可执法监督检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10.03.17•【文号】认办法函[2010]54号•【施行日期】2010.03.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认证认可正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开展认证行政许可执法监督检查的通知(认办法函[2010]5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为贯彻落实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会议和全国认证认可工作会议精神,以质量提升活动为重要平台,加强对认证行政许可等权利运行关键环节的监督制约,我委决定对认证咨询机构设立审批、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包括计量认证、验收或授权)等认证行政许可工作开展执法监督检查,以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夯实认证咨询工作基础,强化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的能力,加强对许可对象的有效监督,提升认证行政监管水平。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执法检查要求认证行政许可是认证行政监管的基础工作之一。
规范认证行政许可对夯实认证工作基础,深化认证行政监管,完善认证行政监管机制,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执法检查,要全面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创新和完善各项许可程序,规范许可过程,提高执行力,减少行政风险,提高行政效能,严格依法行政,促进认证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提升。
二、执法检查重点本次执法检查以《行政许可法》和《计量法》、《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以及《认证认可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依据,对认证咨询机构设立审批、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包括计量认证、验收或授权)行政许可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检查的重点为:对外公开、行政许可程序和内部工作规范、技术评审管理、许可时限控制、收费管理、行政许可后的监管、过错责任追究制的建立等七个方面。
三、执法检查时间安排执法检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自查阶段,时间截止到2010年5月20日。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最新一、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定义和重要性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是指由第三方认证机构依据国际标准和相关规范,对企业的测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和认证,以证明其符合特定的要求和标准。
测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对于企业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首先,它能够确保企业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企业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风险。
此外,通过认证还可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强客户信任,促进国际贸易。
二、最新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1、认证机构的资质和要求认证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遵循公正、独立、客观的原则开展认证工作。
其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熟悉认证流程和标准。
2、认证申请与受理企业在申请认证时,需提交相关资料,包括企业基本信息、测量管理体系文件等。
认证机构对申请进行受理和审查,确定是否符合认证条件。
3、审核流程审核包括文件审核和现场审核。
文件审核主要评估体系文件的完整性和符合性;现场审核则对企业的实际测量管理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和验证。
4、认证决定认证机构根据审核结果做出认证决定。
对于符合要求的企业颁发认证证书,对于不符合的企业,告知其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整改机会。
5、监督与复评获得认证的企业需接受定期监督审核,以确保其测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证书有效期届满前,企业需进行复评以维持认证资格。
三、新管理办法的特点和变化1、强调风险管理新办法更加注重企业在测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风险识别和控制,要求企业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2、加强信息化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办法鼓励认证机构和企业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认证申请、审核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3、强化监督管理对认证机构和获证企业的监督力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更加严格,以保障认证工作的质量和公信力。
四、企业如何适应新的管理办法1、加强培训企业应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新管理办法的要求,提高对测量管理体系的认识和理解。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吉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日期】2022.02.17•【字号】吉建质〔2022〕1号•【施行日期】2022.02.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正文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吉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的通知吉建质〔2022〕1号各市(州)建委(住房城乡建设局),长白山管委会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长春新区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城乡建设管理办公室,梅河口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各县(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的“健全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制”要求,实现质量监督管理清单化、图表化、模板化、机制化,提高我省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切实保证工程质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按照“五化”工作法要求制定了《吉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附件:吉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2年2月17日吉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本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切实保证工程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吉林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吉林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实施对新建、扩建、改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指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对工程实体质量和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以下简称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质量检测等单位的工程质量行为实施监督。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条件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条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完善的测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测量管理手册、操作程序、工作指导书等,必须满足相关认证标准的要求。
