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让英语学习成为习惯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5.69 MB
- 文档页数:35
高中英语学习习惯的培育与初中阶段相比,高中英语内容多,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很多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去学英语,可仍旧听不懂,学不会,累的满头大汗却收效甚微,部分学生产生很大的失落感,走进学习的恶性循环。
因此,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习惯就是在长期里逐渐养成的不容易改变的行为或倾向。
习惯直接影响我们对时间的使用和效率,习惯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一个人做事的成与败。
学习也是如此。
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以保证、促进学生英语知识的掌握,使英语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使教师得到实惠,为教师减负。
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我们英语老师的首要任务也应该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英语教学的过程,尤其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过程。
要培养良好的高中英语学习习惯,首先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让学生明白高中英语学习的特点。
1 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作为交流工具的语言,汉语与英语在某些方面有相似的特征,这是英语教学和学习中可以有效利用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英语知识的。
同样,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更需要注意,这正是造成部分知识学习困难的原因所在。
2 初、高中英语学习的纵向对比和初中相比,高中英语学习的特点之一是知识量加大,知识面加宽。
它能使学生眼界开阔,见闻丰富;但同时也会让学生觉得任务繁重,难以胜任。
特点之二是知识程度加深,难度加大。
在初中阶段,机械记忆占了主要成份。
但进入高中之后,理解记忆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多。
据统计分析,机械记忆在记忆中所占的比例为:小学一年级是72%,初二是55%,高二只占17%。
特点之三是学生的思维由经验型逐渐向理论型发展。
到了高中,学生的思维更趋严密,并带上理论色彩,但同时学生感到头脑比以前更复杂一些,心中的问号也以前更多一些。
英语教学|特级教师李俊和:我的英语课堂教学技术集锦导入→阅读→写作→语法→词汇→听力→作业→设计与组织……这些课堂活动的基本环节的重要阐述与心得,李俊和老师倾囊相授,娓娓道来——本文来源 | 李老师聊英语教学转自 | 明师俱乐部一导入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
序幕若能让学生好奇或思考,正剧基本就会成功。
一节课的第一句话或第一个活动意义非凡。
成功的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迅速入课。
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思考,形成师生的共鸣。
好的导入的特点是结合本课教学重点,贴近学生实际,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
以下是在英语课上导入的几种方法,供参考!展示图片在讲到 pollution 一课时,向同学出示一张家乡附近河流严重污染的照片,然后再开始讨论关于污染的话题。
如课本中有合适的图片,展示课本的图片也可以。
以形体语言说话教师本节课要讨论看医生治病的主题。
她一进教室,没有说话,而是紧皱眉头,做头疼痛苦状。
于是学生发问,What’s the trouble? 教师接着告诉学生自己的病痛,并引导学生练习如何问候,如何就医等用语。
放录像片在学习earthquake 一课时,放一段日本和我国唐山大地震的记录片,引起学生对地震问题的思考。
以问题导入在学习宠物一课时,先问:Do you like a pet? Do you have a pet ?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pet. 联系学生的实际。
以新知识引入旧知识在学习定语从句where, when 的用法时,先复习已学过的含which, that 的定语从句,如:This is the room which I visited yesterday.That is the best film I have ever seen.而后再引入:This is the room in which I lived last year.This is the room where I lived last year.放英文歌曲如在讲 the Olympic Games 之前,让学生听一下大家熟悉的汉城奥运会歌曲 Hand in Hand 或北京奥运会歌曲 You and Me.以简笔画导入在讲到scientists 一课时,有位老师几笔就画出一棵树,掉下一个苹果,使学生立刻联想到牛顿。
特级教师的教学习惯1、提前三分钟进教室老师要提前进教室,便于作好课前准备,同时也可以提醒学生安静下来。
千万不要不管班级里怎么样乱七八糟,傻乎乎地开始上课,那样,你很难把课上下去。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提前进教室,便于作好课前准备,了解学生的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联络师生情感……有效提高课堂的效率。
2、巧用课前三分钟课间休息结束了,一节课开始了,老师应该尽快地让孩子静下来,兴致勃勃地迎接“智力体操”的开始。
老师应该具备这种创设最佳的教学环境的本领,有效地用好上课的前三分钟,使学生对本堂课所要学习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将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
(特级教师李烈)有效地用好上课的前三分钟,使学生对本堂课所要学习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将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
3、第一印象很重要第一节课,如果开头的一段话热情洋溢;板书的第一个字让学生为之赞叹;第一次朗读让学生为之感动;用丰富的表情和机灵的眼神吸引住学生;得体的幽默让孩子笑起来;充满爱意的一次抚摸让学生感到亲切;教学方法的变化让学生感到有趣,那么,你就成功了。
如果这样,而且今后也不懈怠,我敢说,你绝对成功了。
(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师的第一节课,应该是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学生的兴趣有了,教师以后的教学就会顺畅些、圆满些。
4、上课时要充满激情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恐怕课堂也是这样,教师上课的激情就是那山中“仙”、水中“龙”。
没有了对教育的热爱,任你教师用再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也只是徒具其形,任你教师用再华美的语言,再动听的语调上课,也不会打动学生的心灵,震撼学生的灵魂。
