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冰箱的制冷系统
- 格式:docx
- 大小:663.40 KB
- 文档页数:17
冰箱能制造一个相对低温的环境来保鲜食物,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但是到底冰箱直冷的原理是什么呢,这个也许大家不太了解,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冰箱的制冷原理吧。
冰箱制冷原理一、冰箱的种类介绍:1. 吸收式电冰箱:该种电冰箱可以利用热源(如煤气、煤油、电等)作为动力。
利用氨-水-氢混合溶液在连续吸收-扩散过程中达到制冷的目的。
其缺点是效率低,降温慢,现已逐渐被淘汰。
2. 压缩式电冰箱:该种电冰箱由电动机提供机械能,通过压缩机对制冷系统作功。
制冷系统利用低沸点的制冷剂,蒸发时,吸收汽化热的原理制成的。
其优点是寿命长,使用方便,目前世界上91~95%的电冰箱属于这一类。
3. 化学冰箱:它是利用某些化学物质溶解于水时强烈吸热而获得制冷效果的冰箱。
4. 半导体电冰箱:它是利用对PN型半导体,通以直流电,在结点上产生珀尔帖效应的原理来实现制冷的电冰箱。
5. 电磁振动式冰箱:它是用电磁振动机作本动力来驱动压缩机的冰箱。
其原理、结构与压缩式电冰箱基本相同。
6. 太阳能电冰箱:它是利用太阳能作为制冷能源的电冰箱。
7. 绝热去磁制冷电冰箱、辐射制冷电冰箱、固体制冷电冰箱。
二、冰箱制冷原理详解1. 压缩机压缩制冷剂气体。
这将升高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橙色),而冰箱外部的热交换线圈帮助制冷剂散发加压产生的热量。
2. 当制冷剂流经安全阀时,液态制冷剂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因此它会膨胀并蒸发(浅蓝色)3. 当制冷剂冷却时,制冷剂液化成液体形式(紫色),并流经安全阀。
4. 在蒸发过程中,它会吸收热量,发挥制冷效果。
5. 冰箱内的线圈帮助制冷剂吸收热量,使冰箱内部保持低温。
然后,重复该循环。
快益修以家电、家居生活为主营业务方向,提供小家电、热水器、空调、燃气灶、油烟机、冰箱、洗衣机、电视、开锁换锁、管道疏通、化粪池清理、家具维修、房屋维修、水电维修、家电拆装等保养维修服务。
项目三电冰箱制冷系统的组成、作用及种类【课时安排】:8个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电冰箱的种类、规格和型号。
2、能力目标: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知识目标】:1、电冰箱组成。
2、电冰箱制冷系统的组成、作用及种类。
【教学过程】:知识点一:电冰箱的基本组成:一、概述它主要有箱体、制冷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附件四部分组成。
二、电冰箱组成1、箱体:电冰箱的躯体部分,且来隔热保温。
箱体内空间分为冷藏和冷冻两部分。
2、制冷系统:利用制冷剂在循环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作用,将箱内的热量转移至箱外空气中去,使箱内温度降低,达到冷藏、冷冻食物的目的。
3、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用于保证制冷系统按照不同的使用要求自动而安全地工作,将箱内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达到冷藏冷冻的目的。
4、附件:完善和适应冷藏、冷冻不同要求而设置的。
知识点二:制冷系统的组成1)压缩机(2)冷凝器(3)干燥过滤器(4)毛细管(5)蒸发器一、电冰箱制冷系统的制冷原理冰箱制冷系统工作经历了四个过程:压缩、冷凝、节流和蒸发。
(1)压缩机吸入来自蒸发器中的气态制冷剂,在内部汽缸内进行压缩,形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把压力提高到与冷凝温度相对应的冷凝压力,经高压阀门从高压排气管送入冷凝器中。
(2)进入冷凝器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沿盘管向大气环境散热,与大气环境交换热量,同时在内部由气态冷凝成液态。
(3)液态制冷剂经干燥过滤器吸收水分、滤除有形赃物,优化制冷环境,防止制冷系统冰堵和脏堵。
(4)液态制冷剂经毛细管节流,控制制冷剂的流量,控制对蒸发器的供液量;把压力由冷凝压力降至蒸发压力,送至蒸发器内。
