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 第二章 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 格式:ppt
- 大小:4.39 MB
- 文档页数:57
第二章一、选择题1.下列对细胞基本特征描述错误的是(A)A.细胞具有细胞核与线粒体B.细胞遗传物质的载体为双链DNAC.细胞具有增殖能力D.细胞都具有细胞质膜2.以下不属于细胞基本共性的描述是(D )A.具有脂-蛋白体系的内膜系统B.有相同的遗传装置C.一分为二的细胞分裂方式D.都有线粒体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具有的细胞器是(A )A.核糖体B.线粒体C.中心体D.溶酶体4.下列不属于原核细胞的是(D )A.大肠杆菌B.肺炎球菌C.支原体D.真菌5.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是(B)A.病毒B.支原体C.噬菌体D.线虫6.支原体不具有的结构或成份是(A )A.细胞壁B.细胞膜C.核糖体D.糖酵解酶系7.细菌具有的结构(C)A.核小体B.微绒毛C.细胞质膜D.中心体8.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比较中,错误的说法是(A )A.根据“细胞体积的守恒定律”,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细胞大小是相似的B.真核细胞有复杂的细胞骨架结构体系,原核细胞没有这些骨架结构体系C.真核细胞基因表达有严格的时空关系,并具有多层次的调控D.真核细胞有内膜系统分化、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区域化与专一化9.只存在于细菌而不存在于酵母菌中的结构是(C)A.中心体B.核膜C.荚膜D.细胞骨架10.以下有关蓝藻的叙述正确的是(C )A.蓝藻细胞的遗传信息载体为线性DNA分子B.蓝藻细胞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C.蓝藻没有进行光合作用专门的细胞器,仅有光合作用结构装置——类囊体D.蓝藻的藻体都是单细胞游离状态存在11.细菌细胞除了核区的DNA外,还存在可以自我复制的遗传因子是(D)A.叶绿体DNAB,线粒体DNAC.核糖体DNAD.质粒12.下列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细胞是(A )A.支原体B.蓝藻C.紫细菌D.绿细菌13.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集中在细胞的一个或几个区域中,密度低,与周围的细胞质无明显的界限,称作(B)A.核质B.类核C.核液D.核基质14.关于古细菌的描述,不正确的观点是(B )A.古细菌常常发现于极端环境中B.古细菌的细胞质膜是由脂质和蛋白质构成,类似于真核细胞C.古细菌的遗传装置结构介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之间D.古细菌细胞壁没有胞壁酸15.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C )A.内质网B.核仁C.中心体D.微丝16.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B)A.线粒体B.叶绿体C.高尔基体D.核糖体17.关于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上的关系,越来越具有说服力的观点是(C)A.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B.生物大分子——细胞和病毒C.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D.来自地球之外的星系18.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相比,描述不正确的是(C)A.都有细胞质膜B.都有核糖体C.都有内质网D.都有两种核酸:DNA和RNA二、判断题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一、将真核细胞内的结构体系归纳起来可分为三大系统:(1)以脂质及蛋白质成分为基础的生物膜结构系统;(2)以核酸(DNA或RNA)与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遗传信息表达系统;(3)由特异蛋白分子装配构成的细胞骨架系统。
二、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原核细胞真核细胞代表生物细菌、蓝藻和支原体原生生物、真菌、植物和动物细胞大小较小(1-10μm) 较大(一般5~100μm)细胞膜有(多功能性) 有核糖体 70S(由50S和30S两个 80S(由60S和40S两个大小大小亚基组成) 亚基组成)细胞器极少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溶酶体等细胞核无核膜和核仁有核膜和核仁染色体一个细胞只有一条一个细胞有两条以上的染色双链DNA, DNA不与或 DNA与蛋白质联结在一起很少与组蛋白结合DNA 环状,存在于细胞质很长的线状分子,含有很多非编码区,并被核膜所包裹。
细菌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选择性地交换物质:吸收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并且有分泌与运输蛋白质作用。
支原体:◆是最小最简单的原核细胞,直径为0.1~0.3 μm;◆具有细胞质膜,但没有细胞壁;古细菌:古细菌可能是细胞生存的更为原始的类型。
在系统发育上既不属于真核生物,也不属于原核生物。
它们具有原核生物的某些特征(如无细胞核膜及细胞器),也有真核生物的特征(如以甲硫氨酸起始蛋白质的合成,核糖体对氯霉素不敏感),还具有它们独有的一些特征(如细胞壁的组成,膜脂质的类型),人们称之为古细菌。
真核生物可能是起源于古核生物。
古细菌(archaebacteria)与真核细胞曾在进化上有过共同历程主要证据。
(1)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相似,而非由含壁酸的肽聚糖构成.(2)DNA与基因结构:古细菌DNA中有重复序列的存在。
多数古核细胞的基因组中存在内含子。
(3)有类核小体结构:古细菌具有组蛋白,而且能与DNA构建成类似核小体结构。
(4)有类似真核细胞的核糖体:多数古细菌类的核糖体较真细菌有增大趋势,含有60种以上蛋白,介于真核细胞(70~84)与真细菌(55)之间。
