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引电梯施工工艺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711.00 KB
- 文档页数:9
曳引式乘客电梯安装施工方案一、前言曳引式乘客电梯是一种常见的电梯类型之一,在建筑物中广泛使用。
在电梯安装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设计、制造和安装,以确保安全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曳引式乘客电梯的安装施工方案,包括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和验收等方面的内容。
二、设计与制造在进行曳引式乘客电梯的安装前,必须进行设计和制造。
这两个环节是电梯安装的前置工作,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
在进行电梯设计时,需要考虑安装场所、电梯尺寸、载重、速度、安全等多个因素,以确保电梯能够在安全和可靠的状态下运行。
同时,电梯的制造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包括电梯外观、结构、材料、设备等多个方面。
三、安装在进行电梯安装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施工单位的资质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关的资质和技术人员,以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靠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2. 安装工时的安排在安装工程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施工工期,以确保安装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同时,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细节,如工具与设备的选用、流程与细节的掌握等。
3. 电梯的安装位置电梯的安装位置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如安装位置的高度、面积等。
4. 接触连结电梯的接触连结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以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5. 控制和电力保护电梯的控制电器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以确保电梯的电力保护和安全运行。
6. 环境要求电梯安装的现场环境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以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例如,电梯安装的现场不能有火源等危险因素。
四、调试与验收在完成电梯安装后,必须进行调试和验收,以确保电梯的安全性和功能正常。
在调试和验收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调试对电梯进行全面的调试,包括安全装置、限速器等多个方面,以确保电梯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
2. 验收对电梯进行全面的验收,包括安全性、运行状况等多个方面,以确保电梯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五、曳引式乘客电梯的安装施工方案能够保证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建筑物的使用和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
电梯安装施工方案——有机房曳引式电梯工程编号:JTHA(工)20160630工程名称:中华女子学院电梯更新工程建设单位:中华女子学院编辑 :审核 :批准 :北京巨通恒安电梯工程有限公司目录一、有机房曳引式电梯安装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2、编制标准3、施工部署4、资源配置5、管理措施6、主要施工工具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7、施工总计划8、主要施工过程描述及技术要求9、调整、试验、试运行10、部分土建工程11、最终检验12、交付过程13、电梯安装施工方案评审记录二、技术、安全交底附表1 电梯安装工程施工进度表一、有机房曳引式电梯安装施工方案1. 工程概况工程量:8部使用编号:L1~L8,L1和L2;L3和L4;L6和L7为并联电梯,L5、L8为单台运行电梯。
规格型号:通力乘客电梯施工日期:2016.07.25——2016.08.312. 编制依据根据国家标准、北京市地方标准及本公司技术规范:1)GB7588-2003 电梯制造及安装安全规范(现行新执行标准)2)GB/T10058-2009 电梯技术条件3)GB/T10059-2009 电梯试验方法4)GB/T10060-2011 电梯安装验收规范5)GB50310-2002 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6)BJ01-26-96 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第八分册)电梯安装工程7)DB11/419-2007 电梯安装、维修作业安全规范8)DB11/420-2007 电梯安装、改造、重大维修和维护保养自检规则9)TSG T7001-2009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及强制驱动电梯及#修改单3. 施工部署3.1工程管理目标3.1.1质量控制:符合上述国家标准和北京市地方标准及公司级技术要求。
3.1.2工期:42天。
3.1.3安全保证:不出重大伤亡事故。