(5)进入蒸发器的液态制冷剂,剧烈地汽化转变成气态制冷剂,同时,沿盘管吸收大量的热量,达到制冷目的。
制冷剂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二、压缩机它是制冷系统心脏。
压缩机通过做功把从冰箱蒸发器吸来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汽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汽。
电冰箱的原理应用一、电冰箱的原理电冰箱是一种常见的家用电器,它通过运用热力学原理来实现制冷的功能。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蒸发制冷循环原理:电冰箱的核心是制冷循环系统,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制冷剂在压缩和膨胀过程中发生相变,吸收和释放热量。
具体的制冷循环过程包括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四个阶段。
–压缩阶段:制冷剂在压缩机的作用下被压缩成高压、高温的气体。
–冷凝阶段:高温的制冷剂通过冷凝器散热,由气体转化为液体。
–膨胀阶段:液体制冷剂通过节流装置(膨胀阀)降压,同时温度也下降。
–蒸发阶段: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热蒸发,产生冷量。
2.压缩机的作用:电冰箱中的压缩机主要负责将制冷剂压缩成高压气体,增加其温度和压力,使其在冷凝器中散热。
压缩机是电冰箱中最重要的组件之一。
3.冷凝器和蒸发器:冷凝器和蒸发器是电冰箱中的换热器件,用于在制冷循环系统中进行热量的传递。
冷凝器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释放的热量散发出去,使其转化为液体。
蒸发器则通过吸热蒸发的方式,从物体中吸收热量,降低物体的温度。
4.温控系统:电冰箱中配备了温控系统,用于控制冷冻室的温度。
温控系统通常包括温度传感器、控制电路板和电动阀等组件。
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控制电路板会自动关闭电动阀,停止压缩机的工作,从而实现温度的控制。
二、电冰箱的应用电冰箱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食品保鲜:电冰箱通过制冷的方式,将食品置于低温环境中,有效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低温可以减缓食品中的微生物和酶的活性,阻止食品的腐败变质。
2.食品储存:电冰箱提供了足够的储存空间,方便存放各种食品和饮料。
同时,电冰箱中还配备了不同温度区域,如冷藏室和冷冻室,以满足不同食品的储存需求。
3.制冷饮品:电冰箱中的冷冻室可以制冷饮品,为人们提供冷藏和冷饮的需求,尤其在夏季炎热的天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环境控制:电冰箱不仅可以制冷,也可以用于加热。
通过改变制冷剂的流向,可以实现加热的效果,例如在冬季使用电冰箱保温或解冻食品时,可以利用这一特点。
家用电冰箱制冷原理从低于环境温度的物体中吸取热量,并将其转移给环境介质的过程,称为制冷。
由于热量只能自动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因此实现制冷必须包括消耗能量(如电能,机械能等)的补偿过程。
借助制冷系统消耗一定的电能,利用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液态→气态),放热(气态→液态)物理过程,强制热量由低温物体(冷柜内的食物)转至高温物体(室内空气)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
冰箱的制冷是一个热泵的原理,就是利用机械能,在冰箱保温的条件下,将热量从冰箱里面移出,这些热量在冰箱外面散去。
家用电冰箱制冷系统循环过程,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R-600a或HFC-134a)气体吸入气缸,经过压缩机压缩,变成高温高压的气态R-600a或HFC-134a,并排到冷凝器内,在冷凝器内,高温高压的R600a或HFC-134a气体与温度较低的环境进行交换,温度降低并冷凝为液体;液体R-600a或HFC-134a通过毛细管节流,降低压力后进人蒸发器,在蒸发器内吸热汽化,(未汽化的暂留在储液管里),汽化后被吸回压缩机,重新压缩。
