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100个易混易错点
- 格式:doc
- 大小:78.00 KB
- 文档页数:7
《政治生活》易错知识点汇总一、公民的政治生活1.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公民当家作主。
(注意:公民与人民不可以等同。
凡人民必定是公民,但公民不必定是人民。
)2.在我国,公民的权益和义务是相一致的。
(注意:权益与权益不是一回事)3.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注意:人民民主与人民民主专政不同样的)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益,其主体是全体公民。
(注意:其实不是所有公民都有。
宪法有规定,要年满 18 周岁,并且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益的人除外。
)5.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益。
(注意:是选举权益机关代表的权益,即选举人大代表的权益。
)6.享授权益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表现。
(注意:人民享有权益和执行义务都是当家作主的表现。
)7.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公民,享有公民的权益就越多。
(注意:公民在法律眼前一律同等,公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不影响公民享有的权益的多少。
)8.公民享有的权益都是同样的。
(注意:错。
如,全国人大代表享有的人身特别保护权和言论特别保障权,并不是人人都有。
)9.等额选举入选者已预先“内定”。
(注意:不是,假如候选人的选票达不到法定的票数也是不可以入选的。
)10.“选举与我没关”“选谁都能够”。
(注意:错,这是公民心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强的表现。
)11.决议是少量精英的事,让公民参加决议过程,只会扰乱决议的形成。
(注意:不是少量精英的事,公民参加决议,反应公民的意向,集中公民的智慧,有助于形成科学的决议。
)12.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监察权,推行民主监察,是弱者对强者进行监察,不起任何作用。
(注意:错,公民推行民主监察,有侧重要的现实意义,见课本第 29 页)13.公民应先执行义务,后享授权益。
(注意:权益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是同时产生而又相对应存在的。
)14.村民委员会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国家机关。
(注意: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都不是国家机关。
)二、为人民服务的政府1.中国共产党能取代国家履行政府职能。
《政治生活》易混易错点最全汇总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1、我国就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与人民民主专政不一样,我国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就是全体公民当家作主。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公民与人民不能等同。
公民就是法律概念,人民就是政治概念。
人民一定就是公民,但公民不一定就是人民)3、民主就是全社会的民主。
(民主具有阶级性。
民主总就是统治阶级的民主,对被统治阶级来说,不就是民主而就是专政)4、我国人民就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我国的政体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与社会事务的权力。
因此,人民就是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才就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就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6、政治自由权,就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就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7、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就是指立法平等与守法平等。
(法律具有阶级性,不能反映被统治阶级的意志,立法平等的说法错误,守法平等正确。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平等享受权利、平等履行义务与平等实用法律三层意思)8、选举权就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就是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而不就是享有选举与被选举为国家机关代表的权利)9、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选举村委会主任也就是行使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体现。
(选举权特指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被选举权特指被选为人大代表的权利)10、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可以放弃。
(公民的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不能放弃,只能履行。
不能因为放弃了权利而不履行义务,不管放不放弃权利,都应履行义务。
)1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其主体就是全体公民。
《政治生活》易混易错点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1.国家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
2人民民主专政最大的特点是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
3在我国,大多数人民享有民主。
5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名自治的基础,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6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7行使监督权是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现。
8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9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其主体是全体公民10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1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指任何人都要守法、护法、立法、司法12公民应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
权利可以放弃,义务也可以放弃。
13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14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15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就是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16村民委员和居委会是我国基层政权组织。
17在我国,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相统一的。
18.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实践,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19公民享有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20等额选举当选者已事先“内定”。
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1.政府有无威信的根本标志是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2.依法行政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3.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利的关键是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4. 设立信访部门,是国家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法律途径5.政府要依法行政,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必须加强立法工作。
政府属于立法机关。
6.人民政协的监督属于行政系统外部监督的国家机关。
7一个政府有无威信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1.我国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机构是人民政府。
2.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我国的政体)。
政治生活易错易混点第一单元1、在我国,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广泛性和真实性。
(分清人民民主的特点≠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人民民主的本质)3、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是全民民主。
4、任何国家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根本保证6、民主选举≠选举权。
民主选举包括:①选举人大代表(选举权);②选举国家机关领导人;③村(居)委会选举;④党委选举。
7、我国公民可以直接选举乡镇级的人大代表和政府官员。
8、平等地享受权利≠享有相同的权利;平等是指法律实施上的平等≠立法上的平等。
9、权利与义务:①既不对立也不对等;②不存在先后关系;③也没有多少关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而不是直接扩大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法定的,不能任意扩大也不能缩小;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
)10、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一致≠完全(总是)一致11、专家学者提建议是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决策民主)≠专家咨询制度(决策科学)12、村委会是自治组织≠国家机关,没有政权性质。
