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9-现代诗K
- 格式:pptx
- 大小:1.94 MB
- 文档页数:42
2024年第九课诗歌与小说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语文》教材第九课“诗歌与小说”的内容。
具体包括第一章节“诗歌的鉴赏”,详细内容涉及诗歌的形式美、意境美、情感美;第二章节“小说的解读”,详细内容涉及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诗歌的鉴赏方法,能独立分析一首诗歌的美感所在。
2. 培养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了解小说的基本构成,提高文学素养。
3. 通过对诗歌与小说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的形式美与意境美的鉴赏,小说人物性格及情节的分析。
教学重点:诗歌的情感美,小说的环境描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语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首古典诗歌《静夜思》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美感。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第九课“诗歌与小说”的内容。
(1)诗歌鉴赏:分析《静夜思》的形式美、意境美、情感美。
(2)小说解读:以《红楼梦》为例,分析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
3. 例题讲解:分析一首现代诗歌《再别康桥》,让学生运用所学鉴赏方法进行解读。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形式、意境、情感方面的鉴赏。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性格及环境描写,派代表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诗歌鉴赏:形式美、意境美、情感美。
2. 小说解读:人物、情节、环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诗歌《沁园春·雪》,从形式、意境、情感三个方面进行鉴赏。
答案示例:(1)形式美:本诗为七言绝句,句式整齐,韵律优美。
(2)意境美:描绘了雪花飘飞的美丽画面,寓意着纯洁、高尚的品质。
(3)情感美: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2. 作业题目:阅读小说《红楼梦》选段,分析主要人物性格及环境描写。
答案示例:(1)人物:贾宝玉性格多情、善良、敏感。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1)1、学习目标本部分共选诗词25首。
其中古典诗13首,现代诗5首(包括外国诗1首),古典词5首,赋1首,曲1首。
通过者25首诗词,赋,曲的学习,1,要掌握诗词的主要写作特点;2,提高阅读欣赏诗词歌赋的能力;3,掌握有关诗词歌赋的作家;2、学习建议要认真阅读课文中所选的诗词,要在读通,读懂上面下大功夫。
尤其要求背诵的诗词必须要背诵,通过读通读懂所选的诗词,在此基础上来理解掌握诗词的写作特点。
对于诗词的一些经常使用的写作手法,如比兴,借典故抒情等,要重点掌握。
对每篇诗词后面的“提示”要认真研读,因为“提示”是我们掌握此首诗词的“纲”,十分重要,切不可诗词还没有读熟,“提示”还没有弄懂,弄清,就急急忙忙去做题,这样就会本末倒置。
在读熟诗词,弄清弄懂提示的基础上,再适当地多做些练习题,来巩固所学到的知识。
3、学习的难点与重点每首诗词的学习要点与难点,见每首诗词的讲解。
诗词总的学习要点与难点有如下几方面:掌握诗词的特点:以丰富的情感表现生活;对生活高度集中概括;语言凝炼,富于形象性,富于节奏美与韵律美。
古典诗歌分类律诗:每首诗八句的为律诗;每句五个字的为五言律诗,每句七个字的为七言律诗;绝句:每首诗四句的为绝句;每句五个字的为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为七言绝句;楚辞:楚国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诗中常用语气词“兮”。
乐府:乐府作为一种诗体,是由汉代专管音乐的机构“乐府”而来的。
汉代以后袭用乐府旧题,如李白的《行路难》;唐代白居易发起新乐府运动,写当代的事情,叫新乐府,如《杜陵叟》。
歌行体诗:唐代以后,出现古体诗,又叫古风;形式比较自由,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词:词牌:每种词调都有自己特定的名称,叫做词牌,如“虞美人”“八声甘州”“声声慢”等等。
在初期词牌名和词的内容经常有关联,到了宋代,词牌名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关联,为了点明题目,有的词另有题目,如苏轼《江城子》,题目是“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当我死时》| 余光中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江湖上》| 余光中一双鞋,能踢几次街?一双脚,能换几次鞋?一口气,咽得下几座城?一辈子,闯几次红灯?答案啊答案,在茫茫的风里。
