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培训大纲-修改版)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3
郑州市中心医院康复治疗技术培训材料康复治疗技术学习班为期14天,培训采用多媒体理论授课、模拟治疗技术训练、全真设备、现场同步技术操作等方式,为不同层次的医生、治疗师提供不同手段的技巧培训。
组织理论考试和基本操作技能考试,根据个人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法。
一、招收对象、培训形式及培训目标1.招收对象:培训基地培训班面向全省招生,每期招收20名,分4组进行培训,凡从事康复医学工作、已经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康复治疗技术资格证书,拟从事康复医学工作的专科医师、治疗师均可报名参加。
2.培训形式:培训严格按照卫生部有关要求,采用理论授课、模拟训练、实践操作等培训项目,以分阶段、分步骤的形式进行。
培训结束后考核分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两部分。
3.培训目标:培训人员经过3个月培训,康复医师能够掌握康复治疗技术的操作规范和适应症、禁忌症。
二、具体时间安排50学时(10天)进行理论讲座,30学时(10个半天)技能培训,其余时间在病房学习实践。
三、课程安排(一)理论授课(50学时,每天5个学时,分10天进行)1.神经发育学2.运动学在康复治疗中的意义3.运动治疗技术总论4. PNF技术在康复中的应用5. Vogta在小儿脑瘫中的应用7.脊髓损伤的评定及康复治疗8.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治疗9.TMS在运动损伤后的应用10.如何在临床中开展康复评定11.孤独症的康复治疗12.冠心病及心梗PCI术后的康复治疗13.认知障碍的评定和治疗14.康复机器人在瘫痪病人中的应用15.康复护理在康复中的应用16.生物力学康复治疗中的意义(二)模拟实训与实践操作(30学时,定为下午专项培训)1、脑损伤患者的运动康复治疗。
2、脑损伤患者的作业治疗。
3.脑损伤患者的吞咽与言语、认知治疗4.脑损伤患者的物理因子治疗5.脑损伤患者传统康复治疗6.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7.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9.儿科常见病如孤独症、小儿代谢病的康复治疗六:考核内容考核内容分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两部分理论考核见理论考核试卷技能考核分两部分,人工治疗技术部分和器械应用模拟操作系统部分。
医院康复治疗培训
一、介绍
康复治疗是医院为康复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康复治疗培训是为了提高医院康复治疗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服务质量,从而更好地帮助患者康复。
围绕医院康复治疗培训展开讨论。
二、培训内容
1.专业知识学习:包括康复治疗的基本概念、康复治疗的目
标和原则、不同症状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法等。
2.技能培训:例如物理治疗、康复训练、功能评定等相关技
能训练。
3.咨询和沟通技巧:提高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能力,
增进患者的信任感。
三、培训方法
1.理论教育:通过课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传授
相关理论知识。
2.实践操作:让培训对象实践操作,熟练掌握康复治疗技
能。
3.实地实习:安排培训对象到康复科进行实地实习,亲自参
与患者治疗。
四、培训的意义
1.提高康复治疗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提高医院康复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提升患者的康复率。
3.建立医院康复治疗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患者的选择。
五、培训的挑战与解决措施
1.涉及的知识和技能繁杂,需要长期而系统的学习和实践。
–解决措施:建立全面的培训计划,分阶段、系统化地进行培训。
2.培训成本较高,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解决措施:可以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相结合,降低培训成本。
3.康复治疗领域更新快,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解决措施:建立继续教育制度,定期进行知识更新和培训。
六、。
康复治疗专业人员培训大纲(2023年版)一、培训目标根据《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通过系统培训,使康复治疗专业人员能够掌握从事康复治疗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常见疾病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方法和康复治疗技术,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沟通交流能力、人文关怀意识,能够提供专业的、规范的康复治疗服务。
二、培训对象医疗机构新入职康复治疗专业人员、转岗后将从事康复治疗工作的人员、在岗的初级及以下专业技术职称的康复治疗专业人员。
三、培训时间(一)基础培训。
包括基本理论知识、常用康复评定方法和常用康复治疗技术,培训时间为10天,共60学时。
(二)专业培训。
包括常见疾病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培训,培训时间为50天,共300学时。
(具体培训时间分配见附件1)四、培训方式和方法(一)培训方式。
培训采取理论知识培训和临床实践能力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二)培训方法。
可采用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操作示教、情景模拟、个案治疗等培训方法。
五、培训内容和要求(一)基础培训。
1.基本理论知识培训(1)法律法规: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2)规范标准:掌握《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四肢骨折等9个常见病种(手术)早期康复诊疗原则》等康复治疗规范要求。
(3)规章制度:掌握康复治疗工作相关规章制度、康复治疗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如多学科诊疗制度、康复医学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康复治疗工作流程等。
(4)康复治疗概述:掌握康复、康复医学、康复治疗等概念,掌握解剖学、运动学等康复医学基础知识,掌握康复治疗原则、康复治疗方案与实施等内容,了解康复医疗工作现状及进展。
(5)康复治疗风险管理:掌握患者易发风险(如电击伤或电流伤、灼伤、过敏反应、跌倒、骨折、肺栓塞、体位性低血压等)的识别、评估、防范措施、应急预案,掌握不良事件的预防与处理等。
康复治疗技术教学大纲康复治疗技术课程主要包括《康复概论》、《物理治疗学》、《作业治疗学》、《言语治疗学》、《临床康复学》、《神经康复学》等,很多内容需要结合实践方能更好的掌握,因此在学习中,需要边学习,边操作,方能更好的掌握,以获得更确实的临床康复经验。