基层政权是指乡镇一级/ 街道办13、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主要内容)是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公民可以直接参与民主管理,是指基层民主管理即村/居民自治,但不能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第二单元1、明确政府四种职能的具体内容。
政治职能包括四个方面;经济职能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文化职能两个方面;公共服务职能包括六个方面。
党和人民政协不能行使这些职能。
2、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坚持这一原则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
3、中共、人大、政协、司法机关、社会团体等都不能行使政府职能。
4、政府有管理经济的职能,但不能直接干预经济活动。
政府承担重要职能,但不能包办一切。
5、注意区分公民求助或投诉的法律途径: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6、合理行政就是合法行政。
( 1 )国家的根本属性是主权属性。
(注意:国家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主权构成国家最重要的因素,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一个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
)( 2 )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注意:应该是对占全国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3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注意: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4 )人民当家作主表明人民可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注意: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 5 )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注意:应该是真实性)( 6 )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我国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
(注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应该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7 )政治自由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注意:应该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8 )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行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 √ )( 9 )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表明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是一样的。
((注意: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表明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平等地履行义务。
)( 10)公民平等地适用法律表明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受到法律的制裁。
( √ )( 11 )公民可以通过网络问政说明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不断扩大。
(×)(说明我国的民主形式日益丰富,民主渠道不断拓宽。
)( 12 )我们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础和准则的。
( √ ) ( 13 )享有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高中政治《政治生活》易错知识点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
(注意:公民与人民不能等同。
凡人民一定是公民,但公民不一定是人民。
2、在我国,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相统一的。
(注意:权利与权力不是一回事3、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注意:人民民主与人民民主专政不一样的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其主体是全体公民。
(注意:并不是所有公民都有。
宪法有规定,要年满18周岁,而且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5、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注意:是选举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即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
6、享受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注意:人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都是当家作主的体现。
7、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公民,享有公民的权利就越多。
(注意: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不影响公民享有的权利的多少。
8、公民享有的权利都是一样的。
(注意:错。
如,全国人大代表享有的人身特别保护权和言论特别保障权,并非人人都有。
9、等额选举当选者已事先“内定”。
(注意:不是,如果候选人的选票达不到法定的票数也是不能当选的。
10、“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注意:错,这是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强的表现。
11、决策是少数精英的事,让公民参与决策过程,只会干扰决策的形成。
(注意:不是少数精英的事,公民参与决策,反映公民的意愿,集中公民的智慧,有助于形成科学的决策。
12、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是弱者对强者进行监督,不起任何作用。
(注意:错,公民实行民主监督,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见课本第29页13、公民应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
(注意: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是同时产生而又相对应存在的。
14、村民委员会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国家机关。
(注意: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都不是国家机关。
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1、中国共产党能代替国家行使政府职能。
《政治生活》易混易错点大桥高级中学高二政治组编写1、国家是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3、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国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5、我国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6、监督权是公民参与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7、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公民的义务,也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8、我国公民平等地参与立法,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
9、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10、参与民主政治建设是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11、直接选举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12、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实行差额选举。
13、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14、专家咨询制度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15、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有利于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民的参与度。
16、听政于民是为了决策利民。
17、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18、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最基层的政权组织。
19、基层群众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20、村民自治章程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21、信访举报制度是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要途径之一。
22、公民行使监督权时必须采取合法的形式。
23、依法有序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24、有序和无序政治参与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是否坚持党的领导。
25、有序与无序政治参与的准绳是法律与规则。
26、中国共产党、人大、人民政协可以代替政府行使政府职能。
27、政府有管理经济的职能,所以,政府可以直接干预经济活动。
28、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其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29、政府建立了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了法律途径。
政治生活易错问题总结1、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真实性和全民性。
2、民主是对专政的否定。
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力,其主体是全体人民。
4、政治自由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5、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公民,享有公民的权利就越多。
