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诸葛亮的对联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诸葛亮相关的对联前朝尚有孔明,后代仍传子房。
草船借箭传经,铁索连舟度峡。
二、
三分天下未足贪,七擒孟获空留名。
百万军中取上将,千里江山独步良。
三、
才智如神无人及,谋略过人尽皆惊。
雄心壮志三分国,文韬武略万世名。
四、
卧龙风范千古留,赤壁战役劫难逃。
勇冠三军战神将,智谋百计定乾坤。
五、
长坂桥畔傲英雄,神机妙计斩颜良。
千言万语尽凝成,一世功名尽归空。
六、
空城计谋巧如神,华容道上露机心。
识破谋略破天机,胜败悠悠事难成。
七、
铁笼城下马超猖,单骑救主远投悬。
忠心耿耿谋定胜,智计超群志在乾。
八、
匹马单枪战虏酋,虎狼之师尽归休。
万夫莫敌威仪存,鼓舞士气海内知。
概括诸葛亮一生主要功绩的一副对联
1. 上联:三分天下展谋略,下联:六出祁山显忠魂。
(就像棋手布局一样,诸葛亮巧妙地规划出三分天下的局势,这不厉害吗?)
2. 上联:舌战群儒展风采,下联:草船借箭显智谋。
(你想想,能在那么多人面前侃侃而谈,这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吗?)
3. 上联:安居平五路沉稳,下联:定计捉张任机智。
(面对五路大军来袭还能如此沉稳应对,诸葛亮多牛啊!)
4. 上联:智算华容道惊人,下联:巧布八卦阵非凡。
(这华容道的算计,简直让人惊叹不已啊!)
5. 上联:南征蛮夷施仁政,下联:北伐中原立壮志。
(他对蛮夷都能施行仁政,这胸怀多宽广啊!)
6. 上联:发明木牛流马巧,下联:撰写出师表情真。
(那木牛流马多精巧啊,出师表又饱含着多少真情!)
7. 上联:火烧博望坡勇猛,下联:气死周瑜艺高超。
(这火烧博望坡多勇猛啊,能气死周瑜,这手段多厉害!)
8. 上联:隆中对策定乾坤,下联:白帝托孤付重任。
(在隆中就把天下给定了,这是何等的智慧!)
9. 上联:七擒孟获收人心,下联:九伐中原报国情。
(七擒孟获,这得需要多大的耐心和智慧啊!)
10. 上联:辅佐幼主忠心赤,下联:累死军中美名扬。
(一心一意辅佐幼主,最后累倒在军中,这得多让人敬佩啊!)
诸葛亮的一生,真的是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智慧和忠诚令人敬仰,他的功绩更是值得人们永远铭记和传颂。
有关诸葛亮的对联诸葛亮,古代蜀国丞相,被誉为“卧龙”。
他以他的智慧和才华,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
他的智谋和战略使他成为世人的焦点。
正因如此,许多人通过对联来展示他的卓越才华和崇高品德。
本文将探索一些与诸葛亮有关的对联,以及他的成就和影响。
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被尊为智者和谋士。
他通过对内政治和对外战争的精准计划,切实维护了蜀国的利益。
以下是一些与他的智谋和军事策略相关的对联:1. 智者无敌谋天下,卧龙藏虎震四方。
2. 谋略如神调兵阵,一纸诏书尽师尊。
这些对联反映了诸葛亮的战略智慧和独特的才能。
他善于通过谋略和计谋来应对复杂的问题,并在战场上制定巧妙的战术。
尤其是在著名的赤壁之战中,他的火攻计策使曹军溃败,成为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一段佳话。
除了他的智谋和战略,诸葛亮还被视为一位具有高尚品德和良好道德的人。
以下是一些与他的品德和人格相关的对联:1. 博学明理操逢迎,忠心义气护蜀山。
2. 严谨正直不负国,忠诚坚贞报丞云。
这些对联表达了诸葛亮作为一位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忠诚和正直,同时也凸显了他的高尚品格。
他一直秉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以及对法律和道德的坚守。
诸葛亮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他生前的时代。
他的智慧和品德在后世被广泛称颂,对于中国文化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与他的影响力相关的对联:1. 千载流芳崇卧龙,四海英杰尽登峰。
2. 智者谋国留千古,丞相英名传四方。
这些对联突显了诸葛亮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和他对后世的影响。
他的才华和智慧成为了人们学习和崇拜的对象。
总之,与诸葛亮相关的对联展示了他作为一位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才华和智慧,以及他作为一位高尚品德的典范。
他的智谋策略和军事计划为中国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的影响力在后世持续传承。
我们通过对联来缅怀并赞颂他的伟大成就,以及对他的敬仰之情。
无论何时何地,诸葛亮的名字和他的卓越才能都将被人们永远铭记。
概括诸葛亮一生功绩的对联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化名人,他于三国时期在蜀汉主持政务和军事,为蜀汉的发展和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
以下是一对联来概括他的一生功绩:
上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下联:一统江山,辅汉室倾
