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唐风·绸缪》原文翻译及鉴赏
- 格式:docx
- 大小:14.36 KB
- 文档页数:6
诗经·唐风——《绸缪》
诗经·唐风——《绸缪》诗经·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
今夕何夕,见此邂逅。
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
今夕何夕,见此粲者。
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注释:
绸缪:音仇谋,缠绕,捆束
束薪:捆住的柴草,喻婚姻爱情。
有人考证,《诗经》中的“薪”都比喻婚姻:“三百篇言取妻者,皆以析薪取兴。
盖古者嫁娶以燎炬为烛”。
(魏源《诗古微》此用捆束柴草,比喻婚姻缠绵不解。
三星:即参星,是由三颗星组成。
良人:古代妇女称丈夫。
刍:柴草。
隅:东南边。
参星黄昏时在东方天上,此时到东南,已至深夜。
邂逅:遇合。
此用作名词,代指遇合的人。
楚:荆条。
粲者:美人。
【赏析】
《绸缪》描写新婚之夜的缠绵与喜悦。
诗借了“束薪”作象征,用“三星”作背景,描写了夜的过程,时光的流动,但新婚夫妇的缠绵却是那样深厚曲折。
借助内心的独白“今夕何夕”、“如此良人何”,真有道不完的情深意长和新婚之夜的憧憬和激动。
《国风·唐风·绸缪》原文|译文|鉴赏《国风·唐风·绸缪》为先秦时代晋地汉族民歌,出自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诗中诗人借洞房花烛夜的欢愉之情,表达出了男女之间非常温馨、甜蜜的情爱。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国风·唐风·绸缪》原文先秦:佚名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绸缪束刍,三星在隅。
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绸缪束楚,三星在户。
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译文及注释译文一把柴火扎得紧,天上三星亮晶晶。
今夜究竟是啥夜晚?见这好人真欢欣。
要问你啊要问你,将这好人怎样亲?一捆牧草扎得多,东南三星正闪烁。
今夜究竟是啥夜晚?遇这良辰真快活。
要问你啊要问你,拿这良辰怎么过?一束荆条紧紧捆,天边三星照在门。
今夜究竟是啥夜晚?见这美人真兴奋。
要问你啊要问你,将这美人怎样疼?注释绸(chóu)缪(móu):缠绕,捆束。
犹缠绵也。
束薪:喻夫妇同心,情意缠绵,后成为婚姻礼。
薪:《诗经》中大部分关于男女婚事常言及“薪”,如《汉广》“翘翘错薪”,《南山》“析薪如之何”。
三星:即参星,主要由三颗星组成。
良人:丈夫,指新郎。
子兮(xī):你呀。
刍(chú 除):喂牲口的青草。
隅(yú):指东南角。
邂(xiè)逅(hòu):即解媾,解,悦也。
原意男女和合爱悦,这里指志趣相投的人。
楚:荆条。
户:门。
粲(càn):漂亮的人,指新娘。
鉴赏诗文每章的头两句是起兴,当是诗人所见。
下两章“束刍”、“束楚”同“束薪”。
又参星黄昏后始见于东方天空。
故知“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两句点明了婚事及婚礼时间。
“在天”与下两章“在隅”、“在户”是以三星移动表示时间推移,“隅”指东南角,“在隅”表示“夜久矣”,“在户”则指“至夜半”。
三章合起来可知婚礼进行时间——即从黄昏至半夜。
诗经·绸缪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
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
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译文】
一把柴火扎得紧,天上三星亮晶晶。
今夜究竟是啥夜晚?见这好人真欢欣。
要问你啊要问你,将这好人怎样亲?
一捆牧草扎得多,东南三星正闪烁。
今夜究竟是啥夜晚?遇这良辰真快活。
要问你啊要问你,拿这良辰怎么过?
一束荆条紧紧捆,天边三星照在门。
今夜究竟是啥夜晚?见这美人真兴奋。
要问你啊要问你,将这美人怎样疼?