第一章康复概论目的要求1、掌握康复的概念2、掌握康复的工作内容3、掌握康复的发展史教学内容1、康复的内容2、康复的治疗过程3、康复的发展史第二章物理治疗学第一节运动疗法概述目的要求1、掌握运动疗法的定义2、了解运动疗法的分类3、熟悉运动疗法的内容4、熟悉运动解剖学基础5、熟悉运动生理学基础6、掌握肌肉收缩的不同方式7、熟悉运动代谢基础8、掌握运动疗法的常用运动方式9、熟悉运动疗法的生理作用10、掌握运动疗法的治疗作用11、熟悉运动疗法应注意的事项12、熟悉运动疗法的禁忌症13、熟悉运动处方的项目14、熟悉运动量控制的内容15、熟悉运动疗法应用的基本原则教学大纲一、运动疗法的定义1、运动疗法的定义2、运动疗法的分类二、运动疗法的内容和分类1、常规的运动疗法2、神经生理学疗法3、运动再学习三、运动疗法的基础1、运动学基础:运动解剖学基础、运动力学基础2、运动生理学基础:肌肉的理化特性、肌肉的收缩形式、肌肉的协同作用3、运动的代谢基础:肌肉收缩的能量供给、运动中气体交换的两个重要指标、对训练的代谢反应四、运动中常用的运动方式1、被动运动2、主动运动:随意运动、主动助力运动、抗阻运动3、牵引五、运动中的生理及治疗作用1、生理作用:心脏、骨骼肌、骨和关节、血压、肺、血脂质、其他2、运动疗法的治疗作用六、运动疗法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禁忌1、临床应用2、运动疗法中应注意的事项3、运动疗法的禁忌七、运动处方1、运动治疗项目:耐力性项目、力量性项目、放松性项目、矫正性项目2、运动治疗量:运动治疗强度、治疗频率、治疗持续时间、3、注意事项第二节常规的运动疗法目的要求1、掌握关节活动基础2、掌握主动运动、主动助力运动的具体方法3、掌握被动运动具体训练方法4、掌握不同关节的关节活动具体方法5、掌握关节松动术的概念6、了解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7、掌握关节松动术的基本手法8、掌握关节松动术的手法分级标准9、掌握关节松动术手法应用的选择10、掌握关节松动术的治疗作用和临床应用11、掌握关节松动术的操作程序12、掌握人体主要关节的关节松动术的具体操作13、掌握软组织牵伸的概念14、掌握被动牵伸的种类及操作15、掌握主动抑制的概念和方式16、掌握肌肉牵伸的目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17、掌握肌肉牵伸的程序18、了解牵伸的局部放松技术19、掌握人体主要肌群的牵伸技术20、掌握肌力的概念21、熟悉影响肌力的因素22、掌握增强肌力应遵循的原则23、掌握主动助力运动、主动运动、抗阻运动24、掌握增强肌力技术的注意事项25、掌握抗阻训练注意事项26、熟悉人体主要肌群的肌力增强具体方法27、熟悉耐力的含义和增强肌肉耐力的训练方法28、了解肌肉协调能力的运动疗法29、熟悉平衡的定义30、掌握与平衡能力有关的生物力学因素31、熟悉机体应付姿势变换的对策32、掌握恢复平衡能力的训练方法33、熟悉步行训练应具备的条件34、了解用拐杖、轮椅进行行走的方法教学内容一、关节活动技术1、关节活动基础:关节的构成、关节的分类、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是影响关节活动范围的因素、关节活动的终末感觉、关节活动范围异常的原因和表现2、改善关节活动的技术和方法:主动运动、主动助力运动和被动运动3、关节活动技术:肩部关节活动技术、肘关节活动技术、手部关节活动技术、髋关节活动技术、膝关节活动技术、踝及足部关节活动技术二、关节松动技术1、关节松动术的基本概念2、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3、关节松动术基本手法4、关节松动术手法分级5、关节松动术的治疗作用及临床应用6、关节松动术的操作程序7、上肢关节松动技术:肩关节松动技术、肘关节松动技术、手部关节松动技术8、下肢关节松动技术:髋关节松动技术、膝关节松动技术、足部关节松动技术三、软组织牵伸技术1、软组织牵伸技术的概念2、牵伸的种类:被动牵伸、主动抑制3、肌肉牵伸的临床应用4、肌肉牵伸的程序5、牵伸的放松与抑制技术6、上肢肌肉牵伸技术:肩部肌肉的牵伸急速、肘部肌肉的牵伸技术、手部肌肉的牵伸技术7、下肢肌肉牵伸技术:髋部肌肉的牵伸技术、膝部肌肉的牵伸技术、足部肌肉的牵伸技术四、增强肌力的训练1、吉利的概念2、影响肌力的因素3、增强肌力应遵循的训练原则4、增强肌力的技术与方法:主动助力运动、主动运动、抗阻运动5、增强肌力技术的注意事项6、抗阻训练注意事项7、增强肌力技术的禁忌症8、增强上肢肌群肌力技术:肩部肌群的肌力增强技术、肘部肌群肌力的增强技术、手部肌群肌力的增强技术9、增强下肢肌群肌力技术:髋部肌群的肌力增强技术、膝部肌群肌力的增强技术、足部肌群肌力的增强技术五、增强肌肉耐力的运动疗法1、耐力的概念2、影响耐力的因素3、增强耐力的方法4、增强耐力的训练方法六、增强肌肉协调能力的训练方法1、训练原则2、训练所要求具备的一些条件3、单块肌肉的控制训练应遵循的一些原则4、多块肌肉协调动作的训练应遵循的一些原则5、训练成功的指标6、训练的方法七、平衡功能的训练1、概述2、恢复平衡能力的训练方法八、步行和移动能力训练1、步行训练应具备的条件2、持拐步行的方式3、步行的辅助器具4、轮椅的构造及轮椅的驱动训练第三节神经生理学疗法目的要求1、熟悉Bobath疗法的起源2、了解Bobath疗法的理论基础3、熟悉Bobath疗法对偏瘫本质的认识4、掌握控制关节点技术5、掌握抑制技术6、掌握易化技术7、熟悉Bobath疗法的触觉和本体觉的刺激方法8、熟悉Bobath疗法的ADL训练方法9、熟悉Bobath疗法应用的注意事项10、熟悉Bobath疗法在偏瘫康复中的应用11、熟悉Brunnstrom疗法的起源12、熟悉Brunnstrom疗法的基本治疗原理和常用术语13、掌握Brunnstrom疗法的基本治疗方法、治疗方针14、掌握Brunnstrom疗法的治疗原则15、掌握Brunnstrom疗法各类训练方法16、熟悉PNF疗法的起源17、掌握PNF疗法的定义18、熟悉PNF疗法的治疗理论19、掌握PNF疗法的运动模式20、掌握PNF疗法的基本治疗模式21、掌握PNF疗法的特殊技术22、了解Rood疗法的起源23、熟悉Rood疗法的治疗原理24、熟悉运动控制的发育顺序25、熟悉运动控制模式的临床应用26、掌握Rood疗法的治疗方法27、掌握Rood疗法的特殊抑制技术28、熟悉运动在学习疗法基本观点29、了解运动再学习疗法训练方法教学内容一、Bobath疗法1、Bobath疗法概述2、Bobath疗法理论基础3、Bobath疗法对偏瘫本质的认识4、Bobath疗法的基本观点5、Bobath疗法评价方法6、Bobath疗法治疗技术:控制关键点、抑制技术、易化技术、触觉和本体觉的刺激、ADL 训练、注意事项7、Bobath疗法的治疗原则8、Bobath疗法在偏瘫康复中的应用二、Brounstrom疗法1、概述2、理论基础3、中常用的一些术语4、偏瘫运动功能评价5、的基本技术和手法:床上姿势与卧位训练、坐位的躯干、颈、四肢训练、上肢训练(Ⅰ——Ⅲ阶段)、上肢训练(Ⅳ—Ⅴ阶段)、下肢运动模式矫正训练、手的能力训练三、PNF(本体感觉性神经肌肉易化技术)1、PNF定义2、PNF治疗理论与治疗原则3、PNF评价4、PNF运动模式5、PNF治疗技术6、本体感觉性易化技术7、PNF特殊抑制技术四、运动再学习1.运动再学习的定义2.运动再学习的历史3.运动再学习基本观点和理论4.