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施工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2.53 MB
- 文档页数:8
办公楼的综合布线施工方案办公楼综合布线施工方案一、综合布线概述综合布线是为办公楼提供通信和数据交换服务的一种基础设施,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方案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办公楼内各个部门之间的通信需求,并支持办公设备的联网使用。
综合布线主要包括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和数据线路三个方面。
二、综合布线设计方案1. 电力线路根据办公楼的用电负荷和每个部门的电器设备需求,设计合理的供电布线方案。
首先确定总供电线路以及各部门的用电负荷,然后设计分支电线路,保证各个部门用电均衡,避免过载和短路等安全隐患。
同时,考虑到办公楼的供电安全,需要安装相应的漏电保护设备和过载保护设备。
2. 通信线路为办公楼内的部门提供电话通信服务,设计合理的通信线路布局。
为每个部门布置独立的电话线路,保证通信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同时,在主要办公区域设置宽带接入点,方便员工上网和共享资源。
在设计通信线路时,考虑到未来的扩展需求,预留足够的线缆通道和接口。
3. 数据线路为办公楼提供网络通信服务,设计合理的数据线路布局。
根据办公楼的规模和部门的分布情况,布置合适的网络线路。
主要采用交换机和路由器进行网络连接,并根据需要设置局域网和广域网。
同时,为每个部门提供独立的数据线路,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和安全性。
在布置数据线路时,需要考虑到对电磁干扰的防护,并保证线缆的质量和稳定性。
三、施工步骤1. 建立施工组织安排,确定施工的时间和队伍。
2. 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布线方案。
3. 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选购材料、准备工具和检测设备等。
4. 开始施工,首先进行电力线路的布线和安装,根据设计方案,完成总供电线路和各个部门的分支电线路的安装。
5. 进行通信线路的布线和安装,根据设计方案,为每个部门布置电话线路,并设置宽带接入点。
6. 进行数据线路的布线和安装,根据设计方案,为每个部门布置数据线路,并设置局域网和广域网。
7. 进行线路的调试和测试,保证各个线路的正常工作。
综合布线施工方案范本一、前言。
综合布线是建筑物内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办公环境中,各种设备和终端需要接入网络,因此综合布线的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综合布线施工方案的编制内容和要求,希望能够为相关工程师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二、施工方案编制内容。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名称。
1.2 工程地点。
1.3 工程范围。
1.4 工程背景。
2. 施工目标。
2.1 施工目的。
2.2 施工要求。
2.3 施工期限。
3. 施工内容。
3.1 布线类型。
3.2 布线范围。
3.3 布线材料。
3.4 布线标准。
4. 施工方案。
4.1 施工步骤。
4.2 施工流程。
4.3 施工技术要点。
4.4 施工安全措施。
5. 施工组织。
5.1 施工人员。
5.2 施工设备。
5.3 施工进度计划。
6. 施工验收。
6.1 施工验收标准。
6.2 施工验收程序。
6.3 施工验收记录。
三、施工方案编制要求。
1. 确保施工方案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2. 确保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3. 确保施工方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4. 确保施工方案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四、施工方案编制流程。
1. 收集工程资料,包括工程概况、施工目标、施工内容等;2. 分析工程需求,明确施工目标和要求;3. 制定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步骤、施工流程、施工技术要点等;4. 组织编制施工方案,明确施工组织和施工验收内容;5. 完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方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五、施工方案编制注意事项。