【注释】
1.绸(chóu)缪(móu):缠绕,捆束。
犹缠绵也。
束薪:喻夫妇同心,情意缠绵,后成为婚姻礼。
薪:《诗经》中大部分关于男女婚事常言及“薪”,如《汉广》“翘翘错薪”,《南山》“析薪如之何”。
2.三星:即参星,主要由三颗星组成。
3.良人:丈夫,指新郎。
4.子兮(xī):你呀。
5.刍(chú除):喂牲口的青草。
6.隅(yú):指东南角。
7.邂(xiè)逅(hòu):即解媾,解,悦也。
原意男女和合爱悦,这里指志趣相投的人。
8.楚:荆条。
9.户:门。
10.粲(càn):漂亮的人,指新娘。
诗经绸缪赏析《绸缪》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
每章头两句是起兴,诗人借洞房花烛夜的欢愉之情,表达出了男女之间非常温馨、甜蜜的情爱。
下面给大家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学者们认为,这与婚礼有关,因为一开始有四个词“为婚礼做准备”。
“为婚礼做准备”这个词很容易理解。
它是蜿蜒的,也可以延伸到挥之不去。
“准备婚礼”这个词本来很简单,就是捆起来的柴火。
然而,学者魏源认为这是一种比兴。
在古代,有必要用干柴作为蜡烛,这就是“工资”。
因此,佛经中所有关于娶妻的诗都隐含着“工资分析”。
他说得底气十足,可这个“因为——所以”,实在有些牵强,一个有妇之夫寂寞地伐木“析薪”之时,没准就会想起自家老婆的温柔,只要他这么一动念,在魏源先生眼中,就有要犯重婚罪的嫌疑了。
为什么“工资捆绑”不是真的?如果你几年前去过北方,或者只是一个北方人,你会对北方荒野的露天柴堆有一个印象。
“准备”是“唐风”之一。
“唐”的所在地,即今天山西临汾至太原的地区。
我问我家乡的朋友,说小时候,我不仅看到了柴堆,还看到了稻草堆、麦秸堆等等,秋天孩子们最大的乐趣之一就是画画和点灯。
灰蒙蒙的清风中的火焰从远处看是壮观的。
先把那些淘气的孩子撂下,重新回到远古,撇开名家们甚是笃定的注释,只用我的眼睛我的心去看那些字眼,是另一种场景,观众消失,背景隐退,连时空的参照都没有,我看到的,是无尽洪荒里的一场邂逅。
在那个于史无载的黄昏,在谁家沉静的柴垛前,在三两小星的注视下,起初不经意的他和她,猝然间打了个照面。
遇见陌生人并不一定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我们每天都看到很多人。
当我们抬头看时,我们不会低头。
我们习惯了,对此视而不见。
即使有聊天和问候,也会在眨眼之间被忽略。
如果有人让你对这种“遭遇”感到好奇,并给你一种需要调查的不真实感,那么一定是这个人身上的某种化学元素改变了“遭遇”的形式。
今夕何夕,见此粲者!这是内心的欢喜在呼喊。
在见到你以前,没有任何预兆,我像往常一样,准备度过一生无数日子里的一个,清晨,正午,黄昏,这一天眼看将尽,我却在这光阴的拐角处,在这平凡的柴垛前,遇见你。
诗经绸缪赏析《绸缪》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
每章头两句是起兴,诗人借洞房花烛夜的欢愉之情,表达出了男女之间非常温馨、甜蜜的情爱。
下面给大家整理了诗经绸缪赏析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诗经绸缪赏析学者们认为跟婚礼有关,是因开头有“绸缪束薪”四字,“绸缪”二字很好理解,缠绕状,亦可引申为缠绵,“束薪”原本也很简单,就是扎起来的柴火,但学者魏源认为,它是一个比兴,古代娶嫁燎炬为烛,少不了要用干柴即“薪”,因此,《经》里所有关于娶妻的诗,都以“析薪”暗示。
他说得底气十足,可这个“因为——所以”,实在有些牵强,一个有妇之夫寂寞地伐木“析薪”之时,没准就会想起自家老婆的温柔,只要他这么一动念,在魏源先生眼中,就有要犯重婚罪的嫌疑了。
为什么“束薪”不可以是实指呢,假如你早几年去过北方,或者干脆就是个北方人,一定会对北方原野上那些露天的柴垛留有印象,《绸缪》是“唐风”中的一首,“唐”地即今山西临汾到太原一带,我问过老家在当地的朋友,都说小时候不但见过柴垛,还有1/ 5草垛,麦秸垛等等,秋天里孩子们的一大乐趣就是抽来点着,苍色清风里那一团火光,远远地望过去甚是壮观。
