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8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人教版教案: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一、教学内容1. 理解百分数的定义: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通常用符号“%”表示。
2. 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方法:百分数的读法与分数的读法相同,先读分母,再读分子;百分数的写法通常在分子的右下角写上“%”符号。
3. 了解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百分数常用于表示调查结果、统计数据、折扣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百分数的定义、读写方法及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百分数的定义、读写方法及应用。
2. 难点:理解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情景一:超市举行促销活动,部分商品打八折,学生讨论八折如何表示成百分数。
情景二:体育课上,班级进行篮球比赛,某同学得分占全班总得分的30%,学生讨论如何用百分数表示。
2. 讲解百分数的定义:通过PPT展示百分数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3. 讲解百分数的读写方法:引导学生与分数的读写方法进行对比,讲解百分数的读写方法。
4. 例题讲解:例题1:一件衣服原价为200元,现打八折,求现价。
解:现价 = 原价× 80% = 200 × 0.8 = 160(元)例题2:一班学生共有50人,其中有30人参加了篮球比赛,求参加篮球比赛的学生占全班的百分比。
解:百分比 = 参加比赛的学生数÷ 总学生数× 100% = 30 ÷ 50 × 100% = 60%5. 随堂练习:根据PPT出示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6. 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调查报告、统计图表等,让学生了解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人教新课标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始终相信,只有深入了解教材,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在本教案中,我将结合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的教材,为大家展示如何教授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107页至第108页的“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这一部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百分数的定义、意义、写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写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百分数。
2.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定义、意义和写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2. 学具:笔记本、练习本、百分数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超市打折、运动员得分等,让学生注意到百分数的存在。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百分数是什么意思吗?它们是如何产生的?”2. 概念讲解:接着,我会利用课件详细讲解百分数的定义、意义和写法。
例如,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它的写法是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
3. 例题讲解:我会挑选一些典型的例题,如“一件衣服原价100元,打8折后是多少元?”让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立即进行随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一件商品打6折,现价是原价的多少百分之几?”5.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生活中的百分数,并试着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讨论结束后,邀请部分小组分享他们的成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1. 定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
2. 意义:用于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 写法: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1. 百分数的定义:百分数是一种表示比例、比率或分数的数学表达方式,通常用百分号(%)表示。
2. 百分数的计算:如何用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以及如何将百分数转化为分数和小数。
3. 百分数的读写法:百分数的读法和分数的读法类似,先读分母再读分子;百分数的写法通常在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百分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使学生能够正确读写百分数,并能够将百分数转化为分数和小数。
3. 培养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将百分数转化为分数和小数。
2.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定义,百分数的读写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2.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商店举行打折活动,商品原价为100元,现在打8折,让学生用百分数表示打折后的价格。
2. 讲解百分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通过示例,讲解如何用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以及如何将百分数转化为分数和小数。
3. 讲解百分数的读写法:通过示例,讲解百分数的读写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一瓶饮料有500毫升,喝掉了30%,还剩下多少毫升?5. 板书设计:板书百分数的定义、计算方法、读写法。
6. 作业设计:(1)题目:小明有20本书,他送给了小红30%,请问小红收到了多少本书?答案:小明送给了小红6本书。
(2)题目:一件衣服原价为200元,现在打7折,请问打折后的价格是多少元?答案:打折后的价格是140元。
六、板书设计百分数的定义:百分数是一种表示比例、比率或分数的数学表达方式,通常用百分号(%)表示。
百分数的计算:如何用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以及如何将百分数转化为分数和小数。
百分数的读写法:百分数的读法和分数的读法类似,先读分母再读分子;百分数的写法通常在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百分数(一)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说课稿(含反思)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一)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是学生在掌握了分数和小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法,能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景素材,引导学生探究百分数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和小数知识,对数学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和好奇心。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百分数的实际应用还不够理解,对百分数的读写法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探究活动等,深刻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提高运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法,会用百分数表示数据。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理解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道具、学习单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商场打折、考试分数等,引导学生认识百分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探究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学生汇报探究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4.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补充并进行情感态度教育。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知识点归纳一、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一)、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百分数是指的两个数的比,因此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二)、百分数和分数的主要联系与区别:联系:都可以表示两个量的倍比关系。