迅动在学习训练方法和技术第三章物理疗法第一节概论目的要求1、掌握物理疗法的含义2、熟悉物理疗法的内容3、熟悉物理疗法的发展史4、熟悉物理疗法的分类5、掌握物理疗法对人体的作用方式教学内容一、物理疗法的定义和范围1、物理疗法的定义2、物理疗法的内容3、物理疗法的发展简史4、现代理疗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二、物理疗法的分类1、自然的物理疗法2、人工的物理疗法:力学的运用、点的运用、光的运用、超声的应用3、物理疗法对人体的作用方式:直接作用、间接作用第二节各论目的要求1、掌握低频电的含义2、掌握神经肌肉电料的操作技术3、掌握中频电疗法的含义4、掌握中频电疗法的治疗作用和注意事项5、掌握高频电疗法的含义6、掌握高频电疗法对人体的作用7、掌握高频电疗法的仪器设备和技术安全8、掌握紫外线疗法的剂量控制方法9、掌握水中云顶的治疗技术10、熟悉直流电疗法的定义11、熟悉直流电的主要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12、熟悉直流电的治疗技术13、熟悉直流电离子导入的途径、深度和数量14、熟悉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的优缺点15、熟悉低频电的基本作用16、熟悉神经肌肉电疗法的含义17、熟悉周围神经粗纤维刺激疗法18、熟悉中频电疗法的作用19、熟悉正弦调制中频电料大20、熟悉低中高频电疗法的区别21、熟悉生物反馈疗法22、熟悉红外线疗法的含义23、熟悉红外线疗法的治疗作用24、熟悉红外线疗法的治疗技术25、熟悉可见光疗法的治疗作用26、熟悉紫外线疗法的生物学效应27、熟悉紫外线疗法的治疗作用28、熟悉超声波疗法的理化作用29、熟悉超声波疗法的治疗技术30、熟悉磁场的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31、熟悉慈藏的治疗技术32、熟悉水中运动的种类33、了解直流电的治疗原理34、了解直流电离子导入法的含义35、了解影响直流电离子导入的因素36、了解离子导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37、了解高频电时人体的电磁学特性及其效应38、了解光的效应类型39、了解水中运动的设备教学内容一、直流电疗法1、直流电疗法概述2、直流电疗法定义3、直流电的主要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4、直流电的治疗技术5、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的含义6、离子导入的途径、深度和数量7、离子导入的优缺点8、影响离子导入的因素9、离子导入疗法的种类10、电离子导入治疗技术二、低频电疗法1、低频电疗法的基本作用2、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3、周围神经粗纤维刺激疗法三、中频电疗法1、中频电疗法的含义2、中频电疗法的作用3、中频电疗法的治疗作用和注意事项4、正弦调制中频电疗法四、高频电疗法1、高频电疗法的含义2、高频电时人体的电磁学特性及其效应3、高频电疗法随人体的作用4、低中高频电疗法的区别5、电疗的仪器设备和技术安全6、生物反馈疗法五、光疗法1、光的效应类型2、红外线疗法的含义3、红外线疗法的治疗作用4、红外线疗法的治疗技术5、可见光疗法的治疗作用6、紫外线疗法的生物学效应7、紫外线疗法的治疗作用8、紫外线疗法的剂量控制方法六、超声波疗法1、超声波疗法的理化作用2、超声波疗法的治疗技术七、磁场疗法1、磁场的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2、磁场的治疗技术八、水疗法1、水中运动的设备2、水中运动的种类3、水中运动的治疗技术第三章作业疗法目的要求1、掌握作业疗法的定义2、掌握作业疗法的特点3、掌握作业疗法的注意事项4、掌握ADL的训练项目和方法5、掌握转移的基本原则和常见方法6、掌握认知障碍的表现和治疗方法7、熟悉作业疗法的作用8、熟悉作业疗法的墓地9、熟悉作业疗法的适应症10、熟悉作业疗法的处方11、熟悉作业疗法的常用设备12、熟悉作业分析的内容13、熟悉作业的简单分析、详细分析的内容14、树细木工作业、防治作业、黏土作业的作用和操作15、熟悉认知障碍的治疗原则16、了解作业疗法的发展历程17、了解作业疗法的主要理论18、了解作业疗法的分类19、了解作业疗法的机构20、了解作业活动的选择21、了解作业评定22、了解环境的无障碍改造的主要内容23、了解自助具种类和用途24、了解手夹板的主要种类和作用25、了解ADL训练原则教学内容一、概述1、作业疗法的定义2、作业疗法的发展历程3、作业疗法的主要理论4、作业疗法的特点5、作业疗法的目的6、作业疗法的分类7、作业疗法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8、作业疗法的机构9、作业疗法的处方10、作业疗法的常用设备11、作业疗法与治疗医学、运动疗法的区别二、作业分析和作业选择1、作业活动的分析2、作业活动的分析方法3、作业活动的选择三、作业评定1、作业评定2、作业技能评定四、五、作业环境的无障碍改造1、环境的无障碍改造的原则2、3、环境的无障碍改造的方法五、六、辅助技术1、2、概述3、自助具4、5、手夹板六、ADL训练1、2、日常生活能力的含义3、4、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的内容5、6、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的目的7、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的原则8、9、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的项目和方法10、11、转移训练方法。
康复理疗技能培训教学大纲康复理疗技能培训教学大纲一、引言在现代医学中,康复理疗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康复理疗是通过应用各种专业方法和技能,帮助病患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的过程。
康复理疗技能培训对于专业人士和从业者来说至关重要,它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来有效地进行康复治疗。
二、背景知识1. 康复理疗的定义和目标康复理疗是一种通过运动、物理疗法、功能训练和心理支持等手段,帮助病患缓解疼痛、恢复活动能力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综合性治疗方法。
2. 康复理疗的领域和应用康复理疗应用于各种疾病、症状和伤害,包括骨折、脊柱问题、神经系统疾病、运动损伤等。
三、课程内容1. 康复理疗的原理和理论基础- 生理学和解剖学基础知识- 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 康复理疗的治疗原理和目标2. 评估和诊断技能- 评估病患的病史和症状- 进行体格检查和功能评估- 制定诊断和康复计划3. 康复理疗技术- 运动疗法和运动训练- 物理疗法,如电疗、热疗和冷疗- 功能训练和日常生活技能训练- 心理支持和认知行为疗法4. 康复理疗的专业伦理和沟通技巧- 与病患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关系- 尊重病患的权利和隐私- 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五、结语康复理疗技能培训教学大纲需要覆盖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提供全面的知识和实践经验。
通过掌握这些技能,专业人士和从业者能够有效地进行康复理疗并帮助病患恢复健康。
康复理疗作为一项重要的医学领域,为患者提供了希望和改善生活的机会。
个人观点和理解:康复理疗技能培训对于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至关重要。
通过深入学习康复理疗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医务工作者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并为康复治疗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伦理和沟通技巧也是成功进行康复理疗的关键。
因此,我相信康复理疗技能培训教学大纲应该着重培养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以便他们能够成为胜任的康复理疗专业人士。
康复理疗技能培训对于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至关重要。
社区康复专业人员岗位培训大纲(征求意见稿)一、岗位培训标准通过培训,了解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掌握社区康复的基本内容及方法,掌握最常用的康复评定技术和最常用的康复治疗和康复护理技术,掌握几种社区常见疾病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及健康教育,能为社区病、伤、残者提供最基本的训练与服务,并能提供康复咨询和转介服务。
