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阅读能力竞赛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六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竞赛试卷第一部分积累运用(25分)一、快乐尝试(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5分)1、“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老去,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_____之手。
( )A 薛宝钗B 王熙凤C 林黛玉D 史湘云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同。
B、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C、在学习上就应该不耻下问....,有不懂的问题就主动问老师。
D、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地步。
3、对下列诗句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③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④东边日出西边雨,春来江水绿如蓝。
A、夸张比喻拟人双关B、拟人比喻夸张双关C、双关拟人比喻夸张D、夸张拟人比喻双方4、“为人师表诲而不倦”是上联,你认为下联是()A、兢兢业业育桃李B、替国树才教必有方C、化作春泥更护花D、勤勤恳恳做园丁5、浩洋把自己的160元压岁钱捐给了灾区儿童,有同学问他是不是想出风头,浩洋说:()(选出回答不得体的一项)A、‚如果大家都来出这样的‘风头’,我们的社会该多好啊!‛B、‚这样说无非是一种嫉妒,你该不会是这样吧?‛C、‚我不过做了我想做的事罢了,别的,我从不没想过。
‛D、‚如果能想到灾区儿童的处境和需求,你就不会这样说了。
‛二、挑战自我(6分)1、仿照例句写出对幸福的不同理解。
(2分)例:幸福是什么?救灾的战士说:“幸福就是从废墟中救出劫后余生的人们。
”幸福是什么?老师说:“。
”书法创意为形,(3)上海世博会各国展馆造型独特、美轮美奂,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展馆?请简单介绍一下。
三、美文赏读(按要求填空)(10分)1、会当凌绝顶,(杜甫)2、问渠哪得清如许,(朱熹)3、纸上得来终觉浅,(陆游)4、学而不思则罔,(《论语》)5、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范仲淹“,”的远大抱负;生命就是文天祥“,”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龚自珍“,”的献身精神。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竞赛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课外阅读。
心灵有耳一个小女孩因为长得又矮又瘦而被老师排除在合唱团之外,而且,谁叫她永远穿着一件又旧又不合身的衣服哩!小女孩躲在公园里伤心地流泪。
她想:我为什么不能去唱歌呢?难道我真的唱得很难听吗?想着想着,小女孩就低声唱了起来,她唱了一支又一支,直到唱累了为止。
“唱得真好!”这时,一个声音响起来,“谢谢你.小姑娘,你让我______(度渡)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小姑娘惊呆了!说话的是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
他说完后站起来顾自走了。
小女孩第二天_______(在再)去时,那老人还坐在原来的位置上,满脸慈祥地看着她微笑。
小女孩于是又唱起来,老人聚精会神地听着,一副陶醉其中的表情。
最后他大声喝彩,说:“谢谢你,小姑娘,你唱得太棒了!”说完,他仍顾自走了。
这样过了许多年后,小女孩成了大女孩,长得美丽窈窕,而且成为小城有名的歌星。
但她忘不了公园靠椅上那个慈祥的老人。
一个冬日的下午,她特意去公园找老人,但她失望了,那儿只有一张小小的孤独的靠椅。
后来才知道,老人早就死了。
“他是个聋子,都聋了20年哩!”一个知情人告诉她。
姑娘惊呆了。
那个天天屏声静气聚精会神听一个小女孩唱歌并热情赞美她的老人,竟是个聋子!1.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孤独——(____)反义词:热情——(____)3.短文两次写到“小姑娘惊呆了”,联系上下文,说说姑娘“惊呆”的原因。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两次写到老人说完话后“顾自走了”,你知道老人为什么这样做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波浪线画出文中老人的神态描写,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人教版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竞赛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理解1. 阅读理解。