对联解释:
- 上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表达了诸葛亮对自己事业的奉献精神和决心。
他一生致力于维护汉室江山,为此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 下联“一统江山,辅汉室倾”反映了诸葛亮的政治目标和使命。
他希望能够统一中国,让天下重新恢复安定和平的局面。
同时,他也十分关注汉室江山的兴衰,不惜一切代价维护它的稳定和安全。
诸葛亮在蜀汉时期担任丞相,他不仅精通军事、政治、文化等领域,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文化名人。
他主持修建了蜀汉的城墙、桥梁等基础设施,推动了蜀汉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同时在外交方面,他成功地处理了与东吴的关系,促成了两国的和平相处。
在蜀汉的政治和军事方面,他提出了“治国必先安民,安民必先修身,修身必先明礼,明礼必先诚意,诚意必先致知,致知必先读书”的治国理念,为蜀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拓展:
- 诸葛亮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文化名人。
他热爱读书和学习,推崇儒家思想,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下”的理念。
他的读书理念“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的经典名言。
- 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被誉为“卧龙”,他的才华和贡献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尊重。
他的思想和事迹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有关诸葛亮的诗句和对联1.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诸葛亮的大名在历史的长河里闪耀。
这诗句一下子就让人感受到他那威震宇宙般的影响力。
2.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你想啊,刘备三次去请他,这得多看重他的才能呀。
他呢,为了蜀汉两朝尽心尽力,就像一位忠诚的守护者,这种老臣之心真让人钦佩。
3. 对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哇塞,这对联把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全概括了。
就好比一个超级英雄的履历表,从收取东西二川,到摆八卦阵,再到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哪一件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呢?4.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多让人惋惜啊。
他就像一个怀揣着伟大梦想的勇士,还没实现目标就倒下了。
多少英雄读到这儿都会忍不住热泪盈眶呢。
5. 有这样一句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他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功劳太大了,那八阵图更是神来之笔。
这就好像在一场复杂的棋局里,他是那个最厉害的棋手,步步为营。
7. “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
”这仿佛在问,有谁真正了解那个隐居的卧龙先生呢?他在等待时机的时候,也是满心忧愁啊,就像一个满腹才华却无人知晓的艺术家。
8. 对联“诸葛有才真命世,关张无命欲何如。
”诸葛亮那么有才华,真的是应运而生的大才。
可是关羽、张飞早早离世,这又能怎样呢?感觉就像一个团队,最聪明的大脑还在,可得力的助手却没了。
9. “世乱英雄百战余,孔明方此乐耕锄。
”乱世之中英雄们征战不停,可诸葛亮却悠然地耕种等待时机。
这就像暴风雨来临前,一只雄鹰静静地栖息在枝头,看似平静,其实是在积蓄力量。
10. 对联“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说他和伊尹、吕尚不相上下,指挥起来比萧何、曹参还厉害呢。
这不是在夸他是超级厉害的战略家吗?就像把他放在一个高手云集的武林大会上,他也是最耀眼的那个。
,诸葛亮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贵为三国时代蜀国的丞相,拥有卓绝天下的军事才能,成为后世无数人顶礼膜拜的对象,那么,关于诸葛亮有哪些经典流传的对联呢?下面小编为您一一搜集~!诸葛亮个人资料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1]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邪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关于诸葛亮的对联 :南阳武侯祠有一副著名的对联:收二川,摆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设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按金木土爻之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上联嵌入数字一至十,下联嵌入五方和五行,对诸葛亮的生平事迹进行了高度的概括。