二、培训对象从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康复专业岗位人员,具备中专及以上康复专业或相关医学专业学历。
三、培训方法以理论授课和实际训练并重方式培训,可采用集中培训或半脱产培训。
参考学时数:240学时。
四、培训内容与要求(一)总论:掌握康复、康复医学、残疾的基本概念,康复医学工作内容、基本原则和服务方式。
掌握社区康复的概念、目标、方法、工作任务、管理、方法与康复预防。
(二)康复评定:掌握肌张力与痉挛的评定,肌张力的定义及其分级、痉挛的评定。
掌握平衡评定,平衡的定义、平衡功能评定方法。
掌握下肢功能评定,步行能力分级。
掌握偏瘫运动功能评定,姿势反射定义及其重要的姿势反射、联合反应及其表现、共同运动及其特征、Brunnstrom偏瘫恢复六阶段评定。
(三)理疗:掌握电疗的分类与疗法,低频电疗法、中频电疗法、高频电疗法。
光疗法,掌握临床常用光疗法,红外线疗法。
掌握冷疗法治疗原理、治疗技术与临床应用。
(四)作业疗法:掌握作业疗法评定,对患者活动能力的评定。
掌握作业疗法的适应证、常用设备、注意事项、操作程序与实施训练。
(五)传统康复治疗:掌握推拿疗法的原理、治疗技术、常见病的推拿疗治法。
掌握针灸疗法,偏瘫与截瘫的针刺疗法。
(六)脑卒中的康复治疗:熟悉脑卒中的病因与分类、脑卒中功能障碍与结局。
掌握脑卒中的肢体功能康复,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康复治疗。
(七)软组织损伤:熟悉软组织损伤的分期、治疗原则。
掌握康复治疗,踝关节扭伤的康复治疗原则。
(八)肩周炎的康复:掌握临床表现、关节活动度、肌力、简易上肢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方法。
康复治疗专业人员培训大纲合同甲方(培训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参训人员/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方拥有专业的康复治疗培训资源和经验丰富的讲师团队,乙方有提升康复治疗专业技能的需求,双方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培训协议:一、培训内容及目标1.1 本次培训旨在提高乙方在康复治疗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1.2 培训内容包括理论知识讲解、案例分析、实操演练等。
1.3 通过培训,乙方应能够掌握基本的康复治疗方法和技巧。
二、培训时间与地点2.1 培训时间:自____年__月__日起至____年__月__日止。
2.2 培训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培训费用及支付方式3.1 培训总费用为人民币____________元整。
3.2 乙方应在签订本合同后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支付全部培训费用。
3.3 付款方式:银行转账/现金支付/其他__________四、双方权利与义务4.1 甲方责任:4.1.1 提供符合合同约定的培训内容和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4.1.2 确保培训场地的安全和卫生。
4.2 乙方责任:4.2.1 按时支付培训费用。
4.2.2 遵守培训纪律,积极参与培训活动。
五、违约责任5.1 任何一方违反本合同条款,应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
5.2 如乙方未按时支付培训费用,甲方有权取消其培训资格,已支付的费用不予退还。
六、争议解决6.1 双方因执行本合同所发生的一切争议,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可提交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诉讼解决。
全国残联系统康复技术人员规范化培训大纲一、培训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日益增长,对于康复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提高全国残联系统康复技术人员的服务水平,规范康复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特制定本大纲。
二、培训目标1、提升康复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各类康复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操作。
2、培养康复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增强其为残疾人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提高康复技术人员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与残疾人及其家属、其他康复专业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4、促进康复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为其在康复领域的持续学习和进步奠定基础。
三、培训对象全国残联系统从事康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康复治疗师、康复医师、康复护士等。
四、培训内容(一)康复医学基础知识1、康复医学概论康复的定义、范畴和目标康复医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2、人体运动学与生物力学人体骨骼、关节、肌肉的结构和功能运动的生理机制和力学原理异常运动模式的分析和评估3、神经生理学基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神经损伤后的病理生理变化神经康复的理论和方法(二)康复评定技术1、运动功能评定肌力评定关节活动度评定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步态分析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Barthel 指数评定功能独立性评定(FIM)3、认知功能评定注意力评定记忆力评定思维能力评定4、言语和吞咽功能评定言语功能评定吞咽功能评定(三)康复治疗技术1、物理治疗运动疗法关节松动术肌肉牵伸技术肌力训练技术平衡与协调训练技术物理因子治疗电疗光疗声疗磁疗2、作业治疗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手功能训练认知功能训练辅助器具的使用和适配3、言语治疗失语症治疗构音障碍治疗吞咽障碍治疗4、康复工程假肢与矫形器的适配与训练辅助器具的选择和使用(四)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1、神经系统疾病康复脑卒中康复颅脑损伤康复脊髓损伤康复周围神经损伤康复2、骨关节疾病康复骨折康复关节炎康复颈椎病康复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3、儿童康复脑瘫康复孤独症康复智力障碍康复(五)康复护理技术1、康复护理评估病情观察康复护理问题的确定2、康复护理措施体位摆放与转移皮肤护理呼吸道护理二便护理3、康复护理中的心理护理残疾人心理特点及应对策略心理支持与疏导的方法(六)康复服务管理与质量控制1、康复服务流程与规范康复评估流程康复治疗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康复服务的记录与档案管理2、康复质量控制与评估康复治疗效果的评估方法康复服务质量的监测与改进3、康复服务中的伦理与法律问题康复服务中的伦理原则康复相关法律法规五、培训方式1、理论授课邀请康复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讲解,通过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等方式,使学员掌握康复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最新进展。
