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土与石灰土的优缺点对比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2
石灰土概念:石灰土又称石灰稳定土,即在土中掺入一定量的石灰(一般为土质量的3%~5.5%)和水均匀搅拌而成。
机理:石灰稳定土中的火山灰反应是土中活性硅、铝物质与石灰提供的游离钙之间的化学反应。
石灰与土的离子交换作用、絮凝团聚作用,加上石灰本身的剥离、结晶和碳化作用,使稳定上在结构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土颗粒“从生”在一起,成为颗粒较大的“聚集体”稳定的密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优点:该稳定土有良好的板体性,但其水稳性、抗冻性及早期强度较其他无机结合料低。
缺点:即干缩及温缩特性十分明显,容易导致道路基层开裂.故现阶段,石灰土已严禁用于高等级道路基层,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及城市快速路、主干路。
但可以用于各级道路的底基层。
其适用性不如水泥稳定土。
石灰在施工前需要消解,对周边环境有一定影响,有环境要求地区不建议采用石灰土。
适用范围:石灰稳定类材料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底基层,也可用作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但石灰土不得用作二级的基层和二级以上公路高级路面的基层。
施工要求:石灰土基层洒水养护时间不应小于7天。
石灰土基层不应在冬期施工,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
石灰稳定土类材料宜在冬期开始前30-45天完成施工。
石灰土基层应在第一次重冰冻(—3℃~—5℃)到来之前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完成。
石灰土基层养生期进人冬期,应在石灰土内掺加防冻剂,如掺加3%~6%的硝盐。
水泥土适用条件及计量掺比:水泥稳定土可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但水泥稳定细粒土不得用做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高级路面的基层。
水泥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用做基层时,水泥稳定土的水泥剂量一般在3%左右,不超过6%。
必要时,应首先改善集料的级配,然后用水泥稳定。
在只能使用水泥稳定细粒土做基层时或水泥稳定集料的强度要求明显大于规定时,水泥剂量不受此限制。
优点:良好的整体性,足够的力学强度,抗水性和耐冻性。
施工要求:水泥稳定土结构层宜在春未和气温较高季节组织施工。
石灰土在公路路基施工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道路建设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道路建设也有了很大的要求。
在进行地基建设的时候,在地基建设中采用了石灰土,可以有效地减少地基中的水分含量。
在地基建设中,要做好施工管理工作,确保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能够精确地到位,并对其进行监督,确保地基建设的质量。
关键词:石灰土;公路路基施工;应用1石灰土路基施工的研究1.1石灰土材料的优点石灰土是一种由方解石组成的碳酸岩盐,它是一种灰白色的散粒材料,它有着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
在各个区域,它的矿物相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就导致了各种类型的石灰土的应用效果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与普通的细颗粒土比较,它拥有着自己的重量更小等优点,这对于改善路堤的稳定性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石灰土的存在对路基和斜坡的稳定有较大的危害。
对钙质粘土中的重金属含量过高,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并对其进行建设和设计,给出比较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
石灰土是一种较轻的物质,其最大干密度比普通的细粒土低20%左右,适合用于较软的地层。
可以增加路堤的填筑高度。
石灰土的力学特性随着其压实性而发生改变,其力学特性包括液塑性极限、最优水分含量等,可以用度量土壤的指数来评定其强度。
由于其较弱的火山灰活跃性,可与水泥进行化学作用,形成一种较稳定的胶凝体,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适当掺入比例的灰泥,其初期强度一般都比较小。
钙质土固化剂是一种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而增强的固化剂,其在缺少自然建材的地方,尤其是欠发达的城市,可减少垃圾填埋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2石灰土材料的缺点在我国,水泥土路基回填过程中,如何确保其稳定是水泥土路基回填的主要难题之一。