2. 管理体系组织:需要明确测量管理体系的责任、权限和沟通渠道,确保测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3. 关键人员的培训和背景:关键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实施和维护测量管理体系。
4. 测量设备和设施:必须有合适的测量设备和设施,以确保测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5. 测量方法和过程:必须有明确的测量方法和过程,并且能够进行有效的记录和追踪。
6.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需要进行定期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以确保测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性。
7. 不断改进:需要有持续改进的机制,包括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不断提高测量管理体系的效能。
总体来说,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条件是一个相对复杂和全面的系统,需要满足相关的标准要求,并且能够持续有效地运行和改进。
权威认证通行国际传递信任服务发展测量管理体系认证Measurement management system certification北京国标联合认证有限公司Beijing International Standard united Certification Co., Ltd.2015年测量管理体系认证一.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背景测量是科学技术的基础。
在当今社会中,测量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拿最简单的说,老百姓到市场上买东西需要称重量,做衣服需要量尺寸,检测雾霾和食品安全等都需要测量。
总之,没有测量,一切经济和社会活动都无法想象。
在现代计量学中,测量既是核心的概念,又是研究的对象,因此,人们常把“测量”称为计量。
建国以来,我国的计量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经历了多次飞跃。
上世纪60年代,我国以建立计量基准作为国家科研规划项目的重中之重,从60年代到80年代,我国相继建立了100余项计量基准,确立了“计量基准体系”,为我国计量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80年代起,我国的计量事业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尤其是1985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使计量全面进入了商贸、安全、健康、环保等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逐步建立了我国的法制计量体系,并在工业领域全面建立和完善了计量保障体系。
进入21世纪后,在习主席提出的“中国梦”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指引下,我国计量事业又有了新的更大的发展,计量测量能力居世界前列,计量水平已跻身国际先进水平。
但计量工作的基础仍较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200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实施了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国际标准,该标准规定了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管理的通用要求和测量管理体系的质量要求。
对企业而言,该标准不仅对企业的检测设备提出了明确的管理要求,也提出了对企业测量过程及测量数据控制的要求,并提出了测量管理体系的管理模式。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的通知(2005年6月28日国质检量联[2005]2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单位:为加强对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管理,保证计量单位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推动我国企业计量工作的发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了《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管理,保证计量单位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推动我国企业计量工作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下简称《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以下简称《认证认可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是指由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以下简称认证机构)证明企业(或其他组织)能够满足顾客、组织、法律法规等对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质量管理要求,并符合国家标准GB/T1902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质量管理要求》的认证活动。
本办法所称的认证机构是指依法设立的从事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的认证机构。
第三条国家对测量管理体系实行统一的认证制度。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坚持政府推动、企业自愿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负责推广测量管理体系在企业中的应用。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负责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的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工作。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本行政区域内负责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六条从事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认证机构,由国家认监委按照认证认可条例有关规定审核批准,并征求国家质检总局意见。
获得批准的认证机构,方可从事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
第七条申请设立从事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认证机构及其认证人员应当具备认证认可条例规定的条件,从事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认证机构应当有30名以上具有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资格的专职审核人员。
[重点]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2005年6月1日发布 2005年8月1日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目次一、计量法制要求1 总则2 计量单位3 计量人员4 计量标准5 强制检定6 特定要求二、技术能力要求1 总则2 检测能力3 检测水平三、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引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总要求5(管理职责5。
1 计量职能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
3 质量目标5。
4 管理评审6(资源管理6。
1 人力资源6.2 信息资源6。
3 物资资源6。
4 外部供方7(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实现 7.1 计量确认7.2 测量过程7。