第二章一、选择题1.下列对细胞基本特征描述错误的是(A)A.细胞具有细胞核与线粒体B.细胞遗传物质的载体为双链DNAC.细胞具有增殖能力D.细胞都具有细胞质膜2.以下不属于细胞基本共性的描述是(D )A.具有脂-蛋白体系的内膜系统B.有相同的遗传装置C.一分为二的细胞分裂方式D.都有线粒体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具有的细胞器是(A )A.核糖体B.线粒体C.中心体D.溶酶体4.下列不属于原核细胞的是(D )A.大肠杆菌B.肺炎球菌C.支原体D.真菌5.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是(B)A.病毒B.支原体C.噬菌体D.线虫6.支原体不具有的结构或成份是(A )A.细胞壁B.细胞膜C.核糖体D.糖酵解酶系7.细菌具有的结构(C)A.核小体B.微绒毛C.细胞质膜D.中心体8.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比较中,错误的说法是(A )A.根据“细胞体积的守恒定律”,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细胞大小是相似的B.真核细胞有复杂的细胞骨架结构体系,原核细胞没有这些骨架结构体系C.真核细胞基因表达有严格的时空关系,并具有多层次的调控D.真核细胞有内膜系统分化、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区域化与专一化9.只存在于细菌而不存在于酵母菌中的结构是(C)A.中心体B.核膜C.荚膜D.细胞骨架10.以下有关蓝藻的叙述正确的是(C )A.蓝藻细胞的遗传信息载体为线性DNA分子B.蓝藻细胞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C.蓝藻没有进行光合作用专门的细胞器,仅有光合作用结构装置——类囊体D.蓝藻的藻体都是单细胞游离状态存在11.细菌细胞除了核区的DNA外,还存在可以自我复制的遗传因子是(D)A.叶绿体DNAB,线粒体DNAC.核糖体DNAD.质粒12.下列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细胞是(A )A.支原体B.蓝藻C.紫细菌D.绿细菌13.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集中在细胞的一个或几个区域中,密度低,与周围的细胞质无明显的界限,称作(B)A.核质B.类核C.核液D.核基质14.关于古细菌的描述,不正确的观点是(B )A.古细菌常常发现于极端环境中B.古细菌的细胞质膜是由脂质和蛋白质构成,类似于真核细胞C.古细菌的遗传装置结构介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之间D.古细菌细胞壁没有胞壁酸15.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C )A.内质网B.核仁C.中心体D.微丝16.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B)A.线粒体B.叶绿体C.高尔基体D.核糖体17.关于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上的关系,越来越具有说服力的观点是(C)A.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B.生物大分子——细胞和病毒C.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D.来自地球之外的星系18.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相比,描述不正确的是(C)A.都有细胞质膜B.都有核糖体C.都有内质网D.都有两种核酸:DNA和RNA二、判断题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不同类型细胞的观察和比较,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2. 培养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加深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3. 激发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提高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
二、作业内容:1. 预习课本相关章节,准备不同类型细胞的图片或实物标本;2. 分组搜集并展示不同类型的细胞,包括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真菌细胞等;3. 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所选细胞的类型、特点及与其它细胞的异同;4. 根据各组的展示和介绍,讨论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及其原因;5. 归纳总结细胞多样性的意义和作用,提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三、作业要求:1. 按照分组,每位同学参与其中,积极参与讨论;2. 图片或实物标本需清晰、准确,能真实反映所选细胞的特征;3. 预习和展示过程中,注重与其他同学的互动,共同探究细胞多样性的奥秘;4. 作业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一份总结报告,包括对细胞多样性的理解、总结及建议等。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完成情况、讨论参与度、总结报告质量等;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小组互评相结合,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反馈;3. 对于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
五、作业反馈:1. 同学们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如有疑问或困惑,可随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2. 同学们在总结报告中,可提出自己对细胞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看法和建议,作为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参考。
通过这次作业,同学们将更加深入地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认识到生物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而更好地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为后续生物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这次作业也将有助于提高同学们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为未来的科学探索奠定基础。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巩固学生对细胞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的理解;2. 强化学生对细胞统一性的认识;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和分析细胞的能力。