是否可以打个这样的比方:如果说你的激情是平和宁静的,那你的激情就像春日里的阳光,温暖无香,十分适宜禾苗的成长;如果说你是奔腾豪放型的,那你的激情就像夏日里的幕雨,沁人心脾——适宜禾苗成熟。
因此,只要热爱孩子,你的平静平和中藏着的只不过是含蓄的激情——你同样会对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爱好产生欣赏,你也会把幽默带进课堂,你还会显得有人情味,更会细心、耐心……所有这些,为课堂气氛奠定的是深沉的激情曲。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催化剂小学英语《What can you do?》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叫郭金平,来自红兴隆管理局八五二农场小学的一名英语教师,我校承担的课题题目是: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英语是一门工具性学科。
小学阶段需要学生练就扎实的听、说、读、写基本功。
从这点出发,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是靠教师。
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注意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有计划地、有步骤、严格地训练学生。
可以说,英语学习的过程也是习惯养成的过程。
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主要是指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
下面我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步骤介绍一下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我们的主要措施及成效,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一、说教材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教科书第五册第四单元第一课。
本单元主要是围绕家务劳动展开一系列话题。
家务劳动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所以教师教起来比较顺手,学生也乐于学习,并易于在生活中进行运用。
本课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Let’s learn, 这部分主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课件和五张相应的卡片来教授四个要求听、说、读、写的四会词和一个要求听、说、读的三会词,以及句型“I’m helpful! I can…”。
第二部分,Let’s play, 这部分主要通过做游戏巩固第一部分所学的五个动词短语。
第三部分,Let’s chant, 本部分是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设置的。
二、说学情小学生好模仿,爱表现,记忆力强,正处在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
同时,他们活泼好动,常凭兴趣做事,因此必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积极性,这也是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
然而要掌握英语,除了需要学习一定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外,还得练就扎实的听、说、读、写基本功。
换言之,英语学习必须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
三、说教学目标与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基于以上认识,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注重了三个维度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我将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知识目标:能够听、说、认读动词词组empty the trash和句子“I'm helpful! I can sweep the floor.”能够听、说、读、写动词词组cook the meals, water the flowers, sweep the floor, clean the bedroom。
培养学习习惯激活英语课堂教学山东省潍坊第十中学王永华《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习惯的培养就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掌握学习方法是一种不自觉的过程,要靠老师的渗透和培养。
良好的语言习惯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个重要开端。
对于英语学科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既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潍坊十中是一所国办中学,位于城乡结合部,由于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导致学校区内部分优秀学生流失。
就读我校的学生整体素质不高,一半以上的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都有缺陷,尤其是小学英语基础较薄弱。
本学年我执教初一英语,当我看到学生的入学摸底检测成绩时,我心里一揪。
100分的英语卷子,班里40多名同学,只有10个同学成绩在60分以上,其余的多分布在20——50分之间。
我仔细分析了他们的试卷,发现学生连最基本的词汇及人称代词、物主代词都不会,更不用说语法知识了。
初中英语又是小学英语学习的延伸,如果学生那么上了初中,学习就会非常吃力。
渐渐地就会失去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学生偏科现象会越来越严重,导致最后放弃英语学习。
怎么办?辗转反思,首先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做起,让他们感到学习英语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痛苦。
习惯是培养出来的,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习惯表现在每天的学习、生活中。
一个良好的习惯可以使人终生受益。
习惯和学习成绩有着必然的联系。
当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必定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二者密不可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的关系”。
学习英语的习惯如影之随形,有“滴水穿石”的力量。
下面我将自己在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和体会总结如下:(一)坚持听说先入为主为了让学生克服“哑巴英语”教师在初一入门阶段,就要加大听说训练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