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工程建设技术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263.50 KB
- 文档页数:24
计算机机房达标建设技术标准一、机房位置及设备布置1、机房位置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以及生产或贮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
(2)远离水灾和火灾隐患区域。
(3)远离强震源和强噪声源。
(4)避开强电磁场干扰。
2、机房不宜设在办公楼的一层或顶层,一般应设在办公楼的二层至四层。
3、机房的空间组成应参照国家有关标准执行。
(1)二级**机房应参照国家C级机房标准,由主机房和支持区等功能区域组成,机房总面积不小于60平方米。
(2)县级**作为**网络终端节点和数据应用前台,分区可参照二级**机房标准,总面积一般不小于20平方米。
4、主机房是指用于电子信息处理、存储、交换、传输等设备的安装和运行的建筑空间,一般包括服务器、网络、存储等功能区域。
5、支持区是指支持并保障完成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稳定运行的必要技术作业场所,包括UPS区、电池区、消防设施用房等区域。
6、机房内各区域根据机房面积及空间布局情况,进行功能区域的逻辑划分。
7、机房内不得设立行政办公区或库房。
8、机房内的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应放置于计算机专用机柜内。
9、机柜内的设备为前进风/后出风方式冷却时,机柜的布置宜采用“面对面”和“背对背”的方式。
10、机房内通道与设备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1)用于搬运设备的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5米。
(2)“面对面”布置的机柜正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2米。
(3)“背对背”布置的机柜背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米。
(4)当需要在机柜侧面维修测试时,机柜与机柜、机柜与墙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2米。
(5)成行排列的机柜,其长度超过6米时,两端应设有出口通道;当两个出口通道之间的距离超过15米时,在两个出口通道之间还应增加出口通道。
二、机房环境1、二级**机房的温度、湿度控制应采用节能环保的专用恒温恒湿精密空调设备。
对机柜或机架高度大于1.8米、设备热密度大、设备发热量大或热负荷大的区域,采用下送风、上回风的方式。
B级机房建设技术规范要求篇一:B级机房建设技术规范要求B级机房技术规范要求一、项目概况XXX机关信息化机房位于机关园区5号楼首层西侧,分为主机房区域、支持区域及辅助用房区域。
其中主机房区域面积约为40M2,支持区域约为20M2,辅助用房区域约为20M2。
主机房区域主要用于电子信息处理、存储、交换和传输设备的安装、运行(机柜摆放区)。
支持区域包(来自: 小龙文档网:b级机房建设技术规范要求)括支持并保障完成信息处理过程和必要技术作业的场所(UPS及电池摆放区)。
辅助用房区域用于电子信息设备和软件的安装、调试、维护、运行监控和管理(监控屏幕及监控席位)。
XXX机关信息化机房按照B级机房进行设计。
XXX机关信息化机房定位为XXX园区算机网络中心,为建筑群系统的弱电间和各分布区域设备机房等服务区域提供信息服务和网络支持;并为各弱电子系统前端设备信号传输提供供信息服务和网络支持。
本项目工程建设包括以下内容分项工程(或子系统):机房建筑装修工程供配电及UPS系统防雷接地系统机房空气调节系统机房综合布线系统安防系统环境监控系统KVM系统消防系统网络设备及网管系统光缆敷设及熔接配线间整理及墙面装修机房设备搬迁及系统割接二、建设原则XXX机关信息化数据中心机房的建设,应根据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趋势,长远规划,为计算机设备和工作人员创造一个安全、可靠、宽松、舒适的工作场地,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延长计算机系统的使用寿命,保证场地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建设过程中应考虑以下基本原则:安全可靠性高可用性可管理性绿色节能、环保先进性与经济舒适性规范化与标准化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保密性三、建设依据本工程建设应满足国家现行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建设的标准及规范,并适当参考相关国际主流标准,施工、验收时需满足下列标准及规范(包括以下标准及规范,如有更新版本,参照新版本执行)。