3.2工程管理:3.2.1配合:土建工程(或钢架结构)达到电梯安装必备条件时及土建施工单位互相配合,施工进度、现场安全、交叉作业积极进行协调。
曳引驱动电梯安装工艺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曳引驱动电梯安装工艺,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事儿呢!你想啊,电梯就像是个神奇的小盒子,能带着我们上上下下,多方便啊!那它是怎么被安装起来的呢?这可得好好说道说道。
首先得有个牢固的基础,就像盖房子得先打牢地基一样。
这个基础要是不扎实,那电梯运行起来还不得摇摇晃晃的呀,吓人不吓人!然后就是把那些钢梁啊、导轨啊什么的给安装好,这就好比是给电梯搭好了骨架,得稳稳当当的才行。
接下来就是安装曳引机啦,这可是电梯的“心脏”呢!它得有力气,能拉得动这个小盒子上上下下。
就好像是一辆汽车的发动机,要是没劲,那还怎么跑呀!然后把钢丝绳绕上,这钢丝绳可重要了,就像我们拔河的绳子一样,得结实可靠。
再说说那些个电气设备,这就像是电梯的“神经系统”,得让它能听指挥呀。
开关呀、按钮呀都得安装到位,不然你想去哪层都没办法。
安装轿厢的时候可得小心点,这可是我们要乘坐的地方。
得把它安装得稳稳当当,里面的装饰也得弄漂亮点,让我们坐进去感觉舒服。
还有那些个门系统,开关门得顺畅,可不能卡住或者出啥毛病。
这就跟我们家里的门一样,得好用呀!安装的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得仔细认真,不能马虎。
就好像是在拼一个超级大的拼图,一个小零件都不能弄错。
要是弄错了,那后果可不堪设想啊!哎呀,你说这曳引驱动电梯安装工艺是不是很神奇?从一个一个的零件到最后能正常运行的电梯,这中间得付出多少努力和汗水呀!咱再想想,要是没有这些安装工人的精心安装,我们每天怎么能那么方便地上下楼呢?他们就像是一群默默奉献的魔法师,把这些钢铁和零件变成了能为我们服务的神奇工具。
所以啊,我们在乘坐电梯的时候,可别忘了这些背后的功臣们。
同时,我们也要爱护电梯,别在里面乱蹦乱跳的,这也是对他们劳动成果的尊重呀!怎么样,朋友们,现在是不是对曳引驱动电梯安装工艺有了更深的了解啦?哈哈!。
曳引式电梯安装施工工艺标准___: Standard for n and n of n ElevatorsTable of Contents1.___。
31.1 ___。
31.2 ___ ___。
32.___。
42.1 ___。
42.2 ___。
53.___。
63.1 On-sit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63.2 Quality Control System for ___3.3 ___。
64.___。
84.1 Technical n。
84.2 Material n。
84.3 ___。
8n:___ n。
material n。
___。
The report also includes the basic ns for quality control and the ___.Table of Contents:___ of the report。
including the general ns。
terminology and symbols。
basic ns。
___.1.General ns:This ___ the scope of n and main reference standards and ___.1.1 ___:The scope of n includes all ___.1.2 ___:The main reference standards and ___.2.___ and Symbols:This ___.2.1 ___:___.2.2 Symbols:___ ___.3.Basic ns:This ___.3.1 On-sit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The on-sit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es all ___ the quality of the ___-site.3.2 Quality Control System for ___:The quality control system includes all ___ the quality of the ___。
电梯安装施⼯⼯艺标准1适⽤范围 本⼯艺标准适⽤于额定载重量5000kg及以下各类国产电⼒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电梯电⽓设备安装⼯程。
2施⼯准备2.1设备、材料要求2.1.1各电⽓设备及部件的规格、数量、质量应符合有关要求,各种开关应动作灵活可靠;控制柜、励磁柜应有出⼚合格证。
2.1.2槽钢、⾓钢⽆锈蚀,膨胀螺栓、螺丝、电焊条等的规格、性能应符合图纸及使⽤要求。
2.2主要机具 电焊机、线坠、扳⼿、钢锯、射钉器、防护⾯罩、砂轮切割机、电锤、脱线钳、螺丝⼑、克丝钳、电⼯⼑、⼿电钻、煨管机、开孔器。
2.3作业条件2.3.1机房、井道的⼟建施⼯具备安装条件,并有可靠的照明条件。
2.3.2开慢车进⾏井道内安装⼯作时各层厅门关闭,门锁良好、可靠,厅门不能⽤⼿扒开。
3施⼯⼯艺3.1⼯艺流程3.2操作⼯艺3.2.1安装控制柜3.2.1.1根据机房布置图及现场情况确定控制柜位置。
其原则是与门窗、墙的距离不⼩于600mm,控制柜的维护侧与墙壁的距离不⼩于600mm。
柜的封闭侧不⼩于50mm,双⾯维护的控制柜成排安装时,其长度超过5m,两端宜留出⼊通道宽度不⼩于600mm,控制柜与设备的距离不宜⼩于500mm。
3.2.1.2控制柜的过线盒要按安装图的要求⽤膨胀螺栓固定在机房地⾯上。
若⽆控制柜过线盒,则要⽤10#槽钢制作控制柜底座或混凝⼟底座,底座⾼度为50~100mm,见图3.2.1.2。
控制柜与槽钢底座采⽤镀锌螺栓连接固定,连接螺栓由下向上穿。
控制柜与混凝⼟底座采⽤地脚螺栓连接固定。
控制柜要和槽钢底座、混凝⼟底座连接固定牢靠,控制柜底座更要与机房地⾯固定可靠。
控制柜底座安装前,应先除锈、刷防锈漆、装饰漆。
3.2.1.3多台柜并排安装时,其间应⽆明显缝隙且柜⾯应在同⼀平⾯上。
3.2.2安装电源配电箱 电源配电箱要安装在机房门⼝附近,以便于操作,⾼度距地⾯1.3~15m。