先把那些淘气的孩子撂下,重新回到远古,撇开名家们甚是笃定的注释,只用我的眼睛我的心去看那些字眼,是另一种场景,观众消失,背景隐退,连时空的参照都没有,我看到的,是无尽洪荒里的一场邂逅。
在那个于史无载的黄昏,在谁家沉静的柴垛前,在三两小星的注视下,起初不经意的他和她,猝然间打了个照面。
遇见陌生人,不见得就有什么特别意义,我们每天都要见到那么多人,抬头不见低头见,我们习以为常,熟视无睹,即使有搭讪与寒暄,转眼就忽略不计。
若是有人让你惊疑于这场“遇见”,让你有一种需要追根究底的不真实感,一定是这个人身上具有的某种化学元素,改变了“遇见”的形态。
今夕何夕,见此粲者!这是内心的欢喜在呼喊。
在见到你以前,没有任何预兆,我像往常一样,准备度过一生无数日子里的一个,清晨,正午,黄昏,这一天眼看将尽,我却在这光阴的拐角处,在这平凡的柴垛前,遇见你。
诗经唐风绸缪原文《国风·唐风·绸缪》为先秦时代晋地汉族民歌,出自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下面给大家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绸缪束刍,三星在隅。
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绸缪束楚,三星在户。
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绸缪译文把柴草捆得更紧些吧,那三星高高的挂在天上。
今天是个什么样的日子呀?让我看见如此好的人呀。
你呀你呀,你这样的好,让我该怎么办呀?把柴草捆得更紧些吧,那三星正在东南角闪烁。
今天是个什么样的日子呀?让我看见如此的良辰美景呀。
你呀你呀,这样好的良辰美景,让我该怎么办呀?把柴草捆得更紧些吧,那三星高高的挂在门户之上。
今天是个什么样的日子呀?让我看见如此灿烂的人呀。
你呀你呀,你这样的明丽,让我该怎么办呀?学者们认为跟婚礼有关,是因开头有“绸缪束薪”四字,“绸缪”二字很好理解,缠绕状,亦可引申为缠绵,“束薪”原本也很简单,就是扎起来的柴火,但学者魏源认为,它是一个比兴,古代娶嫁燎炬为烛,少不了要用干柴即“薪”,因此,《经》里所有关于娶妻的诗,都以“析薪”暗示。
他说得底气十足,可这个“因为——所以”,实在有些牵强,一个有妇之夫寂寞地伐木“析薪”之时,没准就会想起自家老婆的温柔,只要他这么一动念,在魏源先生眼中,就有要犯重婚罪的嫌疑了。
为什么“束薪”不可以是实指呢,假如你早几年去过北方,或者干脆就是个北方人,一定会对北方原野上那些露天的柴垛留有印象,《绸缪》是“唐风”中的一首,“唐”地即今山西临汾到太原一带,我问过老家在当地的朋友,都说小时候不但见过柴垛,还有草垛,麦秸垛等等,秋天里孩子们的一大乐趣就是抽来点着,苍色清风里那一团火光,远远地望过去甚是壮观。
先把那些淘气的孩子撂下,重新回到远古,撇开名家们甚是笃定的注释,只用我的眼睛我的心去看那些字眼,是另一种场景,观众消失,背景隐退,连时空的参照都没有,我看到的,是无尽洪荒里的一场邂逅。
诗经唐风绸缪赏析诗经唐风绸缪赏析《诗经·唐风·绸缪》这首诗看法古今比较一致,大多承认所写内容是关于婚姻的。
因诗中用了戏谑的口吻,曾疑为贺新婚时闹新房唱的歌,今按此解说。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诗经唐风绸缪赏析,欢迎查看,仅供大家参考。
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绸缪束刍,三星在隅。
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绸缪束楚,三星在户。
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译文一把柴火扎得紧,天上三星亮晶晶。
今夜究竟是啥夜晚?见这好人真欢欣。
要问你啊要问你,将这好人怎样亲?一捆牧草扎得多,东南三星正闪烁。
今夜究竟是啥夜晚?遇这良辰真快活。
要问你啊要问你,拿这良辰怎么过?一束荆条紧紧捆,天边三星照在门。
今夜究竟是啥夜晚?见这美人真兴奋。
要问你啊要问你,将这美人怎样疼?赏析这首诗看法古今比较一致,大多认为描写新婚之夜的缠绵与喜悦。
