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2016年度拟立项项目
- 格式:doc
- 大小:76.50 KB
- 文档页数:5
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名单一、介绍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名单是指2016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项目清单,它涵盖了重要的科研领域和热点问题,对于国家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名单进行全面评估和深度探讨,并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二、内容概述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名单涵盖了许多重要领域,如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先进制造、农业科技等。
这些领域都与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对其进行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在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名单中,可以见到许多引人注目的课题,如高性能计算、基因编辑技术、新型功能材料等,这些都是当时科技领域的热点问题。
三、迭代发展根据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名单,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迭代发展。
高性能计算一直是科技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而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快速发展,高性能计算在人工智能、天气预报、医学等领域的应用也不断拓展。
在撰写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名单相关文章时,应该特别关注这些项目的迭代发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科技发展的脉络和走向。
四、个人观点作为科技领域的从业人员,我对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名单中的课题非常关注。
在这些课题中,我认为基因编辑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是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我个人感兴趣的领域。
我相信,这些项目的研发将会为人类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推动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
五、总结通过对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名单的全面评估和深度探讨,我对这些重要课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些课题涉及的领域广泛,涵盖了科技发展的方方面面,对国家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也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更多地关注这些重要课题,努力为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六、参考资料1.《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2.《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申报指南》3.《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指南解读》以上就是针对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名单的深度评估和全面探讨,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等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16.02.16•【文号】国科发资〔2016〕37号•【施行日期】2016.02.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正文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等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国科发资〔2016〕3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单位,各有关单位:《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以下简称国发64号文件)明确规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面向事关国计民生需要长期演进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重大国际科技合作,按照重点专项的方式组织实施,加强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研发布局和协同创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
重点专项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实施的载体,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围绕解决当前国家发展面临的瓶颈和突出问题、以目标为导向的重大项目群。
重点专项按程序报批后,交由相关专业机构负责具体项目管理工作。
按照国发64号文件的要求,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根据“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的项目形成机制,面向2016年凝练形成了若干重点专项并研究编制了各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已经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特邀委员会(以下简称“特邀咨评委”)和部际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并按程序报国务院批复同意。
根据“成熟一批、启动一批”的原则,现将“纳米科技”等9个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公布,请根据指南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项目组织申报要求及评审流程1. 申报单位根据指南支持方向的研究内容以项目形式组织申报,根据项目不同特点可设任务(或课题)。
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及团队建设董建群 教授 研究生导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9年6月22日1 基金项目的分类及其申请-评审流程2如何提高项目的中标率目录3科研团队建设2一、基金项目的分类及其申请-评审流程以前我们熟悉的项目类型:Ø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Ø国家高新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Ø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攻关)Ø国家科技重大专项Ø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SFC)Ø其它国家级重点项目(含社会公益、基础性工作、平台项目、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与科研开发研究专项)Ø卫生部有关司局及其它省部级资助课题Ø ......现在: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Ø根据国家战略需求、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和科技创新规律,将中央各部门管理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整合形成五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
l(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资助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探索,支持人才和团队建设,增强源头创新能力。