注:收二川:辅佐刘备收取东川(汉中)、西川(益州)。
排八阵:陆逊火烧蜀军连营七百里,诸葛亮为救刘备在入川路上布设八阵图。
六出七擒:六出祈山,七擒猛获。
五丈原前,点三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布七星灯阵向北斗续命,自三顾茅庐忠心扶汉,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取西蜀:辅佐刘备占领西川,成就蜀汉霸业。
定南蛮:亲征南中,南蛮首领孟获被诸葛亮七擒七纵,最后终于臣服蜀汉,不再造反。
东和北拒:东和吴国孙权,北抗魏国曹操。
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借东风,火烧赤壁。
成都武侯祠也有一副对联,赞颂诸葛亮在蜀中的功绩: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尊教受;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
关于诸葛亮的对联关于诸葛亮的对联有哪些呢?又有哪些能描写出诸葛亮这个人物的对联流传后世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诸葛亮的对联,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罗贯中《三国演义》中赋于诸葛草庐的门联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
--罗贯中《在国演义》中以除庶之口赋咏诸葛亮经天纬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计。
--罗贯中《三国演义》中再以徐庶之口赋咏诸葛亮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清代赵藩撰成都武侯祠“攻心”联丞相当年曾驻马;*山终古此蟠龙。
--佚名题*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祠荐公一掬建业水;听我三终梁父吟。
--顾孝廉题*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祠许先帝驰驱来连吴会;有儒者气象上继伊周。
--刘忠诚题*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祠风景依然,名士曾杭衣带水;云霄如在,寓公为集草堂资。
--陈宗濂题*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祠驻马此重经,莫问渠天发残碑,临硎断阙;卧龙如何作,愿为我翦除他族,开济清时。
--冯梦华题*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祠慕纶巾羽扇风流,俎豆维新,恍之西蜀祠堂南阳庐舍;冠钟阜石城名胜,*山依旧,渺矣吴宫花草晋代衣冠。
--佚名题*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词八千余年上下古;七十二家文字奇。
--清·顾槐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云归大漠随舒卷;门对寒流自古今。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龙去崇朝作霖雨;我来高卧想羲皇。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诸葛大名垂宇宙;元戎小队出郊垧。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梁父吟成高士志;出师表见老臣心。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真人白水生文叙;名士青山卧武侯。
--陶澍典诸葛亮题湖南省南阳城楼旨寻六家,业窥五际;内学七纬,旁通三微。
--清·顾嘉蘅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自古宇宙垂名,布衣有几?能使山川增*,陋世何妨。
--单家驹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赞美诸葛亮的对联
1.“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2.“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杜甫《八阵图》
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4.“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李白《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季》
5.“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罗隐《筹笔驿》6.“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7.“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