(一)机房装修标准和规范:《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8)《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00)《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SJ/T 10796-200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电气系统标准和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J 52-82)《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J54-83)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199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 79-85)《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 2012)(二)弱电系统标准和规范:《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98-2011)《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1994)(三)空调通风系统标准和规范:《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四)消防系统标准和规范:《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6—2007四、环境指标要求XXX机关信息化机房肩负着整个机关园区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行的同事,又是信息化建设的窗口及形象亮点,因此必须满足相应的机房环境设计指标。
机房工程机房工程包括数据中心机房、保安消控中心;弱电机房位于夹层和一层,层高5.67米;保安消控中心位于一层,层高3.25米。
●功能区域划分为:主机房、操控室、配电间和维护办公室4个功能区域。
●机房工程内容包括:机房结构装饰系统、机房电气系统(含接地防雷系统)、机房精密空调系统、机房UPS电源、机房KVM系统、新风系统、环境集中监控系统。
●主机房约38㎡,主要存放服务器机柜、精密空调和电源列头柜、配线机柜等设备;●配电间约18㎡,主要存放UPS主机、配电柜、蓄电池等设备;●操控室约13㎡,主要存放操作台、资料柜等设备;●维护办公室28㎡,主要用于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办公;●保安消控中心101㎡,主要放置安防监控显示屏以及安保人员办公;●本次机房工程要求参照GB标准B类机房为主要设计标准。
结构装饰系统要求●双面金属彩钢板防火等级为A级,金属壁板防火门为甲级防火门,防火门耐火时间为2h。
钢制防火门应配备全隐式闭门器、止门器、磁性门扣和带把手的成套门,防火玻璃门应配备地弹簧和把手。
●机房应排除强电磁场干扰及保证电脑、网络信息系统安全,要采取有效的电磁屏蔽措施;满足机房内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范围为0.15~100MHZ时不大于120Db,磁场干扰场强不大于800A/M(相当于100e)。
●地面全部采用硫酸钙抗静电地板,架空450mm。
所有制造地板均采用无公害物质,保证安全使用。
配套附件--支座、托架、支架均为全钢组件,表面经镀锌防尘处理。
●地板材料应采用具有消音、保温功能的超强防静电架空活动地板,规格600*600,厚度不小于30mm,均布荷载5672kg/m²,达到国际标准“EEC106”、国际GB6650-86标准,保证安全使用。
并应至少符合以下要求;防静电性能好,电阻抗达到106~109欧姆;密封性能好,防止水汽进入;隔热、隔音、防燃性能高。
●机房内墙面和柱面采用钢方管龙骨做基层、复合彩钢板饰面,复合彩钢板厚度0.6mm,黏贴填充50mm厚岩棉。
第1.0.1条为了使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确保电子计算机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及保障机房工作人员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陆地上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主机房建筑面积大于或等于140平方m的电子计算机机房的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工业控制用计算机机房和微型计算机机房。
第1.0.3条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一节电子计算机机房位置选择第2.1.1条电子计算机机房在多层建筑或高层建筑物内宜设于第二、三层。
第2.1.2条电子计算机机房位置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水源充足、电子比较稳定可靠,交通通讯方便,自然环境清洁;二、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以及生产或贮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仓库、堆场等;三、远离强振源和强噪声源;四、避开强电磁场干扰。
第2.1.3条当无法避开强电磁场干扰或为保障计算机系统信息安全,可采取有效的电磁屏蔽措施。
第二节电子计算机机房组成第2.2.1条电子计算机机房组成应按计算机运行特点及设备具体要求确定,一般宜由主机房、基本工作间、第一类辅助房间、第二类辅助房间、第三类辅助房间等组成。
第2.2.2条电子计算机机房的使用面积应根据计算机设备的外形尺寸布置确定。
在计算机设备外形尺寸不完全掌握的情况下,电子计算机机房的使用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主机房面积可按下列方法确定:1.当计算机系统设备已选型时,可按下式计算:A=K∑S (2.2.2-1)式中A——计算机主机房使用面积(m2);K——系数,取值为5~7;S——计算机系统及辅助设备的投影面积(m2)。
2.当计算机系统的设备尚未选型时,可按下式计算:A=KN (2.2.2-1)式中K——单台设备占用面积,可取4.5~5.5(m2v/台);N——计算机主机房内所有设备的总台数。