6、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立法平等、司法平等和守法平等。
7、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学习。
8、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都是国家机关。
9、决策是少数精英的事,让公民参与决策过程,只会干扰决策的形成。
10、中国共产党行使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
11、政府具有管理经济的职能,所以可以直接干预经济活动。
12、管得越少的政府越是好政府。
13、合理行政就是合法行政。
14、程序会影响效率,程序正当与高效便民是矛盾的。
15、依法行政就是依法执政。
16、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17、法制部门监督属于司法机关监督。
18、实行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就是为了规范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
19、区别有无权威政府的根本标志是政府的政策法规是不是健全有效。
20、从根本上讲,一个政府是否具有权威的决定性因素是政府及其公职人员履行职责的效果。
21、在我国,人民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
22、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是领导与被领导、相互监督的关系。
23、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
24、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作为同级人大的常设机关。
25、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因此具有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政府职能。
26、科学执政就是要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规律。
27、民主执政的目的是保证党的领导核心。
28、依法执政就是依法行政。
29、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朝党,民主党派是反对党、在野党。
30、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31、人大与政协都是我国的国家机关。
32、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都是由选举产生的。
33、人大监督与政协监督都具有法律约束力。
政治生活知识点、常见易混点和部分错误观点一、知识点或问题1.国家的产生、本质和根本属性2.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领导阶级、阶级基础)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点4.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的表现5.民主的含义和民主的阶级性;民主与专政的辩证关系6.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7.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含义和主要内容8.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含义、法律资格和地位9.我国公民的政治性义务的主要内容10、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把握的基本原则11、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12、任何公民都不能离开政治生活的原因p1313、公民怎样参与政治生活?14、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优点和局限性p1615、选举方式选择的根据和我国选举方式的发展16、公民为什么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p17-1817、公民怎样准确行使选举权?18、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p2019、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p2220、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及村民自治的内容p2421、居民委员会的性质、作用及居民自治的内容p2522、通过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的意义。
p2623、公民民主监督权的内容p2724、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合法渠道(含义、特点、作用)p2825、公民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和要求p2926、我国政府的性质27、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28、感受政府的作用,感受我们的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
29、怎样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30、政府为公民求助投诉提供多种途经31、公民学会向政府求助投诉的意义32、我国政府为什么要依法行政?33、我国政府怎样做到依法行政?34、政府科学民主决策必须坚持的几个原则35、我国政府的权力为什么要接受人民的监督?。
《政治生活》100个易混易错点1.我国人民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注意: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因此,人民是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才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
〔注意: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
〕3.阶级性是我国的国家性质。
〔注意: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国家性质是由法律规定的。
〔注意:国家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的。
〕5.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政治制度。
〔注意: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才是最根本的政治制度。
〕6.民主是全社会的民主。
〔注意:民主具有阶级性。
民主总是统治阶级的民主,对被统治阶级来说,不是民主而是专政。
〕7.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
〔注意: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公民与人民不同,公民属于法律范畴,人民则属于政治范畴,人民一定是公民,但公民不一定是人民。
〕8.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是广泛性和真实性。
〔注意:广泛性和真实性是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而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9.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表达了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注意:错。
应该是真实性。
〕10.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我们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注意: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使我们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11.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注意:选举权是指选举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即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
〕12.我国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是拥护党的领导。
〔注意:我国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是宪法和法律。
〕13.政治自由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政治生活易错知识点在政治生活的学习中,存在着一些容易出错和混淆的知识点。
以下为大家梳理和总结了部分常见的易错点。
一、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但并非所有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未满 18 周岁、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公民的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但自由是相对的,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
有些人容易认为政治自由就是绝对的自由,不受任何限制,这是错误的。
3、公民的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
但要注意,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诬告陷害。
二、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1、民主决策的方式包括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民主监督的方式包括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以及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新形式。
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将两者的方式混淆。
2、民主决策强调的是在决策前广泛征求意见,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民主监督强调的是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
三、政府的职能1、政府具有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
但政府不是全能的,不能包办一切。
2、政府履行经济职能时,要注重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有些人容易认为政府应该对企业的具体经营进行过多的干预。