一双眼,能燃烧到几岁?一张嘴,吻多少次酒杯?一头发,能抵抗几把梳子?一颗心,能年轻几回?答案啊答案,在茫茫的风里。
一片大陆,算不算你的国?一个岛,算不算你的家?一眨眼,算不算少年?一辈子,算不算永远?答案啊答案,在茫茫的风里。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祖国啊!·我是贫困,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祖国啊!·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 祖国啊!·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爱这片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永远的丰碑我仰起头向着远去的战争凝望有一座丰碑树立在一个民族的心房我垂下头祭奠3500万军民的亡灵血的抗争无数中华儿女用生命书写血的抗争我静静的聆听一个民族攥紧拳头的声响这是一场让敌人胆寒的战争最后一颗子弹喷发着怒火射进敌人的胸膛壮士跳崖的英勇悲壮湍急的江水宁死不屈的战士挽臂沉江......那是一面火红的旗帜汇聚成一股抗日的洪流四万万同胞浩浩荡荡我听见振聋发聩的吼声中华民族用血肉之躯奏响了气势磅礴的《黄河大合唱》我无法忘记杨靖宇、彭雪枫、佟麟阁、张自忠……每一个名字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荡气回肠“我们选择回国,就是要跟日本人拼,随时准备血染疆场!”这是爱国华侨的声音“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这是民族危亡的时刻慷慨赴死的绝响我翻阅史册在白雪皑皑的北方寻觅抗联将士的足迹寻觅回民支队点燃烈火喷薄的力量八年浴血奋战的历程锻造了一个民族钢铁般的志向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他们的英名筑起一座民族精神的丰碑与中华大地同在写就不朽的历史篇章汪国真诗集1、《热爱生命》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第九課現代詩選(一)國文1第九課現代詩選(一)壹、基礎篇一、形音總覽(一)國字注音1.尋夢?撐一支長「ㄍㄠ」:2.做事要有追本「溯」源的精神:3.各家廠商覬「覦」這塊經濟大餅已久:4.雖然有好強的小缺點,但是瑕不掩「ㄩˊ」,他依然是個好人才:5.他的行徑怪異特立,常受人嘲弄揶「ㄩˊ」:6.徐志摩闢《詩「ㄐㄩㄢ」》專刊,致力於新詩的格律化:7.當今社會尚功利、重物質,昔日淳樸之風已「ㄉㄤˋ」然無存:8.他總是滿腔熱「ㄔㄣˊ」的幫助那些孤苦無依的老人:9.這間公司歷經友人力挽狂「ㄌㄢˊ」,營運終見轉機:10.這些煩言「ㄙㄨㄟˋ」語,不必絮叨:(二)改錯請找出下列文句中的錯別字,並填入正確的字。
()1. 他竟如縞木死灰一般,一概無聞無見。
()2. 〈再別康橋〉一詩已針文學平淡美的至高境界。
()3. 他們倆的感情雖宣告結束,但還餘波樣然,流言四起()4. 在星輝斑瀾裡放歌。
()5. 這是千戴難逢的好機會,你一定要好好把握。
二、伸張正「義」1.「漫」溯:2.招搖:3.笙簫:4.蕩漾:第九課現代詩選(一)國文1三、綜合測驗(一)作者其人其事其書:是非題()1. 徐志摩出身官宦世家,早年師事梁啟超,後赴英求學,跟從大哲學家羅素學習文學。
()2. 《翡冷翠的一夜》及《猛虎集》都是徐志摩的散文代表作。
()3. 徐志摩、聞一多等人合創「新月詩社」。
「新月」一詞是來自泰戈爾的《新月集》。
()4. 徐志摩最擅長的是抒情詩,在奔放濃烈的情感中能兼具節奏與音律,善於以細膩的筆觸表達豐富複雜的情感,並以歐化的白話語法,加上中國文字特有的聲韻之美寫詩。
()5.徐志摩以小說享譽文壇,吟詠自然和愛情,極富浪漫色彩。
(二)文義探微:是非題()1. 〈再別康橋〉全篇大抵上採用每節偶數句押韻,呈現整齊、勻稱的形式美,極具聲情之美,可謂是「新月派」的代表作。
()2. 〈再別康橋〉:「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作者以「雲彩」暗示夢境的破碎。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现代诗的基本特征,掌握现代诗的阅读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现代诗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现代诗的基本特征2. 现代诗的阅读方法三、教学难点1. 现代诗的审美鉴赏2. 现代诗的写作技巧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一段现代诗朗诵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现代诗的韵律美。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现代诗有什么样的印象?它有哪些特点?(二)新课讲解1. 讲解现代诗的基本特征:- 诗歌形式自由,不受传统格律束缚。
- 诗歌内容丰富,涉及生活、爱情、自然、哲学等多个领域。
- 诗歌语言独特,富有表现力。
2. 讲解现代诗的阅读方法:- 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感。
- 想象:发挥想象力,体验诗歌描绘的意境。
- 分析:探究诗歌的意象、象征、修辞等手法。
(三)案例分析1. 选取一首现代诗,如《再别康桥》,让学生进行朗读、分析。
2. 教师引导学生从诗歌的意象、象征、修辞等方面进行解读。