1. 确保施工方案的逻辑性和连贯性;2. 确保施工方案的规范性和科学性;3. 确保施工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4. 确保施工方案的全面性和细致性。
六、结语。
综合布线施工方案的编制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工程师们充分理解工程需求,合理设计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希望本文档能够为相关工程师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促进综合布线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综合布线施工方案范本综合布线施工方案范本一、项目概述本项目是某公司新建办公楼的综合布线施工项目,包括局域网布线、电话布线、监控布线等。
总面积为1000平方米,分为办公区、会议室、休息区等。
本方案旨在按照需求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布线方案,确保网络和通信设备正常运行。
二、施工内容1. 局域网布线:根据现场需求,设置光纤和铜缆两种布线方式,以满足不同类型设备的需求。
2. 电话布线:在办公区和会议室安装电话插座,保证通话质量稳定。
3. 监控布线:安装监控摄像头,保证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施工步骤1. 预施工准备:现场勘查,了解各个区域的具体需求,确定设备数量和摆放位置。
2. 布线设计:根据设备需求,设计布线图纸,包括光缆和铜缆的走向和连接方式。
3. 材料采购:根据布线图纸,采购所需的光缆、铜缆、插座等材料,并确保品质合格。
4. 布线施工:根据布线图纸,对办公楼进行走线施工,包括光缆和铜缆的敷设、连接、接头处理等。
5. 系统测试:对已完成的布线系统进行测试,包括网络连接、电话通话和监控信号传输的功能测试。
四、施工安全1. 施工人员在工作时需佩戴安全帽、防护手套等必要的防护装备。
2. 施工现场需设立警示标识,提醒其他人员注意安全。
3. 施工材料在布线过程中需妥善保管,避免跌落造成伤害。
五、施工质量控制1. 完成布线后,对每个连接点进行测试,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2.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走线、连接、接头等操作,确保安装质量。
3. 完成施工后,进行全面测试,确保各个系统正常运行。
六、工期安排预计工期为15天,具体安排如下:1. 日程安排- 前期准备:1天- 布线设计与材料采购:3天- 布线施工:7天- 系统测试与调试:2天- 竣工验收:2天2. 工期节点控制- 每天施工进度必须与计划相符。
- 若发现工期延误或问题,及时与相关人员协调解决,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工。
以上是综合布线施工方案的范本,具体施工方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综合布线施工方案范本一、项目概述与目标本项目旨在为公司办公区域实施一套完整的综合布线系统,以提高办公效率和信息通讯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构建稳定、可靠、灵活的布线网络,满足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司各部门的信息传输需求;实现办公区域内部网络资源的统一管理和高效利用;确保布线系统易于维护和扩展,降低长期运维成本。
二、布线区域划分根据办公区域的布局和功能需求,将布线区域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办公区:包括各部门办公室、会议室等;数据中心:放置服务器、交换机等核心网络设备;公共区域:包括走廊、休息区等;接入区:与外部网络连接的接口区域。
三、材料选型与采购在材料选型方面,我们将遵循以下原则:选用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的优质材料;考虑材料的耐用性、可靠性和扩展性;优先选择具有成本效益的材料。
具体采购材料包括:铜缆、光缆及连接器;布线面板、配线架及跳线;布线管道、桥架及附件;布线标签、标识及记录文档。
四、布线设计与规划布线设计将遵循以下原则:拓扑结构简单明了,便于管理和维护;冗余设计,提高系统可靠性;预留扩展空间,满足未来需求。
具体规划包括:确定各区域的布线点位和数量;设计布线管道和桥架的走向及安装方式;制定详细的布线图纸和施工方案。
五、施工流程与步骤施工流程如下:现场勘查,确认布线点位和管道桥架走向;准备施工材料和工具,搭建临时设施;安装布线管道和桥架;铺设线缆,连接连接器;安装布线面板和配线架;进行线缆整理和标识;清理现场,完成施工记录。
六、质量与安全控制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严格执行质量与安全控制措施,确保布线系统的质量和使用安全。