由于石灰土采集方法的局限性,且各采集方法的化学组成各不相同,对采集装置的需求也有一定的差异,从而增加了采集的困难。
对于已经完全夯实的路基,由于其变形较大,如果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出现较多的问题,将导致路基在长时间的积水中被淹没,从而影响路基的稳定性。
路面基层-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①水泥稳定土用水泥稳定粗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50mm且其中小于40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85%)和中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30mm且其中小于20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85%)得到的混合料,视所用原材料为碎石或砾石,而简称为水泥碎石或水泥砂砾。
其特点是,强度高,水稳性好,抗冻性好,耐冲刷,温缩性和干缩性均较小。
是一种优良的基层材料;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及各级沥青路面基层;②水泥土用水泥稳定细粒土得到的混合料,简称水泥土。
稳定砂得到的混合料,简称水泥砂。
其特点是,强度较高,水稳性、抗冻性比较好,但易干缩和冷缩,产生较多裂缝;不能用作高级路面基层,可用作高级路面底基层和其它次高级路面基层、底基层;(2)石灰稳定土①石灰粒料用石灰稳定粗粒土和中粒土得到的混合料,视所用原材料为砂砾土(天然砾石土或无土的级配砂砾)或碎石土(天然碎石土或级配碎石、统货不筛分的碎石),而简称为石灰砂砾土或石灰碎石土。
其特点是,强度、水稳性、抗裂性均优于水泥土、石灰土,但不及水泥碎石(砂砾)和二灰碎石(砂砾);②石灰土用石灰稳定细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lOmm且其中小于2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90%)得到的混合料。
简称石灰土。
其特点是,具有板体性,强度比砂石路面要高。
有一定的水稳性和抗冻性,初期强度低,但其强度随龄期较长时间增长。
收缩性大,容易开裂;石灰粒料适宜于作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与城市次干道的基层,也可作各级路面的底基层。
石灰土不宜用于潮湿路段;(3)水综泥合稳石定灰土同时用水泥和石灰稳定某种土得到的混合料。
综合稳定时,若水泥用量占结合料总量的40%以上,按水泥稳定类考虑,否则按石灰稳定类考虑;(4)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①二灰粒料用石灰、粉煤灰稳定粗粒土和中粒土得到的混合料,视所用材料情况分别简称二灰砂砾或二灰碎石。
其特点是,除早期强度偏低外,其它特点类同水泥砂砾(碎石),但抗裂性更好。
用石灰、粉煤灰稳定钢渣、高炉重矿渣(须经水淬或经陈化稳定)得到的混合料,简称二灰钢渣、二灰重矿渣。
水泥石灰土密度水泥、石灰、土是建筑材料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密度对于建筑结构的牢固稳定性以及施工工艺都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着水泥、石灰、土材料的密度展开详细的介绍。
一、水泥的密度水泥是制造混凝土和砌块等建筑材料时的重要原料,其密度通常在2.5~3g/cm³左右。
具体来讲,水泥常见的密度值有300kg/m³、400kg/m³、500kg/m³、600kg/m³等,其中的水泥砂浆的密度通常比散装水泥略大,一般介于2.2~2.8g/cm³之间。
水泥的密度大小与其组成、质量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通过对不同种类、不同品质的水泥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其密度大小基本取决于水泥中固体部分的含量。
当水泥的固体部分占比越大,密度就会相应地增大,反之亦然。
二、石灰的密度石灰的密度受到其化学成分和制备工艺的影响。
在石灰生产过程中,原料的质量和甄别技术对石灰的密度、品质产生重要的影响。
比如,含碳酸钙、硬质石膏等杂质的石灰密度更大;反之,含水分、杂质少的石灰密度则较小。
土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施工材料之一,其密度会因为种类、含水量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根据土壤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可以将其划分为有机土和无机土两大类,而无机土又可进一步分成红壤、黄壤、干地、湿地等多个种类。
一般按照其含水量的大小,我们可以将土分为两类:如其水分占少部分的称为干土,而水分含量高的则为湿土。
对于干土,其密度通常介于1.5~1.7g/cm³之间,而湿土的密度则稍微大一点,一般在1.8~2.2g/cm³之间。
综上所述,水泥、石灰、土这三种建筑材料的密度可以说是各有特点。
不同的密度值展现出不同的物理特性,因此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同时,密度和加工生产过程,以及材料的配比等因素都密切相关。