3.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首现代诗,进行朗读和讨论。
2.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分享本组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点评并给出改进建议。
(五)课堂小结1. 总结现代诗的基本特征和阅读方法。
2. 强调现代诗的魅力和审美价值。
(六)课后作业1. 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现代诗,进行深入阅读和分析。
2. 写一篇关于现代诗的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初步了解了现代诗的基本特征和阅读方法。
2. 在实践环节,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对诗歌的审美鉴赏和写作技巧仍需进一步提高。
3.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激发他们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死水》《赞美》)...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现代诗的有关知识;2.初步学习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3.了解现代诗的基本流派及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1.《再别康桥》别出心裁、不落俗套的构思;2.《死水》的象征意义;3.《赞美》一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在学习了两首古典之后,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学习几首现代诗歌。
(板书标题)二、检查预习:1、注音:荇篙溯斓笙漪羹绮酵佝偻嚣圮踟蹰2、辨析组词:蒿、篙、稿、槁、缟。
谰、澜、斓。
圯、圯。
踟、踌。
箫、萧、潇踟蹰和踌躇3、指名三位同学分别试读这三首诗。
三、教师名确:这节课我们首先学习《再别康桥》(板书)。
然后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徐志摩:1896——1931,原名徐章序,浙江海宁人。
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遇难1918—1922年先后在美国、英国留学,旅英期间开始写作新诗。
他创作丰富、成绩斐然,被林语堂称为“情才”和“奇才”。
他一生留下4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徐志摩是个个性主义者。
他有“单纯的信仰”,信仰个性绝对自由的理想,他为理想奋斗,一生都在追求爱与美,追求个性的表现,向往英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但是,当时中国社会已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阶级斗争日益尖锐,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也好,超阶级的人性和自由也好与时代潮流是相悖的,最后徐志摩“流入颓废的怀疑”之中。
这四部诗集真实地记录了他由“单纯的信仰”逐步变为“颓废的怀疑”的过程。
写作背景:康桥,现通译“剑桥”,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
徐志摩1920年9月离开美国到达英国,在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做旁听生学习政治,于1922年8月下旬离英返国。
1928年秋,徐志摩再到英国,重访剑桥大学,于同年11月6日回国途中在轮船上作《再别康桥》这首诗。
四、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要求学生边听边划出诗歌中的意象,五、提问:1、这首诗歌有哪些意象?明确:有“云彩”“金柳”“青荇”“柔波”“青草”“星辉”“夏虫”等意象。
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死水》《赞美》)《再别康桥》教学目的:一、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二、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1、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2、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一、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二、《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设想:一、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二、媒体设计:1、播放校园歌曲《再别康桥》。
2、播放动画《再别康桥》。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一,导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