四、政府的宗旨和原则1、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具体表现为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2、要注意区分政府的“为人民服务”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虽然都是为人民服务,但主体不同。
五、依法行政1、依法行政是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
《政治生活》易混易错点最全汇总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1、我国是人民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与人民专政不一样,我国是人民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人民专政的本质是全体公民当家作主。
(人民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公民与人民不能等同。
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
人民一定是公民,但公民不一定是人民)3、是全社会的。
(具有阶级性。
总是统治阶级的,对被统治阶级来说,不是而是专政)4、我国人民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因此,人民是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才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5、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最根本的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6、政治自由权,是公民基本的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权利)7、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立法平等和守法平等。
(法律具有阶级性,不能反映被统治阶级的意志,立法平等的说法错误,守法平等正确。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平等享受权利、平等履行义务和平等实用法律三层意思)8、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而不是享有选举和被选举为国家机关代表的权利)9、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选举村委会主任也是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体现。
(选举权特指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被选举权特指被选为人大代表的权利)10、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可以放弃。
(公民的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不能放弃,只能履行。
不能因为放弃了权利而不履行义务,不管放不放弃权利,都应履行义务。
)1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其主体是全体公民。
(并不是所有公民都有。
宪法有规定,要年满18周岁,而且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12、选举的权利就是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正确观点: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
易错点:权利易错写成权力。
解释:与义务相对应的只能是权利。
2.正确观点:公民在履行义务的同时享受权利。
易错点:会认为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
解释: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有权利必有义务,不能将2者对立,更没有先后之分。
3。
正确观点:村民委员会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易错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易写成国家机关。
解释:村民委员会只是一个基层组织,并不是国家机关。
4.正确观点:国家性质是由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的。
易错点:容易把“经济上”漏写。
解释:经济决定政治,不能光写占统治地位。
5.正确观点:人民民主专政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人民实行民主,对少数破坏和敌视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易错点:容易理解成人民民主专政是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
解释: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和专政2部分,不只是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还有专政是针对敌对分子的。
6.正确观点:我国民主的主体是全体人民。
易错点:易把人民误写成公民。
解释:我国是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主体应该是全体人民,人民和公民的范畴是不同的。
7.正确观点: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易错点:民主是专政的保障。
解释: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8.正确观点: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
易错点:会忽略“合法”2字。
解释:不是所有的权利都受法律保护的,只有合法权利才受法律保护,权利的享受要在法律的范围内。
9.正确观点: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易错点:会把义务误认为是权利。
解释:权利和义务是不同的概念,不能将2者混淆。
10.正确观点:政治自由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易错点:政治自由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解释:政治自由是在法律范围内的自由,并不是无条件和绝对的,要受到法律的制约。
11.正确观点: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易错点:监督其他公民行为。
解释:监督权是监督国家机关和其工作人员的,不是监督公民。
《政治生活》易混易错知识汇总河北省迁安市第一中学屈海军 064400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不是人人当家作主,不是公民当家作主。
2国家、民主都具有阶级性,没有抽象的、超阶级的、全民的国家和民主,国家、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
认为国家是为全社会谋福利的说法,抹杀了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对极少数敌人专政,对最广大人民实行民主。
人民民主的特点是广泛性、真实性。
人民民主不等于人民民主专政。
4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是生存权、发展权。
5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是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重要内容是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6公民的根本行为准则是宪法和法律;公民政治生活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为基础和准则。
7公民基本民主权利是选举权被选举权,也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不是任何公民都有选举权被选举权。
8政治自由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但不是自由行使,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行使。
9公民监督权是对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的监督,不是对村委会、居委会的监督。
不能说公民权利扩大,扩大的是公民行使权利的途径、方式、渠道。
10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守法、司法平等,不是立法平等。
不能说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一样的。
11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公民是权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途径,二者不是先后、对等的关系。
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
12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不能说是一致的和完全一致的,而是根本上是一致的。
13选举方式根据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文化水平确定,体现国家性质、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适应。
我国相当长时间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14我国人大代表选举都是差额选举。
县及县以下人大代表是直接和差额选举,县以上人大代表是间接和差额选举。
《政治生活》易错易混1、法律要代表公民的意志法律要代表人民的意志,公民与人民不是一个概念,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2、社会主义民主是人人享有的广泛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的民主,并非人人都属于“人民”范畴3、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4、人民民主专政具有最广泛、最真实和最管用的特点最广泛、最真实和最管用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人民民主专政包括民主与专政两方面内容。
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是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拥有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5、公民的任何权利都应当受到国家保护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6、撰写“提案”反映了中学生积极履行公民的政治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是公民的权利,而非义务7、听取社区群众的意见,有利于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不会随意增减8、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我们应尽的义务9、直接选举比间接选举更好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