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循环,使柜内温度降低。
整个制冷循环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1)绝热压缩:压缩机将蒸发后的低温低压制冷剂吸入,这时气体的理想状态是充分汽化,无液滴,稍微过热,经压缩机活塞的急剧压缩,对气体所做的机械功转换为热,使之变成高温高压气体,此压缩过程很短,被升温气体的热量几乎没有传到外部,故此过程称为绝热压缩过程。
(2)等温压缩:压缩机将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送至冷凝器中冷却到其完全液化,这段时间放出冷凝潜热,在此过程中,因制冷剂温度不变,仅发生气一液状态变化,故称为等温压缩。
在冷凝器末端,制冷剂全部液化后,温度有所下降,即为过冷。
在这一过程中,制冷剂通过蒸发器吸收的热量和压缩机活塞做功转换的热量已全部放出,这时已完成了将低温物体的热量送到高温的外界空气中的任务。
(3)绝热膨胀:液态制冷剂在毛细管中受到节流作用,使液体压力急剧降到蒸发压力,制冷剂在此过程中温度虽剧降,但因时间极为短暂,未能吸收外界的热量,故称绝热膨胀。
电冰箱的制冷原理及发展详解
一、电冰箱的制冷原理
电冰箱作为一种家用电器,它的制冷原理主要是借助化学反应来制冷。
具体而言,首先,冰箱内部包括一个真空管,管内装有一种具有制冷作用
的液态化学物质,当这种物质接触到真空条件下的空气中时,它会迅速蒸发,而在这种过程中形成的冷量可以降低冰箱内的温度。
其次,冰箱内装有带有电磁阀的过滤器,当这种液体穿过真空管时,
电磁阀的作用使其从管中慢慢流出,电磁阀会对流经过管的液体进行控制,在流经真空管产生制冷作用之后,再慢慢流回,以此来循环往复,既可完
成制冷,又可防止排出的液体浪费,节约能源,保持冰箱内的温度稳定。
二、电冰箱的发展
电冰箱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它是发明者尤金·艾克的发明,自那
以后,电冰箱就在不断地发展中。
电冰箱的发展历程主要有以下几个过程:(1)20世纪30年代,电冰箱生产商开始使用CFC(氯乙烯)作为电
冰箱中的制冷剂,由于CFC具有良好的制冷效果,温度控制更加准确,因
而在20世纪30年代电冰箱的销量开始呈现出良好的增长趋势。
(2)20世纪50年代,电冰箱制冷剂的使用开始减少CFC的消费,
开始采用更加环保型的制冷剂。
电冰箱制冷原理电冰箱作为现代家庭中常见的电器之一,我们经常使用它来存放和保鲜食物。
那么,电冰箱是如何实现制冷的呢?它背后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电冰箱的制冷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电器。
一、制冷循环系统电冰箱的制冷原理基于循环系统的工作。
它通过制冷剂在循环中的相态转变实现了制冷效果。
制冷循环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等组成。
1. 压缩机:压缩机是电冰箱的核心部件之一。
它的作用是将制冷剂气体压缩成高压气体,增加其温度和压力。
2. 冷凝器:冷凝器通常位于电冰箱的背部或侧面,它通过散热的方式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释放出来,并使其冷却变成高压液体。
3. 蒸发器:蒸发器位于电冰箱的内部,是制冷循环中的主要换热器。
通过蒸发器,制冷剂将高压液体迅速转变成低温低压的蒸汽状态,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来实现制冷效果。
4. 节流阀:节流阀用于降低制冷剂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的压力,使制冷剂从高压液体状态变为低温低压的蒸汽状态。
二、制冷原理详解基于上述制冷循环系统,电冰箱的制冷原理可以概括为四个步骤: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
1. 压缩:当电冰箱启动时,压缩机开始工作。
它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吸入,并通过压缩提高其温度和压力。
2. 冷凝: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流经冷凝器,与外界的空气接触,散发热量并冷却,逐渐转变成高压液体。
3. 膨胀:高压液体经过节流阀的调节,压力降低,流入蒸发器。
在节流阀的作用下,制冷剂迅速膨胀,压力和温度急剧下降。