杨布打狗杨朱①之弟曰②布,衣素衣而出。
天雨,解素衣,衣缁③衣而反。
其狗不知,迎而吠之。
杨布怒,将扑之。
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
向者④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注释)①杨朱:先秦哲学家,战国时期魏国人。
②曰:名叫。
③缁(z ī):黑色。
④向者:刚才。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衣(______)素衣而出(2)衣缁衣而反(______)[2]下列“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迎而吠之B.将扑之C.一人虽听之D.无稽之谈[3]联系短文,写一写下面句子的意思。
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文言文阅读。
1人有卖骏马者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
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zhāo 之贾jià。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字词解释:者:_______ 比:_________旦:______ 还:______去:______ 顾:______ 朝:______ 贾:______2伯乐爱马1骥jì服盐车而上太行,漉lù汁洒地,白汗交流,中坂bǎn迁延,负辕yu án不能上。
2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纻zhù衣以幕之。
3骥于是俯而喷p ēn,仰而鸣,声造于天,忻xīn伯乐之知己也。
字词解释:骥:______ 服:______ 交流:______ 迁延:______辕:_______ 遭:______ 攀:______ 纻:______幕:______ 造:______ 忻:______3螳螂杀蛇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
六年语文阅读竞赛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学校 姓名 座位号“可罢,改日而猎。
”文侯曰:“不可。
人若无信.,岂③能信于他人哉?又岂能治国?”遂.行。
注释:①虞人:掌管山泽的官员②焉至:到哪里去③岂:副词,难道、怎么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8分)(1)吾与虞人期猎..期.猎.(2)人若无信.信.(3)遂.行遂.2.文中“可罢”的“罢”的意思,同现代汉语中“罢工”、“欲罢不能”中的“罢”的意思是一样的,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3分)3.与“公将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 且焉置土石B.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4.从这个小故事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2分)看了这则故事,根据获得的启示,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
(3分)三、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练习。
(一)寻石记 (迟子建)(18分)①我们童年所做的游戏,稍微有点新意的,也不外乎让一个小伙伴扮成白军,我们一伙红军四处去抓他。
一抓总能抓得到,他不是藏在柴垛后面,就是躲在狗窝里。
每次白军被垂头丧气地捉住的时候我都要想:白军真蠢啊,怪不得胜利的是红军呢!②这些游戏玩得腻了,有一天我们突发奇想,想砸家里的石头玩。
听说石头能砸出火花,火花在白天看时不明显,须等到夜里来砸,才能把那火花看得真切和灿烂。
③一般的人家都有一块大石头,是冬季用来腌酸菜的。
夏季时,这石头闲在院子里,人们就把它当成板凳来使了。
老人们坐在上面吸烟锅,女人坐在那里补衣裳。
有的时候鸡也会跳上去,在上面叽叽咯咯地叫着,好像那石头是它下的蛋似的。
④终于有一个傍晚父母去邻居家串门了。
我便与几个小伙伴砸家中的那块青石。
它方头方脑的,大约有二十斤重吧,我们每砸一下,都要跳起来为着迸射出来的银白色的火花而欢呼一番,直到它被砸碎为止。