不能笼统地说哪种选举方式更好10、扩大直接选举范围,能够保障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扩大直接选举范围是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体现。
公民通过选举人大代表,间接行使国家权力11、我国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产生实行间接选举的方式我国县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产生实行直接选举的方式,县级以上实行间接选举12、等额选举是正式候选人与应选名额相等,选举徒有形式,与差额选举相比没有任何优点等额选举是正式候选人与应选名额相等,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选民的选择。
但它也有自己的优点,即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13、凡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由人民群众进行决策人民群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凡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人民群众可以参与民主决策,但没有直接决策权,我国的决策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14、公民可以通过信访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等参与民主决策信访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是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途径15、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提高公民决策科学性的重要前提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16、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17、居民委员会是政府的基层政权机关居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而不是政府的基层政权机关18、把村级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限制村级权力的运行,有利于防止权力滥用。
《政治生活》易混易错点最全汇总《政治生活》易混易错点最全汇总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1、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与人民民主专政不一样,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全体公民当家作主。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公民与人民不能等同。
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
人民一定是公民,但公民不一定是人民)3、民主是全社会的民主。
(民主具有阶级性。
民主总是统治阶级的民主,对被统治阶级来说,不是民主而是专政)4、我国人民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因此,人民是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才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6、政治自由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7、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立法平等和守法平等。
(法律具有阶级性,不能反映被统治阶级的意志,立法平等的说法错误,守法平等正确。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平等享受权利、平等履行义务和平等实用法律三层意思)8、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而不是享有选举和被选举为国家机关代表的权利)9、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选举村委会主任也是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体现。
(选举权特指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被选举权特指被选为人大代表的权利)10、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可以放弃。
(公民的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不能放弃,只能履行。
不能因为放弃了权利而不履行义务,不管放不放弃权利,都应履行义务。
)1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其主体是全体公民。
(并不是所有公民都有。
宪法有规定,要年满18周岁,而且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25、公民在使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时应依法对政府的工作行使质询权。
《政治生活》100个易混易错点1.我国人民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注意: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因此,人民是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才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
(注意: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
)3.阶级性是我国的国家性质。
(注意: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国家性质是由法律规定的。
(注意:国家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的。
)5.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政治制度。
(注意: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才是最根本的政治制度。
)6.民主是全社会的民主。
(注意:民主具有阶级性。
民主总是统治阶级的民主,对被统治阶级来说,不是民主而是专政。
)7.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
(注意: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公民与人民不同,公民属于法律范畴,人民则属于政治范畴,人民一定是公民,但公民不一定是人民。
)8.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是广泛性和真实性。
(注意:广泛性和真实性是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而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9.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注意:错。
应该是真实性。
)10.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我们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注意: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使我们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11.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注意:选举权是指选举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即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
)12.我国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是拥护党的领导。
(注意:我国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是宪法和法律。
)13.政治自由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注意: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也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14.在我国,公民享有同样的权利。
(注意: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我国公民享有同样的权利。
)15.公民应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
(注意: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是同时产生而又相对应存在的,不分先后。
)16.只有享受权利才能实现人民的利益。
(注意:权利和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17.义务的履行需要权利的实现,权利的实现确保义务的履行。
(注意: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18.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总是一致的。
(注意: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有时也会发生冲突,但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19.我国采取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注意:我国采取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实行普遍的差额选举。
)20.乡长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注意: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乡及乡以上各级地方政府的领导人员由间接选举产生,所以说,乡长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21.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决定权,这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注意: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这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22.听证于民是为了体现决策机关坚持科学决策。
(注意:听证于民是为了决策利民。
)23.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是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途径之一。