康复科培训大纲第一篇:康复科培训大纲康复科培训内容一、培训内容(1)相关知识熟悉科室情况、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应急预案等。
(2)专业知识①掌握康复科常见病(项痹病、腰痛病、面瘫、耳石症、肩凝病)的病因、症状、体征、处理原则。
②掌握康复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评估、病情观察、治疗要点、护理措施。
③掌握康复科肩关节整体松解术、疼痛治疗等围手术期护理要点。
④掌握康复科常用中药外敷的注意要点。
⑤熟悉康复科常用化验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等)结果的临床意义。
⑥熟悉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配合要点。
(3)专业技术掌握康复科常用护理操作技术,如静脉输液、穴位注射、中药熏药等。
(4)健康指导①掌握项痹病、腰痛病、面瘫、耳石症、肩凝病等患者的健康教育。
②掌握康复科常见病患者的功能锻炼指导。
二、培训要求转科期间,在上级护士的指导下,新护士全程管理(从患者入院到出院)本专科常见疾病一级护理和二级护理的患者至少各5名。
护士能够掌握所管患者的病情,并能给予正确评估、及时观察、协助治疗、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能够为患者提供专业规范的护理服务。
第二篇:康复科专科培训计划专科培训计划一,康复科基础知识及技能1康复科工作程序。
2康复科病房的合理布局及物品的放置。
3康复科仪器、设备的管理。
4康复科入出院患者的宣教及指导。
5康复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护理常规。
6康复科疾病的护理计划。
7康复科护理质量管理及感染控制要点。
二临床判断能力1各项常规检查及化验结果的异常值及临床意义。
2病情观察要点。
三协调与应急能力1抢救设备及器材的应用及抢救药物的名称、剂量、用途。
2危重病人抢救流程。
3各种应急预案及汇报制度。
第三篇:培训大纲中宝金润培训大纲一、培训目标:优化员工的知识结构,提升技能水平、工作绩效和能力,增强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创建学习型组织。
二、培训流程:1、岗前培训A、简单交流会议友善欢迎致辞,介绍公司环境,老员工以及老员工的自我介绍,新员工自我介绍自己,以及爱好和兴趣,理想,目标等,达到消除新员工的陌生感。
大纲编写人员:XX康复治疗学会一、前言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发病率的增加,康复治疗专业人员的需求日益增加。
康复治疗专业人员在促进病患康复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满足社会对康复治疗专业人员的需求,我国不断加大对康复治疗专业人员培训的力度,不断完善康复治疗专业人员培训体系,提高康复治疗专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康复治疗专业人员培训大纲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康复治疗专业人员培训,提高康复治疗专业人员的水平,以适应社会对康复治疗专业人员的需求。
二、培训目标1. 知识技能:培养学员对康复治疗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掌握,包括但不限于康复评估、制定康复方案、执行康复程序、效果评估等。
培养学员对康复治疗工具和设备的熟练应用,掌握临床辅助工具的使用和操作技能。
2. 专业素养:培养学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精神,使其在康复治疗实践中能够关注患者全面的身心健康,推崇以患者为中心的康复治疗理念。
3. 团队协作:培养学员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能够与其他医疗团队成员配合,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4. 创新发展:培养学员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能够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康复治疗技术和理论,为康复治疗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培训内容1. 康复治疗理论知识:介绍康复治疗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理论体系,探讨康复治疗的原则、方法和技术。
2. 康复评估:学习康复评估的方法、技巧和工具,掌握临床评估的流程和要点。
3. 康复方案制定:学习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方案,包括目标设定、康复计划和康复措施的制定。
4. 康复程序执行:学习康复程序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掌握康复措施的具体操作技能。
5. 效果评估:学习康复效果评估的方法和标准,包括康复效果的评定和调整。
6. 康复设备和工具应用:学习各类康复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掌握其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7. 职业道德和沟通技巧:培养学员良好的职业素养,使其能够在康复治疗实践中体现患者至上的理念,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提高与患者和家属的交流能力。
2023年康复治疗专业培训大纲导言康复疗法领域不断发展和扩大,需要专业培训方案定期更新课程,以确保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能。
《2023年康复治疗专业培训大纲》旨在为未来康复治疗师的教育和培训提供一个全面的框架,包括该领域的各种学科和专业。
核心能力2023年康复治疗专业人员的核心能力包括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的坚实基础,以及了解各种伤害和残疾对身体、认知和情感的影响。
专业人员应具有评估个人需要和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计划的技能,利用循证干预和创新技术,促进恢复和提高客户的生活质量。
专用音轨2023年培训大纲承认康复疗法领域专业的重要性,包括物理疗法、职业疗法、言语疗法和娱乐疗法。
每个赛道都提供针对每个学科的独特评估和治疗方法的深入指导,以及跨学科协作和体验学习的机会。
新出现的趋势随着康复治疗领域继续取得进展,专业人员必须随时了解新出现的趋势和最佳做法。
2023年培训大纲纳入了远程保健、虚拟现实干预和基于基因的个性化治疗等专题的教育,确保毕业生做好准备,随时适应新技术和治疗模式。
实例康复疗法影响的一个例子是一名年轻运动员在体育活动中膝盖严重受伤。
通过由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和娱乐治疗师组成的团队领导的全面康复方案,运动员得以恢复体力、流动性和信心,最终在竞争水平上恢复运动。
这一案例突出了在2023年培训大纲中所强调的对康复疗法采取协作和整体办法。