4. 蒸发: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转变为低温低压的蒸汽状态,并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
通过这个过程,电冰箱内部的温度逐渐下降,食物得以保鲜。
三、制冷原理的应用电冰箱的制冷原理使得食物能够长时间保持新鲜。
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制冷原理的特点和要求来合理地使用电冰箱。
1. 温度设置:电冰箱的温度设置有高低档位,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调节温度。
一般来说,食物的冷藏区温度应设置在0℃至5℃,冷冻区的温度应保持在-15℃至-18℃之间。
电冰箱制冷工作原理电冰箱是现代家庭必备的电器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将食物和饮料等物品的温度降低,以保持其新鲜和长期储存。
那么,电冰箱是如何实现制冷的呢?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冰箱的制冷工作原理。
一、制冷循环系统电冰箱的制冷循环系统是其实现制冷的核心。
它由以下几个主要组件组成: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
1. 压缩机压缩机是电冰箱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的作用是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吸入,然后通过机械运动将气体压缩,提高温度和压力,使其转变成高温、高压的气体。
2. 冷凝器冷凝器位于压缩机的后方,其主要功能是散热,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冷却至高压液体。
在冷凝过程中,制冷剂释放热量,通过冷凝器的金属管道和散热风扇来散热。
3. 膨胀阀膨胀阀是连接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的一个小孔或管道,它的作用是限制制冷剂液体的流量,使其通过膨胀后进入蒸发器时形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
4. 蒸发器蒸发器是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组件,位于冷藏室或冷冻室内。
蒸发器接收来自膨胀阀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液体,使其蒸发为制冷剂气体。
在蒸发过程中,制冷剂吸收周围物体的热量,实现降温效果。
二、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电冰箱的制冷循环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四个过程。
1. 压缩过程压缩机通过机械方式将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吸入,然后通过压缩,使其温度和压力升高。
2. 冷凝过程经过压缩后,制冷剂气体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的管道中通过散热风扇的辅助下,散发热量并转变为高压液体。
3. 膨胀过程由冷凝器流出的高压液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限流,进入蒸发器。
在膨胀过程中,制冷剂液体压力骤降,温度也随之下降,同时转变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
4. 蒸发过程制冷剂进入蒸发器后,吸收周围物体的热量,使其蒸发为制冷剂气体。
这个过程中,蒸发器内的温度会显著下降,从而实现冷藏室或冷冻室的制冷效果。
重复以上四个过程,电冰箱就能保持持续的制冷状态,为食物和饮料提供冷藏和冷冻的环境。
冰箱制冷系统原理
冰箱的制冷系统原理主要分为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四个过程。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四个过程的原理和作用。
1. 压缩:冰箱内部有一个压缩机,其作用是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吸入,并通过压缩提高其温度和压力。