3.2.3安装中间接线盒、随缆架和挂随⾏电缆3.2.3.1安装中间接线盒1)中间接线盒设在梯井,其⾼度按下式确定: ⾼度(最底层厅门地坎⾄中间接线盒底的垂直距离)=电梯⾏程÷2+1500mm+200mm,若中间接线盒设在夹层或机房内,其⾼度(盒底)距夹层或机房地⾯不低于300mm。
一、编制依据1. 《电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310-2002)2. 《电梯安装质量验收规范》(GB 50311-2002)3.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规范》(GB 50345-2010)4. 电梯产品技术文件及安装使用说明书5. 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二、工程概况1. 电梯类型:曳引电梯2. 电梯型号:XXX型号3. 电梯载重量:XXXkg4. 电梯速度:XXXm/s5. 电梯数量:XXX台6. 施工地点:XXX三、工程组织结构1. 项目管理:项目经理负责全面协调、监督施工进度,确保工程质量。
2. 安全管理: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监督,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3. 质量管理:质量员负责质量检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4. 技术管理: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指导、协调,确保施工工艺符合规范要求。
5. 环保管理:环保员负责现场环保工作,确保施工过程中不造成环境污染。
四、施工准备1. 材料准备:根据施工图纸和电梯产品技术文件,准备所需的各种材料和设备。
2. 人员准备:组织施工队伍,包括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安全员、质量员等。
3. 施工设备准备:准备施工所需的吊装设备、电动工具、测量工具等。
4. 施工场地准备: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环境符合要求。
五、施工工艺1. 井道施工:(1)测量井道尺寸,确保井道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2)安装导轨,调整导轨水平度和垂直度。
(3)安装井道门,确保门关闭严密,安全可靠。
(4)安装井道照明、通风等设施。
2. 轿厢安装:(1)吊装轿厢,确保轿厢位置正确。
(2)安装轿厢导靴,调整导靴与导轨间隙。
(3)安装轿厢门,确保门关闭严密,安全可靠。
(4)安装轿厢照明、通风等设施。
3. 井道机械设备安装:(1)安装对重,调整对重与轿厢平衡。
(2)安装导轨支架,确保导轨支架固定牢固。
(3)安装平衡电缆、补偿绳等。
(4)安装安全钳、限速器等安全装置。
4. 机房机械设备安装:(1)安装曳引机、电机、控制器等设备。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室外安装曳引电梯,包括电梯井道、机房、轿厢、导轨、电气控制系统等。
电梯额定载重量为5000kg,额定速度为3m/s及以下。
施工地点为室外,需遵循相关施工规范和标准。
二、施工准备1. 施工组织(1)成立项目施工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
(2)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要求。
(3)组织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技能和安全意识。
2. 施工材料(1)电梯井道、机房、轿厢等结构材料。
(2)导轨、安全钳、限速器等机械部件。
(3)电气控制系统、电缆、电线等电气材料。
(4)施工工具、设备等。
3. 施工设备(1)施工电梯、吊车、挖掘机等大型设备。
(2)测量仪器、焊接设备、切割设备等。
(3)安全防护用品、消防器材等。
三、施工流程1. 井道施工(1)根据设计图纸,进行井道测量,确保井道尺寸符合要求。
(2)搭建脚手架,进行井道施工,包括井道壁、楼板、门洞等。
(3)井道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确保质量合格。
2. 机房施工(1)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机房测量,确保机房尺寸符合要求。
(2)搭建脚手架,进行机房施工,包括机房壁、楼板、门洞等。
(3)机房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确保质量合格。
3. 轿厢、导轨、机械部件安装(1)将轿厢、导轨、机械部件等运至施工现场。
(2)按照设计要求,安装轿厢、导轨、机械部件。
(3)进行电梯试运行,确保各部件运行正常。
4. 电气控制系统安装(1)将电气控制系统运至施工现场。
(2)按照设计要求,安装电气控制系统。
(3)进行电气控制系统调试,确保系统运行正常。
四、施工安全措施1.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2. 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施工安全。
3. 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4. 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5. 施工过程中,加强防火、防爆、防触电等安全措施。
五、施工进度安排1. 井道施工:预计10天完成。
2. 机房施工:预计7天完成。
曳引式电梯、液压电梯层门安装施工工艺8.1 材料要求8.1.1 层门部件应与图纸相符,数量齐全。
8.1.2 门锁装置应有出厂合格证及型式试验报告结论副本。
8.1.3 地坎、门导轨、层门扇应无变形、损坏。
其它各部件应完好无损,功能可靠。
8.1.4当电梯层门为耐火层门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电梯制造单位并同时提供电梯层门耐火检验报告。
8.2 主要机具8.2.1 主要工具应包括台钻、手电钻、电锤、电焊工具、榔头、錾子、漆刷等。
8.2.2 主要测量工具应包括水平尺、钢板尺、直角尺、钢卷尺、线坠、斜塞尺等。