诗借了“束薪”作象征,用“三星”作背景,描写了夜的过程,时光的流动,但新婚夫妇的缠绵却是那样深厚曲折。
借助内心的独白“今夕何夕”、“如此良人何”,真有道不完的情深意长和新婚之夜的憧憬和激动。
头两句是起兴,当是诗人所见。
《诗经)中关于男女婚事常言及“薪”,如《汉广》“翘翘错薪”;《南山》“析薪如之何”;《东山》“烝在栗薪”;《车舝》“析其柞薪”、《白华》“樵彼桑薪”等皆是。
郑玄云:古代娶妻之礼,以昏为期(见《三礼目录》)。
因在黄昏后举行婚礼,当然需要燃薪照明,段玉裁说“古以薪蒸为之烛”(《说文解字注》),后来“束薪”遂成为婚姻礼俗之一。
下两章“束刍”、“束楚”同“束薪”。
又参星黄昏后始见于东方天空。
故知“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两句点明了婚事及婚礼时间。
“在天”与下两章“在隅”、“在户”是以三星移动表示时间推移,“隅”指东南角,“在隅”表示“夜久矣”(朱熹《诗集传》),“在户”则指“至夜半”(戴震《毛诗补传》)。
三章合起来可知婚礼进行时间——即从黄昏至半夜。
诗经《绸缪》原文、翻译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诗经《绸缪》原文、翻译及鉴赏【导语】:绸缪束薪。
绸缪诗经注音及译文
《绸缪》是一首诗经中的诗歌,以下是它的注音和译文: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
今夕何夕,见此邂逅。
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
今夕何夕,见此粲者。
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译文:把柴草紧紧缠,三星高高天上闪。
今天夜里啥日子?见了丈夫欢不欢?问新娘啊问新娘,你把丈夫怎么办?把把野草密密缠,三星遥遥天边闪。
今天夜里啥日子?两口心里甜不甜?问声新郎问新娘,你把爱人怎么办?把把荆条细细缠,三星低低门上闪。
今天夜里啥日子?见了美人恋不恋?问新郎,问新郎,你把美人怎么办?
这首诗通过描写绸缪(紧密缠绕)的柴草和天上闪烁的星星,表达了对婚姻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诗中反复出现的“子兮子兮”则是表达了诗人对心中所思之人的思念之情。
诗经《国风·唐风·绸缪》原文赏析诗经《国风·唐风·绸缪》原文赏析《绸缪》,《诗经·唐风》的一篇。
为先秦时代晋地汉族民歌。
全诗三章,每章六句。
所写内容是关于婚姻的。
《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绸缪原文: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绸缪束,三星在隅。
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绸缪束楚,三星在户。
今夕何夕,见此者?子兮子兮,如此者何?译文及注释译文一把柴火扎得紧,天上三星亮晶晶。
今夜究竟是哪夜?见这好人真欢欣。
要问你啊要问你,将这好人怎样亲?一捆牧草扎得多,东南三星正闪烁。
今夜究竟是哪夜?遇这良辰真快活。
要问你啊要问你,拿这良辰怎么过?一束荆条紧紧捆,天边三星照在门。
今夜究竟是哪夜?见这美人真兴奋。
要问你啊要问你,将这美人怎样疼?注释①绸缪:缠绕,捆束。
犹缠绵也。
束薪:喻夫妇同心,情意缠绵。
②三星:即参星,主要由三颗星组成。
③良人:丈夫,指新郎。
朱熹《诗集传》:“良,夫称也。
”④子兮:你呀。
⑤(chú 除):喂牲口的青草。
⑥隅:指东南角。
⑦邂逅:即解,解,悦也。
原意男女和合爱悦,这里指志趣相投的人。
⑧楚:荆条。
⑨户:门。
⑩:漂亮的人,指新娘。
鉴赏这首诗看法古今比较一致,大多承认所写内容是关于婚姻的。
因诗中用了戏谑的口吻,疑为贺新婚时闹新房唱的歌,兹按此解说。
头两句是起兴,当是诗人所见。
《诗经》中关于男女婚事常言及“薪”,如《汉广》“翘翘错薪”;《南山》“薪如之何”;《东山》“在栗薪”;《车》“其薪”、《白华》“彼桑薪”等皆是。