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
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播放歌曲《再别康桥》,附上剑桥的图片。
(解说:音乐能陶冶人的性灵。
《再别康桥》这首诗本身就极具音乐美。
播一首由《再别康桥》改成的歌曲,可以让学生从另一个艺术层面去感受志摩的诗。
配上剑桥的优美的图片,让学生由听觉到视觉都对《再别康桥》有一定的感知。
) 三,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
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
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
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四,播放动画《再别康桥》,老师指导朗读。
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五,整体鉴赏《再别康桥》,分小组讨论。
萧红墓畔口占一、作者简介他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
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 纯洁幽雅。
1929年4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这本诗集也是戴望舒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篇就是《雨巷》,受到了叶圣陶的极力推荐,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
并因此作被称为雨巷诗人,1936年6月,与穆时英的妹妹穆丽娟结婚。
1936年10月,戴望舒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人创办了《新诗》月刊,这是中国近代诗坛上最重要的文学期刊之一。
《新诗》在1937年7月停刊,共出版10期,是新月派、现代派诗人共同交流的重要场所。
戴望舒的诗歌主要受中国古典诗歌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影响较大,前者如晚唐温庭筠、李商隐,后者如魏尔伦、果尔蒙、耶麦等,作为现代派新诗的举旗人,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
在诗的内容上他注重诗意的完整和明朗,在形式上不刻意雕琢。
二、题解一九四〇年,萧红随端木蕻良飞抵香港。
一年后,萧红到玛丽医院做全面检查,才发现患有肺结核。
一九四二年一月十二日,日军占领香港。
萧红病情加重,又经庸医误诊,不能饮食。
三天后,端木蕻良和骆宾基将萧红转入玛丽医院。
一九四二年一月十六日,萧红精神渐复,她在纸上写下:“女人的天空是低的,负担是重的,而自己又被过多的自我牺牲所累,这种自我牺牲是被迫成那样的。
我虽然想高高飞翔,但我总觉得是要掉下来一样。
我将与蓝天碧海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世人看,半生受尽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 !不甘! ”六日后的一九四二年一月二十二日,萧红寂寞离开人世,享年三十一岁。
萧红遗体火化后葬于浅水湾。
一九四四年秋天,戴望舒来到浅水湾萧红墓畔,写下这首诗。
(戴在1938年赴港,参加抗日活动。
1942年3月,被占领香港的日军逮捕,受严刑。
现当代诗歌选读《偶然》徐志摩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需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能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雪花的快乐》——徐志摩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扬,飞扬,飞扬——你看,我有我的方向!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扬,飞扬,飞扬——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溶,消溶,消溶——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沙扬娜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月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中期待的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赞美》穆旦走不尽的山峦的起伏,河流和草原,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鸡鸣和狗吠,接连在原是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在忧郁的森林里有无数埋藏的年代。