区别:①、意义不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不能表示具体的数量,所以不能带单位;分数既可以表示具体的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表示具体数时可以带单位。
②、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分数的分子不能是小数,只能是除0以外的自然数。
3、百分数的写法: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来表示,读作百分之。
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一)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1、小数化成百分数: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数位不够用0补足),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2. 百分数化成小数: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数位不够用0补足),同时去掉百分号。
(二)百分数的和分数的互化1、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约分要约成最简分数。
2、分数化成百分数:①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数分母扩大或缩小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写成百分数形式。
②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建议用这种方法)(三)常见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X K b1 .C om三、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一)一般应用题1、常见的百分率的计算方法:一般来讲,出勤率、成活率、合格率、正确率能达到100%,出米率、出油率达不到100%,完成率、增长了百分之几等可以超过100%。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结果写为百分数形式。
例如:例如:男生有20人,女生有15人,女生人数占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列式是:15÷20=15/20=75﹪3、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数量关系式和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中的关系式相同:(1)百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百分率=百分率对应量(2百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数量关系:单位“1”的量×(1±百分率)=百分率对应量4、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已知单位“1”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
小学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案范本三篇小学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案范本一【教材分析】教材首先指出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有广泛的作用,接着通过两个实例引出百分数的概念。
教材这里强调的是两个数量的比,并联系比的概念说明,百分数也可以看作是以100为后项的一种比,所以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最后教学百分数的写法。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百分数并不陌生,他们有的可能已经认识百分数,并且能够正确读出百分数,但大多数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十分准确,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了百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百分之几,也就是百分率的含义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指导学生在理解百分数也是表示两个量间的倍数关系的同时,认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及发展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重点难点】1.百分数的意义及读、写。
2.分数与百分数的意义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准备】课前查阅百分数的资料。
小黑板或投影。
【教学过程】活动(一)复习准备1.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会经常看到或听到这样一些数:(出示投影或小黑板) (1)在12届亚运会中各国金牌情况如下:中国占40.3%,韩国占18.5%,日本占17.4%,其它国家占23.8%。
(2)五(三)班学生在期末考试中,85%的人获优秀成绩,15%的人成绩达标。
2.谁知道这些数是什么数?你对百分数已经有了哪些了解?你还想了解什么? 师: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经常要用到百分数。
这节课就来研究。
活动(二)探究新课1.某小学六年级的1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17人,五年级的2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30人。
六年级学生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五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17/100、3/20分别表示两个量之间的什么关系?(倍数关系)⑴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六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的17/100 五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的3/20板书:17/100=17/1003/20=15/100⑵提问:根据所得的数,你能一眼看出哪个年级三好生人数的比例高吗?你能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吗?为什么?(分子不同,分母也不同,不容易看出。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
法
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89~90页,练习十九第1~6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结合生活实例在师生、生生交流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百分数。
2、数学思考: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问题解决:利用百分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情感与态度:受到热爱家乡的思想教育,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来玩一个投球的游戏,下面请两个同学(红队和蓝队)上来投球,其他同学心理可以有一个拥护的对象。
第一回:(都是投十个)
问:两个队谁的水平高?为什么?
第二回:(一个同学投十个,一个同学投四个)
问:这回同学们看看是谁的水平高?又为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
学生讨论后交流(几种结果)。
引导出投中数占投球总数的比率,给予表扬。
学生计算。
(在这里我们运用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师: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求命中率等的一些比率,通常都把他们化成分母是一百的分数,这样便于比较。
学生通分。
哪个队的水平高?