”——白居易《咏史》8.“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
”——温庭筠《过五丈原》
9.“犹悲坠泪碣,尚想卧龙图。
”——李商隐《武侯庙古柏》10.“轩皇传上略,蜀相运神机。
”——刘禹锡《观八阵图》11.“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李白《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季》
12.“管乐有才真不忝,梁父吟成恨有余。
”——李商隐《筹笔驿》
13.“八阵风云布时雨,七擒牛马壮秋风。
”——王阳明《题诸葛武侯像》
14.“诸葛来西国,千年爱未衰。
”——苏轼《隆中》
15.“四川全国牙旗底,万里长江羽扇中。
”——项安世《送潜江令徐盈》
16.“武侯当此时,龙卧独摧藏。
”——石介《过魏东郊》
17.“留侯武侯者,将相俱能任。
”——邵雍《题留侯庙》
18.“遗庙空萧然,英灵贯千岁。
”——岑参《先主武侯庙》。
描写诸葛亮的对联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3、义胆忠肝,六经以来二表;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
4、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尊教受;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
5、收二川,摆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设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按金土木爻之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6、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7、月照纱帐,个个孔明诸葛亮
雪飘梅岭,处处香山白乐天
8、日月同悬出师表,风云常护定军山。
青山绕郭宜龙卧,翠柏参天有鹤来。
9、有庐堪千古,读策定三分。
10、草庐卧龙,王佐动先主三顾,兰田生玉,英才起吴帝唯称。
11、梁父吟成高士志,出师表见老臣心。
12、诸葛亮乘木牛流马持连弩驱吐火木兽创八阵服三国演义群将
逍遥子踏凌波微步游北冥于天山折梅摆珍珑会天龙八部众生
13、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14、一对二表三分鼎六出七纵八阵图
15、三分天下四川地六出祁山五丈原
16、草庐三顾,鼎足三分,不朽当年三义
君臣一德,兄弟一心,无双后汉一人
17、佐玄德,破孟德,而后南北三国分鼎
生阳都,仕成都,从此东西两地生辉
18、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描写三国名人的9副对联,对仗工整,文采飞扬,忍不住记在心里第1副: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这个对联赞誉了诸葛亮治理蜀国的功绩。
诸葛亮在历史上虽然不像《三国演义》小说里面描写的那么神机妙算,但是在治理蜀国方面确实做出了很显眼的成绩。
这个上联称赞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七擒七纵赢得孟获臣服,联吴抗魏取得成效;下联称赞诸葛亮的政务才能,审时度势,虽然法律严格,但是百姓安居乐业。
可以说,一个对联就可以看出古人对诸葛亮的佩服和怀念,真是令人拍案叫绝。
第2副:顾曲有闲情,不碍破曹真事业;饮醇原雅量,偏嫌生亮并英雄。
这个对联描写的是吴国名将周瑜。
相传周瑜精通音乐,能够听出音乐弹奏中的错误,当时有“曲有误,周郎顾”的说法。
而赤壁之战抵抗曹操的大军,更是成为周瑜的经典战役。
下联说的就是周瑜和诸葛亮的关系,“既生瑜,何生亮”,可以说周瑜是生不逢时啊。
周瑜原本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他曾经举荐鲁肃,显示出他的大公无私。
但是在《三国演义》中,周瑜却被诸葛亮气死,显得周瑜有点气量狭窄了。
第3副:雄猛让一人,武善捉刀文握管;精忠传万世,唐曾显姓宋留名。
这个对联描写的猛将张飞。
历史上的张飞其实并不是大老粗,反而书法很好,相传有《刁斗铭》的作品,以致于到明代还有人称赞张飞说:“江上祠堂横剑佩,人间刁斗重银钩。
”上联是说张飞文武双全,下联巧妙的用了“藏名”的方式:唐曾显姓宋留名,是指唐代抵抗安史之乱的名臣张巡和抗金名将岳飞,一个取姓,一个取名。
这样的对联真是文采飞扬,十分经典。
第4副:元龙币聘以来,泽被广陵,到此曰青囊未烬;孟德头颅安在,烟消漳水,让先生碧血常新。
这个对联描写是华佗。
元龙,是指三国谋士陈登,华佗曾为他治寄生虫病。
青囊,指医书。
下联的孟德头颅安在,是指华佗曾经想要为曹操治头痛的病,但曹操不放心,反而将华佗杀死。
千年后曹操的头颅不在了,但是华佗的医名依旧常在人间。
第5副:赤面秉赤心,乘赤兔追风,间关中无忘赤帝;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三顾茅庐相关的对联
1、上联:三顾茅庐,三兄弟三请诸葛亮;下联:一座空城,一弹琴一计谋退敌。
2、上联:三顾茅庐,三兄弟三请诸葛亮;下联:四渡赤水,四方军四处军威振。
3、上联:三顾茅庐,三兄弟三请诸葛亮;下联:四世同堂,四代人四方传佳话。
4、上联:三顾茅庐,三兄弟三请诸葛亮;下联:两钓渭水,两父子两邀姜太公。