⑤次日清晨,我被母亲给从被窝中揪出来。
她呵斥我:“你给我去找个一模一样的石头回来,要不我就剁掉你的贱手!”那石头我们家年复一年地用着,成了我们的老熟人了,它的破碎自然要让母亲大发雷霆的。
六年级阅读竞赛试题助手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
他在风烛残年之际,想考验和点化一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
于是他把那位助手叫到病床前深情地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de dé děi)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助手连忙答道明白您的光辉思想得很好地传(chuán zhuán )承下去“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
他()要富有智慧,( )要具有非凡的勇气和信心。
你帮我寻找和发掘这样的人吧!”“好的,好的。
我一定(揭竭渴)尽全力地寻找,决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
”助手温顺地说。
苏格拉底笑了笑,没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又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到处寻找。
可是,导师苏格拉底都婉言谢绝了他找来的人。
病入膏盲(huāng máng)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助手的肩膀,说:“真辛苦你了!但是,你找来的人,怎么能成为我的传承者呢?”“我一定加倍努力。
”助手恳切地说,“哪怕找遍(山山水水五湖四海天涯海角),我也要找到那位最优秀的人,举荐给您。
”苏格拉底又是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自己就要告别人世,然而寻找传承者的事还没有眉目,只好再把助手叫到自己的床边。
助手泪流满面,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说到这里,苏格拉底就闭上眼睛。
停顿许久,他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
()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
你要知道,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最优秀的人才。
关键在于能否自己认识自己、自己尊重和推荐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苏格拉底就永远地离开了他深切关注的世界……‖1.在文中的( )里选择正确的读音、字和词,并打上“√”。
(7分)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分)3.“我的蜡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
”在这句话中,第1个“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个“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语文阅读竞赛试题一、阅读理解(共40分)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一)《春天的画笔》(20分)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花儿也不甘示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它们的歌声清脆悦耳,给春天增添了无限生机。
1. 短文中描述了春天的哪些景象?(4分)2. 短文中的“小草”和“花儿”分别代表了什么?(4分)3. 短文中的“小鸟”在春天里扮演了什么角色?(4分)4. 短文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什么情感?(4分)5.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你心中的春天。
(4分)(二)《月亮上的足迹》(20分)夜晚,一轮明月高悬,照亮了大地。
月光下,孩子们追逐嬉戏,留下了一串串快乐的足迹。
这些足迹,是他们童年的美好回忆,也是他们成长的见证。
1. 短文中的“月亮”象征着什么?(5分)2. 孩子们在月光下做了哪些活动?(5分)3. 短文中的“足迹”代表了什么?(5分)4. 短文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什么情感?(5分)二、古诗词鉴赏(共3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一)《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5分)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10分)3. 请描述一下诗中所描绘的场景。