具体措施包括: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定期检查施工材料和工具的质量;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对施工过程进行记录和监控,确保质量可追溯;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七、测试与验收标准在布线系统完成后,我们将进行全面的测试,以确保其性能和可靠性达到要求。
测试内容包括:线缆连接性能测试;信号传输质量测试;系统稳定性测试。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程方案一、项目概况综合布线系统是指将各种信息传输线路集中在一个系统中,方便管理和维护,包括电力线路、通信线路、监控线路等。
本项目是针对某办公楼的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程,首先进行现场勘察和设计规划,然后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安装和调试,最终交付给业主使用。
二、现场勘察1. 办公楼基本情况首先,需要了解办公楼的基本情况,包括建筑结构、楼层布局、用电设备情况等。
同时,要了解办公楼的现有布线情况,包括电力线路、通信线路、网络线路等。
2. 现场勘察在勘察过程中,需要对各种线路进行检查和测试,了解其负载情况和传输性能。
同时,对于已安装的线缆进行现场测量,确定需要更换或新增的线缆数量和长度。
3. 现场环境此外,还需要了解现场的环境情况,包括温湿度、灰尘情况、可供布线的空间等。
根据现场环境情况,确定施工工艺和安全措施。
三、设计规划1. 系统功能需求根据现场勘察结果,对办公楼的信息传输需求进行分析和确定,包括电力线路、通信线路、监控线路等。
根据功能需求确定各种线路的布局和连接方式。
2. 系统设计方案在确定了系统功能需求后,根据各种线路的传输特性和现场环境情况,进行系统设计方案的制定。
包括布线路径、线缆规格、连接方式、设备选择等。
3. 设计图纸编制根据设计方案,编制相应的设计图纸,包括布线示意图、横截面图、设备连接图等。
设计图纸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四、施工安装1. 施工队伍组织在确定了设计方案和图纸后,组织施工队伍进行施工。
施工队伍要包括电力施工人员、通信施工人员、监控施工人员等,分工明确,协作配合。
2. 施工工艺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各种线路的布线路径和连接方式,采用适当的施工工艺进行布线和连接。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施工质量和安全,并按照相关规范进行验收。
3. 施工进度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进度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施工进度符合计划,并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处理施工中的问题和难点。
一套完整的政府单位综合布线施工方案一、项目概述本综合布线施工方案旨在为政府单位提供一套完整、高效、稳定的网络布线系统,以满足其日常办公、数据传输、视频会议、安防监控等多元化需求。
方案将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最佳实践,确保布线系统的先进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二、项目准备阶段(一)需求分析1.与政府单位相关部门进行深入沟通,明确其业务需求、功能划分、人员分布等信息。
2.分析现有网络架构和带宽需求,确定所需的传输速度和容量。
3.考虑政府单位的特殊性,如保密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
(二)现场勘查1.对政府单位的办公场所进行全面勘查,了解楼层结构、房间布局、强弱电设施等情况。
2.评估施工难度和风险,确定施工重点和难点。
(三)设计方案制定1.根据需求和勘查结果,制定详细的综合布线设计方案,包括系统架构、点位规划、材料选型等。
2.设计方案应充分考虑政府单位的特殊需求,如保密通信、应急备份等。
3.制定详细的施工图纸和材料清单,为后续施工做好准备。
三、材料准备阶段(一)材料清单制定1.根据设计方案,制定详细的材料清单,包括线缆、配线架、连接器、标签等。
2.考虑材料的兼容性和性能稳定性,选择品质优良的产品。
(二)材料采购与验收1.选择有信誉的供应商进行材料采购,确保材料质量可靠。
2.对采购的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包括外观检查、性能测试等,确保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四、施工准备阶段(一)施工队伍组建与培训1.组建专业的施工队伍,包括项目经理、技术工人等,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技能和经验。
2.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使其熟悉布线流程、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