8.3 作业条件8.3.1 各层脚手架横杆不应妨碍层门安装。
8.3.2 各层层门口及脚手板上应干净、无杂物。
8.3.3 防护门应安全可靠。
8.3.4 各层层门口土建墙壁上,应有土建提供并确认的楼层装饰标高线。
8.3.5 对层门各部件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要求处应及时修整,对转动部分应进行清洗加油,做好安装准备。
8.4 施工工艺8.4.1 层门安装宜按图8.4.1规定的流程进行:安装地坎安装门立柱、门上坎、门套安装、调整层门门扇安装、调整层门锁图8.4.1 层门安装工艺流程8.4.2 安装地坎应符合下列规定:1放两根层门安装基准线,依据基准线确定地坎及支架的安装位置;2预埋铁件上焊支架、安装钢牛腿和稳放地坎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梯额定载重量在1000KG(含)及以下的电梯,宜采用不小于L75mm×75mm×7mm角钢做支架进行焊接,并稳装地坎,牛腿支架不少于3个或按制造单位要求;2)电梯额定载重量在1000KG(不含)以上的电梯,宜采用10mm的钢板及槽钢制作牛腿支架进行焊接,并稳装地坎;牛腿支架不少于5个或按制造单位要求;3依据基准线安装地坎的过程中,应用校正好的轿厢导轨检验层门地坎安装位置。
8.4.3 安装门套、门立柱、门上坎应符合下列规定:1按制造单位产品要求安装、调整门套、门立柱、门上坎的水平度、垂直度和相应位置;2用水平尺测量门导轨水平,侧开门两根门导轨上端面应在同一水平面上,用门口样线检查门导轨中心与地坎槽中心的水平距离应符合图纸要求,偏差不大于1mm,检查门导轨的垂直度以及门上坎的对中情况,用线坠调整门立柱的垂直度,确认合格后紧固门立柱、门上坎支架、门上坎及地坎之间的连接螺栓;3用门口样线校正门套立柱的垂直度,确定全高应对应垂直一致后将门套与门上坎之间的连接螺栓紧固,采用钢筋与打入墙中的钢筋和门套加强板进行焊接固定,应将钢筋弯成弓形后再焊接,以免焊接变形导致门套的变形。
曳引式电梯、液压电梯导轨安装施工工艺5.1 材料要求5.1.1 导轨安装设备应包括电梯导轨、导轨支架、压导板、连接板(接道板)、导轨基础座及相应的连接螺栓等,规格、数量应与装箱单相符。
产品应有配套且完整的出厂检验合格证及技术文件。
5.1.2 导轨安装使用的材料均应有检验合格证或检验资料。
5.2 主要机具5.2.1 主要工具应包括小型卷扬机、电焊工具、电锤、麻绳、钢丝绳索、滑轮、榔头、导轨刨刀等。
5.2.2 主要测量工具应包括钢板尺、平直尺、钢卷尺、水平尺、塞尺、导轨校正仪、找道尺等。
5.3 作业条件5.3.1 电梯井道墙面施工完毕,其宽度、深度(进深)、垂直度应符合施工要求。
底坑应按设计标高要求打好地面。
5.3.2 电梯施工用脚手架应符合有关的安全要求,承重能力≥2500N/㎡(≈250kg/㎡),还应符合安装导轨支架和安装导轨的操作要求。
5.3.3 井道施工应采用36V及以下的低压电照明,每部电梯井道应单独供电,采用独立开关控制,且光照亮度应满足设计及使用要求。
5.3.4 上、下通讯和联络设备应调试至满足设计及使用要求。
5.3.5 层门口、机房、脚手架上、井道壁上无杂物,层门口、机房孔洞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防物体坠落。
5.3.6 检查预埋件应牢固可靠,不应遗漏,位置尺寸应正确,预留孔洞的位置及几何尺寸应正确。
5.3.7 导轨上的油污应擦洗干净。
5.3.8 调整支架位置及导轨时,应选择在无风和无其他干扰情况下作业。
5.4 施工工艺5.4.1 导轨安装宜按图5.4.1规定的流程进行:确定导轨支架位置安装导轨支架吊装导轨调整导轨图5.4.1 导轨安装工艺流程5.4.2 导轨支架安装位置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无导轨支架预埋铁的电梯井道壁上,应以图纸要求的导轨支架间距尺寸及安装导轨支架的垂线为依据,确定导轨支架在井道壁上的位置;2当图纸上无明确规定最下一排导轨支架和最上一排导轨支架的位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最下一排导轨支架安装在底坑地面以上不宜大于1000mm的相应位置;2)最上一排导轨支架安装在井道顶板以下不宜大于500mm的相应位置。
曳引电梯调试、试运行工艺标准(Ⅶ109)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额定载重量5000kg及以下,额定速度3.5m/s及以下的各类电力驱动曳引电梯的调试、试运行。
2施工准备2.1材料、设备2.1.1设备及其附属装置应全面检查,并应有出厂合格证,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试运转。
2.1.2限速器、安全钳、门锁装置及缓冲器应有型式试验报告副本。
2.2机具设备2.2.1安装器具:电工组合工具等。
2.2.2测试器具:转速表、兆欧表、接地兆欧表、电流表、万用表、声级计、加减速度测试仪、深度游标卡尺、直尺等。
2.3作业条件2.3.1电梯所有设备部件安装完毕,达到慢车试运行条件。
2.3.2机房、井道、轿厢、底坑、厅外各部位清理完毕。
2.3.3安全回路、厅门锁功能正常。
2.3.4液压缓冲器及曳引机注油部位按规定要求加油完毕。
2.4技术准备编制调试方案,并经审批,向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3.2操作方法3.2.1调试准备3.2.1.1整机检查(1)整机应具备现行国家标准《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规定的全部安全装置。
(2)整机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梯检验方法》GB10060的规定。
3.2.1.2机房内运行前检查(1)检查机房内所有电气线路的配置及接线工作是否均已完成,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是否均有良好接地装置,且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2)机房内曳引绳与楼板孔洞每边间隙应为20mm~40mm,通向井边的孔洞四周应筑有50mm 以上、宽度适当的防水台阶。
(3)机房内应有足够照明,并有电源插座,通风降温设备。
(4)机房门是防火门,并且向外开门,门口应有“机房重地、闲人免进”的警示标识。