(10分)4. 这首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怎样的?(5分)(二)《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5分)2. 这首诗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象?(10分)3. 诗中的“花落知多少”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10分)4. 这首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怎样的?(5分)三、作文(共30分)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
要求:1. 内容要具体,有真情实感。
2. 语句要通顺,表达清晰。
3. 可以适当发挥想象,但不要脱离实际。
评分标准:1. 内容充实,有深度。
(10分)2. 语言表达流畅,无明显语病。
六年级语文阅读能力竞赛试卷知识百花园(23分)一、请选词填空(只写序号)。
(4分)我们要读有益的书,因为书是犒的____,力量的___,智慧的___,生活的____。
A方向盘B源泉C海洋D翅膀 E天使二、请写出下面成语中的人物。
(6分)三顾茅庐( ) 卧薪尝胆( ) 悬梁刺骨( )凿壁借光( ) 望梅止渴( ) 闻鸡起舞( )三、请照样子,写一写(6分)例:甜得像蜜苦得_____ 白得_____ 黑得______冷得_____ 凶猛得____ 沉重得 ____四、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你也能用古人的诗、词句来赞美名山、名水、名城、名胜吗?(4分)①庐山:②西湖:③苏州或杭州:④其它名胜:五、请依照例句,发挥想象,在下列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每句补写部分不得超过10个字)。
(3分)例句:事业说:人生就是建筑历史的一块砖石。
友谊说:人生就是帮助别人攀登的阶梯。
勤劳说:人生就是困难说:人生就是挫折说:人生就是阅读新体验(77分)一、古文阅读。
(12分)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吾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解释带点字的意思。
(6分)狐曰: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2、对这则故事中几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1分)A、天帝使我长百兽。
——上天让我为百兽之长。
B、子以我为不信。
——我不会认为你在说谎。
C、吾为子先行。
——我与你先走。
D、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看看百兽见到我的表现而不走开吗?3、根据这则故事的内容写出相应的成语。
(1分)5、请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
(2分)6、请你也写出2个具有寓意的成语。
(2分)二、诗歌阅读(19分)【甲】乡愁(节选)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乙】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六年级语文阅读能力竞赛卷(分值100分;60分钟完成)(一)一串葡萄(16%)小时候,我非常喜欢画画。
然而,由于颜料不好,我怎么也画不出让人满意的图画来。
我的同学吉姆有一盒进口的上等颜料,其中的蓝色和胭脂红色美得让人赞叹。
唉,要是能有吉姆那样的颜料多好啊。
那天吃过午饭后,其他孩子都在运动场上嬉戏打闹,只有我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心情格外沉重。
我满脑子都是吉姆的颜料,真希望能得到它们啊!这个念头让我脸发烧,心扑通扑通跳个不停。
这时,上课铃响了,我猛然站了起来,鬼使神差地走到吉姆的桌旁,做梦似.(s ì shì)的拿出了吉姆的蓝色和胭脂红色颜料,放进了我的衣兜。
上课时,我依然心情紧张,老师讲了什么我一点都不知道。
下课铃终于响了,我松了口气。
可就在这时,吉姆和班上的三四个同学向我走来。
“是你拿了我的颜料吗?”吉姆问。
我想申辩,可是他们中的一个人已经将手伸进了我的衣兜。
完了!那两块颜料马上就被他们搜出来了!我羞得无地自容,眼前一片漆黑。
我为什么会干出这种丑事呢?无助的我只好抽抽搭搭地哭起来。