压缩机内的电机提供动力,使得压缩机能够将制冷剂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
2. 冷凝: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传导到冷凝器中,通过降温和放热的过程,使得气体转化成高温高压的液体。
冷凝器通常位于冰箱背后或底部,通过与周围环境的接触,使得制冷剂气体散发热量,从而降低温度和压力。
3. 膨胀: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经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内部由于膨胀阀的作用,使得制冷剂液体急剧膨胀,温度和压力迅速降低。
在这个过程中,制冷剂吸收了来自蒸发器的热量,使得蒸发器内的温度降低,形成制冷效果。
4. 蒸发:由于膨胀过程使得制冷剂温度降低,制冷剂在蒸发器内迅速蒸发成气体。
在这个过程中,蒸发器吸取了冰箱内部的热量,从而使得冰箱内部温度降低,起到制冷的效果。
制冷剂气体通过压缩机再次循环,重复执行整个制冷过程。
通过上述四个过程的循环,冰箱能够持续地将热量从冰箱内部转移到外部环境中,实现制冷效果。
这种基于压缩机和制冷剂的工作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家用冰箱、商用冷柜等制冷设备中。
电冰箱制冷系统工作原理
电冰箱制冷系统是通过循环工作流程来实现制冷的。
该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1. 压缩机: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核心部分。
它将制冷剂气体从蒸发器中吸入,然后通过增加其压力和温度将其压缩成高压气体。
2. 冷凝器:高压气体通过冷凝器,在外部环境的帮助下,释放热量并冷却为液体。
这个过程中,制冷剂的温度下降,但压力保持不变。
3. 膨胀阀:冷却的液体制冷剂经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
膨胀阀的作用是将高压液体制冷剂的压力降低,使其变为低压液体,同时也控制制冷剂的流量。
4. 蒸发器:低压液体制冷剂进入蒸发器后,在内部环境中吸热并蒸发。
这个过程中,蒸发器吸收了冰箱内部的热量,使冷藏室或冷冻室的温度降低。
5. 循环过程:上述部分工作循环不断重复。
当制冷剂在蒸发器蒸发后,压缩机将其再次吸入,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
通过这个循环工作流程,电冰箱制冷系统可以将冷冻室或冷藏室内部的热量吸收并释放到外部环境中,从而使室内温度降低,实现制冷效果。
§3.4 电冰箱的制冷系统(抽真空、充注制冷剂等)一、教学目标1、掌握电冰箱制冷系统各部件的结构及作用。
2、掌握电冰箱制冷系统维修工具(双表修理阀、真空泵)的使用方法。
3、掌握电冰箱制冷系统抽真空、充注制冷剂的方法和操作。
二、工具器材1、制冷压缩机2、双表修理阀3、真空泵4、电冰箱模型5 、制冷剂R12三、相关理论知识1、制冷压缩机(1 )制冷压缩机的分类压缩机主要类型有:活塞式、旋转式和涡旋式三种。
根据压缩机和电动机连接方式的不同,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可分为开启式、半封闭式和全封闭式三种。
电冰箱制冷系统使用的压缩机属于全封闭式压缩机。
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往复活塞式压缩机。
往复活塞式压缩机又可分为连杆式、滑管式、电磁式三种。
(2 )全封闭式压缩机的特点压缩机与电动机共用一主轴,安装在利用弹簧悬吊的钢制机壳内,机壳采用焊接密封。
从其外形看,封闭的外壳有三根铜管(即吸气管、排气管、工艺管)和一个电动机的电源接线盒(如图3.4-1 所示)。
全封闭式压缩机与开启式、半封闭式压缩机相比,结构更紧凑,重量更轻,噪音更小,制冷剂不易泄漏,日常维护工作量很小,特别适用于家庭小型制冷装置。
图3.4-1全封闭式压缩机外形图(3 )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的内部结构简介1)机械部分用专用工具打开压缩机顶盖,看见压缩机内部的机械部分,如图 3.4-2所示。
图3.4-2压缩机内部的机械部分2)压缩机的电动机小型压缩机的电动机大多是单相电动机,其绕组由启动绕组和运转绕组两部分构成, 常启动绕组较细、运转绕组较粗。