要想得出合理的密度值,一定要在制作过程中多加小心和精心设计。
水泥与石灰混凝土的比较及应用领域在建筑行业中,水泥和石灰混凝土是两种常见的材料,它们在建筑物的结构和建筑工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讨论水泥和石灰混凝土的比较以及它们在不同应用领域中的特点和适用性。
水泥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它是由石灰石和粘土等原料经过高温煅烧后得到的粉状物质。
水泥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二氧化铁和钙质等。
它可以与水混合生成浆状物质,并且在凝固后能够形成坚硬的物体。
然而,石灰混凝土与水泥有着明显的区别。
石灰混凝土是由石灰和细骨料(如河沙或碎石)以及水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它与水反应后会发生碳酸化反应,生成钙碳酸盐,从而使混凝土硬化。
尽管水泥和石灰混凝土都可以用于建筑结构的建造,但它们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领域。
水泥具有高强度和抗压性能,因此在需要承受大荷载或有更高要求的结构中广泛应用,如大型桥梁、高层建筑和水坝等。
另一方面,石灰混凝土则具有较低的强度,但有很好的耐久性和耐火性能。
它在需要保持结构稳定性的地方非常有用,如古建筑、文化遗产修复和保护等。
石灰混凝土还具有较好的透气性能,可以保持墙体内部的湿度平衡,防止潮湿和霉菌的滋生。
除了建筑结构,水泥和石灰混凝土还可以在其他应用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水泥可用于制作混凝土建筑材料,如混凝土板、混凝土砌块和混凝土管等。
水泥砂浆也常用于瓦片、砖块和石材的粘接。
石灰混凝土则可以制作石材、抹灰和石膏等。
石灰石粉末可用于除酸、脱硫和环保应用。
此外,石灰混凝土还可以用于土壤改良和环境修复领域。
通过加入适量的石灰混凝土,可以改善酸性土壤的pH值,并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总的来说,水泥和石灰混凝土是两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它们都在建筑工程和建筑结构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水泥适用于需要承受大荷载和高强度要求的结构,而石灰混凝土适用于需要保持结构稳定性和良好耐久性的应用场景。
此外,水泥和石灰混凝土还可以在其他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混凝土制品、石材加工和环境修复等。
序号 主要内容 可补偿内容工期 费用 利润 原因分析 1 延期图纸 √ √ √ 发包人责任 2 恶劣气候条件 √ 不可抗力 3 工程变更 √ √ √ 发包人责任 4 承包方能力不可预见√ √ 发包人责任 5 外部环境√ √ 发包人责任 6监理工程师指令迟延或错误√√发包人责任注:此表阴影处格打√是按施工管理课本内容要求可补偿。
事故报告事故调查报告事故处理报告①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名称、工程各参建单位名称; ②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③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④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⑤事故报告单位、联系人及联系方式;⑥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①事故项目及各参建单位概况; ②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③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④事故项目有关质量检测报告和技术分析报告;⑤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⑥事故责任的认定和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⑦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①事故调查的原始资料、测试的数据;②事故原因分析和论证结果; ③事故处理的依据;④事故处理的技术方案及措施; ⑤实施技术处理过程中有关的数据、记录、资料; ⑥检查验收记录;⑦对事故相关责任者的处罚情况和事故处理的结论等。
沥青路面下封层的主要作用:(1)防水、密水作用,保护基层不受水侵害。
(2)上下粘结作用,使基层与面层良好粘结,形成一个连续整体,避免由于层间粘结不良形成隔离,而使面层底部拉应力增大。
(3)及时封闭基层,达到有效防止基层由于暴露时间过长而引起收缩应变。
(4)对已经施工完的基层进行预防性养护,可作为沥青面层施工的临时通车道。