二、基本工作间和第一类辅助房间面积的总和,宜等于或大于主机房面积的1.5倍。
服务器机房建设要求服务器机房建设是现代信息技术领域中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
为了确保服务器机房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作,有一些基本的建设要求需要被满足。
本文将从硬件设施、电力系统、网络及通信、环境控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硬件设施要求服务器机房的硬件设施是保障机房正常运作的基础,因此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机房规模适宜: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和预期发展规模,确定机房的面积和机柜数量,确保能容纳足够的服务器设备。
2.楼层选择合理:优先选择高层楼,以避免地面的水灾、人为破坏等风险。
3.楼层结构承重能力:服务器机房的设备相对较重,楼层的结构承重能力需要满足要求,确保安全。
4.地面承重能力:机房地面需要承受机柜、服务器等设备的重量,需要具备足够的承重能力。
二、电力系统要求服务器机房基于稳定的电力供应才能正常运行,电力系统的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备用电源:配置UPS不间断电源和发电机组等备用电源设备,以应对突发停电情况,保证机房持续运行。
2.电力稳定性:稳定的电力供应对服务器设备非常重要,需要尽可能保证供电的稳定性,避免频繁的电力波动。
3.电源接地:确保机房的电力系统接地良好,减少电击风险,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4.电缆敷设规范:电缆要遵循合理的敷设规范,避免混乱、交叉敷设,降低故障率。
三、网络及通信要求服务器机房的网络及通信设施是保证信息传输畅通的关键所在,满足以下要求:1.网络带宽: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带宽,以保证数据传输速度和质量。
2.网络拓扑结构:建立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确保网络通信的稳定性和高效性,避免单点故障。
3.网络设备冗余:配置冗余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4.防火墙和安全设备:设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确保网络的安全性和数据的保密性。
四、环境控制要求服务器机房的环境控制是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应满足以下要求:1.温度和湿度控制:机房应配备空调系统,以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防止设备过热和潮湿。
XX 机房建设工程技术要求一、 工程内容本工程机房改造主要包括装饰装修、供配电工程、防$接地、消防工程、环 境设备智能测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空调机、UPS 电源共九个子项目,通过改造能够完善机房环境来服务于机房, 保证其长期、安全、有效地运转, 并达到便于管理的要求。
二、 应遵循的规范、标准机房应按照以下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建设: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计算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建筑防富设计规范》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建筑工程装饰装修质量规范》 «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三、各子项目改造的技术要求 (一) 装修装修工程总体要求:(1) 机房装修中的隔断、墙壁装饰、高架地板等方面,应按照国家有关规范, 充分考虑防火、防水、防尘、防静电、美观、方便、舒适、环保等因素,不留隐 患地完成机房装修设计和施工。
为保证机房环境,要求机房的室内装修材料必须 选择非燃材料(A 级)和不吸尘不起尘材料。
本区域内顶面楼板、吊顶须做防尘 处理(刷环氧聚氨酯防尘漆);〔GB50174-2008 〔GB50462-2008(GB6650-86) (GB/T9361-88) (GB50057-2000 (GB50054-95 (GBJ16-87) (GBJ133-90) (GB50034-92 (GB/T50314-2000)(GB50222-95 (GB50210-2002 (SJ/T30003-93) (GB50116-98 (GB50116-92(2) 中心机房装修须具有七防功能,即:防火、防水、防$、防震、防电磁十扰及电磁辐射、防鼠、防虫害;(3) 须防止腐蚀性气体出现;⑷ 整体中心机房洁净度要求:粒度>0.5um的颗粒个数应<3500粒/升,保证空气保持正压值,以防止外界污染物随空气从门窗或其它缝隙进入室内;(5)机房地面及工作台面的静电泄漏电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规定;⑹色彩须以安静、温爽的浅色为主,无自然采光的机房内须选择明朗的色调,使工作人员的心理调节至最佳状态。
IT机房建设技术规范标准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IT机房的建设提供技术规范标准,以确保机房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