大家吵吵嚷嚷地把我拽到二楼,我最喜欢的班主任老师的房间就在那儿。
老师正在写东西。
他们向老师详细告发了我拿吉姆颜料的事。
老师认真地望了望同学们,又瞧了瞧快要哭出来的我,然后向我问道:“这是真的吗?”事情虽是真的,然而我无论如何也不愿告诉我所喜爱的老师,我终于哭出声来。
老师让其他同学都回去。
她走过来紧紧搂住我的肩膀,轻声问道:“把颜料还回去了吗?”我深深地点了点头。
“你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令人讨厌的吗?”老师心平气和的话让我特别难过,我悔恨地哭个不停。
“别哭了,明白了就好。
你在这儿等我上课回来,好吗?”老师拿起书,然后从一直攀到二楼窗口的葡萄蔓上摘了一串葡萄,放在正在哭着的我的膝.(xī qī)上。
放学了,老师回到房间,把那串葡萄放进我的书包,“回家吧,明天一定要来学校啊,老师看不见你会很伤心的。
”第二天,我一到学校,吉姆就飞跑过来,握紧我的手,将我领到老师的房间里。
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竞赛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题后问题。
揠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译文] 宋国有个人担心他田里的禾苗长得不快,便动手把它们拔高了一些。
他疲劳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今天我累极了,我帮禾苗长高了。
”他的儿子听后赶快跑到田里去看,田里的禾苗都已经枯萎了。
世上不想帮禾苗生长的人是很少的。
有的人认为不能见到效益干脆不做,这好比种田而不锄草的人;而有的就像这种拔苗助长的人。
这样做,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揠苗( ) 闵其苗( ) 耘苗者( ) 苗则槁矣( ) [2]解释下列字词。
揠:闵:槁:寡:[3]看到自己的庄稼长得慢,宋人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2自然段讲了对想帮禾苗生长持两种态度的人?他们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文言文阅读。
1杨震“四知”杨震迁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性公廉,不受私谒。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治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字词解释:迁:______ 之:______ 举:______ 谒见:______遗:______ 知:______ 何谓:______ 公:______或:_______ 治:______2公孙仪不受鱼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
六年级语文阅读竞赛试卷六()班姓名学号得分写字:5%(一)《清明》也许是三月,也许是四月。
汾河河谷。
雨像是一位喋喋不休的老者,把一些纷纷扬扬的语言,洒进山村的每一个角落。
乡间小路上,打着伞的诗人,沉思的诗人,被几朵落花打醒。
远处的柳荫下,避雨的牧童,骑在牛背上吹响了短笛。
断断续续的音符轻轻滴落在绿叶上,草丛中,宛如一些透明的、纯真的梦。
诗人连忙凑上去,慈爱地问:“孩子,这附近有酒家吗”少年抬起握着牧鞭的手,指向了前方。
黄昏中,村廓朦胧,一家茅屋上有一面小旗在风雨中悄悄摇曳:杏花村。
这时候,酒店的灯突然亮了,像母亲慈祥的眼睛,看着看着,诗人有点醉了。
1.文中加点的“朦胧”在句中是什么意思用“朦胧”造一个句子。
(3%)2.写出本文记叙的要素:①时间:②地点:③人物:④事件的起因:⑤经过:⑥结果:(6%)3.本文写得有声有色。
试各举一例。
(2%)①声:②色:4.模仿画线的句子,以“雨”开头,写一个用了相同修辞方法的句子。
(3%)5.文章说“断断续续的音符轻轻滴落在绿叶上,草丛中,宛如一些透明的、纯真的梦”,如果让你用相同或相似的句式描述下课的铃声,该怎样写(3%)6.文章结尾说“诗人有点醉了”,诗人未喝酒怎么会醉你怎么认为(4%)7.本文是根据唐诗《清明》写的一篇优秀散文,请为你学过的任何一首古诗,也写一篇 100字以上的短文。
(20%)8.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两句描写春雨的句子。
(2%)(二)《天山景物记》①在天山的高处,常常可以看到巨大的天然湖。
②湖面明净如镜,水清见底。
③高空的白云和四周的雪峰清晰地倒映水中,把湖光山色天影融为晶莹的一体。
④在这幽静的湖上,唯一活动的东西就是天鹅。
⑤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净,天鹅的叫声增添了湖面的幽静。
⑥人家说山色多变,而我看事实上湖色也是多变的。
⑦如果你站立高处暸望湖面,眼前是一片赏心悦目的茫茫碧水,如果你再留意一看,接近你的视线的是那闪闪的鳞光,像千万条银鱼在游动,而远处平展如镜。