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1.为什么说支原体可能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存在形式?1)支原体能在培养基上生长2)具有典型的细胞膜3)一个环状双螺旋DNA是遗传信息量的载体4)mRNA与核糖体结合为多聚核糖体,指导合成蛋白质5)以一分为二的方式分裂繁殖6)体积仅有细菌的十分之一,能寄生在细胞内繁殖2.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又是最简单的生命体,请论证一下它与细胞不可分割的关系。
细胞虽然是地球上主要的生命形式,但并非是唯一的生命形式。
病毒是比细胞更小的生命体,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体外独立生活,它们必须在细胞内才能繁殖与遗传。
从其生活史可知它与细胞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
病毒的生活史可分为5个过程:①吸附②侵入③复制④装配⑤释放。
3.真核细胞代表:单细胞生物、原生生物原核细胞代表:细菌、蓝藻第三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1.分辨率光源透镜真空成像原理裸眼:0.2mm光镜:0.2μm 可见光玻璃透镜否利用样本对光的吸收形成明暗反差和颜色变化电镜:0.2nm 电子束电磁透镜是利用样品对电子的散射形和透射成明暗反差2. 荧光镜:光源是高压汞灯冷冻蚀刻技术:用于观察核孔复合体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用于观察细胞膜结构第四章细胞质膜1.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什么?这些特征与它的生理功能有什么联系?1、膜的流动性,包括膜脂的流动性和膜蛋白的流动性。
膜的流动性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是生长细胞完成多种生理功能所必须的;2、膜的不对称性,包括膜脂的不对称性和膜蛋白的不对称性。
膜蛋白的不对称性是生物膜完成复杂的在时间和空间上有序的各种生理功能的保证.2.何谓内在膜蛋白?以什么方式与膜脂相结合?答:内在膜蛋白多数为跨膜蛋白,也有些插入脂双层中,它与膜结合的主要方式有:1、膜蛋白的跨膜结构域与脂双层分子的疏水核心的相互作用;2、跨膜结构域两端携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与磷脂分子带负电的极性头形成离子键,或通过钙离子、镁离子等阳离子与其相互作用;3、某些膜蛋白通过自身在细胞质基质一侧的半胱氨酸残基上共价结合的脂肪酸分子,插入到膜双层之间,有少数与糖脂共价结合。
一、名词解释绪论1、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在显微、亚显微和分子水平上,以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学科。
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1、病毒(virus):迄今发现的最小的、最简单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非胞生物体,是仅由一种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构成的核酸蛋白质复合体。
2、原核细胞:没有由膜围成的明确的细胞核、体积小、结构简单、进化地位原始的细胞。
3、真核细胞:细胞核具有核被膜,细胞质中含有一些膜性细胞器的细胞。
第三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1.免疫荧光技术;将免疫学方法(抗原抗体特异结合)与荧光标记技术结合起来研究特异蛋白抗原在细胞内分布的方法。
,它包括直接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两种。
2.流式细胞技术;是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的一种单细胞定量分析和分选技术。
3.原代细胞;是指从机体取出后立即培养的细胞。
4.蛋白质组:指由一个基因组(genOME),或一个细胞、组织表达的所有蛋白质第四章细胞质膜1.细胞质膜:是指围绕在细胞最外层,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组成的生物膜。
2、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脂双层膜的而制备的人工膜。
3.膜骨架:细胞质膜下与膜蛋白相连的、由纤维蛋白组成的网架结构,它参与细胞质膜形状的维持,协助质膜完成多种生理功能。
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1、主动运输: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进行跨膜转运的方式,需要细胞提供能量,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2、被动运输:物质通过自由扩散或促进扩散,顺浓度梯度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运输动力来自运输物质的浓度梯度,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16、胞吞作用:细胞摄取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时,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囊泡,将物质裹进并输入细胞的过程。
17、胞吐作用:细胞排出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时,通过形成囊泡从细胞内部移至细胞表面,囊泡的膜与质膜融合,将物质排出细胞外的过程。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更深的理解。
2. 学生能应用科学实验方法验证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3. 学生通过分析案例,能够理解和应用细胞生物学的实际意义。
二、作业内容:1. 阅读理解:学生需仔细阅读教材中关于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内容,并回答以下问题:* 什么是细胞?细胞的多样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细胞有哪些基本结构?这些结构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细胞是如何进行信息交流的?有哪些方式?2. 实验操作:根据实验室的条件,选择一种合适的实验材料(如酵母菌、植物叶肉细胞、动物红细胞等),设计一个实验,通过观察、比较和总结,验证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实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实验目的、原理和材料;* 实验步骤和方法;*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对实验结果和误差分析的讨论。