本文档适用于IT机房的建设、改造和运维过程。
2. 设备要求2.1 机房主机设备应选择标准化、可靠性高的服务器,以满足相应需求。
2.2 机房网络设备应支持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并具备良好的故障容忍性。
2.3 机房配电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确保供电稳定、可靠,并设置相应的应急备份电源。
3. 环境控制3.1 机房应具备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控制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所需的环境条件。
3.2 机房应安装有效的防尘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并防止灰尘积聚。
3.3 机房内应具备适当的消防设备,并设置自动火灾报警系统。
4. 安全管理4.1 机房应配备24小时监控系统,保障设备安全。
4.2 机房应设置合适的防盗设备,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非授权人员进入机房。
4.3 机房内的设备应定期进行备份,并设置合适的数据备份措施。
5. 网络连接5.1 机房应具备多个网络入口,以保证网络连通性和冗余备份。
5.2 机房应采用灵活可靠的网络架构,支持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
6. 维护和管理6.1 机房设备应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6.2 机房管理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知识和维护能力,能够及时处理故障和灾难恢复。
7. 总结本文档提供了IT机房建设的技术规范标准,涵盖了设备要求、环境控制、安全管理、网络连接以及维护和管理等方面。
通过严格遵守这些规范标准,可以确保IT机房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
B类机房中心机房建设技术规格及要求B类机房是指专门用于存放和管理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和数据存储设备等的机房。
在建设B类机房中心机房时,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技术规格和要求,以确保机房的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
以下是B类机房中心机房建设的技术规格及要求。
1.机房环境-温度控制:机房环境温度应控制在20℃-25℃之间,并保持恒定。
-相对湿度控制:机房环境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0%至60%之间,以防止设备受潮和静电干扰。
-电磁辐射:机房应避免电磁辐射干扰,尤其是对敏感设备的辐射,需采取隔离措施。
2.供电系统-电源容量:根据机房中设备的数量和功率需求,确定供电系统容量。
-供电可靠性:机房供电应保证24小时不中断,并具备备用电源和UPS系统。
-防雷防静电:机房应配置合理的防雷、防静电设备,并采取接地措施。
3.网络环境-宽带网络接入:机房应接入高速宽带网络,以确保网络传输快速稳定。
-网络安全:机房应配置高效的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确保网络安全。
-网络布线:机房应进行合理规划和布线,防止信号干扰和线缆杂乱等问题。
4.空调系统-冷却效率:机房应配备高效的空调系统,以确保机房温度恒定且适宜。
-运行稳定性:空调系统应保证24小时不间断运行,并具备备用冷却设备。
-温度分布均匀:空调系统设计要求机房内各个区域的温度分布均匀,避免温度差异过大。
5.灭火系统-自动火灾报警:机房应配置自动火灾报警系统,并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报警。
-灭火设备:机房应配备合适的灭火设备,如气体灭火系统或灭火器等。
-安全出口:机房应设有足够数量和合理位置的安全出口,以确保人员疏散的安全性。
6.安全监控系统-视频监控:机房应配备视频监控设备,并确保对机房全天候进行监控。
-出入口控制:机房出入口应设置门禁系统,并记录人员进出的时间和身份。
-报警系统:机房应配置安全报警系统,以防止非法入侵和其他安全事件。
7.机房布线-输电线路:机房应进行合理规划和布线,确保电缆路径清晰、整齐,并避免过度拥挤。
机房建设标准及管理规范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房作为信息系统的核心设施,承担着数据存储、处理和传输的重要任务。
因此,机房的建设标准和管理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机房建设的规范、设备选型、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二、机房建设标准。
1. 机房选址。
机房选址应避免地质灾害区、水域附近、高压输电线路下方等危险区域。
同时要考虑到机房的供电、供水、排水、通风等基础设施条件,选择合适的场地。
2. 机房布局。
机房布局应合理,设备摆放要符合防火、防水、防尘等要求。
同时要考虑到设备之间的通风散热和维护空间,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机房设备选型。
在选型时要考虑设备的性能、稳定性、可维护性等因素,选择符合业务需求的设备,避免盲目追求高端设备而造成资源浪费。
4. 机房环境控制。
机房内的温度、湿度、静电等环境因素对设备运行有重要影响,应根据设备要求进行环境控制,保持机房内的稳定环境。