3.2.1.3井道内的检查工作(1)清除井道内余留的脚手架和安装电梯时留下的杂物。
(2)清除轿厢内、轿顶上、轿厢门和厅门地坎槽中的杂物。
3.2.1.4安全检查(1)轿厢或配重侧的安全钳是否已安装到位,限速器应灵活可靠,要确保限速器与安全钳联动动作可靠。
曳引式电梯、液压电梯轿厢安装施工工艺7.1 材料要求7.1.1 轿厢零部件应完好无损,数量齐全,规格符合要求。
7.1.2 各传动、转动部件应灵活、可靠,安全钳装置应有型式试验报告结论副本,渐进式安全钳还应有调试证书副本。
7.1.3 材料应包括200mm×200mm的方木、20#工字钢、M16膨胀螺栓、L100mm×100mm角钢、直径大于50mm的圆钢或φ75mm×4mm的钢管、8#铅丝等。
7.2 主要机具7.2.1 主要工具应包括电锤、手电钻、3T及以上手拉葫芦、撬棍、钢丝绳扣、钢丝钳、梅花扳手、活扳手、榔头、圆锉、钢锯、螺丝刀、木锤等。
7.2.2 主要测量工具应包括水平尺、钢板尺、钢卷尺、线坠、塞尺等。
7.3 作业条件7.3.1 机房应装好门窗,门上加锁。
非作业人员不得出入,机房地面应无杂物。
7.3.2 顶层脚手架拆除后,应有足够作业空间。
7.3.3 安装现场施工用电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7的规定。
7.3.4 导轨安装、调整完毕。
7.3.5 顶层层门口无堆积物,应具有满足搬运大型部件的通道。
7.4 施工工艺7.4.1 轿厢安装宜按图7.4.1规定的工艺流程进行:准备工作安装底梁安装立柱安装上梁安装轿厢底盘安装导靴安装端站开关碰铁安装轿壁、轿顶安装门机和轿门安装轿顶装置安装超载、满载开关图7.4.1 轿厢安装工艺流程7.4.2 准备工作应包括下列内容:1按照制造厂的轿厢装配图,了解轿厢各部件的名称、功能,安装部位及尺寸要求;复核轿厢底梁的宽度与导轨距应相配,不相配时应按图检查并做出调整;在脚手架的相应位置搭设操作平台;2在顶层层门口对面的混凝土井道壁相应位置上安装两个L100mm×100mm角钢托架,每个托架用3个M16膨胀螺栓固定;在层门口处横放一根方木,在角钢托架和横木上架设两根200mm×200mm方木或两根20#工字钢;测量确认两横梁的水平度偏差不大于2/1000后,将方木端部固定;货梯应根据电梯井道尺寸的计算确定方木及型钢尺寸、型号;3井道壁为砖结构时,应在层门口对面的井道壁相应的位置上,剔两个与方木大小相适应、深度超过墙体中心20mm且不小于75mm的墙洞,用以支撑方木一端;4 当由电梯制造单位提供专用的轿厢安装夹具时,应检查此夹具的规格与导轨型号相配,且其附属配件齐备后,按照使用说明正确使用;5在机房承重钢梁上相应位置,当承重钢梁在楼板下时,应在轿厢绳孔旁横向固定一根直径不小于φ50mm圆钢或规格φ75mm×4mm的钢管,由轿厢中心绳孔处放下不小于φ13mm钢丝绳扣,宜悬挂一个手拉葫芦,安装轿厢时使用。
电梯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是为了确保电梯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控制而制定的。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电梯、液压电梯样板安装及基准线挂设工程。
杂物电梯安装工程不适用于本标准。
1. 施工准备1.1 施工前,应认真阅读电梯设备的技术文件,了解电梯的性能、结构、安装要求等。
1.2 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电梯安装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1.3 施工前,应检查施工现场的环境、设备、工具等,确保施工条件满足要求。
2. 土建交接检验2.1 电梯井道、机房、层门等部位的土建工程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
2.2 电梯井道内应清理干净,无杂物、积水等。
2.3 电梯导轨、对重导轨、层门导轨等应安装平稳、平行,间隙符合要求。
2.4 电梯电缆、控制线、信号线等应敷设规范,固定牢固。
3. 电梯设备安装3.1 电梯设备的安装应按照设备技术文件和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
3.2 曳引机、控制柜、对重、轿厢等主要部件应安装牢固,间隙符合要求。
3.3 电梯导轨、对重导轨、层门导轨等应进行防锈、润滑处理。
3.4 电梯电缆、控制线、信号线等应连接牢固,绝缘良好。
4. 电梯调试4.1 电梯调试应在电梯设备安装完毕、土建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
4.2 电梯调试应按照电梯技术文件和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
4.3 电梯调试包括曳引机调试、控制柜调试、轿厢调试、层门调试等。
4.4 电梯调试过程中,应检查电梯的运行平稳性、噪音、速度、制动等性能。
5. 电梯验收5.1 电梯验收应按照电梯技术文件、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
5.2 电梯验收包括设备验收、土建验收、性能验收等。
5.3 电梯验收过程中,应检查电梯的运行稳定性、安全性、舒适性等性能。
6. 施工安全与环保6.1 施工过程中,应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安全、环保法规,确保施工安全、环保。
6.2 施工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使用安全、合格的施工设备、材料。
6.3 施工现场应做好防火、防爆、防触电、防高空坠落等措施。
建筑设备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电梯工程部分电梯机房机械设备安装施工工艺标准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额定载重量5000kg及以下,额定速度3m/s及以下各类国产曳引驱动电梯机房机械设备安装工程。
2、施工准备2.1设备、材料要求:2.1.1机房机械设备的规格、数量必须符合图纸要求,且完好无损。
2.1.2承重钢梁和各种型钢的规格、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