共有3个引出线端子:R、S、C,如图3.4-3所示。
图3.4-3压缩机的电动机(4 )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的工作过程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活塞在气缸中往返一次,曲轴旋转一周时,依次进行了压缩、排气、膨胀、吸气四个工作过程,如图 3.4-4所示。
电垃移14'统细引出綾共孑根•仆别対R ・乩「端产电妙机定绕俎引线 端/捕味” 拯左担克 内淞接线 柱上图3.4-4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的工作过程示意图(5 )压缩机的一般检查方法1)手指法将压缩机通电运转,用大拇指按住高压排气口或低压吸气口,如图 3.4-5所示。
图3.4-5手指法检查压缩机的吸、排气手指法结果分析如下:a、手指按不住排气口,再用手指按住吸气口,若感觉有较强的吸力,表示压缩机正常,可以使用。
b、排气很少,或没有排气,说明高压汽缸盖垫或汽缸纸垫已击穿,或高、低压阀片击碎。
c、有排气,气量不足,说明压缩机效率低。
d、没有排气,但能听到“嘶嘶”声,停机后则消失,说明高压缓冲S管与机壳连接处断裂。
2}实测法把压缩机放在放到压缩机测试台上,连接压力表进行测试。
启动压缩机约1min后,低压端压力应为OPa,高压为1.17MPa左右,为合格。
再停止运转3min,此时压力不得下降0.05MPa,如果下降幅度过大,说明高压端有漏气。
(6 )全封闭式压缩机常见故障及分析见表 3.4-12、换热器(1 )换热器作用换热器是制冷系统重要的设备组成之一,它是使制冷剂在其中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与周围介质(空气或水)进行热交换的装置,亦称为热交换器。
(2 )换热器分类换热器主要指冷凝器和蒸发器,其分类见表 3.4-2。
电冰箱用的蒸发器类型有四种,见表3.4-4。
表3.4-4电冰箱用的蒸发器类型种类示意图钢丝盘管式 冷凝器百叶窗管板式冷凝器―一 __ijiiiiiniiliiiiiliiigjnrmL _ irnr(jm .....T[ [\]\[[[L. I -FT 上 I1LLLFTI :[山二[HI I1HTT式器内冷ULiiimikUiliLiliilII: JLlIhn I管板式蒸发器复合板式蒸发器单脊翅片管式蒸发器翅片式蒸发器(3 )换热器的常见故障及分析见表 3.4-5。
故障原因修理方法3、干燥过滤器(1)干燥过滤器的作用干燥过滤器的作用是除去制冷系统的水分和杂质,避免管道堵塞。
(2 )干燥过滤器的结构电冰箱干燥过滤器主要由过滤网、多孔滤体、分子筛和铜管体四部分组成,如图3.4-6所示。
过滤网多孔滤体分子筛铜壳图3.4- 6干燥过滤器示意图(3 )干燥过滤器的常见故障及修理干燥过滤器的常见故障是滤网堵塞或干燥剂失效。
发生故障,通常是更换新件。
4、毛细管(1 )毛细管的结构与节流原理毛细管是电冰箱制冷系统的节流装置,是与低压回气管焊接在一起或穿在低压回气管里的内径为0.5-2mm ,长度为1.5m-4m 的细长铜管(如图3.4-7所示),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价格便宜和不易发生故障等优点。
图3.4-7毛细管毛细管节流是依靠其流动阻力沿长度方向的压力降,来控制制冷剂的流量,维持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的压力差。
当制冷剂液体流过毛细管时要克服管壁阻力,产生一定的压力降,且管径越小,长度越长,压力降就越大,从而导致流量减少,毛细管就是根据这样的原理工作的。
(2 )毛细管的常见故障与维修毛细管漏气或断裂,一般更换与原来尺寸一样的毛细管。
5、制冷系统维修工具(1)压力表和真空压力表压力表和真空压力表(如图3.4-8)所示是制冷设备常用的检测仪表,其外形如图所示。
压力表根据其外壳直径可分为60、100、150、200、250mm 五种,根据结构形式主要有径向有边、径向无边、轴向带边、轴向无四种,而根据精度等级一般分为 1.0、1.5和2.5三级。
压表一般用于抽真空和检漏系统低压侧压力, 低压表侧管接头连接制冷系统低压接口,接头连接制冷系统高压接口。
图3.4-8压力表和真空压力表(2 )修理表阀修理表阀有单表阀和双表阀两种。
单表阀由压力表、表阀组成;双表阀由压力表、表阀(含视窗)二部分组成,如图3.4-9所示。
压力表有两块,一块低压表带负压,一块高压表。
低高压表通常用于测量高压侧压力。
双表修理阀中间管接头连接真空泵或制冷剂钢瓶,高压表侧管压力表压力真空表高庄接口中间接口低压接口图3.4-9双表修理阀(3)真空泵真空泵是对制冷系统进行抽真空的专用工具。