5. 机房安全防护。
机房的安全防护包括防火、防盗、防雷等措施,要根据机房的实际情况进行安全规划,确保设备和数据的安全。
三、机房管理规范。
1. 设备管理。
对机房设备进行定期巡检、维护和保养,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问题,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机房的安全监控和防范措施,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3. 环境监控。
建立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对温度、湿度、电力等环境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4. 数据管理。
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保障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防止数据丢失或泄露。
5. 人员管理。
对机房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关技能和知识,提高机房管理水平。
四、结语。
机房作为信息系统的核心设施,其建设标准和管理规范直接关系到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
因此,建立规范的机房建设和管理制度,加强对机房的日常监管和维护工作,是保障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国家机房建设标准规范最新国家机房建设标准规范是确保机房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以下是最新版的国家机房建设标准规范的主要内容:一、机房选址与环境要求1. 机房应选择在地质稳定、远离易燃易爆区域的地点。
2. 机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潮湿和高温环境。
3. 机房应远离强电磁干扰源,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二、机房布局与结构设计1. 机房应合理划分功能区域,如服务器区、网络设备区、监控区等。
2. 机房结构应采用抗震、防火、防水材料,确保机房安全。
3. 机房内部应设置足够的通道和操作空间,便于设备维护和人员操作。
三、电力供应与保障1. 机房应配备双路电源供应,确保不间断供电。
2. 应安装UPS不间断电源系统,提供紧急情况下的电力支持。
3. 机房内应设置独立的配电室,合理布局电缆和插座。
四、空调与温湿度控制1. 机房应安装精密空调系统,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2. 空调系统应具备自动调节功能,根据机房内部环境变化进行调整。
3. 应定期对空调系统进行维护和检测,确保其正常运行。
五、消防与安全系统1. 机房应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烟雾报警系统。
2. 应设置紧急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配备必要的安全指示标志。
3. 机房内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水带等。
六、网络与信息安全1. 机房应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防止数据泄露和网络攻击。
2. 应定期对网络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漏洞扫描。
3. 机房内应设置访问控制,限制无关人员进入。
七、设备选型与配置1. 机房内所有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规范。
2. 设备配置应根据机房规模和业务需求进行合理规划。
3. 应选择具有良好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的设备供应商。
八、机房维护与管理1. 应建立机房维护管理制度,定期对机房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
2. 应建立机房运行日志,记录机房运行状态和维护情况。
3. 应培训专业机房管理人员,提高机房管理水平。
九、环保与节能1. 机房建设应遵循环保原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机房工程建设技术要求1.项目概述1.1项目概况机房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中枢,因此机房建设直接影响着整个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
根据佛山市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数据集中、系统集中的要求,佛山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必需对信息系统机房重新进行规划和建设。
建设内容包括:进行内墙面、门窗、地坪等土建内部装修;对机房环境的空调系统进行建设;配电系统建设、网络布线、照明设备建设;设门禁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