(二)施工工具与设备准备1.准备施工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剥线钳、压线钳、测试仪、电钻等。
2.对工具和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三)施工现场准备1.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整理,确保施工环境整洁、安全。
2.设置临时设施,如施工架、防护网等,确保施工安全。
综合布线施工方案一、综合布线技术要求1.布线系统分类:根据传输介质的不同,将布线系统分为电力布线系统、通信布线系统、数据布线系统和综合布线系统等。
2.布线系统结构:布线系统由用户设备接入区、水平布线区和垂直布线区组成。
设备接入区是用户设备与布线系统连接的区域;水平布线区是指连接设备接入区和主线区的水平布线;垂直布线区是指连接主线区和机房之间的垂直布线。
3.布线系统标准: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综合布线设计和施工,确保布线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扩展性。
4.布线系统要求:布线系统的损耗和串扰要低,带宽要宽,安全性要高,施工工艺要规范。
二、综合布线施工步骤1.工程准备阶段:包括施工队伍的组建、工程人员的培训和相关施工材料的采购。
2.布线系统设计: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用户的需求,制定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并编制相关施工图纸。
3.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现场勘测和环境预处理,确保施工条件符合要求。
4.安装主线桥架:根据设计要求,在建筑物内安装主线桥架,确保布线系统的结构和位置。
5.安装水平布线:根据设计要求,在主线桥架上安装水平布线,包括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和数据线路等。
6.安装设备接入区:根据设计要求,在用户设备接入区域内安装终端设备和配线模块,完成设备与布线系统的连接。
7.安装垂直布线:根据设计要求,在机房和主线桥架之间安装垂直布线,包括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和数据线路等。
8.系统测试和调试:对布线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确保布线系统的正常运行。
9.系统验收和交付:对布线系统进行验收和交付,包括验收测试和使用培训等。
10.施工总结和维护:对综合布线施工过程进行总结,并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保证布线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综合布线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材料的选择:选择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的施工材料,确保施工质量。
2.施工人员的技能要求:施工人员要具备相应的综合布线施工技能,熟悉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
3.施工现场的管理:施工现场要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规范。
综合布线施工方案一、前期准备工作1、综合布线施工前,需要进行细致的规划和设计工作,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布局和用途,制定详细的综合布线方案。
2、选择质量可靠的电线电缆、电源插座及相应的综合布线配件。
3、确定综合布线的路径、布线盘和机房位置,制作详细的施工图纸和设备清单。
4、施工前,需进行充分的安全培训,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安全。
二、综合布线材料装置1、根据设计方案,先要在墙面、地面和吊顶等待敷设电线电缆的线槽,并对其进行打磨、清理和绝缘处理,以保证信号的稳定传输。
2、在设备间、机房等位置设置布线盘,安装电缆桥架等证明器材。
3、在现有的电力线路上新增综合布线时,需加装隔离开关、保护器等保护装置,以免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综合布线电缆接头施工1、在布线盘上打扣安装电线头和配线头,接线时,需根据不同类型的电线电缆、电源插座及相应的综合布线配件进行正确的接线。
2、接头处应进行绝缘保护,可涂刷绝缘漆或使用绝缘套管等。
3、接头处应进行充分测试,确保信号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四、综合布线标识及测试1、布线盘、机房等位置应设置明显的标识,以便于使用和维护。
2、完成综合布线后,应进行充分的测试,检验每处接头的连通性、导通性及信号传输的准确性。
3、测试结束后,应填写详细的验收报告,并加以归档。