l(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产品和重大产业化目标,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在设定时限内进行集成式协同攻关。
l(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农业、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健康等领域中需要长期演进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重大国际科技合作,按照重点专项组织实施,加强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研发布局和协同创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
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l(四)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
通过风险补偿、后补助、创投引导等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运用市场机制引导和支持技术创新活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资本化、产业化。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联合申报协议甲方:XX大学乙方:XX大学甲乙双方联合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项目“项目名称”,共同承担该项目的研发工作。
本着优势互补、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经双方共同协商,就“项目名称”项目研发工作中所涉及的任务分工、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经费分配方式等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任务分工第二条本协议所称知识产权,包括依法享有的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计算机软件的版权、技术秘密、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
第三条项目研发过程中所涉及各方已有的知识产权归原产权持有方所有,合作方有责任对任何其他方保密。
第四条项目研发过程中新产生的知识产权按各方贡献大小分配,即各方独立完成研究工作所形成的知识产权归各方独立所有;双方共同完成研究工作所形成的知识产权归各参与方共同所有,任何一方未经合作方同意不得擅自向其他方公开。
第五条经费分配方案:按国家下拨经费的百分比确定,甲方??%;乙方??%。
第六条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双方友好协商解决;协议履行过程中,如发生纠纷,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未果时向甲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
第七条本协议经双方盖章后生效。
第八条本协议一式6份,双方各执1份,4份用于项目申报,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XX大学(盖章)乙方: XX大学(盖章)法定代表人:课题负责人:法定代表人:课题负责人:2006年10月19日2006年10月19日注意:法定代表人是指大学的校长、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及研究所的所长签名或签名章,不是课题负责人!若参与单位超过两家,建议与参与单位分别两两签订联合申报协议。
也可在本协议中增加丙方、丁方……但盖章非常耽误时间!!打印协议时,请删去本段注意事项。
第28期2023年10月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No.28October,2023作者简介:谢锦园(1991 ),女,江西玉山人,副科长,硕士;研究方向:科研项目管理,科学计量㊂2016—2022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情况分析谢锦园(南京大学科学技术处,江苏南京210093)摘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我国科技改革创新的重大战略举措,自2016年实施以来,逐步成为我国解决重大战略科技问题㊁服务国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㊂文章以2016 2022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项目为研究对象,从项目所属领域㊁牵头承担单位区域和性质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进而从聚焦我国重点研发计划战略布局㊁强化产学研合作与创新管理体系等方面提出思考与建议㊂关键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分析;科研管理中图分类号:G311㊀㊀文献标志码:A 0㊀引言㊀㊀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 2020年)“,解决科技资源配置 碎片化 问题,2014年国家发布了‘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㊁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国发 2014 64号)㊁‘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 2014 11号)等改革文件[1-2],将改革前的近百个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㊁基金等)优化布局,形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㊁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㊁基地和人才专项5类项目,并纳入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进行管理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由科技部 973 计划㊁ 863 计划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㊁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㊁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㊁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20余个科技计划及专项整合形成的新计划[3],该计划瞄准事关国计民生的农业㊁能源资源㊁生态环境㊁健康等领域中需要长期演进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㊁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㊁基础性㊁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㊁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㊁重大国际科技合作,旨在突破国民经济各主要领域的技术瓶颈[4]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按照重点专项㊁项目实行分层次管理,项目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实施的基本单元[5]㊂本文对2016 2022年立项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进行梳理,从年度㊁领域㊁区域㊁牵头承担单位等方面展开统计分析,以期为科研单位提高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能力及科研人员选择研究方向提供借鉴参考㊂1㊀数据来源与处理㊀㊀本文研究所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信息来源于科技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以及7家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官方网站,统计截止日期是2023年6月30日㊂将平台采集的项目立项信息整理建立数据表,并以此为基础结合研究需要,补充项目牵头承担单位的类型与所在区域㊁项目所属领域等相关信息㊂然后,运用传统数据分析方法,对总体立项情况和项目分布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选取上海㊁江苏㊁广东㊁浙江4个代表性区域进行对比分析㊂2㊀2016 2022年项目立项情况2.1㊀项目年度立项情况㊀㊀2016 2022年期间,科技部共启动了133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立项了8355个项目㊂从年度项目立项数量(见图1)上看,2016 