它们静静的和我拥抱:说不尽的故事是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是爱情,是在天空飞翔的鹰群,是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当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在遥远的天际爬行;我有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我要以荒凉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骡子车,我要以槽子船,漫山的野花,阴雨的天气,我要以一切拥抱你,你我到处看见的人民啊,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戴望舒《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赏析:戴望舒的诗深得中国古典诗词中婉约诗风的遗韵,又受到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因而他的早期诗作总体上表现出孤独、抑郁和消沉的特点。
《雨巷》就是这样。
这首诗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场景。
细雨蒙蒙中,“我”怀着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和一丝微茫的希望,撑着油纸伞在悠长寂寞的小巷中踽踽独行。
这首诗写得既实又虚,朦胧恍惚。
“我”似乎有着满腹的心事,无限的烦忧,但又不愿明说,或者是说不出来。
“我”似乎在期待什么、追求什么,而期待和追求的目标又显得那样遥远而渺茫。
“她”出现了,这或许是在幻觉中,或者是真的,但“她”的出现是那样地快,逝去也那样地快,一刹那间擦肩而过,消失在前方,“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我”只有自怨自艾,自悲自叹。
诗中的“姑娘”,我们可以认为是实指,是诗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丽、高洁而忧郁的姑娘。
但我们也可以把这位“姑娘”当做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对未来渺茫的憧憬。
《雨巷》创设了一个富于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
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
现当代诗歌卞之琳闻捷林徽因陆小曼天狗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底光我是X光线底光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我如电器一样地飞跑我飞跑我飞跑我飞跑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吸我的血我啮我的心肝我在我神经上飞跑我在我脊髓上飞跑我在我脑筋上飞跑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天狗天狗天狗天狗创作特点再别康桥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再别康桥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再别康桥再别康桥再别康桥再别康桥再别康桥再别康桥现当代诗歌《北方》艾青作者与相关背景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曾留学法国 1932年回国后因参加爱国活动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以艾青笔名发表轰动文坛抗战时期的作品有《北方》《复活的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 1957年被划为右派1979年平反重返诗坛后的诗作有《归来的歌》《光的赞歌》等 1996年5月5日去世作品分析思想情感通过描写北方土地在寒风沙雾中的一片肃杀景象表达了对国土面临沦陷的忧虑对苦难民众的深深同情但是在悲哀的同时诗人特别强调这片土地所表现的顽强生命力他崇敬和热爱具有这种力量的祖国人民在《北方》粗犷苍莽的气氛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民族战争必胜的信心作品分析层次分析一至三节主要是景物描写由各种意象构成一幅在严寒和风沙肆虐下的北方画卷第四节开始直接地抒情第五节是全诗的中心和重点表达我爱这悲哀的北国的深沉情感和前面四节诗中重复出现的北方是悲哀的形成一种对应关系作品分析《北方》中土地意象的内涵土地意象在诗中具有双重意蕴首先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深沉的爱《北方》体现了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诗人坚信已经习惯苦难有着顽强生命力的人民一定可以在抵御侵略的战争中获胜其次土地意象还凝聚着诗人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劳动者的崇敬和热爱因为这片贫瘠而伟大的土地孕育了他们顽强坚韧不向困难低头的高贵品质作品分析《北方》的绘画美诗人从感觉出发捕捉瞬间的印象然后渗入自己的主观情感创造出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形象在《北方》一诗中土地作为一个整体的意象特别突出它既象征着祖国也象征着生活在土地上的人民其他的景物冻结的村庄山坡河岸在风沙中前行的孤单行人负重的驴子惊惶的雁群可以说是北方土地整体意象之下的一个个分意象它们联结起来构成了一幅寒风和风沙肆虐下的北方画卷作品分析艾青前期诗歌的成就艾青前期的诗歌是世界潮流民族传统和个人气质的交汇艾青的诗歌一方面深深植根在中国的土地上一方面吸收了西方现代主义的绘画诗歌技巧它的自由体诗歌具有风格质朴意境深邃的突出特征在担负诗的艺术生命的同时也承担着历史使命以雄浑厚重的笔触倾诉着对祖国对人民对革命的挚爱赞美穆旦作者与相关背景 