综合布线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细致、复杂和技术性较强的工作,要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信号传输的稳定。
因此,在实施综合布线施工前,必须进行充分的规划和设计,选择适宜的材料器材,设定合理的施工流程和标准,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和质量控制。
只有如此,才能够顺利完成综合布线工程,保证建筑物内部各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综合布线施工方案
摘要:
综合布线是指在建筑物内部或大规模办公场所中使用电缆和连
接器等设备,将各种设备和系统进行有序、高效地连接的工程。
本
文将介绍综合布线施工方案的概念和意义,以及施工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设备的普及应用,各类设备和
系统之间的互连需求日益增长。
而综合布线作为建筑物内部信息传
输的主要手段,其施工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对于建筑物的高效运行和
各系统的互联互通至关重要。
二、综合布线施工方案的概念
综合布线施工方案是指根据建筑物的布局、需求和设备分布情况,设计和规划布线的具体方案。
该方案包括布线路径、布线材料、布线规格、连接方式等细节,旨在提供一个高质量、可靠、灵活的
信息传输通道。
三、综合布线施工的步骤
1. 项目需求分析和设计:在开始综合布线施工之前,需要了解
项目的需求和规模,进行需求分析和网络设计,确定设备和系统的
布局,以及通信需求和各种限制条件。
2. 布线路径规划:根据项目设计和布局,确定布线路径。
考虑
到电缆的长度、色彩和标识,避免电磁干扰,选择适当的走线方式
和走线通道,保证网络信号的传输质量。
3. 材料和设备准备:根据设计方案,采购所需的布线材料和设备,包括电缆、连接器、补线箱、光纤等。
确保材料的质量和符合
设计要求,准备好所需的工具。
4. 布线施工:根据设计方案和路径规划,进行实际的布线工作。
确保电缆的铺设和连接的正确性和牢固性,避免对已有设备和系统
的干扰。
同时,考虑美观和安全性,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和标识,
确保布线的可维护性。
第1篇一、项目概述1. 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建筑对通信系统的需求日益增长。
综合布线系统作为现代建筑中信息传输的基础设施,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信息化水平。
本方案旨在为某建筑物提供一套高效、可靠的综合布线系统,以满足未来信息传输的需求。
2. 项目目标(1)确保综合布线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2)满足各类信息传输需求,包括语音、数据、视频等;(3)便于维护和管理;(4)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二、系统设计1. 系统架构本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星型拓扑结构,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垂直布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及建筑群子系统组成。
2. 系统选型(1)线缆:采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线(Cat6),满足1000Mbps传输速率;(2)插座:采用RJ45接口,确保信号传输质量;(3)配线架:采用19英寸标准机架,便于管理和维护;(4)跳线:采用6类跳线,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5)设备:选用知名品牌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
三、施工准备1. 施工组织(1)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项目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2)施工队伍:由具有丰富经验的电工、网络工程师等组成;(3)材料供应:确保各类材料及时、合格地供应;(4)施工设备:准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如线缆剪线机、剥线钳、测线仪等。
2. 施工材料(1)线缆:六类非屏蔽双绞线(Cat6);(2)插座:RJ45接口;(3)配线架:19英寸标准机架;(4)跳线:6类跳线;(5)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
四、施工步骤1. 工作区子系统施工(1)确定信息点位置,进行点位放样;(2)安装信息模块,连接RJ45接口;(3)进行线缆连接,确保信号传输质量;(4)测试信息点,确保无误。