2022年分别立项了1172项㊁1333项㊁1434项㊁611项㊁540项㊁1132项㊁2133项㊂可以看出, 十三五 前3年项目立项数量较多,后两年项目立项数量大幅下降; 十四五 开局情况与 十三五 相似,2021年和2022年项目立项数量较多,2021年项目立项数量基本与2016年持平,而2022年项目立项数量较2017年大幅增加,增幅高达60%㊂2.2㊀项目领域分布情况㊀㊀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归口部门,将其划分为5个领域方向:社会发展㊁高新技术㊁农村科技㊁基图1㊀2016 2022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数量分布础研究和其他领域(包括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㊁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㊁科技冬奥㊁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专项等重点专项)㊂从5个领域方向项目立项数量(见表1)来看,社会发展领域2944项,高新技术领域2385项,农村科技领域937项,基础研究领域1941项,其他领域148项㊂考虑到其他领域重点专项的项目立项公示数据较少,且其中部分重点专项部署时间较短,因此本文不再将其他领域重点专项的项目立项情况和其余4个领域方向开展对比分析㊂表1㊀2016 2022年5个领域方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量分布情况领域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专项/个项目/项专项/个项目/项专项/个项目/项专项/个项目/项专项/个项目/项专项/个项目/项专项/个项目/项社会发展1455817493205451531481221924520667高新技术132761540422485435141781935823649农村科技81168140111373603321414617306基础研究722282741022910153111791437714507其他001222382492291614总计4211724913336514343461138540671132752133㊀㊀从4个领域方向逐年项目立项情况(见图2)来看,社会发展㊁高新技术两个领域方向项目数量占比较高,合计占当年立项项目总量的60%左右,其中2016㊁2018年占比超过了70%;基础研究领域占比较为稳定,维持在20%左右㊂此外, 十三五 期间,社会发展㊁高新技术和农村科技3个领域方向基本集中在前3年大规模部署项目,而基础研究领域5年间较为稳定持续地部署项目㊂2.3㊀项目牵头承担单位情况㊀㊀2016 2022年期间,共有2163家单位牵头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按高等院校㊁科研院所㊁企业和其他4种单位类型对项目牵头承担单位进行分类统计(见表2),可以看出:高等院校牵头承担的项目数量最多,占比高达47.15%;科研院所牵头承担的项目数量次之,占比33.17%;企业牵头承担的项目数量较少,占比仅为19.09%;其他类别占比为0.6%㊂同时,平均每个高等院校牵头承担了4.00个项目,平均每个科研院所牵头承担了1.82个项目,平均每个企业牵头承担了1.11个项目㊂综上,高等院校师资规模大㊁学科门类全,科研院所规模小㊁专业化程度图2㊀2016 2022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分领域项目数量分布表2㊀2016 2022年各类型项目牵头承担单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量情况领域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单位/个项目/项单位/个项目/项单位/个项目/项单位/个项目/项单位/个项目/项单位/个项目/项单位/个项目/项高等院校1134911375251536261233011022511416271761118科研院所23346925350526345412018097136197352294675企业186205258295308348117125138149130144291329其他7788564544791111总计53911726561333729143436461134154047511327722133㊀注:其他类型包含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㊁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㊁故宫博物院㊁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㊁湖北技术交易所㊁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㊁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㊁交通运输部烟台打捞局㊁南京博物院㊁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㊁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㊁全国海关信息中心㊁厦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㊁上海博物馆㊁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㊁上海市医疗器械检测所㊁深圳海关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㊁深圳证券交易所㊁长江航道局㊁中关村泛联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应用研究院㊁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㊁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㊁中国国家博物馆㊁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㊁中国环境监测总站㊁中国汽车工程学会㊁中国人民解放军93209部队㊁中国认证认可协会㊁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㊁中国丝绸博物馆㊁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㊂高,二者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部署实施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合计承担了超过80%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㊂对高等院校㊁科研院所㊁企业3种类型项目牵头单位中承担项目数量排名前10的单位进行分析(见表3):高等院校牵头承担项目数量排名前10的单位分别是清华大学㊁北京大学㊁浙江大学㊁上海交通大学㊁复旦大学㊁华中科技大学㊁中山大学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㊁天津大学(并列第9)㊁同济大学(并列第9),均为我国 双一流 建设高校,科研基础深厚扎实,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较为完善;科研院所牵头承担项目数量排名前10的单位分别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㊁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㊁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㊁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㊁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㊁中国标准化研究院㊁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并列第9)㊁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并列第9)㊁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并列第9)㊁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并列第9),均为国家级科研院所,专注于特定领域研究时间较长,集聚了大量的科研人才和专业设备;企业牵头承担项目数量排名前10的单位分别是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㊁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㊁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㊁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㊁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并列第6)㊁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并列第6)㊁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并列第6)㊁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并列第6)㊁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并列第6),大部分为国有控股㊁国有全资㊁国有独资公司或央企,较少部分为高新技术企业㊂2.4㊀项目牵头单位所在区域分布情况㊀㊀按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牵头承担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区域统计分析,2016 