2.1.3若主机、发电机基座使用的钢板制作时,钢板厚度不应小于20mm。
限速器、钢带轮基座使用的钢板厚度不应小于12mm。
且所有钢板表面要平整、光滑。
2.1.4焊接采用普通低碳钢电焊条,电焊条要有出石合格证。
安装用的机螺丝、膨胀螺栓、水泥等规格、标号要符合设计要求。
2.2主要机具:倒链、钢丝绳扣、水平尺、线坠、钢板尺、盒尺、电、气焊工具、电焊机、扳手、鎯头、撬扛、钢锯、电锤、塞尺等。
2.3作业条件:2.3.1机房间窗要齐全,地面干净,照明符合有关要求,且有足够的作业空间。
2.3.2机记建筑结构必须符合承载力的设计要求,地面孔洞的位置、大小要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
2.3.3吊装机器的挂钩要符合设计要求。
2.3.4若机器在地面上安装时,地面一定要抹平、抹光。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3.2.1钢梁安装前要刷防锈漆(交工前再刷一道)。
3.2.2按安装图确定钢梁位置。
3.2.3安装曳引机承重钢梁,其两端必须放于井道承重墙上(或承重梁),深入长度应与墙(或梁)外皮齐。
如曳引机承重钢梁长度不足,其深入长度应保证至少超出墙(或梁)的中心线2cm 以上,且不应小于7.5cm 。
在曳引机承重钢梁与井道承重墙(或梁)间垫δ≥16mm ,面积大于接触的钢板。
根据不同条件,选下列安装方法之一进行安装:3.2.3.1钢梁安在机房楼板下:在井道顶层高度能满足国标《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要求的条件下,钢梁宜安于楼板下,并将钢梁与楼板浇成一体(图3.2.3.1)。
曳引驱动电梯钢丝绳安装工艺项目负责人:XXX编写人:XXX审核人:XXX审定人:XXXXXXXXXX公司XXX年XXX月目录1、范围 (1)2、施工准备 (1)2.1设备、材料要求 (1)2.2主要机具 (1)2.3作业条件 (1)3、操作工艺 (1)3.1单绕式工艺流程 (1)3.2复绕式工艺流程 (1)3.3确定钢丝绳长度 (2)3.4放钢丝绳、剁断钢丝绳 (2)3.5挂钢丝绳、做绳头 (2)3.6调整钢丝绳张力有如下两种方法 (3)4、质量要求 (3)4.1保证项目 (3)4.2基本项目 (3)5、成品保护 (3)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3)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额定载重量5000kg 及以下,额定速度3m/s 及以下各类国产曳引驱动电梯钢丝绳安装工程。
2、施工准备2.1设备、材料要求2.1.1钢丝绳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无死弯、锈蚀、松股、断丝现象,麻芯润滑油脂无干枯现象,且保持清洁。
2.2.2绳头杆及其组件的数量、质量、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2.1.3钨金(巴氏合金)的数量要备够。
2.1.4截面2.5mm2以上的铜线;20号铅丝;汽油、煤油、棉丝。
2.2主要机具榔头、剁子(切断钢丝绳的工具)、成套气焊工具、喷灯、锡锅、盒尺、拉力秤。
2.3作业条件2.3.1做绳头的地方应保持清洁,熔化钨金的地方有防火措施。
2.3.2放开钢丝绳场地应洁净、宽敞,保证钢丝绳表面不受脏污。
3、操作工艺3.1单绕式工艺流程3.2复绕式工艺流程→3.3确定钢丝绳长度在轿厢及对重的绳头板上相应的位置分别装好一个绳头装紧。
绳头杆上装上双螺母,以刚好能装上开口销为准。
提起绳头杆(使绳头杆上的弹簧向压缩方向受力),用2.5mm2以上的铜线测量轿厢绳头锥体出口至对重绳头锥体出口的长度X。
则绳长L用下列公式确定:单绕式:L=0.996×(X+2Z+Q)复绕式:L=0.996×(X+2Z+2Q)其中:Z为钢丝绳在锥体内的长度(包括钢丝绳在绳头锥套内回弯部分);Q为轿厢离出厅门地坎高度。
电梯安装施工工艺要求(详细)来源:电梯知识网发布时间:2009—11-22 12:33:05 查看次数:399电梯安装工程施工工艺要求—-—-———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电梯、液压电梯样板安装及基准线挂设工程。
本工艺标准不适用于杂物电梯安装工程。
1 总则1。
1 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企业电梯安装工程施工工艺,保证工程质量,制订本工艺标准。
1.2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电梯、液压电梯样板安装及基准线挂设工程。
本工艺标准不适用于杂物电梯安装工程。
1.3 本工艺标准应与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配套使用。
1.4 本工艺标准是对电梯安装工程质量的最低要求,所规定的项目都必须达到合格。
1。
5 电梯安装工程质量验收除应执行本工艺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1 电梯安装工程电梯生产单位出厂后的产品,在施工现场装配成整机至交付使用的过程。
注:本工艺标准中的“电梯”是指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电梯、液压电梯。
2.0.2 电梯安装工程质量验收电梯知识网电梯安装的各项工程在履行质量检验的基础上,由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土建施工单位、安装单位等几方共同对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资料、隐蔽工程和施工检查记录等档案材料进行审查,对安装工程进行普查和整机运行考核,并对主控项目全验和一般项目抽验,根据本工艺标准以书面形式对电梯安装工程质量的检验结果做出确认。
2.0。
3 土建交接检验电梯安装前,应由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土建施工单位、安装单位共同对电梯井道和机房(如果有)按本工艺标准的要求进行检查,对电梯安装条件作出确认。
3 基本要求3.1 安装单位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3。