郑玄云:古代娶妻之礼,以昏为期(见《三礼目录》)。
因在黄昏后举行婚礼,当然需要燃薪照明,段玉裁说“古以薪蒸为之烛”(《说文解字注》),后来“束薪”遂成为婚姻礼俗之一。
下两章“束”、“束楚”同“束薪”。
又参星黄昏后始见于东方天空。
故知“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两句点明了婚事及婚礼时间。
诗经绸缪原文及翻译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诗经绸缪概述
2.诗经绸缪原文
3.诗经绸缪翻译
4.诗经绸缪的意义
正文
一、诗经绸缪概述
《诗经》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其中,《绸缪》一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内涵,为后人传颂。
这首诗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爱情、婚姻和生活的理解,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二、诗经绸缪原文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三、诗经绸缪翻译
绸缪捆绑柴草,三星高悬在天。
今天是何等日子,遇见这位优秀的人。
优秀的人啊,你是如此完美!
绸缪捆绑柴草,三星高悬在天。
今天是何等日子,遇见这位优秀的人。
优秀的人啊,你是如此完美!
四、诗经绸缪的意义
《绸缪》一诗,以浪漫的笔触描绘了古代男女之间相识、相爱的过程。
诗中通过“绸缪束薪,三星在天”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婚姻的重视和对爱情的忠诚。
在现代社会,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汲取对爱情、婚姻和生活的启示。
总之,《诗经》中的《绸缪》一诗,不仅展示了古代人们的生活场景,还传递了他们对爱情和生活的美好向往。
古诗文《绸缪》赏析绸缪先秦:佚名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绸缪束刍,三星在隅。
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绸缪束楚,三星在户。
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绸缪译文及注释【译文】一把柴火扎得紧,天上三星亮晶晶。
今夜究竟是哪夜?见这好人真欢欣。
要问你啊要问你,将这好人怎样亲?一捆牧草扎得多,东南三星正闪烁。
今夜究竟是哪夜?遇这良辰真快活。
要问你啊要问你,拿这良辰怎么过?一束荆条紧紧捆,天边三星照在门。
今夜究竟是哪夜?见这美人真兴奋。
要问你啊要问你,将这美人怎样疼?【注释①绸缪:缠绕,捆束。
犹缠绵也。
束薪:喻夫妇同心,情意缠绵。
②三星:即参星,主要由三颗星组成。
③良人:丈夫,指新郎。
朱熹《诗集传》:“良,夫称也。
”④子兮:你呀。
⑤刍(chú】除):喂牲口的青草。
⑥隅:指东南角。
⑦邂逅:即解媾,解,悦也。
原意男女和合爱悦,这里指志趣相投的人。
⑧楚:荆条。
⑨户:门。
⑩粲:漂亮的人,指新娘。
绸缪鉴赏这首诗看法古今比较一致,大多承认所写内容是关于婚姻的。
因诗中用了戏谑的口吻,疑为贺新婚时闹新房唱的歌,兹按此解说。
头两句是起兴,当是诗人所见。
《诗经》中关于男女婚事常言及“薪”,如《汉广》“翘翘错薪”;《南山》“析薪如之何”;《东山》“烝在栗薪”;《车舝》“析其柞薪”、《白华》“樵彼桑薪”等皆是。
郑玄云:古代娶妻之礼,以昏为期(见《三礼目录》)。
因在黄昏后举行婚礼,当然需要燃薪照明,段玉裁说“古以薪蒸为之烛”(《说文解字注》),后来“束薪”遂成为婚姻礼俗之一。
下两章“束刍”、“束楚”同“束薪”。
又参星黄昏后始见于东方天空。
故知“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两句点明了婚事及婚礼时间。