2022年间,共有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任务(见图3),即除台湾省外其他所有区域均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㊂承担项目数量排名前10的区域依次为北京㊁上海㊁江苏㊁广东㊁湖北㊁浙江㊁山东㊁天津㊁陕西和辽宁,其中北京承担项目数量最多,超过了全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量的1/3;北京㊁上海㊁江苏㊁广东4个区域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分布密集区域,合计承担项目数量超过了总量的60%㊂3㊀部分区域承担项目情况对比分析㊀㊀根据各区域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量统计情况,本文选取上海㊁江苏㊁广东㊁浙江4个承担项目数量相近又较为密集的区域开展对比分析㊂2016 2022年间,上海㊁江苏㊁广东㊁浙江4个区域共牵头承担了2388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㊂从逐年牵头承担项目数量(见图4)上看,上海一直保持第1位,浙江在4个区域中排第4位,江苏在2019年低于广东,其他年份均排在第2位㊂总体上,4个区域承担项目数量年度间变化情况比较相似㊂从项目类型(见图5)上看,4个区域牵头承担的项目领域方向分布较为相似,社会发展领域占比35%左右,高新技术领域占比30%左右,基础研究领域占比20%~32%,农村科技领域占比4%~15%㊂从项目牵头承担单位性质与数量(见表4)上看,上海㊁江苏和广东牵头单位数量相近,约为180家单位,浙江牵头单位数约为上述3个区域的60%;浙江的高等院校㊁科研院所㊁企业数量均为4个区域最低,其中科研院所和企业数量较其他3个区域差别较大㊂根据4个区域牵头承担项目数量与牵头单位数量㊀㊀表3㊀2016 2022年各类型项目牵头单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量前10单位情况(a)高等院校排名名称项目数量/项1清华大学2222北京大学2083浙江大学1844上海交通大学1785复旦大学1376华中科技大学1117中山大学109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009天津大学909同济大学90(b)科研院所排名名称项目数量/项1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57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483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414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365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366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347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308中国标准化研究院289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79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79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79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27(c)企业排名名称项目数量/项1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132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11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04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105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86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76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76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76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76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7情况,可以计算4个区域各项目牵头单位平均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量,上海㊁江苏㊁广东㊁浙江分别为4.8项㊁3.5项㊁3.2项和3.5项,上海平均值最图3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量分布图4㊀上海㊁江苏㊁广东㊁浙江逐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量分布高,其他3个区域较相近,即上海各牵头承担单位的科研综合能力或持续科研能力较强㊂4㊀结论与展望㊀㊀值得关注的是, 十四五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类型更加丰富多元,除了常规公开竞争类项目,还设置了鼓励从事探索性㊁原创性研究的青年科研人员脱颖而出的青年科学家项目,为提升科研投入绩效㊁强化重大创新成果 实战性 的 揭榜挂帅 项目,以及鼓励地方联合投入㊁协同管理的部省市联动项目,不同类型项目对申报人及申报单位的要求㊁课题设置以及项目评审立项机制都有相应区别,能够更大范围地鼓励科研人员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推动科研成果落地实施㊂通过对2016 2022年我国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图5㊀上海㊁江苏㊁广东㊁浙江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按领域方向统计分布表4㊀上海㊁江苏㊁广东㊁浙江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牵头单位情况单位:个区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其他合计上海1755974173江苏25321203180广东16511023172浙江1416761107项情况的统计分析,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立项与实施管理,本文形成一些建议如下㊂(1)继续加强科研资源战略引导作用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我国重大科技计划的先行者,发挥着我国科技事业改革前进的探索和引路重要作用㊂当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主要集中于北京㊁上海㊁江苏㊁广东㊁湖北㊁浙江等科研资源密集区域,其他地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较少,呈现科技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特点㊂因此,要继续加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战略引导作用,围绕区域社会经济㊁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和趋势需求,以科技辐射带动区域发展㊂(2)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成果转化实施㊂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承担单位性质上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主要承担单位,企业占比不到20%㊂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基础研究㊁重大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和策源地,企业尤其是科技企业是成果转化应用的试验田㊂应更加注重高等院校㊁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产学研究与合作,促进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从研究到应用的全链条一体化管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注入科技供给力㊂(3)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提升服务保障能力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目标定位高㊁研究任务重㊁经费规模大㊁管理环节多,因此更加需要通过创新管理方式,一方面建立一支高素质管理队伍,为项目从申报㊁实施到结题验收等环节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另一方面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动为目标,完善科研项目和经费等管理制度,扩大科研人员自主权㊂参考文献[1]国务院.