结论2023年康复治疗专业培训大纲为未来康复治疗专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供了前瞻性框架。
通过解决核心能力、专业轨道和新出现的趋势,大纲使学生做好准备,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要和迅速发展的领域的需求。
符合本纲要的方案的毕业生将有能力为需要康复治疗服务的个人的生活做出有意义的贡献。
中医康复调理培训大纲职业定义: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按摩、灸疗、刮痧、拔罐、砭石、耳穴疗法、运动疗法及各种物理疗法(电疗、光疗、磁疗、蜡疗、水疗)等康复手段,从事中医康复调理的人员。
培训内容第一部分职业道德第一章职业道德学习要求:1、学员掌握道德的基本概念2、掌握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3、掌握中医康复调理师职业守则的内容第二章服务礼仪学习要求:1、中医康复调理师工作前的准备2、怎样接待顾客3、中医康复调理师的礼仪要求4、中医康复调理师康复后服务第三章正常人体解剖学:学习要求:1、掌握运动系统骨、骨连接和骨骼肌概念、形态、特性。
2、掌握人体肌学的基本常识,主要肌肉的分布作用与起止点3、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管、消化腺的形态位置及功能。
4、呼吸系统的组成、功能,鼻、咽、喉、气管、主支气管、肺、胸膜、纵膈的分布和作用特点。
5、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的形态位置和功能。
6、生殖体统的分类;男性生殖系统的分类及(内生殖器、外生殖器)组成。
女性生殖器的分类及(内生殖器、外生殖器)组成。
7、循环系统的组成、功能;心血管系统1)心的位置、形态、功能2)血管肺循环的血管、体循环的动脉、体循环的静脉的循行分布8、淋巴系统的组成和一般功能;脾的位置、形态和生理功能9、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内分泌器官(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松果体、胸腺)的分布与作用10、感觉器:视器、前庭蜗器的的组成、分布、作用。
11、神经系统的区分、组成和功能活动、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1)脊髓的位置、外形和内部结构2)31对脊神经的分类及其分布3)重点掌握脑的分类和12对脑神经的作用;第四章中医基础理论:学习要求1、掌握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1)整体观念2)辨证论治2、阴阳学说的概念、阴阳的分类及阴阳的基本内容3、五行学说的概念、五行的特点、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
4、脏腑的基础知识,五脏、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五脏六腑的位置、形态以及生理功能6、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7、气血津液的概念、来源、分布、作用;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8、病因的概念,分类;六淫、七情、饮食、劳逸的致病特点;病理产物,其他病因的致病特点。
康复治疗技术教学大纲康复治疗技术课程主要包括《康复概论》、《物理治疗学》、《作业治疗学》、《言语治疗学》、《临床康复学》、《神经康复学》等,很多内容需要结合实践方能更好得掌握,因此在学习中,需要边学习,边操作,方能更好得掌握,以获得更确实得临床康复经验。
第一章康复概论目得要求1、掌握康复得概念2、掌握康复得工作内容3、掌握康复得发展史教学内容1、康复得内容2、康复得治疗过程3、康复得发展史第二章物理治疗学第一节运动疗法概述目得要求1、掌握运动疗法得定义2、了解运动疗法得分类3、熟悉运动疗法得内容4、熟悉运动解剖学基础5、熟悉运动生理学基础6、掌握肌肉收缩得不同方式7、熟悉运动代谢基础8、掌握运动疗法得常用运动方式9、熟悉运动疗法得生理作用10、掌握运动疗法得治疗作用11、熟悉运动疗法应注意得事项12、熟悉运动疗法得禁忌症13、熟悉运动处方得项目14、熟悉运动量控制得内容15、熟悉运动疗法应用得基本原则教学大纲一、运动疗法得定义1、运动疗法得定义2、运动疗法得分类二、运动疗法得内容与分类1、常规得运动疗法2、神经生理学疗法3、运动再学习三、运动疗法得基础1、运动学基础:运动解剖学基础、运动力学基础2、运动生理学基础:肌肉得理化特性、肌肉得收缩形式、肌肉得协同作用3、运动得代谢基础:肌肉收缩得能量供给、运动中气体交换得两个重要指标、对训练得代谢反应四、运动中常用得运动方式1、被动运动2、主动运动:随意运动、主动助力运动、抗阻运动3、牵引五、运动中得生理及治疗作用1、生理作用:心脏、骨骼肌、骨与关节、血压、肺、血脂质、其她2、运动疗法得治疗作用六、运动疗法得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禁忌1、临床应用2、运动疗法中应注意得事项3、运动疗法得禁忌七、运动处方1、运动治疗项目:耐力性项目、力量性项目、放松性项目、矫正性项目2、运动治疗量:运动治疗强度、治疗频率、治疗持续时间、3、注意事项第二节常规得运动疗法目得要求1、掌握关节活动基础2、掌握主动运动、主动助力运动得具体方法3、掌握被动运动具体训练方法4、掌握不同关节得关节活动具体方法5、掌握关节松动术得概念6、了解关节得生理运动与附属运动7、掌握关节松动术得基本手法8、掌握关节松动术得手法分级标准9、掌握关节松动术手法应用得选择10、掌握关节松动术得治疗作用与临床应用11、掌握关节松动术得操作程序12、掌握人体主要关节得关节松动术得具体操作13、掌握软组织牵伸得概念14、掌握被动牵伸得种类及操作15、掌握主动抑制得概念与方式16、掌握肌肉牵伸得目得、适应症、禁忌症与注意事项17、掌握肌肉牵伸得程序18、了解牵伸得局部放松技术19、掌握人体主要肌群得牵伸技术20、掌握肌力得概念21、熟悉影响肌力得因素22、掌握增强肌力应遵循得原则23、掌握主动助力运动、主动运动、抗阻运动24、掌握增强肌力技术得注意事项25、掌握抗阻训练注意事项26、熟悉人体主要肌群得肌力增强具体方法27、熟悉耐力得含义与增强肌肉耐力得训练方法28、了解肌肉协调能力得运动疗法29、熟悉平衡得定义30、掌握与平衡能力有关得生物力学因素31、熟悉机体应付姿势变换得对策32、掌握恢复平衡能力得训练方法33、熟悉步行训练应具备得条件34、了解用拐杖、轮椅进行行走得方法教学内容一、关节活动技术1、关节活动基础:关节得构成、关节得分类、关节得稳定性与灵活性就是影响关节活动范围得因素、关节活动得终末感觉、关节活动范围异常得原因与表现2、改善关节活动得技术与方法:主动运动、主动助力运动与被动运动3、关节活动技术:肩部关节活动技术、肘关节活动技术、手部关节活动技术、髋关节活动技术、膝关节活动技术、踝及足部关节活动技术二、关节松动技术1、关节松动术得基本概念2、关节得生理运动与附属运动3、关节松动术基本手法4、关节松动术手法分级5、关节松动术得治疗作用及临床应用6、关节松动术得操作程序7、上肢关节松动技术:肩关节松动技术、肘关节松动技术、手部关节松动技术8、下肢关节松动技术:髋关节松动技术、膝关节松动技术、足部关节松动技术三、软组织牵伸技术1、软组织牵伸技术得概念2、牵伸得种类:被动牵伸、主动抑制3、肌肉牵伸得临床应用4、肌肉牵伸得程序5、牵伸得放松与抑制技术6、上肢肌肉牵伸技术:肩部肌肉得牵伸急速、肘部肌肉得牵伸技术、手部肌肉得牵伸技术7、下肢肌肉牵伸技术:髋部肌肉得牵伸技术、膝部肌肉得牵伸技术、足部肌肉得牵伸技术四、增强肌力得训练1、吉利得概念2、影响肌力得因素3、增强肌力应遵循得训练原则4、增强肌力得技术与方法:主动助力运动、主动运动、抗阻运动5、增强肌力技术得注意事项6、抗阻训练注意事项7、增强肌力技术得禁忌症8、增强上肢肌群肌力技术:肩部肌群得肌力增强技术、肘部肌群肌力得增强技术、手部肌群肌力得增强技术9、增强下肢肌群肌力技术:髋部肌群得肌力增强技术、膝部肌群肌力得增强技术、足部肌群肌力得增强技术五、增强肌肉耐力得运动疗法1、耐力得概念2、影响耐力得因素3、增强耐力得方法4、增强耐力得训练