性质 强弱对比 备注抗冻性水泥土>石灰土 二灰土>石灰土石灰土:干缩、温缩 水泥土:冬期前0.5~1个月水泥土/石灰土:冬期前1~1.5个月早期强度 水泥土>石灰土>二灰土 水稳性 水泥土>石灰土 1、水泥土全部优于石灰土2、石灰土的早期强度高,抗冻性最差3、干缩、温缩特性十分明显的是石灰土 P11沥青混合料面层类型: a 、热拌(160~170℃):适用于各种等级道路 代号 结构类型 特点 适用范围 1 普通沥青混合料/AC — 次高级路面2 改性沥青混合料 加改性剂 高级路面3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 间断级配 4改性沥青混合料(或SMA )2的材料+3的结构b 、温拌(120~130℃):适用于各种等级道路c 、冷拌(常温):适用支路(坑槽冷补)沥青 压路机 普通沥青/AC 轮胎 改性沥青 振动 OGFC 振动、钢筒 沥青碎石/AM 钢筒P34 生产温度 改性沥青品种、粘度、气候条件、铺装层的厚度 最低摊铺温度 铺筑层厚度、气温、风速及下卧层表面温度 碾压温度 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种类、压路机、气温、层厚类型 受力 水平反力 梁式桥 弯 无 拱式桥 压 有 钢架桥弯+压有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材料:卵石;作用:分离渗沥液和垃圾 土工布 保护HDPE 膜,防止被硬物划伤或划破HDPE 膜 防渗系统的主体结构层 GCL 垫/泥质防水层防渗系统的备用防渗结构层 基础层防止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桥梁建筑高度是指桥的厚度,而不是桥的高度(建筑高度=桥梁上标高-桥梁下标高) 容许建筑高度指的是桥的顶面标高与通航净空之差(容许建筑高度=桥梁上标高-通航净空标高) 通过上面两个公式可知:容许建筑高度-建筑高度=桥梁下标高-通航净空标高 显然,桥梁下标高要高于通航净空标高。
路面基层-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①水泥稳定土用水泥稳定粗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50mm且其中小于40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85%)和中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30mm且其中小于20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85%)得到的混合料,视所用原材料为碎石或砾石,而简称为水泥碎石或水泥砂砾。
其特点是,强度高,水稳性好,抗冻性好,耐冲刷,温缩性和干缩性均较小。
是一种优良的基层材料;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及各级沥青路面基层;②水泥土用水泥稳定细粒土得到的混合料,简称水泥土。
稳定砂得到的混合料,简称水泥砂。
其特点是,强度较高,水稳性、抗冻性比较好,但易干缩和冷缩,产生较多裂缝;不能用作高级路面基层,可用作高级路面底基层和其它次高级路面基层、底基层;(2)石灰稳定土①石灰粒料用石灰稳定粗粒土和中粒土得到的混合料,视所用原材料为砂砾土(天然砾石土或无土的级配砂砾)或碎石土(天然碎石土或级配碎石、统货不筛分的碎石),而简称为石灰砂砾土或石灰碎石土。
其特点是,强度、水稳性、抗裂性均优于水泥土、石灰土,但不及水泥碎石(砂砾)和二灰碎石(砂砾);②石灰土用石灰稳定细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lOmm且其中小于2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90%)得到的混合料。
简称石灰土。
其特点是,具有板体性,强度比砂石路面要高。
有一定的水稳性和抗冻性,初期强度低,但其强度随龄期较长时间增长。
收缩性大,容易开裂;石灰粒料适宜于作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与城市次干道的基层,也可作各级路面的底基层。
石灰土不宜用于潮湿路段;(3)水综泥合稳石定灰土同时用水泥和石灰稳定某种土得到的混合料。
综合稳定时,若水泥用量占结合料总量的40%以上,按水泥稳定类考虑,否则按石灰稳定类考虑;(4)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①二灰粒料用石灰、粉煤灰稳定粗粒土和中粒土得到的混合料,视所用材料情况分别简称二灰砂砾或二灰碎石。
其特点是,除早期强度偏低外,其它特点类同水泥砂砾(碎石),但抗裂性更好。
用石灰、粉煤灰稳定钢渣、高炉重矿渣(须经水淬或经陈化稳定)得到的混合料,简称二灰钢渣、二灰重矿渣。
水泥混凝土与石灰混凝土的对比分析水泥混凝土与石灰混凝土是常见的建筑材料,它们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水泥混凝土和石灰混凝土进行对比分析,从不同的角度来评估它们的性能和适用性。
1. 引言水泥混凝土和石灰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在结构和性能方面存在一些区别。
这两种混凝土材料都有自己的优点和局限性。
本文将对其物理性质、强度、耐久性、施工工艺以及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评估和比较。
2. 物理性质2.1 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是由水泥、骨料、砂浆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其密度和抗压强度较高,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耐久性。
2.2 石灰混凝土石灰混凝土是由石灰、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其密度较低,但具有较高的伸缩性和透气性。