1918年1977年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中国现代最杰出的诗人与翻译家之一就读于清华大学曾任教于南开大学外语系四十年代现代派诗歌流派九叶派的领衔诗人诗集有《探险队》《牡丹诗集》另有合集《九叶集》作品分析九叶派 20世纪40年代一群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青年诗人穆旦唐湜唐祈陈景荣杜运燮杭约赫郑敏辛笛袁可嘉等受西方现代派诗歌的影响他们着意突破传统的主观抒情方式追求现实象征和玄思的结合探索诗歌表达的戏剧性让诗歌更深入的表现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内心生活的复杂性这一流派的名称得于1981年出版的合集《九叶集》作品分析层次分析第一节是整体感悟是对民族历史与现实的整个印象的呈现这种带着诗人独特体验的印象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展开第二节写一个农夫和一个老妇通过两个受难者各种生活化的意象呈现对民族历史与现实的认知与感觉第三节从第二节的历史转到现实老妇可以理解为国家民族现实的象征偏重表达的是含蓄的悲哀作品分析《赞美》所赞美的对象赞美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赞美那承受着苦难的历史重压却又始终不放弃希望的坚韧的民族精神赞美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坚定信念诗人并非毫无保留地赞美诗中也写到荒凉单调黑暗写到人民的愚昧保守但全诗总的是充满对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即使有批评和警惕那也是发自内心的对自己民族国家的关切与期盼唯其如此赞美的内涵才更加饱满是带血性的能让人感觉到汗味泥土味的最真挚的赞美作品分析《赞美》中农夫与老妇的内涵农夫与老妇两个受难者都是民族苦难的象征诗人通过两个受难者各种生活化的意象呈现对民族历史和现实的认知与感觉第二节主要写历史第三节主要写现实农夫的犁田等劳作象征无限悠长的忧患以及历史的重复与沉重老妇则是现实苦难的象征表达含蓄的悲哀饥饿里的忍耐与期待代表了战争中人民的精神状态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是诗人在期盼通过战争的洗礼我们国家民族将重新获得新生作品分析评述穆旦诗歌艺术的主要特征现实象征与玄思的结合是九叶诗派也是穆旦诗歌艺术的基本特色现实指诗人对现实人生的把握与关怀如《赞美》对民族历史与人间苦难的正视与承担象征主要指暗示与含蓄藉有形与无形如《赞美》中的土地流水森林等具象酿造出了广袤悠远和沉郁的氛围表达了对我们民族历史和现实的丰富和深邃的整体感觉作品分析玄学指深邃的哲理性的沉思这种沉思往往都和体验感觉以及具象表达融为一体是诗有一种智性与超越性如《赞美》中诗人就是以那些饱含情感体验的具体事物形成了全诗复杂的情感氛围表达了诗人超越历史和现实的思考白玉苦瓜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似醒非睡缓缓的柔光里似悠悠醒自千年的大寐一只瓜从从容容在成熟一只苦瓜不再是涩苦日磨月磋琢出深孕的清莹看茎须缭绕叶掌抚抱哪一年的丰收像一口要吸尽古中国喂了又喂的乳浆完美的圆腻啊酣然而饱那触觉不断向外膨胀充实每一粒酪白的葡萄直到瓜尖仍翘着当日的新鲜茫茫九洲只缩成一张舆图小时候不知道将它叠起一任摊开那无穷无尽硕大似记忆母亲她的胸脯你便向那片肥沃匍匐用蒂用根索她的恩液苦心的悲慈苦苦哺出不幸呢还是大幸这婴孩钟整个大陆的爱在一只苦瓜皮靴踩过马蹄踩过重吨战车的履带踩过一丝伤痕也不曾留下只留下隔玻璃这奇迹难信犹带着后土依依的祝福在时光以外奇异的光中熟着一个自足的宇宙饱满而不虞腐烂一只鲜果不产在仙山产在人间久朽了你的前身唉久朽为你换胎的那手那巧腕千眄万睐巧将你引渡笑对灵魂在白玉里流转一首歌咏生命曾经是瓜而苦被永恒引渡成果而甘 1974年2月11日作品分析白玉苦瓜既是一件古代玉器在诗人的想象中又是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象征全诗分三节第一节描写白玉苦瓜成熟饱满的外形第二节想象白玉苦瓜孕育成长的过程第三节赞叹白玉苦瓜不朽的永恒之美这不是一首简单的描写工艺品的咏物诗而是蕴含了对艺术品诗人自我乃至整个民族文化的成长成熟的吟咏和感叹作品分析《白玉苦瓜》的诗歌意象在不同时空中的变化这首诗包含了不同的时空既有纵的历史又有横的地域还有纵横交错的现实诗人将白玉苦瓜这一意象放在不同的时空中赋予了它多重的象征意义作品分析首先白玉苦瓜象征生命的现实瓜而曰苦正是充满苦难的现实人生的写照其次白玉苦瓜是诗人艺术生命的自况诗人在第三节的第三句巧妙地将自己的名字嵌入诗中说明自己也如白玉苦瓜般经历长久的打磨历练蜕去青涩与稚嫩而终成正果再次白玉苦瓜也是整个民族文化的象征它由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哺育出来又经历了近代血与火的洗礼是整个民族脱胎换骨的历史见证作品分析余光中的乡愁情结余光中写有大量的乡愁诗被称为乡愁诗人从1958年赴美读书期间萌发怀乡之情开始大量写作乡愁诗此后一发不可收拾乡愁成为他永恒的主题之一其代表作《乡愁》韵律和谐忧愁中蕴含着澄澈家喻户晓他的乡