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㊁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EB/OL]. (2014-12-03)[2023-01-12].https:/// zhengce/content/2015-01/12/content_9383.htm.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EB/OL].(2014-03-03) [2013-01-12].https:///zhengce/ content/2014-03/12/content_8711.htm.[3]金振蓉,杨舒.国家科技计划管理重大思路转变政府退后+五类计划[N].光明日报,2015-01-08 (5).[4]侯婉莹,刘蓉蓉,戴培刚,等.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管理的思考与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2017 (2):18-21.[5]科技部,财政部.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EB/OL].(2017-06-22)[2023-01-12]./ xxgk/xinxifenlei/fdzdgknr/fgzc/gfxwj/gfxwj2017/ 201706/t20170628_133796.html.(编辑㊀李春燕)Analysis of the approval of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from2016to2022Xie Jinyuan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210093 ChinaAbstract The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is a major strategic measure for China 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form and innovation.Since its implementation in2016 it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China to solve major strategic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blems and serve the national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The article takes the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from2016to2022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conducts statistical analysis from the fields of the project the regions and nature of the leading undertaking units etc.Furthermore it puts forward 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focusing on the strategic layout of China s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lan strengthening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system.Key words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project initiation analysis research management。
附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试点专项2016年度拟立项项目公示清单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牵头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中央财政经费(万元)项目实施周期(年)1 2016YFA0100100 多能干细胞自我更新与维持的调控机制研究上海交通大学金颖2789.00 52 2016YFA0100200 猪初始态(naive)多能干细胞系建立及多能性调控机制解析东北农业大学刘忠华2833.00 53 2016YFA0100300 代谢、自噬和DNA损伤修复协同维持多能干细胞干性和染色体稳定性的机理研究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秦宝明2858.00 54 2016YFA0100400 组蛋白及DNA修饰在细胞编程与重编程过程中的相互关联及动态调控机制研究同济大学高绍荣3000.00 55 2016YFA0100500 多能干细胞自我更新与定向分化的细胞周期调控北京大学张传茂3000.00 56 2016YFA0100600 造血干细胞发育、维持与再生的调控机制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程涛2897.00 57 2016YFA0100700 非编码RNA 介导的染色质高级结构动态变化对细胞命运决定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朱大海2882.00 58 2016YFA0100800 基于动员内源性神经干细胞修复脊髓损伤的机制与转化研究同济大学程黎明3000.00 59 2016YFA0100900 移植后干细胞的在体示踪及功能分析的分子影像研究浙江大学张宏3000.00 510 2016YFA0101000 干细胞移植的分子免疫调控机理与关键技术在免疫相关疾病临床转化治疗中的新策略及应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赵春华3000.00 511 2016YFA0101100 基于自体干细胞心脏瓣膜的构建华中科技大学董念国2892.00 512 2016YFA0101200 组织干细胞的正常发育、变异及肿瘤干细胞形成机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卞修武2732.00 513 2016YFA0101300 神经系统和心脏相关重大疾病组织干细胞和病理组织库同济大学康九红3000.00 514 2016YFA0101400 靶向基因编辑建立神经系统疾病猴模型及干细胞治疗研究昆明理工大学牛昱宇2915.00 515 2016YFA0101500 临床级别干细胞标准化评估体系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袁宝珠2707.00 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试点专项2016年度拟立项项目公示清单(青年科学家项目)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单位项目负责人中央财政经费(万元)项目实施周期(年)1 2016YFA0101600 血管微环境对肺干细胞在再生中的调控四川大学丁楅森600.00 52 2016YFA0101700 成体干细胞诱导分化角膜上皮样干细胞与角膜重建中山大学欧阳宏500.00 5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单位项目负责人中央财政经费(万元)项目实施周期(年)3 2016YFA0101800 多能干细胞Naive与Primed状态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研究复旦大学蓝斐589.00 54 2016YFA0101900 多能干细胞的干性维持和神经分化过程中囊泡转运的分子机理及调控机制的研究清华大学姚骏476.00 55 2016YFA0102000 病理性骨髓微环境中造血干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及命运决定的规律研究上海交通大学段才闻578.00 56 2016YFA0102100 组织特化内皮祖细胞与肝血窦微环境相互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王琳536.00 57 2016YFA0102200 利用体内微环境实现糖尿病中胰岛细胞转分化再生的机制研究同济大学李维达600.00 58 2016YFA0102300 多能干细胞向内皮前体分化的协同调控机制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杨隽600.00 59 2016YFA0102400 肿瘤干细胞命运决定中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的研究天津医科大学王艳416.00 510 2016YFA0102500 利用iPSC 来源干细胞探讨微环境在ALS 疾病发生与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陈红359.00 5。