“在天”与下两章“在隅”、“在户”是以三星移动表示时间推移,“隅”指东南角,“在隅”表示“夜久矣”(朱熹《诗集传》),“在户”则指“至夜半”(戴震《毛诗补传》)。
三章合起来可知婚礼进行时间——即从黄昏至半夜。
诗经《绸缪》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诗经《绸缪》原文及赏析【导语】:绸缪束薪①,把把柴草紧紧缠, 三星在天。
诗经绸缪原文及翻译【诗经绸缪简介】《绸缪》是一首收录在《诗经·国风·齐风》中的诗篇。
这首诗以新婚夫妇的甜蜜生活为背景,通过描绘婚礼上的热闹场面和新人之间的亲密互动,展现了人们对美好婚姻的向往和祝福。
诗人以富有诗意的方式表达了爱情和婚姻的美满,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中国古代爱情诗篇中的经典之作。
【诗经绸缪原文及翻译】原文: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翻译:紧紧地捆绑着一束束薪火,三星闪耀在天际。
究竟是哪个难忘的夜晚,才能遇见如此美好的人。
啊,我的爱人,该如何面对这美好的时光。
【诗经绸缪解读与应用】1.诗意解读这首诗通过描绘新婚夫妇的甜蜜生活,展现了美好的爱情和婚姻。
诗中的“绸缪束薪”象征着婚姻的紧密结合,而“三星在天”则预示着美好的时光。
诗人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美好婚姻的思考,强调了新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2.实用应用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可以从《绸缪》这首诗中汲取对爱情和婚姻的启示。
比如,在新婚之际,可以用这首诗来表达对新人美好未来的祝福;在婚姻生活中,这首诗可以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幸福,用心经营婚姻,让爱情如同三星在天,熠熠生辉。
3.文学价值《绸缪》作为《诗经》中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它以真挚的情感描绘了美好的爱情和婚姻,成为了中国古代爱情诗篇的代表之作。
后世许多文学作品都受到了《绸缪》的启发和影响,如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宋代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
总之,《绸缪》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爱情的美好,同时也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提供了启示。
古诗绸缪翻译赏析《绸缪》收录于诗经风、雅、颂中,其古诗词如下: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绸缪束刍,三星在隅。
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绸缪束楚,三星在户。
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前言】《国风·唐风·绸缪》为先秦时代晋地汉族民歌,出自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全诗三章,每章六句。
这首诗看法古今比较一致,大多承认所写内容是关于婚姻的。
因诗中用了戏谑的口吻,曾疑为贺新婚时闹新房唱的歌,今按此解说。
每章头两句是起兴,诗人借洞房花烛夜的欢愉之情,表达出了男女之间非常温馨、甜蜜的情爱。
【注释】①绸缪:缠绕,捆束。
犹缠绵也。
束薪:喻夫妇同心,情意缠绵,后成为婚姻礼。
[2] 薪:《诗经》中大部分关于男女婚事常言及“薪”,如《汉广》“翘翘错薪”,《南山》“析薪如之何”。
②三星:即参星,主要由三颗星组成。
③良人:丈夫,指新郎。
④子兮:你呀。
⑤刍:喂牲口的青草。
⑥隅:指东南角。