二、教学新课
刚才我们讲的这些数就是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经常要用到百分数。
那什么是百分数,百分数又有什么特点呢,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学习有关百分数的知识。
(板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1、百分数意义的探索
(1)下请同学们来看这道题目(出示书上两例题)。
例如:
绿峰林场去年种杨树100棵,成活了98棵;种杉树400棵,
成活了380棵;种松树500棵,成活了485棵。
可以算出:
杨树成活的棵数是杨树总棵数的98/100;
杉树成活的棵数是杉树总棵数的380/400;
松树成活的棵数是松树总棵数的485/500。
师:由于这三个分数的分母不同,要比较哪种树成活的棵数所占的比率大,就困难一些,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通常用分母是100的分数来表示:
杨树成活的棵数是杨树总棵数的98/100;
杉树成活的棵数是杉树总棵数的95/100;
松树成活的棵数是松树总棵数的97/100。
师:说一说每种树成活棵数所占的比率各是多少?哪种树成活的棵数所占的比率大一些?这三个结果表示的都是什么?
又例如:一个工厂从一批产品中抽出200件,经检验,有198件合格。
师:这批产品合格的件数占总件数的百分之几?这里的比率表示谁是谁的百分之几?
(2)谈论、归纳。
师:98/100,95/100,97/100,99/100他们有什么相同点?他们都表示什么?
师:这些分数分母都是100,都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
百分之几。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板书意义)
2、指导书写
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百分数,和百分数交了朋友,但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怎么写呢?请同学们自学书90页。
师生交流怎样把百分数写规范、美观?
请同学们把黑板上这些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百分数。
比赛:在三十秒内写十个百分数,写完可自己出题多写几个。
师:停。
数一数,你写了几个百分数?直接说出你写了几个百分数,这太简单了。
你能用刚学的百分数说一句话,让大家猜一猜你完成的情况吗?
3、生活中的百分数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看见过百分数呢?下面拿出你收集的百分数,在小组中相互交流一下,然后在全班介绍。
(毛线商标、酒商标等,说出这些百分数的意义)
信息发布:
师:老师在课前也收集了一些百分数,下面请同学们看一看。
出示信息
(1)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一次性筷子全*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
(2)据了解,某西欧国家发射人造卫星的成功率为90%,我国发射人造卫星的成功率是100%。
(3)海洋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0%,陆地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30%。
说一说:通过以上信息,你了解到什么?
4、举例辨析,揭示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师出示下面一题,组织学生口答。
下面哪几个分数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哪几个不能?说说为什么。
(1)鸡的只数是鸭的75/100;
(2)一堆煤97/100 吨,运走了它的75/100 。
(3)23/100米相当于46/100米的50/100 。
师生讨论:
(1)这三句话中的几个分数,哪几个是百分数?为什么?(2)97/100吨、23/100米、46/100米为什么不是百分数?(3)谁能说出百分数和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分数: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也可以表示某个具体数量。
百分数:只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不能表示一个具体数量。
师小结: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它只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百分数后面不带单位名称。
百分数又叫百分率
或百分比。
5、读出百分数,然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先让学生自由地读练习十九第1题中的百分数。
读后提问:(1)1%是最小的百分数吗?这组百分数中还有比1%小的百分数吗?(0.05%)
(2)百分数的分子有的是小数,有的是整数,有的大于分母,有的小于分母,还有的等于分母,这是为什么呢?(指出:百分数固定分母是100,也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100份,可能表示这样的0.05份、1份、100份、121.3份、300份等)
三、联系实际,巩固应用
1、教师课件出示90页练一练图。
用分数和百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教师先用红色画上8格,让学生用分数和百分数表示出来,并说出8%的含义。
然后学生完成其他。
2、练习十九第
3、5题。
四、游戏
剪刀、石头、布
同桌十次,想一想:你赢了对方几次?你赢的百分率是多少?输的是多少?
五、课堂小结,反思体验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指名回答。
还有疑问吗?
师:同学们,今天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名人名言,与大家共勉。
(课件出示)
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
六、作业:
1、练习十九第
2、4题。
2、用百分数来表示嘶马的发展
出示统计表
全班户数:56户
类别
拥有户数
占总户数的百分数
电话
空调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电脑
私家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