1.1 具有完善的验收标准、安装工艺及施工操作规程。
3.1.2 具有健全的安装过程控制制度。
工程名称交底部位工程编号日期交底内容:样板安装及基准线挂设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额定载重量5000kg及以下,额定速度3m/s及以下各类国产曳引驱动电梯样板安装及基准线挂设工程。
2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2.1.1 木质样板应选用无节、干燥、韧性强、不变形的木材。
并且应四面刨光、平直。
2.1.2 根据提升高度不同,样板横断面不小于表5-1中所列数值。
样板横断面要求表5-12.1.3 加工后横断面不小于l()()Xl(X)mm;的木方(架设样板)、角钢,M16膨胀螺栓,U 形卡钉,钉子,琴钢丝,8#铅丝等。
2.2 主要机具:电锤、铁锤、水平尺、直角尺、钢板尺、盒尺、线坠、墨斗。
2.3 作业条件:1.1.1 3.1井道内脚手架搭设完毕,并符合《建筑安装工程脚手架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安装部门提供的图纸要求。
1.1.2 脚手架平台最高点位于井道顶板下 1.5〜1.7m处为宜,以便稳放样板。
顶层脚手架立管最好用四根短管。
拆除此短管后,余下的立管顶点应在最高层牛腿子面500mm处,以便于轿厢安装(图5-1)。
1.1.3 3. 3脚手架排管档距以 1.4〜1.7m为宜,为便于安装作业,每层厅门牛腿下面200〜400mm 处应设一档横管,两档横管之间应加装一档横管,便于上下攀登,脚手架每步最少铺2/3的脚手板,各层交错铺板,以减小坠落危险(图5-2〃)。
1.1.4 3. 4脚手扳两端探出排管150〜200mm,用8#铅丝将其与排管绑牢(图5-2儿1.1.5 脚手架必须经过安全技术部门检查,验收后,方可使用。
1.1.6 现场施工用电、照明用电必须符合国标《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
1.1.7 各层厅门口必须设有良好的防护门;并且各层厅门口及每步脚手板上应保持干净、无杂物。
1.1.8 实际测量顶层高度,底坑深度应与图纸相符,并核算是否能满足该梯越程的要求。
3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3.1.1 搭设样板架:3.1.1.1 在井道顶板下面 1.2m左右处用膨胀螺栓将角钢水平牢固地固定于并道壁上(图5-3 )03.1.1.2 若井道壁为砖墙,应在井道顶板下 1.1m左右处沿水平方向剔洞,稳放样板木支架, 并且端部固定(图5-4)。
曳引电梯施工工艺标准一、曳引电梯井道测量及放线施工工艺标准工艺流程• 1.搭设样板架→2.测量井道、确定基准线→3.样板就位,挂基准线→4.机房放线3.样板就位,挂基准线•基准线共计10根,其中: a.轿厢导轨基准线4根;b.对重导轨基准线4根;c.厅门地坎基准线2根(贯通门4根)。
4.机房放线•用线坠通过机房预留孔洞,将井道样板上的轿厢导轨轴线、轨距中心线等引至机房地面。
•以各轴线、中心线及其垂直交叉点为基准,划出各绳孔的准确位置。
•根据划线的准确位置,修正各预留孔洞,并确定承重钢梁(墩)及曳引机的位置。
质量标准主控项目基准线尺寸必须符合图纸要求,各线偏差不大于0.3mm。
基准线必须保证垂直。
一般项目样板架水平偏差不大于2/1000。
并列电梯、厅门中心距偏差不大于20mm。
相对电梯、厅门中心线偏差不大于20mm。
二、曳引电梯导轨支架和导轨安装工艺标准工艺流程• 1.确定导轨支架位置→2.安装导轨支架→3.安装导轨→4.调校导轨1.确定导轨支架位置2.1.1最下一排导轨支架安装在底坑地面以上1000mm的位置;最上一排导轨支架安装在井顶板以下不大于500mm的位置。
在确定导轨支架位置的同时,还应考虑导轨连接板(接道板)与导轨支架上能相碰,错开的净距离上小于30mm。
2.1.2以最下层导轨支架为基点,往上每隔2000mm设一排支架,如遇到接道板可适当放大间距,但最大上应大于2500mm。
2.安装导轨支架2.2.1混凝土现浇结构,则采用膨胀螺栓直接固定导轨支架。
2.2.2若厂家无要求,膨胀螺栓的规格不小于φ16mm。
3.安装导轨2.3.1底坑固定好导轨底座,并找平垫实,其水平误差不大于1/1000。
2.4.2两导轨的侧工作面和端面接头处的台阶应不大于0.05mm质量标准•如超过应修平,修平长度应大于300mm。
•导轨接头处缝隙不应大于1.0mm,导轨工作面接头处台阶不应大于0.15mm。
三.曳引电梯轿厢及对重安装施工工艺标准工艺流程1.准备工作→2.安装底梁→3.安装立柱→4.安装上梁→5.安装轿底→6.安装导靴→7.安装轿壁、轿顶→8.安装轿门装置及开门机构→9.安装轿厢其它装置→10.对重框架吊装就位→11.对重导靴安装调整→12.安放对重块并固定•块数=[轿厢自重+额定载荷×(0.4~0.5)-对重框架重]÷每块配重的重量•质量标准•启闭轻快平稳、无冲击震动。
中分门关闭时上下部同时合拢,门缝一致。
•极限开关碰铁安装要垂直,垂直偏差不大于1/1000,最大的偏差不大于3mm。
•当轿厢或对重架与反绳轮时,反绳轮应设置防护装置和挡绳装置。
•当轿顶外侧至井道壁水平方向的自由距离大于0.3m时,轿顶应装防护栏及警示式标识。
•对重块要固定可靠。
四、曳引电梯厅门安装施工工艺标准工艺流程• 1.稳装地坎→2.安装门立柱、门头、门套→3.安装门扇、调整厅门→4.锁具安装4.锁具安装•门扇安装完后,应立即将强迫关门装置装上,保持厅门的关闭状态。
•当轻微用手扒开门缝时,在无外力作用下,强迫关门装置应能自动使门扇闭合严密。
•质量标准主控项目•层门锁钩必须动作灵活,在证实锁紧的电气安全装置动作之前,锁紧元件的最小啮合长度为7mm。
•层门强迫关门装置必须动作正常。
•层门地坎至轿厢地坎之间的水平距离偏差为+30 mm(企业标准:+20 mm),且最大距离严禁超过35mm。
•动力操纵的水平滑动门在关门开始的1/3行程之后,阻止关门的力严禁超过150N。
一般项目•门刀与层门地坎、门锁滚轮与地坎间隙不应小于5mm。
•层门地坎水平度误差不得大于2/1000,地坎应高出装修地面2~5mm。
•厅门门框立柱的垂直误差和门头滑道的水平误差不应超过1/1000,门扇垂直度偏差不大于2mm。
•门扇与门扇、门扇与立柱、门扇与门楣、门扇与门口处轿壁、门扇下端与地坎的间隙,乘客电梯不应大于6mm,载货电梯不应大于8mm。
五、机房曳引装置及限速器装置安装工艺标准工艺流程• 1.安装承重钢梁→2.安装曳引机和导向轮→3.安装限速器→4.安装钢带轮•紧急操作装置动作必须正常,曳引机抱闸搬手及盘车轮必须放置于较易接近处,紧急救援操作说明及平层标记表必须贴于易见处。