⑦邂逅:即解媾,解,悦也。
原意男女和合爱悦,这里指志趣相投的人。
⑧楚:荆条。
⑨户:门。
⑩粲:漂亮的人,指新娘。
【翻译】一把柴火扎得紧,天上三星亮晶晶。
今夜究竟是啥夜晚?见这好人真欢欣。
要问你啊要问你,将这好人怎样亲?一捆牧草扎得多,东南三星正闪烁。
今夜究竟是啥夜晚?遇这良辰真快活。
要问你啊要问你,拿这良辰怎么过?一束荆条紧紧捆,天边三星照在门。
今夜究竟是啥夜晚?见这美人真兴奋。
要问你啊要问你,将这美人怎样疼。
【赏析】诗文每章的头两句是起兴,当是诗人所见。
下两章“束刍”、“束楚”同“束薪”。
又参星黄昏后始见于东方天空。
故知“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两句点明了婚事及婚礼时间。
“在天”与下两章“在隅”、“在户”是以三星移动表示时间推移,“隅”指东南角,“在隅”表示“夜久矣”,“在户”则指“至夜半”。
三章合起来可知婚礼进行时间——即从黄昏至半夜。
后四句是以玩笑的话来调侃这对新婚夫妇:“今夕何夕,见此良人(粲者)。
诗经《国风·唐风·绸缪》原文赏析《绸缪》,《诗经·唐风》的一篇。
为先秦时代晋地汉族民歌。
全诗三章,每章六句。
所写内容是关于婚姻的。
《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绸缪原文: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绸缪束,三星在隅。
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绸缪束楚,三星在户。
今夕何夕,见此者?子兮子兮,如此者何?译文及注释译文一把柴火扎得紧,天上三星亮晶晶。
今夜究竟是哪夜?见这好人真欢欣。
要问你啊要问你,将这好人怎样亲?一捆牧草扎得多,东南三星正闪烁。
今夜究竟是哪夜?遇这良辰真快活。
要问你啊要问你,拿这良辰怎么过?一束荆条紧紧捆,天边三星照在门。
今夜究竟是哪夜?见这美人真兴奋。
要问你啊要问你,将这美人怎样疼?注释①绸缪:缠绕,捆束。
犹缠绵也。
束薪:喻夫妇同心,情意缠绵。
②三星:即参星,主要由三颗星组成。
③良人:丈夫,指新郎。
朱熹《诗集传》:“良,夫称也。
”④子兮:你呀。
⑤(chú 除):喂牲口的青草。
⑥隅:指东南角。
⑦邂逅:即解,解,悦也。
原意男女和合爱悦,这里指志趣相投的人。
⑧楚:荆条。
⑨户:门。
⑩:漂亮的人,指新娘。
鉴赏这首诗看法古今比较一致,大多承认所写内容是关于婚姻的。
因诗中用了戏谑的口吻,疑为贺新婚时闹新房唱的歌,兹按此解说。
头两句是起兴,当是诗人所见。
《诗经》中关于男女婚事常言及“薪”,如《汉广》“翘翘错薪”;《南山》“薪如之何”;《东山》“在栗薪”;《车》“其薪”、《白华》“彼桑薪”等皆是。
郑玄云:古代娶妻之礼,以昏为期(见《三礼目录》)。
因在黄昏后举行婚礼,当然需要燃薪照明,段玉裁说“古以薪蒸为之烛”(《说文解字注》),后来“束薪”遂成为婚姻礼俗之一。
下两章“束”、“束楚”同“束薪”。
又参星黄昏后始见于东方天空。
故知“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两句点明了婚事及婚礼时间。
“在天”与下两章“在隅”、“在户”是以三星移动表示时间推移,“隅”指东南角,“在隅”表示“夜久矣”(朱熹《诗集传》),“在户”则指“至夜半”(戴震《毛诗补传》)。
诗经《国风·唐风·绸缪》原文翻译及鉴赏《国风·唐风·绸缪》
先秦:佚名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
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
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翻译】
一把柴火扎得紧,天上三星亮晶晶。
今夜究竟是啥夜晚?见这好人真欢欣。
要问你啊要问你,将这好人怎样亲?
一捆牧草扎得多,东南三星正闪烁。
今夜究竟是啥夜晚?遇
这良辰真快活。
要问你啊要问你,拿这良辰怎么过?
一束荆条紧紧捆,天边三星照在门。
今夜究竟是啥夜晚?见这美人真兴奋。
要问你啊要问你,将这美人怎样疼?