3 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 8 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 8.1 总则8.2 审核和监视8。
3。
不合格控制8。
4. 改进附录A(资料性附录)计量确认过程概述参考文献计量法制要求1 总则组织的计量检测体系(以下简称“体系”)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及相关的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要求。
下列要求是按现行的计量法律法规提出的,其随后如有修订,则按修订后的要求实施。
2 计量单位组织在从事下列活动,应当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a)制发公文、统计报表;b)生产、销售产品,标注产品标识,编制产品使用说明书;c)制定标准、规范、规程、技术文件;d) 出具检定、校准、检验、测量数据;e)国家规定应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其他活动. 3 计量人员从事计量检定的人员应持有相应的有效证件。
4 计量标准组织用于计量检定和(或)校准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应经相关的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按JJF103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要求考核合格后投入使用.5 强制检定组织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和用于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和环境监测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应按规定要求实施强制检定。
6 特定要求6.1从事计量器具制造和(或)修理的组织应按照《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履行相应的法律手续,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测量管理体系认证一、引言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的管理体系已成为企业全面提升质量、效率、效益和品牌形象的必经之路。
测量是一个与生俱来的需求,它涉及到我们工业生产及生活中的各个角落。
在这个大背景下,为了确保测量过程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国际上发布了ISO10012-1《测量管理体系介绍》的标准,并通过组织对有关企业的测量管理体系进行认证,进一步提升测量管理水平,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形象。
二、测量管理体系标准1. ISO10012-1标准概述ISO10012-1标准是指,在实验室内进行测量、检验和监测的管理体系,也用于评估实验室管理体系的能力和技术能力,进一步保证实验室分析过程中的数据的可靠性。
该标准适用于所有进行测量、检验和监测的实验室,无论是在制造业、服务业,还是在检验和认证等公司和机构中使用。
ISO10012-1标准主要包括以下领域:①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要求(如管理责任、文件控制、内部审核等);②测量仪器的选择、使用和维护;③量具管理的要求(如现场量具的使用、标记和校准);④测量结果的处理、分析和记录等。
实行ISO10012-1标准可以在保证测试、校准和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同时,提高测量和检测实验室的工作水平和科技水平,也为监管机构和客户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
2.实施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好处(1)提高测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在管理体系下,制定各项管理规范,进一步规范测量过程的各个环节。
管理体系认证实践证明,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规范性、规范化和科学化程度高,能够有效保证测量过程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试验室的质量管理水平。
(2)降低企业经营成本首先,使用合格、准确的测试仪器和仪表能够避免测量误差,降低测试次数和测量重复次数,进而降低企业的测试成本;此外,基于国际标准建立的测量管理体系,可以规范测试过程,彻底消除“清单式”测量和测量管理模糊不清等现象,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质量监督检查自检报告篇一:监督检查自查情况报告监督检查自查情况报告质量技术监督局:为迎接贵局201X年资质认定获证实验室监督检查工作,我站立即召开了专题会议,安排了自查计划,认真开展自查工作。
照《关于开展实验室资质认定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吉质监认函(201X)270文件的要求,自查工作从实验室的法律地位、认定核准范围、公正检验措施、组织机构、持证上岗、仪器设备等多方面进行。
现将我单位自查情况报告如下:一、遵守法律法规、诚信检测活动1.1、我站为依法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独立地从事检测活动。
法人证书编号为号,有效期为:自至1.2、资质认定证书编号为号,有效期为:至。
1.3、我站计量认证范围包括:水质、噪声和振动、大气、辐射、土壤五大类,62小项。
按10%抽查检测报告:其中废水抽查编号为共计8份,抽查锅炉监测报告单、共计17份,固定声源报告单共计10分.报告中检测项目为:。
全部在认定核准范围内。
1.4、我站严格按科学、公正、准确、高效的方针进行检测,做到了不伪造检测数据,不出具虚假检测报告。
按10%抽查检测报告:其中废水抽查编号为共计8份,抽查锅炉监测报告单共计17份,固定声源报告单共计10份,报告中的数据和原始记录全部符合。
1.5、我站检测报告均按要求加盖资质证书对应的印章。
按10%抽查检测报告:其中废水抽查编号为共计8份,抽查锅炉监测报告单共计17份,固定声源报告单共计10份,报告中加盖的是公章与认定证书标明公章一致。
1.6、我站报告都经过考核确认的授权签字人批准签字。
按10%抽查检测报告:其中废水抽查编号为共计8份,抽查锅炉监测报告单共计17份,固定声源报告单共计10份,报告中加盖的是公章与认定证书标明公章一致。
1.7、我单位非常重视客户的申诉和投诉。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开展测量管理体系建设和认证工
作的意见
【法规类别】质量综合规定
【发布部门】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日期】2014.05.05
【实施日期】2014.05.0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开展测量管理体系建设和认证工作的意见
各市(州)质监局,梅河口、公主岭市质监局,省及各市(州)计量测试学会,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吉林省分中心,各有关企业:
2013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了我国计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今后的重点工作。
《规划》要求“依据测量管理体系相关标准和国际建议要求,完善计量检测体系认证制度,推动大、中型企业建立完善计量检测和管理体系。
”省政府于2013年8月出台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要求“夯实企业计量基础,鼓励企业建立完善测量管理体系。
引导大中型企业和重点用能单位按照《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国家标准建立测量管理体系,指导中小企业落实国家规定的计量检测规范要求,全面提升企业测量管理水平。
”根据以上文件精神,为了推动我省企业测量管理体系建设,提高企业计量检测能力和测量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省局决定在全省企业中推动开展贯彻GB/T19022-2003/ISΟ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标准和测量管理体系建设及其认证工作。
现提出以下工作意见。
一、开展测量管理体系建设和认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国务院《规划》指出:“把计量检测能力建设作为保证企业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实现企业现代化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
”省政府《实施意见》指出:“夯实计量基础、完善计量体系、提升计量整体水平是增强全省综合实力、实现质量强省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要把对测量管理体系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