府谷县第二小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阅读能力竞赛试(卷)题班级姓名总分:一、积累运用(29分)(一)快乐尝试(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10分)1、下面四位都是我国杰出的诗人,其中号称“诗圣”的是………………………()①杜甫②李白③白居易④陆游2、鲁肃这一人物形象出自…………………………………………………………()①《封神演义》②《水浒传》③《三国演义》④《西游记》3、“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发生在…………………………………………………()①春秋战国②秦汉时期③三国时期④唐宋时期4、从“拧、抡、抢、插、夺、抓、打、握、掀、砸、顶、举、塞”这些表示动作的词中,选择最恰当的依次填入下面这段话的括号里,最正确的一组是………()这时候班长受伤了,子弹打完了,只剩下胡福才手里的一颗手榴弹,他刚要()盖子,班长()前一步,()过手榴弹()在腰间,猛地()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①拧、抢、抓、插、顶、砸②拧、抡、夺、插、举、打③拧、抢、夺、插、举、砸④打、抡、夺、插、举、打5、根据文意,从每句备选的词语中选出恰当的词,填在括号内,按序号排列正确的一组是……………………………………………………………………………()李老师对我们要求很(),但教育我们又很注意方法。
即使我们犯了()的错误,他也不是()地训斥、()地批评,而是耐心地帮助,使我们很快地改正了错误,养成了()纪律的好习惯。
A严明 B严格 C严肃 D严守 E严厉 F严重①B F C E A ②B F E C A ③A F E C D ④B F E C D(二)挑战自我(11分)1、下面场所中贴的标语,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图书馆内——你轻轻地来,带走的是知识,留下的是文明。
②花园里——鲜花因你的精心呵护才如此美丽。
③殡仪馆前——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
④学校门口——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3、下面是被打乱了顺序的三首古诗,请将它们按原顺序一一还原(只写序号)。
并把各首诗的题目、作者填写完整。
(9分)①姑苏城外寒山寺②三更灯火五更鸡③夜半钟声到客船④白首方悔读书迟⑤渭城朝雨浥轻尘⑥西出阳关无故人⑦月落乌啼霜满天⑧正是男儿读书时⑨客舍青青柳色新⑩黑发不知勤学早○11江枫渔火对愁眠○12劝君更尽一杯酒第一首诗的序号是,诗题,作者。
第二首诗的序号是,诗题,作者。
第三首诗的序号是,诗题,作者。
(三)品味佳句(请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8分)1、先天下之忧而忧,。
(名言)2、勿以恶小而为之,。
(警句)3、()口拔牙——胆子大。
|| ()鼻子插葱——装象(歇后语)4、,须问打柴人。
|| 台上三分钟,。
(谚语)5、庐山雾时而冉冉升起,使人终日不见庐山真面目;时而雾气团团相衔,浮游荡漾。
《庐山云雾》二、课内阅读(认真阅读短文,按要求完成文后练习。
)(22分)生活的好帮手——电脑电脑的用途可真大,它能成为我们生活的好帮手。
先从“住”谈起吧。
电脑组成的网络能把整幢房子管理起来。
走进这样的房子,不需要用钥匙开门。
大门上有一个数字键盘,你输入密码,大门就会自动打开。
等你走进屋子,门又自动关上了。
你走进房间,发现墙壁上并没有电灯开关,当你正在四处寻找开关时,电灯却自动地亮起来了。
如果在冬天,房间的温度会逐渐升高;如果是夏天,温度又会比外面低得多,让你感到四季如春。
你走到电话机旁,电话机上的显示屏告诉你:你不在家时,有三个人打电话给你,他们说的话已经由录音机录下来了。
当你按下与电话机连在一起的录音机开关,立即会传来清晰的声音:“小明,你不在家,我得告诉你一件急事:咱们乒乓球队今晚要比赛,这次你可一定要出场……”看样子,今晚你是主角,好像成败都在你身上了。
慢点,得先了解一下今晚天气怎么样。
唉呀,天气预报的时间已过。
没关系,按一下重播键,荧光屏上马上显示出今天晚上和明天的天气预报。
这时,你才想起,还没吃晚饭呢。
于是,你把早上妈妈做好的一盒八宝饭拿出来,放进微波炉。
不一会儿,厨房里铃声响了,原来,饭热好啦。
不用说,又是电脑通知你的。
吃完饭,你就匆匆出门。
你刚跨出家门,大门就自动关上了。
这时,屋子里所有的灯也都随之熄灭,为的是节约能源嘛!屋里一个人也没有了,也许,有什么人会偷偷跑到你家里去吧?不,这不可能!谁要是硬往屋子里闯,电脑会立即报警。
你坐上公共汽车,车子在没有警察管理的马路上行驶,红绿灯自动变换着,来往的车辆秩序井然。
原来,担任全城交通控制的又是电脑。
你瞧,住、食、行,电脑全管起来了。
1、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和。
本文主要采用了说明方法。