5、上联:三顾茅庐,三兄弟三请诸葛亮;下联:三国争霸,三君主三势分天下。
6、上联:三顾茅庐,三兄弟三请诸葛亮;下联:一部兵书,一生计一人唯孙子。
7、上联:三顾茅庐,三兄弟三请诸葛亮;下联:十面埋伏,十路人十计战国策。
8、上联:三顾茅庐,三兄弟三请诸葛亮;下联:七次用兵,七大胜七纵南蛮王。
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赞颂诸葛亮在蜀川的功德的对联:“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尊教受;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这副对联仅用了短短的十个字,赞颂了诸葛亮才高睿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功绩。
所谓“两表”是指诸葛亮入川后为蜀汉大业所作的前、后两个《出师表》;还“一对”是指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时所作的《隆中对》,在文中诸葛亮有“三分天下”的精辟分析。
定军山武候祠对联:义胆忠肝,六经以来二表;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忠昭玉宇,义薄云夭——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非学无以广才,非志岂可成器——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淫漫不能励精,险躁何以怡情——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出师两表堪王佐,隆中一对乃相才——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奉命于危难之际,受任于存亡之秋——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鞠躬尽瘁铭后世,公忠体国厉儿孙——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兰溪一日风云会,国中千里草木香——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琅琊有幸承宗祧,睿智无尘毓后人——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劝刘禅亲贤远佞,为社稷激浊扬清——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英灵常照天地永,妙韬时昭日月明——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神机妙算七擒孟获,亮节孤忠六出祈山——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诸葛先祖名垂宇宙,阳都后裔声蜚中华——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一片丹心《出师表》,万斛深情《诫子书》——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大贤高鉴奉公守法必赏,公烛无私作奸犯科定罚——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鞠躬尽瘁酬三顾隆恩食不甘味,敬礼竭忠做两朝宰寝不安辅席——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临溪修建忠武祠遗后代祭祖厉志,傍山营造诸葛庙教来者瞻容思功——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三江汇合人杰地灵八卦村居诸葛后裔,七省通衢物阜民丰兰溪水沐武侯遗徽——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先生为千古名臣呈两表拼六出殚精竭虑创汉室辉煌伟业,兰溪乃一方宝地通七省汇三江延祀承宗育诸葛大好儿孙——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鞠躬尽瘁兮诸葛武侯诚哉武,公忠体国兮出师两表留楷模——成都:郭沫若题武侯祠诸葛亮殿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成都:赵藩题武侯祠诸葛亮殿勤王事大好儿孙三世忠贞史笔犹褒陈庶子,出师表惊人文字千秋涕泪墨痕同溅岳将军——成都:刘咸荥题武侯祠诸葛亮殿。
收二川,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上联有排八阵图、七擒孟获、六出岐山、病卒五丈原、三顾茅庐;下联有赤壁之战。
1、功盖复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唐代:杜甫《八阵图》
白话文释义:三国鼎立你建立了盖世功绩,创八阵图你成就了永久声名。
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唐代:杜甫《蜀相》白话文释义:三顾茅庐频繁的商制论天下大计,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
3、诸葛大名垂宇宙百,宗臣遗像肃清高。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白话文释义:诸葛亮大名垂宇宙且万古流芳,他清高的品性真令人无比敬仰。