【鉴赏】
诗文每章的头两句是起兴,当是诗人所见。
下两章“束刍”、“束楚”同“束薪”。
又参星黄昏后始见于东方天空。
故知“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两句点明了婚事及婚礼时间。
“在天”与下两章“在隅”、“在户”是以三星移动表示时间推移,“隅”指东南角,“在隅”表示“夜久矣”,“在户”则指“至夜半”。
三章合起来可知婚礼进行时间——即从黄昏至半夜。
后四句是以玩笑的话来调侃这对新婚夫妇:“今夕何夕,见此良人(粲者)。
子兮子兮,如此良人(粲者)何!”问他或她在这千金一刻的良宵,见着自己的心上人,将是如何亲昵对方,尽情享受这幸福的初婚的欢乐。
语言活脱风趣,极富有生活气息。
其中特别是“今夕何夕”之问,含蓄而俏皮,表现出由于一时惊喜,竟至忘乎所以,连日子也记不起的极兴奋的心理状态,对后世影响颇大,诗人往往借以表达突如其来的欢愉之情,特别是男女之间的情爱。
此诗每小节的后四句颇值得玩味,诗人以平淡之语,写常见之事,抒普通之情,却使人感到神情逼真,似乎身临其境,亲见其人,领受到闹新房的欢乐滋味,见到了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美丽的新娘,以及陶醉于幸福之中几至忘乎所以的新郎。
这充分显示了民间诗人的创造力。
从整体上看这首诗好像洞房花烛夜新婚夫妻在逗趣,具有祝福调侃的意味,非常温馨、甜蜜。
在这千金一刻的良宵,见着自己的心上人,将如何尽情享受这新婚的欢乐。
语言活脱风趣,极富有生活气息。
特别是“今夕何夕”之问,含蓄而俏皮,表现出由于一时惊喜,竟至忘乎所以,连日子也记不起了的心理状态。
扩展阅读:《诗经》历史与民俗价值
从历史价值角度言,《诗经》实际上全面反映了西周、春秋历史,全方位、多侧面、多角度地记录了从西周到春秋的历史发展与现实状况,其涉及面之广,几乎包括了社会的全部方面——政治、经济、军事、民俗、文化、文学、艺术等。
后世史学家的史书叙述这一历史阶段状况时,相当部分依据了《诗经》的记载。
如《大雅》的《生民》等史诗,本是歌颂祖先的颂歌,属祭祖诗,记录了周民族自母系氏族社会后期到周灭商建国的历史,歌颂了后稷、公刘、太王、王季、文王、武王等的辉煌功绩。
这些诗篇的历史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它们记录了周民族的产生、发展及灭商建周统一天下的历史过程,记载了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中大迁徙、大战争等重要历史条件,反映了周民族的政治、经济、民俗、军
事等多方面情况,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史料。
虽然这些史料中掺杂着神话内容,却无可否认地有着可以置信的史实。
《诗经》的民俗价值也显而易见,包括恋爱、婚姻、祭祀等多个方面。
如《邶风·静女》写了贵族男女青年的相悦相爱;《邶风·终风》是男女打情骂俏的民谣;《郑风·出其东门》反映了男子对爱情的专一。
这些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反映表现各种婚姻情状的诗篇,综合地体现了西周春秋时期各地的民俗状况,是了解中国古代婚姻史很好的材料,从中也能了解到古代男女对待婚姻的不同态度和婚姻观。
《诗经》中不少描述祭祀场面或景象的诗篇,以及直接记述宗庙祭祀的颂歌,为后世留下了有关祭祀方面的民俗材料。
如《邶风·简兮》中写到“万舞”,以及跳“万舞”伶人的动作、舞态,告诉人们这种类似巫舞而用之于宗庙祭祀或朝廷的舞蹈的具体状况。
更多更正规的记录祭祀内容的诗篇,主要集中于《颂》诗中。
如《天作》记成王祭祀岐山,《昊天有成命》为郊祀天地时所歌。
这些诗章充分表现了周人对先祖、先公、上帝、天地的恭敬虔诚,以祭祀歌颂形式,作讴歌祈祷,反映了其时人民对帝王与祖先的一种良好祈愿和敬天畏命感情,从中折射出上古时代人们的心态和民俗状况,是宝贵的民俗材料。
扩展阅读:诗经名句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婉兮娈兮。
总角丱兮。
未几见兮,突而弁兮!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山有枢,隰有榆。
子有衣裳,弗曳弗娄。
子有车马,弗驰弗驱。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