•当曳引机承重钢梁需埋入承重墙时,埋入端长度应超过墙厚中心至少20mm,且支承长度不应小于75mm。
•机房内钢丝绳与楼板孔洞边缘间隙为20~40mm,通向井道的孔洞四周应设置高度不小于50mm的台缘。
•曳引机减速箱内油量应在油标所限定的范围内。
•轿厢空载时,曳引轮垂直度偏差±2mm,导向轮端面与曳引轮端面的平行度偏差小于1mm。
•限速器绳轮、钢带轮、导向轮安装必须牢固,转动灵活,其垂直度偏差小于0.5mm。
六、井道机械设备安装施工工艺标准工艺流程• 1.安装缓冲器底座→2.安装缓冲器→3.安装限速绳涨紧装置、挂限速绳→4.安装选层器下钢带轮、挂钢带→5.安装曳引补偿装置1.安装缓冲器底座主控项目•限速器动作速度整定封记必须完好,且无拆动痕迹。
•当安全钳可调节时,整定封记应完好,且无拆动痕迹一般项目•限速器涨紧装置与其限位开关相对位置安装正确,安全开关动作可靠。
•轿厢、对重的缓冲器撞板中心与缓冲器中心偏差不应大于20mm。
•液压缓冲器柱塞垂度误差不应大于0.5%,充液量应正确。
•补偿绳、补偿链等补偿装置的端部应固定可靠•验证补偿绳涨紧装置的电气安全开关应可靠,涨紧轮应安装防护装置七、曳引电梯钢丝绳安装施工工艺标准工艺流程• 1.确定钢丝绳长度→2.放、断钢丝绳→3.挂钢丝绳、做绳头→4.安装调整钢丝绳1.确定钢丝绳长度•采用无弹性收缩的铅丝或铜制电线2.放断钢丝绳•然后用钢锯、切割机、压力钳等工具截断钢丝绳•调整绳头弹簧高度,使其高度保持一致。
•钢丝绳张力调整后,绳头上双螺母必须拧紧,穿好开口销,并保证绳头杆上丝扣留有必要的调整量。
•质量标准主控项目•绳头组合必须安全可靠,且每个绳头组合必须安装防螺母松动和脱落的装置。
•钢丝绳应擦拭干净、严禁有死弯、松股、断丝、锈蚀现象。
•当轿厢悬挂在两根以上钢丝绳时,其中一根钢丝绳发生异常相对伸长时,为此而设的电气安全开关应动作可靠。
一般项目•绳头巴氏合金浇灌应一次完成,密实饱满,平整一致。
•每根钢丝绳张力与平均值偏差不应大于5%。
八、曳引电梯电气装置安装施工工艺标准工艺流程• 1.配置线槽、线管→2.放电缆、配线→3.安装电气开关→4.安装指示灯、按钮操作盘→5.导线的接、焊、包压头→6.安装井道照明1.安装控制柜•要求与门窗、墙的距离不小于600mm,与设备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
2.配置线槽、线管•金属软管安装固定点均匀,间距不大于1m,上固定端头长度不大于0.1m3.放电缆、配线•在挂随缆前应将电缆自由悬垂,使其内应力消除。
5.安装指示灯、按钮、操纵盘•呼梯按钮盒应装在厅门距地1.2~1.4m的墙上,盒边距厅门0.2~0.3m;6.导线的敷设及接、焊、包、压头7.安装井道照明•质量标准主控项目•所有电气设备及导管、线槽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必须可靠接地;接地支线应分别直接接至接地线干线接线柱上,不得互相连接后再接地。
•导体之间和导体对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必须大于1000Ω/V,且其值上得小于:动力电路和电气安全装置0.5MΩ;其它电路(控制、信号、照明等)0.25MΩ。
•主电源开关上应切断下列供电电路:轿厢照明和通风;机房和滑轮间照明;机房、轿顶和底坑的电源插座;井道照明,报警监控装置。
•导管、线槽的敷设应整齐牢固。
线槽内导线总面积不应大于线槽净面积60%;导管内导线总面积不应大于导管内净面积40%;软管固定间距不应大于1m,端头固定间距不应大于0.1m。
•接地支线应采用黄绿相间的双色绝缘导线。
•控制柜(屏)的安装位置应符合电梯土建布置图中的要求。
•轿厢顶部的接线盒必须有专用接地线.一般项目•机房内的配电屏、控制柜的安装应布局合理,横竖端正,整齐美观。
•电气装置的附属构架,电线管、槽的非带电金属部分的防腐处理应无遗漏。
•机房和井道内应按产品要求配线。
软线和无护套电缆应在导管、线槽或能确保起到等效防护作用的装置中使用。
护套电缆和橡胶套软电缆可明敷于井道或机房内使用,但上得明敷于地面。
九、曳引电梯调试、试验运行施工工艺标准工艺流程• 1.调试运行前的检查准备工作→2.电梯的整机运行调试→3.试验运行质量标准主控项目•断相、错相保护装置的功能有效•动力电路、控制电路、安全电路必须有与负载匹配的短路保护装置,动力电路必须有过载保护装置。
•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门锁装置必须与型式试验证书相符。
•轿顶、机房、底坑的急停装置动作必须正常。
•各安全开关必须动作可靠。
•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符合《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的规定。
•层门与轿门的试验必须符合下列规定:每层层门必须能够用三角钥匙正常开启。
当一个层门或轿门(在多扇门中任何一个门)非正常打开时,电梯严禁启动或继续运行。
•曳引式电梯的曳引能力试验必须符合《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的规定一般项目•曳引式电梯的平衡系数应为0.4~0.5。
•电梯安装后应进行实验;轿厢分别在空载、额定载荷工况下,按产品设计规定的每小时启动次数和负载持续率各运行1000次(每天不少于8h),电梯应运行平稳、制动可靠、连续运行无故障。
•噪声检验应符合《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的规定。
•运行速度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当电源为额定频率和额定电压、轿厢载有50%额定载荷时,向下运行至行程中段(除去加速减速段)时的速度,不应大于额定速度的105%,且不应小于额定速度的92%。
•观感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平层准确度应符合《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的规定。
质量记录•电梯负荷运行实验记录曲线图•电梯整机功能检测记录•电梯噪声测试记录•电梯安装外观质量检查记录•平层准确度测量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