2. 水平布线子系统施工(1)确定水平布线路径,进行路径放样;(2)敷设线缆,确保线缆平整、无扭曲;(3)连接配线架,进行跳线;(4)测试水平布线,确保无误。
3. 管理子系统施工(1)确定管理区域,进行区域划分;(2)安装配线架,连接水平布线;(3)进行标签标识,便于管理和维护;(4)测试管理子系统,确保无误。
1.11.21.3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对综合布线系统而言,体现的不仅仅是材料和设备,工程在整个系统中占重要的地位。
因为用户所购买的不仅仅是普通的或者一般的线缆接插件,而应当是整个工程。
所以选择什么产品固然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工程本身。
系统的设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综合布线的理解;而布线工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讲是一门经验科学。
本公司质量保证的承诺,不是一句空洞的保证,而是由具体保证措施为基础的。
信息点综合布线拓扑示意图1.3.1水平子系统的布线施工水平子系统完成由接线间到工作区信息出口线路连接的功能。
采用走吊顶的轻型装配式电缆桥架的方案,这种方式适用于大型建筑物,为水平线系统提供机械保护和支持装配式槽形电缆桥架是一种闭合式的桥架,安装在吊顶内,从弱电井引向各个设有信息点的房间,再由预埋在墙内的不同规格的线管,将线路引到墙上的暗装铁盒内。
综合布线系统的布线时星形的,线缆量较大,所以线槽容量的计算很重要,按照标准的线槽设计方法,应根据水平线的外径来确定线槽的容量。
即:线槽的横截面积=水平线截面积之和*3线槽可以根据情况选用不同的规格,为保证线缆的转弯半径,线槽须配以相应规格的分支辅件,以提供线路路由的弯转自如。
如果不能确定信息出口的准确位置,拉线时可先将缆盘在吊顶项内的出线口,待具体位置确定后,再引到各信息出口。
由于铺设水平线缆之前先得铺设线管,在铺设时因当注意不能有连续的两个90度的拐角,若实际情况限制则加过线盒。
1.3.2垂直干线子系统的布线施工垂直干线子系统,是由一连串通过竖井垂直对准的接线间组成的,它的走线设计分为两部分。
1.3.2.1干线的垂直部分垂直部分的作用是提供弱电井内垂直干缆的通道。
这部分采用预留电缆井方式,在每层楼的弱电井中留出专为综合布线大对数电缆通过的长方形地面孔,电缆井的位置设在靠近支电缆的墙壁附近,但又不妨碍端接配线架的地方。
在预留电缆井一侧的墙面上,还应安装电缆爬架或线槽,爬架或线槽的横档上开一排小孔,大对数电缆用紧固绳绑在上面,用于固定和承重,如果附近有电梯等大型干扰源,则应使用封闭的金属线槽为垂直干缆提供屏蔽保护。
1.3.2.2干线的水平通道部分水平通道部分的作用是,提供垂直干缆从主设备间到所在楼层的弱电井的通路,这部分也应采用走吊顶的轻型装配式槽形电缆桥架的方案,用来安放和引导电缆,可以对电缆起到机械保护的作用,同时还提供了一个防火的,为垂直干缆提供密封,坚固的空间使线缆可以安全地延伸到目的地,选择材算法与水平子系统设计部分的线槽算法一致。
且若一根线管连续有两个90度的拐角时,应在一处加固线盒,以便拉线时不破坏线缆。
与垂直部分一样,水平通道部分也必须保留一定的空间余量,以确保在今后系统扩充时不至需安装新的管线。
1.3.3管线材料1.3.3.1对水平方向走线:线槽、线管、固定固件等。
线槽是每层总线扎的外罩。
可以使有盖方形盒,或一带孔背板,线槽的规格为2米一段,壳厚2.5mm。
有截面长*宽的各种选择:10*6、10*8、10*10、20*15(㎝!2)线管是线缆从线槽分出至各房间的保护管。
线管多为PVC官或铁管。
规格为2.8米一段的圆筒。
外径/内径有2cm/1.8cm、3cm/2.8cm、1寸、1.5寸、2寸等。
与线管配套的由分线盒,直通,背茨等。
用于线管的相互对接和与线槽的衔接。
固定配件包括膨胀螺钉、角铁等。
角铁规格为6米一段,规格为3cm/3cm 用于固定线槽和线管(除了预埋),每1-1.5米设一副。
对垂直方向走线:背板、线槽、线管、固定配件等。
背板一般为木料,可以将垂直干线固定其上,对大对数UTP,应每3米固定一次。
1.3.4配线间一般要求1.3.4.1弱电竖井一般位于配线室内,配线室不应小于6平方米;1.3.4.2应尽量保持室内无尘,通风良好,室温全年应保持在100C-270C之间,相对湿度应保持60%至80%;1.3.4.3室内照度不低于150Lux;1.3.4.4设备间应安装符合法规要求的消防系统,应使用防火门,至少耐火一小时以上的防火墙和阻燃漆;1.3.4.5门锁;1.3.4.6有足够的电源插座,每个电源插座的容量应不少于300W,室内应提供UPS电源,以保证网络设备运行及维护的供电;1.3.4.7安装106欧姆静电地板。
1.3.4.8配线间面积应以便于安装、调试、检修为准;1.3.5接地1.3.5.1对于线缆桥架、线槽、线管机柜用6号接地线连接到大楼的金属接地条上与综合接地系统相连;1.3.5.2统一接地:在各配线间和中央控制室内预留接地端子:接地电阻≤1欧。
1.3.6工程管理从工程一开始,就要制定了一系列的用户问题答卷,工程管理规章,工程管理表格,工程工序流程,测试技术文件,一直到最后的完工文档等保证措施,用这些手段和措施原本是模糊的布线工程任务,逐步划分为“量化”的任务。