1.2机房工程主要内容本机房工程建设包括以下部分:(1)主机房、操作区域、UPS室和灭火气瓶室装修、装饰工程(2)机房电气工程(含市电配电、UPS电源系统、照明系统、机房接地)(3)机房防雷系统(4)机房精密空调和新、排风系统(5)机房场地监控系统(含机房门禁、动力环境监控、安防监控及消防报警监控)(6)KVM系统(7)机房消防系统(8)机房网络布线系统(含布线、机柜、桥架等)(9)门禁系统(10)闭路电视监控系统2.产品一般要求凡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的产品在验收时必须出具CCC认证证书复印件,并在产品外部加施认证标志作为验收依据之一。
3.技术要求3.1机房建设总体要求由于计算机机房的环境必须满足计算机等各种电子设备和工作人员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强度、噪音干扰、安全保安、防漏、电源质量、振动、防雷和接地等要求。
一个合格的现代化计算机机房,应该是一个安全可靠、舒适实用、节能高效和具有可扩充性的机房。
因此,机房设计总体要求如下:a.机房区按A级机房标准和一级防火标准设计。
b.机房分区功能合理,机房设备布置既要满足机房工艺流程的需要,又要满足机房防火规范的要求。
c.室内棚顶上安装的灯具、风口、火灾探测器等应协调布置,并应满足各专业的技术要求。
d. 机房围护结构的构造和材料应满足保温、隔热、防火、隔音等要求。
e . 机房的耐火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 9361-88《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和GBZ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机房的装饰材料选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
机房室内装饰选用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并在温、湿度变化作用下变形小的材料,具体的技术要求应符合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的规定。
f.机房使用抗静电活动地板,地板的规格、性能应符合SJ/T10796-1996《计算机机房用抗静电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规定。
活动地板下的建筑面应平整、光洁、防潮、防尘,下送风区应进行隔热处理以防结露。
g.工作区中各类管线应采用铝合金管槽走上行线方式,强电弱电使用不同的走线桥架。
h、机房接地合并使用原有机房接地。
I、必须考虑目前楼板承重480 kg/M2的客观条件,在机房设计方案中必须采用承重加固措施。
3.2规范与标准机房工程的建设涉及内容多且广,有专有的规范标准,也有通用的规范标准,具体见下:◆ GB 2887-89 《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 GB 9361-88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GB 50174-93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 6650-86 《计算机房活动地板技术条件》◆ GB50243-97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 GB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JGJ/T16-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B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EIA/TIA607 《民用建筑通信接地标准》◆ GB50222-9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16-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9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SJ/T30003-93《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ISO/IEC 11801《国际综合布线信道标准》◆ TIA/EIA 568B《北美综合布线标准》◆ TIA/EIA 569《北美建筑通讯线路间距标准》◆ TIA/EIA TSB67《布线测试标准》◆ EMC《欧洲电磁兼容性标准》3.3 机房环境要求4.机房平面示意图详细平面图见附件。
5.机房装修、装饰工程要求目前机房划分为主机房、操作区域、电池室、消防气瓶室等功能区域。
具体分隔和各区面积可参考机房初步设计平面示意图。
5.1机房地面工程防静电是机房工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防静电活动地板上的防静电贴面应能有效防止机房内的静电干扰。
地板上空间用于安装计算机设备,应拆装方便,布局整齐美观,便于工作人员通行,地板下空间用于敷设联接设备的各种电源和信号管线及作空调静压箱使用(下送风时适用),能自由调节气流分布。
◆机房内铺设抗静电活动地板,地面表面应平整、不起尘、不吸尘。
◆采用知名专业品牌抗静电活动地板,建议选用钢质材料,规格:600*600mm,具体参数见“防静电活动地板性能参数”要求,性能指标是全国著名品牌产品的前三位。
◆地面保温材料使用优质阻燃保温棉(B1级),厚度≥15mm,保温层铺设至静电地板下的垂直墙面。
◆活动地板安装高度为不低于350mm。
◆利用地板下的空间作为空调的静压风库,同时考虑防水保温,防静电地板安装时,并安装静电通泄系统。
◆地面应扫聚氨脂防尘漆。
◆目前机房楼板承重480kg/M2,必须考虑采取承重加固措施,加固后地面承重要求≥1000 kg/M2,且满足机房内各个重要设备的安装要求。