4、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代:陆游《书愤五首·其一度》。
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对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六出:(六出祁山,刘备死后,为完成辅汉兴刘的大业,诸葛亮六次北伐中原,每次都是从祁山出兵)七擒:(七擒孟获,南蛮王孟获造反,诸葛亮带兵镇压,为收复南蛮人心,七次擒住孟获而不杀,终使孟获心服口服外带佩服,发誓永不造反)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即荆益二川,为蜀汉基业打下了地盘)东和:(东和孙权)北拒:(北拒曹操)排八阵:(摆设八卦阵)八阵这是战国时大军事家孙膑创造的,据说是受了《易经》八卦图的启发,所以又称八卦阵。
具体阵势是大将居中,四面各布一队正兵,正兵之间再派出四队机动作战的奇兵,构成八阵。
八阵散布成八,复而为一,分合变化,又可组成六十四阵。
当年诸葛亮是用石头在四川奉节布设过八阵的方位,作为教练将士演习阵法之用,名为八阵图。
众所周知,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在中国历史上是数一数二的,而诸葛亮之所以智谋过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八阵图》。
后人以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赞之,陈寿也在《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里说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后来因为一些小说如《演义》等的渲染,八阵图变得很神秘,但其实早在战国时期的《孙膑兵法》里就有《八阵篇》东汉班固的《封燕然山铭》中说勒以八阵,莅以威神可见八阵早在诸葛亮以前就有了。
当然,诸葛亮的八阵,又并非前人的八阵。
他是在总结前人基础上发展而成,已经是他自己的八阵了,所以名成八阵图还是说得很正确的。
夷陵之战,诸葛亮料定刘备必败,就设下石兵八阵,差点把陆逊困死其中,多亏诸葛亮的老丈人黄承延带路,才勉强逃出。
晋朝和唐朝对他的八阵有很深的研究,可惜后来失真。
至于八阵到底是哪八阵,有《小学绀珠》说是洞当阵,中黄阵,龙腾阵,鸟飞阵,折冲阵,虎翼阵,握机阵,连衡阵而另一中在《兵略纂闻》中说是天地风云龙虎鸟蛇。
诸葛亮隆中故居楹联答案:两表酬三顾,一对定千秋。
诸葛亮隆中故居的楹联是:两表酬三顾,一对定千秋。
这副楹联中的“两表”指的是诸葛亮入川后为蜀汉大业所作的前、后两个出师表;“一对”则是指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时所作的隆中对。
这副楹联体现了诸葛亮的高瞻远瞩和忠诚为国的精神。
扩展: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诸葛亮的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下面我们盘点一下几大诸葛亮纪念地上的楹联:一、琅琊阳都诸葛亮故里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东南部砖埠镇诸葛村,是诸葛亮出生和少年居住生活的地方。
古城面积大约7万平方米,现有诸葛亮故里纪念馆、诸葛宗祠、卧龙公园、武侯双阕、汉街、西山诸葛亮公园、诸葛亮城等历史遗迹和纪念建筑,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寻根祭祖、探寻文化渊源。
纪念馆大门:沂汶蒙三水聚融,润毓千秋贤相;蜀魏吴一时鼎分,垂传万代智星。
纪念馆大门:沂河水幞头树碧波青山绘阳都春色;承祚文子美诗信史佳什颂诸葛高风。
诸葛祠大殿: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诸葛宗祠大门:乐哉斯游仰见明月;超然有悟时闻清钟。
诸葛宗祠大殿: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二、河南南阳卧龙岗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南阳卧龙岗上,初建于魏晋,盛于唐宋,有1800多年历史,南阳诸葛庐呈八角形,顶呈八角是取诸葛亮巧布八阵之意。
木雕回廊,环绕四周。
草庐屋檐的牌匾上刻有“诸葛草庐”四个大字,字体苍劲挺拔。
诸葛庐的现存建筑基本上保留着元、明时期的建筑特征,建筑占地约12万平方米,殿堂楼阁155间,牌坊、仙人桥、山门、大拜殿、茅庐、小虹桥、宁远楼等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
分布在两侧的建筑有诸葛井、碑廊、古柏亭、野云庵、老龙洞、伴月台、躬耕亭、读书台等。
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赞颂诸葛亮在蜀川的功德的对联:“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尊教受;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这副对联仅用了短短的十个字,赞颂了诸葛亮才高睿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功绩。