制冷系统维修通常采用旋片式真空泵,旋图3.4-10 真空泵1—电动机2 —油箱3 —排气口4 —吸气5 —油视镜6、试压与检漏制冷系统是一个密封的的系统。
维修后的制冷系统必须严格地检查气密性,才能保证维修质量,提高运行的可靠性,减少制冷剂的损耗,提高运行的经济性。
氟利昂是一种渗透性极强的制冷剂。
它无色无味,价格较昂贵,又不易保存所以对制冷系统的气密性的检查必不可少。
制冷系统中主要检查泄漏部位包括:制冷压缩机,所有可拆卸的连接部位与抽封出;螺栓端部,视液镜、蒸发器的各焊接部位,各管道和部件(干燥过滤器、截止阀及阀杆处、电磁阀)连接处。
常见的检漏方法有:目测检漏、肥皂水检漏、卤素灯检漏、电子卤素检漏仪和浸水检漏等几种。
7、抽真空制冷系统抽真空的目的是排除制冷系统里的湿汽(水)和不凝气体。
一般抽真空的方法有三种:低压单侧抽真空法、高低压双侧抽真空法和二次抽真空法。
(1)低压单侧抽真空法低压单侧抽真空是利用压缩机机壳上的加液工艺管进行的,其操作工艺比较简单,焊接口少,泄漏机会也相应的少。
(2)高低压双侧抽真空高低压双侧抽真空是指在干燥过滤器的进口另设一根工艺管与压缩机机壳上的工艺管并联在一台真空泵上,同时进行抽真空,这种抽真空的方法克服了低压单侧抽真空方法中毛细管流阻对高压侧真空度不利的影响,但是要增加两个焊口,工艺上就稍有些复杂。
高低压双侧抽真空对制冷系统性能有利,且可适当缩短抽真空时间,近年来也被广泛的应用。
(3)二次抽真空二次抽真空是指制冷系统抽真空到一定真空度后,充入少量的制冷剂,使系统的压力恢复到大气压力,这时系统内已含有制冷剂与空气的混合气体。
第二次抽真空后,便达到了减少残留空气的目的。
二次抽真空和一次抽真空的区别是:一次抽真空时,制冷剂高压部分的残余气体必须通过毛细管后才能达到工艺管被抽除,由于受毛细管阻力的影响,抽真空时间加长,而且效果不理想。
二次抽真空是一次抽真空后向系统充入制冷剂气体,使高压部分空气冲淡,剩余气体中的空气比例减小,从而得到较为理想的真空度。
8、充注制冷剂制冷剂的充注量可按以下几种方法来确定:1)称重量测压力2)3)测电流制冷剂的充注方法一般有低压充注法和高压充注法两种。
低压充注法的优点是比较容易控制制冷剂的充注量,安全且不易损坏部件,但充注时间长,而且制冷剂呈气态,含水量较大,必须经干燥器处理。
目前,中小型制冷设备在维修时较多采用低压充注法。
四、实训内容及步骤1、压缩机的拆装及结构认识实训(一)压缩机的拆卸1 )将以开壳的压缩机3 个钓簧松脱,拔掉电动机内部接线。
从机壳内取出机芯(如图3.4-11所示)。
2) 为了便于重新装配,对机芯作上必要的记号。
3) 拆下固定电动机定子的螺钉,将定子绕组与转子分离。
4)拆下固定汽缸的螺钉,取下缸体(如图 3.4-12所示)。
5)卸下汽缸端盖的螺钉,将汽缸端盖、阀板、低压吸气阀片、活塞、滑块、缸体等分离。
6)压缩机分解完毕后, 分别对压缩机各部分进行观察,记录各部件的名称,了解各个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二)压缩机重新安装1 )压缩机缸体的安装。
按照拆卸时的标记。
将汽缸端盖、阀板、低压吸气阀片按照原来的位置装配好。
2)电动机定子与机座的安装。
电机定子安装时,应注意定子与转子四周的间隙要均匀,4枚螺钉应按照对角均匀拧紧,拧紧后用手转动应灵活,此时最好通电检查,看电动机能否正常启动运行,如果有卡滞现象,应重调整定子与转子的位置。
3)活塞组件和汽缸体的安装。
将活塞组件组件插入汽缸孔内,用螺钉将汽缸体固定。
在安装过程中,要求适当调整汽缸体的位置,使得活塞运动时不碰触到汽缸顶端, 活塞上止 点离汽缸顶端的间隙应越小越好。
图3.4-11压缩机机芯 电鞋机*圭吒室端盖国述螺钉图3.4-12压缩机缸体4)将压缩机装入机壳内,固定好钓簧。
5 )通电运行。
通电后,压缩机应顺利启动运行,并且震动、噪声要小。
(三)压缩机吸排气能力的检测(手指法)压缩机通电运行后,用手指堵住排气管,应有堵不住的感觉,将手指堵住吸气管,应有明显的吸力。
说明压缩机吸排气正常(如图 3.4-13 )。
图3.4-14低压单侧抽真空示意图2) 打开真空泵排气帽。
3) 接通真空泵电源,打开真空泵电源开关。
4) 缓慢地打开双表修理阀旋钮,即可对系统进行抽真空。
5) 观察压力表指针位置变化是否正常。
6) 抽真空约20分钟,记录低压表的真空值。
使真空压力表指示在 7) 关闭双表修理阀旋钮,然后关闭真空泵电源开关。
(2 )二次抽真空操作如果真空泵抽真空的能力差或系统内有水份,可采用二次抽真空法。
图3413压缩机吸排气能力的检测2、抽真空实训1)用软管连接真空泵和双表修理阀。
双表阀中间管接头连接真空泵,接头连接制冷系统低压接口(压缩机的工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