3. 案例分析:学生需搜集一例关于细胞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实际应用案例,如细胞疗法、细胞检测等,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了解细胞生物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自己的生活和未来职业规划中。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禁止抄袭和代写。
2. 实验报告需详实、客观地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对实验中的问题和误差进行分析和讨论。
3. 案例分析需真实、具体,能反映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4. 提交作业的时间和方式将在课程进行时通知。
四、作业评价:1. 作业成绩将根据阅读理解回答、实验报告和案例分析的质量综合评定。
2. 评价标准包括但不限于: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实验报告的规范性和创新性、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3. 对于积极参与讨论、提出新颖观点的学生,将给予适当的加分奖励。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可将作业中的疑问或困难反馈给老师,老师会尽快给予解答。
2. 老师将根据作业反馈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这份作业设计方案,学生将从理论到实践全面掌握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
细胞生物学课后答案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1、如何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1)一切有机体都有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2)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3)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4)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5)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6)细胞是多层次非线性的复杂结构体系7)细胞是物质(结构)、能量与信息过程精巧结合的综合体8)细胞是高度有序的,具有自装配与自组织能力的体系2、为什么说支原体可能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存在形式?1)支原体能在培养基上生长2)具有典型的细胞膜3)一个环状双螺旋DNA是遗传信息量的载体4)mRNA与核糖体结合为多聚核糖体,指导合成蛋白质5)以一分为二的方式分裂繁殖6)体积仅有细菌的十分之一,能寄生在细胞内繁殖3、怎样理解“病毒是非细胞邢台的生命体”?试比较病毒与细胞的区别并讨论其相互的关系。
病毒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芯和蛋白质外壳构成的,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是最小、最简单的有机体。
仅由一个有感染性的RNA构成的病毒,称为类病毒;仅由感染性的蛋白质构成的病毒称为朊病毒。
病毒具备了复制与遗传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特征,但不具备细胞的形态结构,是不完全的生命体;病毒的主要生命活动必须在细胞内才能表现,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增殖;病毒自身没有独立的代谢与能量转化系统,必须利用宿主细胞结构、原料、能量与酶系统进行增殖,是彻底的寄生物。
因此病毒不是细胞,只是具有部分生命特征的感染物。
病毒与细胞的区别:(1)病毒很小,结构极其简单;(2)遗传载体的多样性(3)彻底的寄生性(4)病毒以复制和装配的方式增殖4、试从进化的角度比较原核细胞。
古核细胞及真核细胞的异同。
第四章细胞质膜3. 何谓内在膜蛋白? 内在膜蛋白以什么方式与膜脂相结合?内在膜蛋白是膜蛋白中与膜结合比较紧密的一种蛋白,只有用去垢剂是膜崩解后才可分离出来。
细胞生物学第一章绪论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 与核苷酸序列无关的调节基因表达的可遗传控制机制。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核苷酸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的可遗传的变化的一门遗传学分支学科。
表观遗传的现象很多,已知的有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基因组印记(genomic imprinting),母体效应(maternal effects),基因沉默(gene silencing),核仁显性,休眠转座子激活和RNA 编辑(RNA editing)等。
细胞凋亡apoptosis 一种有序的或程序性的细胞死亡方式,是细胞接受某些特定信号刺激后进行的正常生理应答反应。
该过程具有典型的形态学和生化特征,凋亡细胞最后以凋亡小体被吞噬消化。
细胞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产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细胞学说由德国人施莱登施旺在1838-1839年提出,即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细胞学说主要内容cell theory 生物科学的重要学说之一,包括三个基本内容:所有生命体均由单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细胞是生命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细胞只能由原有细胞分裂产生。
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 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它从显微、亚显微和分子三个层次研究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