(8分)2、短文写了电脑哪几方面的用途?短文是按什么方法来安排材料的?(6分)①②3、你想跟电脑交朋友吗?请你跟它来对对话。
(8分)“我”电脑三、课外阅读(49分)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一)(24分)那刘姥姥入了座,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
刘姥姥见了,说道:“这个叉巴子,比我们那里的铁锨还沉,那里拿得动他?”说得众人都笑起来。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环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
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
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却说不出话来。
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
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
惜春离了座位,拉着她的奶母,叫“揉揉肠子”。
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
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1、这里写的是一个的场面。
它选自古典名著《》,作者是。
(6分)2、这段话写了许多人,其中有姓或有名的有有、、、、、、、、、、(6分)3、“众人”为什么“先是一怔”?后来为什么“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4分)4、大家都笑了,而且各有各的姿态,但其中有、、等三人未笑,一人没有写。
(4分)5、这段话是写和有意拿取乐,目的是为了讨好,让大家开开心。
(4分)(二)委屈(25分)①正是吃西瓜的季节。
中午,爸爸汗流浃背....地搬回四只西瓜。
我上去拍拍这个,听听那个。
爸爸把眼一瞪:“别动,先用凉水浸着,留着晚上再吃!”②谁听他的!下午爸爸妈妈都上班走了,奶奶在里屋睡觉。
我用刀给每个西瓜都扎了个倒三角,挑起来放到嘴里吮了一口,记好了哪只甜,哪只不甜。
③终于盼到吃完了晚饭。
爸爸把瓜从水盆里抱出来放到桌上。
四只瓜有大有小。
我府谷县第二小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阅读能力竞赛试(题)卷看一眼爸爸,又看一眼妈妈和奶奶,先用手占住了那只大的:“我要这个!这个大的是我的!”④“啪!”爸爸的巴掌打到我的后背,妈妈也狠狠地瞪着我,只有奶奶在笑。
⑤“我就要这只,大的是我的!”我抱住瓜死也不撒手。
⑥□孩子小□大人哪有和孩子争吃的□奶奶一个劲给爸爸使眼色。
爸爸却仍在大声嚷着□现在的孩子真不懂事□你当奶奶的就是啃西瓜皮□他也不会理你的□⑦“看你说的,我们的阳阳可不是那样!”奶奶说。
我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流出来。
我抬头看了看奶奶,奶奶正慈爱地望着我,既然奶奶说了,爸爸只好不再做声,让我吃那只大的。
⑧四只西瓜打开了三只,其他两只的瓤红红的,一看就知道很甜。
就我这只,个头虽大,却没长熟,一点也不甜。
大家默不作声....地吃瓜。
我守着那只瓜一边吃一边看奶奶。
奶奶吃得真香。
看爸爸,爸爸皱着眉头瞪了我一眼,好像在说:“这就是你抢大瓜的好处!”⑨我想气爸爸,故意装成笑眯眯的样子,很香很甜地吃着。
妈妈冷不防抢走我一块瓜,咬了一口,我露馅..了。
妈妈一定要我吃他们的瓜,我不吃。
“让他吃,要抢大瓜吃就没有吃好瓜的福分!”爸爸指着我说。
奶奶狠狠地瞪了爸爸一眼,非要让我吃块瓜不可。
我张嘴咬了一小口,啊,真甜哪……⑩我不后悔。
奶奶、妈妈不是常拣不好吃的东西吃吗?今天,该让她们甜甜地吃一回了!1、结合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6分)①汗流浃背:②默不作声:③露馅:2、给第⑥自然段补上标点符号,写在“□”里。
(4分)3、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4分)①“我用刀给每个西瓜都扎了个倒三角”是因为……………………()A、“我”调皮,不听话,要与爸爸作对。
B、要预先知道哪个瓜甜,哪个瓜不甜。
C、西瓜太好吃了,“我”忍不住要先尝为快。
②“我”吃了不甜的瓜却不后悔,是因为………………………………()A、自己挑的瓜,怎么能后悔呢?B、后来,“我”还是吃到了甜的瓜,就不后悔了。
C、“我”是为了大人能吃上好瓜才挑不甜的瓜的,当然不后悔。
4、根据短文的意思填空。
(6分)①读第④自然段,爸爸打“我”后背,妈妈瞪“我”,是要告诉“我”:(2分)②“我张嘴咬了一小口,啊,真甜哪……”“我”感到甜是因为:(4分)A、B、5、你对短文中的了“阳阳”做法是赞成还是反对?请分别说明你的理由。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