(注意: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是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途径之一,要注意区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途径。
)24.村民委员会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国家机关。
(注意: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都不是国家机关,而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25.我国正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注意: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26.我们给国家机关打电话反映自己的意见是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行使监督权。
(注意:我们给国家机关打电话反映自己的意见是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监督权。
)27.衡量政治参与的有序与无序的准绳,是公民的政治素养。
(注意:衡量政治参与的有序与无序的准绳,是法律与规则。
)28.我国政府履行职能,为人民服务,根本上是由政府性质决定的。
(注意:根本上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29.政府有管理经济的职能,所以政府可以直接干预经济活动。
(注意:政府不可以直接干预经济,而是以宏观调控为主,变直接干预为间接引导。
)30.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是政府在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注意: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是政府在加强社会建设。
)31.我国政府是全能型的政府。
(注意:我国政府履行其职能,有效发挥作用,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
)32.我国政府的职能是指政府管理社会事务。
(注意:我国政府的职能是指管理与服务两个方面。
)33.我国政府的宗旨是对人民负责。
(注意: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34.我国政府要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
(注意:我国政府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二者不可混淆。
)35.设立信访部门是我国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法律途径。
(注意:设立信访部门是我国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途径之一,不是法律途径。
依法建立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制度才是法律途径。
)36.政府要依法行政,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必须加强立法工作。
政府属于立法机关。
(注意: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37.坚持决策内容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决策过程符合法定程序,体现了科学决策。
(注意:坚持决策内容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决策过程符合法定程序,体现了依法决策;而科学决策是指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38.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注意: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39.政府只要接受监督,就能杜绝滥用权力,杜绝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
(注意:是减少或防止滥用权力,减少或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而不是杜绝。
)40.人民政协的监督属于外部国家机关的监督。
(注意:人民政协属于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但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
人民政协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41.我国已经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注意:我国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而不是已经。
)42.法制部门的监督是属于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
(注意:法制部门的监督是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
内部监督包括:上级政府、监察部门、审计部门、法制部门。
)43.政府的威信决定了我国必须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注意:政府的威信根本上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44.中国共产党要依法行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注意:中国共产党是依法执政,政府才是依法行政。
)45.我国政府的各项职能决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注意:应该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政府必须履行其职能。
)4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注意: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47.人民代表大会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注意:全国人大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48.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可以代替全国人大行使其全部职权。
(注意: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其部分职权。
)49.地方各级人大也可以行使立法权。
(注意: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50.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注意: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由间接选举产生;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由直接选举产生。
)51.人大代表享有审议权、决定权、提案权、质询权。
(注意:人大代表享有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决定权是全国人大的权力。
)52.中共中央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都是中央的执行机关。
(注意:我国的权力机关是人大,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都在中共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
)5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注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而人民代表大会则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54.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是互相监督的关系。
(注意:人民代表大会于其他国家机关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55.民主集中制就是指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注意:民主集中制有三个方面的表现: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
)56.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注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57.中国共产党可以行使政府的职能。
(注意:政府职能是政府应承担的职责和功能,其他政党、社会团体、政协、爱国组织,包括中国共产党都无权行使。
)58.科学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注意: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是依法执政。
)59.政协具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的国家职能。
(注意:政协具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的职能,但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行使国家职能。
)60.我国的多党合作就是多党联合执政。
(注意: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61.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遵守宪法和法律。
(注意: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是遵守宪法和法律。
)62.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在政治和组织上实行领导,但他们在法律地位上平等。
(注意: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只是在政治上实行领导,他们在组织上是各自独立的,同时,法律上地位平等。
)63.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注意: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互相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64.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国家职能。
(注意: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而不是国家职能。
行使国家职能的是各国家机关。
)65.在我国,宗教活动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注意:正常的宗教活动才受到法律的保护。
)66.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