3. 强度3.1 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适用于需要承受重载的结构,如桥梁和高层建筑。
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和抗风性能。
3.2 石灰混凝土石灰混凝土的强度相对较低,适用于轻负荷和不需要承受大压力的结构,比如低层房屋和园林景观。
4. 耐久性4.1 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能够抵御酸碱腐蚀、温度变化和潮湿环境。
它长期稳定性高,适用于大多数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的建筑。
4.2 石灰混凝土石灰混凝土的耐久性相对较差,容易受到湿度和酸碱环境的影响。
在选择石灰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时,需要考虑其使用环境和预期使用寿命。
5. 施工工艺5.1 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较为简单,可以使用普通的建筑工具和设备,施工过程相对容易掌握。
但需要注意的是,水泥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较短,需要迅速施工。
5.2 石灰混凝土石灰混凝土的施工工艺相对复杂,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要求和专业知识。
其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石灰石的石碱反应,并且在施工后需要进行保湿处理以促进石灰混凝土的硬化。
6. 环境影响6.1 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和能耗较高,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废弃的水泥混凝土在处理和回收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水泥土与石灰土的优缺点对比首先,水泥土是由水泥、砂子和骨料混合而成的材料,具有以下优点:1.强度高:由于水泥的硬化过程能够形成一种坚固的胶凝体,使得水泥土的强度相对较高,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
2.施工方便:水泥土的配合比例容易控制,施工操作简便,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建筑和工程。
3.耐久性好:水泥土具有较好的抗压、抗渗透和耐久性能,在一般的气候条件下可以长期保持稳定。
4.抗震性能好:水泥土的强度和刚性较高,对于地震的抗震性能也相对较好。
然而,水泥土也存在一些缺点:1.与环境不和谐:水泥的生产需要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2.抗裂性较差:水泥土的抗裂性相对较差,容易出现裂缝,影响结构的稳定性。
3.柔性差:水泥土的刚度较高,缺乏柔性,不能很好地适应一些较为复杂的变形场地。
相比之下,石灰土是由石灰和砂子等材料混合而成的材料,具有以下优点:1.市场价格相对低廉:与水泥相比,石灰的价格相对较低,能够降低建筑成本。
2.柔性好:石灰土的柔性较好,能够适应一些较为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变形场地,而且石灰土的膨胀性能较好,能够自动填补地质变形的缝隙。
3.对环境友好:石灰的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更加友好。
然而,石灰土也存在一些缺点:1.施工难度较大:石灰土对配合比例的要求较高,施工过程相对复杂,需要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进行操作。
2.抗震性能相对较差:石灰土的强度和刚性较低,对于地震的抗震性能相对较差。
3.抗水性较差:石灰土对水的抗渗性能较差,容易受潮,影响结构的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的工程需求和地质条件选择水泥土还是石灰土是一个综合考虑的过程。
如果强度要求较高、土壤基质较差或项目对环境要求较高,可以选择水泥土;如果强度要求较低、变形条件较复杂或项目注重环境友好性,可以选择石灰土。
另外,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两者的组合或混合材料,以获得更好的工程效果。
水泥混凝土与石灰混凝土的比较分析一、引言水泥混凝土和石灰混凝土是常见的建筑材料,它们在建筑施工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水泥混凝土和石灰混凝土各自有其优点和缺点,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便于读者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做出更好的决策。
二、材料定义1.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是用水泥、砂、碎石或碎石、水等材料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