1.3.7工程分为三个阶段:1.3.7.1第一阶段设计阶段:分为布线系统的概念设计和施工工艺设计1.3.7.2第二阶段工程实施阶段:分穿线、端接、测试1.3.7.3第三阶段系统认证和文档管理2.1综合布线及计算机网络系统2.1.1材料进场要点必须按照合同技术文件和工程设计文件的要求,对设备、材料和软件进行进场验收。
进场验收应有书面记录和参加人签字,并经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验收人员签字。
未经进场验收合格的设备、材料和软件不得在工程上使用和安装。
经进场验收的设备和材料应按产品的技术要求妥善保管。
2.1.2设备及材料的进场验收具体要求如下:2.1.2.1保证外观完好,产品无损伤、无瑕疵,品种、数量、产地符合要求;2.1.2.2设备和软件产品的质量检查应执行GB50339《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第3.2节的规定;2.1.2.3依规定程序获得批准使用的新材料和新产品除符合本条规定外,尚应提供主管部门规定的相关证明文件;2.1.2.4进口产品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提供原产地证明和商检证明,配套提供的质量合格证明、检测报告及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文件资料应为中文文本(或附中文译文)。
2.1.2.5器材检验,工程所用缆线和器材的品牌、型号、规格、数量、质量应在施工前进行检查,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相应的质量文件或证书,无出厂检验证明材料、质量文件或与设计不符者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2.1.3缆线检验2.1.3.1电缆应附有本批量的电气性能检验报告,施工前应进行链路或信道的电气性能及缆线长度的抽验,并做测试记录。
2.1.3.2光缆开盘后应先检查光缆端头封装是否良好。
光缆外包装或光缆护套如有损伤,应对该盘光缆进行光纤性能指标测试,如有断纤,应进行处理,待检查合格才允许使用。
光纤检测完毕,光缆端头应密封固定,恢复外包装。
2.1.3.3连接器件检验,配线模块、信息插座模块及其他连接器件的部件应完整,电气和机械性能等指标符合相应产品生产的质量标准。
塑料材质应具有阻燃性能,并应满足设计要求。
2.1.4应符合以下要求:2.1.4.1有序列号的设备必须登记设备的序列号;2.1.4.2网络设备开箱后通电自检,查看设备状态指示灯的显示是否正常,检查设备启动是否正常;2.1.4.3计算机系统、网管工作站、UPS电源、服务器、数据存储设备、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等产品按GB50339《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第3.2节的规定执行。
2.1.5重点部位施工2.1.5.1线缆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应受外力挤压和损伤。
2.1.5.2线缆经过桥架、管线拐弯处,应保证线缆紧贴底部,不悬空,不受牵引力。
在桥架的拐弯处应采取绑扎或其他形式固定。
2.1.5.3距信息点最近的一个过线盒穿线时应留有不小于0.15㎜的余量。
2.1.5.4信息插座安装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插座与电源插座安装的水平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第5.1.1条的规定。
当设计无标注要求时,其插座宜与电源插座安装标高相同。
2.1.5.5机柜内线缆应分别绑扎在机柜两侧理线架上,排列整齐、美观,捆扎合理,配线架应安装牢固,信息点位的标识应准确。
2.1.5.6配线间内应设置局部等电位端子板,机柜应可靠接地。
2.1.5.7计算机网络系统设备安装: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应平稳牢固,并便于操作维护。
机柜内安装的设备应有通风散热措施,内部接插件与设备连接应牢固。
对有序列号的设备必须登记设备的序列号。
跳线连接规范,线缆排列有序,线缆上应有正确牢固的标签。
设备安装机柜应张贴设备系统连线示意图。
2.1.6软件系统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2.1.6.1应按设计文件为设备安装相应的软件系统,系统安装应完整。
2.1.6.2应提供正版软件技术手册(安装手册、使用手册等)。
2.1.6.3服务器不应安装与本系统无关的软件。
2.1.6.4操作系统、防病毒软件应设置为自动更新方式。
2.1.6.5软件系统安装后应能够正常启动、运行和退出。
2.1.6.6必须在网络安全检验后,服务器才可以在安全系统的保护下与互联网相联,并对操作系统、防病毒软件升级及更新相应的补丁程序。
综合布线系统管线布置示意图桥架布置示意图综合布线系统机柜布置图综合布线系统桥架管线布设图综合布线系统机房现场布置图综合布线系统原理示意图计算机网络系统布置示意图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布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