愁诗感情真挚实际上也是一种精神上文化上的还乡作品分析《白玉苦瓜》的意境美诗的开头写似醒似睡的柔光酝酿出一种梦幻般优美静谧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白玉苦瓜显得格外温润亮泽和饱满诗人用缓缓悠悠两个重叠的修饰强化宁静和谐的格调使整首诗起于舒缓的节奏千年一句将白玉苦瓜的诞生时间人为地拉长变形赋予白玉苦瓜丰富的文化意蕴的同时也给人从远古走来的感觉这个开头平静从容节奏舒缓自如为白玉苦瓜这件艺术品的登场营造了一个似梦似真的意境惠安女惠安女作品分析诗歌主要表达叙述者作为一个普通人需要温情呵护的生活愿望和回应时代的呼应而主动承担历史责任之间的矛盾心情以及这一矛盾被克服的心理过程诗的一至六节是轻柔缠绵的爱情歌唱诗人以女性特有的温婉吟唱着恋爱中那种流连忘返的感觉作品分析第一节写鸢尾花轻吟浅唱情人气息吹动月光叮当作响第二节以众多意象烘托出充满异国情调的童话般的世界第三节转入现实生活的回顾第四节用宁静安详荒唐狂悖四种不同的梦境表达了对爱人的依恋对相互信任的渴望以及对纯情和激情的向往第五六节是对两人世界的进一步描绘第五节以两组不同的意象表达爱情给人的不同感受第六节是全诗的情感转折作品分析第七节开始诗人被时代唤醒而不得不看到自己的历史承担并勇敢地肩负责任走向未来蒲公英与十字架第九节开始诗的格调渐趋激昂三角梅和野天鹅都是诗人的自我比喻一个真正的抒情主人公开始了充满自信的咏叹接下来的几节交替着我对爱情的留恋和对历史使命的坦然承受作品分析第十四节诗人假设了一个为祖国母亲而成长并最终献出生命的场景这个假设是无怨无悔的宣言轻灵缈远中流动着热血沸腾的青春是那一代人对祖国母亲的承诺最后两节是诗人假设自己死后的情景诗歌语调由激昂重回温婉并浸润着淡淡的<a name=baidusnap0></a>忧伤</B> 舒婷诗歌有哪些艺术特色第一特有的女性的细腻和敏感如她对爱的细腻感受以及对人生的苦难的体悟等等第二充盈着浪漫主义和理想色彩对祖国对人生对土地的爱既温馨平和又潜动着激情第三善于运用比喻象征联想等艺术手法表达内心感受在朦胧的氛围中流露出理性的思考朦胧而不晦涩是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风格相结合的产物作者与相关背景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1989年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3年起在中国政法大学工作1989年3月26日25岁生日时在山海关卧轨自杀 19841989年创作了200多首抒情短诗和数万行的长诗先后自印诗集《河流》《传说》《但是水水》《麦地之翁》《太阳断头篇》《太阳·诗剧选幕》等死后出版诗集有长诗《土地》《海子的诗》作者与相关背景海子是当代诗坛的天才诗人诗歌主要有两类一是抒情短诗被称为纯粹的歌咏云朵草原大海麦子是其中常见的意象如《麦地与诗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春天十个海子》一类是长诗《土地》《太阳》等七部长诗被称为《太阳·七部诗》海子的大诗虽然有时意象庞杂框架空疏不如抒情短诗成就高但其执著的精神和不懈的探索本身也构成了理想主义天才的生命绝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和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1989113 作品分析首段的明天的含义现实的今天与永恒的明天世俗的物质生活与彼岸的精神世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全诗的诗眼使整首诗由直接抒情转入空灵的意境和精神的自由之中大海意象的丰富性与女友的关联与彼岸的关联面朝大海是一种永恒的空间维度春暖花开是一种永恒的时间维度诗人思索的是永恒时空下的一种超世俗的形而上的精神追求诗句的明丽与悲剧感受彼岸永恒的困境自杀与永生不死的海子作品分析明天的含义诗人之所以不用从今天起而用从明天起就是因为这是一个不可能达到的时间向度表面上看好像诗人下决心要追求物质世界的现实生活实际上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诗人面对世俗的幸福却终究无法靠近无法放弃对精神生活永不停息的探索于是将世俗追求推给了永恒的明天而在明天的宣言遮蔽之下的今天仍旧选择维持现状将自己的灵魂交托给丰富而痛苦的精神彼岸作品分析大海春花等意象分析大海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意象它有平静澎湃壮阔遐想彼岸等多重意味给读者的感觉是一个永恒的拥抱一切的空间春是一个让人联想到温暖复苏和生机勃勃的意象花开常常连着花谢但与春暖相连就使花开凝固在了时间的永恒之中诗人将春暖花开这个普通的词汇与面朝大海相连让我们仿佛看见了蔚蓝壮阔的大海同时看见了姹紫嫣红的春花这两个情景的叠用提升了全诗品味造成了空灵而不失博大灿烂而不失静美的意境海子抒情诗歌的艺术特色总的说来海子的抒情短诗具有单纯明丽的意象朴素清新的语言琅琅上口的音律内蕴丰富的含义其艺术上的独特追求1诚挚自然地直抒胸臆而不单纯描摹意境因而他的诗常常表现出意象与咏唱合一的境界2善于细腻诚挚地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超越了感时自伤的趣味而显出博大深邃的诗意3追求音韵上的诗性将诗的语言锤炼得抑扬顿挫自然流畅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1928年台湾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迄今共出版诗集散文集评论译作20 