概括的说,细胞生物学是应用现代物理化学技术成就和分子生物学的概念与方法,以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思维作为出发点,探索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其核心问题是将遗传与发育在细胞水平上结合起来。
分子细胞生物学以细胞为对象,主要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生命活动的分子机制,即研究细胞器、生物大分子与生命活动现象之间的变化发展过程,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一、细胞的基本概念(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要阐述为什么说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1)一切有机体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一切有机体均由细胞构成,只有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
单细胞生物的有机体仅由一个细胞构成。
多细胞生物的有机体根据其复杂程度由数百乃至万、亿计的细胞构成。
有些低等的多细胞生物体,如盘藻仅有4~8个或几十个相同的细胞组成,它们实际上是单细胞与多细胞生物之间的过渡型。
高等动物植物有机体由无数个功能与形态结构不同的细胞组成。
(2)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本身有一套严格程序的、自动控制的代谢体系,这是由细胞自身结构的装置及其协调性所决定的,是长期进化的产物,细胞结构完整性的任何破坏,都会导致细胞代谢的有序性与自控性的失调。
(3)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
一切有机体的生长与发育都以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为基础,这是研究生物发育的基点。
有机体的生长与发育依靠细胞的分裂、细胞体积的增长、细胞的分化与凋亡来实现,细胞是生物生长与发育的基本单位。
(4)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每一个细胞都含有全套的遗传信息,即全套的基因,它们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5)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二)细胞的基本共性(1)组成细胞的基本化学元素是碳(C)、氢(H)、氧(O)、氮(N)、磷(P)、硫(S)、钙(Ca)、钾(K)、铁(Fe)、钠(Na)、氯(C1)、镁(Mg)等。
(2)所有的细胞表面均有由磷脂双分子层与镶嵌蛋白质构成的生物膜,即细胞膜。
真核细胞还具有内膜系统。
(3)所有的细胞都有两种核酸,即DNA和RNA作为遗传信息复制与转录的载体。
病毒只有一种核酸,DNA或者RNA。
(4)核糖体是任何细胞不可缺少的基本结构。
(5)所有细胞的增殖都是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分裂,遗传物质在分裂前复制加倍,在分裂时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内,这是生物繁衍的基础与保证。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引课:细胞英文名:CELL 在文章中简称C。
细胞并没有统一的定义,近年来比较普遍的提法是: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但病毒生命活动也必须在细胞中才能体现。
一般来说,细菌等绝大部分微生物以及原生动物由一个细胞组成,即单细胞生物;高等植物与高等动物则是多细胞生物。
细胞可分为两类: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但也有人提出应分为三类,即把原属于原核细胞的古核细胞独立出来作为与之并列的一类。
研究细胞的学科称为细胞生物学。
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细胞为鸵鸟的卵子。
展示各种细胞图片。
大肠杆菌细胞、人的红细胞、各种植物细胞、各种单细胞动物。
通过以上图片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生物界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细胞,不管是动物细胞,植物细胞,还是细菌细胞,真菌细胞以及各种单细胞动物,它们无论是在种类上,形态结构上,还是功能上,都多种多样,这就是细胞的多样性,尽管如此,各种细胞也在其诸多方面也存在很多相通之处,也就是细胞的统一性,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究竟体现在那些方面呢?学过本节之后,大家会对细胞这个概念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教学过程请同学们看到本节开始部分的问题探讨,观察图中的四张照片,完成讨论的几个问题:1、一共有四种细胞,分别为:红细胞、白细胞、口腔上皮细胞,以及正在分裂的植物细胞,洋葱根尖表皮细胞。
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这里我为什么要打个问号?(只有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在未成熟之前要经过细胞分裂分化产生,当然有细胞核,随着成熟,核及其它细胞结构退化,但对于绝大部分细胞来说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这三个基本结构)注意: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
2、例如: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这有利于氧气充分接触,起到运输氧的作用。
洋葱表皮细胞呈长方体状,排列紧密,有利于起到保护的作用。
请同学们接下来带着以下几个问题阅读书第七页至第十一页。
1、怎样使用高倍镜?2、什么是原核细胞?什么是真核细胞?3、细胞学说的内容是什么?4、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对你有哪些启示?(学生阅读书本十分钟)我们先看到第一个问题,怎样使用高倍镜,其实就是怎样使用显微镜?我们生物实验室常用的是光学显微镜,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在初中的时候就已经讲过,这里我不细讲,我只说一下显微镜中比较重要的结构——镜头接近人眼的叫目镜,靠近载物台的叫物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