所谓“两表”是指诸葛亮入川后为蜀汉大业所作的前、后两个《出师表》;还“一对”是指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时所作的《隆中对》,在文中诸葛亮有“三分天下”的精辟分析。
定军山武候祠对联:义胆忠肝,六经以来二表;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忠昭玉宇,义薄云夭——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非学无以广才,非志岂可成器——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淫漫不能励精,险躁何以怡情——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出师两表堪王佐,隆中一对乃相才——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奉命于危难之际,受任于存亡之秋——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鞠躬尽瘁铭后世,公忠体国厉儿孙——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兰溪一日风云会,国中千里草木香——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琅琊有幸承宗祧,睿智无尘毓后人——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劝刘禅亲贤远佞,为社稷激浊扬清——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英灵常照天地永,妙韬时昭日月明——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神机妙算七擒孟获,亮节孤忠六出祈山——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诸葛先祖名垂宇宙,阳都后裔声蜚中华——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一片丹心《出师表》,万斛深情《诫子书》——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大贤高鉴奉公守法必赏,公烛无私作奸犯科定罚——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鞠躬尽瘁酬三顾隆恩食不甘味,敬礼竭忠做两朝宰寝不安辅席——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临溪修建忠武祠遗后代祭祖厉志,傍山营造诸葛庙教来者瞻容思功——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三江汇合人杰地灵八卦村居诸葛后裔,七省通衢物阜民丰兰溪水沐武侯遗徽——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先生为千古名臣呈两表拼六出殚精竭虑创汉室辉煌伟业,兰溪乃一方宝地通七省汇三江延祀承宗育诸葛大好儿孙——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鞠躬尽瘁兮诸葛武侯诚哉武,公忠体国兮出师两表留楷模——成都:郭沫若题武侯祠诸葛亮殿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成都:赵藩题武侯祠诸葛亮殿勤王事大好儿孙三世忠贞史笔犹褒陈庶子,出师表惊人文字千秋涕泪墨痕同溅岳将军——成都:刘咸荥题武侯祠诸葛亮殿。
关于诸葛亮的对联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题成都武侯祠
一对二表三分鼎六出七纵八阵图
——题陕西祁山五丈原诸葛庙
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
——题成都五侯祠
三分天下四川地六出祁山五丈原
——题成都武侯祠
异姓三贤:卧龙、谪仙、天下士
数代一堂:汉相、宋儒、战国才
——题山东恒台三贤祠
草庐三顾,鼎足三分,不朽当年三义
君臣一德,兄弟一心,无双后汉一人
——题湖北襄樊古隆中
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遵教受
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题四川成都武侯祠
收二州,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头点四十九盏星灯,一心只望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艾卦,水面偏能用火攻——武侯祠通用
佐玄德,破孟德,而后南北三国分鼎
生阳都,仕成都,从此东西两地生辉
——题山东临沂五贤祠
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
友子龙,师卧龙,龙友龙师
——题安徽祁门关帝庙
曰宫、曰殿、曰幸且曰奔,诗史留题,千古犹存正统
书吴、书魏、书汉不书蜀,儒臣特笔,三分岂是偏安
——题四川成都武侯祠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题四川成都武侯祠诸葛亮殿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题河南南阳卧龙岗宁远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