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酸碱平衡与沉淀平衡
- 格式:ppt
- 大小:986.00 KB
- 文档页数:53
酸碱平衡和沉淀平衡、配位平衡实验目的1.了解缓冲溶液的缓冲作用原理及配制。
2.掌握难溶电解质的多相离子平衡及沉淀的生成和溶解的条件。
3.了解配位平衡和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溶液的酸度的关系及平衡的移动。
实验原理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包括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和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及配合物的配位平衡等。
在弱电解质及其共轭酸(或共轭碱)的解离平衡或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具有相同离子的易溶强电解质,则平衡向左移动,产生使弱电解质的解离度或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降低的同离子效应。
由弱酸(或弱碱)及其盐等共轭酸碱对所组成的溶液(例如HAc —NaAc ,NH 3—NH 4C1,H 2PO 4-—HPO 42-等),其pH 值不会因加入少量酸、碱或少量水稀释而发生显著变化,具有这种性质的溶液称为缓冲溶液。
根据溶度积规则可以判断沉淀的生成或溶解。
当体系中离子浓度的幂的乘积大于溶度积常数,即Q>K sp 有沉淀生成;Q<K sp 时,无沉淀生成或沉淀溶解;Q =K sp 时,则为饱和溶液。
配合物的组成一般可分为内界和外界两个部分。
中心离子和配位体组成配合物的内界(一般为配离子或分子);配合物中除中心离子和配位体以外的部分为外界。
当简单离子(或化合物)形成配离子(或配合物)后,其某些性质会发生改变,如颜色,溶解度,氧化还原性质等。
例如Fe 3+能使I -氧化为I 2,但当形成配离子(如FeF 64-)后,却能把I 2还原为I -。
配离子在溶液中同时存在着配合过程和离解过程,即存在着配位平衡,如:Ag + + 2NH 3[Ag(NH 3)2]+ 2323]][[])([NH Ag NH Ag K ++=稳 K 稳称为稳定常数,不同的配离子具有不同的稳定常数,对于同种类型的配离子,K 稳值愈大,表示配离子愈稳定。
实验内容1. 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1)同离子效应:在试管中加入0.1mol ·dm -3HAc 2cm 3,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1~2滴,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然后分盛两支试管,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NH 4Ac(固),摇动试管以促进溶解,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