水泥混凝土具有强度高、施工方便、防火性好等优点,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石灰混凝土石灰混凝土是用石灰、砂、碎石或碎石、水等材料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
石灰混凝土具有透气性好、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在历史建筑的修缮和新建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性能比较1.强度水泥混凝土的强度比石灰混凝土高。
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可以达到30MPa以上,而石灰混凝土的强度只有5MPa左右。
因此,对于需要承受大力的建筑结构,如高楼、大桥等,水泥混凝土是更好的选择。
2.耐久性水泥混凝土比石灰混凝土更耐久。
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都比石灰混凝土高,因此水泥混凝土更能够承受外界的压力和冲击。
同时,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也比石灰混凝土更好,能够承受更长时间的使用和自然侵蚀。
3.施工性水泥混凝土施工方便,施工速度快。
水泥混凝土可以通过机械化施工,一次性浇筑完成,加快了施工进度。
而石灰混凝土则需要手工砌筑,施工效率低。
4.透气性石灰混凝土比水泥混凝土透气性好。
由于石灰混凝土的孔隙率更高,能够更好地透气,因此适用于需要保持室内通风的建筑结构,如历史建筑等。
5.防火性水泥混凝土的防火性比石灰混凝土更好。
水泥混凝土的强度高,对于火灾的承受能力更强,因此更适用于需要防火的建筑结构,如高层建筑、火车站等。
6.环保性石灰混凝土比水泥混凝土更环保。
石灰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比水泥混凝土少,对环境的影响更小。
同时,石灰混凝土也更容易被回收和再利用,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四、应用比较1.水泥混凝土的应用水泥混凝土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隧道、水利工程等大型工程项目中。
石灰土
概念:石灰土又称石灰稳定土,即在土中掺入一定量的石灰(一般为土质量的3%~5.5%)和水均匀搅拌而成。
机理:石灰稳定土中的火山灰反应是土中活性硅、铝物质与石灰提供的游离钙之间的化学反应。
石灰与土的离子交换作用、絮凝团聚作用,加上石灰本身的剥离、结晶和碳化作用,使稳定上在结构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土颗粒“从生”在一起,成为颗粒较大的“聚集体”稳定的密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优点:该稳定土有良好的板体性,但其水稳性、抗冻性及早期强度较其他无机结合料低。
缺点:即干缩及温缩特性十分明显,容易导致道路基层开裂。
故现阶段,石灰土已严禁用于高等级道路基层,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及城市快速路、主干路。
但可以用于各级道路的底基层。
其适用性不如水泥稳定土。
石灰在施工前需要消解,对周边环境有一定影响,有环境要求地区不建议采用石灰土。
适用范围:石灰稳定类材料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底基层,也可用作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但石灰土不得用作二级的基层和二级以上公路高级路面的基层。
施工要求:石灰土基层洒水养护时间不应小于7天。
石灰土基层不应在冬期施工,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
石灰稳定土类材料宜在冬期开始前30-45天完成施工。
石灰土基层应在第一次重冰冻(-3℃~-5℃)到来之前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完成。
石灰土基层养生期进人冬期,应在石灰土内掺加防冻剂,如掺加3%~6%的硝盐。
水泥土
适用条件及计量掺比:水泥稳定土可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但水泥稳定细粒土不得用做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高级路面的基层。
水泥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用做基层时,水泥稳定土的水泥剂量一般在3%左右,不超过6%。
必要时,应首先改善集料的级配,然后用水泥稳定。
在只能使用水泥稳定细粒土做基层时或水泥稳定集料的强度要求明显大于规定时,水泥剂量不受此限制。
优点:良好的整体性,足够的力学强度,抗水性和耐冻性。
施工要求:水泥稳定土结构层宜在春未和气温较高季节组织施工。
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在有冰冻的地区,并应在第1次重冰冻(-3~-5℃)到来之前半个月到一个月完成。
水泥土因为水化和结硬左右比较快,施工期短,水泥稳定土基层必须保湿养护,防止忽干忽湿,常温下应经7d养护,方可在其上铺筑上层。
水泥土与石灰土作为低等级路面基层施工适用范围差异不大,且对施工环境及养护方式要求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