余部并以总编辑名义主编了台湾《中华新文学大系》共15册出版的诗集有《舟子的悲歌》《莲的联想》《白玉苦瓜》《天狼星》《与永恒拔河》等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诗人他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余光中最负盛名的就是乡愁诗诗人抒发了自己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乡愁的不同感受而将诗眼定位在对祖国大陆的深情乡愁因此而具有了深广的时代意义概括了中华民族半个多世纪动荡分裂的历史在内容上按时间顺序从幼子恋母到青年相思到成年后的生死之隔再到对祖国大陆的感情不断发展的情感逐渐上升凝聚了诗人自幼及老的整个人生历程中的沧桑体验不同阶段的乡愁凝聚两端的分别是我母亲我新娘我生母亲死我游子大陆祖国乡愁的对象由具体的乡到抽象的民族的乡从地域之乡到历史之乡和文化之乡使乡愁逐渐沉淀出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力一生平1952原名龚佩瑜福建漳州人朦胧诗的重要代表人物知名诗篇有《神女峰》《致橡树》女性解放的宣言《惠安女子》《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成名作《双桅船》等著有三卷本《舒婷文集》抒情短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791980年青年诗人优秀新诗奖《双桅船》获19791982年第一届全国优秀新诗等奖抒情浪漫细腻委婉的女性风格忧伤</B>而不绝望沉郁而不悲观充满对价值寻找的渴望表现了一代青年沉沦的痛苦与苏醒的欢欣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她的诗歌表达了对理想的追寻对传统的反思批判和对人的价值的呼唤深受当时青年的喜爱郭沫若《天狗》作者与相关背景原名郭开贞号鼎堂四川乐山人1881年留学日本1919年下半年至1919年上半年为第一个诗歌创作爆发期诗歌收集在《女神》中包括《凤凰涅盘》《天狗》《晨安》《匪徒颂》《地球我的母亲》等 1921年与成仿吾田汉郁达夫张资平等组织文学社团创造社作者与相关背景 1921年与成仿吾田汉郁达夫张资平等组织文学社团创造社 1926年投笔从戎参加北伐 40年代创作了大量历史剧其中《屈原》影响最大建国后任文联主席中国科学院院长1978年病逝作者与相关背景周扬《女神》虽然不是最早的白话诗却是比谁都出色地表现了五四战斗精神在内容上表现自我张扬个性完成所谓人的自觉在形式上摆脱就是格律的镣铐而趋向自由诗这就是当时所要求于新诗的这就是五四精神在文学上的爆发在诗的魄力和独创性上他简直是卓然独步的作者与相关背景文学史通常认为《女神》的价值除了开一代诗风还在于创造了一个大我也就是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个大我首先代表了觉醒的中华民族如《凤凰涅盘》其次代表了勇于反抗破坏自由创造的时代新人其身上体现出觉醒后大胆自我剖析自我否定又自我尊崇自我扩张的特点如《天狗》写于1920年2月初体现暴躁凌厉的五四精神三步阅读法第一步直观感受狂躁焦灼第二步设身处地我的矛盾自信又迷惘第三步明理分析代表和满足了五四青年的普遍心态天狗的象征意义天狗是五四时期个性解放的反叛精神的象征是开辟洪荒的大我借天狗自由无羁破坏与反叛的形象发出气吞一切的绝叫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用剥食自己皮肉心肝等匪夷所思的夸张表达要扫荡一切彻底破坏一切非常自信而又有些惘然的情绪那是觉醒之后的渴望和焦灼是典型的五四暴躁凌厉之气《天狗》的主要艺术特色想象奇特句式短促节奏跳脱用语粗犷直接的呼喊和痛快淋漓的宣泄适合表达五四青年的反叛与追求郭沫若诗歌在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及其对新诗的贡献内容上体现五四运动的时代精神表现民族的觉醒如《凤凰涅盘》象征古老民族再造新我《天狗》表现彻底告别旧世界破坏与更新形式上以质直的方式抒发感情唱出雄强而粗犷的男性音调摆脱旧格律诗的镣铐创造自由诗的形式飘逸飞动的意象与奇特壮阔的想象以及自由抒情为主的浪漫主义风格为新诗开一代新风也奠定了郭沫若作为新诗开拓者奠基者的地位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散文也自成一格《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前期19211927是理想浪漫期写作并结集出版《志摩的诗》和《翡冷翠的一夜》前者侧重对理想的追求后者则主要表现爱情思绪《雪花的快乐》等后期19271931为迷惘沉落期诗作倾向于感伤苍白《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等两个时期的分界之作《偶然》《丁当清新》作于1928年主要表达诗人对剑桥生活的留恋之情写作背景理想破灭情感矛盾虚实结合的写法景物描写与诗人的内心情感交融无论是回忆还是亲眼目睹身影在诗中主要起象征作用象征了一种青春寻梦的意境情绪的变化过程第一节挥之不去的惆怅感伤到第二三节恋恋凝视到第四五节的情景交融层层推进旋律慢慢升入高潮第六节音调突然趋向轻柔和低沉造成一种变化的跌宕感最后一节回复到开篇离别的隐隐惆怅感伤的情绪中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征徐志摩主要表达对爱与美与自由的追求如《再别康桥》中的康桥便有完美人生理想的象征意义徐志摩的诗歌具有飞动飘逸的艺术风格擅长把内心情感外射于客观物象融情于景如《再别康桥》中诗人通过一系列景物意象的描绘含蓄表达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