5.2墙面及隔断墙装修工程根据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和GB 2887-89《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机房墙面满足吸音、隔声、防火、防尘、坚硬、保温、防静电及能有效降低机房内设备的主频辐射产生的谐波干扰等要求,并且应具有美观、大方、耐用、表面平整的功能型墙板,其规格按实际要求。
墙面及隔墙材料要求◆*选用机房专用性能指标是全国著名品牌的前三位铝塑板饰面产品。
◆为了机房内设备的安全,所有机房与外界连接的墙体的缝隙区管线槽接口处均应密封,以防止虫、鼠进入机房。
◆各投标单位根据设计不同的功能区,机房内部隔墙全部采用钢化玻璃隔断(有两小时的耐火能力)。
保证机房具有良好的通透性,整体感强。
玻璃隔断需作上下不锈钢装饰,中间以12mm钢化玻璃间断,要求与顶棚及地面有可靠连接。
5.3机房门体工程机房门首先考虑消防分区方面的要求,必须有效地起到防尘、防潮、防火、电磁屏蔽、防静电的作用及安全性能,其次机房的门应保证最大设备的进出,还必须考虑操作的可靠性。
具体要求如下:◆主机房与走廊相连的门,采用甲级钢制防火门,规格2100*1500(双开)。
门的尺寸应保证最大设备的进出。
◆电池室、消防气瓶间的门,采用甲级钢制防火门。
5.4控制室装修要求◆在操作室设计一个控制台,配置3个管理员位置。
控制台内安装机房集中管理所需的终端设备(包括显示器、键盘、鼠标等),供管理员进行监控操作。
◆设计和配备适当的文件资料柜、备件柜、鞋柜和办公家具,要有时代感。
6.电气系统技术要求6.1机房供配电系统市电负荷主要为专用空调机、新风机、照明系统、市电插座、UPS系统等,UPS负荷主要为小型机、PC服务器、阵列库、网络设备等。
电源技术指标机房的供电电源技术指标应按GB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中的规定按A级执行。
同时考虑到计算机系统的扩展、升级等可能性,预留备用容量。
机房的供电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
具体电源参数如下表:机房配电柜机房内配置总配电柜和UPS配电柜各一个,配置220V和380V两种供电。
每一路计算机电源设置单独电源开关。
电源箱(柜)内应采用高质量的进口品牌空气开关,并加有保护装置,以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
各功能区均应设置设备维修插座(220V市电供电)。
具体要求如下:◆总配电柜及UPS配电柜所采用3C认证优质产品,配知名品牌空气开关。
◆计算机设备电源采用英式三扁防水插座。
产品要求性能指标是全国著名品牌前三位的产品。
◆从配电柜到计算机系统的各种设备若为电缆应为阻燃铜芯的电缆,阻燃电线应穿金属管(槽)。
◆配电柜应配有电流表、电压表、电源指示灯、防护等级应达到规范要求。
◆机房内的不间断电源UPS应为计算机设备、监控设备及事故照明等提供负载均衡合理配电。
配电系统应设置和消防系统的联动装置,可在发生火灾时自动切断动力供电和UPS输入输出供电。
◆每个UPS电源插座箱和防水插座,均采用独立回路供电;并且每一个回路有单独的漏电保护开关。
◆要求UPS输出总配电柜总共设置输出供电回路不少于90路,其中三相供电回路(63A)不少于20路;16A单相供电回路不少于30路,并且要考虑到以后的扩容,留有一定的余量。
电源插座及电缆◆全部电线须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阻燃双塑型铜芯电线,相线、零线和地线颜色须按国家标准分清,并对所有敷设的线路做好标记。
6.2 UPS系统为了保障计算机系统7*24小时全天候正常运行,避免在市电突然断电的情况下造成系统数据的丢失和设备的损坏,机房必须配备2台60KVA UPS实现电源保护,后备时间为60分钟。
要求所选品牌为原装进口,在广州设有技术支持,并提供所选UPS品牌产品生产厂商针对本项目的专项授权书或产品确认函,交货时必须提供原产地证明和海关进口报关文件。
具体要求如下:UPS性能指标要求7.防雷及接地系统技术要求(1)静电防护。
机房安全接地应符合GB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中的规定。
接地与防雷接地。
按照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作好防雷措施,防雷装置分为二级。
(2)在总电源进线处安装一级电源防雷(100KA)和UPS电源进线处、网络信号线进线处安装二级电源防雷(40KA)。
两级防雷器之间须有退耦措施。
在电子计算机系统中,有大量的使用380V/220V交流电源的电气设备,这些设备按国家有关规范中对电气的规定进行工作接地,即把中性点接地。
同时做好安全保护地,要求接地电阻≤1Ω。
此外,要求空调机组、机柜等机房设备必须接地,各类设备的接地电阻按照国家标准执行。
如果采用联合接地的方式,则要求以最高标准执行。
(3)接地装置的设置应满足人身的安全及计算机正常运行和系统设备的安全要求。
地线系统:直流工作接地≤1Ω、交流工作接地≤4Ω安全保护接地≤4Ω。
具体技术要求应参照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和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的规定,符合技术指标中的有关要求,有特殊要求的设备进行特殊处理。
8.机房空调及新风系统技术要求8.1机房环境要求机房专用空调系统的任务是保证计算机系统连续、稳定、可靠地运行,是排出机房内各设备及其它显热源散发的热量,维持机房内的恒温恒湿状态,并控制机房的空气含尘量。
为此要求机房空调系统具有冷却、加热、加湿、除湿和空气净化的能力,并具有新风的换气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