方法六、增强肌肉协调能力得训练方法1、训练原则2、训练所要求具备得一些条件3、单块肌肉得控制训练应遵循得一些原则4、多块肌肉协调动作得训练应遵循得一些原则5、训练成功得指标6、训练得方法七、平衡功能得训练1、概述2、恢复平衡能力得训练方法八、步行与移动能力训练1、步行训练应具备得条件2、持拐步行得方式3、步行得辅助器具4、轮椅得构造及轮椅得驱动训练第三节神经生理学疗法目得要求1、熟悉Bobath疗法得起源2、了解Bobath疗法得理论基础3、熟悉Bobath疗法对偏瘫本质得认识4、掌握控制关节点技术5、掌握抑制技术6、掌握易化技术7、熟悉Bobath疗法得触觉与本体觉得刺激方法8、熟悉Bobath疗法得ADL训练方法9、熟悉Bobath疗法应用得注意事项10、熟悉Bobath疗法在偏瘫康复中得应用11、熟悉Brunnstrom疗法得起源12、熟悉Brunnstrom疗法得基本治疗原理与常用术语13、掌握Brunnstrom疗法得基本治疗方法、治疗方针14、掌握Brunnstrom疗法得治疗原则15、掌握Brunnstrom疗法各类训练方法16、熟悉PNF疗法得起源17、掌握PNF疗法得定义18、熟悉PNF疗法得治疗理论19、掌握PNF疗法得运动模式20、掌握PNF疗法得基本治疗模式21、掌握PNF疗法得特殊技术22、了解Rood疗法得起源23、熟悉Rood疗法得治疗原理24、熟悉运动控制得发育顺序25、熟悉运动控制模式得临床应用26、掌握Rood疗法得治疗方法27、掌握Rood疗法得特殊抑制技术28、熟悉运动在学习疗法基本观点29、了解运动再学习疗法训练方法教学内容一、Bobath疗法1、Bobath疗法概述2、Bobath疗法理论基础3、Bobath疗法对偏瘫本质得认识4、Bobath疗法得基本观点5、Bobath疗法评价方法6、Bobath疗法治疗技术:控制关键点、抑制技术、易化技术、触觉与本体觉得刺激、AD L训练、注意事项7、Bobath疗法得治疗原则8、Bobath疗法在偏瘫康复中得应用二、Brounstrom疗法1、概述2、理论基础3、中常用得一些术语4、偏瘫运动功能评价5、得基本技术与手法:床上姿势与卧位训练、坐位得躯干、颈、四肢训练、上肢训练(Ⅰ——Ⅲ阶段)、上肢训练(Ⅳ—Ⅴ阶段)、下肢运动模式矫正训练、手得能力训练三、PNF(本体感觉性神经肌肉易化技术)1、PNF定义2、PNF治疗理论与治疗原则3、PNF评价4、PNF运动模式5、PNF治疗技术6、本体感觉性易化技术7、PNF特殊抑制技术四、运动再学习1.运动再学习得定义2.运动再学习得历史3.运动再学习基本观点与理论4.迅动在学习训练方法与技术第三章物理疗法第一节概论目得要求1、掌握物理疗法得含义2、熟悉物理疗法得内容3、熟悉物理疗法得发展史4、熟悉物理疗法得分类5、掌握物理疗法对人体得作用方式教学内容一、物理疗法得定义与范围1、物理疗法得定义2、物理疗法得内容3、物理疗法得发展简史4、现代理疗迅速发展得主要原因二、物理疗法得分类1、自然得物理疗法2、人工得物理疗法:力学得运用、点得运用、光得运用、超声得应用3、物理疗法对人体得作用方式:直接作用、间接作用第二节各论目得要求1、掌握低频电得含义2、掌握神经肌肉电料得操作技术3、掌握中频电疗法得含义4、掌握中频电疗法得治疗作用与注意事项5、掌握高频电疗法得含义6、掌握高频电疗法对人体得作用7、掌握高频电疗法得仪器设备与技术安全8、掌握紫外线疗法得剂量控制方法9、掌握水中云顶得治疗技术10、熟悉直流电疗法得定义11、熟悉直流电得主要生理作用与治疗作用12、熟悉直流电得治疗技术13、熟悉直流电离子导入得途径、深度与数量14、熟悉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得优缺点15、熟悉低频电得基本作用16、熟悉神经肌肉电疗法得含义17、熟悉周围神经粗纤维刺激疗法18、熟悉中频电疗法得作用19、熟悉正弦调制中频电料大20、熟悉低中高频电疗法得区别21、熟悉生物反馈疗法22、熟悉红外线疗法得含义23、熟悉红外线疗法得治疗作用24、熟悉红外线疗法得治疗技术25、熟悉可见光疗法得治疗作用26、熟悉紫外线疗法得生物学效应27、熟悉紫外线疗法得治疗作用28、熟悉超声波疗法得理化作用29、熟悉超声波疗法得治疗技术30、熟悉磁场得生理作用与治疗作用31、熟悉慈藏得治疗技术32、熟悉水中运动得种类33、了解直流电得治疗原理34、了解直流电离子导入法得含义35、了解影响直流电离子导入得因素36、了解离子导入得适应症与禁忌症37、了解高频电时人体得电磁学特性及其效应38、了解光得效应类型39、了解水中运动得设备教学内容一、直流电疗法1、直流电疗法概述2、直流电疗法定义3、直流电得主要生理作用与治疗作用4、直流电得治疗技术5、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得含义6、离子导入得途径、深度与数量7、离子导入得优缺点8、影响离子导入得因素9、离子导入疗法得种类10、电离子导入治疗技术二、低频电疗法1、低频电疗法得基本作用2、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3、周围神经粗纤维刺激疗法三、中频电疗法1、中频电疗法得含义2、中频电疗法得作用3、中频电疗法得治疗作用与注意事项4、正弦调制中频电疗法四、高频电疗法1、高频电疗法得含义2、高频电时人体得电磁学特性及其效应3、高频电疗法随人体得作用4、低中高频电疗法得区别5、电疗得仪器设备与技术安全6、生物反馈疗法五、光疗法1、光得效应类型2、红外线疗法得含义3、红外线疗法得治疗作用4、红外线疗法得治疗技术5、可见光疗法得治疗作用6、紫外线疗法得生物学效应7、紫外线疗法得治疗作用8、紫外线疗法得剂量控制方法六、超声波疗法1、超声波疗法得理化作用2、超声波疗法得治疗技术七、磁场疗法1、磁场得生理作用与治疗作用2、磁场得治疗技术八、水疗法1、水中运动得设备2、水中运动得种类3、水中运动得治疗技术第三章作业疗法目得要求1、掌握作业疗法得定义2、掌握作业疗法得特点3、掌握作业疗法得注意事项4、掌握ADL得训练项目与方法5、掌握转移得基本原则与常见方法6、掌握认知障碍得表现与治疗方法7、熟悉作业疗法得作用8、熟悉作业疗法得墓地9、熟悉作业疗法得适应症10、熟悉作业疗法得处方11、熟悉作业疗法得常用设备12、熟悉作业分析得内容13、熟悉作业得简单分析、详细分析得内容14、树细木工作业、防治作业、黏土作业得作用与操作15、熟悉认知障碍得治疗原则16、了解作业疗法得发展历程17、了解作业疗法得主要理论18、了解作业疗法得分类19、了解作业疗法得机构20、了解作业活动得选择21、了解作业评定22、了解环境得无障碍改造得主要内容23、了解自助具种类与用途24、了解手夹板得主要种类与作用25、了解ADL训练原则教学内容一、概述1、作业疗法得定义2、作业疗法得发展历程3、作业疗法得主要理论4、作业疗法得特点5、作业疗法得目得6、作业疗法得分类7、作业疗法得适应症及注意事项8、作业疗法得机构9、作业疗法得处方10、作业疗法得常用设备11、作业疗法与治疗医学、运动疗法得区别二、作业分析与作业选择1、作业活动得分析2、作业活动得分析方法3、作业活动得选择三、作业评定1、作业评定2、作业技能评定四、作业环境得无障碍改造1、环境得无障碍改造得原则2、环境得无障碍改造得方法五、辅助技术1、概述2、自助具3、手夹板六、ADL训练1、日常生活能力得含义2、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得内容3、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得目得4、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得原则5、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得项目与方法6、转移训练方法。
康复科住院医师培训方案康复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分两个阶段,共五年时间。
第一阶段培训:第1-3年第二阶段培训:第4-5年专科毕业的住院医师第一阶段培训需延长2年第一阶段培训(1-3年)一、培养目标通过3年的基础培养,使被培养者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受训者掌握本学科常见的伤病和/或残疾的功能评定、康复治疗方法,掌握相关学科的临床诊疗基础知识,能独立从事本专科临床康复的诊治工作。