纳米科技
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
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
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
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
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
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
林业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术创新
智能农机装备
首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名单
1.“纳米科技”重点专项
2.“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重点专项
3.“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
4.“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重点专项
5.“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
6.“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
7.“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
8.“林业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术创新”重点专项
9.“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基于实际运行效果的绿色建筑性能后评估方法研究及应用”启动会召开林波荣【期刊名称】《暖通空调》【年(卷),期】2016(46)10【摘要】会议于2016年9月8日在清华大学召开。
该重点计划专项项目由清华大学牵头、国内29家科研院所联合申报,于2016年7月正式获批复,国家专项经费2500万元。
该项目由清华大学林波荣教授主持。
项目共设立6个课题,分别由清华大学杨铮副教授、东南大学石邢教授、天津大学吕石磊教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高立新总工、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杨建荣教授级高工和清华大学林波荣教授负责。
项目将针对绿色建筑实际运行效果开展大规模、长周期、全类型覆盖的性能数据测试研究和使用者满意度调研,研发新的数据获取和建筑绿色性能控制优化技术,建立基于实际运行数据的绿色建筑性能后评估方法、能耗和环境质量等参数的基准线以及后评估技术标准体系,反馈于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行,同时完成100项绿色建筑实际性能的测试和100项绿色建筑项目的运行性能评估再提升,最终为全面提升绿色建筑运行能效、环境品质与用户满意度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总页数】1页(P91-91)【关键词】建筑性能;运行效果;评估方法;研发;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用户满意度;应用【作者】林波荣【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528.04【相关文献】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目标和效果导向的绿色建筑设计新方法及工具"立项启动研发 [J], 黄琼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项“工业机器人控制器产品性能优化及智能升级”项目启动会在浙江智昌集团召开 [J],3.燕山大学召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纳米结构超硬材料组织和性能调控与精密成形加工”项目启动会 [J],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技术与装备研究》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 [J],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QI专项“产品生产过程质量测量分析和改进技术标准研究”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顺利召开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能量密度纳米固态金属锂电池研究”项目介绍郭玉国【摘要】以金属锂作为负极的可充放锂二次电池从理论上分析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
但是在使用液态电解质的金属锂电池内部,充放电过程中金属锂表面会形成孔洞和枝晶,导致锂电极粉化。
锂枝晶可能会刺穿多孔聚合物隔膜造成电池内短路,粉化后的锂电极与液态电解质间的界面副反应会更为严重,导致界面电阻增加并带来易燃烧。
2016年科技部立项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高能量密度纳米固态金属锂电池研究”将研究开发能量密度大于400 W·h/kg的纳米固态金属锂电池,解决金属锂电池面临的循环性和安全性难题。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有望实现纳米科技由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飞跃,推动纳米科技产业发展,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二次电池关键材料与技术发展奠定坚实的科学基础,为高端消费电子、电动汽车、国家安全、航空航天、规模储能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关键支撑。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OST) initiates nanotechnology project in Feb. 2016 for next 5 years. Totally 43 projects concerning seven research fields are announcedin Jun. 2016. Among the field of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based on nanostructure and nanotechnology”,“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and devices based on n anomaterials”is aimed at advanced high-energy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ies. A research team led by Prof. GUO Yuguo from Institute of Chemistr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has been granted with the project titled “high-energy solid-stat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based on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In this project, advancedsolid-stat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with high energy density (³400 W·h/kg, ³800 W·h/L) and long cycle lifespan (³1000 cycles) will be developed.【期刊名称】《储能科学与技术》【年(卷),期】2016(005)006【总页数】3页(P919-921)【关键词】固态锂电池;金属锂负极;固态电解质;纳米结构材料【作者】郭玉国【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100190; “高能量密度纳米固态金属锂电池研究”项目组【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9112016年2月,科技部发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等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