二、培养方法第1年在相关临床科室轮转,重点了解并熟悉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呼吸内科、影像科等相关科室临床诊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相关临床轮科培养的时间安排:神经内科3个月、神经外科1个月、骨科2个月、心血管内科1个月、内分泌科1个月、呼吸内科1个月、风湿科1个月、影像科2个月。
总计12个月。
注:上述轮转时间和顺序,各培养基地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但不能缺项。
相关临床轮转培养1年结束,经执业医师考试合格后进入康复医学科专科培养,时间为2年。
重点培养专业为康复治疗学、临床住院康复。
康复医学科专科培养的时间安排:物理治疗3个月;作业和言语治疗3个月;运动治疗2个月;针灸推拿治疗1个月;康复病房15个月。
三、培养内容与要求1、第1年,在相关临床科室轮训(12个月):按相关临床科室住院医师要求培训。
2、第2至3年在康复医学科内专科培训。
(1)康复治疗部(9个月):康复治疗部技能训练的安排:物理治疗3个月;作业和言语治疗3个月;运动治疗2个月;针灸推拿1个月(2)康复病房15个月,管理病床不少于9张。
完成不少于5份完整病历。
3、理论学习:以自学为主,专题辅导为辅。
(1)、临床运动学(2)、康复医学基础阅读参考书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主编,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华夏出版社,1998卓大宏主编,中国康复医学(第二版),华夏出版社.2003年缪鸿石主编,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DeLiSa JA.Rehabilitation Medicine.Principles and Practice,3rd ed.Philadelphia,Lippincott Raven,1998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中国临床康复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第二阶段培训(第4-5年)一、培养目标通过系统学习,掌握康复医学专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病历的特点,能完整的收集病史,做好功能检查和测评,书写病历;掌握本专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康复评定和治疗,并熟悉常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假肢和矫形器装配的特点、适应症和使用注意事项;在本阶段的后期进行临床康复的深入培训,进一步打好临床康复的基础,提高对各类常见伤病、疾患和残疾的康复评定与康复治疗的能力。
康复治疗培训计划目录第一部分:培训背景和目的
1.1 培训背景
1.2 培训目的
1.3 培训对象
第二部分:康复治疗概念和原则
2.1 康复治疗的定义
2.2 康复治疗的原则
2.3 康复治疗的作用
第三部分:康复治疗的基本原理
3.1 认知行为治疗
3.2 情绪调节技能
3.3 社交技能训练
3.4 认知重建技术
第四部分:康复治疗的技术和方法
4.1 生活技能培训
4.2 社会适应技能训练
4.3 情绪管理技能训练
4.4 应对挑战和压力的技能训练
第五部分:心理康复治疗
5.1 心理评估与诊断
5.2 心理康复计划设计
5.3 心理康复治疗方法
5.4 心理康复效果评估
第六部分:身体康复治疗
6.1 身体功能评估
6.2 身体康复训练设计
6.3 身体康复训练方法
6.4 身体康复效果评估
第七部分:综合康复治疗
7.1 综合康复治疗方案设计
7.2 综合康复治疗实施
7.3 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评估
7.4 综合康复治疗的持续管理
第八部分:培训案例分析
8.1 个案分析
8.2 个案解决方案设计
8.3 个案效果评估
第九部分:培训体验分享和总结
9.1 培训参与者分享心得
9.2 培训总结和总结
第十部分:培训成果评估和反馈
10.1 培训成果评估
10.2 培训反馈收集
10.3 培训改进计划
以上是康复治疗培训计划的目录内容,通过系统的培训,希望能够提高参与者对康复治疗的理念和技能,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优质的康复治疗服务。
康复治疗培训方案
一、培训方案:
1.每周一次以临床功能评定和治疗为主题展开培训。
2.培训方式以专业技术授课和查房、病例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其中专业技术授课针对临床患者的功能障碍为主题,详细讲解和演示评估、治疗并结合临床实践;查房以临床指导为主,培养治疗师独立分析和处理疑难问题的能力;病例讨论以治疗师PPT汇报结合全体治疗师讨论,培养治疗师临床思维能力。
二、培训计划
备注:1. 培训时间:每周六下午
2.培训地点:康复治疗室
3.培训对象:康复治疗师及相关人员
4.以上培训内容均可根据临床需求进行调整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郑州市中心医院康复治疗技术培训材料
康复治疗技术学习班为期14天,培训采用多媒体理论授课、模拟治疗技术训练、全真设备、现场同步技术操作等方式,为不同层次的医生、治疗师提供不同手段的技巧培训。
组织理论考试和基本操作技能考试,根据个人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法。
一、招收对象、培训形式及培训目标
1.招收对象:培训基地培训班面向全省招生,每期招收20名,分4组进行培训,凡从事康复医学工作、已经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康复治疗技术资格证书,拟从事康复医学工作的专科医师、治疗师均可报名参加。
2.培训形式:培训严格按照卫生部有关要求,采用理论授课、模拟训练、实践操作等培训项目,以分阶段、分步骤的形式进行。
培训结束后考核分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两部分。
3.培训目标:培训人员经过3个月培训,康复医师能够掌握康复治疗技术的操作规范和适应症、禁忌症。
二、具体时间安排
50学时(10天)进行理论讲座,30学时(10个半天)技能培训,其余时间在病房学习实践。
三、课程安排
(一)理论授课(50学时,每天5个学时,分10天进行)
1.神经发育学
2.运动学在康复治疗中的意义
3.运动治疗技术总论
4. PNF技术在康复中的应用
5. Vogta在小儿脑瘫中的应用
7.脊髓损伤的评定及康复治疗
8.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治疗
9.TMS在运动损伤后的应用
10.如何在临床中开展康复评定
11.孤独症的康复治疗
12.冠心病及心梗PCI术后的康复治疗
13.认知障碍的评定和治疗
14.康复机器人在瘫痪病人中的应用
15.康复护理在康复中的应用
16.生物力学康复治疗中的意义
(二)模拟实训与实践操作(30学时,定为下午专项培训)
1、脑损伤患者的运动康复治疗。
2、脑损伤患者的作业治疗。
3.脑损伤患者的吞咽与言语、认知治疗
4.脑损伤患者的物理因子治疗
5.脑损伤患者传统康复治疗
6.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
7.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
9.儿科常见病如孤独症、小儿代谢病的康复治疗
六: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分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两部分
理论考核见理论考核试卷
技能考核分两部分,人工治疗技术部分和器械应用模拟操作系统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